- 相關推薦
詩詞《秋風引》全文、翻譯和鑒賞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原詩今譯】
那蕭蕭的秋風啊,你來自什么地方?
雁陣聲聲哀啼,你把它們送向衡陽。
清晨,你吹動庭院樹葉,瑟瑟作響,羈旅孤客最先聽到,心里一陣悲涼。
【鑒賞提示】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稱贊韋應物的《聞雁》詩先直抒“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再以情會景,描寫“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是“其情自深”,而“一倒轉說,則盡人能之矣”。同是寫聞雁,同是抒歸思,劉禹錫這首《秋風引》偏偏“倒轉說”,卻取得了同樣強烈的藝術效果。
首句切題,就題而問: “何處秋風至?”這一問破空而來,大有空際著筆,突兀勁挺之勢。本來“西北秋風至”(江淹《休上人怨別》),誰人不曉?詩人明知故問,正透露出蕭蕭秋風引起的無限感慨。宋玉在《九辨》中早就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殺的秋氣,最易牽動孤客感傷、思憶的情懷。難怪“自古逢秋悲寂寞”幾乎成了游子的一種心理常態(tài)。劉禹錫被貶官異鄉(xiāng),既有壯志難酬的苦衷,有憂慮國運的隱痛,更有思親念故的戀情。此時,一陣秋風吹來,更使得他愁腸難平。因而這一問并非深究秋風之何來,而與李白《春思》: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異曲而同工,寓含著傷秋、怨秋的無限情思。
首句雖以問語出之,但第二句卻并不以答語扣含,而是宕開一筆,以耳之所聽、目之所見,狀秋風蕭蕭之聲。寫群雁辭歸之形,這就把無形的秋風化作可視可聞、具體可感的形象,并在這凄切的景色中隱含著詩人的情思:蕭蕭秋風能把那知節(jié)令的大雁一群群地送往溫暖的南方,可又有誰能送我這滿懷歸思的游子返回故鄉(xiāng)呢?曹丕曾在《燕歌行》中以一個女子的口吻述說道: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彪m也以秋風雁歸,表現(xiàn)思斷肝腸的愁情,卻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本詩卻以情會景,寄情于物,將念故之情融于秋風送雁的圖景之中。
后兩句,詩人將視野由遠而近,由高而低,從天際的群雁移到風入庭樹、孤客感觸。“朝來”即承接照應上兩句,說明秋風之至雖無處可尋但隨處都有,又暗含末句“先聞”二字,表明孤客對秋風感觸之早、之深!肮驴汀倍謩t點破題旨,突出了人與物的關系!白钕嚷劇庇帧盀楣驴蛡魃瘛,使其“無限情懷,溢于言表” (李瑛《詩法易簡錄》)。
這首詩雖以秋風為題,抒寫孤客愁思,但詩人并沒有在客心上鋪張揚厲,而是馳騁想象,尋秋風之跡,狀秋風之聲,繪出秋日寂寥之景,這景中已融進了孤客的深切感觸,映襯出游子的思歸愁腸,后一句既畫龍點睛,又臨去秋波,點破題旨,給人以極大的思索和聯(lián)想余地,堪稱為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詩詞《秋風引》全文、翻譯和鑒賞】相關文章:
詩詞《入直》全文、翻譯和鑒賞07-31
《秋風詞》古詩詞鑒賞02-21
古典詩詞的鑒賞方法和技巧03-20
詩詞鑒賞05-29
《對酒》詩詞鑒賞03-17
李煜詩詞鑒賞04-28
《西村》詩詞鑒賞02-22
思鄉(xiāng)的詩詞及鑒賞10-01
塞下曲詩詞鑒賞10-24
詩詞鑒賞高中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