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幾和幾》教學反思

《幾和幾》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18 18:54:5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幾和幾》教學反思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jīng)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幾和幾》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幾和幾》教學反思8篇

《幾和幾》教學反思1

  《幾和幾》這節(jié)課的認知目標是讓學生在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探索5以內數(shù)的組成規(guī)律,并掌握5以內數(shù)的組成。能力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歸納總結及語言表達能力。情感態(tài)度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生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我是這樣設計這節(jié)課的,先讓學生在猜一猜的游戲中明白3的組成,我兩只手共拿了3個圓片,出示給學生看,然后左手拿一個圓片,學生猜一猜,右手拿了幾個圓片。學生根據(jù)以前的基礎和所觀察到的很快才出右手拿了兩個圓片,問學生怎樣猜到的,學生發(fā)言后,我應該板書3的.組成,但當時沒板書出。

  我加大難度,我加了一個圓片,現(xiàn)在是四個圓片,分左右兩個手拿,可能是幾個和幾個?如此一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紛紛來猜,就有孩子猜測是 2個和2個,3個和1個,1個和3個,還有孩子說是2個和3個,我讓學生自己判斷,覺得可能嗎?學生用擺小棒的方式,得出可能是2和2,3和1,1和3,但不可能是2和3,學生說明老師手中只有4個圓片,而2個和3個圓片合起來是5個圓片,我接著板書4的組成,然后讓學生試讀4的組成。我在此處的不足是沒有理清4的組成的有序性,沒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4的組成規(guī)律。

  如由4可以分成1和3 ,將右邊的小棒向左邊移動1根,就可以變成4可以分成2和2 ,再向左邊移動一根,就變成4可以分成3和1了,這樣做后就不會導致在后面教學5的組成時學生將小棒分成2堆時學生不會分,只能用一種方法。在后面提問是應該問學生,怎樣更容易記住4的組成?但我在此處忘記掉了,所以孩子們掌握的不好,本來讓孩子自己分析判斷,得出記住兩種方法就可以了。

  在教學了4的組成以后,我讓學生再拿一根小棒和原來的小棒合在一起,學生明白了,現(xiàn)在有5根小棒,我讓學生現(xiàn)在將手中的小棒分成兩堆,看誰的分法多?學生動手擺,此處又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由于前面4的組成教學的不是很有序,所以很多學生只擺一種就不擺了,還有學生沒有注意傾聽,擺了3堆,以后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傾聽的習慣。學生擺好后,我讓學生對各種不同擺法進行展示,讓學生明白5的組成方法。此處4種方法板書在黑板上后,我提問:還有別的方法嗎?此處提問誤導了學生,讓學生誤以為位置不同也是方法不同,此處花的時間太多,導致后面時間不夠。

  讓學生明白5的組成后,我采用對口令的游戲,拍手的游戲讓學生更進一步熟悉鞏固5以內數(shù)的組成,提起學生的興趣,但在對口令的游戲中我所組織的語言不完整,如5的組成,“我出2,學生說我出3,2和3組成5”。

《幾和幾》教學反思2

  幾和幾,就是教學5以內數(shù)的組成,這主要是為了學習5以內的加減法打下基礎。在聽取了指導老師的意見之后,我決定一開始便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即讓學生把四個蘋果分成兩堆,然后根據(jù)分的結果抽象出4的組成。

  上課了,我在簡單的導入之后便讓學生開始分蘋果,但是當我說出“請小朋友們把蘋果分成兩堆”之后,卻發(fā)現(xiàn)學生一片茫然地看著我,我當時心理就琢磨著:是不是他們對于“分成兩堆”的意思并不理解呢?的確,有的學生對于我的要求根本沒有理解,他們不知道分成兩堆是什么意思,自然也就不知道該怎么做。于是,我嘗試著這樣解釋:把蘋果分成兩堆就是把蘋果分開來,分成兩份,并結合著手勢,希望學生可以明白,但是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的效果并不是很大,有的學生依然不是很清楚該怎么做。而且在教室中走了一圈之后,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都把四個蘋果分成了2和2,這可能是由于我前面所說的“分成兩堆”中的“兩”所起的誤導作用,他們只能想到把四個蘋果分成2和2。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有點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腦子中搜索著一切可以解釋清楚的語言,可是卻一無所獲。本來打算讓學生說出不同的分法,并上講臺擺一擺,然后便抽象出4的組成,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xiàn)了兩個問題:第一,學生只想出了一種分法,第二,學生并沒有理解分成的意思。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可是新課卻還沒有講完,最后我只能自己把蘋果的分法演示給學生,并在黑板上板書4的組成,再讓學生觀察分的規(guī)律,先分成1和幾,再分成2和幾,再分成3和幾……

  一堂課下來,自己也感覺上得非常不成功,學生顯得很被動,一直處于接受的狀態(tài),沒有很主動地要去要。經(jīng)過一番思考之后,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反思我的這堂課,并簡略地談一談解決策略:

  一、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要求無法理解

  可能是在課前缺乏對學生基礎的了解,我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理解“分成兩堆”這個意思,結果在實際上課時便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導致教學無法順利進行。我想這是我當前面臨的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學生對于我所提的問題理解起來很困難,他們不知道我要求他們做什么,我也無法明確地告訴他們該做什么,如何向學生提出能讓他們聽得懂的問題,是我當前應該努力思索的一個重要問題。我想還是得多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不應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學生,想當然地認為學生什么該懂。學生如果不懂,教師就應該嘗試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明白,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學生的基礎差或是態(tài)度不認真,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如何說,如何做才能使學生聽得懂我們說話,了解我們想讓他們回答什么。一年級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學校中的生活、學習都茫然無知,對于上課常規(guī)、作業(yè)要求都不知道該如何做好,尤其對于民工子弟來說,相對城鎮(zhèn)的孩子可能程度更加差一點,面對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我們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該正確去引導,去培養(yǎng)。首先要做的便是該去了解他們,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經(jīng)過一番考慮之后,我決定采取“給小豬分蘋果”的方法來教學數(shù)的組成,即幾和幾。我給學生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有兩只小豬餓了,你能把你的蘋果分給小豬吃嗎?你有幾個蘋果?你打算怎么分給這兩只小豬吃呢?經(jīng)過這樣的一番導入之后,學生很快就能利用手中的蘋果卡片分起來,并且出現(xiàn)了不同的分法。這樣一來,學生自然而然地便把蘋果分成了兩份,分別給兩只小豬。隨后要做的便是交流總結,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為接下來的總結作準備。我在黑板上畫上兩只小豬,然后請學生上講臺來分一分,首先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分的,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說分的過程,先給第一只小豬幾只蘋果,再把剩下的給第二只小豬,于是便把4分成了幾和幾。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先請把4個蘋果分成1和3的學生上來說,再請把4個蘋果分成2和2的學生說,最后再請把4個蘋果分成3和1的學生說,讓學生明白分的時候可以從小到大開始分,先分成1和幾,再分成2和幾,再分成3和幾……讓學生找到分的規(guī)律,這樣便能從4的組成遷移到5的分成上,那么2和3的組成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關鍵還是得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該做的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同樣是教學數(shù)的組成,我體會到了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何使學生明白你所提出的問題,這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教師沒有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在整堂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突出,我想這主要是我沒有做好引導工作。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突出,主要還是在于教師的引導。在教學數(shù)的組成中,由于經(jīng)驗的欠缺以及對學生的不夠了解,導致我在知道學生的問題所在之后卻依然找不到良好的解決策略,無法把學生的思路引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使課堂出現(xiàn)了嚴重的癱瘓,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顯得很無力,沒有有效的辦法來扭轉這一局面,這是我今后應該努力加強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首先要做的便是課堂語言的運用,如何說得簡單易懂,清楚明白,是成功引導學生的第一步,學生只有在清楚地了解到教師的意思之后,才能進行有效地學習。成功引導學生的第二步,是要進行適當?shù)目偨Y,在讓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與練習之后,應該及時讓學生學會觀察與總結,找到所學知識中所呈現(xiàn)出的一些解題規(guī)律,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然后教師進行適當?shù)目偨Y,再讓學生說一說,盡可能讓學生多說,讓每個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只關注個別學生是不可取的,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當然,課堂中沒有那么多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地鍛煉機會,所以,通過總結,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普遍的、一般的方法,這樣,他們在課后便能自己進行實際操作。成功引導學生的第三步,是要關注學生的后繼學習,在本堂課的教學內容中可以適當滲透接下來的一些教學內容,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即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了基礎,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有效地去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值得我去努力思索的,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機會多向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多聽聽優(yōu)秀教師的課,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策略與學生管理方法,從而盡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幾和幾》教學反思3

  本節(jié)課,一方面是為了鞏固11—20各數(shù)的認識,另一方面也為后面學習進位加法做些準備。本節(jié)課,通過擺1捆和3根小棒來說明10+3=13,3+10=13。13—3=10,13—10=3。這樣學生既學了加、減法,也看到加、減法的關系,有助于教學用湊十法計算加法和用加法計算減法。

  本節(jié)課的知識比較簡單,于是我就讓學生多說,多動手操作,多練習,達到每個學生都能把本節(jié)課學會。由于本節(jié)課是計算教學,為了使學生感興趣,同時避免計算教學的枯燥,在教學時,我注重發(fā)揮動手操作的功能,活躍了課堂氣氛。一圖四式是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學起來比較容易;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是新內容,對于能力強的學生會出現(xiàn)“吃不飽”的現(xiàn)象,而對于能力差的學生仍然會接受較慢。

  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師“扶”著學,再到教師“放”開讓學生自主學,不但面向了全體學生,讓不懂的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懂,而且也滿足了思維活躍的學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加強操作和觀察演示活動,以豐富學生關于數(shù)的概念,讓他們在豐富的實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數(shù)的概念。另外,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數(shù)數(shù)、去理解、去觀察。一方面使學生感到我們生活中充滿著數(shù),數(shù)就在我們身邊;另一方面讓學生用所學的數(shù)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數(shù)量和順序,從中體會到數(shù)學的`樂趣。

  不管準備的怎么好,一節(jié)課是一種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總有很多優(yōu)缺點。由于課前準備不十分充分且經(jīng)驗不足,一些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熟練和不夠完整,駕馭課堂能力還需盡快提高。在課的設計方面,還應在動手操作后花時間認真總結出算法,讓學生擺脫實物,直接清楚地說明算法,這點體現(xiàn)得不明顯。

  知識的獲取是在體驗與探究中進行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是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學生在體驗過程中捕捉和提出問題,能在探究過程中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正是我所追求的。體驗是讓學生用心去感受,評價、思考,把一個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對象有效地進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體驗過程中敏銳地捕捉問題,追問、探尋結果。上起來就感覺好了些。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吸取經(jīng)驗,多多鉆研,也謝謝老師的指導。

《幾和幾》教學反思4

  今天的數(shù)學課上。我教學了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口算。一方面。為了鞏固10~20各數(shù)的認識。另一方面,也為后面學習進位加法做好準備。在前面的數(shù)數(shù)活動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數(shù)出10,再數(shù)出幾,就是十幾的數(shù)數(shù)經(jīng)驗。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將抽象為十加幾就是十幾以及相應減法的運算。

  新課一開始,。我先讓同學從11至20各數(shù)中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數(shù)字。用小棒擺一擺。讓別人一眼就看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同學們在擺的過程中。嘴巴說著這個數(shù)的組成。比如。十三,是有一個十和三個一組成的。接著。我讓同學們看著你擺出的這個圖列出四個算式。孩子們很快就列出了一圖四式。我選擇了其中的一個13的板書在黑板上。結合小棒圖說一說算式中的13。10和3分別表示什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接著全班交流。

  張峻然同學。在交流算法時說,我們可以把大數(shù)記在心中。然后伸出三個手指頭接著往下數(shù)就可以得出十加三。等于十三,。我把這種接著數(shù)的方法稱之為張俊然法,。

  王梓聲同學說。像這種十加幾的加法算式。我們可以直接想:十加幾就是十幾。我給大家總結稱這是王梓聲法。在王梓聲法的引導下同學們總結出,十加幾得十幾,十幾減十。得幾。

  在教學十幾加幾的不進位加法時,。我們班的夏一同學總結說我們可以先不看十位上的一。這樣就變成了幾加幾。不過在寫結果的時候。一定要記著把前面的十位再給加上。例如。十一加二,我們可以想。個位上的`一加二等于三。寫結果的時候,再把十位上的一寫上就是十三。

  多么簡便的方法呀。我大力的表揚了夏一。她會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原本是十幾加幾的數(shù)。通過夏一的好方法。就把十幾加幾變成了幾加幾,。這個方法老師給她起個名字叫夏一法。夏一的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在十幾加幾不進位加法中運用。也可以在十幾減幾的不退位減法中運用。孩子們運用夏一的這種方法。簡便了計算過程。降低了計算難度。全班同學用掌聲和歡呼聲感謝夏一的智慧貢獻。

  由于沒有同學說到用計數(shù)器,來幫忙計算,。我就把老師用的用計數(shù)器來計數(shù)的方法分享給同學們。大家發(fā)現(xiàn)。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的方式也很簡便。例如。十三減二,我們可以在計數(shù)器上先撥十三。十位上一顆珠子,個位上三顆珠子。減二,怎么減呢,就在個位上去掉兩顆珠子。結果就是十一。孩子們發(fā)現(xiàn)用計數(shù)器來計算的時候很直觀,很簡便。

  雖然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于:通過運算深化學生對十一至二十各數(shù)的認識。不把運算方法的教學作為重點。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有些同學的方法特別好,他們喜歡思考,善于表達,在交流和分享中,很多很好的方法,就被同學們掌握了。

  反思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就是操作活動少了,我本來覺得老師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就行,孩子們能理解,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這樣的操作活動還不能少了,那今天晚上的作用就布置操作的作業(yè),彌補不足。

  你有一種想法,我有一種想法,交流后就會有兩種以上的想法,親愛的孩子們期待著你們每節(jié)課上都能開出智慧的花朵。

《幾和幾》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2、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反思:

  教學中,第一部分是對表格的整理。我先讓學生隨意報一道十幾減幾的算式,回顧計算十幾減幾退位減法的方法。接著利用十幾減9和11減幾,引導學生靜靜觀察表格中算式的規(guī)律,動手完成表格中空白的部分。讓學生上臺介紹他們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再讓學生觀察表格,找到橫著、豎著、斜著的規(guī)律,特別讓學生理解差不變,找到得數(shù)是6的算式有哪些,最后是快速報出答案,比口算。第二部分則是解決問題。一表多用,既解決了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還復習了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或少幾的`問題,理解“同樣多”的含義。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提問、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本節(jié)課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表格不夠直觀形象。學生在找規(guī)律中容易對“差”的規(guī)律找錯,對于規(guī)律還不能夠完整的表達出來。應該突出所要講的橫、豎、斜行,并且引導學生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找規(guī)律;2.練習題設計不夠有趣。一年級的孩子的課堂應該是輕松、活潑而有趣的,這和老師的習題設計有關。本節(jié)課只用了一個表格,比較單調,而且在數(shù)的時候,應該設問:你是怎么數(shù)的?這樣學生可以比較靈活運用知識。

《幾和幾》教學反思6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shù)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時,以兒童熟悉的復習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先讓學生在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去觀察、去思考、去討論;再通過動手操作擺一擺、說一說,從具體的.情景當中抽象出計算過程,把具體的操作與抽象的計算過程對應,幫助學生從實物中脫離出來再教學算式的個部分名稱。最后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練習,達到熟練準確計算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學生獲得知識過程體驗,培養(yǎng)因題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觀察收集數(shù)據(jù)的能力。

  課堂教學就是一種帶有“殘缺美”的靈動藝術。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準備的再好,一堂課就是一種動態(tài)的生成過程,總有很多的優(yōu)缺點。如: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從1個十和3個一里面去掉3個一還剩下1個十”這樣的語言,對于他們來說說起來是比較拗口的,尤其是新教師在引導上更為吃力。所以花費的時間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計算教學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在教學中,要更注重發(fā)揮學生善于表現(xiàn)得心理特征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孩子在本節(jié)課中會發(fā)現(xiàn)10加幾或者是幾加10就等于十幾,十幾減十就等于幾,十幾減幾就等于十,通過層層遞進的練習,讓學生在過程中不斷的有思維的沖擊。

  但在給加、減法家庭起名字時,我覺得自己為了趕時間,直裸裸的告訴它們名字,然后讓學生齊讀,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一個無限的空間去任意飛翔。沒調動學生興趣。 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語言要更加形象、生動。在課堂教學中,語言則應該更加精煉。

《幾和幾》教學反思7

  幾和幾的教學是加減法的基礎,學生理解了5以內數(shù)的組成,就能較好的掌握加減法。這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在于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對4和5的組成的原因進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學生數(shù)感。因此在這節(jié)課上,我特別注重孩子們的理解,運用不同的方法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我是這樣設計這節(jié)課的,先讓學生在猜一猜的游戲中明白3的組成,我兩只手共拿了3個圓片,出示給學生看,然后左手拿一個圓片,學生猜一猜,右手拿了幾個圓片。學生根據(jù)以前的基礎和所觀察到的很快才出右手拿了兩個圓片,問學生怎樣猜到的,學生發(fā)言后,我應該板書3的組成,但當時沒板書出。

  我加大難度,我加了一個圓片,現(xiàn)在是四個圓片,分左右兩個手拿,可能是幾個和幾個?如此一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紛紛來猜,就有孩子猜測是2個和2個,3個和1個,1個和3個,還有孩子說是2個和3個,我讓學生自己判斷,覺得可能嗎?學生用擺小棒的方式,得出可能是2和2,3和1,1和3,但不可能是2和3,學生說明老師手中只有4個圓片,而2個和3個圓片合起來是5個圓片,我接著板書4的組成,然后讓學生試讀4的組成。我在此處的不足是沒有理清4的組成的有序性,沒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4的組成規(guī)律。

  如由4可以分成1和3,將右邊的小棒向左邊移動1根,就可以變成4可以分成2和2,再向左邊移動一根,就變成4可以分成3和1了,這樣做后就不會導致在后面教學5的組成時學生將小棒分成2堆時學生不會分,只能用一種方法。在后面提問是應該問學生,怎樣更容易記住4的組成?但我在此處忘記掉了,所以孩子們掌握的不好,本來讓孩子自己分析判斷,得出記住兩種方法就可以了。

  在教學了4的組成以后,我讓學生再拿一根小棒和原來的小棒合在一起,學生明白了,現(xiàn)在有5根小棒,我讓學生現(xiàn)在將手中的小棒分成兩堆,看誰的分法多?學生動手擺,此處又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由于前面4的組成教學的不是很有序,所以很多學生只擺一種就不擺了,還有學生沒有注意傾聽,擺了3堆,以后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傾聽的習慣。學生擺好后,我讓學生對各種不同擺法進行展示,讓學生明白5的組成方法。此處4種方法板書在黑板上后,我提問:還有別的方法嗎?此處提問誤導了學生,讓學生誤以為位置不同也是方法不同,此處花的時間太多,導致后面時間不夠。

  讓學生明白5的'組成后,我采用對口令的游戲,拍手的游戲讓學生更進一步熟悉鞏固5以內數(shù)的組成,提起學生的興趣,但在對口令的游戲中我所組織的語言不完整,如5的組成,“我出2,學生說我出3,2和3組成5”,但我后一句沒組織學生說,感覺一句話沒完整,所以導致學生理解不是很透徹。

  總之,這節(jié)課講后,感覺有很多不足,與柏老師、校長和各位數(shù)學老師交流后,了解到本節(jié)課的不足,能知道不足就是我的收獲,在找到不足后,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逐步改正,熟讀教材,鉆研教法,力爭最大限度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節(jié)課具有實效性。

《幾和幾》教學反思8

  一、創(chuàng)"情"激"學"。

  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應該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有挑戰(zhàn)性的。由于一年級的小學生,抽象思維不發(fā)達,有時候很難理解教師語言上的提問,因此教師除了提高提問技巧,注重語言的通俗易懂外,有時候還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問題原型,將數(shù)學與生活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理解。本堂課中開始部分就通過分紅花這樣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自主思,考動手操作,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教學有序性。

  數(shù)學的學習應是思維有序的,條理清晰的,體現(xiàn)一定的邏輯性,因此課堂教學的展開也應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合理有序的。本堂課的'設計就力求體現(xiàn)這點,本課的新知教學部分分為三部分:教學4的組成,教學2、3的組成,教學5的組成。其中以教學4的組成為重點環(huán)節(jié),主要以教師啟發(fā)引導教學為主,有效地落實本節(jié)課的重點,而2、3、5的教學在學習4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這一點也體現(xiàn)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知識的正遷移。而教學4的組成,也是按照學生操作---介紹分析式、讀法---找規(guī)律等逐步展開的,體現(xiàn)了建構知識的一般過程,從現(xiàn)象到本質展開的,滲透數(shù)學知識結構間的有序嚴謹?shù)乃枷搿?/p>

  三、增強趣味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單調的課堂容易讓他們走神,失去興趣,在課中穿插一些小游戲能很好的提高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帶動課堂氛圍,如猜硬幣游戲等。同時,教師一些形象生動的語言能加深的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增強課的趣味性,如本節(jié)課以雙包胎比喻貼切形象,加深記憶。

  總之,課堂是預設與生成的藝術。精心的預設是前提,但無法全部預知精彩的生成課堂教學,過程還要加上教師的教學技能及與學生的互動。由于經(jīng)驗有限,本堂課在預設和生成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尤其在引導學生方面,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希望自己能夠有機會多向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多聽聽優(yōu)秀教師的課,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策略與學生管理方法,從而盡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幾和幾》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幾和幾》教學反思04-12

幾和幾教學反思04-12

幾和第幾教學反思01-13

《認識幾和第幾》教學反思11-04

十幾減幾教學反思04-07

《十幾減幾》教學反思03-27

十幾減幾教學反思01-21

《十幾減幾》教學反思03-26

幾和第幾教學反思15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