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精選14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心得了。你想知道讀書心得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1
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學習,而學習的過程就像是一場去未知世界的旅行,中間很有可能發(fā)生任何情節(jié),但是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小伙伴或爭奪的對手,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冷靜思考,如何解決困難。為了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在這場旅行中走的更加順暢,小編收集了一篇關于教師的挑戰(zhàn)這本書的讀書心得,希望能給各位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高效課堂”是以小組合作學習,師生共同建立學習共同體為基礎的學習方式,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更是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其核心內(nèi)容,以此實現(xiàn)師生教學、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通過學習《教師的挑戰(zhàn)》一書,結合自身實際,就“高效課堂”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談幾點認識。
1、師生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
“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主線,以評價為手段,以任務驅動為途徑而開展的一系列有效教學活動。完成這一系列教學活動的前提是師生必須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學習共同體!皩W習共同體”的概念使“高效課堂”實驗站在教育改革理論的前沿,它要徹底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摒棄教師站講臺我講你聽的講授式教法,改之以教師走下講臺,以學生學習指導者,幫助者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建立一個“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教師始終把學生置于主人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學習的大部分時間、空間還給學生,真正做到“變教室為學室,變教師為導師”,實現(xiàn)師生在學習共同體中教學相長,實現(xiàn)互助性學習。
“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學習小組的組建是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開展互助性學習的前提。學習小組建立應當保持總體水平的基本一致,保證各小組開展公平競爭,以此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組內(nèi)各成員也應當逐步培養(yǎng)一種學習共同體的意識,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之間應有一種積極互幫的團隊精神。
2、明確目標和責任,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關鍵。
以小組為單位,師生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實現(xiàn)的主要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目標和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所以,合作學習也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只有明確學習目標和責任分工,才能使合作有順序、高效率。
“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強調(diào)開發(fā)“三單”,即問題導讀單、問題生成單、問題訓練單,應特別注意“三單”的目標導向功能!叭龁巍遍_發(fā)中,問題導讀單,主要是導學功能;問題生成單主要是生成解決疑難問題;問題評價單主要是檢測評價功能!叭龁巍钡脑O計應成為目標導向的風向標,切忌成了簡單習題練習。通過內(nèi)容精煉、導向明確的“三單”,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把握學習方向,引導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感知、思考、歸納,提出學習要求,指導學習行為,讓學生明確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合作學習小組建設中,小組成員應有明確的責任分工,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并明白各自承擔的角色。努力培養(yǎng)每個孩子的學科語言及敢說、會說的能力。通過角色意識的培養(yǎng),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展服務,讓優(yōu)秀者更優(yōu)秀,讓平凡者不平凡。
3、加強指導與調(diào)控,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率的保證。
“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以“小組合作—展示學習過程”為其教學主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了“教”的課堂向“學”的課堂的轉變,“生進師退”。但教師永遠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是后臺的導演,學生以教師為媒介,憑借教師的引導、幫助,通過自主互助的學習方式研學教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所以,“高效課堂”教學仍然是由教師控制教學進程的。
在自主學習、生成問題、合作討論、小組展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始終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與調(diào)控。教師要走下講臺,通過巡視,深入到學生中,觀察學生動態(tài),幫助學生明確角色。對于學生的討論、交流要給予充足時間,并及時提醒、點撥,對學生生成的問題進行篩選和梳理,使教學流程有可控性。
4、培養(yǎng)合作技能,呈現(xiàn)互助性“高效課堂”。
當學生個體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時,才能促進個體的學習。“高效課堂”教學尤其突出了“合作學習,共同探究、自我展示”這個以任務驅動為核心的學習過程,使學習任務聚焦在學生身上。合作學習小組建設就是以任務驅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為線索,對合作學習的方法與過程進行探索,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獲得感知,增長技能,體驗合作學習的愉悅,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合作技能是合作學習能否由形式走向實質(zhì)的基礎,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重點。學生的合作技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的培養(yǎng)。如傾聽的技能:聽別人發(fā)言也是參與學習,在聽別人發(fā)言的過程中邊聽邊想,吸取精華,補充自己;表達的技能:語言規(guī)范,學科語言成熟,表達清楚,特別是敢說,敢于質(zhì)疑問難等;交往的技能:善于與人合作,尊重別人,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等。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是各個方面,教師要從細節(jié)入手,及時捕捉學習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技能。
5、展示合作成果,呈現(xiàn)體驗式“高效課堂”。
“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是一種學生高度參與的體驗式課堂。展示合作學習成果,是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背景不同,基礎有差異,對事物、問題的看法有不同之處。在小組合作時,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暴露個人想法,組員之間可以分享彼此的觀點和學習收獲。以組為單位,代表小組合作成果的展示,更能使集體的成果得以展現(xiàn),更大激發(fā)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展示合作成果,輪流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盡量讓每個組都得以展示,這樣就可以匯集多角度的思想,突破個人思維的局限,拓展視野。要充分發(fā)揮“三單”及“小黑板”在展示過程中的呈現(xiàn),啟思作用。成功的“高效課堂”應當是成功展示合作成果的課堂,讓精彩在展示中出現(xiàn),讓展示成為學生最期待的時刻。
6、重視合作評價,呈現(xiàn)促進式“高效課堂”。
評價,是促進學習進程的重要手段,評價的方法、手段、形式應當是多樣的。在“高效課堂”教學中,適應學生合作學習的需要,評價首先要注意的是以小組為單位的總體獎勵為依據(jù)。我們的評價對象不是某一個同學,因為個人代表著集體智慧的結晶,所以一定要以小組為評價對象,激勵組內(nèi)各個成員。其次評價要適時、恰當,以評價促學習,用評價的話語,激發(fā)各組的學習興趣,用教師評價的智慧和真情,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評價還應堅持多元、多樣性,如小組可以自評,要求小組定期地評價共同情況,檢討小組活動情況和功能發(fā)揮程度,以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班內(nèi)組間也可互評,班級也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各類評選等。恰當、有效的合作評價,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順利、持續(xù)開展的保證。
總之,“高效課堂”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互助性課堂;“高效課堂”是學生以合作學習為基礎,以展示學習適度為主要學習任務的體驗式課堂;“高效課堂”是師生以“問題”為核心,以解決問題的各種操作行為為主要環(huán)節(jié)的促進式課堂。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2
最近,我品讀了佐藤學先生著作的《教師的挑戰(zhàn)》一書,作為教育工作者,閱讀此書,找到了靈魂中的一種共振。書中的文字和表達的意向正如書名一樣,21世紀教育工作者的挑戰(zhàn)是什么,如何去提供符合21世紀的優(yōu)質(zhì)教育。
一、“大”與“小”的結合
書中舉例了多個國家不同教育方法,有歐洲的小班教學,20名兒童分成4、5人一組,合作學習;有日本山崎老師的指導課,讓學生自我學習,暢所欲言。這是讓我很羨慕的,我國的國情造成了大班教育,但是我們是否也能在大班統(tǒng)一教育的前提上,吸收外國優(yōu)秀經(jīng)驗,給與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我思考,自由表達。我的淺薄的意見是,在上夠一定的大課后,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提出一個主題,讓學生組隊,共同合作,充分交流,然后以小組的形成共同意見,再以小組為單位做出表達。此種做法很考驗老師的選題能力,能否將此次合作課與書本、與教學進度、與可實行條件相結合。同時也要讓老師改變思維,從一個單一的知識提供者,變成主題課堂的組織者,啟迪者并做最后的總結者;蛘撸眯1菊n程,或增加相似活動時間,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他們對于不同學習方式的積極性,做到大課堂為主,小課堂為輔,共同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
二、和學生心與心的溝通
老師作為人類的園丁,在世界上都是做的一樣的事情,教育知識,塑造人格。我很感動的是,佐藤教授,最為名牌大學教授,卻幾十年如一日的關心最小的事情,每個孩子的點點滴滴“小事”。無論是孩子今天失誤或犯錯了,還是孩子學習或開始某項活動了,他都記在心中,并一點一點的引導孩子,充分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樣的,作為初中老師,我們不能大而化之的去教育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學習方式,我們要善于去觀察學生,從一個個小事后看到學生的內(nèi)在的動因,并與學生充分的溝通,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所想。特別是最近的大學生作弊跳樓事件,讓我感觸頗深,當然老師是沒有責任的,但是我在思考,如果有人了解這個學生,或者在現(xiàn)場能安撫這個學生,是不是能探知他內(nèi)心中恐懼的事情,能比活著更嚴重,從而挽救一條生命。
老師不僅僅是講述者,也是傾聽者和反饋者。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處在多愁善感和躁動的時期,此時除了家庭之外的學校,就有了很大的引領作用。本書中不斷提出傾聽—串聯(lián)—反饋,這三個步驟,是老師與學生的內(nèi)心與羈絆不斷加深的過程,也許這種潛移默化的溝通和微不足道的交心,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中,給予了他們正確的路標。
教育,是人類美好一面的展示,對下一代的培養(yǎng)是無私且偉大的,是對人類整個群體的延續(xù)。所以,優(yōu)質(zhì)的教育能更大化的促進人類的進步,社會的前行。之上的感悟都是我的淺顯的思考,希望我們教育工作者能讓孩子們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因為主動學習的效率是被動學習的十倍。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個人的被動教育已經(jīng)無法適應信息的傳播速度,需要廣大的學生自發(fā)的去主動學習,不斷學習,才能在這個日異月殊的時代掌握主動權。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3
寒假期間,我細細拜讀了《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一書。這本書是由日本著名的教育學博士佐藤學教授撰寫的。書中記錄了作者所觀察、記錄的教師們以學習為中心的教育實踐的挑戰(zhàn),提示了創(chuàng)造“學習共同體”教學的要點。讀了這本書,我更加明確了我的.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思想。
首先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維常常由疑問開始。課堂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是訓練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和過程。同樣問題,由教師提還是由學生自己提?絕不一樣,往往是學生提比教師提效果好。其次讓學生自已解決問題。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關鍵還在于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已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充分動口、動眼、動腦、動手,教師適時設疑激趣,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積極狀態(tài)。
學生為主體,不是不要老師的“主導”作用。一般說來,教師的認識先于學生、高于學生。而學生心理特點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識有限,自學是有困難的。因此,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也要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擺正教與學的關系。教和學是矛盾關系。對學生來說,教師的教是外因,學生的學是內(nèi)因,外因通過內(nèi)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教師要為學生服務。要擺正教與學的關系,首先做到尊重學生。教師要放下“師”架子,視已為普通一員置身于“主體”之中。教師還要具有科學的態(tài)度,從實際出發(fā),按著學生認知規(guī)律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快樂。教師還要照顧好后進生,課堂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其次做到多向交流。教學中要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結構為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講教師聽和學生之間交流的三向結構;再次做到環(huán)境寬松。教師在課堂上要交換角色,使學生產(chǎn)生平和心理,從而形成一個無拘無束、和諧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最佳氛圍。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4
假期我仔細閱讀了《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這本書。作為一名新教師,我真的收獲很多。作為一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日本的基礎教育跟中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課堂以聽為主,缺乏討論;考試第一,講究“學而優(yōu)則仕”;學生有好的成績,卻不一定有好的興趣。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對教育進行了反思,并開始了“寧靜的課堂革命”,使日本的教育大大改觀,現(xiàn)在的學校也同西方發(fā)達國家一樣有著寬松的課堂紀律,自由的教育氣氛,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樂趣。
這本書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提供了很多優(yōu)秀課樣例供我們分析學習,我們可以結合理論充分體會到先進教學模式課堂是如何實施的。在教學實踐中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而這本書正巧對我今后的教學起到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寧靜的課堂革命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在學習方式上表現(xiàn)為各自呆坐的學習轉向活動性的學習,從習得、記憶、鞏固的學習轉向了探究、反思、表達的學習。學生4、5人圍在一個書桌上,小組合作探討學習;在教學的方式上表現(xiàn)為從傳遞、講解、評價的教學轉向觸發(fā)、交流、分享的教學,教師漸漸變?yōu)檎n堂學習的設計者或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教科書只是配角,學生以有探究價值的課題為中心,借助大量的資料和多彩的活動追求高品質(zhì)的學習。
書中說到合作性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傾聽。作為學生,要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以及老師的引導,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要勇敢地提出來,同學們合作學習解決問題。作為老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要不折不扣地接納,胸有成竹的應對,絕對不可以忽視孩子們提出的任何一個細小問題。在傾聽的同時,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運用適當?shù)倪B接語或引導語使偏離書本的學生回到正題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的提問以及想法猶如一個個音符,而老師要做的事把這些音符集中到一起,形成交響樂似的課堂。學生提問,小組討論回答,主體地位得以充分地體現(xiàn)。實際教學中這一點我做的不理想,有些學生在別人回答問題時不尊重他人,亂說話,亂發(fā)言,這就是平時老師忽視了細節(jié)。讀了這本書我深刻的懂得了一些小方法。
先進的教學理念也強調(diào)了教室的布置。要用學生的作品裝飾教室來營造出家的氛圍。學校以后的發(fā)展趨勢一定是小班教學,傳統(tǒng)的成排成列的桌椅擺放形式將被分小組排座方式替代,因為這樣的座位便于小組探究學習。為了使小組探究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生分組也是要考慮文化和能力差距。我們班的人數(shù)較多,分組相對就會麻煩一點,通過學習我計劃把合理的分組式學習放在下學期。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對國外先進的理念有了進一步了解,我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班級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借鑒。我也深深的認識到教師內(nèi)心的寧靜是源于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爛熟于心,才會張弛有度地進行課堂教學,學生的寧靜是源于具有個性的發(fā)展和思考,才會誠實地去想問題、說想法。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5
捧著佐藤學教授的《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一書細細讀來,他用精妙的筆觸把我們帶到一個又一個課堂上,讓我們在“教學事件”中去觀察、去體會、去發(fā)現(xiàn)、去回味?吹搅艘粋教育學者對教師、對學生深沉而理智的關切。讓我對我們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有了新的了解,那就是為兒童提供高質(zhì)量的學習機會。同時也讓我明白,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盡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zhì)量。
一、傾聽兒童的發(fā)言
這里的“傾聽”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是在嫻雅的關系之中相互傾聽彼此心聲,每一個人的細膩思考得到細致的交流。能夠緊扣當今教師心弦的教學絕不同于以往那種受到喝彩的、熱熱鬧鬧的、華而不實的教學,而是借助纖細的交響展開的、靜悄悄的、返璞歸真的教學。
書中佐藤學教授給我們列舉了靜岡縣富士市廣見小學的八木靜代老師在三年中課堂的變化,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二次執(zhí)教五年級的社會課《汽車工業(yè)》中有兩處令人驚嘆:第一,在課堂的前方,實物的汽車零部件被拆卸下來展示。兒童們分組設立汽車公司,參考實物的零部件用紙箱板來制作汽車。從零部件的生產(chǎn)到下訂單模擬汽車裝備的整個工程。第二,八木老師同兒童的關系是應答性的,基于課堂中的傾聽關系而形成了對話性的溝通。八木老師的應對策略是:不折不扣地接納兒童的發(fā)言,這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反思我們自己的教學課堂,有多少老師能做到不折不扣的接納兒童的發(fā)言。我們往往會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或者兒童的發(fā)言脫離了我們的預設就會被毫不留情的打斷,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合作學習大部分都只是流于形式,趨于表面。正如書中所述:建立合作學習關系的教師,其活動核心應該是真心接納的“傾聽”。 “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信任和傾聽形成了潤澤、融合而安全的言說環(huán)境,也在無意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互相信賴和傾聽關系。”教師傾聽并接納學生的所有發(fā)言,不管是好與壞,用心接納學生,潤澤學生心靈,也潤澤了課堂,用尊重學生獲得學生的尊重,也引發(fā)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從而形成相互傾聽的關系。
二、關注課堂中的“小事”
作為東京大學的一位教授,佐藤學的獨特之處在于他雖然是個教育學者,但他似乎并不把高深理論作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幾十年如一日地關心發(fā)生在教室里的“小事”。跑學校、進課堂成了他最大的愛好。這樣的大學教授似乎讓人不可理解,但他對此有自己的主張。在《教師的挑戰(zhàn)》的'后記中,他說: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有意無意地漠視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積累起來的嗎?“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xiàn)嗎?
害怕數(shù)學連書都不翻的芳樹,今天在敏子和秀樹的合作學習中雖然偶有失誤,但畢竟開始做練習題了?偸情]著嘴,躲開他人視線的良子,今天穿著繡著小花的褲子來上學了。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進著每一個孩子學習,對教師來說這比“大規(guī)!备母镏匾枚唷K非蟮氖敲總孩子的點滴成長。這些在別人看來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來卻彌足珍貴。佐藤學在書中介紹的教師是在任何學校都可以遇到的尋常教師。每一位普通教師的小小挑戰(zhàn)與教室中的孩子們才是開拓未來的教育改革者。
三、尊重與信賴
佐藤學提倡的是一種寧靜、潤澤的課堂氛圍,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處于一種自然狀態(tài),不恐懼、不緊張的心態(tài)是他們安心學習的前提。濱野老師的課堂正是這樣。學生按照自己的步調(diào)來朗讀,他們在喜歡的段落旁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讀完課文他們互相討論著,自自然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便是快要下課了,他們?nèi)匀灰猹q未盡,想要繼續(xù)討論。佐藤學認為,濱野老師良好的教學效果來自于他對每一位兒童的尊重。濱野老師能夠接納每個學生的想法,他不僅僅拘泥于“好的發(fā)言”,而且對所有人的發(fā)言都寄予期待,在他看來“任何人的發(fā)言都是精彩的”,這使學生們能夠自由地思考、輕松地交流,從而使整個課堂更加豐富而深入。
但事實上,人們往往只會對那些“有能力”的學生產(chǎn)生尊重和信任,卻很難去尊重那些“不能”的學生。只有摘下“能”與“不能”的有色眼鏡,才能看到每個人挑戰(zhàn)固有學習水平的情景,才能看到他們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
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未來教育的門,在那里可以找到與我們共同成長的朋友,雖然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空間,但我們對學生的愛與執(zhí)著是共通的。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是對于每一位教師的挑戰(zhàn),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6
走上三尺講臺已有五年有余,回顧往昔總覺得教學上自己風格有棱角,沒有和風細雨般的課堂,也曾執(zhí)著追求喧鬧課堂,卻忘卻教學的根本是對話,心平氣和的對話,一個愿意講,一個樂意聽。
讀著《教師的挑戰(zhàn)》,一個個的課例,看似平凡的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都深深打動過,這不就是以往我所追求和諧的課堂嗎?
和諧一境界(傾聽)
傾聽是佐藤老師的觀點,在《教師的挑戰(zhàn)》中,佐藤學給出了一個特別的答案,他認為:要構筑合作互利學習的關系,就要培養(yǎng)學生相互傾聽的能力,這首先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認真傾聽每一位兒童的心聲。在我看來這其中的傾聽包含很多的耐心和技巧。書中的山崎老師、澀谷老師和勝沼老師,雖然都是普通教師,但在佐藤學看來,他們都是兒童心聲的傾聽者。但如果細細品味佐藤老師在最后的評價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老師的'教學活動都是以“傾聽”“串聯(lián)”“反芻”為中心展開的。老師需要細致地注意每一個人的態(tài)度,耐心的等,等待學生那些“奇趣”的發(fā)言,而不是“好”的發(fā)言。
我看到這些語言的時候,反復看了幾遍。例如:一個人初看都明白“傾聽”的意義,但實施卻有些迷茫,而后邊的“相互傾聽關系”的三條建議,告訴了我平時在我的教學中有哪些已經(jīng)做到了對孩子的傾聽,往哪些方向努力是正確的。特別是課堂中孩子的發(fā)言,善于傾聽的老師會通過發(fā)言了解學生內(nèi)在品性和發(fā)言的關聯(lián),這個發(fā)言是由那一句發(fā)言觸發(fā)的?這個發(fā)言同已知的學習內(nèi)容有什么關聯(lián)?這就是佐藤學所說的“串聯(lián)”, 那么師生,生生之間的傾聽與合作關系就會水到渠成。珍視每一個兒童的發(fā)言,師生之間的信賴隨機產(chǎn)生,此時老師也要激發(fā)孩子的學習主動性,讓合作學習和傾聽相輔相成。
“反芻”=”我不懂”這段文字有些不懂,還沒有真正的領悟這里面的含義。
如水二境界(尊重與信賴)
“水“能滋潤萬物,潤澤教育的核心理念即讓學生潤性澤心。佐藤學提倡的是一種寧靜、潤澤的課堂氛圍,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處于一種自然狀態(tài),不恐懼、不緊張的心態(tài)是他們安心學習的前提。這正好符合我們目前課堂所追求的---尊重與信賴。
藤田老師歷經(jīng)8個月的課堂轉變,摒棄齊聲朗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調(diào)來朗讀,他們在喜歡的段落旁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讀完課文他們互相討論著,自自然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便是快要下課了,他們?nèi)匀灰猹q未盡,想要繼續(xù)討論。佐藤學認為,濱野老師良好的教學效果來自于他對每一位兒童的尊重。能夠給學生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學生自由自在地以輕輕的聲音,按照自己的步調(diào)學習、討論。但事實上,人們往往只會對那些“有能力”的學生產(chǎn)生尊重和信任,卻很難去尊重那些“不能”的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
細節(jié)決定一切,書讀了一大半,書中佐藤學幾十年如一日地關心發(fā)生在教室里的課堂,他用自己旁觀者的身份去觀察著課堂上每一處細節(jié),在《教師的挑戰(zhàn)》的后記中,他說: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有意無意地漠視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
積累起來的嗎?“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xiàn)嗎?我理解的小事等同于細節(jié)。例如:害怕數(shù)學連書都不翻的芳樹,總是閉著嘴,躲開他人視線的良子,今天穿著繡著小花的褲子來上學了。
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進著每一個孩子學習,對教師來說這比“大規(guī)!备母镏匾枚。他所追求的是每個孩子的點滴成長。這些在別人看來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來卻彌足珍貴。佐藤學在書中介紹的教師是在任何學校都可以遇到的尋常教師。每一位普通教師的小小挑戰(zhàn)與教室中的孩子們才是開拓未來的教育改革者。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7
手捧著《教師的挑戰(zhàn)》一書細細讀來,讓我對21世紀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就是為所有兒童提供高質(zhì)量的學習機會。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盡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zhì)量。在書中,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宣告:課堂上正在發(fā)生著寧靜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傾聽和對話為基礎的學習共同體。這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是保障每一個兒童學習權的挑戰(zhàn)。
一、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合作學習意識。
該書開篇就從“學習共同體”一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拿~入手,詳細闡述了合作學習的形式以及應實現(xiàn)的預期效果。所謂創(chuàng)造“學習共同體”教學,就是將教師的“教”有效地轉換成學生的“學”;將課堂變成“學習的`場所”;將課堂模式轉變?yōu)椤爸黝}—探究—表現(xiàn)”為單位的項目型課堂。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角色應從單向的知識傳遞者轉變成觸發(fā)學生思維的引領者以及與學生充分交流溝通的分享者。傳統(tǒng)課堂大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除了回答問題幾乎很難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課堂革命帶來的是師生角色的互換,學生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發(fā)表自己的主張觀點,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其間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團隊意識,在習得知識的同時完善人格,從而實現(xiàn)教育的真正目的,教書和育人。書中反復指出,學習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師生基于對話的“沖刺”與“挑戰(zhàn)”。在合作學習的課堂里,每一個兒童與教師一道奏響著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交響曲?梢妼W生自主學習以及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二、轉變教師角色,把話語權還給學生。
教師應徹底轉變自己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自己應該高高在上,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就可以駕馭課堂、操縱學生。相反,教師的角色應是和善的親近的學習領路人,課堂上聽到更多的如果是學生的聲音,而且是正向的積極的富有想象力和啟發(fā)性的聲音,那么這將是一堂成功的課題。在我的語文課上,我曾經(jīng)是那個因為害怕失去話語權從而不能有效控制課堂局面的謹小慎微的老師。很多學生閃光的想法都被瞬間扼殺,久而久之學生們不再愿意開口,甚至連思考能力也開始減弱,沉悶的課堂讓時間過得更慢。后來,我開始尋找問題的出處。通過回憶曾經(jīng)參與過的先進國家如韓國和美國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幡然醒悟:原來一節(jié)好課是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來完成。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調(diào)整授課形式,讓學生占據(jù)主體地位,鼓勵發(fā)言甚至是錯誤的說法。慢慢的,課堂活躍了起來,學生們不時冒出的或精辟或出乎意料的回答常常讓我對這些年僅十幾歲的孩子們刮目相看。教師要像采擷珠寶一樣珍視每一個記錄學生成長的發(fā)言。
三、蹲下來,走進學生內(nèi)心世界。
如何能更有效地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始終是困擾年輕教師。我嘗試著從一個動作開始做起,蹲下來。由于法國班的學生年齡偏小,“蹲”這個舉動能拉近師生距離。蹲下來糾正發(fā)音,蹲下來指導書寫錯誤的漢字,甚至蹲下來跟他們游戲……教師建立于學生相互傾聽雙向溝通的第一個要件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兒童的心聲,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只有這樣建立起來的溝通方式才是有效的,才是穩(wěn)固的。教師要敞開胸懷接納每個學生個體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在國際部任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就是小班型授課,因此顧及到每一名學生并不是一件難事兒。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蹲下來,讓師生的心貼的更近;蹲下來,將自己的視線放得跟孩子們一樣平,看到的注定會是不一樣的風景。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師曾經(jīng)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我們都能蹲下來,用自己的傾聽和包容走進每一位學生!
課堂有時看上去像大海一樣沉默,但在海底卻正在發(fā)生著劇烈的運動,而這種力量恰恰是難以抗拒不可估量的。
或許,我們的課堂教學風格正在發(fā)生著靜悄悄地變革。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8
最近,我在讀由鐘啟泉教授翻譯的日本佐藤學教授的專著《教師的挑戰(zhàn)》一書, 在實施生本理念的時期讀這本書,感覺到日本教學改革在教育哲學的認識上更為深刻:21世紀的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是什么,那就是為所有兒童提供高質(zhì)量的學習機會。我們的課堂正在發(fā)生著寧靜的革命——建立以傾聽和對話為基礎的學習共同體。這不但是師生的共同愿景,也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是保障每一個兒童學習權的挑戰(zhàn)。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盡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zhì)量。
讀著以上這段話,似乎已經(jīng)感覺到了中國教育孜孜以求的所謂“公平”與“質(zhì)量”,不僅僅是通過學校之間的教師交流來實現(xiàn),更重要的應該是致力于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確保每一個兒童的學習權。前者是一種認為的假設,后者才是真正的可能。
因此,追求教育的公平與質(zhì)量,并不是什么難以辦到的事情,完全可以從身邊的日常行為開始。
1、教學的基點是尊重和信賴每一個兒童。我們要尊重和接納兒童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在這一點上,我們常常是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到很難。隨著中國班學額的暴漲,50個學生基礎不一,個性不同,要關照到每一個兒童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我很羨慕日本的班級,學校規(guī)模不大,20多個孩子以U型排列圍聚來老師身邊,這樣的教學真是別樣的風景。中國教室里的學生多,怎么辦?我個人以為不是放棄合作學習,而是更有同伴相互學習的必要,只要我們平時訓練好小組合作的常規(guī),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廣西教育已經(jīng)提供了這樣一個成功的樣板。
2、從相互的傾聽走向合作的交響。在佐藤學教授的這本書里,在不斷地重復著三個關鍵詞:傾聽——串聯(lián)——反芻。實際上這三個詞揭示了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學從傾聽開始,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教學從兒童的經(jīng)驗出發(fā),教師的作用就是不斷地調(diào)適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水平,要求迅速作出反應,或比較或爭論或整合或提升,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反芻,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學習的自我建構,它的意義在于把知識納入個人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時尚的詞——給力,課堂要給力,給學生發(fā)展智慧的力量,讓課堂上的每一次相遇,都能努力變成向難度挑戰(zhàn)的過程,成為學生智力生活中最美妙的交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交響”,那就是思維的碰撞與交鋒,只可惜,在我們的腦子里,往往考慮的是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是什么,要教哪些知識,而常常忽略了活生生的兒童,忽略了兒童與身俱來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能力。
課堂有時看上去像大海一樣沉默,但在海底卻正在發(fā)生著劇烈的運動,而這種力量恰恰是難以抗拒不可估量的。
或許,我們的課堂教學風格正在發(fā)生著靜悄悄地變革。
哲學上講:主觀和客觀相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就是正確的認識,如果落后于當時的實際,條件成熟了還不去做某種事,一般叫右傾保守主義。細細品讀《教師的挑戰(zhàn)》一書,聯(lián)想起自己平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我不由地進行了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右傾了,保守了。
就像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課堂上,我們什么都要詳細講解,講得明確而又實在,以至于學生的思維空間都被教師的指導所填滿,學生的靈氣都被教師的才氣所抑制了,最終,封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勤教師教出了笨學生!
其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教學的一切目的歸根究底是為了學生的學習。作為老師,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盡最大所能去挖掘學生的潛能,變被動為主動,讓主動引領學生的一切學。因為主動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習效率。
研究表明,主動學習的效率是被動學習的四倍到十倍以上,這是因為對于主動學習者而言,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探究的過程,他總是處于亢奮的狀態(tài),因而膽大心細,注意搜尋和分析信息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遇到困難時,他會調(diào)動全身的細胞來尋求突破的契機。
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時,我也充分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教學時不管我如何設計,如何啟發(fā),從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們就是無法真正體悟到二小的勇敢,故事的感人。于是在另一班我換了種教法,放手讓學生讀課文,在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靜靜地欣賞同名歌曲,結果一曲方罷,很多同學已是淚花閃閃,問及現(xiàn)在的感受,孩子們都說感動得只想哭,這時,我順勢讓學生結合課文來說說感動的原因,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紛紛跳入了我事先預設好的陷阱。整節(jié)課沒有了我的滔滔不絕,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nèi)缌值男∈郑l(fā)光的小臉,教學效果出奇的好。
這些都向我們明確了一點,教學時,我們有必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天分,學生自己通過讀書或思考能感知的內(nèi)容和理解的問題,教師退而不講;只在在學生困惑、難于理解的地方,四兩撥千斤地進行適當梳理、補充。課堂上,去除多余的講解,多余的提問,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實實在在幫助學生掌握解決矛盾的方法,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掌握由“學會”走入“會學”的必然王國。
相信學生的潛能,不僅僅是表現(xiàn)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還體現(xiàn)在當學生學習陷入短路時,教師要學會期待。
期待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寬容,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并且?guī)碚n堂教學的生動和有趣。課堂上,學生精彩的表現(xiàn)與教師熱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過程,精彩是結果。
課堂上,我們有時總是追求表面的流暢,當提出問題后,從內(nèi)心希望回答問題的學生少出錯、不出錯,最好能直奔主題節(jié)省時間。遇到有人來聽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學生回答不上來或有困難時,我們就不那么沉穩(wěn)了,顯得有些急躁,不愿意等待,或催促,或換人回答,還有甚者自問自答,學生哪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呢?精彩也就無處可現(xiàn)。
我們看到一些課堂實錄中,那些大師們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氣定神閑。課堂上說的每句話,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寓意無窮,沒有一句是贅言,即使學生的理解與老師有了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老師也能循循善誘,顧左右而不言他,最終達到異曲同工之美妙境界。
每個學生就是一座寶藏,那里有源源不斷的能量等著你去挖。相信你的學生,你會發(fā)現(xiàn)教育的確是件痛并快樂的事情。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9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存、發(fā)展、進步的必需品。讀好書猶如品嘗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yǎng)才能充分吸收。暑假里,我讀了美國魯?shù)婪、德雷克斯所著的《教師挑?zhàn)》受益匪淺。
這是一本關于教師的心理學的著作,書中所闡述的問題也是我們老師所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比如,學生上課不聽課,打架,不會與人交往,跟老師頂嘴,不寫作業(yè),不背誦課文、、、、、當我面對這些問題時只是看到問題的表面,沒寫作業(yè)就補寫,沒背誦課文就留下背誦,成績不好就多做題,這樣做的結果是解決了當時的問題,孩子以后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督處熖魬(zhàn)》中的老師面對這些問題時,不只是從表面上看這些問題,而是看到了問題背后的東西,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孩子的離家出走問題,是我們家長和老師最頭疼的問題,孩子離家出走,回來之后會有兩種結果:一個是狠狠地懲罰,讓孩子不再有這種想法;另一個是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滿足,讓孩子更是為所欲為。除此之外,我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魯?shù)婪蚍治隽撕⒆与x家出走的原因:
1、孩子們認為離家出走并不是壞事,可以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2、離家出走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是不在家吃飯而已,爸爸也經(jīng)常不在家吃飯啊,我離家出走,說明我已經(jīng)是大人了,證明我已經(jīng)長大了。
3、離家出走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向大人一樣。
4、離家出走可以讓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
每個孩子都想得到別人的關注,想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強大和成熟,只是有些孩子采取了離家出走的方式。我們只是想到了孩子離家出走的后果,而沒有分析原因,找到原因,我們再來看孩子的離家出走,或許并不那么可怕。當然這需要做父母的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
此書針對孩子不良行為背后的目的,教師如何做才能引導他們發(fā)生積極的轉變做了歸納。
首先講的是尋求關注型,針對這一類型的孩子要避免再給予過多關注,如果孩子通過示弱來尋求關注,就給孩子機會體驗成就感;如果孩子通過破壞性行為尋求關注,就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尋找機會讓孩子做出建設性行為,并給予認可。這里要特別注意一點,對于這類孩子的建設性的行為也不要給予太多表揚或贊許,因為這仍然是一種過度關注。老師只要讓孩子感到被認可就好。
第二種是權力之爭型。對待這類行為關鍵是控制情緒,不讓自己陷入權力爭斗,“讓他的風無帆可吹”。這類型的孩子一般會表現(xiàn)為故意擾亂課堂秩序,或者挑釁老師,這時候教師要避免沖動的本能反應,因為發(fā)怒或訓斥正是他想要的結果,只會強化他的不良行為。教師此時保持冷靜,執(zhí)行自然結果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用幽默來化解局面效果也不錯。當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不想和他爭奪權力時,他會覺得無趣,從而有可能改變一貫的行為。
第三種是報復型。這種類型與權力之爭有共同之處,但報復者的挑釁行為不僅針對他不喜歡的老師或家長,而是所有人。這種類型的孩子內(nèi)心絕望,已經(jīng)不相信有人會愛他,也不抱希望可以通過建設性的方法取得認可,很容易走向犯罪。對于這樣的孩子改變起來相當困難了,他不相信別人的好意,而且他的行為也確實讓人“想說愛你不容易”。需要尋找合適的機會,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信任。而且在尋找機會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孩子有過激行為。
最后一種是自卑型。自卑的孩子同樣是內(nèi)心絕望,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認可,于是表現(xiàn)得很無助,而且他們通常有辦法讓別人認為他們是真的無能。教師對這樣的孩子要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的信心,相信他是有能力的,不被孩子制造的假象所迷惑。同時給孩子適當?shù)臋C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能力,逐步建立自信。在這個過程中,同樣要防止出現(xiàn)過度關注,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而不是依賴于老師的關注。
最后我把書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名言摘抄如下:
1、當成人對孩子過度保護或者縱容時,其必然結果就是家長和老師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能力、智力和責任感缺乏信心。造成了孩子的不自信。
2、一個搗亂的孩子是一個不快樂的孩子,他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羞辱。
3、老師希望孩子們成長,就必須激發(fā)他們的'真正興趣。學習過程應該成為所有孩子的愉快經(jīng)歷。這要以老師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為先決條件。
4、氣餒是錯誤表現(xiàn)的根源,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只有當他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的時候才會變“壞”。過度的保護和縱容一樣,具有令人灰心喪氣的影響,并剝奪了孩子體驗實力,發(fā)展克服困難和照顧自己能力的必要機會。
5、越多批評越不改變,越不改變越多批評。面對這種惡性循環(huán),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方式。
6、一個氣餒的老師不太可能成為鼓勵孩子的源泉,只有當老師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有把握的時候,才能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老師對孩子的實力好能力看得更加清楚,也就更能給孩子傳遞真實、客觀、樂觀的信息和態(tài)度。
7、一個人越不爭強好勝,越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wěn)。如果他專注并滿足于自己的工作,那么無論競爭者做什么或者取得什么成就,都不會對他造成干擾。爭強好勝著只有在自己成功時候,才能面對競爭的局面。
8、安全感是人內(nèi)在擁有的,無法從外部獲得,但環(huán)境可以刺激或者阻止其發(fā)展,安全感來自內(nèi)心,來自自身的勇氣,來自對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應對未來生活中任何情況的認知。
9、愛和親情的獲得,并非取決于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而是陪伴質(zhì)量的高低,付出愛和親情并不需要太多時間,它可以在幾秒鐘之內(nèi)表達。
10、我知道你可以做的更好=你現(xiàn)在為什么沒有做好。(這是批評而不是鼓勵)
總之,教師給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自己就會多一點自尊,多一點自省,更能促使學生的健康成長。寬容,是讓學生感受到愛和友誼的先決條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另外寬容會使自己處事變得理性,使自己的工作變智育中心為以人為中心,造就一種民主的教育、生動活潑的教育,這不正是現(xiàn)代教育所提倡的嗎?讓我們學會寬容學生,使學生的人格更健全。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10
在學生時代便接觸這本書,但由于當時還是實習生,沒有多少教學的經(jīng)驗,似乎也沒有太多的感觸,偶爾翻翻,便閑置一邊。經(jīng)歷了一年多中職教學生活以后再來看這本書,不禁為之震撼!霍姆林,斯基,生活在另一個時代,另一個遙遠國度的大師,他的思想居然能夠超越國界,超越漫漫時空,照亮我們教育之路前進的方向。他的很多實例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他的很多話語仿佛就是針對我們當下的教育,當下的課堂所說,通俗中透著睿智,簡單中給我們無盡的啟發(fā)。
書,有高山仰止的驚嘆,也有琴弦撥動的共鳴,尤其是兩個字不斷撞擊著我的心靈,讓我驀然開朗,對,是讀書兩個字,就是讀書兩個字,全書十之八九都在說讀書,老師要讀書,家長要讀書,學生更要讀書。
常說學生要有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現(xiàn)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不斷更新,一桶水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老師要有一塘水,一江水,甚至是一海水,那么這水從何而來,大師告訴我們“讀書,每日不間斷地讀書,和書籍接下終生友誼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應付上課,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知識的渴求!
“一些優(yōu)秀教師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們知識的大海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變得越來越小。這里的問題還不僅在于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shù)量上的增長。數(shù)量可轉化為質(zhì)量:襯托著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么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的職業(yè)質(zhì)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贝髱煹脑捴锌隙媲。是的,讀書使人睿智,讀書使人高貴。迪金森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弊鳛榻處煾嘧x書、讀好書。用知識來充盈自己智力的空虛,用知識來豐富自己的精神思想,更用知識來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yǎng)。教師博覽群書,既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又能用生動新鮮的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博學多才更是同學們仰慕的對象,此時的教師才是同學們心目中真正的榜樣,這時教師的教學也將更加順利和高效。
師要讀書,學生也要讀書,后進生更要讀書。大師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
是的,閱讀對每一個兒童的生命成長意義都很重要,他能提升兒童生命質(zhì)量的深度與廣度。作為我們教師更有責任引領學生把閱讀作為人生一大幸事、樂事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體會閱讀的興趣,享受閱讀的美感,感悟閱讀的規(guī)律,掌握閱讀的方法。他們通過廣泛閱讀,知識的積累多了,眼界也就開闊了,思想認識自然也就變得開闊起來,進而產(chǎn)生思想的交鋒,觀點的碰撞,從而豐富自己的心靈,深化自己的認識,開掘自己的智慧。
此時,閱讀就是教育,教育就是閱讀呀。也許我們有些教師會說:對于后進生,我們給他們講解習題的時間都不夠,又怎么又時間讓他們?nèi)プx書呢?如果說真放手讓他們讀書,真能起那么大的作用嗎?還是讓我們來聽聽大師的話吧“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fā)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薄皩W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總是一味地揪住后進生不放,讓他們無休止地掙扎在習題的苦海之中,輔導、練習,練習、輔導,以為這就是幫助他們提高成績的好方法。殊不知這些僵化的練習輔導即使短期內(nèi)能起到一些效果,但卻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量枯燥的練習讓學生苦不堪言,大大抹殺了他們原有的對學的一點興趣,讓他們越來越懼怕學習,越來越討厭讀書,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越補越差,越差越補。師生身心俱疲,最終的補習效果甚微。
大師的話已明確告訴我們,促進后進生進步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我們教師應該把后進生從練習輔導中解放出來,帶領他們到廣闊的閱讀空間中去,當然,這些學生往往對閱讀也不會有太多的興趣,這時教師應該把精力放到引導他們閱讀上來,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帶領他們領悟閱讀的興趣,相比較枯燥的習題,學生閱讀時負擔很輕,閱讀中的話語,美妙的情節(jié)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孩子樂讀了,常讀了,學生的智力也在無形中得到發(fā)展了,真是潤物無聲呀!當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學生,他們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大師告訴“我們家庭也要有高度的教育修養(yǎng)”“所有那些有教養(yǎng)、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的愛的家庭!笔堑模瑑H憑我們教師的一己之力還不夠,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多溝通,讓家長在家里為孩子營造寬松的讀書氛圍,這不僅僅是指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讀書物質(zhì)環(huán)境,更需要家長也能參與其中,家長也要愛讀書、樂讀書,試想一下,如果每一個家庭都有著這樣濃濃的讀書氛圍,孩子又怎能不愛讀書呢?這樣家庭中走出的孩子必定是最優(yōu)秀的。
可以說蘇霍姆林斯基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不斷思考。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俗話說得好,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兘處焷碚f,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懊刻觳婚g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边@是蘇霍姆林斯基給我的一條最好建議。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11
前段時間有幸拜讀了黃笑冰撰寫的《從新手教師到課程領導者》,該書作者首先與讀者討論我和這位青年教師的淵源、他的專業(yè)發(fā)展背景、敘說的過程,以及期待通過這次學習能為不同的人帶來意義,然后,我以生活檢驗為切入點,討論教師兩個很切身的課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及教師發(fā)展為課程領導者,這兩個課題也是這個故事的核心焦點。通過閱讀這位年青教師的故事,我可以重新思考作為課程帶頭人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師發(fā)展問題,這對我有很大的裨益。
1、 面對新課程: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應該是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程的開發(fā)者、學生學習過程的合作者和促進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是學生的學習顧問;有時教師會從臺前退到幕后。目前,在我校的小組學習中,課堂上的教師是學習的顧問,課后的教師是課程學習的設計者。在新課程理念下,為了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在課余工作中做的更多,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一名老教師,必須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好角色轉換工作。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zhì)量觀和學生觀,更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需要。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老教師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針對我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習能力不高,學習習慣較差,我覺得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更重要,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就要不斷通過課程的開發(fā)來實現(xiàn)、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
2、老師一生的功課:讓反思成為職業(yè)生活的一部分
教師既要關注學生,也要關注教師自身。學生是教學認識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反省是否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否通過教學讓學生有所進步。在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要反思教學難度是否過高,練習設計是否有梯度,課堂教學是否一字不差。
一次我發(fā)現(xiàn)課堂上學生注意力沒有集中,就讓學生到黑板做“老師”講課,我發(fā)現(xiàn)學生馬上集中精力聽講,效果不錯。
教師還應該注意到學生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又為其知識學習提供了動力,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才可能事半功倍地教學,才可能保證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課后做教后反思時,想一想這節(jié)課哪些學生沒有專注學習,對于這些同學是否給予關注,如果課堂上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提問,就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新課程理念反對程式化教學,反對單一的一、被動的學習方式,重視教學中的生成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不需要在授課之前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與組織,在授課時任由學生發(fā)揮,在教學結束時也不考慮師生是否有所收獲。而恰恰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教師需要在授課之前進行有彈性的設計,不拘泥于單一的思路,在授課當中及時地對學生的生成信息信息進行篩選和評價。越是靈活的課堂,越需要教師強有力的引領;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產(chǎn)生的有意義的信息中反思自身教學設計的不足。
教師敢于正視自身的不足,接受不同的教師意見,為教學反思創(chuàng)造了條件。杜威就認為,個人進行反思,有三種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開放的頭腦,二是責任感,三是專心致志。正是這種積極的心態(tài),保證了教師反思的'良性循環(huán),才可能在此基礎上不斷發(fā)現(xiàn)并解決教學問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謙虛和責任心也是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的體現(xiàn)。
讓反思成為教師教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種需要,讓教師的反思水平和教學水平相得益彰,讓教師真正成為自主的專業(yè)人士,讓反思成為專業(yè)生活的一部分。
3、 教師回歸學習:教師自主專業(yè)發(fā)展
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學生的成長,更在于教師的發(fā)展。通過對這本書的研究,我認識到教師獨立專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性。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心是教師在專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接受新知識、增強專業(yè)能力,教師的態(tài)度、情感、各種能力等不斷成熟、不斷提升,自信心不斷增強,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加強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論學習,還要學習建構主義、多元智能等理論,還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分析自己的信念與新課程理念的一致和分歧之處,進一步領悟心課程理念。通過集體備課、案例分析、專題研討、科研論壇、教學沙龍等方式來解決實施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實現(xiàn)知識和經(jīng)驗的互補,實現(xiàn)信息資料,計劃的共享,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水平的共同提高,F(xiàn)在我們物理組通過集體備課,共同研制教學導學案,共同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通過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教師的素質(zhì)決定教育的質(zhì)量。新課程改革呼喚著教師專業(yè)化,教師不僅應該較為系統(tǒng)地掌握基本的教育規(guī)律和從事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技巧,還必須掌握關于開展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積極參加科研實踐,善于通過教育科學活動不斷取得教育科研新知識,探索教育科學新領域。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fā)展。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12
近期,我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深感其中蘊含的深刻教育理念。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更加明白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愛的教育》以其真實、貼近生活的故事,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真諦。書中的.孩子們,他們的成長、困惑、歡笑和淚水,都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意識到,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培養(yǎng)他們的人格和價值觀。
書中的教育方式,讓我深刻體會到愛的力量。愛可以溫暖孩子們的心靈,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在面對困難時更有勇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此外,我還學到了如何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溝通是建立師生關系的橋梁,只有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成長。
總的來說,《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13
今天,學校給我們每人發(fā)下了新的讀書筆記!統(tǒng)一裝訂,新穎的封面設計,上面印有我校實行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薄跋嘈艢q月,相信種子。”里面的紙張厚實,而且印有較寬的格子。每張紙的右側用條豎線隔開,用來批注、記錄我們的心得、體會、感悟。這本筆記設計獨具匠心,包含了學校領導對我們讀書活動的大力支持。老師們手捧筆記,非常滿意,決心倍加珍惜,要認真地記錄自己的讀書收獲。我們沒有一個人在上面隨心所欲地胡涂亂抹,剛拿到手,就已經(jīng)開始談論:首頁該寫什么內(nèi)容、怎么安排最合適妥當……自從我校倡導讀書活動以來,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為教師,本是讀書人,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我喜歡讀書,書帶給了我許多樂趣,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臺階,書也是讓我笑對生活的勇氣的源泉。
通過讀書,我更深刻體會到了教育的民主。在孩子們眼里,老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從讀書中,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深深體會到: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一直以來,我經(jīng)常以教育家的成功經(jīng)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勉勵自己做一名對孩子們負責的、受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讀書時,常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以前總以為,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但是,從讀書中,我更加明確: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工作中最大的樂趣。
讀書,一次次使我體會過“莫名感動”;一次次在書中我進行自己審視,我也在書中看到人生百態(tài)……我只愿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讀書中我深深體會到那一句至理名言: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xiàn)在,而讀書的人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我愿讀書伴我行,我更愿和我的孩子們一起讀書,把他們一個個培養(yǎng)成會讀書、會創(chuàng)造幸福的讀書人!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 14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蔽以俜词∽约海何矣挚戳硕嗌贂?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06-09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9篇)03-12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2篇04-08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4篇04-04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02-24
《學校的挑戰(zhàn)》讀后感02-14
讀《向命運挑戰(zhàn)》有感01-11
研究性學習挑戰(zhàn)今日教師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