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反思(精選17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反思 1
一、體現了對教材挖掘的高度和深度,教學思想深刻
有思想的語文老師才有可能上出有思想的課,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課,令人浸染一番的課,語文味十足的課。一位睿智的語文老師就要用心經營,在小學語文教學這塊希望的田野上執(zhí)著追求著自己的教學信念,踐行著自己的教學理想。
我認為,根據文本的特點,語文教學取得成功有五勝:“以情勝、以理勝、以智勝、以趣勝、以語勝”,教師不必奢求將短短40分鐘做成“滿漢全席”,一堂課如果能達到“五勝”的一勝就算成功了。
語文教學搞成大雜燴經實踐證明是很難行通的,這就如同“一口吃成個大胖子”一樣是不現實的。我覺得這堂課最大的勝是什么呢?是“情”勝!──誠信之情,感恩之情。一開始我?guī)状稳趯W生回答了問題之后說聲“謝謝”,也許還給人以作秀的感覺,但我是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告訴學生做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中彩那天》這篇文章的主旨顯然是“做人要誠實守信”,這個主題對于四年級的學生是不難理解的,學生在首次接觸文本時就已解讀的很到位。當然,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或補充一些相關閱讀材料,對于學生理解誠信,并將誠信的種子深埋于學生心中是大有益處的,而且也能體現合理開發(fā)課程資源的新理念。但我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抓住一句不起眼的句子(第二天,庫伯先生派人來,把奔馳汽車開走了。),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作為最大利益的受惠者,假如你是庫伯,你會怎樣說,怎樣做?慢慢將一顆心存感激的心靈種到了學生心里。顯然,這里老師自己的心靈首先是被文本的這句普通的句子刺痛了,扎傷了,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現在的獨生子女一代在享受著各種恩惠的同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對文本傳達的人文主旨的質疑,提出了“學會感恩”這樣一個現實的、撞擊學生心靈的教學思想。因為我自己擁有一顆敏感的心,自己對教材的深層個性解讀,所以我關注了、挖掘了、做足了,這就是心中有思想的語文老師,心中有學生的語文老師。課的最后,我對學生說:“老師希望帶給大家的是更多的東西。”
二、思想與技術的融合使課堂產生了美的效果
如果說“把握文本中有價值的信息,鉆研教材準確把握主旨,超越教材挖掘以生為本的更有效信息”算是第一步的話,更難的還是在后面,因為文本思想、教師思想在傳遞給學生的過程中因學生閱歷經驗、情感距離多方面的因素往往會導致偏差,甚至碰撞。這就需要一定的技術系統(tǒng)的支持,好的思想還要有佳的技術,思想是身體,是靈魂,技術是翅膀,沒有好的翅膀,思想飛不起來,飛不遙遠。本課的最大成功是“以情勝”,誠信和感恩同時流淌于學生的心底。在這節(jié)課中,語言文字的訓練同樣是出彩的──“以語勝”。語勝促進了情勝,語勝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表達素養(yǎng)。給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老師逐步增加的`按句式說話寫話練習:
就算……我也不能……
就算……我也不能……
就算……我也不能……
那是因為……
這一語言實踐的安排使工具性和人文性達到了很好的融合,技術支持了思想的實現。又如想象寫話:假如你是庫伯,你會怎么做?請你接下去寫一寫。
此時此刻,這輛嶄新的奔馳牌汽車就停在大院里,我看了又看_____________。
這里,為了讓教師解讀的思想、文本價值準確地傳遞給學生,我設計了寫話練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領悟做人的道理,感懷善良。面對這樣一輛上百萬的嶄新鮮亮極為豪華的名牌奔馳汽車,有幾人能不心動?更何況是一位夢寐以求有自己的一輛汽車的普通修車技工。出示圖片后緊接著讓學生在文中找找能將汽車留下來的理由。父親面對這樣誘人的車,面對這么多的“正當”理由,還能將車送給庫伯,這是怎樣的一顆心啊!這一切就讓學生在一看一找中完成了。
三、不足之處
教學中沒有照顧到所有的學生,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很差,對說話的練習不知所措。
對有的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進行評價。
對文父親感情變化的句子沒有細細體會,忽略了。
由于心理素質不夠好,板書的時候出現了筆誤,這也是一個小瑕疵。
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錘煉,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教學反思 2
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完全類似,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是求一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是整數乘法意義的擴展。小數乘以整數和一個數乘以小數的計算規(guī)則都是憑據因數與積的規(guī)律而推導出來的,明確計算的算理,可以防止出現積的小數點位置的`錯誤。明確小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是本小節(jié)的重點,也是準確使用估算法檢驗小數乘法的基礎。
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序次和整數一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乘法,這說明乘法的運算定律具有更廣泛的意義。教法提倡算定律簡算等知識都與整數乘法有著親密的聯(lián)系。教學時要在討論整數的相關知識中進行。在相比中找異同,既使學生們找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又能幫助學生們構建比較完備的知識體系,還能大大降低教學的難度
小數乘法的意義、運算順序以及應用運如教學小數乘法的計算要領時,先讓學生完成整數乘法,然后在此基礎上給因數添上小數點再讓學生討論并實驗完成,說出計算方法,再比較整數乘法和小數乘法在計算上的類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在學習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時也是如此,先溫習整數中的簡算,再變更成小數。在討論,類推,遷移的方法中使學生真正領會到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的廣泛意義,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教學小數乘法計算、簡算時要特別細心的提醒學生計算的熟練水平。由于它是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的直接基礎,在確保準確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熟練性,可以提高準確效果、分清對錯、簡算、估算及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等進行多種練習。掌握小數乘法中的簡算,應重視學生解題思路和差異要領的引導,并與口算細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增長本領。例如2.5×1.2,既可以應用乘法結合律簡算(2.5×0.4×3),又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簡算2.5×(1 0.2)=2.5×1 2.5×0.2,像一些簡算題可以把它融到口算題中間去。在每天的口算實習中,逐漸掌握進而達到熟練。比較典型的例題可以讓學生說出差異的算法,在比較中找出最優(yōu)。概括出簡便的計算方法。
求積的近似值實際是在求小數的近似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更多新的知識,因此要讓學生根據實際進行細致討論,使學生學完之后能夠使用這部分知識解決生存中的現實問題,例如購物時算總價,計算家里每月的電費,學會看發(fā)票核對賬目、丈量、計算黑板的長、寬、面積,桌面的面積等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實踐活動,既能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本事,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要適當地增補一些相干的課外知識。比如求近似數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但還偶然使用"進一法"、"去一法"。以此來開闊學生的眼界。
小數乘法是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人們現實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體會到計算的快樂,而且體驗到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反思 3
《真實的高度》是人教版四年級的選讀課文,是我們學校隨堂課賽課選用的教材。何特要求我們把它作為精讀課文處理,上好第一課時。
新課標對中年級段閱讀的要求是: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據此,我在設計這一課第一課時的課時目標時,將它定位在掌握生字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真實”的內涵。
我這樣進行目標定位,是因為寫字基本功的訓練,語言基本功的錘煉,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是語文學習的根基,根深才會葉茂。如果忽視了這些,指望直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無異于搭建空中樓閣。
一開始,我從大仲馬對小仲馬的夸獎入手,希望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我的'設計理念是――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tài)。
課題質疑后,然后讓學生自學,檢查自學情況。這里面就涵蓋了生字學習、成語積累、難句解決、課文朗讀等內容。
我的設計理念是――字詞的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第一課時教學的重點。所以,在生字新詞的教學,成語的積累上,我用了不少時間,因為我知道:重點不重,后患無窮。
然后讓學生質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并由此過渡到課文的學習上去,在理解“真實”的內涵時,也就是學習第三小節(jié)時,穿進入第一二小節(jié)的學習。
我的設計理念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通過引領學生聽、讀、想、品、悟,讓他們憑借敏銳的并轉化為具體生動的畫面。文章之美,語言之妙便鮮活起來,學生的情感體驗越發(fā)深刻、持久,感情世界也會越發(fā)豐富、細膩。
最后,仍回歸到學生的問題上來,拋出下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對下一節(jié)課學習的期待。
這是我備課時的粗淺思考,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教學反思 4
星空這節(jié)課主要是探究和了解整個銀河系及河外星系的相關知識。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強烈探究興趣,使學生遨游在美麗和廣闊無垠的宇宙的廣闊空間,在這個空間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想象力。
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收集相關的資料。在收集相關的資料的基礎上,學生再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所學所知,在交流的過程之中,學生相互互補彼此的不足,同時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學的過程中,學生大多數都表現出比較好的濃厚的興趣。特別是一些對于宇宙和航天探究有著非常的興趣的同學,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知識。這部分同學的表現特別調動了同學們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從這節(jié)課上看,我想在教學之中,要充分發(fā)揮這些學生的`積極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進行學習。
分發(fā)揮這些積極學生的作用的同時,我想對于那些不是很積極學生除了調動他們積極性,還有給予這些學生要以學習探究的機會。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能夠非常的要好的作用。這個表現有可能就會改變學生的命運。因此,我們要一定關懷這一部分同學。
教學反思 5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學生感悟語言。
1、讀讀、畫畫、說說,品讀課文,感悟語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課文第2小節(jié)時,我采用了創(chuàng)設了讀讀、畫畫的學習活動,抓住這節(jié)中的一些精言妙語——描寫荷花各種形態(tài)的句子,如何引導學生感受荷花姿態(tài)的婀娜,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進行誦讀。當看到學生讀書目在紙上,心人書中時,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荷花的各種美姿,激發(fā)學生地的興趣,我讓學生選擇你喜歡的荷花的姿態(tài)畫一畫,說一說,通過動動手,動動口,引導學生將文本語言內化,使學生從文本的'語言中感受荷花的美,體會作者的情,在賞讀中培養(yǎng)審美語感。
2、拓展思維,激發(fā)想象,積累運用。
在第2小節(jié)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欣賞一池嬌艷多姿的荷花,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荷花的美,體會到小作者為何會陶醉在其中,從而達到讀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間的共鳴。這樣,學生才能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而后通過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說一說:蜻蜓和和小魚會對我說些什么?讓學生用學到的課文語言來贊美荷花,并因此轉化為學生的語言背景,進入潛意識之中。
教學反思 6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歌作品,由題目可知講的是詩人夜晚停船于蘇州楓橋時的所見所聞。全詩講述了一位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楓橋,月落秋霜之夜見到的一種凄清、寂寥的景色,聽見的哀愁的聲音,進而由此產生了對自身的愁、對家鄉(xiāng)的愁、對國家的愁、對百姓命運的愁。
在介紹作者時,我聯(lián)系了詩人張繼所在的時代,介紹有關的歷史時代背景。在備課時,我這樣安排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在最后感受詩人愁家國的理解上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聯(lián)系,便于知人論世。令我意外的是,當我講到唐肅宗是唐玄宗的兒子,玄宗末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國家由盛而衰,詩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客徙他鄉(xiāng)的時候,孩子們都十分的感興趣。這樣的小插曲讓古詩教學的課堂突然活躍起來。
在進一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關注“愁”這個字,為全詩找準情感基調。接著,以“從哪里看出來詩人很憂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一部分,首先是引導學生對詩作的字面意思進行理解,然后通過詩人的所見所聞,即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詩人此時的孤寂與哀愁。以“詩人愁的是什么?”來聯(lián)系之前對詩人的介紹,感受詩人的羈旅之愁、家國之悲。
課程結束后,我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位老師的教學設計,他將詩中詩人的所見所聞進行了串講,詢問學生,如果“愁”有顏色,它是什么顏色的,你從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聲音,又是什么聲音的,你從哪里感受到?雖然都是講所見所聞,這位老師的教學方法相較于我就顯得詩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學生自主的學習理解,也會對“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磥恚毯靡皇坠旁,教的有詩意,讓學生學的有體會,須得多花心思。
教學反思 7
經過這一周的上課,感觸頗多,有很大收獲,也找到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使得我們加以改正,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課堂的教學過程,重新設計教學過程,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做到真正傳道、授業(yè)、解惑。
下面我就從幾個不同方面說說這一周的教學心得與體會.
一、教學過程不連貫,出現“斷層”現象。
由于教學的時間太少,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銜接比較差,容易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課堂中出現停頓。
二、教學過程中受學生的影響較大。
對于課堂上的教學過程的把握比較差,受學生的影響較大,很容易打亂整堂課的教學進度,不能合理的把握課程的時間進度,出現知識點還沒有講完就到了下課的情況。
三、學生的基礎較差,起點比較低。
由于對學生的情況不太了解,整堂課設計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學不會,喪失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不能真正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
四、期望的教學程度跟實際的教學程度之間有較大差距。
在每堂課的教學中,總是期望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學生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可是學生之間的能力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較為突出。
五、教學內容較難,學生聽不明白。
對于稍微難一點的內容,學生就出現無法理解的.現象。
解決方法:
一、課下熟讀教案,自己多練習,及時找出問題,進行調整。
二、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要有針對性,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問題,對于出現較多的問題,可以再說一下,讓更多的學生了解。
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新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降低難度,讓學生聽懂學會。
四、降低目標,針對學習吃力的學生,應多加輔導,詳細的講解教學內容,做到每一步都講通講透。
五、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由難変易,教學內容更加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論練習實際,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
教學反思 8
本學期的體育教育教學中我對二年級進行了彎道跑教學,在教育教學中有許多的得與失、成與敗,為了今后能夠更好的為教學服務,現將進行彎道跑教學總結和反思,途中跑的教學反思。
課堂上我教學生在中長跑中彎道跑時,與直道跑的技術不同,彎道跑是做圓周運動,雖然這個圓周很大,但跑的途中還是有離心力的影響,應該說速度越快,圓周弧度越小,離心力就越大,所以當以較快的速度前進時,中長跑的運動員仍要將整個身體自然協(xié)調的向左傾斜一下,其向左的'角度均應控制在7~10°左右,有些高水平者還要大一些,彎道跑的上肢動作主要集中在擺臂上,擺臂的動作一般可以幫助制造離心力,右臂向前擺動時,右手的位置應向左接近身體中線,有時可以適當過中線一點;向后擺動時右肘可以向右斜后方擺出。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的奔跑速度并沒有得到明顯提高,課后我經過總結與反思后發(fā)現:
中長跑在彎道上兩腿的姿勢是至關重要的,髖關節(jié)此時不要緊張,要有助于抬膝向前的運動。右腿前擺時,膝蓋應稍向內扣一些,不要向外撇,是個細微動作。有些人體會不出還可以做向前的姿勢,以免影響向前的速度。右膝內扣的同時,右腳也應自然的以前腳掌內側的大拇指部先落地,在膝同時稍向左撇一些,左腳自然的以前腳掌外側的無名指和小趾先著地。
而且,擺臂動作不要擺的過高過大,以免影響重心向前。左臂擺動的要比右臂小些,向前擺動時手腕的動作可以做一個向左翻動的細微動作,向后擺動時肘部要緊貼于軀干部并適當的擺動快些。這樣擺動,兩臂可以很好的協(xié)調起來,有助于身體向前的速度。兩臂的肩部在擺動時要自然的放松,左肩略低于右肩,但這個動作不要同于像200米短跑那樣的姿勢。針對以上的不足,我在同年級另一班教學中,修訂了教案并加以實施,果然效果不錯。
教學反思 9
《灰椋鳥》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作者徐秀娟在鹽城自然保護區(qū)工作時寫的一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的敬仰之情。文章第二段是重點,作者觀察仔細,描述生動形象,將灰椋鳥歸林的活動與自己內心涌動的感情同時描寫,交融滲透,合為一體,字里行間流露出自己對灰椋鳥的喜愛之情。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上,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復習引入。
一開始在導入時我的想法是圍繞第一教時灰椋鳥的外形入手,然后直奔重點,圍繞場面如何如何壯觀展開學習。反復揣摩作者的意圖,終于發(fā)現了一條情感變化的線索:作者由滿不在乎到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由耐心地等待到突然看見時的驚喜;由初見時的驚喜到后來的驚嘆、激動、興奮;再由興奮恢復平靜后由衷的感激,可以說作者是一位善良美麗、文筆優(yōu)美、情感細膩豐富的女孩。假如不循這一線索,學生怎么可能自然地與作者產生共鳴,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呢?所以,最后在教學設計時,我抓住了作者沒看灰椋鳥之前是怎樣想的,看了之后又怎樣想呢?然后引出第六自然段,從反問句入手,先讓學生改成陳述句,然后因勢利導,切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第四、五兩個自然段。
二、感悟歸林時壯觀場面
即學習第4自然段。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用筆劃出描寫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的句子,然后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交流時,相機出示相關句子,然后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排空而至”、“數百米長”、“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等詞語來體會。在指導朗讀時,先練讀這些重點詞,讀出壯觀之勢,再將詞語放入到句中進行練讀。在指導學生理解體現壯觀場面的一個關鍵詞“排空而至”,其實也是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的一個詞時,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地感受“排空而至”,看了錄像之后,不用教師過多地解釋,學生自然明白了詞義,還讀出了壯觀的氣勢來。緊
接著安排了想象練習,“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還有的呢?”學生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各種形狀的隊伍脫口而出。接下來我相機安排了分角色朗讀,師引讀第三自然段,一組學生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其余同學讀“大部隊”,再次讓學生通過讀感悟壯觀。過渡:作者通過語言文字讓我們看到了這樣壯觀的畫面,她還聽到了什么?引出第四自然段 “先回來的鳥——后到的鳥——”一句,先播放鳥叫聲,引出“傾訴、呼喚、應和”,理解“傾訴、呼喚、應和”內容時,我設計想像說話:如果你就是一只灰椋鳥,你會傾訴、呼喚、應和些什么?這一情景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實現了個性化閱讀,為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時空。“另外此句中的分號的用法,我的處理是先拋給學生一個問題:換成逗號或句號行不行?學生通過比較覺得不行,明白這里分號表示并列關系,不能換,最后再讓學生分組讀一讀這個句子,體會分號的用法。最后在完成本自然段教學之后,我通過多媒體播放灰椋鳥歸林時的動畫錄像,讓學生以給錄像配旁白的形式來完成第四自然段的背誦。邊想象畫面邊背誦這是一種很好的記憶方法,讓學生掌握這種方法今后背誦學生就能應付自如了。
三、感悟歸林之后的熱鬧之情
如果說第四自然段教學時我牽得比較多的話,接著第五自然段的教學,我則通過組織學生“讀、劃、品”與文本真切對話,教師則在一旁提醒,讓學生形成讀書動筆的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
首先課件播放,師配樂引讀“夕陽已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也映紅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鳥越來越少,可整個林子里的灰椋鳥們還不愿過早地安眠,它們又會做些什么呢?”讓學生自學第五自然段,找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多讀一讀,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全班交流時,我相機出示兩句話。
“看,這幾只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棱棱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讓學生回到一開始灰椋鳥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進行比較朗讀,抓關鍵字眼“看”,感悟夕陽映照下,如翩翩起舞的少女般的灰椋鳥的美麗。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看了之后愛上了灰椋鳥,從而對灰椋鳥更添喜愛之情。再指導學生美美地讀好這句話。
“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边@句話,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在學生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想像,這聲音如——似——。這樣熱鬧、歡快的百鳥爭鳴圖,作者被它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會歡呼什么?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旨在讓學生抒發(fā)出內心對灰椋鳥的喜愛之情,與作者產生共鳴。
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學生通過“讀、找、品、悟”與文本真切對話,學生自主學習,收獲不少。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他們能自己感知、發(fā)現,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起到激活、指引、協(xié)調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詞語感悟、通過句式感悟、通過情景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再現文本,讓學生通過體會文章結構來記憶文本。這又是另一種記憶方法。
四、升華愛鳥之情,深化文章主題。
教師談話回歸到第六自然段,作者想法的變化正是情感的變化,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通過問題:讀之后想到了什么?再結合“觀賞”一詞的賞析,明白作者情感的變化其實不僅因為灰椋鳥歸林的壯觀,歸林之后的熱鬧,更是因為想到了人,即對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的感謝,對人們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的贊美。進而使學生受到愛鳥、護鳥,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的教育,突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然后聯(lián)系到文章作者徐秀娟,她出生養(yǎng)鶴世家,從小就喜歡鳥,喜歡動物。從文章的字里行間讓我們感受到她是一個熱愛大自然、愛鳥的人。最后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內容的深情講述和音樂的欣賞,升華學生的愛鳥之情,讓學生永遠銘記徐秀娟的一句話“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不多,但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分析不多,但圈點批注,感受頗深;文字不多,但熱情朗讀,聲聲入耳。不足仍然很多,自認為主要表現在對學生寫作方面的引導不到位,其實在學習四、五兩自然段后只需要用一句話對寫作方法上強調一下,引起學生注意,為學生今后寫作做好鋪墊。而我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教學過程中滲透了,但未總結,所以學生很難有較深的印象。更多的不足,期待各位的發(fā)現,靜候各位的指導!
教學反思 10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一首《秋詞》總是讓人沉浸在如畫、如歌的秋日美景之中。然而當我們重新審視周圍的生存環(huán)境時,不禁讓人感慨萬分,人類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溫室效應、酸雨、南極臭氧洞、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樣性、能源枯竭等各種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威脅我們生存的空間,環(huán)境教育勢在必行。否則,美麗的故鄉(xiāng),美麗的祖國,就只能在回憶里回味,將來留給我們子孫后代的,只是沒有生氣和希望的奄奄一息的地球。
《環(huán)境教育》是我校七年級選修的一門地方課程,共五個單元,分別從大氣、水、土地、生物、能源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大氣》這一單元為例,談談我的課程設計與反思:
一、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
要始終貫徹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可持續(xù)發(fā)展就是要在推進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重視解決人口、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堅持經濟、社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教師只有在這一思想指導,才能把握環(huán)境教育的內涵,上好每一堂課。
二、補充豐富的材料:
教材的內容,無法滿足同學們求知的欲望,教師要盡量擴大學生的視野,補充饒有趣味的材料:
1、展示圖片導入:先給同學們展示大氣污染的圖片,后展示環(huán)境優(yōu)美山清水秀的圖片,通過鮮明的對比,引起同學們對大氣的重視;再次對比地球和月球表面,得出結論:如果沒有大氣,地球上就沒有生命,從而重視本節(jié)課的學習圖片直觀形象,比單純的語言表達效果要好;
2、介紹由于大氣污染造成的生態(tài)災難時對于一些專業(yè)性很強的知識要補充材料解釋如:
a.溫室效應: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fā)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
b.極地冰川融化:極地動物棲息地減少,極地動物大量死亡。由于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北極熊和南極的企鵝都成了這一問題的受害者;
c.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沒:藍天、陽光、海洋、沙灘……馬爾代夫有著“人間天堂”的美譽。然而,由于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
d.酸雨:展示森林、湖泊、建筑物被酸雨腐蝕的圖片;
e.南極臭氧層空洞:臭氧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并將能量儲存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
三、給學生生留下討論的時間,充分發(fā)揮小組的作用:
1、你見過當地那些污染大氣的現象?
同學們回答踴躍,提到了所在鄉(xiāng)鎮(zhèn)的紡織廠、造紙廠、皮革廠、鋼鐵廠的排污行為,冬天取暖時燃燒煤炭產生大量黑煙、汽車尾氣、焚燒秸稈等污染大氣現象。
2、你能想出哪些措施和建議來給地球“降溫”?
對于這種有難度的題目,教師要給予指導,介紹必要的法律知識,國際性法律有《京都議定書》,國內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嚴格執(zhí)法更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境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最大的問題是相關利益集團在作怪,環(huán)保部門收受企業(yè)賄賂,縱容企業(yè)排污,紫金礦業(yè)就是典型,其涉案的相關責任人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四、觀看環(huán)保視頻,給同學們以心靈的啟迪:
鏡頭一:超市購物,前面是一個年輕的女孩,穿著很時尚,碩大的耳環(huán)在面頰邊搖晃,晃得人眼暈。她把購物筐里零零碎碎的小東西倒上收款臺,平靜的從隨身小包里掏出一個折疊整齊的布袋,遞給收銀員,說:“我自己帶了袋子。”
鏡頭二:一個會議上,滿頭銀發(fā)的老院士在座位上坐立不安。他叫來酒店工作人員輕聲要求:“能不能打開窗簾讓太陽光進來,把會議室這些燈都關掉?太浪費電了,中國不是個能源大國!”
鏡頭三:家里?吹酱笸靶⊥袄镅b滿了水,媽媽說:“這些是洗菜的水,可以留著沖廁所!毕匆路垡矒Q了牌子,她說:“聽電視里說,含磷的洗衣粉污染環(huán)境,所以我買了無磷的!睙崴鲹Q成了太陽能的,新買的冰箱、空調,都貼著“節(jié)電”標簽。
無論是什么課程,倡導同學們學以致用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在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壞習慣,并沒有意識到那都是對我們環(huán)境造成傷害的事情。你還在刷牙的時候讓水龍頭一直開著嗎?你還是喜歡用一次性拋棄的用品嗎?你還是在家里用非節(jié)能的電燈和電器并喜歡一直開著嗎?你還在到處亂扔塑料袋么?面對秋日的野草,你還會放一把火么?……
再小的力量,匯成溪流,匯成江河,最終就可以匯成力量的海洋。構建和諧社會,保護環(huán)境,必須要全民動員起來,亮出我們的保護之劍,從自己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從改變自己一個小小的習慣做起。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地方課程教學,我也發(fā)現了教學中存在的不少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同學們重視不夠,由于地方課程不在中考范圍之內,許多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可學可不學,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習不單純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增長知識,擴大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
二、同學們手中現有的資料較為缺乏,幸而是信息時代,作為教師,一定要多搜集材料,給學生以補充。既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能達到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
三、總的來說,農村的環(huán)境狀況比起城市要好點,沒有城里工廠林立、車來車往的“繁華”,若能組織學生就近到企業(yè)實地參觀,學習效果能會更好些,落實地方課程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總之,中學開展《環(huán)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重要舉措,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之必需。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積極投身到開展環(huán)境教育這一偉大的事業(yè)中來,才能培養(yǎng)出大批新世紀所需要的、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合格人才。
教學反思 11
《聲聲慢》編排在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單元,這一單元主要學習宋詞。本單元主要選錄了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的詞和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的詞作!堵暵暵肥抢钋逭漳隙珊蟮闹匾碜,是一篇千古絕唱,詞情凄清,催人淚下,是一篇寫“愁”的名作,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我把教學目標定為,知識與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風格;過程和方法:誦讀課文,鑒賞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情感態(tài)度:感受《聲聲慢》的凄美以及詞人深沉的家國愁情,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我的教學設計從三個方面展開:即怎樣入愁,如何寫愁,為何生愁。首先課前播放安雯的《月滿西樓》,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詞作《一剪梅》,力求讓學生早點進入課堂情境。導入我選擇了李清照前期的兩篇代表作《如夢令》和《醉花陰》,引出與這兩首詞風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詞《聲聲慢》。接下來是誦讀,包括教師范讀、名家范讀,學生自讀三個方面,力求讓學生通過朗誦進入課程情境。整個教學設計的中心是以小組合作探究為主,首先探討怎樣入愁,即分析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蘊含的情感基調。其次分析如何寫愁,即探討意象所蘊含的愁情,由意象構成了怎樣的意境,以及這些意境傳遞的情感。最后分析為何生愁,聯(lián)系李清照的生平,可以說本首詞寫出了詞人的情愁、家愁、國愁,和《醉花陰》里的愁不一樣,這是一種永恒的難解之愁。
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
總的來說,我這節(jié)課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實踐了高效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采用了分組討論探究這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討?傮w來說,課堂氛圍活躍,教學效果較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誦讀課文。導入的時候我就讓學生齊讀《如夢令》和《醉花陰》,讓學生對于學習過的文本有所復習。開篇由我自己范讀課文,然后再聽名家朗誦,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快速的進入到學習詩歌的狀態(tài)中來,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感情的朗誦。
2、品讀意象。意象在詩歌賞析中是重點中的難點,“愁”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如何在宏觀層面表現愁,就是詞人選取什么樣的意象,意象的`特點其實就是愁的特點。讓學生在文中找出體現詩人情感的意象,聯(lián)系所學詩歌進行分析,這樣既復習了所學知識,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詩歌的濃厚興趣。
3、小組合作探究有實效。將全班分成小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最后將討論結果匯總,由小組代表發(fā)言。這樣能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能當堂反饋學習成果,能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
本節(jié)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課程設計取舍不當,應變能力需要加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很多,但課堂上學生的答案千變萬化,這就占用了很多分析引導的時間,導致教學時間不夠,結尾處處理有所欠缺,日后定當有所取舍,詳略有致。
第二、課堂語言應該精煉。語文課堂隨機生發(fā)的問題很多,這就需要老師合理利用課堂時間,一個問題切忌重復多遍,語言要精煉準確。
第三、學生在班上交流時,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有些問題老師可以點撥學生就能完成的,教師盡量少講,學生交流完的結果應給予充分的肯定。
這次公開課的教學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學會在反思中成長,在同事的互助中成長。未來的教學生涯還很長,我會繼續(xù)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學反思 12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從生活實際中引出物理問題,又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物理的魅力。對于慣性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所了解,但理解不深。而且慣性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緊扣物理學科的特點,突出實驗教學,讓學生充分動手,動口,動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增強實踐能力。
一、充分地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jié)課我共設計了四個實驗,即:
1.用鋼尺打擊疊在一起的硬幣;
2.小車運木塊(起動和剎車);
3.潑水實驗;
4.制造肥皂泡和用飲料瓶吹蠟燭等。通過在課堂上演示這些實驗,化抽象為具體,由靜到動,由易到難,使學生更易理解所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個課堂十分輕松活躍。
二、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1、通過讓學生模擬和動手的形式來探求知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從實驗中發(fā)現規(guī)律,探求知識,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讓學生分析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整節(jié)課三次提到泰坦尼克號,起到呈上起下、貫穿整體的作用。
整節(jié)課,語言和需要進一步的精煉,應給學生更多講解的機會。另外,前半部分講課時較緊張,課前準備還可以更好。
教學反思 13
美術教學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善于營造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美術學習的喜愛。美術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廣泛的學科,這要求教師的知識面要廣,要涉及方方面面的領域,我的主要做法是:結合教學內容講一些趣事或故事,如,《為祖國爭光》,這一課是以我國運動員在重大賽場上為國爭得了榮譽,高舉獎杯站在領獎臺的動人情景。
我給同學講了世界乒乓球冠軍郭躍華從小刻苦訓練乒乓球中的`趣事,激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再如,國畫課《虎》,我講了一個五代著名虎畫家歷歸真的故事,歷歸真為了畫出虎的本性,虎威,只身一人躲進老虎經常出沒的老林,認真觀察虎與山羊斗的驚心動魄的場面。鼓勵學生要有為事業(yè)獻身的精神。學生對此頗歡迎。另外,對技能性較強的內容,我用兒歌的形式進行總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染紙圖案》,將內容、材料、方法、注意事項等融入詩歌中:吸水白紙裁成方,折疊定式有文章;邊沿點涂水要足,細心展開莫心慌。
在學生做作業(yè)時,總是沒東西可畫,我的另一個做法是,我讓每一個學生都來當教師,我要求學生互相交換作業(yè),看看在對方的作業(yè)中你還能添畫些什么?給他提些建議,或幫助他修改一下,學生都有善于表現的一面,他批改別人的作業(yè)比自己畫的都認真,這樣通過幾個回合的補充,完善,學生的作業(yè)都豐富起來了。用此辦法來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美術興趣和審美能力。不但幫助了別人同時也提高了自己。
教學反思 14
一、成功之處:
在本課的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行文線索。我讓學生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并畫一畫文中直接描寫和談論白楊的句子,知道作者以白楊為線索,從開始西行列車上看見窗外的白楊,到討論白楊的特點和爸爸借白楊言志,最后畫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楊。從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初步感知白楊的.象征意義。然后,我又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設者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不足之處:
1、過渡語、評價語言預設不足。不足以與文章相匹配。
2、課堂上聽說讀寫的訓練還欠佳。課后我又認真研讀了教材,發(fā)現“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此處可以設計一個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拓展想象哪兒指的可以是哪里?白楊還會遇到什么?寫作訓練除了完成課后的練習,還可以結合本單元的習作給兄妹倆寫一封信,或者寫一篇贊美白楊的文字,或者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寫一篇文章。
三、改進措施: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會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課標的訓練重點,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帶疑讀書。以文本為載體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理解和感悟,并適時點撥引導,讀寫結合,不僅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感悟高尚的思想感情,還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15
《趙州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說明文,它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為我們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并從建筑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課文簡潔明了,用不同數據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趙州橋的什么特點給你的印象最深刻?”這一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感悟,學生暢所欲言,興趣很濃厚。
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一個學生伸開雙臂為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于幾乎全班同學的手臂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于10個小朋友手拉手,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學生印象也很深刻。
趙州橋的堅固體現在李春獨創(chuàng)的`設計上,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chuàng)性及其作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這一部分內容我引導學生進行自學,采用先閱讀文本再小組討論的方式,請孩子來做李春,自己介紹自己的作品,孩子們概括得非常好,講解也很到位。同時,為了讓孩子們對趙州橋的堅固有更深刻的體會,我還引入了一些資料:在1400年的歷史中,趙州橋經受住無數次洪水沖擊,八次大地震搖撼,以及車輛重壓,千年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趙州橋實在是太堅固了。
引導學生感受趙州橋雕刻的精美是本文的難點,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本,然后暢談感受,再引導孩子帶著這些感受讀文本,讀出了對趙州橋雕刻的贊美之情。同時,我還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精美的圖案是1400年前,勞動人民在石板上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非常費時間費精力很不容易。年代雖已久遠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學生在理解圖案精美時,體會會更深。最后配樂朗讀,更升華了這種感情。正當孩子們還徜徉在這優(yōu)美的文字之中時,我趁熱打鐵,抓住讀寫結合點,引導孩子再觀察幾幅趙州橋上的其他雕刻,并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語言組織,孩子們想象豐富,用詞新奇,描述十分精彩!
總之,這節(jié)課我秉承引導學生多讀、多感、多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整堂課“語文味”比較濃厚,整體效果比較理想。
教學反思 16
1.教學的預設與應變
學生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采用了“猜想——驗證——反思”的學習方式。這種研究性學習對學生和教師都提出了挑戰(zhàn)。學生在這種學習方式下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學習方式更加開放,解決問題的途徑更加多元,這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提高教學的預設潛力。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教師需要能夠靈活應對,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對于那些無法用類比方法提出猜想的學生,教師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啟發(fā)他們;對于猜想過多無法一一驗證的情況,可以先讓學生選取一個最重要的進行驗證,學會方法后再分組驗證其他猜想,最后全班交流討論,提高時效性。教師需要充分信任學生,讓他們成為思維的先行者,不怕走彎路,不怕犯錯誤,因為問題的出現會使學習更有探索的意義。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真實暴露出的.問題,組織交流和討論,將這些問題轉化為教學的最佳資源。
2.目標的全面與側重
也許,教師會問:“如果學生在探究上花費更多時間,而減少練習的時間,是否能夠達到知識與技能目標?”是的,新課標提出的三位一體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它們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努力實現這三個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但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特點進行側重。本節(jié)課中,我根據分數基本性質的規(guī)律性,側重于過程性目標的實現。因為我認為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探索發(fā)現的過程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潛力和方法;此外,通過探究獲得的知識是學生自主建構的,是學生親身經歷的,更加深入、更加具有個性,這比僅僅做大量習題來理解知識更為深刻,也更有助于學生的發(fā)展。
教學反思 17
《麻雀》,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只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的角色的神態(tài)、動作的具體描寫,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僅刻畫出小麻雀的弱小,獵狗的兇暴,“我”的同情憐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親子”“母愛”這樣一種強大的力量。
一、 教學效果 依據教材特點和孩子們的生活儲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比較理想,先總結如下:
1.批文入境 揭題激趣。
在學生初讀課題后便引導快速瀏覽課文——文章寫了哪幾個角色?指生交流并相機板書:小麻雀、獵狗、老麻雀和我。再次走進文本,抓住關鍵詞句段說一說彼此之間的關系。一下子就把緊張的.氣氛烘托出來,也通過具體的事物和關鍵句段簡單概括了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可謂是一舉兩得。
2.潛心感受 體會情感 。
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重點詞句,仍然是先掃清閱讀障礙,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桌相互檢查,盡量讀出自己的感受。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課后問題:作者是怎樣將下面的內容寫清楚的?小麻雀的無助、老麻雀的無畏、獵狗的攻擊和退縮。這一環(huán)節(jié)大約需要十幾分鐘,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去感受不同角色在此時的心里狀況,從而更好地感受角色的品質。比如,聚焦小麻雀時,抓住它的樣子,為感受它在危險境地的無可奈何的無助埋下伏筆;
聚焦老麻雀時,抓住關鍵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與“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飛到獵狗面前”。通過比較,體會它飛下時的速度、救孩心切時的不顧一切。這種果斷勇敢堅定的形象如一座豐碑立在孩子們腦海之中。
3.合理想象 遷移運用。
如果是你,會對老麻雀說些什么?先交流,試著寫一寫。通過交流再次去感受老麻雀的果斷與勇敢!生活中有沒有如此感人的一幕呢?此話題一打開,學生的生活儲備便被激活,交流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知道的特別多,感恩的心受到洗禮,很好地落實了課標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二、成功之處 生活化場景的預設很受學生喜歡,他們個個樂于參與,情緒高漲,思維有深度。
三、 不足之處 課堂的危險境況展示不充分,致使孩子們的感受流于表面,略嫌膚淺。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新再上這堂課,我會通過各種手段再現文本展示的場景,引領學生真正地感悟文字內涵,讓教學更圓滿!
【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背影》教學反思08-17
[教學反思]《春》教學反思08-17
對教學反思的“反思”03-03
[教學反思]《美猴王》教學反思08-17
[教學反思]《撈鐵!方虒W反思08-17
[教學反思]《凡卡》教學反思08-17
教學教學反思03-22
關于教學反思的反思04-22
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02-06
小班反思教學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