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chǎn)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
本課是兩首描寫秋夜景色的古詩,要讓學生進入課文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根據(jù)詩歌的特點,我們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句子重點讀,仔細體會,再來交流。這樣的探究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而且進一步領會了詩歌的意境!教學中我有用課件,可能會讓學生比較直觀地感受到詩境之美妙,但覺得減低了學生對語言文字品味。有利有避!
《望洞庭》和《娥眉山月歌》兩首詩都描寫了山、水、月,但是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我想編者將他們編在一起的意圖可能就是讓學生來比較體會:同樣的事物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兩首詩的異同。所以,我覺得這篇課文在教學中能嘗試將這兩首詩結合起來學習。先初讀兩首詩,總體感受兩首詩,然后再分開來分別學習,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然后在最后再一次將他們結合起來比較異同。我想學生一定會在比較中加深對詩歌意境的體會,又能了解到月亮不光可以寄托思念之情,還可以表達自己心中無比熱愛之情。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2
課文包括兩首有關春天的古詩:《春雨》、《春曉》。據(jù)我了解,幾乎全班的學生都能熟練背誦《春曉》。然而,古詩的學習,僅僅做到熟練地背誦那是不夠的!墩Z文課程標準》這樣指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彼,學習古詩,教師應帶領學生從感性認識走向理性認識,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詩歌中去。
讀詩題,我們就感受到了無限盎然的`春意。如何讓學生流露出對春雨及春天的喜愛之情呢?張若田先生說:“閱讀教學,一是“讀”,二是“讀”,三還是“讀”,古詩詞的教學更應以讀為本!闭n堂教學中,教師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初讀古詩時,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做到讀準字音,讀順詩句,把全詩讀正確流利。在初讀全詩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字、詞,借助插圖引領學生逐句誦讀領會。讀第一首可抓住“好”、“知”、“當……乃……”、“潤”、“潛”、“細”、“無”等字提醒學生注意;讀第二首抓住“不覺”、“處處”、“啼鳥”、“多少”等詞語讓學生讀好。
本以為二年級的孩子想象一定十分有趣,可是說話練習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思維定勢了?赡苁窃O計的練習框住了他們的思路了吧。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3
這兩首古詩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的作品,而且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皆為傳誦千古的名篇。其中《山行》這首詩寫得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時節(jié)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副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而《楓橋夜泊》寫的'是夜間停船楓橋的所見所聞,雖然都是寫景的,但是第二首在理解上更要體會詩人獨自在外的孤獨與寂寞之情,所以相比之下,第一首古詩在教學上、在學生的理解上相對來說簡單些,學生通過誦讀也能走進文本,領悟詩中的含義。
學習這首詩我認為重點應該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對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理解詩句也不是看著字眼按順序來說的,“遠上寒山石徑斜”,變成“寒山石徑斜遠上”也許理解時就容易多了。還有就是字詞的理解。一個“坐”字,隨學生怎么想,都不會想到是“因為”的意思,所以只有告訴他們,才理解了“停車坐愛楓林晚”,呵呵,也許換成“停車坐愛晚楓林”更好理解一點。所以哪怕每個字的意思都出來了,小朋友們都難以組織一句通順的話。第二首更難體會了,小朋友怎么也想不出詩人為什么發(fā)愁,最后大多就我講的多一些,介紹一些詩人的情況等等,之后看他們的表情似乎有恍然大悟之意。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4
《古詩兩首》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一課的內(nèi)容是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雨》表達的是對春天的喜愛,而《春曉》則側重詩人愛春、惜春的感情。在備課的時候,我感受到無論是生字還是重點詞的意思,第一首詩都比第二首難理解一些。因此將兩首詩分兩個課時分開教學。如何上好古詩教學的.課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我是這樣做的:
一、讓學生自主識字。
本課7個生字,有6個是左右結構的生字。我同時出示“乃、隨、潛、潤、細”幾個生字,讓他們自由識記。接著我問:“你已經(jīng)會寫了哪個字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紛紛發(fā)言:“細”用“絞絲旁”+“田”;“潛”用“三點水”+“替”;“潤”用“三點水”+“閏”這幾個字的書寫,孩子們很快就解決了。接著我就讓學生給這些字分別找找朋友組組詞,他們還是學的很積極主動。對于另外一個生字“乃”字,我讓學生書空筆順,解釋了這個字的意思。
二、《春雨》這首詩。
學生在《古詩文誦讀》里早就背過,重點是理解意思,我圍繞“好雨”一詞讓學生探索:哪里體現(xiàn)出是“好雨”?學生首先找到的是“潤物細無聲”,說明對第一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還不太理解。我通過課件中的圖片讓學生去感受春雨及時的重要性,學生很快體會到春雨的及時。最后讓學生再讀原題《春夜喜雨》,感受春雨隨風悄悄地飄灑下來,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體會詩人贊美春雨的及時無聲的滋潤著萬物的生長。抒發(fā)了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不足之處:
上課的時候,由于經(jīng)驗不足,當學習“為什么說這是一場好雨呢”時,學生說雨下的很及時,沒有給予肯定,有些欠缺。今后還需鍛煉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整個課堂教學節(jié)奏比較緊湊,關注了重點詞的理解,并讓學生整體把握了全詩?傊,要幫助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關注了學生的發(fā)展,全方位的學習,多角度的鍛煉,才能真正的駕馭課堂。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5
《古詩兩首》是一篇選自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人間真情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兩首詩都是膾炙人口、千古傳頌的送別詩,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學習這篇課文旨在于使學生通過誦讀、想象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因兩首詩具有許多相似之處,在設計教學時,我運用整合的理念,讓學生在兩首詩的對比學習中,理解提升。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和反復誦讀,使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并感受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學生對我國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直入課題,通過兩首詩題的對比,找出共同點,初步了解詩的要點,把握詩的大意,并初步感知送別詩題目的共同特點。然后引導學生有層次的誦讀訓練,即初讀讀正確,再讀讀出節(jié)奏,三讀想象畫面,四讀在對比中體會詩情。
教學的重點放在第三和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在我看來,詩意的理解并不是古詩教學的重點,重點應該放在借助古詩來想象畫面,將無聲的文字想象成有聲的畫面。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各種情景,在情景中去想象畫面,這樣即降低了難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為對比升華,即在對比品讀中,體會詩人的感情。這一環(huán)節(jié)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同中求異,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異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寫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蘊含其中。
整節(jié)課的設計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以生為本,重視孩子的想象、誦讀和感悟,將古詩教學以一種更為簡易的學習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但整堂課和學校倡導的對話課堂理念還相距甚遠。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教師的'主導作用還十分明顯。可以感覺的到,在課堂上,始終還是我在主導課堂。無論從提問還是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步步深入,都是我在前面牽著學生走。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孩子們沒有充分表達意見的空間和機會,很多孩子的主動性沒有發(fā)揮出來。其次,我的基本功還不扎實。真正上好一堂課真的要從備好一堂課開始,好課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上出來的,應該樹立“磨它(教材)千遍也不厭倦”的治學態(tài)度!這節(jié)課更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教學應該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學生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老師要教什么。也許這樣的教學才是更具實效的。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6
我喜歡和孩子一起學習古詩,因為古詩文字精練,內(nèi)容豐富,給人以時間和空間上的廣闊想象力,今天學習了《古詩兩首》,反思如下:
優(yōu)點:
1、在學習古詩之前,通過復習楊萬里的《小池》從而再次認識楊萬里這位詩人,導入《宿新市徐公店店》的學習。通過復習背誦春、夏秋、冬的古詩,導入《草》的學習。注重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2、讓孩子們提前通過手里的古詩文的書進行預習,對古詩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礎上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習古詩方法的指導,讓孩子們知道以后看到一首沒學過的古詩,知道通過哪些步驟和方法進行學習。
3、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當小老師。兩首詩的學習,我?guī)缀鯖]有講解,而是讓孩子們先提問,然后由同學們來解答其他同學的疑問,讓他們來給同學們講解古詩的意思,而我,站在講臺旁邊,充當一下主持人,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給予必要的點評而已。以后在課堂上,我會把更多的時間給同學們,老師講的時間盡量少些,讓孩子們得到更多的鍛煉。
存在問題及改正方法:
1、學習之前我讓孩子們通過手里的`古詩文的書進行預習,但是沒有讓孩子們通過網(wǎng)絡和其他方法來預習,孩子手里的古詩文的書只有《草》這首詩,沒有另外一首古詩的資料,因此一部分孩子就沒有通過其他途徑來預習第二首詩歌。所以以后在預習的時候,要讓孩子們養(yǎng)成多種搜集資料的方法,并且要對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簡單的記錄,這樣才更有效果。
2、因為時間的關系,相關的描寫春天的古詩沒有了解和朗讀,以后在學習這樣的古詩的時候,我要多搜集相關的古詩,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比如學習秋天的古詩,就找一些相關的描寫秋天的古詩讓孩子們多讀一讀,描寫梅花的古詩,就要讓孩子們讀一讀其他詩人描寫梅花的古詩。
3、古詩重點字詞和詩意的理解,對部分后進生關注不夠,把機會給優(yōu)秀的學生更多,以后要注意多讓后進的學生說說,如果他們都理解了,其他孩子在理解上就沒有什么問題了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7
學完本課兩首古詩,收獲還是有的。本來古詩對我來說,無論是從分析,理解、體會詩人的傷感情懷,豪情壯志、都不是我所上手的。但通過學習本課的兩首古詩感覺不好差,因為課前我認真看了些資料,通過我的教學,完全能達到教學目標。背誦,默寫、用自己的話闡述古詩內(nèi)容。學了《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有興趣。為此,我反思了:
一、借助課文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逐步地“引”。課前為吸引學生的新感覺,新興趣。自描了《夜書所見》的四幅草圖,每句詩一幅圖,在草圖的遠處貼了詩人圖片。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接著讓學生動筆將圖景寫下來。(這個環(huán)節(jié)不錯,大部分學生都進入了寫作的狀態(tài)。)之前為了銜接新課,給圖擬了題目“思念家鄉(xiāng)”,同時也作了一定的定式引導。比如:一位詩人在看什么,由什么觸景生情,想到了什么?)有位女孩兒寫到:一輪明月高高掛起,滔滔江水被月光打散了,高大的梧桐樹葉被晚風吹得嘩啦啦直響,飄落的梧桐葉落在詩人的腳下,詩人撿起梧桐葉,眺望著遠方的家鄉(xiāng),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家院門前,有兩個孩子正在捉蛐蛐,那孩子手上提著燈籠把家門前的籬笆照得通明,詩人望著遠方長長地嘆了口氣)。(當我讀完孩子的習作接著說:“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詩人葉紹翁的詩。)板書課題《夜書所見》。
這下孩子們是高興地去讀古詩,還有孩子大聲地說,哪句詩就是自己所寫的話,也就是孩子們已經(jīng)通過看圖寫話對詩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了。有了這步基礎,學生理解詩意真不難了,我鼓勵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自讀自悟。
二、結合生活實際感悟“閱讀與寫法”。本課兩首詩都是借景抒情,怎樣借景抒情是本人在本課的閱讀與寫作中的重點指導環(huán)節(jié)。本課兩首詩又都是借秋天的景物來抒發(fā)自己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比如、《夜書所見》中描寫蕭蕭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由念家鄉(xiāng)之情!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中,詩人在重陽節(jié),孤身漂泊于繁華熱鬧的長安,倍感孤單,非常相念家鄉(xiāng)親人。情之所至,詩人直抒胸臆,寫出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千古名句。
怎樣借景抒情呢?要掌握景物特點,然后想象人置身于這樣的景物之中的感覺,有親身體驗更好。在這環(huán)節(jié),我班的留守孩子較多,我出示話題,提示:1、又是中秋佳節(jié),今夜的月____________!此時,我不禁想起了遠在打工的___________,他(她)也在想念我嗎?那是__________也是這樣的一個夜晚,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又是__月__日,是我____歲的生日。天氣是這樣的好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的今天是_______給我過的生日。我再次拿出______________(玩具、衣物等),_______說,我是屬_____,所以才給買____________?墒墙裉煳沂莀_______________。(我讓孩子們說說填填,課堂十分活躍生機)。在說的過程中,我點撥了,要把景物特點與人的優(yōu)秀品質等聯(lián)系起來抒發(fā)情感。比如、借春天的美景,可以抒發(fā)熱愛家鄉(xiāng),贊美家系的情感,也可以抒發(fā)對新生事物的喜愛之情等;借秋天的景色,除了可以抒發(fā)思親懷鄉(xiāng)之情,還可以抒發(fā)豐收的喜悅之情,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等;借冬天的景色,可以抒發(fā)對純潔心靈的贊美之情,抒發(fā)對具有頑強意志的人的敬佩之情或對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盼望之情等。
怎樣理解詩歌所體現(xiàn)的思鄉(xiāng)之情?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秋夜所見》中,作者通過感受了“瑟瑟的秋風”給人帶來的寒意,聯(lián)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觸景生情,思鄉(xiāng)之感油然而生!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中,重陽節(jié),家鄉(xiāng)兄弟登高插茱萸,唯獨少了作者一人,以此可以感知作者此時的孤獨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這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用景物描寫而思念親人的話題。)如、秋風瑟瑟,落葉飄飄,此時我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今夜的月亮格外的圓,格外的明,月光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讓學生急訓小練習,效果不錯的。)
三、詩歌教學適當點撥“巧用字”。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到學詩,讀詩、寫詩的快樂。如,出示“蕭蕭梧葉送寒聲,江山秋風動客情!边@兩句詩中“送”和“動”字用得特別傳神,古人特別講究煉字。在寫作時也應該注意煉字,出示小黑板:“試著填寫“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____”(現(xiàn)、鬧)。
總之,語文教學,無論是詩也好,散文也好,因材施教,適合自己學生的口味就是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用故事引入課題,相對來講,學生有興趣。學生感到有興趣的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充滿創(chuàng)意。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8
這兩天上了古詩兩首《尋隱者不遇》和《所見》。我發(fā)現(xiàn)理解古詩的意思以及正確地朗讀古詩都沒有多大的問題。但在想象古詩的意境的時候,學生就不太流暢了。我讓學生在理解了古詩的意思后,讓學生閉眼伴著老師的范讀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然后讓學生來述說自己腦海中呈現(xiàn)的畫面?墒前l(fā)言的學生們寥寥無幾,即使發(fā)言了也是語言平淡,沒有多少拓展,只是把詩意重復一遍。我很茫然,為什么學生們的想象力是如此貧乏,語言的表達是這樣的枯寡。
想想可能在課堂設計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我把一首古詩全扔給學生,然后讓學生來描述。對學生來說,難度可能是較大的。因為一方面學生來還沒有掌握想象的方法,很有可能學生眼睛是閉上了,但是腦中一片空白。另一方面即使想象了,但不知道如何來表達。基于這樣的原因,我想這樣調(diào)整也許會好些:首先讓學生讀第一句詩:牧童騎黃牛。然后引導:在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個牧童的形象是怎樣的?學生充分交流,并在頭腦中形成豐富多樣的牧童的形象后再引導:他騎在黃牛身上會是有怎樣的神情?會有什么樣的動作?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設問引導,我想學生的想象空間就能得到一定的拓展,并且縮小了表達的視點,循序漸進,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表達習慣。同時,無形中又教給了學生想象和表達的方法。然后再進行第二句的想象和表達的訓練。當學生鞏固了以后,第三和四句的訓練可適當放手,讓學生在學過的方法的引導下,自主地進行練習和交流。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9
昨天上了一節(jié)語文課,是二年級上冊的《25.古詩兩首》,我自己感覺比較成功,把這堂課最初的幾個設計要達到的目標基本實現(xiàn)了,當然還是有許多不足的。
簡單總結一下來說,相比較自己以前的課,自我感覺這幾個方面有所改觀:
首先是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清晰,對中心內(nèi)容把握還可以,識字的環(huán)節(jié)用了大約十分鐘左右,學習兩首古詩用了二十五分鐘左右,最后補充的詩句用了五分鐘吧。
其次,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方面做到了時時抓,課課抓,包括讀書的姿勢,寫字的姿勢,回答問題要說完整,以及學會有禮貌的認真聆聽的習慣了,等等。
另外,整堂課學生發(fā)言積極而準確,師生的互動基本上形成了共鳴吧!
不足之處也比較集中,還是幾個老毛病了:
一是備課還不夠充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有卡殼的時候;
二是對指導學生朗讀上缺乏更多的有效指導,激勵學生閱讀興趣上線的功力不足,后程乏力,
三是在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方面,語言單調(diào),詞語匱乏,僅僅簡單的“你真聰明”“你觀察真仔細”“你表現(xiàn)得真勇敢”,等等。
四是自己語言還需錘煉,有些“碎”,我想這和備課不充分有關吧!
我的這一堂語文課上完了,這次活動還在進行著,我會虛心學習其他老師的課,取長補短。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0
古詩教學三步走《古詩兩首》《鋤禾》、《憫農(nóng)》教學反思
本課兩首五言絕句《鋤禾》、《憫農(nóng)》都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表現(xiàn)了詩人對當時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學會學習古詩的方法,我分以下三步走:
一、借插圖初步讀懂古詩
課文配有插圖,以圖激趣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課始,我出示了插圖,讓孩子們觀察圖上的內(nèi)容,說說圖上畫的農(nóng)民勞動的情景,再多遍誦讀古詩,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結合圖從詩中讀懂些什么?并告之從哪里讀懂得。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考習慣,同時也比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們掌握知識的程度與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學。一部分孩子很敏銳,他們從圖和古詩中很快就明白了第一首是寫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的勞動場面,從“日當午、汗滴、辛苦”等詞看出,第二首詩也寫了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從“春種、秋收”等詞看出。從孩子們的回答看出,孩子們雖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當然不全面,體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體把握,加之后面的細細體會,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我表揚了孩子們,同時,告訴他們,以后碰到古詩,可以先讀讀古詩,再看看圖,再讀讀古詩,這樣就能慢慢弄懂古詩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了。
二、析字義詳細了解詩意
析字義詳細了解詩意,這一步是很關鍵的,對于古詩的真正理解,必須從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詩,然后從題目開始,讓孩子們進行理解。我對孩子們說:反復讀讀,逐字理解,允許你們猜,看誰猜得準!沒有了壓力,孩子們顯然很興奮,從題目開始,在我的提示下,通過反復讀,逐一“猜”著。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給他們帶來無窮的.動力。就這樣,我們就在課堂上猜著,然后又將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裝,詩意逐漸變得明朗,每一個孩子都像是打了勝仗的勇士,課堂充滿了激情。為了鞏固詩意在孩子們心中的印象,我們又玩起了“詩意大比拼”的游戲,還是照老規(guī)矩,六個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組能將意思說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語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班上總共也只有34個孩子,所以,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不是難題。最后,又讓同桌進行了過關,每個孩子都完整地將詩意說一遍。
三、講背景體會思想感情
光理解了詩意,不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孩子們很難理解為什么“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于是,我給孩子們介紹了當時社會的現(xiàn)狀,讓他們體會到盡管農(nóng)民們一年忙到頭,但是換來的還是悲慘的命運。接著,我問孩子們聽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孩子們都說農(nóng)民伯伯太辛苦,太可憐了。我又問:我們平時該如何做呢?孩子們表達了要愛惜糧食的決心。最后,我讓孩子們再次朗讀這兩首古詩,再次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詩人對農(nóng)民的同情。
《古詩兩首》教后反思
本課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每首時都是五言絕句。詩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告訴人們應該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教育學生要愛惜糧食。這兩首詩淺顯易懂,感情真摯,深受兒童的喜愛。
教學中,我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勤,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學時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感受其中。說到動情處,我配樂范讀,出示畫面,加上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也入情入境,充分地體會詩句的意思,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詩人的感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教學中應多給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練讀,并且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這樣做既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學生也就能熟讀成誦了。
《鋤禾》和《憫農(nóng)》都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膾炙人口的感嘆詩。前者寫出了烈日下農(nóng)民辛苦勞作的情景,從而使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后者則對當時黑暗的社會進行了抨擊。
這兩首古詩在《好書伴我成長》上有過,利用晨讀的時間也教孩子們讀過,背過,可以說是倒背如流,但是真的要讀懂文字背后的含義,一年級的學生可能無法做到,尤其是第二首《憫農(nóng)》。課上我充分的利用了課文的插圖,讓學生仔細的觀察圖畫:在烈日炎炎的天氣下,農(nóng)民們在忙著干什么?他們種的地多不多?從而理解了“無閑田”一詞。農(nóng)民們種了那么多的地,按說應該收到很多的糧食,可在圖上我們卻看到了一位老農(nóng)卻躺在了地里,旁邊的孩子在哭泣,小朋友們一看,就說,那個老農(nóng)是餓死的。那他們的糧食都到哪兒去了呢?很自然的,學生就明白了,糧食都被那些貪婪污吏、地主收走了!稗r(nóng)民真是太可憐了/那些做官的太可惡了。”孩子們說。
而《鋤禾》則為小朋友上了生動的一課。讀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彼麄円幌伦泳兔靼琢宿r(nóng)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币痪,更是提醒著他們中午在食堂里吃飯時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里邊都包含著農(nóng)民伯伯的汗水?粗n文插圖,學生愛惜糧食的情感一下就被激發(fā)出來了!豆旁妰墒住氛娴暮苡薪逃饬x哦!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1
備課充足,能使上課發(fā)揮得更加的好。在備課《游山西村》這首詩時,我就感嘆于詩人用詞的精煉、準確,僅“山重水復無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把作者當時由疑惑到驚喜的轉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蘊涵的東西很多,有對美的詮釋,不僅景美而且人情更美。
在上課時,我首先讓學生進行質疑,我們班一向走神的療國欣站起來就問:“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么意思?我讓學生分解字來解釋,“柳暗”柳是指什么?學生回答:“柳樹”,“暗”呢?“就是柳樹很多,很蔭深!薄盎鳌保瑢W生對這個沒有能理解,我引導說春天的鮮花開得怎樣,“鮮花一叢叢,顏色很鮮艷”。誰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梁樂儒拿起書:“這句詩是說陸游騎著驢走在山間,山一座又一座,水一條又一條,陸游懷疑前面沒有路了, 忽然他發(fā)現(xiàn)柳樹蔭深,鮮花鮮艷,不遠處看到了一個村莊!蔽乙宦牐T驢,就知道他是從看插圖知道的,我立即傳遞給學生另一種學習詩歌的辦法,看插圖。借助機會,我順勢讓學生找找,“這句詩中寫了哪些景?”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山、水、柳樹、花!蔽抑钢娋漭p聲地問:“只寫了景物嗎?有寫心情的.嗎?”
學生受到了挑戰(zhàn),悄悄地誦讀了詩句,“有,疑字,詩人看到重重山,懷疑沒有路了!蔽壹拥卣f:“好,讀得真認真,再看看,還有嗎?”另一個學生說:“老師還有,又字,我體會到了陸游當時看到村莊他很高興!薄澳馨迅吲d換一個詞嗎?”“驚奇”接近了,又高興又驚奇,可以說“驚喜”,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體會到了詩人心情的轉變過程,我告訴學生這種寫法就是“情景交融”。學生聽得特別的認真。平時問題最多的蒙哲平站起來問:“張老師,這句話說詩人去山西村的路上,為什么放在后面寫?是不是弄錯了!边@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故意說;“是啊,是詩人弄錯了吧?同意嗎?”學生若有所思地進入了思考,有個同學說:“我不同意,詩人沒有寫錯,他是把他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回憶說給山西村的村民聽!闭f得對啊,其實這是一種倒敘的寫法,這樣更加的突出了最后兩句,我這樣一說學生,就聯(lián)系到上個學期學習的《燕子專列》也是采用了這種寫法。
這節(jié)課在師生的共同對話中推進了學習的深入,最后結束,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學生回去進行擴詩。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2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認識本課的“楚瀲”等4個生字,會寫“斷楚”等9個生字。
2、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體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兩首古詩,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
4、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1、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體意思。
2、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出”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了解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今天我們將和唐宋兩位大詩人一起到安徽的天門山、杭州西湖去游覽一番。出示課題。
二、指名朗讀,檢查預習
1、自由放聲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3、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提示七言詩的停頓規(guī)則。
4、再次朗讀,讀出節(jié)奏。
三、借助注釋,理解《望天門山》
1、提問:天門山是幾座山?楚江指的是哪條江?學生回答,表揚學生會看注釋。出示古詩《望天門山》“開回出來”四個字紅筆標示。
讓學生根據(jù)注釋講一講意思。
2、教師引導:默讀古詩,看一看這幾個動作分別是誰的動作?
3、指名交流。
4、教師梳理:滔滔的江水沖斷了天門山,把天門山從中劈成兩部分,洶涌而下。江水在這里遇到大山的阻擋,只好折往北而流,形成漩渦。所以稱“回”。剛才有同學講“出”是青山的動作。青山真的會移動出來嗎?
5、學生回答,教師引導:邊說邊在黑板上畫:你是想說,青山并沒有移動,只是因為李白乘坐的小船順著江水向天門山漂過來,讓李白感覺到兩座青山像是迎賓一般,相對出來迎接自己。那么課題是《望天門山》,作者在哪里望見的天門山?(引導學生更加明確作者望的位置。)
6、指名配樂朗讀。其他學生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
7、用自己的話講述剛才想象到的畫面。
四、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1、把剛才想象到的畫面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
2、全班齊誦。
五、理解并感情朗讀《飲湖上初晴后雨》
1、根據(jù)注釋,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解釋,及時引導。
2、作者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3、把“方、亦、總”去掉可以不可以?
4、想像下雨和晴天的西湖,有感情朗讀詩句。師生接誦,全班齊誦。
六、拓展積累與運用
1、我們的祖國風光秀麗,引得無數(shù)詩人都歌頌它。你還知道哪些詩句?
2、學生交流,會背的可以一起背。
3、拓展古詩《望岳》
(1)屏幕出示,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
。2)學生根據(jù)注釋,試著理解。
。3)提出不懂的地方,討論后理解大體意思。
。4)師生對讀、接讀、齊讀、熟讀成誦。
4、創(chuàng)設情境加以運用。
配樂《高山流水》,師語言描述:我們的祖國美麗如畫,當你來到江南,看到青山綠水時,不禁想起白居易的詩句——(生);當我們來到洞庭湖邊,看到湖光山色,不禁放聲朗讀——;當我們來到茫茫大草原時,禁不住——;當我們看到巍峨的泰山時,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甫的——;當我們蕩舟西湖時,不禁想起蘇軾的——;當我們來到乘船沿著滾滾的長江順江而下,望見雄偉的天門山時,我們不禁朗誦——。能把這首詩寫下來嗎?
5、默寫《天門山》
。1)仔細觀察生字“斷、楚”老師提醒“楚”的中間部分。
。2)學生默寫。
(3)全班展示。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3
古詩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作品,是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重要的組成部分。入選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有許多描寫色彩的詩句。教學時抓住富有色彩的詞語,對于正確理解詩的意境、領悟詩的感情,有很大幫助。
所以在古詩教學時采用了抓詩眼,釋詞,順句,連篇的教法!对伭泛汀洞喝铡穬墒自妼W生非常熟悉,早已倒背如流,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感情朗讀、背誦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順利,但是到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時就卡住了。孩子們有的拿出詞語手冊來解釋某些詞的意思,大多數(shù)能運用書上的注釋解釋。當匯報時他們充其量只能把幾個知道的意思,生硬地串聯(lián)起來,整句詩的理解聽上去非常別扭。于是我進行意境的轉化教學,一節(jié)課下來,自認為學生應該了解了古詩的意境,掌握了古詩的大概意思。誰知轉過天來讓學生釋義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講述。原詩早已背誦的滾瓜爛熟 ,對其意境竟然朦朦朧朧。這是怎么回事呢?是剛開學的不適應嗎?想想也許有其中原因的一點原因,但是最終可能還是在于教學方法與學生的認知接受能力上的差距,創(chuàng)造的教學情境不夠深入。每一首古詩,從意象到意境,都具有主觀情意與客觀事物整合生成的藝術境界,即情與景的相合相容。
在古詩教學中,意象的解讀是基礎,只有入境才能入情,才能品味,才能催生精神感知。因而,古詩教學中,意境的感悟是實現(xiàn)情感體驗、情感獲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步驟。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4
《石灰吟》是一首用以抒發(fā)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之情”的詩。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領悟詩意的同時,學習并感受詩人用以寄托強烈情感的方式。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個“吟”字做足文章。
教學中,我提醒同學們“吟”是一種古典詩歌的形式,但同時也表示著一定的具體意義,即為“說”。那么,石灰究竟想說些什么呢?同學們很快通過自己淺顯易懂的語言理解并說出了詩句的意思。
作者以石灰自居,并非覺得好玩,而是想通過石灰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那么如何讓孩子去理解和感受這層意思呢?課堂上,我問同學們:“石灰說了這么多勇士般的豪言壯語,他的心里又會怎么對自己說呢?”以期通過這樣的教學思考環(huán)節(jié)來鼓勵同學們向思維的更深處漫溯,走近詩人的內(nèi)心,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
讀了《墨梅》這首詩,我不由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這洗硯池真的是王冕家的池子嗎?怎樣能從墨梅身上體會到作者的情操和胸襟呢?以學生的認知水平能體會到嗎?于是我上網(wǎng)搜尋了關于王冕的資料及王冕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原來“洗硯池”是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吾家”。而且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jīng)綸,并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權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于是在課上質疑時,我就和學生講了“洗硯池”的典故,學生聽得興味盎然。在談到作者的品格時,看到學生一臉茫然,于是我給同學們講了王冕的一些生平事跡,學生這才真正從“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中體味到了作者那種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梢,教師只有在備課時深入解讀文本,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充分利用課外資源,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才能真正豐滿課堂。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15
我剛剛上完古詩《絕句》,感覺效果不錯。這首詩學生早已經(jīng)會背,所以在上的時候,在上課的時候,我首先給學生介紹了絕句這種詩歌體裁,并簡單介紹了杜甫。然后直接從插圖入手,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圖上都有哪些景物,并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描述。學生很快找出了雪山白鷺翠柳黃鸝小船,并進行了描述,然后我再讓學生說說圖上都有哪些較醒目的顏色。學生說完這些以后,我給大家點出這就是詩人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那么詩人是怎樣描述這個漂亮的地方呢,一起來學習。
學生很快就簡單說出了前兩句的意思,這時候我就問,黃鸝在叫,白鷺在飛,這說明了什么?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學生說出了“有聲”,我大大的鼓勵了學生,緊接著又問,那么,黃鸝是黃色的,白鷺是白色的,并有青青的翠柳。蔚藍的天,這又是什么呢?學生很快說出了“有色”,理解了詩人描述的“有聲有色”美景。后兩句的`描寫,學生略感到困難,通過孩子簡單的描述,我給學生對照窗戶畫框進行了講解,學生很快理解了“含”的意思,并且把詩人觀察的角度位置都清楚地說了出來,概括時又準確地說出了動態(tài)靜態(tài)描寫,我感覺這節(jié)課學生上的非常踏實,我自己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古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古詩》教學反思02-21
古詩教學反思01-08
古詩教學教學反思04-01
古詩蜂教學反思01-28
古詩教學反思范文02-04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01-05
古詩春曉教學反思03-28
乞巧古詩教學反思03-15
古詩《春曉》教學反思03-20
《古詩》課后教學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