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后感匯編1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級哲學書籍,講述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一封由一個神秘的哲學導師寄來的信,從此開啟了她學習哲學的道路。隨著蘇菲的經(jīng)歷,一系列哲學史的發(fā)展歷程和哲學思想在我心中生根發(fā)芽,從而也引起我對這個世界謎團的好奇與思考。
整本書篇幅很長,我前后一共花了兩個多月才讀完,資料很多,對于哲學史的發(fā)展過程,我記住的很少,可是作者獨具匠心的構思卻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閱讀前幾章,以為本書的主角就是蘇菲和她的哲學教師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覺得詭異,到蘇菲十五歲生日的那場哲學宴會上,我才漸漸意識到,本書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親,而蘇菲和艾伯特只是本書作者筆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筆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創(chuàng)造出這兩個人以及他們的經(jīng)歷,寫成一本書,作為給女兒席德的生日禮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筆下,蘇菲和艾伯特也漸漸感受到了這個創(chuàng)造者的存在,明白了自我的命運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們經(jīng)過自我的努力,最終脫離了少校的控制,獲得了成功。這種被創(chuàng)造者逃離被安排的命運的構思,讓我感覺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維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很久以前就被灌輸以一種思想,就是哲學書十分枯燥、難啃,所以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閱讀哲學類的書籍,但它給了我驚喜并激起了我的思考和興趣。書中的少校筆下的蘇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學的發(fā)展史,但它給我的啟迪卻很多,我想,作者用心良苦的構思,或許是要更直觀地告訴我們,真實與虛幻其實并沒有什么界限。而我們是誰,誰又是我們,我們是否真實的存在,還是如同蘇菲和艾伯特一樣,只是被一個更偉大的個體所操縱著的一些幻像而已?一切都如同迷一樣。但無論如何,即使我們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世界仍舊存在,地球仍舊旋轉,時間仍舊流逝,周而復始……或許這就是哲學吧!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這樣評價本書的:“《蘇菲的世界》的小說部分,蘇菲的主體自覺過程頗像偵探故事加上現(xiàn)代版的愛麗絲夢游仙境,哲學加偵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觀,它讓人心胸開闊,這不正是哲學愛智最古典的定義嗎?”是啊,雖然初次接觸哲學的我還不能十分深刻地理解書中的一些資料,也不能像南先生那樣作出深刻的評價,可是,我感受到,它喚醒了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這的確是一本好書!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2
世界就像魔術師帽子里面的小白兔,所有人都生活在安逸的毛皮底部,只有哲學家才會踏上危險的旅程,努力地回到毛皮頂端,探索世界的奧秘。還沒開始讀這本書時,“無聊,枯燥,難以理解”這些詞不斷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在我的心里,哲學是個十分枯燥的學問,在哲學的世界里,每天只會被無數(sh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環(huán)繞。
但是事實證明,我錯了,大錯特錯。這本書,拋去了傳統(tǒng)哲學的枯燥與無味,將難以理解的哲學問題分化成一個個易于理解,貼近生活的例子,將哲學簡單化,實際化,碎片化。
從自然哲學家到理性哲學家;從希臘到羅馬;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這本僅僅厚達2cm的蘇菲的世界竟然濃縮了西方近幾千年的哲學歷史,并且還吸收了來自各個時期的著名哲學家的理念。
但是在這浩如煙海的`哲學家中,最令我眼前一亮的,最受益匪淺的是他,將整個世界分為理性世界合感官世界的獨具一格的柏拉圖。
只有它將紛繁復雜的世界簡化成姜餅人和模具的關系。即使用一個模具做出的姜餅人也會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但是他們均有一個共同點能讓他人一眼便能認出他是姜餅人。這邊是理性世界合感官世界界的區(qū)別。讀后感·在物質世界的背后,必須有一個“真實”的存在,這便是“理型的世界”,而這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種和現(xiàn)象背后永恒不變的模式。而感官世界則是理性世界不斷演變形成的擁有具體特征的世界。
其次,他亦是哲學與人體的器官聯(lián)系在一起的第一人。人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分別是頭、胸、腹。人的靈魂亦是如此!袄硇浴睂儆陬^部的能力,“意識”屬于胸部的能力!坝睂儆诟共康哪芰。柏拉圖認為理性追求智慧,一直追求勇氣,欲望必須加強阻遏。對于當時的時代而言,這真的是一個首創(chuàng)性的思想,真的是令我十分的欽佩,這不用的加深了我對哲學的愛與追求。
但是,最令我佩服的是柏拉圖對女性的認知。他認為國家若不教育并訓練其女性國民,就好像一個人只會鍛煉右臂,不鍛煉左臂一般。他把女性比作是一個人的左臂,這正間接地肯定了女性在社會中該有的地位,暗藏著早期的“男女平等”的意味可見,在基督教統(tǒng)治的中世紀歐州,擁有這樣先進的思想是多么的不易?
蘇菲的世界,亦是智慧的世界,是夢的世界。他會喚醒每個人你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他會帶領蕓蕓眾生走向哲學的殿堂,不斷豐富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3
起初是被這本書的書名所吸引,我以為會是像《愛麗絲夢游仙境》這種類型的童話故事,沒想到竟是一本關于哲學史的的小說。談到哲學,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深奧的問題,說實話,在正式看這本書之前,它被我壓在箱底有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最近才拿出來。
《蘇菲的世界》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將哲學的原理演繹出來,在描述德謨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論時,小說中是通過蘇菲玩積木的過程進程講述的;通過皇帝的新衣來講述蘇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類并非萬能和無所不知的;通過戴眼鏡等方式讓人們理解康德的時間和空間直觀式”;作品中通過光著身體的男人,來表現(xiàn)弗洛依德的潛意識理論。
而且書中有一部分哲學家我們就已經(jīng)有一定的接觸,有一種溫故而知新的感覺。比如,達爾文——滿載基因航行過生命的一艘小船篇章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遺傳與突變和生命起源;馬克思——在歐洲游蕩的`幽靈篇章里的共產主義、唯物論階級斗爭;伽利略的“慣性定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等。
感受最深的是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于人能夠在談話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點,使其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卻由于過于直言,被他曾指責過的上層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蘇格拉底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結束也要堅持真理。他重視良心與真理,敢于為了真理而戰(zhàn),為了真理而犧牲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讀《蘇菲的世界》的時候,你不光覺得是在學習哲學史,還是在讀蘇菲這個女主角的探險過程,這讓我想起以前讀過的《湯姆·索亞歷險記》。這種未知吸引著我,讓我不得不繼續(xù)讀下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蘇菲的世界》中有一個關于“蘇菲與喬安夜闖‘少校的小屋’”的小故事,這種經(jīng)歷就像我們小時候特別喜歡和自己的小伙伴去一些“鬼屋”的地方一樣,深有體會,而不覺得枯燥厭煩。
以前我認為哲學離我的生活很遙遠,現(xiàn)在我覺得哲學就是源于生活。比如,艾伯特給蘇菲寫的信提問“雞和雞的‘觀念’是何者先有?”,這個問題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好奇“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一樣難回答。更明白地說:雖然我們思考過哲學性的問題,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shù)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瑣事,因此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好奇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壓抑,而哲學家則不會,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像個小孩子一般敏感。
品讀過《蘇菲的世界》后,我心中豁然開朗,對生命,宇宙萬物都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悟!短K菲的世界》好似一曲可以浸透心靈的華美的樂章。它使我如何去從哲學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理解這個社會。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4
談及哲學,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深奧的問題,說實話,在看這本書前,我也有這樣的感受,這種心理迫使我不得不翻開這本書,去探究它其中的奧秘?赐曛螅幸环N無法形容的感受從我心中升騰而起——感到世界是那樣的大,我們就是身在其中的一只小螞蟻,也感到自我仿佛不是身在其世界,而是感到我們正在用心與世界應對面的交流。
這本書的作者是喬斯坦·賈德,以《蘇菲的世界》一書,奠定全球十大作家地位,他的書還有很多,我也很喜歡,《紙牌的秘密》和《瑪雅》就是其中的兩本。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叫蘇菲的十四歲少女正在過著與常人一樣平淡與普通的生活,一封奇怪的信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以及一個十四歲少女的內心!澳闶钦l?”“世界從哪來?”一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卻讓蘇菲大傷腦筋,在一位神秘的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學會思索,她運用少女先天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剛買這個書的時候,我的興趣并非很大,隨手翻了幾頁,可是沒想到一下子就看上癮了。這本書不與其他的小說一樣,也只因單純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著我們,更是對哲學以美的享受,一本哲學啟蒙書,使我受益匪淺。我們生活的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進取其龐大,所以這場戲法要數(shù)十億年才變得出來。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于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十分安適,所以不愿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
我在讀這本書時,在講的哲學知識的時候,我仿佛與蘇菲一齊到了那個年代,如同身臨其境,趣味而又神秘的哲學知識。在世界的身旁我是如此之小,可是,我雖然小,可我對這個世界有濃厚的興趣,我會成為那個魔術師,站在世界的上方去看世界。去探索哲學,研究哲學吧,他會使你有非同凡響的感受。
蘇菲那種善于思考,進取探索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難她都不退縮,永遠心中都存有一個“為什么”,而我就沒有那種精神,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想算了吧,別人也沒有做到,我沒有必要去做,可蘇菲并不這樣想,只要遇到困難就必須會去想怎樣解決,而不是放棄,我們應當學習蘇菲的那種精神,多觀察、多思考、多問一個為什么,你就會與蘇菲一樣優(yōu)秀!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他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充滿智慧的我們應當多當那個魔術師,去挖掘世界那個你不明白的地方。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5
書的主人公就是名叫蘇菲的16歲女孩和一位神秘的哲學家。一天下午,蘇菲放學后發(fā)現(xiàn)自家的郵箱里有一個大信封,上面只寫著兩句話:“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蘇菲還以為這只是個惡作劇。但她的思維不知不覺地關注起這個問題了,她思考著我到底是誰,換言之,人類和相之而來的文明是怎樣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的呢?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她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極深奧而又嚴肅的問題,是的,這很嚴肅,人們在這個世界上來來去去,應該知道這一切的真相。事實上當我和蘇菲一起讀到那封信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哲學和歷史的旅行;蛘哒f,我們已經(jīng)在探索人生、探索世界了。
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切就和《愛麗絲夢游仙境》一樣,似乎就是那樣一部充滿邏輯懸念的懸念小說。從蘇菲受到那封信開始,以后每天蘇菲放學回家都會收到一封信。在信中她的哲學老師開始了她的哲學課。闡述了從巴爾干半島上的希臘文明開始,一直到上帝在歐洲確立了神圣的地位——即中世紀的開始。在這段時間內,我和索菲都認識了蘇格拉底,知道他在雅典廣場上拉住行人的手要和別人討論關于時間存在的形勢和她存在的意義這之類的哲學問題。還有他的學生伯拉圖是怎樣構想烏托邦和唯心主義理論。知道了中世紀初的偉大哲學家史諾賓沙是怎樣將哲學和基督教義以及《圣經(jīng)》新約和舊約中所有觀點結合起來的。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fā)現(xiàn)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和絕望的?茖W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從蘇菲的世界里,讓我知道了很多,同時還改變了我對一件事的'看法和心態(tài),我認為去了解世界和人生,不僅是一方面的去思考,不僅是綜合的去判斷,畢竟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是變化莫測的,我們可能一輩子也想不通這個世界。
“有兩件事物我越是思考越覺神奇,心中也越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它們向我證明: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康德
“所謂哲學的問題就是每一個世代,甚至每一個人,都必須要一再的問自己的一些問題。”——薩特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6
工作后,時常覺得失去了讀書時代好行空幻想、好溯源刨根的秉性,變得安于現(xiàn)狀,顯得枯老呆板,順應了循規(guī)蹈矩的工作,對人生的思索越來越狹隘,對自身的追求越來越單一。此時,《蘇菲的世界》走入我的精神世界,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感覺像是專為我們這些人而寫,這一代已經(jīng)對生活越來越麻木,要不就開始野心膨脹,物質欲排山倒海,但內心最深處依然有不小的位置藏著對生活的本真。而蘇菲,小說的主人公喚醒了我學生時代的真實。
看人類的哲學史其實就象有一個小孩子對世界態(tài)度的變化,雖然我們絕對不會那么去鉆牛角尖分門別類建造體系,但書里很多出現(xiàn)的問題肯定是伴隨過我們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我小時候就很喜歡想,甚至很入神的觀察我自己的意識。時而迷惘,覺得我只不過是掌控這個軀體,我并不是我!可是這不就是我的意識在觀察嗎?那我怎么觀察意識?我不是我那我又是誰?時而自大,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為我而造,大家繞著我轉,所有人事都存在我意識之間,認為自己以后是大人物流芳百世人間傳奇。雖然在中學政治課上系統(tǒng)學習了馬克思唯物主義,知道我只是浩瀚宇宙中一個像沙礫一般的小小星球上的一個偶然的生命,只是一個普通人。但當時的我依然固執(zhí),不甘心自己如此地無足輕重,不愿我來到這世間的使命只是“載著基因的船,流向下一代”。相信這也是學生時代,敦促我奮進向前,不甘人后的精神動力。
工作后,認為人生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前進的渴望已被暫時的滿足所取代,種種的.不甘心已然不復。雖偶爾觸動心扉,也只是蜻蜓點水,失去了進步固執(zhí)的追求。但感謝蘇菲,感謝她在喚醒我本真的同時,激勵我再次揚帆起航。其實我沒有什么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但是身為一個活著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工作負責。如何負責呢?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活著才是最好,知道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活著,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
教學是承載我的人生船只,不能再隨波逐流,需要用不懈的追求精神駕馭他。就如哲學家所說的,堅持懷疑、反對傳統(tǒng)、保持好奇才是看待世界的方法。我想,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需要擁有的品格。我們要實時順應多變的社會情況,耐住寂寞和孤獨,守住清貧和繁苦。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7
很久以前,人們就對月亮有著無限的遐想。好奇心,驅使人類踏上了探索月亮的征途。《蘇菲的世界》向我敞開了哲學的大門,也讓我知道了好奇心的重要性。
《蘇菲的世界》是一場對自己心底的直視,也是一場哲學思想的火花碰撞。14歲的少女蘇菲,一封神秘信件改變了她的生活:“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她從未想過這些問題,而在那天之后,蘇菲不斷的接收到類似于這樣的信,好奇心也驅使她打開一封又一封。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一場關于哲理的頭腦風暴,蘇菲逐漸也意識到了自己是個書中的虛構人物,關于哲理的思考,使她有了自己的意識。最后,這個故事以一個開放的結局告終,蘇菲莫名逃出了書中世界,給讀者留下無限的遐想。
《蘇菲的世界》中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我不會聽任你變得像其他人一樣,沒有感覺,無動于衷,我希望你有一個好奇,充滿求知欲的心靈。好奇心是上天賜予人最寶貴的財富,它引領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優(yōu)秀的哲學家,對世上的種種都充滿了好奇,從來不會過分習慣于這個世界。就像是太陽,月亮的`存在,對于我們來說很正常,而有好奇心的哲學家,只是會想到,他們?yōu)楹螘嬖?人類歷史的進步,天生的好奇心驅使著我們去探索更多的奧秘。
蘇菲是個有好奇心的女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令她感興趣的東西,也就是因為這,她才能探索出更多的不為人知的秘密,獲取比常人更多的知識。
培根曾說:“一看見汪洋就認定沒有陸地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比绻覀冋J為月亮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那么我們或許永遠不會邁出探索宇宙的那一步。如果我們認為海洋是理所當然的,又怎么會發(fā)現(xiàn)深海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如果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人類文明又怎么會生生不息地繁衍出燦爛的文明,又怎么會繁衍到現(xiàn)在?好奇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滿趣味,充滿新鮮感。我們要始終以好奇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去熱愛生活吧,那需要我們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義。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寶貴的,法布爾小時候喜歡觀察,愛看那些各種各樣的小昆蟲,在小法布爾看來,他們是有靈性的。這種好奇心,對未知的探索精神,始終陪伴著他,從未放棄。這才造就了一個科學家,造就了《昆蟲記》這本科學著作。
我們需要保持一個好奇心,去擁抱世界,而不是讓世界圍著我們。我們要銘記,青春的朝氣和前進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終將失去意義。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8
閑暇之余,找到了《蘇菲的世界》。這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它和其他大部頭的令人傷腦筋的哲學書不同,讀它更像是讀一本偵探小說,讓人不自覺地跟隨著蘇菲去思考,去探討一個個哲學問題,去拜訪一位位哲學家,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容廣,但并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jié),每節(jié)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jié)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jié)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jié)使人讀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來,不管是什么時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尋著相同的問題,就像是“人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正是因為人們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學。遺憾的是,現(xiàn)在人們的好奇心卻因為習慣而遞減。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接受了這個世界,并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理所當然,我們的好奇心也就被壓抑住了,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銳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學家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他們從不會習慣這個世界。對于他們來說,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復雜難解、神秘莫測,他們就像是孩子一樣打量著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才能提出那些深奧的問題,所以他們才能被人稱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種新的眼光去打量這個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樣,起碼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幾個為什么。
如果我這樣想,如果我意識到自己的好奇心不夠,是不是我已經(jīng)前進了一步呢?因為蘇格拉底曾說過“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說起蘇格拉底,他也許是整個哲學史上最神秘難解的人物。他從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卻是對歐洲思想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長得很丑,但是他的性情卻極為和藹可親,我們了解他的途徑主要是透過柏拉圖的著作,因此要區(qū)分蘇格拉底的學說與柏拉圖的哲學并不容易。而他的死又是如此富有傳奇色彩,因為批評各種形式的不公不義與腐敗現(xiàn)象,向地方勢力挑戰(zhàn),他被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可是他沒有逃走,他甚至沒有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他服下了毒藥。那些勢力扼殺了他的生命,但他的思想?yún)s傳遍了整個人類的世界,成為了哲學界一顆最耀眼的啟明星。我佩服他的思想更佩服他的勇氣,他的堅持不妥協(xié)鼓勵著后人為保衛(wèi)真理而戰(zhàn)斗。
看這本書,我不僅增長了許多哲學知識,了解了許多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還從中找到了一些啟發(fā),也許,我要對生活改變一下態(tài)度……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9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這顯然是一部哲學的入門級作品,雖然女主角只是個15歲的小姑娘,但我相信這本書不論對哪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受益頗豐。故事中的故事,思想中的思想,世界中的世界——這個經(jīng)過喬斯坦·賈德巧妙編排的主線把歷史上重要哲學家及重要時期里那些相對晦澀難懂的思想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足見其造詣之深厚。
縱觀人類的哲學史,感覺就如同印歐文化中強調的輪回一樣,從研究自然到個人,又從研究個人到精神,然后又開始重新研究自然,接著又回歸自我的探尋······雖然反反復復,但每次都能帶來新的觀念和新的進步,引導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正如黑格爾所說:人類歷史就是不斷的進步,使得人類朝著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方向發(fā)展。
人的大腦才是真正的神奇啊,各種奇思妙想在不知不覺中誕生,然后通過實踐把這些想法變成了現(xiàn)實世界中的存在物······根本原因就在于人類一直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總是想知道為什么,所以不斷的探索這個世界,不斷的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但是,隨著對世界、對宇宙的探索更加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于已掌握的知識來說,竟然還有越來越多的事情是我們仍然無法解釋的。難怪蘇格拉底說: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人類能發(fā)展到今天,靠的就是被好奇心的驅使去探索世界,以至于我懷疑好奇心消失的那天才是人類滅亡的開始。而這也在提醒我們每個人不要過于習慣身邊的一切,不要沉溺于以往的經(jīng)驗之中,用一種好奇的喜歡發(fā)問的態(tài)度去看待我們所在的世界,這也是《蘇菲的世界》要讓我們每個讀者認識的道理。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0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我讀中專時買的,因為那時候這本書正是熱銷的時候,很多的報紙雜志都登出評論,說這書如何如何的好,有益身心,當時對哲學十分感趣,便買了到了這本《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全書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蘊涵著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蘇菲在彷徨中開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進入西方哲學領域。在此同時,書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為了讓他的寶貝女兒開始接觸哲學,編出了蘇菲的世界一說。這整本書就由這兩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所以這本書和偵探小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著“我從哪來”、“我是誰”……的問題,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著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亞、達芬奇等進行了一次融匯心聲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至于近現(xiàn)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于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而在一本小說里,塞進整部西方哲學史,對追求速度的這一代而言,本身就極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覺察到當今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并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秘里。
我更喜歡哲學了,“一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這是一本小說,但也是一本系統(tǒng)地涵蓋各種哲學思潮的速食大雜燴。隨著小說人物,在哲學傳統(tǒng)中,尋求劇中謎團的解答,我越來越深入的了解了以前從不感興趣的西方哲學史,了解了柏拉圖以理性主義為特色,沉迷于永恒的形式,亞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親身體驗世界的決心。
這本書無疑給我們中國的很多不暢銷的哲學著作敲了鐘,或者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學的學者自身都認為“哲學”就應該是生澀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論,并以自己能用艱澀的語言描繪為榮。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哲學理論只能專供教科書使用或大學生寫論時作為抄襲的“寶囊”,卻不能普及和推廣,那么哲學理論的創(chuàng)造又有什么意義呢?《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告訴我們哲學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
我重新把《蘇菲的世界》放會到書櫥中,準備等再過幾年,有了閑暇工夫重溫一遍,或許又會有不同的感悟。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1
好奇心入門哲學,懷疑激活好奇心。
蘇菲的世界由兩條主線構成:1、哲學老師艾伯特向蘇菲教授哲學;2、艾伯特和蘇菲發(fā)現(xiàn)自己是作者送給女兒15歲的生日禮物,并且向作者發(fā)起挑戰(zhàn),成為永恒的故事人物的。
主線一:哲學課
哲學問題的答案一直在變化,但是問題就幾個:1、我是誰;2、世界從何而來;3、上帝是否存在?4、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關系是怎樣的?5、如何解釋物質和精神的變化;6、人有自由意志嗎?7、人能決定一切嗎?8、上帝是否存在?9、人類是否存在永恒的靈魂?
這些問題可以大致歸為幾類:
一、我是誰
二、世界從何而來
三、是否存在上帝
四、有哪些確定可知的真理
看完本書,我的一些收獲:
1、是否存在上帝?
世界不存在實體的上帝,上帝存在人們的信仰之中,當問“上帝是否存在”的時候,上帝就死了,心里相信上帝,上帝就存在于你的理性概念之中。
2、我是誰?
感性上來說:我是“思考的那個人”,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提出懷疑的人就是我。從《自私的基因》、《基因傳》來看(在物質上來看),我是基因生存的容器,宇宙聚合高溫大爆炸,爆炸的力向外推這些爆炸后的碎片,宇宙再不斷的膨脹,地球是爆炸后的碎片,一些條件后地球上的原始湯里的基因開始發(fā)生反應,合成大的分子,然后等位或者別的方式復制自己,接著更大的分子,根絕環(huán)境進化成不同的物質。最后進化成人,我是“基因的生存容器”。
3、世界從何而來?
世界是一次爆炸。可是爆炸之前又是什么呢?沒有人知道。爆炸是否還會再來一次?爆炸的條件是什么?以何種方式再來一次?
4、有哪些確定可知的`真理?
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世界要不就是從無到有,要不就是從有到無,這兩個答案中一定有一個正確的;
我思故我在,我是那個提出懷疑的人。
主線二:向造物主發(fā)起挑戰(zhàn)
主線一主要是作為哲學課,主線二主要是讓我們保留一個懷疑,不要像兔子里的跳蚤一樣,習慣于爬回兔子皮囊里,安穩(wěn)的度日,把我們提到兔子的毛尖,在我們心里種下一顆懷疑的種子,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所存在的世界,也可能像艾伯特所在的世界一樣,只是某個作者(造物主)筆下的故事或者程序而已。
好奇心入門哲學,懷疑激活好奇心。啊,這就是哲學。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2
這些天我一直在看《蘇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時空中閃現(xiàn)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的!疤K菲”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蘇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學,便是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智慧的學說。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于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里的游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里的自己瘋狂地眨眼,于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拔宜脊饰以!边@個少女在艾伯特的指點下,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筑、數(shù)學等許多方面,但是新的`疑團卻又接踵而來。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里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哲學天地展現(xiàn)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果真是“我思故我在!笨墒恰拔宜脊饰以凇笔钦娴膯幔靠勺x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jīng)存在過?《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它讓我感到恐懼;蛟S作者就是想讓我們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吧。
有時候我會想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經(jīng)“習慣”這樣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到驚奇,這將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fā)現(xiàn)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我認為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茖W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沒有多少人真正透徹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活著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負責。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著,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在這么大的世界中,我無法去探究和斷定這么浩瀚這么偉大的世界?墒俏抑溃K有一天,有人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魔術師”。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3
這個春節(jié),《蘇菲的世界》成了跟我形影不離的好伙伴,我到哪里都帶著它,空暇的時候就拿出來讀上幾頁。然而,一本好書,卻讓我舍不得讀得太快。說了那么多,你們一定也很好奇這本書到底有啥魔力吧,好吧,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讓我們先來看這本書的目錄,大標題下總會有一小句話來作為題記,并點明這篇故事的中心和主旨。如第一章“伊甸園”這個大標題下,就有一句簡短的話來詮釋:“在某個時刻,事物必然從無到有!,這種目錄的格式非常新穎且巧妙,是我讀過的書當中很少引用的一個格式,讓人為之眼前一亮。
再來看書的內容,故事情節(jié)雖然很簡單,但闡述的'道理卻極為深刻:一位十四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一封信!闶钦l?——世界從哪里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依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這一封封信就猶如一堂堂深刻卻不枯燥、難懂卻不乏味的哲學小課堂。讀著文字,我仿佛身臨其境,好像自己也收到了這樣的信件,和蘇菲一起在“小山洞”里“冒險”,展開“頭腦風暴”;和蘇菲一起深陷在這世界謎團之中,不斷的思考、探索。
書中的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將故事和道理融會貫通。這樣的做法在一般書籍之中采用的是少之又少,可是《蘇菲的世界》卻將發(fā)生在蘇菲身上的故事和一個個哲學道理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真是讓人有了看來一章就想接下去看下一章,不肯放手的沖動啊,我不禁為之驚嘆。我們甚至可以用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瀏覽這部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紀的整部世界哲學史,而不覺枯燥厭煩。
因為快要開學的原因,今天我終于將《蘇菲的世界》看完了。翻完最后一頁的一剎那,我的心中波濤起伏!短K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喚醒了讀者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讀完這本書,我也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全新的理解和認識。
最后想對自己說幾句:馬上就要迎來七年級第二個學期了,我要學習蘇菲那種勇于冒險和探索的精神,在學習上更加用心,攻難克堅,勤奮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留遺憾。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4
《蘇菲的世界》是由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chuàng)作的一本哲學類故事書,在哲學主題深奧的情況下卻又不失真實,實在是難能可貴。這一本哲學書囊括了從古希臘的泰勒斯時代一直到近現(xiàn)代的馬克思時代的完整哲學史,每一課上的都很生動,每一個故事都很有深意。讓我最震驚的是“雅典學派”那一課。這一節(jié)課是以錄像的形式呈現(xiàn)的,錄得本來是雅典的風景,可是卻突然變成了蘇格拉底時代的雅典,并且能夠與古希臘的所有哲學家進行對話。比如與德謨克利特討論原子論,或者與蘇格拉底討論自然派哲學。腦洞之大令人嘆服。那個哲學老師給蘇菲上了一節(jié)極為“生動”的哲學課。
喬斯坦·賈德對歷史上哲學家的思想進行了近乎完美的解讀,但是,我認為他還是出了一些錯誤。比如他寫到牛頓,列出他在力學與光學方面的種種貢獻,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軌道定律,并說他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可是他“上帝是第一推動力”的理論是絕對錯誤的。又比如他講達爾文的進化論,有關“適者生存”卻說的不夠嚴謹。書中說,“而進化的實際‘機轉’則是自然的淘汰作用”說得云里霧里,容易引起誤解。雖說此書白璧微瑕,卻還是優(yōu)秀的。
除了哲學意義,這部小說的故事性也極強。蘇菲的故事其實是艾伯特少校給他的女兒席德的生日禮物,但是一開始描寫蘇菲的故事時,我們完全不能想到原來蘇菲的故事只是席德爸爸給席德的哲學講義而已。這一種寫法其實和莎士比亞的戲劇《馴悍記》有些類似!恶Z悍記》一開始是一個富人把一個窮人抬到家里,并且給他看戲,看的就是“馴悍記”。只不過《馴悍記》中的`主線故事是給乞丐看的戲,而且它是讓你看到本書中間時逐漸沉醉于“馴悍”的故事當中,能夠很好地引出主題,而《蘇菲的世界》是讓你逐漸逐漸認識到“蘇菲的故事”原來只是一本書的事實。這種寫作手法的好處是能讓讀者陶醉其中,使人讀這一本書的欲望極強,從而達到自我營銷的作用。
雖然故事性與哲學意義都給這一部小說加了不少分,但是我覺得這一部小說最讓我驚艷的一點卻是他所要表達的人生道理。蘇菲的故事存在于艾伯特少校的想象之中,而少校卻是在我們書里。那么,從他們的故事聯(lián)想到自己的世界,我們會不會也是存在于某一個人的想象之中呢?也許你會說,我們能感到的一切都是千真萬確的,所以我們是真的人?墒翘K菲也有這種感覺呀!所以我們很有可能也是虛擬人物。
這一本書既是一個很有趣味的故事,又是一堂生動的哲學課,還是一次意義重大的人生講堂,真不愧為一部世界經(jīng)典名著。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菲的世界心得05-01
《蘇菲的世界》心得04-06
蘇菲的世界閱讀心得01-09
《蘇菲的世界》心得體會03-31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10-20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5-07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5-13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11-13
蘇菲世界讀后感03-31
《蘇菲的世界》經(jīng)典讀后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