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通納》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斯通納》讀后感3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斯通納》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斯通納》讀后感1
一個人的一生
斯通納出生在一個貧農(nóng)家庭,因為聽說在大學讀農(nóng)學專業(yè)有助于將來回農(nóng)田干活,而去離家很遠的地方讀書。不曾想,僅僅讀了一學期的農(nóng)學他就將自己的專業(yè)改為了文學。 就這樣讀到了研究生,是不會再回到農(nóng)田里了。后來在大學當了老師,娶了美麗而冷漠的伊迪絲,兩個人的生活毫無生氣。 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遇到了一生中最愛的女人—他的女學生。兩個人盡享歡樂時刻,“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然而風花雪月終究敵不過現(xiàn)實的流言蜚語,斯通納愛的女學生最終離開了他,致死二人也再無聯(lián)系。就那樣,幾年的光景讓衰老的痕跡爬滿在斯通納的身體,隨著心愛人的離開,自己的心放佛也支離破碎。 課還是要交的。在幾年后,斯通納終于又找回對學術的熱愛和激情,彷佛也是變了個人,不理會同事的刁難,教課變得越來越有趣。
女兒格蕾絲長大后故意懷孕離開,自己也在快要退休的前兩年身患致命的`癌癥。愛刁難他的同事給他辦了一場告別宴,也像是人生的告別宴。
最終,死亡。
讓我想起毛不易的《消愁》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
背上所有的夢與想
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
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三巡酒過你在角落
固執(zhí)的唱著苦澀的歌
聽他在喧囂里被淹沒
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喚醒我的向往,溫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頭的逆風飛翔
不怕心頭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鄉(xiāng),一杯敬遠方
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
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
靈魂不再無處安放
《斯通納》讀后感2
讀完《斯通納》,思緒一直很亂,久久不能平復。
斯通納是一個平凡人。從莊稼地里走出去,進入城市,吃苦耐勞,偶然間被文學的微光照亮內(nèi)心一隅,從未有過的驚喜感受指引他選擇了文學,這點熱情似乎伴隨了他的一生,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埋在書叢中,自己也寫了一本書,卻不曾有出色的成就。不知除了教師之外還能做什么的迷茫讓他選擇留校任教,盡管兢兢業(yè)業(yè),卻與同事不和,未曾得到學生青睞,沒有晉升的熱情,最終以助理教授收場。見到優(yōu)雅美麗的`伊迪絲并與之結為夫妻,在結婚一個月后便意識到自己婚姻的失敗,一生不解,互相傷害。把全部希望寄托給小女兒,與她保持著不言自明的默契,女兒卻未婚先孕、遠離家鄉(xiāng)、早年喪夫、酗酒。似乎從每一件事的結局來看,斯通納都是一個失敗者。但在生命的最后,他回憶自己的一生,有被點亮的驚喜,有對工作和愛情的投入,有激烈的反抗,有自己的一本書,有放下所有傷害的妻子的陪侍,有多年老友的庇護,有女兒千里迢迢的看望和淚水,很是豐富了,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一個完整的人。
之所以讓人感覺他無盡的絕望與失敗,是因為他的心態(tài)總是那么波瀾不驚,看似無所畏懼,實則懦弱,除與勞曼克斯的斗爭外(現(xiàn)在看來,這斗爭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種年輕的消遣),對生命中其他的困境別無反抗?此茻o欲無求,實則從未享受其中。
有感知力、有積極應對的勇氣、有享受其中的能力,體驗才更豐滿。盡管說境遇對人的影響很大,但很多情況下,并不是這個社會改變了我們,磨滅了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沒有堅持自我,沒有積極應對。
生命漫長,總會賜予你很多體驗。生命短暫,一眨眼就來不及體驗。所以,就去投入,去體驗,去感受,去愛,去享受其中吧。
《斯通納》讀后感3
第一次看《斯通納》第一章的時候,只覺得很一般。英文小說對人性的挖掘和揭示一直令人驚嘆,而這種揭示往往讓人覺得過癮和深刻。重讀之后,他對生活的感悟,對時光流逝的描寫,對戰(zhàn)爭對人們心靈的摧殘,對婚姻的看法,對女兒的成長,對生活中的愛情,讓人覺得真的是大師之作,蘊含真情,充滿散文美。
社會對女性意圖的轉變是如此的奇妙,以至于斯通納的妻子伊迪絲,一個孤獨的年輕女人,沒有對象來訴說她內(nèi)心的痛苦。直覺讓她對一個只見過一次面的追求者吐露了自己多年積累在心里的情緒,她甚至不太喜歡追求者。這個孤獨的故事寫得真好。很多小的情節(jié)設置都能表現(xiàn)出作者別出心裁的想法,比如伊迪絲對父親的仇恨,只寫了一個細節(jié)。她把小時候的玩具整理出來,把父親給她的東西單列出來,然后摔得粉碎。
伊迪絲恨她的父親,恨她的童年,恨被父親強大的控制欲所束縛,但當她有了女兒,她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女兒。一個在控制欲很強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可能很難幸福。包裝成愛情的控制欲會對人產(chǎn)生毀滅性的影響,尤其是對孩子。我在想,如果一個女人的自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被整個環(huán)境所壓抑和排斥,那么她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重新找回那個自我?
斯托納的一生跨越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作者寫了戰(zhàn)爭對人的影響和對人心靈的摧殘。當然,戰(zhàn)爭對身處其中的人影響很大,那些被留下的似乎沒有面對戰(zhàn)爭的人不也是被戰(zhàn)爭直接侵蝕的嗎?戰(zhàn)爭會玷污整個人類的人性。
斯托納死前一直在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期待?我們都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嗎?從長遠來看,人的一生中肯定有很多坎坷、艱辛和無奈。我們最終能否像斯通納一樣,平靜無悔地迎接死亡?他有一份真正的愛情,一份他熱愛并享受的事業(yè),一份對美好的追求,對失敗和虛無的反抗。這是真正的生活嗎,有價值的生活嗎?
【《斯通納》讀后感】相關文章:
《斯通納》讀后感02-26
卡羅納教學反思01-02
《卡羅納》教學反思03-19
語文卡羅納教案02-10
卡羅納讀后感07-29
小學語文卡羅納教案01-13
語文教案:《卡羅納》02-25
《卡羅納》教學反思(熱門)07-07
《海鷗喬納森》讀后感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