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班主任的工作體會
說到班級管理,首先想到的就是契機。所謂契機,是指由一定事態(tài)帶來的某種轉折變化的機緣,即"危險中的機會"。教育契機即隱藏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夠帶來某種轉折變化的機緣。教育者在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來臨之際,及時抓住這一稍縱即逝的機緣,對學生實施教育。教育契機通常就發(fā)生在學生身邊,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認同和心理上的共鳴,抓住契機進行教育常常能收到常規(guī)教育或空洞說教難以達到的教育效果。下面我想談談發(fā)生在我班的兩件事情。
案例一、《軍魂》之根
那是一次高一期中考試開始后的第一天晚自習,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去的比較早,心想進入高中第一次大型考試,給學生稍微放松一下。等到我七點鐘不到跨進逸夫樓就聽到樓上吵雜聲很大,三步并作兩步來到班級門口,一聽挺安靜的,心里一陣高興,想學生素質就是不錯,到了教室還在竊喜?蓻]過幾秒鐘,班長就悄悄地跟我說:“老師,剛才有個學校領導把我們班給批評了,而且語氣很重。因為我們在討論考試題目,聲音大了!碑敃r心理落差太大了,心里的火氣就直往上冒,心想你們也要知道一個度,不至于造成惡劣影響。我當時就想應該狠狠地批評教育一下,可是看到同學們都埋下了頭,似乎在等待什么又在害怕什么。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臺被損壞的機器!弊鳛槔蠋,這個時候最要緊的是保持冷靜,應該盡量用克制、忍讓、寬容的態(tài)度,以理智來控制自己的言行。于是我和以往一樣在教室里巡視一下,什么也沒說,可心里一直在想著這事。
班長的報告、同學們的神色都已經(jīng)表明他們心有愧疚,班委會也初步發(fā)揮了作用,說明半學期的教育效果是有的,關鍵是怎樣鞏固,使他們形成一種自覺行為,成為一種習慣。于是決定以這次的突發(fā)事件為教育契機?紤]到正值考試期間,班會課又要到下周一才有,如果貽誤了時機可能會降低教育的效果。于是我當機立斷利用晚自習結束前幾分鐘,組織學生就此事作一番討論。共識不難形成,原因大都是“其他同學們在討論,我就參與了”。
最后我給他們講了一位西方心理學家所做的一個有趣的心理試驗: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修理,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壞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會給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而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聯(lián)系上述“破窗理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考試期間議論考試題目,看起來是件小事,實際上會在班級群體當中產(chǎn)生“暗示性的縱容”,所謂“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其實作為班級的每一份子應學會不以“破窗”為理由而同流合污,而以“補窗”為善舉來亡羊補牢,為了這份集體榮譽感,為了維護班級良好班風,為了形成班級凝聚力,我們的每位同學都責無旁貸! 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是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jīng)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并且我順勢布置了一次作業(yè)“班級建設 我該怎么辦”,寫自己的認識。在以后的學校大型活動中,我們班取得不錯的成績,學生們編演的話劇《軍魂》在學校“紅五月”活動xx縣文化藝術節(jié)中均獲得很高的贊譽。我以為與這次的突發(fā)事件不無關系。
案例二、戰(zhàn)爭與和平
那是一個下午的第二節(jié)課后,我走向教室,只覺得教室里鬧哄哄的,到教室門口一看,竟是這樣一種場面:第四組前排的兩個男生正一番扭打,書撒了一地;其中一個臉紅脖子粗,另一個襯衣被撕破,雙方還怒目相視。當時我看到這情景,心想都已經(jīng)是高三的學生了,而且沒多久就要高考了,不把心思放在復習迎考上,居然為了一點小事在教室里互相扭斗,這哪里像是受了十幾年的教育的高素質的人呢。當我板起一副嚴酷面孔,擺出一副很生氣、冷冰冰、很威嚴的樣子,準備居高臨下、嚴厲斥責他們時,我看到了全班同學的眼睛齊盯著我的臉,氣氛開始緊張,這反而讓我立刻意識到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不能簡單粗暴地教訓學生。以罰代管,勢必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失去對我這個老師的認同和信任,那樣我的教育效果可能會和預期的相反。教育中,“要把學生當作活生生的人,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要讓學生感到他是一個不合格的人”(蘇霍姆林斯基)。作為老師,面對突發(fā)性事件,面對學生的過失,忌諱簡單、粗暴、沖動的“熱處理”。于是我調整了自己的情緒,變僵硬的表情為和緩,并微笑著對全班同學說:“今天兩位表演得怎樣啊?”我這么一說,教室內緊張的氣氛一下子得到了緩解,同時我走下講臺,親自彎腰撿起那些掉在地上的書本,附近的同學也都相應地伸出了自己的手,幫助兩同學把書桌整理好,那兩個情緒激動的同學表情也漸趨平和,課堂秩序很快穩(wěn)定下來。上課鈴響了,課任老師已來到教室。
幸虧發(fā)現(xiàn)及時,沒有影響上課,可事情是一定要處理的。以什么為突破口,使這一突發(fā)事件成為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切實有益的教育。當天晚自習,我先找來班干部了解了情況,然后分別把他倆找來。原來是在問題目時,其中一位覺得自尊心很受傷害,三言兩語就打起來,都強烈要求調座位。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必不可少。至于調座位,我認為也是簡單做法,很快就要分別了,因為這事現(xiàn)在調,會是一生的遺憾。最后我說:“給你們兩分鐘,一起商量一下,如果還要調,也行。”結果沒到一分鐘他們就一前一后,甚至都笑嘻嘻來跟我說:“老師,我們和好了,位子不調了!睘榱思庸踢@種“和好”,我沒忘記讓他們合作寫一篇自省報告。
事情好像圓滿,可我老覺得還沒完。造成同桌為小事而動干戈的原因是什么呢?平時學習這么緊張,壓力都挺大,還有心情做出這事,想著想著切入點找到了,是學生的心理問題,由于壓力、緊張而產(chǎn)生的焦慮、焦躁、易怒情緒。
第二天早讀,他倆如約面向全班同學作檢討,其中的一句話給我印象特深:“尊敬的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我沒有再就思想品德方面說教了,而是給同學們講了心理學家們曾做過的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線越不容易穿入。一個人做事過度用力和意念過于集中,反而將平時可以輕松完成的事情搞砸了。
太想打好球的手在顫抖,太想走好鋼絲的腳在顫抖,太想贏的心在顫抖。人都有這么一個弱點:當對某一件事過于重視時,心里就會緊張,而一緊張,就會出現(xiàn)心跳加速、焦慮、精力分散等不良反應。這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會使我們的才能無法正常發(fā)揮,最終導致我們的失敗。在科學界,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目的顫抖”,即目的性越強,越不容易成功。高考在即,目標高,任務多,壓力大,越是這樣,越是要提醒自己心要靜,不慌張,要以恰當、適度的方式來緩解或發(fā)泄,可關鍵還是要相信自己,做好每一分鐘的事,正所謂“有信心不用慌,有計劃不會忙”。同學們聽得特別入神,靜靜的教室里,我能感覺到同學們思想情感的流動。接下來的日子里,同學們緊張而有序 ,高考中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契機是一種難得的教育資源。如果我們能夠敏感地抓住每一個微小的教育契機,及時而適切實施我們的德育教育,將會十分有效地提高我們的教育效果。在這些年班主任的工作中,我常常深入班級內部,與學生零距離接觸,處理班級事件,開展德育工作。我覺得有許多班級事件的發(fā)生是突發(fā)性的,不可預料的,所以我們教師首先需要當機立斷,搜集,篩選并決策這些材料和信息,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和對象及時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啟發(fā)與引導;其次,我認為作為教師,不能被動地等待教育契機的來臨。在平時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我們需要具有慧眼,要不斷注意了解學生,細心觀察和研究學生個體的性格特點和群體的行為傾向。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打有準備之仗,找到開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第三,我深深感到加強教師個人教育理論鉆研和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F(xiàn)在的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其實對于規(guī)則意識,道德規(guī)范等等觀念都了然于心,但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他們更樂于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許多學生“做的”遠遠達不到他們“說的”那么好,所以我覺得要使得學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需要我們老師不是就事論事,而是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引導,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而立足高中,更需要教師對于學生從教育學、心理學多側面的思想引領和教育,從思想上“征服”學生,使學生發(fā)自內心地認同并履行各項規(guī)則與規(guī)范。
教育無小事,教育又全是小事,而抓住每一個細小的教育契機,進行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就能促成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增強履行各項規(guī)則與規(guī)范的自覺性,實現(xiàn)他們的思想品德的提升和飛躍。
【高一班主任的工作體會】相關文章:
高一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08-06
高一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05-13
2020高一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08-06
高一的班主任工作計劃01-10
一月高一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10-19
高一年級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08-08
高一班主任工作心得11-13
高一實習班主任工作計劃05-05
班主任工作體會08-15
班主任工作體會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