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通用1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
隨手翻起來了書架上的這本《道德經(jīng)》,經(jīng)常聽孩子誦讀,自己對文章的大意卻不甚了解。在查找網(wǎng)絡資源后,對第一章進行了粗略的了解,F(xiàn)就部分章節(jié)內(nèi)容淺談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無為"就是合道之為。通行本《道德經(jīng)》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tài)稱作"無"(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沒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運行,布生天地和萬物?梢"道"就是世界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的母體,也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事物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無"是道的根本屬性。"無為"即是根據(jù)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而采取的管理對策,是在對天地萬物的運行規(guī)律有透徹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無為"是一種管理理念,更是一種境界。
那么怎樣才算是"無為"?怎樣實施和推行"無為"?由于現(xiàn)階段對世間萬物及其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還很有限,對這些問題也許還沒有準確一致的答案。但個人認為"無為"必有以下特點:
一、"無為"以平等為基礎。雖然用現(xiàn)代科學的眼光看,天下萬物因進化程度或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動物、有機物和無機物等的分別,但在老子看來,天下萬物都是由道產(chǎn)生的,它們既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貴踐之別。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們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從人類社會的角度看,天下萬物有些是我們生活所必須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從某種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們都是道安排給我們的朋友,它們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為天地萬物一員的人,不能也不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其它萬物的生死。比如細菌會使人類致病,許多人都討厭它,但現(xiàn)代科學已證明如果地球上沒有細菌,動植物的殘體將無法分解,綠色植物將因缺乏養(yǎng)分而死亡,人類將無法從食物中得到營養(yǎng),最后地球上的生命將會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沒有土壤等無機物,植物就沒了食物來源無法繼續(xù)生存,若沒了植物,食草動物就沒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沒了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也無法繼續(xù)存在。由此可見地球上的萬物是一個生命鏈條,每一個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所以人們只能按道的要求與萬物平等共處。人和人之間也一樣,雖然膚色不同、語言各異、所從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區(qū)別,但在道這個母體面前都是兄弟姐妹,都是這個世界的平等一員。
萬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樣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樣是必然的結果,因為萬物是平等的,它們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規(guī)律即有各自的"德"。誰也不屬于誰,誰也不能命令別人該怎樣生活。世間萬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無為策略,讓萬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長、生活。
在一個合道的社會里,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們在世間享有的權益(陽光、空氣、財富、權勢、自由、親情、健康、病痛、快樂、痛苦等的總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財富,你占有的財富是少了,但你卻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快樂,你的權益并沒有因此而減少;你搶劫得了許多錢,你的財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著警察,天天受到心靈的譴責而痛苦,你的`權益也并沒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變這種均衡性,這是不符合道的準則的,長期看也是肯定辦不到。只有采取切實的措施來保護這種平等的權利,保障均衡的權益,才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最優(yōu)選擇。"圣人"正是透徹地理解了這一點,才順勢而為,采取"無為"的策略。
二、"無為"以加強個人修養(yǎng)和以身垂范為手段。"無為"就是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就是不妄為、不胡為。因此,要推廣和實行"無為"就必須加強對客觀規(guī)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對策的目的性和準確性。同時,更為主要的是要加強個人修養(yǎng),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對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惡、美、丑都要照顧和關懷,象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儉"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別人的資源和權益,天下人的資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權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對什么,即不干涉別人的自由,同時,不爭名、不爭利、不爭功。有了這樣的修為,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就會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會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養(yǎng)了萬物,但道并不占有萬物,也沒有從中獲得一點私利,因為他不謀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間萬物的母體,它的功勞和功用才永遠不會失去。受此啟發(fā),創(chuàng)建和管理一家也不能僅僅為了本的利益而巧取豪奪,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須要以有利于員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長為前提,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國也不是為了個人或為某個小團體獲取私利,而只是為了保護萬物的平等權利,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為了民眾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廣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無為"政策。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jīng)》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jīng)》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么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為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jīng)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jīng)》,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jīng)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明德人生導航計劃”啟動后,我們與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閱讀《道德經(jīng)》,并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因為《道德經(jīng)》內(nèi)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兜赖陆(jīng)》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xiàn)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jīng)》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周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后,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jīng)》。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蹦玫亩嗔搜b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fā)現(xiàn)。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才是天道。啟示我們對待物質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xiàn)象”,有一些有作為有追求的好干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jīng)不起物質誘惑,抵擋不知內(nèi)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涂一時。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核的激勵體系有關,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著官員退休帶走。在法治建設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游走于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guī)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為,在這種獎劣懲優(yōu)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huán)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為什么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為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jīng)為我們指明了道路,物質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才是王道。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3
《道德經(jīng)》是一本關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為“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兜赖陆(jīng)》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鑒。
《道德經(jīng)》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著“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nèi)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xiàn)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jīng)》,這也體現(xiàn)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jīng)》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么透徹,這著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fā)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jīng)歷了初期創(chuàng)立、巔峰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tǒng)治有很大的關系。當?shù)弁醺F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tǒng)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guī)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jīng)》就是想從先哲那里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4
這兩周持續(xù)收聽《道德經(jīng)》帶給我最大的變化是,心態(tài)變得越來越平和,對于當下、未來的焦慮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這樣一個小小的美妙的緣分,帶給了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觸動靈魂的深處,激發(fā)我內(nèi)心深處探尋生命的本真的愿望。
從羅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講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計回報”,當時腦海中立刻蹦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我深刻體會到了只有不計回報的付出愛心,內(nèi)心才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父母生、養(yǎng)育我們,并未要求有任何回報,只是盼望我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會以同樣的愛去回報他們,這種付出是快樂的,我們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會在學習、工作上努力,希望他們引以為豪。在生活方面經(jīng)常照顧,給予他們物質方面回報,希望父母能過得更好些,這是遵循了道的規(guī)律,大家生活都很快樂。
同時,我們應該保持一顆感恩之心。我能夠走過人生的很多艱險,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正是因為一直保持著一顆感恩之心。雖然因為自尊心太強和嘴巴比較笨拙,我表達的比較少,但因為我能懷著感恩之心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能夠最終跳脫出面臨的困境,將負能量化解殆盡,讓善與愛的正能量不斷傳遞。
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來美也可以用來形容心情愉悅高興舒服的狀態(tài)的意思,惡也不單指丑、壞的意思,還有厭惡的意思。前面兩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個美好的`社會應是一個遵循自然的社會,人為地去標榜美好的東西,那么全社會都認為是美好地,都一邊倒地去瘋狂追逐那個東西,發(fā)出的都是一個聲音,沒有反對,沒有質疑,那么這個社會就是病態(tài)的、邪惡的。我們都認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車、高富帥,結果這個社會就危險了,環(huán)境破壞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繼而出現(xiàn)了高失業(yè)率和用工荒的怪現(xiàn)象,就沒人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現(xiàn)在流行的美容術明星臉有時我就有認不清人的感覺,要是全社會都是一張臉該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覺得美了……所以老子說高明的管理者是不會過多的干預他所管理的群體,圣人也不會亂說話亂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動是感染影響周圍的人,有了名氣、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為沒被這些外在的東西限制、牽絆,所以總是能灑脫從容。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做一個無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5
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就會產(chǎn)生傷害,有傷害就有怨恨,怨恨則是其他不良情緒的根源。人與人的怨恨是社會組織最大的`毒藥,也是人生的大敵。怨恨必須想辦法消除。
由于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很容易責怪別人,因此而產(chǎn)生怨恨,生活也變得暗淡無光。因為將產(chǎn)生怨恨所有的原因都外求,都認為外部環(huán)境對自己不好,別人對自己不好,而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了怨恨,所有的努力朝著負向用力的,那么今后怎么可能還會進步呢?如果每個人都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他的隨緣,不要在意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會更好。
左契:古代的契約分為兩半,債權人與債務人各執(zhí)一半,其中左邊一半歸債權人保留,右邊一半歸債務人保留。責:索取償還,即債權人以自己持有的債券要求債務人償還財物。徹:周代規(guī)定農(nóng)民收入按照收成交租的稅收制度。契,可以引申為法。法需要道德的滋養(yǎng),僅僅依靠法律,而沒有道德的滋養(yǎng)與教育,整個社會都依靠法的張力,司法機構可能無法承受這個重擔。法律可以解決社會矛盾,無法消除社會的怨恨,責罰可能會產(chǎn)生更多的怨恨,只有道德滋養(yǎng)才能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
無親,沒有親疏的差別,也就是沒有沒有偏私。天道既玄妙又清晰,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就在你心里。只要堅持真理,做到“內(nèi)舉不避親,外興不避仇”,沒有親疏,只有好壞,這個社會才會公平合理。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6
我們給人生天然的設置了一個首先模式。例如,你認為不可能返老還童,永葆青春,卻無視那些真正做到的,70歲像28歲的人。頭腦里總有一個你認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就是你人生發(fā)展的界限。
例如,你認為不可能像別人那樣獲得自由財富,卻無視他們曾經(jīng)跟你一樣普通到被人忽視;例如,你認為擁有的親密關系,最后只會隨時淹沒在鍋碗瓢盆的世俗里,卻無視身邊那些隨時隨地緊握的手和充滿了他們愛意的眼神。
我們過著一個個受限的人生,卻不知道當你轉就像念了一句“芝麻開門”,這受限的模式會立即去除,從此人生無限寬廣。你只要做到這樣:時刻微笑提醒內(nèi)在的自己:“你原本就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你忘記了這就是你本然的狀態(tài)”。
這不是一句自我鼓勵,或者是心靈雞湯的.話,而是來源于最近看《道德經(jīng)》的感悟,《道德經(jīng)》要告訴世人的真相。
《道德經(jīng)》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告訴了我們我們來到這個地球上的原因:《道德經(jīng)》曰:“天下萬物無生于有,有生于無!薄暗郎,一生,二生三,三生萬物”。指的就是“一念產(chǎn)生大千世界”。既然這個世界就是那一個意識念頭的產(chǎn)物,和我們平時隨時頭腦當中閃過的念頭一樣:“我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的世界,然后讓另一個我在里面體驗我所體驗不到的東西!北热纾何覜]進過監(jiān)獄,我要創(chuàng)造一個那樣的場景就像拍電視劇一樣,讓里面的演員替我體蹲監(jiān)獄是什么滋味,會經(jīng)歷哪些感受。”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7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jīng)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斗路上的必經(jīng)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jīng)》我已讀過數(shù)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于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fā)現(xiàn)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于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凈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透過其紛紛蕓蕓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guī)律后的等待!等待萬物并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jīng)》有如黃鐘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8
解讀老子《道德經(jīng)》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后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恒?鞓罚攀钦嬲娜蛔杂。
《大道至簡——【道德經(jīng)】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準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愿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大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xiàn)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道德經(jīng)】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xiàn)實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拜讀、學習后深受啟發(fā)、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們能夠學習這本書并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于無為之美,美于無私之美,美于心靈之美。愿你也可以領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里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9
《道德經(jīng)》這一本書是老師讓我們?nèi)プx的。我最近一直在讀,其中令我最深受感觸的還要數(shù)第一章和第二章,里面的道理讓我回味無窮.如第二章說:“玄之又玄,重妙之門!币馑际牵盒钣中,深奧又深奧,萬物都很奇妙。確實,只要我們?nèi)o限探索,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更多不知道的知識,更奇妙的大自然景象。又如第二章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者都知道的東西是美的,這就產(chǎn)生了丑(也就是指“惡”)。天下知道善的是善的,這就產(chǎn)生了惡(也就是指“不善”)。確實,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相互對應的,如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后相隨;我很敬佩老子!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道,第二個是德,我在本書里已經(jīng)讀了第一章至第八章,第七十五章和第七十八章,每一篇都令我回味無窮,老子的道德是多么的好,他就是我們的`榜樣!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道和德都是極為平常的,但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我們做到了嗎?”雖然說說是容易的,但做起來是難的!
我非常敬佩老子!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0
解讀老子《道德經(jīng)》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后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恒?鞓,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簡——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根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準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愿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群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xiàn)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xiàn)實生活融匯貫穿、有機結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拜讀、學習后深受啟發(fā)、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們能夠學習這本書并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于無為之美,美于無私之美,美于心靈之美。愿你也可以領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里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1
老子想必大家都認識,他的著作《道德經(jīng)》大家肯定也是婦孺皆知,雖然它全文只有5000字,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中國的文化瑰寶,德國哲學家尼采將《道德經(jīng)》形容成一個“永不枯竭且埋藏寶藏的井泉!笨梢姟兜赖陆(jīng)》的內(nèi)容之精。
說實話,剛開始我對《道德經(jīng)》并不感興趣,什么“道可道,非常道”之類的,我聽都聽不懂。但我爸非要很不識趣的給我買了本《道德經(jīng)》,我翻開書略略一看,立馬就入迷了。
雖然書的原文是文言文,但是書中貼心的配上了原文和注釋,你以為這就完了?不,它還有著解析和處世之道,特別是處世之道,里面有許多名人的.故事,我特別喜歡。
我認為,《道德經(jīng)》講的是修身養(yǎng)性的方面,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是讓人們盡其所能的放寬心胸,要做到包羅萬象,注而不滿。他還提醒人們不要沉溺于感官享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過度的歡愉會極大的危害人的身心,聽的真的好有道理。而老子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養(yǎng)生例子,傳說他活了一百六十多歲,這在現(xiàn)代得轟動全球,震驚全世界。
我發(fā)現(xiàn),通過閱讀《道德經(jīng)》人們可以樹立起更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溫和不爭,虛懷若谷,渾樸純正。此乃養(yǎng)生之大道也。
《道德經(jīng)》,看的真是讓人入迷呀!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2
有一句流行語: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我們都想快速成功,然而現(xiàn)實是能夠很快達到一定高度的人屈指可數(shù)。
老子說:君子出遠門,都要備齊輜重。這樣,即使遇到難覓休息之所的境地,也能像燕子那樣有個自己的窩(怎么感覺是房車呢)。輕率行事則可能失去自身賴以生存的根本;浮躁行事則可能使國君失去王位。
大概意思就是說:想成功,要先打好基礎,備好糧草,同時也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我就犯過浮躁的毛病,導致投資虧損。越想賺快錢,越容易忽視風險。剛開始很快就賺了一些,但由于加了杠桿,一次失誤,就造成大額虧損,把前面賺的都賠掉,同時本金也損失大半。其實,早就看到投資大家在書中告誡我們:不要借錢投資(加杠桿)。自己卻由于剛開始的運氣,認為自己水平很高,不必聽他們的,最終得到了教訓,F(xiàn)在我采取穩(wěn)扎穩(wěn)打的.策略,不追求過高的收益率,控制風險,不加杠桿,留足儲備,幾年后再跟大家匯報結果。
通過歷史來看,大多數(shù)得到長久成功的人士,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來苦練內(nèi)功,當他們自身成長到一定的水平時,就順理成章的得到了成功。人們只看到他們在幾年之內(nèi)就身家百萬,卻看不到他們在此之前的付出和掙扎。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讓我們專注于我們真正想做且擅長做的事,不要什么都想干,給自己慢慢成長的時間,相信我們終會達到理想的目標。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3
人生短暫,笑對人生也是過,情緒煩躁也是過,我們何不在工作學習中端正心態(tài)呢?謙虛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的修養(yǎng),并不是象人們所說的謙虛就是虛偽,我覺得謙虛有兩層意思,謙是謙卑,是一種處事的修養(yǎng),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謙虛就是虛心學習,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當別人夸獎你時,你完全能夠說聲“謝謝”,因為這是別人對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說你就此停滯不前了,還需要虛心求教,找出不足,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心態(tài)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tài),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僅僅如此,平和的心態(tài)還能夠幫忙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系,使之變得融洽。觀看《道德經(jīng)》后,我覺得理解老子的思想是一種愉悅,是一種洗禮,是一種靈魂的滋養(yǎng)。
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傳統(tǒng)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我們應做些什么呢?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無為而治,任何時候做到寬容(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向善(對善良的人善待他,對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謙卑(要能如水的品質)、知足常樂(凡事適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貧樂道,放下名利、放下虛榮、放下固執(zhí),多一些知足、寬容和快樂。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4
《道德經(jīng)》共分81章,其中第一章《道經(jīng)》,37章,第二章《德經(jīng)》,44章。它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二)所寫,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xiàn)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魅力的《道德經(jīng)》,這本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起源、萬物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毀滅的規(guī)律的認識。它博大精深,說話極有正義感,是“萬經(jīng)之王”。
“世人皆知美是美,惡已是;大家都知道好的就是好的,但是不好。所以有沒有相互存在,難度和難度相輔相成,長短和高低對比,音和音和諧。就是圣人無為而教無字。一切工作都毫不猶豫,生而無之,不靠之,生而有之。一個人住就不去了!
本章主要闡述了世間萬物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細長與短少,高貴與低微,先進與落后,都是通過相互對立與比較體現(xiàn)出來的。
世界上所有的概念和價值觀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觀的判斷是相對產(chǎn)生的,所以對立關系是可變的。所以對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萬物都是兩兩對立產(chǎn)生的。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言,一件事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惡美丑,都要泰然處之,不要打擾別人。
后半部分,根據(jù)“道是自然”的原則,對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進行了準確的論述,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反對善惡無為的基本態(tài)度,使萬物自然生長發(fā)展,師法自然,順應道。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5
林語堂曾經(jīng)這樣說過:“對于《道德經(jīng)》,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于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nèi)粗讀了一回讓國內(nèi)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jīng)》,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辈贿^,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jīng)》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遍_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于身,免禍于社會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shù)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認為《道德經(jīng)》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6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松書院正誼學堂舉辦的《道德經(jīng)》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為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水的品質。你可能會說:水有什么品質?有什么好學的?現(xiàn)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習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nèi)祟惸芑钸^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并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為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huán)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nèi)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fā)酵過程中瓶罐內(nèi)產(chǎn)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fā)酵3個月后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家具,澆花等等。
通過學習《道德經(jīng)》,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17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jīng)》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jīng)》是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jīng)》全書分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我覺得,《道德經(jīng)》的精髓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guī)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兜赖陆(jīng)》給我們的啟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jīng)》中,老子提到,“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tài)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jù)為己有;為世間萬物的.發(fā)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為是一種心境和修養(yǎng)。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么我們會生活的更輕松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wěn)定和諧。
《道德經(jīng)》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復學習和研究,是一本?闯P碌臅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相關文章:
道德經(jīng)經(jīng)典的句子02-02
道德經(jīng)語錄11-26
道德經(jīng)經(jīng)典句子08-13
《道德經(jīng)》的讀后感02-17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1-13
第一章教材分析02-27
第一章復習課02-27
道德經(jīng)經(jīng)典讀后感02-15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