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浴血羅霄》讀后感
《浴血羅霄》讀后感
韓飛
在我們中青班學員奔赴井岡山開展現場教學之前,我拜讀了《浴血羅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歷史》這本書,了解了我們黨的第一個武裝割據工農政權的建立發(fā)展過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坐落在江西、湖南兩省之間的羅霄山脈中段,主體橫跨“六縣一山”,即江西的寧岡、永新、蓮花、遂川、湖南的酃縣、茶陵,以及井岡山。井岡山根據地鼎盛時期面積達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余萬。
1927年10月,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的余部,走上了井岡山,1928年4月,朱德陳毅帶領南昌起義余部與毛澤東會師,1929年1月,朱毛為打破敵人的圍剿帶領紅四軍走下井岡山,直至1930年2月由于左傾錯誤路線丟失了井岡山。
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雖然只有短短的2年多時間,但就是在這塊狹小的根據地里,我們黨第一次嘗試將工作重心逐步從中心城市轉移到了農村,開始了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chuàng)舉,也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在這里,我們黨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和“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zhàn)爭十六字訣,實踐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回答了紅旗到底能夠打多久的疑問。特別是初步解決了在一個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里,如何建設一個具有廣大群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的艱巨問題。
同時,井岡山斗爭的實踐也充分說明,路線正確與否對我們黨的事業(yè)非常關鍵。我們黨執(zhí)行了正確路線,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才能得以建立并逐步壯大;執(zhí)行了錯誤路線,導致袁文才王佐二人被殺和土籍部隊幾乎消亡,最終丟失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袁王二人及其部隊雖然有著缺點和錯誤,但畢竟屬于黨內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這一血淋淋的事實提醒著我們要不斷檢查路線是否正確,一旦發(fā)現問題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建國后,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不能丟掉井岡山精神,因為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過程的革命傳統(tǒng)精神之源。井岡山精神是“源”,繼之出現的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則是“流”,本質上是井岡山精神在新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傳承、深化和發(fā)展。
井岡山精神的核心是
實事求是、敢闖新路;
井岡山精神的靈魂是
堅定信念、矢志不移;
井岡山精神的基石是
依靠群眾、艱苦奮斗。
我們作為中青年黨員干部,一定要把井岡山精神繼承和發(fā)揚光大,為做好集團公司的提質增效升級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韓飛)
【《浴血羅霄》讀后感】相關文章:
《浴血榮光》讀后感08-02
云鶴九霄作文550字05-17
悼念羅陽的詩歌:悼羅陽(3首)08-15
老羅的語錄01-14
老羅語錄08-23
有關《浴血榮光》讀后感(精選12篇)12-03
羅玉鳳的語錄09-30
羅小黑經典臺詞09-04
羅玉鳳語錄08-23
jk羅琳名言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