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
在當代哲學由方法論研究轉向本體論研究的今天,新聞理論也存在從經驗性研究轉向本體論研究。現、當代西方哲學的本體論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思想主張把以人的生存活動為核心的社會存在作為本體,并以此區(qū)別于以與人分離的,抽象的物質或精神作為本體的古代原始的本體論思想。長期以來,我們在新聞理論研究領域里引為經典的馬克思哲學所關注的并非抽象的物質和自然,而是經過人的實踐活動中介的物質和自然。由此提示我們,馬克思哲學不是物質本體論,而是社會存在本體論。我們對于新聞本體論的研究,應注重對人的社會存在與新聞的關系的研究,即新聞文化的研究。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新聞本體究竟具有哪些文化特征?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從何考察?擴差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有何意義?這是一些在新聞本體的深層研究中不容忽略的問題。在展開討論之前,讓我們首先對新聞本體作出界定。
新聞本體即新聞的本質。我們將信息作為新聞的本體概念,認定信息是新聞的最基本的本質規(guī)定。為研究方便起見,本文擬從新聞的表現形式出發(fā),將新聞本體界定為:借助普及性符號及時傳播事實的信息。由于新聞本體是一種獨立的存在,我們可以把它視為已經進入傳播,物化為新聞作品的“成型”信息。對于新聞本體的這一界定,因為將新聞信息傳播過程包含在內,故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新聞本文”論。新聞本文論者通常將新聞界定為按照某種題材形成的新聞報道文本,習慣于將新聞報道內容與外部世界的具體事物相對應,著眼于客觀事實本身的研究。我們對新聞本體的研究則不僅關注新聞所反映的客觀事實的性狀、根源及影響;還著眼于對其傳播特征、傳播環(huán)境和其中的文化網絡結構以及傳、受雙方的文化觀念和行為的研究,重視對其自身所顯示和蘊含的文化意義的開掘。
本文擬從分析新聞本體的傳播特征入手,探討其中顯示的文化特征。
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來,文化即傳播。沒有傳播便無所謂文化;而沒有文化,也就不可能有傳播。文化和傳播與生俱有,遑論先后。為什么我們說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顯示在新聞信息的傳播特征里呢?
文化是一個極為博大寬深的概念,是一個充分發(fā)展的現象,它與周圍其他事物具有多方面的聯系并因而形成多方面的質的規(guī)定性。從廣義上說,人類社會的萬事萬物都是文化的產物,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結晶,文化包容了整個人類社會。包括未經記者選擇、未進入傳播過程的客觀事實也都是具有某種文化屬性的。但是,根據傳播學的觀點,我們只能將這些可能傳播而尚未傳播的客觀事實歸入“前新聞”,視為未經傳播過程文而化之的“自然信息”或曰“原始信息”。因為它們在未成為新聞之前所具有的文化屬性,不見得符合傳媒和受眾的文化需求;是一種未經傳播的客觀存在——盡管這種客觀存在是人類認識和實踐的結果。只有在該事實具備了新聞傳播特制,成為新聞信息以后,才可能具有了適應傳媒、適應受眾、適應社會需要的文化特征。
新聞信息的傳播特征主要體現為它的紀實性、事實性、真實性和主體性。
一、新聞信息的紀實性及其文化特征
紀實性是新聞信息基本的傳播特征。它是衡量信息是新聞還是舊聞的惟一尺度,也是新聞的價值所在。如果說,“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運動的狀態(tài)以及這種方式或狀態(tài)的表述”,那么,新聞信息就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運動的狀態(tài)以及這種方式或狀態(tài)的及時的表述。新聞的紀實性有多層涵義。其一是要求新聞所傳遞的信息新穎、及時,能夠引起受眾的關切和興趣,對受眾產生吸引力。
其二,紀實性意味著新聞傳播價值是由時間法則決定的。新聞的時間法則要求傳者努力縮短信息流通時間,將新聞報道和發(fā)布的時間規(guī)定在離事實發(fā)生或發(fā)現的“最近點”,以適應信息社會快節(jié)奏文化的需要。
其三,從新聞的宣傳價值,從體現一定時代,一定社會集團利益的新聞文化觀看來,新聞的紀實性還標志著報道時間——更準確地說,應是新聞面世時間——恰到好處地適應了社會的需要。人們把新聞的這種“紀實性”稱之為“時宜性”。新聞的時宜性往往表現為某一具有特殊意義(或稱文化意義)的時間,客觀事實只有適應這一時間的事態(tài)變動,才能成為新聞,或成為更具傳播價值的新聞。
對某些新聞來說,時宜性有助于其文化內涵的展示。如遼寧某儲蓄所發(fā)現雷鋒當年的存款,這條新聞本來就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如果發(fā)表在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就可能讓人對雷鋒精神產生新的深刻印象。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
紀實性既是一種時間概念,也是一種文化概念!秱鞑スぞ咝抡摗返淖髡啕溈唆敐h曾對時鐘所顯示的文化功能作過如下描述:“時鐘并未加強時間之重要,但卻加強了文字化程度,因為時鐘締造了抽象的時間,使人們不是因為獨自餓才去吃飯,而是因為看到吃飯的時間快到了,才去吃飯!丙溈唆敐h關于時鐘的文化功能的生動描述告訴我們,時間的文化意義在于“加速人類組合過程的步調,締造新的工作與財富,并且連接和加速人類的聚集與人類的行為”。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紀實性賦予新聞信息的文化內涵難以估量。以消息《我國選手獲得奧運會第一塊金牌》為例。在第23屆奧運會上,新華社記者高殿民以比美聯社提前20分鐘、比路透社提前15分鐘的速度,在許海峰創(chuàng)記錄后55分鐘第一個向世界發(fā)布了中國突破奧運會歷史零記錄的消息。中國不僅實現了在奧運會記錄歷史上零的突破,也實現了在奧運會報道史上零的突破。
奧運會的第一條報喜新聞出自中國記者之手,得以使信息本身的新聞價值因傳播的及時得到完美的實現,極大地滿足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維護了中國人應有的尊嚴。這就是被學者們稱之為“人類心理時空的剎間凝縮和心理結構的永恒積淀”的文化,它所產生的震撼力或許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當年許海峰奪得的金牌早已打上歷史烙印,數以幾十計的金牌和金牌報道正使中國成為誰屈指可數的體育強國和新聞巨頭。
論文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來自
在“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的現代信息社會,新聞信息的紀實性進一步以其出奇制勝的新穎信息和快捷、同步的時空傳遞而顯示出其文化代碼的重要功能。它要求傳者更為敏捷,更為干練,更具文化素養(yǎng);它為受眾提供了更快更多更好的利用的機會,為受眾創(chuàng)造出更為豐富、更為廣大的文化思維空間。
二、新聞信息的事實性及其文化特征
如果說紀實性是新聞的時間特性的話,事實性則更多地體現為新聞的空間特性。新聞不僅要快速反映新聞對象在時間中的運動狀態(tài),還要反映它在空間結構上的存在狀態(tài)。新聞對象在空間結構上的存在狀態(tài)即以人的實踐活動為中介的事實的發(fā)展和變動。
馬克思在他的革命新聞生活中一貫重視新聞的事實性,強調文藝和新聞的區(qū)別,認為新聞只能遵循事實,不能臆想,即使是邏輯推理,也要有事實根據。馬克思還曾和恩格斯多次談到事實的變動對新聞產生的意義,認為事實變動幅度愈大,愈可能在更大范圍內成為新聞。馬克思、恩格斯的新聞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報道事實,傳播信息是新聞反映社會生活的基本特征,是新聞賴以生存的基礎。新聞以此區(qū)別于以社會生活為反映對象的其他意識形態(tài),如哲學、文學等。新聞對社會生活的重大影響之所以超過其他意識形態(tài),也正在于它能依靠事實的再現,讓人們覺察到世界發(fā)生的真正變化,認識人類自身的社會使命。這正是事實的文化感召力使然。
需要注意的是,新聞所報道的事實都具有一定時空環(huán)境,時空含量是事實的映象。同樣的事實,很可能由于時空條件的不同,而帶來截然不同的社會效應。這便是新聞事實的相對性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教授麥爾文.曼徹爾說:“新聞顯然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隨著地理、人口和時間而變化。一個世紀以來,80%的美國人以農業(yè)為主,所以農業(yè)新聞是重要的。今天,只有不到百分之八的人口干農業(yè),那么,在農業(yè)區(qū)以外,只有當農業(yè)的結果影響到城市居民生活的時候,農業(yè)新聞才有重要的。”在我們這個由農業(yè)大國向工業(yè)大國過渡的國家,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由此看來,事實的文化效應與記者的判斷和選擇有密切關系。中國人并非藐視實證主義而不看重事實,“眼見為實”、“鐵證如山”、“事實勝于雄辯”在中國乃是家喻戶曉的口頭禪。關鍵在事實的選擇和表述是否恰當;是否“深得民心”,正在受眾企盼之中。
新聞用事實,用客觀現實發(fā)生的事態(tài),用體現了具體事態(tài)的信息來反映社會生活。反映客觀社會生活中的事實,用事實說話,以事實為本源是新聞與其他水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區(qū)別。如果用文化來描述新聞,那么新聞就是一種事實的文化,現實的文化,是一種包羅了整個大千世界的文化。
新聞的“事實上文化”以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所特有的具象形式出現。它既不是虛構的,也不是抽象的。它是一種獨立存在的事物,但你卻無法觸及它的形體;它是一種精神意識形態(tài),你卻能通過它的物化符號感知他大外在和內涵。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
體現新聞事實性的文化手段是描述。通過對事實真實、具體的符號描述,讓受眾認識新聞所反映的客觀世界。而一切推理、演繹、杜撰、臆斷,空洞的議論,抽象的概括都是新聞的事實性所不能容許的。
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及其文化特征
什么是新聞的真實性呢?《客觀新聞學》的著作者劉建明認為:新聞中每個事實必須完全符合客觀實際,而一系列報道又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的整體,叫新聞的真實性!边@一定義認定新聞真實性是個客觀范疇,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事實的真實。與此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到,新聞對客觀事實的報道是否真實,實際上往往取決于報道主體的認識水平和觀察角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文化觀念問題。就事實而言,真實性應該像一個擦得通明透亮的三棱鏡,能夠讓受眾通過它的折射,一覽無余地看到事實的真相。然而,生活在一定文化價值體系中的報道主體,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讓三棱鏡”蒙上某種階級或集團的色彩,使它游離于客觀范疇之外,而呈現出形形色色的文化特征。因為報道主體所處的文化價值體系與特定民族、階級或集團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適應,形成了反映特定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的文化觀念。這種文化觀念是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于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同樣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于新聞事實的反映。
所以,我們認為,新聞的真實性具有兩面性。一面是它的客觀性,或曰“非文化形”。即如劉建明所說,新聞真實性是一個客觀范疇,在錯作上應該盡量做到“新聞中每個事實必須完全符合客觀實際,而一系列報道又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的整體”。另一面是它的主觀性,或曰“文化形”。那就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新聞真實性包含有主觀因素,顯示出文化特征。因為新聞的真實與否畢竟是通過人的認知和反映來實現的。正如羅伯特所說:“在一個沒有天賦的、絕對意義的世界中,文化賦予宇宙以意義,使我們可以認識到自己,我們通過文化認識到自己,我們通過文化認識現象世界!碑斎唬覀円病巴ㄟ^文化”反映現象世界。這也就是對同一時無整體真實性的報道為什么會有相反結論的原因所在。
四、新聞信息的主體性及其文化特征
所謂主體性,是指傳播主體在選擇事實、傳達信息時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的個人的意志、情感和認識結構。新聞信息的主體性自始至終影響和左右著其他特征(如紀實性、事實性、真實性等)的發(fā)揮?梢哉f,新聞本體的基本特征全都打上了“主體”的烙印。任何新聞都不可能徹底擺脫主體性的支配。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亦是新聞信息流入了主體信息,滲透著主體精神的結果。
針對新聞信息的“主體性”,有人提出“變主體意識為客體意識”的觀點。根據我的理解,這一觀點的提出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后新聞媒體由賣方向買方和“傳者中心”向“受眾中心”轉變的需要;是新聞具有商品性因素也就具有某種商品性文化的必然反映;也是新聞尊重客體,努力接近客觀報道的一種并不過分的要求。
我們對新聞主體性的確認,則是從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新聞的基本特征出發(fā),立足于新聞作品所展示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底蘊,將其理解為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一種不可否認的存在,“理解為人的活生生的世界觀,理解為一種永無休止的創(chuàng)造力”,目的是實現主體與客體在實踐中的統(tǒng)一。顯然,我們在這里討論的主體性和前者提出的主體意識并非同一范疇的概念,二者的出發(fā)點不盡相同。我們以辯證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承認新聞信息主體性的存在,是為了觀照人的世界觀,調動傳播主體的“永無休止的創(chuàng)造力”,使新聞事實得以在受眾面前準確、生動、逼真地再現。
為了證實新聞主體性特征及其文化形的存在,我們從《長江日報》1995年3月10日刊載的《記者販菜記》為例。記者在這篇報道里明顯地擔任了“雙重主體”的角色:先是扮演菜販子,進入販菜營銷過程,充當報道主體;然后回到記者本位,把妻子經歷寫成新聞作品,充當傳播主體。在這篇報道里,新聞的主體性特征及其顯示的文化形十分突出。它的主體性特征不僅在于記者樸實無華、生動感人地記敘了一次販菜營銷的經過,更在于記者采用中國人信服的“現身說法”的文化手段,實地參與,親自體驗,實實在在地揭示出來市菜價差率過高的原因,從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在近一個月時間里,讀者來信持續(xù)不斷,紛紛參與寫《記者販菜記》有關的方方面面的討論;某市委負責人稱《記者販菜記》“是在建立和培育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踐中發(fā)揮新聞輿論監(jiān)督作用的重要嘗試”;市長趙寶江更為此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制訂過硬措施,堅決降低過高的菜價差異,盡快解決蔬菜流通中存在的問題。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
《記者販菜記》所帶來的這一連串的社會反響正是傳播主體體察受眾文化心理,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結果。在傳播全過程中,傳播主體依據自身對客觀事實的體驗,判斷和選擇,將信息用最值得人們的信賴、最符合市民文化心理的方式公之于眾,受眾則依據文字符號傳達出的客體信息與主體信息融為一體的復合信息,依據自身的外部信息的綜合分析解讀出遠遠超過符合運載量的顯性的和潛在的信息。我們把這些“信息之外的信息”視為新聞主體性發(fā)揮到極點,主觀與客觀高度統(tǒng)一所產生的文化效應。
將新聞作品作為客體信息與主體信息的復合物來解讀是合乎新聞傳播實際,也是合乎認識發(fā)生論的揭示規(guī)律的。傳播主體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有時是參與)、選擇和反應,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體現出某種心理指向,顯示出傳播者認識事物、思考問題和評價社會的已經定型了的思維程式。說到底,它是民族或社會集團長期的文化環(huán)境、實踐行為在某個具體的人(傳播主體),在某一具體事物(新聞作品)中的折射,是民族或社會集團相對穩(wěn)固的觀念文化在心理內層的積淀演化使然。
文化的天幕籠罩著新聞,我們不能擺脫它。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相關文章: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08-11
文化本體與文化形態(tài)08-06
論作為對象的本體、現象與本質08-18
論韓國文學的發(fā)展過程及文化特征08-12
論虛擬經濟的特征08-05
看民法文化的本體價值08-05
論保證保險的法律特征08-12
論保證保險的法律特征08-15
論保證保險的法律特征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