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元功能思想
摘要:系統(tǒng)功能語法對二十世紀后半期的語言學產生了巨大影響。作為該語法體系的一大核心內容,元功能思想經歷了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過程。本文將回顧Halliday之前的現代語言學者對元功能思想所作的奠基性貢獻,然后著重介紹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過程及最新修訂情況,最后概述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界內部對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與貢獻。關鍵詞:元功能,Halliday,發(fā)展歷史,現狀
Metafunctions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Yang Bingjun Qin Chaox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shan University, 510275)
Abstract: As one kernel idea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which has greatly
influenced linguistics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etafunction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modern linguists’ contribution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function before Halliday,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al
progress and the latest revisions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 and finally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some systemic linguists’ contribution to metafunction.
Key words: metafunction, Halliday, history of development, present state
1. 引言
Dirvin and Fried(1987:x)稱,二十世紀的語言學是以結構、系統(tǒng)和功能這三個基本概念的全面發(fā)展為特點的。而以系統(tǒng)和功能為基點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在二十世紀后半期對語言學界產生了巨大沖擊,從目前的勢頭看,這種沖擊還會延續(xù)下去。為能更好地理解系統(tǒng)功能語法,我們將對該理論的一大核心內容--元功能思想作一綜述,以便對它作更深入的理解。首先我們將回顧Halliday之前的現代語言學者對元功能思想所作出的奠基性的貢獻,然后著重介紹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過程及最新修訂情況,最后概述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界內部對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與貢獻。
2. Halliday之前的功能思想
從語言學史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可以追溯到Protagoras和Plato為代表的語言學觀,Protagoras和Plato為代表的以人類學為本的語言傳統(tǒng)已經關心語義與修辭功能的關系;而從現代語言學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最初是Malinowski以及布拉格學派的Mathesius等人明確提出的。
功能的思想在Malinowski與布拉格學派之前也散見于一些學者的論著中,比如Passy(1912),Jespersen(1922)(錢軍 1998)。1923年,Malinowski從人類學的角度明確區(qū)分了語言的三大功能:活動功能(Active)、敘述功能(Narrative)和巫術功能(Magical),他還提出了"意義即為語境中的功能"(meaning
as function in context)的思想。同年,Mathesius提出了二功能說,即語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際功能(Communicative
function),表現為兩種情況:單純的交際,如傳達信息;表示呼吁,如要求、命令。Mathesius(1975)后來仍然堅持這一觀點。
從1934年起,心理學家Büler從心理學的角度區(qū)分了語言的四種功能:表達功能(Representational)、表情功能(Expressive)、意欲功能(Conative)和所指功能(Referential)。布拉格學派的Mukarovsky在Büler功能說的基礎上補充了語言的另外一個功能:美學功能(Aesthetic),亦稱詩歌功能(Poetic)。
受Büler思想的影響,布拉格學派在《論綱》(Thèses)中闡述了語言的兩個基本功能:體現智能言語活動的社會功能及體現感情言語活動的表現功能。社會功能又分為兩方面,一是交際功能,即說什么;一是詩歌功能,即怎么說。布拉格學派對功能的理解與哥本哈根學派不同。前者從目的論的角度來理解功能,功能就等于目的;后者從數學函數的角度來理解功能,功能就是嚴格的依賴關系(戚雨村
1997: 70-4)。
1935年,Malinowski修訂了他原來的提法,把語言的功能概括為兩個,即實用功能(Pragmatic)與巫術功能(Magical),后來他又增補了另一功能--寒暄功能(Phatic)。
也是在1935年,語言學家Firth發(fā)展了Malinowski的思想,他指出意義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語音功能(phonetic function),詞匯、詞法及句法功能(lexical,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al function),一定語境下語言表達方式的功能(locution),以及語義范圍(the
province of semantics)(Firth 1935/1957:33)。Firth(1957:21)還特別說明,他要做的是找出能夠應用于描述特定語言的普遍語言理論,而不是去找應用于描述普遍語言的普遍理論。
1960年,布拉格學派的Jakobson在Büler的功能觀的基礎上將語言的功能擴展為六個:指稱功能(Referential)、詩歌功能(Poetic)、表情功能(Emotive)、呼吁功能(Conative)、寒暄功能(Phatic)及元語功能(Metalingual)。他實際上是綜合了Büler和Malinowski的功能觀,但他提出的元語功能是創(chuàng)造性的。
Martinet(1962)認為,我們要區(qū)別語言的兩種功能,一是語言在社會生活中所完成的功能,二是語言單位在完成交際過程中所承擔的功能。第一種功能又包括交際功能、表達功能、思維推理功能、稱謂功能及美學功能;第二種功能包括語言單位的作用及一定語境中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馮志偉
1987:131-2)。
受Mathesius與Büler的影響,學者們開始關注語言的內在問題,布拉格學派的Dane?(1964)、Firbas(1964)以及Vachek(1966)提出了"功能句子觀"(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話語的組織"(Organization of utterance)和"句子的語義結構"(Semantic
structure of sentence)等(Gregory 1987:95)。此外,Garvin and Mathiot(1975:148-156)概括了標準語的四個功能:聯(lián)合功能(Unifying)、區(qū)分功能(Separatist)、威信功能(Prestige)及參照功能(Frame-of-reference)。
筆者認為,Malinowski,Mathesius,Büler等學者都討論語言的功能,但他們所說的功能是指人作為語言的外部觀察者所能觀察到的語言功能,實質上是對語言在社會生活中的用途的抽象概括。Firth接受了Malinowski的"意義即為語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但他沒有停留在語言的社會功用這個層面,他試圖尋找能描述特定語言的普遍語言理論。Jakobson的"六功能說"不僅概括了語言的外部功能,他還提出了"元語功能"的概念。這些思想無疑為Halliday的元功能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歷史與現狀
Halliday在其早期的論文中,把及物性(Transitivity)、情態(tài)(Mood)與主位(Theme)看作"English/">英語分句中的三種主要句法選擇"(1967:199),并與認知、言語角色和信息呈現相關。Halliday(1968:207)認為,把English/">英語系統(tǒng)網絡分為較獨立的三個組成成分為語言功能提供了句法基礎。其間,他把功能組成成分稱作"宏功能"(Macrofunction)。
Halliday(1969)認為,及物性包括了Vachek所歸納的"對事實的了解,語言外部現實的目標與內容"以及Dane?所說的"句子的語義結?quot;;情態(tài)、參與者間的關系(Participant
relation)以及言語角色(Speech role)包括了Büler提出的"說話者態(tài)度"及"說話者影響聽話者的意圖";主位則相當于Mathesius"功能句子分析"(functional
sentence analysis)中的分句部分,也相當于Dane?的"話語的組織"(Halliday 1969:81)。
在1969年的文章中,Halliday把功能當作"語法的組成成分"(components of the grammar),并認為語法共有四種組成成分,邏輯成分屬于其中之一,邏輯選擇就是說話者通過它表達"純"(抽象)形式關系的選擇,這些選擇從經驗角度看是過程,從語篇角度看是連接詞(Halliday
1969: 80-82)。大約該文發(fā)表后一年,"組成成分"被改稱為"語言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及語篇功能(Textual)(Halliday
1970a)。該文中,Halliday認為邏輯成分的具體體現與其它成分不同,未化歸"語言功能"(Halliday 1970a)。也就是在1970年,Halliday討論了功能與結構之間的關系(Halliday
1970b)。
Halliday(1973: 9-13; 1975a: 19-21)進一步討論了語言個體發(fā)生,通過對幼兒語言的研究,指出語言有七個微功能(Microfunction):工具功能(Instrumental)、控制功能(Regulatory)、交互功能(Interactional)、個體功能(Personal)、啟發(fā)功能(Heuristic)、想象功能(Imaginative)及描述功能(Representational)(參見胡壯麟等
1989)。隨著幼兒的成長,工具功能和控制功能組成實用功能(Pragmatic),個體功能和啟發(fā)功能組成理性功能(Mathetic)。隨著幼兒的進一步成長,實用功能逐漸轉化為成人語言的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理性功能發(fā)展成為成人語言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所有功能共同組成語篇功能(Textual)。
1970年至1977年間,Halliday的研究還涉及到了"潛勢"(Potential)。他認為,個人能"做什么"是意義學(semiotics)*所關心的問題,能"意味著什么"是語義學(semantics)所關心的問題,能"說什么"是詞匯語法所關心的問題,而個人的音"聽起來是什么"則是音位學所關心的問題。Gregory指出,就象布拉格學派的學者那樣,Halliday越來越肯定了"說話者為中心",說話者既是生活經歷的觀察者、他人行為的介入者,也是語境中語篇的制造者(Gregory
1987: 96)。這些思想分別與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聯(lián)系了起來。在此期間,Halliday(1975b: 26)還指出,語場(field)、語旨(mode)和語式(tenor)分別與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相關聯(lián)。
Halliday(1978,1979)把語言當作一個意義系統(tǒng)(semiotic system),是一個有兩個或更多體現層的代碼系統(tǒng)。他(1978:112-3)把功能組成成分改稱"元功能"(Metafunction)。他還指出,語言有三層體現關系:由詞匯語法體現的意義層、由語音體現的詞匯語法層以及詞匯語法層本身。在此,功能被當作"意義模式"(modes
of meaning)并屬于意義層。Halliday修訂了原來(1969)的觀點,認為三個功能中概念功能包括了經驗功能和邏輯功能。從語義而不是語言的角度看,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都屬于"外在功能"(extrinsic),與語篇功能相對,語篇功能是使其它功能得以實現的功能;而從詞匯語法層上看,邏輯功能與其它功能不同,因為它是單變量的(univariate),"可以單獨、而且總是單獨通過循環(huán)結構加以體現"(Halliday
1978:170)。
這樣,Halliday通過一系列著述(1978,1979,1985,1994)給我們完整地展現了他的元功能思想。在此期間,元功能包括三個方面: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與語篇功能,概念功能又包括經驗功能和邏輯功能,而且經驗功能和邏輯功能在等級上低于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
近年來Halliday進一步發(fā)展了他的元功能思想。Halliday(1996:1)說,自然科學是關于自然的語言,社會科學是關于社會的語言,語言學則是關于語言的語言。關于語言的語言就是元語言。那么怎么能夠區(qū)分元語言和語言呢?換句話說,怎么能把現象與關于現象的理論研究區(qū)分開呢?他認為這是個不小的問題。他還指出(1996:
7-8),元功能的相互依賴對語言演化、語言與其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概念動能中,語法把人類存在的物質條件轉化為意義。去"認識"事物就是去把它轉化為意義,我們所說的"理解"就是這種轉化過程。交際目的是在人際交流中通過交際得以實現;同樣,人際關系是在構建概念(經驗)的過程中通過概念構建得以制定。這樣,每一個"意義行為"都同時涉及對世界的討論以及對世界中的人產生作用。
Halliday近年來在科技語言與語法隱喻方面做的研究也體現了他的元功能思想的進一步完善。Halliday(1998:185-235)指出,每一種語言的語法是人類經驗的理論,這是反映功能(Reflective);每一種自然語言的語法也是人際關系的制定,這是活動功能(Active)。這兩個功能相互依賴,反過來由第三個功能,即推論功能(Discursive)實現。他進一步把語法的元功能框架用圖概述如下:
(reflective) (active) (discursive)seen from ’above’ ideational logical
experiential interpersonal textual seen from ’below’ iterative configurational
(factive structures) (segmental, prosodic, periodic structures)
圖1 語法的元功能框架
圖1表示,反映功能與邏輯功能和經驗功能(合為概念功能)相對應,活動功能與人際功能相對應,推論功能與語篇功能相對應;而邏輯功能體現的是詞匯語法層的迭代反復(iterative),具體表現為語句結構;經驗功能、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體現的是語句的配置(configurational)。該圖表明,雖然Halliday還堅持用概念功能概括邏輯功能和經驗功能,但他已經把邏輯功能、經驗功能看作與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同級的元功能。
Halliday and Matthiessen最近著的一書(1999)的主題則是人類如何構建對世界的經驗。經驗的構建通常被當作是通過概念化的分類、圖表、文字等藝術形式表現的知識來實現的。在此,Halliday
and Matthiessen把經驗當作意義而非知識(not as knowing but as meaning),經驗是構建于語言中的某種東西。換句話說,他們關心的是人類經驗如何構建為一個語義系統(tǒng)。由于語言不僅在儲存和交換經驗中起重要作用,還在構建經驗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就成為闡釋經驗的基礎(the
interpretive base)。他們認為,語言不僅構建人類經驗(此時語法的功能是解釋,將經驗轉化為意義),還構建社會秩序(此時語法的功能是制定,通過意義形成秩序)。語言的功能語境分為兩大類,一方面,語言構成人的經驗,在這點上,語言的功能是構建;另一方面,語言構成人類之間的關系,在這點上,語言的功能不是構建,而是實施,實現社會交往。而語法使這兩種意義模式融為一體。這與Halliday早期的思想本質上是一致的。在早期的研究中,他認為語義的抉擇,尤其是屬于人們相互關系的諸如稱呼、禮儀等(即人際功能)所標記的不僅是個人,而且是社會集團。他最近這些思想是他早期思想的進一步抽象與升華。元功能不僅可以用來解釋語言本身,還可以用來描述人類對世界的經驗,解釋人類經驗的構建。
4.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界對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
回顧二十世紀,語言學確實是以結構、系統(tǒng)和功能這三個基本概念的全面發(fā)展為特點的。西方系統(tǒng)功能語法學者Fawcett,Matthiessen,Martin,Gregory,Butler,Lemke等和東方(如中國和日本)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者對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限于篇幅,以下我們只對西方幾位影響較大的學者的研究作一概述。
繼Halliday后,系統(tǒng)功能語法學家中較早探討元功能問題的是Fawcett。Fawcett(1973a,1973b)在元功能上與Halliday有兩點不同:Fawcett所指的系統(tǒng)網絡只限于語義學,他認為語言有六個元功能。這六個功能是:經驗功能(Experiential)、邏輯功能(Logical)、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表情功能(Expressive,又稱態(tài)度功能Attitudinal)、主位功能(Thematic)及信息功能(Informational)。Fawcett(1980)進一步發(fā)展了他的觀點,他把語言學當作"原則上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分支"(1980:4)。他劃分功能的標準似乎是不同的意義類型,而不是"橫組合"或"縱聚合"關系。這樣,他提出了八種功能組成成分與三種附加組成成分。八種功能成分分別是經驗功能(Experiential)、邏輯關系(Logical
relations)、否定性(Negativity)、交互功能(Interactional)、情感功能(Affective,指行為者的情緒)、意態(tài)(Modality)、主位功能(Thematic)、信息功能(Informational)。Gregory認為,這八種功能中前三種其實與Halliday的概念功能是一致的,最后兩種與Halliday的人際功能一致,而其它三種與Halliday的語篇功能一致(Gregory
1987:99-100)。Fawcett所指的三種附加成分是:推論(Inferential)、元語言(Metalingual)及話語組織(Discourse
organizational)功能。Gregory認為,Fawcett的這種做法缺乏概括性,因而他不可能象Halliday一樣宣稱所有的句子都可以用所有元功能加以解釋;Gregory還認為,Fawcett的觀點既有系統(tǒng)語法的一面,又有喬氏語法的一面,理論定位較為模糊(theoretical
ambiguity)(Gregory 1987:99)
我們認為,Matthiessen and Nesbitt(1996)對元功能思想的探討對Halliday(1998)元功能觀的修訂有一定影響。Matthiessen
and Nesbitt(1996:39-84)把四個功能放在一個平面來考察,并沒有將經驗功能與邏輯功能當作等級上低于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的功能。他們認為,對于所給定的體現范疇,如名詞格,它既可以在一個元功能內起作用,也可以與其它功能結合而發(fā)生作用。梳理清不同的元功能視角,我們就可以探討它們之間相互協(xié)調的程度有多大。這樣元功能在語言系統(tǒng)中可以梳理為下圖所示的情況:
instantion stratification rank potential semantics AXIS metafunction system
clause interpers. textual grammar lexis delicacy exper. word structure
logical ? instantial ’case ranking system’
圖2 元功能及語言系統(tǒng)
圖2表示,語言系統(tǒng)可以分為六個軸,在級階(rank)軸上有小句與詞等單位,在精密度(delicacy)軸上有語法和詞匯等單位,在系統(tǒng)軸上有系統(tǒng)和結構等單位,而在元功能軸上則有人際功能、語篇功能、經驗功能和邏輯功能。這幾個軸有機地形成了語言這個"輪子"及其運轉。
Gregory也是較早研究語言功能的。Gregory(1967),Gregory and Carroll(1978)利用situation和context這兩個概念來描述元功能思想。他所指的situation是"對語篇外特征的研究",context指"語篇特征的相關性"(Gregory
1967:178),由此便有"意義范疇"(situational category)與"語義范疇"(contextual category)這兩個概念。Gregory認為區(qū)分意義范疇與語義范疇是有必要的,因為這能夠解釋"功能語旨"(functional
tenor)和"個人語旨"(personal tenor)都是"語旨"。無論是功能語旨還是個人語旨,它們都是意義關系(semiotic relationship)的語義反映(semantic
reflection)(Gregory 1967:182-3)。后來,Gregory進一步指出,依照個人語旨與功能語旨的不同,元功能分為四種:經驗功能、語篇功能、人際功能以及多功能功能(Multifunctional)。人際功能與個人語旨相對應,多功能功能與功能語旨相對應。在詞匯語法層上,經驗功能的典型體現是"及物性"(Transitivity),語篇功能的典型體現是"主位/信息"(Theme/Information),人際功能的典型體現是"情態(tài)/意態(tài)"(Mood/Modality),而多功能功能的典型體現則是多種多樣的(Gregory
1987:101-2)。后來,Gregory(1988:315)認為語言可能有以下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以及禮貌功能(Polite
function)。
Martin(1980/81:1)指出,把系統(tǒng)置入某一種元功能組成成分沒有充分必要的橫組合或縱聚合關系方面的理由。他把元功能解釋為"對English/">英語分句系統(tǒng)中縱聚合組合的經驗判斷",并且認為它是共時的,限于特定的級(分句),并在詞匯語法層中封閉的系統(tǒng)內進行。他認為,元功能的概念是通過類推擴展到意義類型、語法級和詞匯語法層,且一旦擴展后就不能用理想化語法加以檢驗。Martin(1987:26)后來指出,層次語法學家(stratificationalist)沒有嚴格區(qū)分等級(Rank)與元功能等概念,因此在構建解釋模式時分三個以上的層次,他們并沒有在描述中區(qū)分縱聚合關系和橫組合關系。最近,Martin指出,語言學家通常更關注在某一真理體系中強化某一視角的"正確性",而把與該視角相對的不同觀點當作"錯誤的"觀點;語言間的多樣性被廣為認同,而元語言間的多樣性則未得到應有的關注(Martin
1996:323)。
受Leech(1983)的影響,Butler(1996)對元功能作了一番新的解釋,其核心是基于縱聚合選擇的系統(tǒng)語義學。與Leech的模式相比,Butler更強調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Butler(1996:172)指出,Leech的語用學模式無法解釋以下問題:某些情況下,表達禮貌的形式對上下文而言顯得過于禮貌而被當作譏諷。他認為,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可以對此作出解釋,但只有將來的研究提供對語場、語旨、語式和語境范疇的足夠界定之后才能實現。說話者有一定的交際目的要通過語言來實現,這些交際目的的實現一部分是來自語境和先前話語的結構。為了實現這些目的,說話者必須從語言的語義源中給話語選擇合適的命題內容,并選擇合適?quot;語義力"(semantic
force)。因此,他認為人際功能在等級上應高于概念功能和表現功能(Representational)(Butler 1996:172-3)。
Lemke對元功能思想也有一些不同的見解。Lemke認為,分句或句子不僅僅是通過它在語篇中的選擇來體現意義,還通過它在更大的語篇組織中的位置以及它與其它語篇間的篇際關系(intertextual
relation)來體現意義(Lemke 1995a)。后來Lemke進一步指出,它們不僅僅是通過選擇來體現意義,還通過選擇的展開及對先前語篇中的選擇的進一步發(fā)展來體現意義。這些意義是"概念-主位意義"(Ideational-thematic)、"組織-語篇意義"(Organizational-textual)和"人際-態(tài)度意義"(Interpersonal-attitudinal)(Lemke
1995b)。通過對多媒體語篇的研究,Lemke(1998:91-4)指出,我們表達意義時總是同時建構對事物的表征(presentation),并指向這種表征或其它事物,以此創(chuàng)建一個有關要素的有組織的結構。多媒體語篇中,每一個意義形式中每一種功能所形成的意義都能調節(jié)其它意義形式中的各種意義,因而使意義成倍增加。這使得我們能表達原來沒有表達過的意義,能表達被認為沒有意義的意義。每一個表達意義的行動構成意義"呈現功能"(Presentational),它解釋意義參與者與過程之間的關系,這在語言中叫表述功能(Representational)或命題功能(Propositional),在視圖語言中叫表述功能或圖表功能(Figural)。每一個意義行動也構成了一個"導向功能"(Orientational),它不僅表達了語言使用者對接受者的導向,也表達了兩者之間的社會關系,這在語言中叫語用/交互功能(Pragmatic/Interactional)。每一個意義行動還表達了一個組織功能(Organizational),它在語篇空間及交流空間給整體或整體中的部分作出限定?梢姡贚emke看來,語言的三個元功能是:呈現功能、導向功能及組織功能。
5. 結語
由于有Firth等眾多學者的研究作為基礎,Halliday的研究起點沒有停留在語言在社會生活中所體現的外部功能,而是著重關注語言的內在問題,并充分考慮社會因素,由此提出了元功能思想。從1967年到1994年,Halliday一直在完善這個思想,其他系統(tǒng)功能語法學者都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比如:Fawcett的"八功能說",Matthiessen
& Nesbitt的功能級定位,Gregory從社會學角度出發(fā)提出的多功能功能及禮貌功能,Martin的元語言間多樣性思想, Butler的人際功能高于其他功能的觀點等。尤其是Lemke的一些思想對元功能思想的發(fā)展有極大促進,他指出,分句或句子不僅通過選擇來體現意義,還通過選擇的展開及對先前語篇中的選擇的進一步發(fā)展來體現意義。通過對多媒體語篇的研究,他認為每一種功能所形成的意義間的相互調節(jié)使意義成倍增加,使得我們能表達原來沒有表達過的意義,能表達被認為沒有意義的意義。受這些思想的影響,以1996年的一篇論文為代表,Halliday的元功能觀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可以說是對他的研究的一個升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i)邏輯功能和經驗功能與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同級,概念功能在等級上高于其他所有功能。(ii)元功能間的相互依賴對語言演化、語言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iii)從語法高度概括語言的三個功能,它們分別是反映功能、活動功能和推論功能。(iv)語言構建人類經驗,也構建社會秩序,而這個過程可以通過元功能加以描述。可見,在廣大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者的努力下,系統(tǒng)功能語法充分地研究了語言的內部特征和外在因素。而Halliday新近的這些思想則從更高的高度論述了語言及語言的功能,更加深入地結合了語言的內部特征和外在因素。總的思想是,元功能不僅可以描述語言,還可以描述人類經驗的構建,描述社會秩序的構建。 參考文獻
Benson, J. D., Cummings, M. J. & Greaves, W S. (eds.). 1988. Linguistics
in a Systemic Perspective. Amsterdam: Benjamins.
Berry, M., Butler, C., Fawcett, R. P. & Huang, G. W. 1996. (eds.) Meaning
and Form: Systemic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s---Studies for M. A. K. Halliday.
Norwood: Ablex.
Büler, K. 1934. Theory of Language: the 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D. F. Goodwin (trans.). 1990. Amsterdam: Benjamins.
Butler, C. S. 1987. Communicative function and semantics. In Halliday and
Fawcett (eds.). 212-229.
--. 1996. On the Concept of a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English. In Berry,
M., Butler, C., Fawcett, R. P. & Huang, G. W. (eds.). 1996.
Dane?, F. 1964. A three level approach to syntax. Travaux Linguistiques
de Prague, I.
Dirvin, R. & Fried V. (eds.). 1987. Functionalism in Linguistics. Amsterdam:
Benjamins.
Ellis, J. 1987. The logical and textual functions. In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eds.). 107-129.
Fawcett, R. P. 1973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in a cognitive model
of languag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ETIC archives.
--. 1973b. Generating a sentence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ETIC archives.
--. 1980.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oward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a Communicating
Mind.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Verlag.
Firth, J. R. 1935/1957. The semantics of linguistics science.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rvin & Mathiot. 1975.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a sociocultural view.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1975, (48): 148-156.
Gregory, M. & Carroll, S. 1978. Language and Situation: Language Varieties
in Their Social Context.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Gregory, M. 1987. Metafunctions: aspects of their development, status and
use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In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eds.).
94-106.
--. 1988. Generic situation and register. 1988. In Benson, J. D., Cummings,
M. J. & Greaves, W S. (eds.). 301-330.
Halliday, M. A. 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
2. Journal of Linguistics(3): 199-244.
--. 1968.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 3. Journal of
Linguistics(4): 179-215.
--. 1969. Options and functions in the English clause. Brno Studies in
English, 8. And In Halliday and Martin (eds.). 1981: 138-45.
--. 1970a.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Lyons (ed.). 1970.
--. 1970b.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language, as seen from a consideration
of modality and mood in English.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6), 3.
--.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ondon: Arnold.
--. 1975a. Learning How to Mean. London: Arnold.
--. 1975b.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owards a general sociolinguistic
theory. In Makkai and Makkai (eds.). 1975.
--.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ging. London: Arnold
--. 1979. Modes of meaning and modes of expression: types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by different semantics functions. In
D. J. Allerton, E. Carney and D. Holdcroft (eds.). Functions and Context
in Linguistic Analysis: A festschrift for William Haa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79.
--. 1988. On the ineffability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Benson, J.
D., Cummings, M. J. & Greaves, W S. (eds.). 27-52.
--.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 Arnold.
--. 1996. On grammar and grammatics. In Hasan, R., Cloran, C. and Butt,
D. (eds.). 1-38.
--. 1998.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s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In Martin, J. R. & Veel R. (eds.). 185-235.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1987 (eds.). New Development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London: Frances Pinter.
Halliday, M. A. K. & Martin, J. R. 1981 (eds.). Reading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London: Batsford.
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1999.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Cassell Academic.
Hasan, R., Cloran, C. and Butt, D. (eds.) 1996. Functional Descriptions:
Theory in Practice. Amsterdam: Benjamins.
Jakobson, R. 1960.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SWIII: 18-51.
Leech, G. N. 1987.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Arnold.
Lemke, J. 1995a. Textual Politics: Discourse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Taylor & Francis.
--. 1995b. Intertextuality and text semantics. In M. Gregory and P. Fries
(eds.). Discourse in Society: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Norwood, N. J.:
Ablex.
--. 1998. Multiplying meaning: visual and verbal semiotics in the scientific
text. In Martin, J. R. & Veel R. (eds.). 87-113.
Lyons, J. 1970. (ed.).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Makkai, A & Makkai, V. B. 1975. (eds.). The First LACUS Forum. Carolina:
Hornbeam Press.
Malinowski, B. 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Ogden and Richard (eds.). 1923.
Mathesius, V. 1928. On linguistic characterology with illustrations from
Modern English. Reprinted in Vachek (ed.). 1964.
--. 1975.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esent-day English on a general linguistic
basis. L. Duskova (trans.). J. Vachek (ed.). Hague: Mouton.
Martin, J. R. 1980/1981. Register and Metafunction. Paper read to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stemic Workshop.
--. 1987. The meaning of feature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In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eds.). 14-40.
--. 1996. Transitivity in Tagalog: A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ase.
In Berry, M., Butler, C., Fawcett, R. P. & Huang, G. W. (eds.). 1996.
Martin, J. R. & Veel R. (eds.) 1998.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 of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Matthiessen, C., Nesbitt, C. 1996. On the Idea of Theory-Neutral Descriptions.
In: Hasan, R., Cloran, C., Butt,D. (eds.). 39-84.
Odgen, C. K. & Richard, I. A. 1923. (e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Vachek, J. 1964. (ed.). A Prague School Reader in Linguis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1966. The Linguistic School of Pragu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馮志偉,1987,《現代語言學流派》。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胡壯麟,1995,《當代語言理論與應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錄,1989,《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戚雨村,1997,《現代語言學的特點與發(fā)展趨勢》。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錢軍,1998,《結構功能語言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黃國文,1995,功能主義者的大集會--記國際功能語法會議,《國外語言學》,1995年第4期。
--,2000,韓禮德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40年發(fā)展述評,《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1期。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元功能思想】相關文章:
試說思想政治課中的德育功能08-07
試說思想政治課中的德育功能08-17
初論數學思想的教學功能08-17
透過交際法看功能主義語言學的貢獻08-18
有效課堂中的德育功能初探08-20
功能先進的文檔管理網絡系統(tǒng)08-06
“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