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數學論文

數學論文

時間:2024-07-29 16:54:17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優(yōu)秀)數學論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yè)基礎。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yōu)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yōu)秀)數學論文15篇

數學論文1

  摘 要:現實生活是幼兒數學知識的來源,幼兒數學教育,不僅要通過系統化的教學活動,更是要通過生活活動來進行,小班幼兒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緒的支配,加之小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他們對數學的學習依賴于生活中對具體事物的反復探索和親身體驗?梢,生活是幼兒發(fā)現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事物所蘊含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存在形式,以適宜的方式呈現給幼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生活中豐富幼兒的數學經驗。

  關鍵詞:小班;數學活動;生活

  現實生活是幼兒數學知識的來源,《3―6教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在數學認知的要求中明確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與有趣”,可見,幼兒數學教育,不僅要通過系統化的教學活動,更要通過生活活動進行,生活是幼兒發(fā)現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事物所蘊含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存在形式,以適宜的方式呈現給幼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生活中豐富幼兒的數學經驗。因此,文中我以“尋找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切入點,進行數學活動生活化的實踐研究。

  一、選擇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內容

  1、從生活中尋找數學教育內容

  生活是幼兒數學知識的來源,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的生活學習中,上課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日常生活中度過,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每件物品都存在數、量、形的關系,而小班認識事物是從身邊開始的,因此,我們應該抓住生活中的情景問題,引導幼兒觀察事物的數量變化,感知日常生活的數學知識,引發(fā)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數、量、形的關注和探究。如:幼兒午餐過后,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分類擺放碗筷,吃飯的碗放在哪里,盛菜的碗放在哪里,勺子又應該放在哪里,讓幼兒通過生活實踐操作,初步感知按實物的不同用途進行分類擺放。

  2、從游戲中尋找數學教育內容

  游戲是幼兒最愛的活動,同時游戲也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幼兒在園的一切活動都是以游戲為主,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游戲時間滲透數學教育。如:角色游戲“點心店”,我將各式特色點心制作成口味不同(即由顏色來區(qū)分口味),并在貨架上設置不同口味的標記,便于幼兒分類歸納擺放。

  3、從環(huán)境中尋找數學教育內容

  數學知識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fā)他們學習探索數學的興趣,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時刻抓住每一個生活的細節(jié),包括環(huán)境。如:平時上課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為幼兒進行分組,“你是第幾組?我是第幾組?”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

  1、設計生活化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幼兒數學發(fā)展的要求與主題活動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連的生活情境,寓數學教育于生活實踐中,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投放生活中的常見材料,開展數學活動

  小班幼兒的數學操作具有情境性的特點,所以所投放的材料更適合選擇生活中的常見自然材料,如:在開展數學活動“一一對應”的時候,我設計了活動《整理物品》,提供幼兒不同大小的瓶子5個,瓶蓋6個,玩具鍋4個,鍋蓋4個,圓珠筆4支、筆套5個,這些材料都是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見到并接觸到的,因此,幼兒一看見材料,并興奮起來了,而且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幼兒能夠一下子想到瓶子要蓋上瓶蓋、鍋子要蓋上鍋蓋等,絕大部分幼兒能夠在探索中完成相關物體的匹配對應,并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多少的比較。

  3、巧妙設計生活化的數學環(huán)境

  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獲得數學經驗,對于小班幼兒而言生活化的數學環(huán)境,是十分受歡迎的,實踐證明,只要他能去選擇材料、操作材料,不僅有助于他們積累大量操作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方法,對其一生的發(fā)展都很重要。在小班幼兒剛入園,我們就開始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每份盛放玩具的收納盒上及放置的位置上,我們都用相同的標記貼著,讓幼兒自己取放玩具;逐漸的,我們會在游戲區(qū)域有意識的布置數學角,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的樂趣,如;在區(qū)域游戲“建筑工地”,我們布置了一塊大型停車場,停車場上設置了標有車牌號碼的數字,小車上也貼有數字,讓幼兒根據車牌號,一一對應找到停車位。

  三、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1、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游戲中的簡單問題

  情境一娃娃家“分發(fā)碗筷”

  今天的娃娃家可熱鬧了,洋洋一家都要來到悅悅家為悅悅過生日,爸爸媽媽都在忙著準備,這時寶寶(洋洋)說:“我來擺好碗筷吧!”說動則動,洋洋拿起小碗就擺起來:“一個悅悅的,一個悅悅爸爸的,一個悅悅媽媽的,一個我的……”對于小班的幼兒,如果要他們直接根據人數,找出相應數量的碗筷,是有難度的,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因此,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通常會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分發(fā)碗筷,所以,在游戲中,洋洋會邊說著人名,邊發(fā)碗筷。

  2、運用數學解決家庭中的生活問題

  家庭教育較學校教育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幼兒的數學教育不僅要在學校,也應在家里,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和家長緊密的聯系起來,充分發(fā)揮家園互動的作用,請家長配合,讓幼兒運用分類知識整理自己的衣柜、玩具櫥,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幫助父母做好餐前準備等等,通過家園合作,共同引導幼兒感受來自于日常生活的種種數學信息,積累數學經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簡單問題。

  數學來自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善于創(chuàng)設、發(fā)現和利用生活化的數學情景,使他們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能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生活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數學論文2

  在神秘莫測的大海深處,鯨魚老師正在教同學們數學題,有一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天,小鯨魚對媽媽說:"媽媽,我到您現在這么大年齡時,您就31歲啦!”媽媽聽了,笑著對小鯨魚說:"孩子,我像你這么大年齡時,你只有1歲.”聽了她們的對話,你知道媽媽現在有多少歲嗎?”

  聰明的聰聰小鯨魚很快就得到了答案,他舉手告訴老師是“21”,鯨魚老師點了點頭,笑著讓聰聰把解題過程給大家說一說,聰聰聽后,馬上走上講臺,給大家說了起來.

  首先,可以從題中得知:小鯨魚長到媽媽那么大時,需要從現在起再長一個年齡差;而媽媽在小鯨魚長了一個年齡差,也就是像媽媽現在這么大時,媽媽也長了一個年齡差,即媽媽再長一個年齡差后是31歲;再根據后面的題目,也可得知,媽媽從現在起,減少一個年齡差和孩子現在一樣大時,孩子也減少了一個年齡差,變成了1歲,這說明:

  小鯨魚現在的年齡:(1個年齡差+1)歲

  媽媽現在的年齡:(2個年齡差+1)歲

  媽媽再長一個年齡差后的年齡是:(3個年齡差+1歲),即31歲.看苯笨鯨魚不是很理解,聰聰就在黑板上畫了起來:

  小鯨魚現在的.年齡{---- ----- -----}

  一歲 年齡差年齡差

  媽媽現在的年齡 {---- ----- ----- -----}

  31歲

  最后列出方程 解:設小鯨魚現在與媽媽的年齡差為x歲

  3x+1=31

  3x=30

  X=10

  2x+1=2x10+1=21

  答:媽媽現在21歲

  現在大家都自發(fā)地給聰聰鼓掌,因為聰聰答這道題答得太好了。最后,鯨魚老師總結道:同學們,通過這道題大家可以很容易地看出1歲與31歲相差3個年齡差,這種方法就叫做“作圖法”。大家在做題時,就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其實,像這類年齡問題的主要特點就是隨著時間而變化,倍數關系是會發(fā)生變化的,但年齡卻一直是個不變量。

數學論文3

  【摘要】離散數學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本文對離散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首先根據學校技術應用型大學的辦學方略,精選教學內容,注重知識應用能力;其次探討了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課程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注重課堂討論分析,加強實驗教學,注重類比歸納,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而提高離散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離散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1.引言

  離散數學是現代數學的重要分支,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主要研究離散結構和離散數量的關系。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離散數學越來越重要,其基本理論在計算機理論研究以及計算機軟件、硬件開發(fā)的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1]。

  離散數學的授課內容主要分為數理邏輯,集合論,代數結構、圖論,組合分析以及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等幾大分支,課程概念較多,定義及定理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2]。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從數學方面講授定義定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容易對本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因此,設計精彩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探討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2.精選教學內容改變教學觀念

  2.1精選教學內容

  離散數學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眾多本科高校均開設此課程,其教材也非常豐富。因此,需要教師在符合學校自身辦學方略和培養(yǎng)目標的基礎上,精選教學內容。筆者工作單位上海電機學院是一所具有技術應用型本科內涵實質和行業(yè)大學屬性特征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辦學方略注重技術立校,應用為本,因此從學校學生培養(yǎng)方案和學校特色出發(fā),對本課程的教學不能照搬研究型大學的授課方式和教學內容。應該從學生的自身素質以及課程應用性的角度出發(fā)精選授課內容,培養(yǎng)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從枯燥的數學概念中走出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2改變教學觀念

  在離散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課堂聽課的方式,學生普遍覺得內容枯燥,提不起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在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和參與,應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授課過程中從教師為主體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講授圖論中最短路徑的Dijkstra算法時,如果只是教師講授算法,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算法的具體應用也無法熟練掌握。教師在授課中可結合計算機網絡實例,從實際問題出發(fā),讓學生根據實際案例探索算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師在這個過程從講臺走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對知識從淺到深的分析和理解,并控制學生探討時間,最后帶動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掌握完整的知識體系。

  3.改進教學方法,研究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離散數學的興趣,提高授課質量,幫助學生系統性的掌握所學知識并加以運用。

  3.1注重課程引入

  離散數學的定義比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覺得課程的概念非常多,很難掌握并很容易忘記。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定義和定理時,注重知識引入的過程,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講授命題符號化時,如果直接給出命題符號化的定義,學生不知道這個定義在實際問題如何應用。在講解過程中,可首先給出一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語句,讓學生判斷語句真假,往往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此之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些語句用數學方式描述,進而給出命題符號化的概念。通過這樣的引入,學生對定義的.理解會比較透徹,可以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最后,提出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課下思考,作為下一堂課的引入。如在講解歐拉圖的概念之前,可畫一幅圖讓學生思考是否可以一筆畫成,學生會非常踴躍的回答并在課下做出思考,這樣在下節(jié)課講授時,學生會非常感興趣,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理解。

  3.2課堂討論分析

  在離散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在講臺上一味的講解,學生聽課時很容易覺得枯燥和疲勞。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授課內容,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帶動學生思考。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如在講授謂詞邏輯中的推理理論時,可以舉實際生活中趣味推理的例子,讓學生理解知識如何運用,并讓學生思考自己在平時遇到的推理問題是否可以用課上的知識解決。通過這樣的啟發(fā)討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很高并可以做到舉一反三,透徹掌握知識內容。

  3.3加強實驗教學

  離散數學的基本理論在計算機領域內有著廣泛應用,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應避免單一的理論教學,逐步加強實驗教學,將離散數學的理論與計算機實踐及其他課程有機結合[3]。如在講授最優(yōu)樹的Huffman算法時,可以開展實驗課,在講授算法原理的同時,將學生帶入實驗機房,讓學生自己設計算法流程圖,并編寫程序,通過上機的方式掌握算法的本質。通過實驗教學,學生可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際案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編程能力,并掌握所學內容與其他相關計算機知識的聯系,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4注重類比歸納總結

  離散數學的概念較多,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但是很多內容之間則存在一定的聯系,教師可通過類比歸納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數理邏輯中,謂詞邏輯的推理理論和命題邏輯的推理理論,在理解上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在講授謂詞邏輯的過程中,可以與命題邏輯的推理論相比較,分析異同。再如圖論中的歐拉圖和哈密爾頓圖的定義,可以用類比的方法,讓學生直觀理解二者的含義和區(qū)別[4]。同時,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適時的歸納總結。比如學完數理邏輯后,可以對數理邏輯的兩章內容進行歸納,提取出知識主線,加強學生對知識由淺入深的掌握。

  3.5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離散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的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增加趣味性的背景知識,通過圖像、聲音和動畫,使學生直觀的接受新內容。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是意味著教師用PPT把授課的內容逐行展示,這樣和傳統的板書教學差別不大。教師應該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如圖論部分,在講授歐拉圖,哈密爾頓圖,最小生成樹等內容時,可將重要內容用Flash動畫的形式進行動態(tài)展示,在做動畫的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靈活的加入聲音、圖像,吸引學生興趣,這樣學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算法,增加了學習的直觀性。

  4.總結

  作為計算機專業(yè)重要的基礎課,離散數學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的各個領域。因此,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手段,探討教學方法,成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直不斷探索的課題。本文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從教學內容、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我們還需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離散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耿素云,屈婉玲,張立昂.離散數學[M].第四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2]左孝凌,李為鑑,劉永才.離散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2.

  [3]郭曉姝.離散數學教學模式改進探討[J].計算機教育,20xx(3):69-72.

  [4]趙青杉,孟國艷.關于離散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xx(5):65-68.

數學論文4

  得出余數應該是0.2而不是2,在豎式上的余數2表示2個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數數位與商的數位一致。

  再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6厘米,求圓的面積(下圖)。乍一看,似乎無從下手,但學生經過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長方形的周長不就比圓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兩條半徑,一條半徑的長度是3厘米,問題迎刃而解。

  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于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舍棄過多、過細的鋪墊,盡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fā)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二、實踐操作——讓學生體驗“做數學”。

  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杰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于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制作鐘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輕松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將正方體鋼胚鍛造成長方體”,為了讓學生理解變與不變的關系,讓他們每人捏一個正方體橡皮泥,再捏成長方體,體會其體積保持不變的道理。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后,學生即使理解了其關系,但遇到圓柱、圓錐體積相等,圓柱高5厘米,圓錐高幾厘米之類的習題仍有難度,如果讓學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許學生就不會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學會邏輯地思考。

  對于動作思維占優(yōu)勢的小學生來說,聽過了,可能就忘記;

  看過了,可能會明白;

  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于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三、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說數學”。

  這里的“說數學”指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tài),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因為“個人創(chuàng)造的數學必須取決于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币虼耍瑐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建構。

  例如學習“分數化成小數”,首先讓學生把分數一個個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

  若像教材上一樣再將各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質因數2或5,最后得出判斷分數化成有限小數的方法,這樣哪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呢?學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機器一樣跟著教師轉,如此沒有興趣的`學習,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讓學生猜想:

  這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是什么原因?可能與什么有關?學生好像無從下手,幾分鐘后有學生回答“可能與分子有關,因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數”;

  馬上有學生反駁:“1/3、1/7的分子同樣是1,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另有學生說:“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無論是什么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所以我猜想可能與分母有關!薄拔艺J為應該看分母。從分數的意義想,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有這樣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數;

  而3/7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這樣的3份,卻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老師再問:“這些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學生們思考并展開討論,幾分鐘后開始匯報:“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數的分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薄拔也煌。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數,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數!薄耙驗榉帜30還含有約數3,所以我猜想一個分數的分母有約數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薄拔也孪肴绻帜钢缓屑s數2或5,它進能化成有限小數!薄梢姡寣W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說數學”能更好地鍛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聯系生活——讓學生體驗“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學習和理解數學;

  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如簡便運算125-98,可讓學生采用“購物付款的經驗”來理解:爸爸有一張百元大鈔和25元零錢,買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樣付錢?營業(yè)員怎樣找錢?最后爸爸還有多少錢?學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給營業(yè)員,營業(yè)員找給他2元,爸爸最后的錢是25+2=27元。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多減了要加上”的規(guī)律。以此類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題。

  學習“圓的認識”后設計游戲:學生站成一排橫隊,距隊伍2米處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學生體會到不公平,應站成一圓圈或站成縱隊才公平,更好地體會“在同一個圓內半徑都相等”。學完“用字母表示數”后,隨意取出一本書,問它有多少頁?學生們起先一愣,有的搖頭,有的茫然,過了一會兒恍然大悟:“這本書有X頁!薄坝衋頁。”“有b頁!薄覀兊慕虒W要給學生一雙數學的眼睛,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使學生真正體驗數學的魅力。

  再如:紅梅公園的門票每張10元,50張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每張8元,我們班一共有45人,該如何購票?學生們通過思考、計算,得出了多種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較中選擇最佳方案。

  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煉思維,在思考中創(chuàng)造,培養(yǎng)、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當然,創(chuàng)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

  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去,和他們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數學論文5

  一、方法多樣“出彩”

  1.練習形式出彩

  有的教師在處理練習時形式單一,這樣的形式往往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枯燥、無味,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而形式多樣的設計,不僅能讓學生隨時有新鮮感,而且能讓學生總是處于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中。如我在“減法認識”的練習中設計了這樣的三道算式:80-50=80-()=5030+()=80讓學生在完成后比較三道題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從而使學生對“被減數、減數、差”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又如在教學“比多比少”的練習時,設計了三個題空:13比8多()8比13少()13比()多8讓學生對比思考,通過練習,學生明白了三個空都是用13-8來計算,只是所問的形式不同。

  2.解法多樣化出彩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探究同一道題的不同解題方法,只要學生能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都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如在教學“退位減法”時,我讓學生上臺板演23-8的計算過程,結果學生做出了:23-3-5=15;13-8=5,10+5=15;10-8=2,13+2=15讓學生動手板演,并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方式。

  二、激勵競爭“出彩”

  每個學生,特別是小學生,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勝心,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因此,在數學練習課設計中,我引入競爭,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學生主動去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課堂上呈現出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良好局面。所以,設計練習課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入競爭激勵方式,讓每個學生都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如我在“九宮格”的填空教學中,當學生讀完題目后,我告訴學生我想到了12種不同的填法,然后讓學生分4人小組進行比賽,看哪一個組能找到更多的填寫方法,學生在競爭中不甘示弱,積極探究,主動思考。最后,令我沒有想到的是12種方法居然都有學生想到了。將自主探究權交給學習小組,組員們齊心協力、積極探索,個個都為小組的榮譽而努力。這樣的設計,比教師在課堂上一遍一遍地重復講、學生不愛聽、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相比,真是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和驚喜。

  三、多媒體輔助“出彩”

  隨著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設備代替了原來簡單的黑板加粉筆的模式,這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和潮流。對于枯燥、抽象性強、邏輯思維性強的數學學科,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輔助為學生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搭起了一座橋梁。許多教師在新授課中已經廣泛使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練習課中雖有使用,但很多僅限于習題的呈現,起不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其實,在練習課中靈活運用多媒體,不僅能讓枯燥的練習變得有趣,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如在一年級學生做練習時,我會激勵學生:看誰做得又快又對,誰書寫最認真,誰坐得最端正,我就展示誰的作業(yè)。到了展示環(huán)節(jié),我又激勵學生:看誰是“火眼金睛”,能發(fā)現同學的作業(yè)中有沒有錯誤,誰最先發(fā)現,我又展示誰的作業(yè)。學生在教師一連串的語言激勵中,都想表現自我,不僅完成作業(yè)的速度快、質量好,還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課堂紀律也至始至終保持良好。另外,一些有多種解法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到電子白板上書寫,既能滿足學生對白板的好奇心,又能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

  四、結語

  總之,數學練習課的設計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教師用心思考、精心設計,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整合、鞏固和拓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還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讓數學練習課綻放出異樣的光彩。

數學論文6

  一、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探究式學習被少數成員主導

  探究式學習通常采用的是組間異質的方式,將知識水平、言語表達、質疑程度等表現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配,形成探究小組,目的是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但是在實踐中因為中小學成績因素的影響,探究式學習常常被少數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主導。例如,“幾和第幾”的學習中,教師采用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分為三個探究問題:第一,“幾”的數學含義;第二,“第幾”的數學含義;第三,舉例說明“幾和第幾”;第四,在小組間開展“幾和第幾”的練習。以第一個問題為例,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例中總結含義,即回憶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過幾,舉出十個例子,分別說出具體例子中“幾”的含義,探究小組由8個成員組成,但是在小組發(fā)言中只有3名小組成員發(fā)言,即使其他成員有相對應的補充,也都被這3名成員予以否定,在該小組的展示中,也只是由這3名成員進行重難點的講解,其他成員要么沒有展示,要么是根據3名主成員的安排,進行一些簡單問題的回答,或者是讀數學含義。這樣的探究式學習成為少數學生展示和討論的舞臺,沒有成為促進小組內每一個成員發(fā)言和能力發(fā)展的機會,這是與探究式學習的精神相悖的。

  (二)探究式學習沒有發(fā)揮教師的促進作用

  探究式學習不僅需要與同伴進行交流,而且也需要教師發(fā)揮促進作用。在實踐中,可以看到教師將小組學習的任務布置給小組后,便開始自己看教案,或者在小組間隨意走動,等待小組合作的結束。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新知識都能通過生生交流解決,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疑惑時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間交流規(guī)則的遵守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例如,在“通分”第一課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通分是需要把不同分數的分母用相同的分母表示的內涵”能夠理解,但是學生在找公倍數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以及對于最小公倍數如何確定存在疑難,通過學生間的探究并不能完全解決,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已有知識進行講解和說明,提升探究式學習的有效性。

  二、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的有效策略

 。ㄒ唬┖侠斫M織探究教學的內容

  小學數學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第一部分是要求學生識記的概念的內容,例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以及球的認識,這是學生結合實物可以掌握物體的基本特征,并在生活中進行辨識,這部分內容沒有思維分析和理解的難點,只需要學生借助實物進行認識,不需要以探究教學的方式開展。第二部分是需要補充大量邏輯知識,或者需要超越學生年齡特征的數學分析能力才能夠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例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個過程中需要聯系學生之前關于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更為重要的是涉及進位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在學習階段,教師應該為學生示范做出標準作答的步驟,引導學生按步進行計算。對于小學生的知識水平來說,探究進位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會造成許多解題錯誤,影響學生規(guī)范解題習慣的養(yǎng)成,這些內容還是以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比較適合。第三部分是要求學生理解的一些教學內容,例如,在“加法交換律”的學習過程中,交換的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熟悉的,而加法交換律的內容也是比較簡單的,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結合已有的知識就可以解決,像這樣的知識的課堂教學可以探究教學的形式開展,一些知識的擴展式練習中,例如,“鐘表”的認識,這個知識學生在學習后知道了識別的方法,但是要真正認識時間,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學習,進行不斷的練習和訓練。

 。ǘ┖侠斫M織探究式學習的形式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探究式學習都是整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展示以及教師的指導組成,這種形式的探究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的客體向主動學習、主動探究轉化,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內容學生都能夠通過自主學習來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教師在有限教學時間內的少量內容的補充并不能充分地解決問題。因此,我提出根據教學內容開展整節(jié)課探究學習與課程內容局部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以達到保證教學深度和學生探究學習的黃金點。例如,“角的度量”的學習,不僅需要教師通過對角的度量的方法進行示范和講解,而且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學習,利用同伴的力量糾正自己的度量錯誤,掌握正確的度量方法,這樣的內容應該以局部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促進學習的有效性。對于在加法交換律教學基礎上的乘法交換律,則可以完全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開展整節(jié)課的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融會貫通的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的提高。

數學論文7

  (一)營造一種影響力較強的思維氛圍

  營造一種較好的氛圍對學生朝著積極地、健康的、樂觀的方向發(fā)展起著較強的作用,因為它作為一種潛在的運動形態(tài)對學生的心緒和情感進行感染和影響,以此來達到作用學生的行為和認識的目的。加強對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摒棄過去的只傳授數學知識的培養(yǎng)的觀點,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求知欲、學習獨立性以及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上來,只有在學校內部營造一種良好的思維氛圍,創(chuàng)建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營造學生專心學習的課堂氛圍,保證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擁有無限的思維空間,才能以此來達到開闊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目的。

  (二)引導學生具備良好的思維習慣

  首先,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勤于想象的能力想象力往往比知識更重要,對于學生來講,擁有寬廣的、自由的想象力,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是培養(yǎng)思維的關鍵所在。另外,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能夠用數學的知識來科學的解釋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和問題,這樣就能夠在鞏固學生書本知識的同時又提升學生思維自覺性,增強學生基本的推理能力。

  (三)增強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還應該多設置一些一題多解的題型和教學案例,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充分的將自己的思維方式體現出來,并對學生提供的多途徑的思維方式給予肯定和贊同,以此來為學生打開進入思維大門的鑰匙.例如,一個長方體容器內盛有水,水面高2.5厘米,容器底面積是72平方厘米。在容器中放入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鐵塊后,水面沒有淹沒鐵塊。這時水面高多少厘米?常用的方法是:設水面升高了X厘米。列出方程:72X=36(X+2.5),解得X=2.5。2.5+2.5=5(厘米)。另一種方法是先算出鐵塊的底面積6×6=36(平方厘米),72÷36=2,這就說明鐵塊底面積占了容器底面積的一半,因此鐵塊和水的底面積是1:1關系,那他們的體積也是1:1關系。如果把鐵塊當成水,那么水的.體積就變成(72×2.5)×2=360(立方厘米),360÷72=5(厘米)。還可引導學生當鐵塊放進容器后因為鐵塊和水的底面積是1:1,所以水的底面積就變成72÷2=36(平方厘米)水的體積是72×2.5=180(立方厘米)180÷36=5(厘米)。通過一題多解的變化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思考。

  (四)增強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思維

  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思維剛剛脫離對教師的依賴性,不過,稍微不注意,就會被教師牽著思維走,所以應該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堅持己見的能力,并能夠向權威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打破定向思維的能力,推陳出新,并鼓勵他們多思考、多提問。例如,甲、乙兩地的鐵路長240千米,一列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3/5小時行駛36千米。照這樣計算,這列火車行駛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按常規(guī)行程問題是:先求出火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速度=路程÷時間,即36÷3/5=60(千米)。再根據路程÷速度=時間,得出240÷60=4(小時)但我班有位學生是這樣做的:他先求出火車行駛1千米要多長時間?3/5÷36=1/60(小時),再算出行駛240千米需要的時間,240×1/60=4(小時)他這種獨創(chuàng)性的解題方法受到全班同學的贊賞。

  (五)注意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總體發(fā)展性的關系

  學生擁有了獨立思維能力以后,就會出現個體差異,數學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向學生講述數學知識,還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差異性,針對這些差異性展開教學,保證每位學生都在過去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傊W生隨著知識的累積,其思維品質也在過去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這也就為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進入成熟階段打下了基礎。教師也需要依照學生不同階段的個體差異性,培養(yǎng)其特有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數學課堂學習質量。

數學論文8

  教學活動在實現教學設計有效性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現階段的教學活動形式較為單一,難以滿足趣味性的要求,也導致學生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沒有實現合理的激發(fā),難以實現最佳的教學目標。

  3提高教學設計有效性的方法

  3.1教學目標明確化

  實現教學目標的明確化離不開內外結合法,這種表述方式可以同時兼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身興趣的培養(yǎng),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推動教學目標在行為和心理上的雙重實現。

  3.2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分析

  首先教師應該對教材的理念有著系統的把握和認知,其次是對教材內容的具體化分析。比如不同版本的教材實際上具有不同的例題,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把握住不同教材的思想體系和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分析,幫助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和目標。

  3.3結合實際,對學情進行合理的分析

  對于學情的分析決不能太過隨意,一定要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調研,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結論的科學合理性,才能幫助教師制定出效果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案。這里所說的科學方式包括很多種,其中問卷、訪談等等是較為常見的方式,通過調研將獲得的結論和教師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從而得出較為科學的學情。問卷一般情況下需要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行為表現特點自行設計,而訪談則可以實現學生和教師的自由溝通,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到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觀察也是可采取的方式,包括對學生課上表現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的觀察,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課后練習的批閱頻率,這些方式都有利于實現學情分析的科學性。

  3.4堅持數學教學本質不動搖,展現特色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出數學教學的本質和特征,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知識、思想和具體活動的有機結合,防止形式化教學的出現。教學設計應該堅持調動學習主動性為目標,充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教學的活動中來,積累學習經驗并在經驗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實驗、證明、推理等都是數學教學所特有的活動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幾種活動來實現教材和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保證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應該充分體現出科學性的特點,同時也要兼顧藝術性,必須要遵循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同時也應該充分展現出學生自身的特質,實現素質教育和個人特長的展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數學教學的課堂活動可以給設計的進行帶來靈感,而教學設計也可以實現教學活動的豐富性,在實踐中應注意兩者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王光明,康玥瑗.小學數學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7.

 。2]劉樹仁.小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62-63.

數學論文9

  論文2:微課中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方法

  摘要:

  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傳統教學手段不斷受到沖擊。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著重的培養(yǎng)。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積極吸收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已有的信息技術,顯著提升自身班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人結合自身多年實際數學教學經驗,就如何借助微課教學模式顯著提升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出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微課教學;邏輯思維;教學效率

  無論哪一門學科的學習,基礎夯實都十分重要,這就和建造大廈一般,只有地基夯實建造工作才能夠順利實行,否則一旦刮風下雨,整個大廈就會倒塌。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此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及思維習慣。為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借助微課教學模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能夠得到飛速的增長。

 。苯柚⒄n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場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備濃厚的好奇心,在學習和生活相關的事物的時候可以顯著提升自身的學習欲望。數學學科來源于生活并且為生活服務,教師需要在教導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場景,借助生活化的場景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有效建立生活化場景的方式就是借助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師針對相應的數學知識點,可以在微課中播放相應的生活化視頻,讓學生走進視頻,以主人的角色進行相應知識點的學習。由此,學生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顯著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從而夯實數學基礎,不斷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我在講述和“分類”相關的內容的時候,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需要培養(yǎng)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分類法和比較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借助微課教學模式,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導入了超市物品擺放的場景。我引導學生進入到擺貨員的身份中,現在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物品,將之擺放到合適的分類之中。學生借助微課可以通過點擊的方式進行物品的歸類,由此,學生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顯著提升自身的分類能力,夯實這部分數學基礎,并著重培養(yǎng)和提升了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2借助微課教學模式顯著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推進,當前社會對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能夠借助數學課堂顯著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只有保證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才能夠得到保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顯著的增長。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新知識點的思考和學習,在自我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提升數學學習技巧,為自身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達到社會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才能夠得到保障。例如,我為了有效提升自身班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著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圓柱圓錐體積公式”相關內容為例,在微課中我錄制了這部分內容的自主學習順序,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的'解答。通過我錄制的微課的幫助,學生能夠顯著提升自身自主探究的效率,并且能夠顯著增強自身的數學能力。在微課錄制過程中,我始終重視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探究圓柱圓錐體積公式出現的緣由。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究,挖掘相關知識的邏輯思維,可以深入理解相應的數學知識,從而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為自身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忱梦⒄n技術建立教學資源庫從而提高每一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微課資源相較于傳統數學教學存在一個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重復進行利用。教師在錄制完微課資源以后可以建立微課資源素材庫,將所有的微課資源都整合在一起,供所有的教師進行下載和修改。通過全體數學教師的共同努力,每一個微課視頻資源都能夠做到最優(yōu),從而能夠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幫助每一位學習微課視頻內容的學生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微課視頻的制作,總體微課的制作時間就能夠縮短,教師就可以利用節(jié)約下來的時間進行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針對性培養(yǎng)。例如我在自身的學校就建立了微課視頻資源庫,并規(guī)定每一位教師就自身制作的微課視頻進行維護,我每個月會做總結維護。每一位同行有新的想法都可以在已有的微課資源上進行修改。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自由的下載微課視頻資源。通過此類開放式的微課學習模式,每一位學生的微課學習效率都能夠達到最大化,每一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都能夠得到保證。結語: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理解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劣勢以及使用的范圍,在充分熟悉教材內容以及自身班級學生的實際數學基礎之后,對已有微課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從而最大程度發(fā)揮微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數學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

數學論文10

  論文3:數與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以后的學習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數形結合帶給教學以蓬勃之生命,賦予教學以持續(xù)性的活力,使有效教學的策略更豐富,更清晰。

  1以童真喚起興趣,營造樂學的有效教學情境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發(fā)展。”在我們的童年的記憶中,好的動畫片和童話書總會給人一種最美好的的印象,那種感覺揮之不去,抹之不滅。新課改教材里各種鮮艷逼真的情境圖,各種平移、旋轉、對稱的美麗圖案,可以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與學生互相問好后,筆者設計了“分數樂園”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的卡通畫面,可是“智慧大門”卻關閉著。生動形象的動畫謎語,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成功地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精神和戰(zhàn)勝困難的斗志。學生猜對后,引出生活中分東西的經驗,自然而然地導出課題“認識幾分之一”。筆者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孩子們特別熟悉和喜歡的———“分數樂園里智勇闖三關”的游戲,使學生們的自主參與意識自然而然的.產生,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2看圖說話,鼓勵多提問;先學后導,作圖更有效

  陶行知先生說過:“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學生沒將題目讀懂時,他是沒有問題的,這與他沒讀題效果一樣。只有鉆研之后,才會生出“看似絕壁,卻辟小徑”之感。在《分數的初步認識》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新授部分,筆者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分三次展示課件“分數樂園”,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逐層深入地讓學生觀看直觀的感性材料,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地學習新知。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和一些食物(包括:兩瓶水,四個蘋果和一塊月餅。)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分蘋果和水后,引導只有一塊月餅,要分給兩個小朋友,該怎么辦呢?隨之“半塊”的答案就悄然產生,緊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那么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半塊?”那半塊是怎么樣的呢?經過動態(tài)展示比較平均分與不平均分的“一半”月餅,讓學生形象充分地理解平均分,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礎上,介紹二分之一的意義,從而自然引出1/2的寫法和讀法。

  3數形結合,不忘操作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在本課中設計了“折一折”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折紙,來突破難點,完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的轉化過程。學生興致勃勃地在“折一折”中玩起了折紙游戲,使他們在玩中發(fā)現問題,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筆者還設置了“快樂猜猜猜”的小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體驗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

  3.1強化認識,完整敘述

  由平均分實物導出,圖形也可以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2。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包括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折出它的1/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小組合作中解決疑難。通過進行比較交流,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圖形?如何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哪部分是它的二分之一。使學生能夠完整敘述1/2的含義,提高表達能力。這個過程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還讓他們明白數學無處不在,源于我們的生活。最后,在共同交流,檢查所學習的新知識,達到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3.2動手操作,促進內化

  緊接著,順勢引導:你能繼續(xù)折出這個圖形的1/4嗎?引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新知的欲望,逐層深入的誘導新知。交流匯報意義后,課件引出長方形的4種不同的折法,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來表示呢?讓學生體會到:雖然紙的形狀不同、折法不同,但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這個過程由淺入深地逐層深入,學生自主探索,欲望強烈,解決了疑難問題,使他們充分地體驗到了成功。

  3.3順勢引路,巧妙遷移

  認識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讓孩子們乘勝追擊,繼續(xù)研究各種幾分之一。順勢教師要求:你能試著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嗎?拿出學具袋中的材料,每人選擇一樣試一試。經過折涂,學生之間的交流介紹,讓學生展示并解說成果。通過變換板書的數字,引導學生討論:你發(fā)現了什么?師提示: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那平均分成5份、6份、100份呢?學生總結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鍛煉他們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4“形→數”、“數→形”,分階段把握數形結合知識難度,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

  低段學生及圖形建構差的的學生適宜“形→數”的直觀思維,其教學大多以觀察、操作等活動開始,在感知和積累了大量空間圖形的具體形象及抽象化圖形后,自然過渡到復雜、抽象的圖形學習。高段的學生適宜“數→形”、“數→數”的抽象思維,因其數形知識有了一定積累后,幾何直觀圖形感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他們在觀察、分析、思考題目后,對于簡單的圖,不一定每次都要畫出來。數量關系式、圖形能用“腦圖”表現出來再好不過,“腦圖”才是我們最美好的追求。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數與形的知識結合起來,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使問題迎刃而解。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視其情況,降低層次,回溯到相應的基礎上再予以教學。

數學論文11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形成讀圖的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具有很強的好動性,只有他們喜歡的事物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要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首先就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多以插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習慣,把插圖作為學習數學的輔助工具。例如,在教學生數數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只兔子、兩面紅旗、三個糖果等圖片,讓學生直觀地從圖中得出數量,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形成讀圖的習慣,學會從圖中獲取數學信息。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主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經常結合各種各樣的圖片,來增強學生的數感。但是,為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展示的圖片通常是某個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例如,在教學“比大小”的課堂中,教師展示給學生“龜兔賽跑”的畫面,然后提出問題:它們跑的距離誰多?誰跑得快?學生通過圖片的展示就能得出結論,也知道對應的問題需要觀察哪個部分,這樣不斷引導學生,就能幫助他們分析主題,然后獲取需要的信息。

  3.培養(yǎng)學生表述圖中信息的能力

  學生不僅需要學會從圖中獲取有用信息,還要將獲取的信息表述出來,才能真正體會到讀圖的用處。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表述圖中信息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讀圖能力。例如,教師讓學生通過觀察圖中信息,編出與圖片有關的應用題。“樹上有5只小鳥,飛走了3只,又來了2只”,學生通過反復地這樣表述,就能提高對數學用語的使用,也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另外,學生在讀圖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其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他們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思維想象力,然后再結合圖中的信息,最后再用數學術語表達出來。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表述圖中信息的'能力時,還需要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有效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使他們成長成為創(chuàng)新型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啟蒙階段,小學生也是祖國的希望,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能夠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頭腦清晰、思路條理,為他們日后的工作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是必要的,我們還需要積極探索出更有效的提升辦法,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數學論文12

  我媽媽開了文具店,今天是星期天,媽媽有事,叫我去看店。一會,來了一位阿姨,她說要考考我,才能告訴我買什么,她說:“李輝買了一枝鉛筆和一個練習本,一共花了0.48元。練習本的價錢是鉛筆的兩倍。鉛筆和練習本的單價各是多少錢?” 我想了想:練習本和鉛筆一共是三倍,只要用0.48/3就能求出鉛筆的價格,那練習本的價格也能求出來了。我把答案說了出來,阿姨夸我:“能夠仔細的分析題目,真不錯!”“你這里練習本每本0。6元,作文本每本0。9元,我要買10本,給你8.1元,不用找,你該給我?guī)妆揪毩暠?,幾本作文本?”我想了想說:“先假設10本全是作文本,需要10*0.9=9元,實際付了8.1元,比假設少付了9-8.1=0.9元,實際作文本比練習本多0.9-0.6=0.3元,就可求出練習本是0.9/0.3=3本,作文本是10-3=7本。”算出來了,阿姨直夸我聰明,我心里美滋滋的',后來阿姨又買來幾樣文具,結帳時我還沉浸在歡樂之中,結果呢把錢算錯了,我沒發(fā)現,阿姨卻對我說:“你呀,一夸你就得意忘形了。把該付的錢的小數點看錯了,結果呢我少付15。3元。”“對不起,小數點向左移動了一位,比原來的價格縮小了10倍,相差了9倍,只要15.3/9=1.7元,由于剛才縮小了10倍,所以要1.7*10=17元。”阿姨又買了幾個文具,就走了。

  今天,阿姨的數學題我一一攻破了,心想: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數學博大精深,我要更加努力,爭取再上一層樓!

數學論文13

  近年來,初中數學學科在我國的教學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許多學校將數學論文的寫作納入了教學內容之中。通過參與數學論文的寫作,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數學學科的魅力和數學論文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對初中數學論文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數學論文的學習讓我更有動力去探索和思考數學問題。在課堂上,老師經常帶給我們一些數學論文的經典范例,讓我們通過分析和討論來理解一段完整的數學論文。這些論文中的問題常常是我們平時課本上沒有遇到過的,還可能涉及到其他學科的知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不得不去看一些相關的書籍,了解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是密切相連的,互相滲透的`。這讓我更加有動力去探索和思考數學問題,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待數學學科。

  其次,數學論文的學習使我更加注重思維方式和解題方法的培養(yǎng)。作為一門學科,數學是有很多解題方法和思維方式的。通過學習數學論文,我意識到解決問題常常需要啟發(fā)性的思維方式和靈活多樣的解題方法。這種摒棄傳統思維定勢的學習方式讓我更加開闊了思路,也培養(yǎng)了我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需要通過一些非常規(guī)的解題方法來解決。這種鍛煉讓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讓我在解決其他問題時更加游刃有余。

  再次,數學論文的學習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一些數學論文的寫作中,我們需要和同學們共同合作,通過集體討論和合作完成一篇完整的論文。通過與同學們的合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思路和見解,通過互相合作和交流,我們能夠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法。這種團隊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相信這種合作精神將給我?guī)砀嗟氖找妗?/p>

  最后,數學論文的學習讓我對數學學科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熱愛。在寫數學論文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數學并不是一門死板的學科,而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現性的學科。通過解決問題和寫論文的過程,我能夠更加深入地探索到數學學科的本質和魅力。數學學科不僅僅是一堆公式和計算,更是一個充滿樂趣和探索的世界。這種對數學學科的認識和熱愛讓我對今后的學習更加有了動力,也更加堅定了我選擇數學學科的決心。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論文的學習給我?guī)砹嗽S多機會和挑戰(zhàn)。通過參與數學論文的寫作,我不僅深刻地體會到了數學學科的魅力和數學論文的重要性,還培養(yǎng)了我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這些寶貴的經驗將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我會將初中數學論文學習的收獲作為自己成長的寶貴財富,繼續(xù)努力學習和發(fā)展,為數學學科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數學論文14

  爸爸跟我說:“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好像要將近一千多年了。從戰(zhàn)國時期,已經有了關于象棋的正式記載。經過近百年的實踐,到北宋時期形成了現在的.模式”。主要結構是:它有棋盤、棋譜、32個棋子等。棋盤上分紅、黑雙方,雙方之間有“楚河”、“漢界”字樣將雙方隔開,雙方各有16個棋子。雙方棋子字樣有一些不一樣,包括“士”、“相”|、“兵”和“帥”不一樣。如果紅方的棋子先吃掉黑方的“將”則紅方勝利,黑方落;如果黑方的棋子吃掉紅方的“帥”則黑方取得勝利,紅方就失敗。

  其實下象棋有許多口訣:“炮二平五”、“馬二進三”是第一種口訣;“馬二進三”、“炮八平五”是第二種口訣;“炮二平四”、“馬八進七”是第三種口訣等等,以上口訣是實戰(zhàn)中的基本套路。我們象棋老師說:“以上方法用靈活運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象棋還有很多“殺法”。如:馬后炮、窩巢馬、掛角馬、大膽穿心殺、燜宮殺、燜殺、八角馬、海底撈月殺、雙車搓殺、鐵門拴殺等等象棋的殺法。

  我特別喜歡下象棋,喜歡和爺爺、爸爸在晚飯后下幾盤。我覺得這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我想,將來我一定要成為一名“象棋特級大師”!

數學論文15

  在一次聽課中 , 老師講關于行程方面的應用題 , 引導學生總結出 : 路程÷速度 = 時間、路程÷時間 = 速 度、速度×時間 = 路程三個關系式。正當老師講得津 津有味的時候 , 平時腦子不太好使又不愛發(fā)言的王剛 站起來對老師說 :" 時間÷路程行嗎 "? 全班哄堂大笑。 老師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不暇思索的說 :" 時間÷路程 等于什么 ? 不對 , 請坐 !" 顯然老師是生氣了。

  我心里特別不好受。這個學生的提問多好啊 ! 平 時不愛回答問題 , 在有老師聽課時他敢于提問 , 這就值得表揚。況且他的提問是多么的獨道呀 !

  " 時間÷路程 " 到底行嗎 ? 請看下面小題 : 小明步行 2 小時走 5 千米 ,3 小時走多少千米 ?

  解法1 15 ÷ 2x3=7.5( 千米 )

  解法2 23 ÷ (2 ÷ 5)=7.5( 千米 )

  在解法 1 中 ,5 千米是路程 ,2 小時是時間 , 路程和 時間是相關聯的量 , 用 5 ÷ 2 直接求出的是速度 ( 即每 小時行的千米數 ) 。而在解法 2 中 ,2 小時和 5 千米同 樣是兩種相關聯的量。用 2 ÷ 5, 也就是用 " 時間÷路 程 "( 它表示行 1 千米路所需的時間 ) 。

  從上可知 ," 時間÷路程 " 也是行的。教師不能只 為教知識而阻塞學生的思路 , 相反的說明我們教師的 知識尺度太短了。

【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精選】數學論文09-05

數學論文09-05

數學論文精選09-06

數學論文05-15

【推薦】數學論文09-08

初中數學論文09-05

【熱門】數學論文09-05

【必看】數學論文09-05

數學論文作文09-12

【必備】數學論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