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范例15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必然性
1.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信息技術教學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高中信息技術以基礎性和實用性為特征,因此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和信息思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網絡資源的出現(xiàn)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渠道,使得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與實際案例的關聯(lián)性得到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基礎技能的培訓平臺,基于該課程對社會各領域的關聯(lián)性,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教學的轉型相互依存,通過網絡渠道可以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改革,從該角度出發(fā),網絡環(huán)境為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真實的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實In-ternet網絡,打造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使得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2.數(shù)字化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是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基石。
新形勢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方向必須符合當今的時代背景,即將高中基礎教育的思想意識與大數(shù)據(jù)發(fā)展趨勢相接軌,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打造成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并且具有豐富教學資源的實用型課堂。數(shù)字化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與信息技術教學轉型密不可分,雖然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所涵蓋的數(shù)據(jù)資源相對較少,然而對數(shù)字化概念的培養(yǎng)對學生后學大數(shù)據(jù)思維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以數(shù)字化為基礎的教學平臺上,才能打造出集實用性與多元化、現(xiàn)代化于一體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策略
1.教學一體化平臺建設。
由于信息技術教學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化特征,傳統(tǒng)教學模式體現(xiàn)出了典型的封閉型和單一化特征。以網絡技術為基礎,打造一體化教學平臺成為新時期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首要任務。如果從教學資源的選擇、教學進度的統(tǒng)籌、教學模式的評估以及學生反饋信息等各環(huán)節(jié)通過網絡環(huán)境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構成新型一體化教學體系,必將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轉型提供創(chuàng)新型思路,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注入現(xiàn)代化元素。一體化教學平臺的建設包括信息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利用等流程,譬如學?梢岳镁W絡平臺,將教學任務和學習安排以數(shù)據(jù)資源的形式存放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學數(shù)據(jù)庫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托網絡環(huán)境進行資源檢索利用。此外,一體化教學平臺也包括教學成果的反饋與評估,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進展,通過學校統(tǒng)一平臺進行自主學習與檢測,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傳統(tǒng)教學的周期。該環(huán)節(jié)也是一體化教學平臺的評估階段,學校在局域網技術的支持下,打造學校內部教學成果動態(tài)公示系統(tǒng),以便教師對自己教學模式的反思與調整,顯然從教學資源的統(tǒng)籌利用、學習反饋以及教學模式的反思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了一體化模式,為信息技術教學轉型提供新趨勢。
2.以局域網為基礎打造“空中課堂”模式。
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使得高中信息技術的“教”與“學”具有多元化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以網絡技術為背景的多種虛擬模式成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趨勢。其中“空中課堂”的構建在學校節(jié)省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率上具有顯著成效!翱罩姓n堂”是以學校大數(shù)據(jù)庫為基礎,將不同學習資源以電子版課堂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即學生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對于相同內容的教學素材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師進行講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方式選擇恰當教學資源。顯然這種新型模式也促進了教師對教學技能的競爭意識。采用局域網絡技術構建以學校為框架的校內網路“空中課堂”必將成為信息化社會提升信息處理效率的必然途徑。
三、結語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普及,對信息資源的加工技能逐漸成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探究成為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此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一體化教學平臺建設、新型“空中課堂”模式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重點,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以學校數(shù)字化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為前提,對學校提升教學效率、節(jié)約教學成本起到關鍵作用。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2
一、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歷史教學作用進行優(yōu)化
設置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對于歷史教學來說,語言的描述還是略顯枯燥和不足,很難將學生引入真實歷史的回憶當中。例如,在教學《甲午戰(zhàn)爭》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進行播放,例如電影《甲午海戰(zhàn)》和《甲午風云》,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當時中國的落后、所受的屈辱、將士保家衛(wèi)國不惜犧牲的壯烈情懷,以此來觸動學生的心靈,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融入其中,感受其中的恥辱,以此來激發(fā)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高尚情操。
二、優(yōu)化高中歷史教學方法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成為目前我國教育的核心目標。相對來說,歷史考試的內容難度也是越來越大,因此這種發(fā)展趨勢使得我國的教學模式不得不發(fā)生改變以適應教學的需求,F(xiàn)代信息技術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它將造福于整個社會。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學生的學習量進行最大化,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學習歷史的質量。
2.有效利用多媒體設備
對于現(xiàn)代高中歷史教學來說,多媒體設備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教師應該對多媒體設備進行充分的運用,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日常的教學當中。在對課程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配合相關的影視資料和圖片資料,以其圖像效果和聲音效果,給學生一種最為直觀的感受,使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歷史的興衰榮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已知的歷史內容作為基礎尋找相關的歷史信息和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多媒體設備可以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真實感和存在感,對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有著非常大的幫助,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健康長久地發(fā)展。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的教學需求。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科技的產物,在當今社會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調節(jié)課堂氣氛,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3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科技水平的迅猛發(fā)展,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當中,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水平,信息技術已成為高中單獨開設的一門必修學科。本文從新課程標準入手,結合教學工作實踐,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如何完善信息技術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教學模式;反思
1信息技術教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實際上是信息技術水平的發(fā)展,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教育日益重要,開設課目順理成章,培養(yǎng)熟練掌握新興科技能力的人才是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中之重。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新興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多種多樣,尚未形成成熟固定的教學體系,教師在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無章可循,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此間利弊眾說紛紜,雖然課程教授不必循規(guī)蹈矩,但是在未知道路摸索前進難免會出現(xiàn)偏差。關鍵是教師如何把握,優(yōu)勢作用發(fā)揮得當,就會使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新課改中明確提出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yǎng),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程,成為會考學科。但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當中存在著諸多問題,為教師教學設立了重重難關,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是信息技術教學是否能學以致用的關鍵。
2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有別于其他早已成型的傳統(tǒng)學科,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xiàn)代化教育學科,是處于發(fā)展中的學科。尤其在我國,信息技術學科就像未經雕琢的璞玉一樣光芒內斂,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光芒萬丈。
。玻苯虒W體系不完善:在我國,由于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時間不長,這一新興學科在教研方面明顯落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尚未能形成適合本學科特點的完整教學體系。這一學科的師資力量也過于單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套用其它學科教學模式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舊有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要求,也無法適應其過快的發(fā)展速度,種種矛盾嚴重影響了該學科教學質量和發(fā)展速度。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模式的'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玻矊W生知識水平存在差異: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各種高新科技產品的更新?lián)Q代過于頻繁,這使得信息技術教材不斷更換,但始終不可能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同步,導致學生獲得得教學信息相對滯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一路高歌猛進,人民生活水平水漲船高,家中有電腦,兜中有手機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當代的高中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多年的科技產品,但由于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觸,沒有正規(guī)的理念和系統(tǒng)的學習,學生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有的學生早已經熟練掌握,一些學生又從未接觸過,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現(xiàn)狀,準確地把握各階段教學內容,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玻硨W生學習缺乏主動性:被學生認知的時間短、普及快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特點,高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最快,剛一接觸這門學科,興趣油然而增。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xiàn)卻會令老師大失所望,大部分學生對電腦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娛樂上,真正去學習系統(tǒng)的信息知識和規(guī)范化操作時,新鮮感過后便興趣大減。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會考科目,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興趣不濃厚,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3加強教師教研,提高教學水平
。常苯處熕降母叩褪怯绊懡虒W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數(shù)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都是由師范類計算機專業(yè)本科生擔任教師,盡管他們受過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育、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但幾乎都是教學經驗很少的年輕教師,且沒有固定成型的教學模式供他們借鑒,所以他們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感悟,其難度可想而知。新課程培訓在新課改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對此,各級教育部門應對他們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活動。教師應借此機會借鑒其他學科成功的教學模式,探索適合自己學科的模式。學校方面應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條件許可的可以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編寫校本課程、組織優(yōu)質課等多種教研方式,努力探索適合各校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模式。
。常猜(lián)系理論知識,重視生活實踐:信息技術教學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沖擊著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工具的單向的、灌輸式的課程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輔相成的工具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應強調研究性、自主性和協(xié)作性。課程的目的不止是要教會學生學習一門技術,而且要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進一步利用這門技術。
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形象、直觀、趣味、多樣等許多特點,對沿襲多年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是一次重大突破。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轉變教育思想,嘗試創(chuàng)新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多方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4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好信息技術對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教學也在發(fā)生深入的變革,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是廣大教師所關心的重要問題,本文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進提出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改革策略
當前,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促使了教育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學好計算機知識,并能夠熟練地運用是每一個人所必須要具備素質。在中學階段設置信息技術課程也凸顯了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實現(xiàn)教育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是今后教育的目標和方向。筆者結合多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就如果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一、轉變教育思想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
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將教師放到重要的位置來看待,教師往往是通過課堂講授、板書和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將教學知識傳遞給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生經常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則成為了主動的施教者,媒體則成為教師輔助教學的工具。要想改變這種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必須要樹立一種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教師由原先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僅僅圍繞學生來開展教學活動,實施探究式、分層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重視學生的整體性,還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人格特征,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內容上不僅局限于教材和教室之中,還體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教師要將學生當作親密無間的朋友,在課堂活動中,要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進步,尤其要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途徑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分看重教材,過分依賴教材,他們認為只要將信息技術課程教材上的內容全部交給學生就算真正完成了教學任務,其實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目前,新課程改革中,很多教師不知道如何來適應新課改的方法,也不知道如何用教材來進行教學。筆者認為,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必須要學會使用教材。要懂得集眾家之長,對教材進行有效加工和改進,增強教材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及時調整和整合,使教學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服務。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的具體體現(xiàn),是通過教材來實現(xiàn)的,當然,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也不并不是隨意進行的,要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的實際需來進行整合,不能一味地進行擴展,也不能把教學內容完全局限在教材內容上。
三、重視學生的上機操作
。ㄒ唬┖侠碛行О才派蠙C時間
信息技術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只有學生科學合理地上機實踐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師要讓學生一開始就進行上機操作,上機的課時要占到信息技術總課時的`90%,并將上機實踐放到理論學習之后,使學生首先對信息技術課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把握,了解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理論進行消化和鞏固。
。ǘ┛茖W安排上機作業(yè)
要提高上機的效率,最合適的方法就是要布置適當?shù)纳蠙C作業(yè)。如果教師對學生上機安排的得當,學生一次上機,就會有很大的收獲。相反,如果學生盲目上機,沒有準確的目的,上機以后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學生會感覺上機不是促進理論的掌握,反而覺得理論和實踐是相分離的。理論課堂上能夠聽的懂,但一上機實踐就無從下手。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科學安排上機實踐,避免學生上機實踐的盲目性,這樣會有效提高上機實踐的效果。
四、有效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水平
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水平,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因為一個僅僅只會教書的教師只是一個教書匠,并不會有態(tài)度的造詣。新的課程改革強調,教師不僅要懂得教書,還要成為理論的研究者,通過理論來促進實踐教學,在教學中進行引導理論探究,從而促使教學層次的進一步提高,F(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非常迅速的,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要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充電,做到與時俱進,用最先進的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給學生傳授最先進的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課外知識。同時,教師要提高職業(yè)道德素質,提升教學素養(yǎng),尤其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這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教師熱衷于自己的教學工作,喜歡信息技術教學,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認真負責地對待教學,勤懇踏實地投入工作,刻苦鉆研業(yè)務水平,不斷探究信息技術知識,認認真真地為學生講授每一堂課,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傊,信息技術教學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學好信息技術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在新課改的引導下實現(xiàn)新的飛躍。
參考文獻:
[1]賈亞然.淺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五環(huán)節(jié)”[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xx(18).
[2]葛志秀.淺析信息技術與高中數(shù)學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J].中學時代:理論版,20xx(10).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5
實驗教學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非常重要.在實驗過程中,不僅能將學生學過的理論知識融入其中,而且為學生對于化學問題的探究提供了平臺,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與感受化學原理.要想提升實驗教學的整體成效,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融入信息技術.這不僅能讓實驗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并且能為實際教學過程帶來有價值的輔助,提升學生對于實驗教學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從實驗教學過程中得到有益的收獲.
一、捕捉不易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信息技術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夠發(fā)揮的效用也有各種不同的體現(xiàn).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捕捉到一些用常規(guī)方法難以捕捉的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對于化學反應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很好的把握.這有利于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與認知.學生對于實驗的整體把握是建立在學生對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與捕捉之上的,然而很多實驗現(xiàn)象卻不容易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這些流失的實驗現(xiàn)象往往會成為學生實驗學習中的缺失.而利用信息技術,這一問題能夠得到完善.有些常規(guī)狀態(tài)下不容易操作或者演示的實驗,可以透過信息技術清晰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于實驗現(xiàn)象有更加清晰的觀察,從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例如,在做“電解飽和食鹽水”實驗時,通過實物投影可以呈現(xiàn)傳統(tǒng)演示實驗中學生不易觀察到的現(xiàn)象,陰陽兩極產生的小氣泡可以清晰地得到呈現(xiàn),陽極產生的淡淡的黃綠色氣體,學生通過對比就可以得出結論,陽極有氯氣生成;實驗結束后在陰極附近滴入兩滴酚酞溶液,陰極區(qū)域溶液顏色變紅色,學生容易得到結論,陰極附近有堿性物質生成,從而使學生對電解飽和食鹽水實驗有直觀的了解與感受.實物投影在實驗現(xiàn)象不容易捕捉的實驗教學中能夠發(fā)揮促進作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清晰地獲知這些實驗現(xiàn)象,而且能夠讓學生推導出相應的結論.
二、對于視頻影像的靈活使用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視頻影像可以發(fā)揮輔助效果.不是所有的化學實驗都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演示.有些危險的實驗,不僅不能讓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不具備實驗演示的教學條件.然而,有的實驗非常重要,有必要讓學生對于實驗過程有較好的觀察與了解,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實驗原理的理解與認知.對于這樣的實驗教學內容,可以發(fā)揮視頻影像的輔助作用,教師通過將實驗操作流程制作成相應的視頻影像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實驗流程工藝,進而深化對于相關實驗原理的理解與體會.例如,“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實驗操作步驟和所涉及的實驗儀器較多,課堂教學中一般難以演示.為了彌補這一教學缺憾,教師可以把相應的實驗過程制作成視頻,剪輯后在課上播放.這樣,既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和相關實驗儀器的使用,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實驗工作者的艱辛,從而讓學生了解整個實驗的操作方式與工藝流程.又如,在講“石油的煉制”時,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學生不可能去煉油生產企業(yè)進行現(xiàn)場參觀,而學生又想象不出石油化工工業(yè)生產的情境.通過視頻,讓學生觀看石油化工生產的設備和工藝流程,學生能直觀地認識這個實驗過程,也能領會其中涉及的一些化學原理.
三、發(fā)揮動畫模擬技術的輔助效果
動畫模擬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使用比較有限.教師如果善于靈活利用這一技術,就能使化學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在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中,有機化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部分知識由于較為抽象,給學生的理解過程帶來一定障礙.有些化學物質的結構、構成等,教師可以采用動畫模擬技術制作一些相應的課件,讓學生在觀看這些生動直觀的動畫片段的過程中有效了解相關物質的構成特征.這樣,不僅讓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而且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例如,在講“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時,教師可以運用動畫軟件把乙酸與乙醇反應的斷鍵部位及新鍵的形成機理形象地展示出來.學生清楚地從屏幕中看到乙酸分子中的羥基和乙醇分子羥基上的氫原子從原分子上斷開后“手拉手”形成了水,剩余部分結合成新的物質乙酸乙酯.這樣,不僅讓化學物質的反應過程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且讓學生對反應的機理有一個清晰認識.總之,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能夠為知識教學帶來促進作用.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捕捉到一些用常規(guī)方法難以捕捉的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對于化學反應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很好的把握.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6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運用問題導學方式,可以為學生信息技術素質的培養(yǎng)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以及發(fā)掘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強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運用問題導學應抓好以趣味作為問題導學的開展基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發(fā)表,發(fā)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論文,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論文投稿
問題導學模式的引入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增加了活力。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但是,由于信息技術課的特質對于邏輯性教學要求較高。而實踐操作中的嚴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難度。在信息技術課堂引入問題導學法,則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實踐參與熱情,學生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導向,重新認識信息知識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從而實現(xiàn)信息課堂的有效互動,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以“趣味”作為“問題導學”的基礎
在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過分強調該學科的嚴肅性,造成學生在理論上死記硬背,在實踐操作中按部就班,信息技術教學嚴重缺乏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受到了抑制。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加以改進,適時采用問題導學方式,學生的注意力將被高度吸引,而教學中抽象的、枯燥的知識點也將轉化為學習興趣點。
例如在“信息安全”教學中,教師提出了下列問題:世界公認的第一個私人電腦傳播病毒是什么?利用網絡查找并記錄“蠕蟲”的歷史;你了解特洛伊木馬嗎?這些問題的設置,有的是學生有所了解的,例如木馬病毒等,有的是學生需要查閱資料才能獲得答案,例如第一個問題中的C-Brain病毒。通過對這些常識的了解,學生們對于病毒的侵害性和危害性有了更多認識,同時對于網絡安全的防范意識也更加完善。由于這些問題都涉及一定的科學歷史故事,所以在某一層面滿足了學生的獵奇心理,從而對信息安全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以問題設置導入學習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課堂氣氛也將更加自由活潑。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消除了對教學難點的恐懼感和排斥感,樹立起學習信心,教學效果更加理想。
二、以“實踐”作為“問題導學”的方式
實踐是獲得知識的捷徑,曾經有教育學家指出:“聽到的知識會在三天內忘記,看到的知識會在七天內忘記,而實踐過的知識則會長期留在記憶中!边@句話雖然具有一定的夸張性,但是卻形象地描繪出實踐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而在實踐學習中引入問題導學方式,則能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平衡。
例如在“信息利用”教學中,教師針對“20xx年3月8日馬航失聯(lián)”事件提出如下問題:在這一事件發(fā)生之后,你是如何得到信息的?當時相關信息的來源有哪些?這些信息具有哪些特點?由于問題的提出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系密切,不少學生踴躍作答,教師根據(jù)學生提供的答案進行梳理,總結出了主要的信息來源:電視、廣播、網絡。在信息特點的提煉上,學生們一致認為網絡信息的傳播效率最高,但是從信息真實性進行評價,網絡信息又遜色于電視、廣播等媒體。通過實踐對比,學生對于信息的來源、傳播途徑、信息特點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而且對信息的辨識和利用更加客觀。
三、以“互動”作為“問題導學”的動力
經常可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整體掌控教學電腦,在進行理論講解的同時,聽講的學生已經按捺不住要進行實踐操作。但是,教師還沉浸在理論教學的氛圍中,學生卻急于實踐,雙方由于缺乏必要的互動而“不在一個頻道”,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教師一味地灌輸理論,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大打折扣。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互動性,在于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實現(xiàn)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尤其是在微機教學的`實踐操作中,更要結合教材特點,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實現(xiàn)從理論教學到實踐能力提升的有效轉化。
問題導學方式的引入,能夠有效增加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例如在利用PhotoShop軟件做圖過程中,教師相繼提出如下問題:第一,怎樣利用圖形工具繪制橢圓形?第二,怎樣在橢圓形中畫出正方形選區(qū)?第三,選區(qū)顏色填充中,前景色與背景色的快捷鍵是什么?設置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帶領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實踐操作中出現(xiàn)問題,學生會積極想辦法進行解決,而不是簡單地“報告老師”,等老師幫助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充分互動,使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強化,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教材知識,并能熟練地進行上機實踐。
四、以“創(chuàng)新”作為“問題導學”的目標
信息技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同時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差異,開展個性化教學,同時利用問題導學模式,制訂出全面的教學方案。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往往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吃不夠”,有的學生“不夠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設定個性化導學內容,同時分出教學層次,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對這些分層任務進行自由選擇。
在“多媒體技術應用”教學中,教師一改原有找課本進行預習的方式,而是提前進行了問題預設,由此切入問題導學模式,教師根據(jù)教案內容提出如下問題:多媒體技術的概念以及發(fā)展趨勢?生活中看到的多媒體工具有哪些?在多媒體技術中,其多樣性和非線性特點是如何表現(xiàn)的?這些問題的提出分別有不同的難度層次,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回答,從這一點也可以體現(xiàn)出問題導學的教學彈性。由于問題設置難度不一,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不會受到打擊,反而 可以從一個臺階邁向更高臺階,這就是問題導學循序漸進的優(yōu)越性。
五、以“漸進”作為“問題導學”的途徑
學生的信息操作和利用能力是通過大量實踐實現(xiàn)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學生投入思考,根據(jù)實際情況的需要,學生還要對自己的操作進行隨時調整。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正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操作步驟以及完成過程。教師在掌握全程教學設計的同時,還要對學生實踐操作步驟加以觀察,在信息的收集、傳輸、應用、發(fā)布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
高中階段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在信息道德建設上,教師也有一份社會責任。網絡信息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學生分辨出信息的可用度,才能建立起完備的信息道德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問題導學主動設置問題,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不良信息的散播目的是什么?你遭遇過信息詐騙嗎?你身邊的人呢?面對不良信息你應該怎么做?……這些問題能夠喚醒學生的信息道德意識,但是這種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長期過程,這就要求教師以“漸進”的方式不斷積累,不斷豐富。
未來社會將呈現(xiàn)出信息爆炸趨勢,高中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間力量,承載著信息環(huán)境建設的社會責任。高中階段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夠解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適應科技與社會發(fā)展的多重需求。而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導學方式,為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問題導學的開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穩(wěn)步提升,發(fā)掘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得到強化。更為重要的是,在問題導學教學條件中,學生成為教學主體,這一教學氛圍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也會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秦雪麗.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10).
[2]吳桂成.如何讓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更有效[J].新課程導學,20xx(20).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7
摘要:高中地理課程涉及的內容廣、跨度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問題。而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上的用信息技術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理解地理知識重難點。因此,教師要學習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為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提供合理建議。
關鍵詞:現(xiàn)代信息技術;高中地理;運用分析
地理課程是高中階段學生必修的學科,其主要研究地球表層的空間系統(tǒng)。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通過教師的文字敘述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起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重難點,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需要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中運用的意義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其主要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擴展地理學習資源。首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擴展高中地理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構建豐富的知識體系。信息技術中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有利于彌補學生利用教材學習地理知識的缺陷。其次,教師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直觀性的優(yōu)勢,呈現(xiàn)給學生更加立體的地理圖形,改變教材文字內容枯燥的現(xiàn)狀。
2.幫助學生理解地理規(guī)律。地球自轉與公轉是高中地理必學的內容,但是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而教師可以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地球自轉公轉的規(guī)律動態(tài)地表現(xiàn)出來。另外,借助信息技術能將地理現(xiàn)象分組的特征以及地理的規(guī)律更加直觀地揭露出來。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自己的腦海里建立起立體性的地理思維,最終構建出新的地理認知體系。
3.加深學生對難點知識的理解。地理課程屬于一種抽象性的學科,學生需要具備抽象的想象能力,這樣才能準確地理解地理知識。但是,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講課,不能促進學生消化知識。而在地理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將圖片、視頻與教學內容充分地結合起來,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重難點。
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視聽結合。視聽結合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難點知識,相關研究實踐也發(fā)現(xiàn):視聽結合的教學方式的教學效率要高于單純地以“聽”為主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現(xiàn)代教學方工的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結合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佳的視聽體驗。教師在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視聽效果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地理教學內容,將課堂所要講述的內容融入到信息技術中,通過更加直觀與形象的課件形式將地理知識點表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首先,在講解地震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可以事先搜集一些國內外的地震視頻,播放給學生看,使其了解到地震對社會經濟,以及人們身體安全的危害。其次,教師要向學生展示地震地形的相關剖面圖形,將震中、震源,以及震中距等相關的知識點引出來。教師采用多媒體與高中地理課程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展現(xiàn)了教材中不具有的直觀圖片和生動的視頻,幫助學生掌握地震相關知識,加深學生的記憶效果,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效率提升。
2.充分利用教學軟件開展地理教學活動。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了理性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選擇課件內容。課件本身就是一個輔助教學的工具,在使用課件的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其使用的效率。針對一些概念性的知識,學生基本能夠理解,教師就不需要準備相應的課件,只需要教導學生采用有效的方式記憶知識點就行了。而針對一些旅游地理,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些直觀、形象的圖片,加深學生對某個地區(qū)的印象。而對于一些學生難以理解,教師也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內容,教師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準備教學課件,如使用插入圖片或視頻等方式。例如:在講解“地球宇宙環(huán)境”這一部分內容時,宇宙環(huán)境的相關知識具有較大的抽象性,即便教師運用非常出色的語言進行講解,學生仍然會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適當?shù)夭捎矛F(xiàn)代信息技術,借助信息技術將太陽系運行的情況以動態(tài)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看,與此同時,教師講解相關知識。借助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更能夠理解地球與太陽系的運行等相關的知識點。
3.教師要提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水平。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課堂,這相應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停留于原來的位置,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緊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熟練地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操作的方法。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最終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只有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提升了,教師才能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材料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講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多樣的地理教學場景,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提升地理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課堂,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得信息技術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借助多媒體圖片、視頻等優(yōu)勢,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具相結合,為學生呈現(xiàn)出一個直觀的教學情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參考文獻:
[1]徐鑫,潘立新.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103-104.
[2]熊年坤.高中地理教學中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13,55(9):39-39.
[3]李維杰.論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2016,22(36):97-97.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8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整合的優(yōu)勢和主要模式
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課堂模式下,教學資源主要局限于教材和參考書,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主要依靠教師板書和講解,學生所能獲取的知識寬度十分有限。有了信息技術的輔助,可以打破教材固有的知識范圍,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影音資料和動態(tài)圖片等多媒體媒介拓寬課堂的教學資源,授課方式多元化,使得課堂教學的過程更加生動和直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生物知識體系,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信息技術既可以作為教師的教學工具,也可以當做學生的學習工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課件講授和演示課堂知識點,依托課件當中的圖片和視頻等信息,簡化和形象化課堂難點,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可以在課堂下的空余時間里,自發(fā)地通過信息技術媒介收集和學習相關的生物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范圍,提高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整合常見誤區(qū)
有些高中生物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太深,短時間內無法轉變教學觀念。雖然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信息技術,但是對多媒體課件材料的重視度不夠,準備不充分,有些僅僅是相關圖片或資料的簡單羅列。很多老師未能從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出發(fā),課堂上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師生之間的必要交流,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導致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和抵觸的情緒。有些教師在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進行整合時忽略了有效性因素。所有的教學手段都應為最終的教學目的服務,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當中的運用恰當與否,主要是看其對教學過程有無輔助作用。信息技術的運用與教學大綱的內容要求關聯(lián)性不強,課堂表面上看起來有聲有色、熱熱鬧鬧,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但是實際上能傳達給學生的有效信息量很少,大部分內容游離于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之外,無法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雖然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這絕不意味著信息技術可以取代其他教學手段的作用。有些教師認為有了多媒體課件就可以完全放任學生自由活動,這是十分錯誤的生物是一門實驗類學科,觀察和實驗在生物科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和運用決不能完全取代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教師板書等教學手段。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整合的優(yōu)化策略
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相整合,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化抽象為具體,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只有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下,學生才能真正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圖像和視頻形象,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來接受知識信息,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等與新導入的知識相融,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對課堂教學的限制,將復雜晦澀的理論知識化為直觀易懂的圖像視頻信息,讓學生一目了然。例如,植物種子的萌芽過程,僅僅通過教師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但是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種子萌發(fā)過程拍成視頻并運用快放模式,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種子萌發(fā)的全過程。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相整合,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輔助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課堂上,通常是教師演示實驗,之后學生對演示的實驗進行機械重復。然而實驗中任何一點微小的差異都會導致實驗效果的誤差。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可以將實驗操作的具體過程通過視頻播放出來,有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實驗細節(jié)可以用放大照片等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事先了解實驗過程和注意事項,減少學生實際實驗時的出錯率,節(jié)省實驗時間,增強實驗教學效果。另外,高中生物課中有些無法在課堂上實現(xiàn)的實驗,例如脊蛙的反射實驗、家鴿的解剖實驗等。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演示這些實驗過程,既能滿足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需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總之,在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不斷整合的背景下,高中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和提高業(yè)務素質,完善自身知識體系。教師改變過去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虛心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多引導多啟發(f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習動力。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編制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互聯(lián)網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其他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和互通有無,促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9
摘要:文章分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運用微課技術的便利性以及存在的問題,指出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將微課作為自主學習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微課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方便上課使用。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將其引入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信息技術知識,而且在課外也可以使用移動終端或者電腦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運用微課技術的便利性
1.微課的容量小,并且支持各種媒體格式
一般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大約只有幾十兆,支持多種格式文件播放。在網絡良好的情況下,師生可以流暢地在線觀看課件、教案等輔助資源。同時,學生在手機上也可以實現(xiàn)移動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們可以在機房的電腦上面觀看教師提前錄制好的視頻,既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又可以讓學生在輕松和新奇中學會知識。
2.教學視頻時間短、成果簡化,能夠多樣傳播
考慮到高中生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有限,在講述抽象、晦澀的理論知識的時候,學生往往不感興趣,聽一會兒就會表現(xiàn)出焦躁不安的情緒。而微課制作的視頻時間較短,通常只有5分鐘~10分鐘,能解決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同時,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微課就可以將知識點的重要內容講清楚,讓每一個同學都能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點,而且他們之間可以轉發(fā)微課視頻,實現(xiàn)資源共享。
3.微課能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早些年,高中生在上信息技術課程時都是由教師在課堂上一步一步地講解,學生在電腦前對照一步一步地操作,通常一個知識點教師只講解一次,如果有問題,學生們課后再問。這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可能就會錯過重要的知識點,造成不會操作計算機。自從微課技術引入課堂后,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使原本晦澀的基本理論知識變得簡單易懂。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們有了更多上機操作的機會。例如,在教學“Word文字處理”時,復制、剪切、全選和粘貼這幾個操作,教師只需要讓學生們看5分鐘的微課視頻,就可以讓他們熟練掌握。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讓學生在新奇和快樂中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4.碎片化的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可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
微課的每一個視頻只會講解一個或兩個知識點,針對性較強,學生可根據(jù)自己上課時所掌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在課后,學生只需要一部手機或者電腦就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已經錄好的微課視頻。而且學生只需要看自己沒有掌握好的那一部分,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并可以有層次地學習。
二、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微課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普及還需要時間
微課在大中城市學校應用較為廣泛,但農村學校物質條件有限,再加上教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不高,不能熟練地制作和上傳視頻,使得微課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普及還需要一些時間。
2.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很難形成完整的體系
微課碎片性的教學內容,決定了其很難形成一整套的教學體系。要想制作一整套完整的微課視頻,需要投入大量的師資力量,并且需要教師花時間去不斷地完善視頻資源。這一過程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要想完美實現(xiàn)是有一定困難的。
3.在課外學習中很難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一部移動終端或電腦
一方面,高中生受物質條件的限制,很難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一部移動終端或電腦。另一方面,受地區(qū)條件的限制,大中城市的中小學基本可以實現(xiàn)人手一部移動設備,但大多數(shù)農村學校要實現(xiàn)人手一部手機還有些困難。
三、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1.將微課作為自主學習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微課觀看主要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起到指導、解惑、答疑的作用。所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課前學生們要自己觀看微課視頻做好預習,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并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講解,使不懂的問題得到解決。同時,學生們課后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2.微課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方便上課使用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通常是以PPT展示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家。這要求教師要提前做好視頻課件。微課制作的好壞取決于其制作的視覺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時要注重對素材的選用以及PPT制作背景照片的選取。
四、結束語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熱情,而且減輕了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的負擔。碎片化的教學內容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計算機操作的效率,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信息技術的核心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教師在運用微課技術時,要全方位、多角度出發(fā),并注重與學生交流、答疑,以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宮靜洲.探討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xx(18).
[2]金婧.因地制“微”,以“微”促教———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微課應用探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xx(16).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0
進入新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引進教育領域,在沖擊傳統(tǒng)媒體的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媒體。它就像當年的班級授課制一樣,必將引發(fā)教育界的一場深刻革命,會帶來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評價的變革。教育現(xiàn)代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和當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高中思想政治課具有集知識性、政策性、時效性于一體和鮮明的思想性、社會性、實踐性的特點。理論性過強會導致照本宣科,學生沒有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新穎的教學設計來讓學生明白課本的觀點、原理、道德行為規(guī)范,從而使思想政治這門學科放射出征服人們心靈的魅力。利用多媒體及網絡的資源共享優(yōu)勢,最大限度的利用網上資源、信息,進行篩選、整理、提煉為我所用,再結合教學的實際,從根本上改變了單純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參備課的老套路,同時可在網上便捷的獲取信息,為備課提供最新的素材,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xiàn)各門學科的知識,使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極大的拓展和延伸。
但是,我們清楚地看到,大家對信息技術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的理解和運用還處在初級階段。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經常性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組織課堂教學的教師并不多;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偏差:沒有選擇好合適的媒體來輔助教學內容的實施,過分依賴電教媒體,多種媒體之間配合不協(xié)調,課堂教學僅是一個“空架子”,課堂效率不高。信息技術手段只是機械的計算機操作,屏幕的演示,而且其程序的事先編排性,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定的距離感,缺乏傳統(tǒng)手段的親切感和人情味,不利于師生情感交流的充分進行,不利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情商。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信息容量的加大,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必將促使學生思維的高度緊張,思維活動受屏幕內容的抑制,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影響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益。
在山東省全面實行新課改和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以及山東省規(guī)范辦學行為以后,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增加,教師講課時間相對減少,如何指導學生有計劃的科學安排自主學習時間,將課堂學習與自主支配時間有機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學科學習延伸、拓展、深化,讓學生課余生活從自由走向自主,從自主走向自覺,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新形勢下,制約普通高中教育持續(xù)發(fā)展和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是課時減少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依靠現(xiàn)有的正課時間,如果不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基于此,我們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的整合,探索了“BCA”教學模式。
“BCA”教學模式將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課堂”,鋪設出一條素質教育的高速公路。
(一)信息技術和思想政治的整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興趣,實際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現(xiàn)出對象與需要之間的關系,因為我們之所以對于一個對象發(fā)生興趣是由于它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毙畔⒓夹g的視、聽、動結合的教學方法,依托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情景設計,讓學生真正身臨其境,改善教學環(huán)境,增強感染力,提高教學實效。這對于發(fā)揮學生參與性,并最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大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一味依靠教師講解而導致學生機械被動接受知識,并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乏味而產生厭學情緒。在強烈的求知欲望的推動下,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能最大程度地集中到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上來。
(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協(xié)作學習,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由于呈現(xiàn)了大量的信息,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學到不同的內容,對同一個主題產生不同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組織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包括教師和學生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協(xié)商學習,通過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個主題。
1.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即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當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獨立完成某一學習任務,如在自學課文對話時,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向其他同學或老師請教。這樣,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借助別人的幫助,利用有效的學習資料,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
2.小組間的協(xié)作學習。即小組和小組,小組和教師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在時政鏈接的操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2至4人組成的小組,大家共同來完成一個主題。比如,根據(jù)多媒體軟件創(chuàng)設的情景,每個小組成員扮演一個或兩個角色,互相幫助,最后通過小組的協(xié)同合作完成探究問題,共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化枯燥為神奇,加強教學直觀性
采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教學,能做到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把思想政治課最能剖析、破解教學重點、難點的古今中外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人物基本事實、趣聞和例證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多媒體的深刻感染和刺激,加深了對教材基本理論的理解,在輕松的氣氛中掌握了比較抽象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通過聯(lián)系自我實際,展開討論,從而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所學原理。
總之,我們希望能通過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政治學科教學的整合來變革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教育中尊重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合作性,把政治課上成真正培養(yǎng)“人”的課程。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1
[摘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高中英語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CALL、WALL及CAI的應用已成為外語教學的新動向。在此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教學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必將發(fā)生深刻變革。這種變革要與計算機及網絡發(fā)展相適應。本文對計算機與網絡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具體應用作了一些探討,以期能引發(fā)廣大同行的思考與實踐。
[關鍵詞] 多媒體 網絡 高中英語教學
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方法,是廣大中學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此課題的核心是研究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具體應用計算機和網絡輔助英語教學。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簡稱CALL)是外語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網絡輔助語言教學(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簡稱WALL)已經興起。在外語教學信息化的發(fā)展進程中,CALL和WALL必然會使高中英語教學產生重大變革。這種變革在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即聽、說、讀、寫,都是巨大而深刻的。具體表現(xiàn)如下:
一、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高中英語聽力教學
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主要是靠錄音機和教師本身來完成的。這種方式雖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點:如方法單一,控制不便等。計算機的應用,將會彌補這些不足。
1、利用磁盤存貯聽力材料。磁盤具有容量大、攜帶方便、容易保存、復制快捷等諸多優(yōu)點。薄薄的一張磁盤 可存貯相當于幾十盤錄音帶的內容。磁盤的復制比錄音帶的復制容易的多,輕輕一擊,則復制完畢。并且,軟件及網絡聽力資源豐富,選擇空間大大增大。
2、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播放聽力材料。這種方式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形象生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聽力中的難點,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聽力。而且,在播放中,所播放內容可以任意前進、后退、反復。學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聽不懂,可以迅速而準確找到而重復聽。這一點是錄音機所無法比擬的。
3、選擇地道的英語聽力軟件。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尤其是教師本身的英語授課是因人而異的。有些教師語音、語調不準確、規(guī)范,勢必會給學生的聽力提高造成障礙。而好的聽力軟件,所播放語音純正、地道,學生聽來則是一種享受,可以有效地彌補教師的不足。
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高中英語口語教學
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步加深,世貿組織的即將加入和奧運會的即將召開,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對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環(huán)境。計算機和網絡和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而真實的空間。
1、網上交談。一是通過國際互聯(lián)網,學生可以和外國人交談。現(xiàn)在,中學聘請外籍教師的寥寥無幾。中學生很少有機會與外國人直接溝通。而學生通過國際互聯(lián)網,可以和國外說英語人士直接交談。這種網上交談與國際長途電話相比,費用較低,選擇的余地也較大。因而,不出家門和校門,學生便很容易地與外國人溝通,交流情感。并且,不是面對面的交談,可以省卻學生的羞澀之感,學生可以大膽地去說。二是通過國內互聯(lián)網,學生可以和國內說英語人士交流。國內網民人數(shù)與日俱增,中間不乏精通英語人士。因而學生和他們交流就更容易,交談話題更多。三是通過校內互聯(lián)網,學生可以和教師、同學自由對話。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根據(jù)各自的語言水平和愛好,選擇不同的交談內容和交談對象。
2、人機對話。學生可以選取一些軟件來自主地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和表達。學生可對著話筒模仿計算機所播放內容,計算機可以對此進行反饋,發(fā)出一些諸如:“Very good”“Excellent”之類的聲音,用以激勵學生。因而學生就會愿學、樂學,說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多年來,許多英語教師和英語教學理論工作者對此做了大量工作,雖已取得一些成果,但總體效果還不夠理想。而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則會使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1、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英語課文教學質量。
CAI即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具有能集成文字(Text)、圖像(Graphics)、影像(Images)、聲音(Audio)及動畫(Animation)等多種信息功能。因此,它愈來愈受到歡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多媒體課件的形象生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一般要遵循以下四個步驟:
研究教材 → 課件制作 → 課堂實踐 → 課后改善
根據(jù)這四個步驟,教師制作出高質量的課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材上課文的教學質量。
2、應用網絡信息資源,提高英語閱讀效率。
利用多媒體網絡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條新途徑。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許多問題。例如閱讀題材狹窄,內容陳舊,訓練方法單一,呆板等問題。因為網絡具有信息豐富,題材廣泛且新穎、反饋及時等特點。它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選擇網上閱讀材料時,大體遵循以下五個原則:一是拓展性,即從網上選取的材料是對教材內容的擴展,延伸,而不是簡單的重復。二是時效性,即所選的材料內容要新,有時代感或關于一些熱點問題。三是趣味性,即所選材料要符合學生特點,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四是科學性,即所選材料要真實,如實地反映客觀實際。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因為網上虛擬的東西數(shù)不勝數(shù)。五是藝術性,即所選擇材料要難易適中,適合學生閱讀水平,對一些文章可進行適當改編。
另外,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時,要注意循序漸進。開始所選擇的材料難度較低,趣味性強,讓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并且對于閱讀結果不劃分等級,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后,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及時調整閱讀內容,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欣賞水平,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訓練方法比較單調乏味。教師一般是讓學生就一情景寫作;或對課文改寫;或寫英文日記。這些做法都較死板。而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則可使高中英語寫作變得生動有趣,豐富多彩。
1、利多媒體課件,激活寫作背景。教師可在屏幕上顯示一些迷人的畫面、關鍵詞語,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讓學生觀其形,聞其聲,然后有所感而寫。并且,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練習,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用法和句型及語法項目后,逐步地進行寫作訓練。例如,寫My Hometown(《我的家鄉(xiāng)》)一文,教師可以把關于本城市或鄉(xiāng)村的一些圖片播放,并對可能用到的詞匯和語法作一些必要的解釋,學生就會很容易地去寫。
2、利用網絡優(yōu)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電子郵件的出現(xiàn),縮短了交流的時間和距離。教師可指導學生結交國際筆友,發(fā)送電子郵件,讓學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以上只是對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教法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傊,現(xiàn)代教育必將發(fā)生一次深層次的變革。作為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這次變革,并且能夠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轉變。作為英語教師,要更新觀念,更新知識,終身學習,要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走在變革的前列,擔當時代的開拓者,把英語教學推向新的境界。
參考書目:何克抗:《CALL的理論基礎和以學為中心的課件設計》。
席玉虎:《全國英語素質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中國書籍出版社 1999年
《漫游INTERNET英語世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2
1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教學環(huán)境
生物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高中生物課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課本中高度概括的生物學知識、概念、原理進行一定的解釋和分析,引導學生去建立一定的知識網絡,讓學生將知識內容梳理清晰,更好地進行學習。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利用傳統(tǒng)的生物學教具以外,還需要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等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去了解生物知識,更為直觀地接觸生物學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適合其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的思考環(huán)境。例如,在講授《光合作用的原理與應用》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視頻、PPT、圖片、科學紀錄片等方式,讓學生對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行一定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然后利用課件等形式來為學生講解一些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具體情況和作用,讓學生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個完整而清晰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突出教學重點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會涉及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的生命現(xiàn)象和一些難以觀察的具體的生物反應,這些知識如果單純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有時是很難被學生所理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使學生形成更加清晰和明確的生物知識網絡。例如,在講授《細胞的增殖》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相應的知識內容,將重點、難點突出出來,教師可以將細胞增殖的整個過程進行分解,利用一系列的圖片對細胞增殖的過程進行一定的'解析。形象化、直觀化的圖片會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快速地進入思考的環(huán)境之中,從而減小對增殖規(guī)律的理解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展示實驗過程,提高學生的認識程度
信息技術還可以對一些生物實驗予以展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內容,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T2噬菌體在電鏡下的照片和模式圖,介紹T2噬菌體所具有的結構特點,以及展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步驟和過程。通過學生分析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分別用35S和32P放射性元素予以標記,便于學生得出結論。這樣一來,學生對這個實驗的內容就有了清晰且詳細的認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該實驗的了解程度。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3
摘要: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是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細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優(yōu)化對于完成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從培養(yǎng)信息素質,體現(xiàn)“宗旨”;重視教材的作用,重“掌握”;貼近學生生活,滲透“應用”等方面詳細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選擇與優(yōu)化;
當前的高中課程教學要求要以“三個面向”為指引,結合時代需求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其中,高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因為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不僅僅是一項技術,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技能。而且,這項技術發(fā)展和更新的速度飛快,需要把課程和現(xiàn)實需求密切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但是從現(xiàn)實來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面臨著一些困難,例如教師相對短缺,任教班級較多,課時相對較少但教學內容很多,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是非高考升學科目,學生專注度不夠,學習積極性差等一系列問題是較為普遍的。因此,結合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和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非常有必要針對當前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尤其是課時緊張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需要廣大信息技術教師重新審視教學,細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合理選擇并且優(yōu)化教學內容,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培養(yǎng)信息素質,體現(xiàn)“宗旨”
在20xx年,高中階段的學科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說法就被提出來。學科素養(yǎng)是以個人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為主體的能力,對于信息技術學科來說,21世紀作為信息時代,信息素養(yǎng)就是學生的必備素養(yǎng)。據(jù)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把“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社會責任”四方面的素養(yǎng)落實到日常教學中去,既能夠體現(xiàn)知識的獲得,更要重視學生內在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內容的選擇上也要以此為依據(jù)進行合理、科學的選擇,把有效和高效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讓學生理解Microsoft word這一辦公最常用的軟件的特點和優(yōu)勢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辨別,我找到類似的軟件Office與之對比讓學生自學它們的相同點及不同點。更直觀地給學生呈現(xiàn)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實際體會中來理解知識,也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運用知識,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重視教材的作用,重“掌握”
新課改下的教材目前呈現(xiàn)一標多本的趨勢,各地在教材使用上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所以教材的主要作用就是輔助教學、輔助學習但是不能夠完全死板地教教材,而是要學會整合相關資源,結合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實際,呈現(xiàn)最適合他們的學習內容。要以信息技術學科的課程標準為指南,全面、恰當?shù)亟庾x課標,在此基礎上應用教材,切實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和說明書等相關信息的學習,達到創(chuàng)新學習的目標。
三、貼近學生生活,滲透“應用”
我們學習的很多內容都來源于生活,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信息技術學科也是如此。廣大教師可以結合當前應用較為普遍的一些技術或者知識,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或者嘗試,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與遠方親人進行視頻是信息技術很普通的一個應用,對于沒有用過電腦或者智能手機的年齡大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新鮮事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家庭的周圍推廣這一技術,讓學生體驗收獲的成就感的同時,也能夠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認知。
三、捕捉意外,演繹精彩重“聯(lián)學”
教學需要有預設,這是必要的,而且教學預設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課堂生成是有效教學的有機組成,教學預設要保全生成,并給意外生成留有空間。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契機,及時捕捉并靈活利用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恰當?shù)脑u價和引導,有效地促使課堂教學生成和學生的發(fā)展,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這些動態(tài)生成的意外或許會擾亂教學節(jié)奏。作為教師,只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好這些意外,信息技術課堂就能煥發(fā)出新的活力。例如有一次講“數(shù)據(jù)管理技術”,我正準備讓學生按要求篩選數(shù)據(jù),有一位學生舉手,大聲說:“我做到了,我做到了!”學生都投去了好奇和懷疑的目光。于是,我請那位學生演示,原來他按要求將表格中的其他內容都刪了。于是,我問:“你們認為這樣做是不是真正滿足了要求?大家按小組討論一下!睕]想到學生非常踴躍地發(fā)言,課堂氣氛空前活躍。
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學不再是完全預設的,而是不斷生成的,課堂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整體,處處蘊含著矛盾,生成與預設之間的平衡與突破,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需要生成。預設體現(xiàn)對文本的尊重,生成則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預設體現(xiàn)教學的計劃和封閉性,生成則體現(xiàn)教學的動態(tài)性和開放性。
教師通過合理設計、生動引導,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近70%的時間是學生的閱讀、思考、體驗、反思活動,他們及時得知自己的學習成效,在不斷學習中深化認識。教師通過網絡即時反饋,準確捕捉到學生個性化的問題,不僅從方法上及時給予學生指導,而且通過即時反饋,積極、正面地評價學生。學生在不斷的成功中強化自我肯定感及進一步提升的愿望。師生在持續(xù)的互動中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一書中寫道:未來將屬于那些擁有與眾不同思維的人!信息技術學習從基于關鍵詞由于高階思維的轉型,是技術發(fā)展之必然,教育發(fā)展之必然,也是社會發(fā)展之必然。
總之,新課改下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需要結合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作為教師來說要結合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來大膽整合、優(yōu)化教材,滲透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向,這樣才能夠打造更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4
一、計算機課程的現(xiàn)實實踐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清楚地闡明需使同學們理解信息科技在平常生活里面的運用,培育同學們學習、運用電腦的興致與理念,亦即是需使同學們親自動手,將所學會的理論與技藝用來處理現(xiàn)實生活里面的難題。所以,在課程上需注重貫徹活學活用的準則。
1、講學授課內容的安排需和同學們的實踐相整合。如今的計算機授課課本,每個地區(qū)所選用的均不一樣。老師在挑選授課用的課本時,應當要秉承一定的準則,那就是要合乎同學們的現(xiàn)實需要的方是最合適的。安排的授課內容,需合乎同學們的年齡情況與現(xiàn)實需求。舉個例子,在講解畫筆的應用時,同學們可以應用其來設計卡片,表達對他人的祝福;關于文檔的文字處理內容,同學們能夠應用它來撰寫日記、發(fā)布通知、登記課程表等;對于PPT的學習,同學們能夠應用其來做好班集體的通訊集;對于各種播放器的使用,同學們能夠通過它來播放他們喜愛的音樂等等。如此種種,同學們在課程上所學的知識均是和自身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均是平日生活里面可以活學活用的,同學們學起來則會趣味更濃厚,也更愿意去學習了。
2、在運用過程中訓練,溫故而知新。學習某些原理或者技能無非是為了可以方便自己的生活,將其用到生活中來,當知識滿足了這些條件的時候,同學們方會盡可能用各種方式來加強鞏固已掌握的學識。這表明,在堂上規(guī)劃練習時,需注重適用性。舉個例子,在講授了電子郵件的課本內容后,同學們對于以后的作業(yè)筆者均要求他們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發(fā)送至我的郵箱里面,其間包括用畫筆繪成的圖畫、精美的賀卡等。我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返回給他們我的修改意見,包括對他們的進步的肯定、贊許還有激勵,當然也不乏對他們的進一步完善作品的意見建議。通過此種方式,使師生彼此間的心理距離更加靠近,在鞏固已有學識的基礎上同學們對新的學識的渴望更為迫切了。
二、計算機課程的授課形式
1、巧妙設置引入語,開發(fā)同學們學習的興致。古語有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師對于一節(jié)課的引入語的處理非常關鍵。成功的開場白,不但能夠激發(fā)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致,亦能夠使同學們的心情愉悅,激發(fā)他們更多的學習熱忱。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老師,需依據(jù)各種授課內容,設計好可以引起同學們一窺究竟的欲望的導語帶入新內容,進而盡可能削減同學們與課本的距離,讓大家體會學習的快樂。還有,不妨考慮用示例佳作取代言語,給大家賞析優(yōu)美的樂曲、美不勝收的畫面,通過word制作的版面、通過PPT完成自我介紹、通過Flash完成的動漫佳作等等。以如此生動、活潑、詳細的實例來開發(fā)挑起同學們學習的渴望。
2、舉辦各種比賽,發(fā)掘學習的興趣。依照各個層級學生的興趣形成各種不同層級的興趣小團隊,對同學們做好相應的培育工作。就像文字錄入、計算機繪圖、計算機動漫、網頁制作基本學識等。學校亦能夠經過各式比賽項目,來挑起同學們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像各種文字輸入競賽、計算機創(chuàng)意繪圖競賽、機具創(chuàng)造性的電子期刊展演、網頁制作競賽等等比賽,經過一連串的比賽項目,不僅挑起同學們學習的欲望,還提升了他們計算機操作的水準。亦可將同學們的佳作放上校園網絡里面展覽,按照時間安排,組織評審、整理并給予回饋,對優(yōu)秀的佳作進行肯定。展覽同學們的佳作(包含展覽它的操作進程和最后成果),對于該同學來講即是一種激勵,而在別的學生那里則建立了一個追逐的標桿,發(fā)揮了榜樣的價值。
三、多媒體技藝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實踐的若干思考
1、需正視多媒體在授課中的價值。在授課中應用多媒體科技,雖是能夠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致,提升授課成效,然而不可以過分注重其在授課中的價值,其僅是授課進程中的協(xié)助方式。授課過程中仍需盡可能發(fā)揮老師的主導價值,重視老師與同學們的情感溝通,用老師的專業(yè)知識與人格吸引力感化他們。
2、多媒體課件需合理制作。多媒體授課課件,不能夠僅僅注重外表的精美,有名無實;亦不可以過分注重各種媒介的運用,將很多的音頻、圖畫、錄像堆就而成,讓授課內容不清晰。多媒體課件的創(chuàng)作,應當以授課內容為根本,凸顯重點,在需要的時候應用各類要素,以服務課程授課為重要目標。
3、重視對老師素養(yǎng)的培育。多媒體技能的運用對老師做出嚴格的要求。除了要精深于本身的專業(yè)學識外,仍要熟練學會多媒體技能中具有的各類硬件設施與有關應用程序的應用。如此則要求老師持續(xù)地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多學習,多探討。并且,亦要求校方召集老師做好有關的培訓工作,提升老師的技能,讓多媒體技能可以較好地給教學提供服務。
4、使同學們參加到可見的創(chuàng)作與實操中來。高中生具備相應的計算機基礎,老師需盡可能使同學們參加課件的創(chuàng)作與實操進程中來,這樣一來會讓同學們不但是學習的一員更是探究者,這樣的課程,同學們的參加到其中的渴望會非常強烈,學會的知識當然會留有極深的印象。老師和同學們一塊創(chuàng)作,一塊實操,一塊探討,則授課成效會空前地好。
四、結束語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是為了開拓高中生的視野,使他們跟上這個互聯(lián)網時代的一大舉措。由于其引進的時間較短,可供借鑒的經驗不多,因而需要我們諸位奮戰(zhàn)在一線的教學工作者不斷整理反思并給后人留下一些有益的提醒和可供參考的意見,基于這一點,筆者綜合了自身的從教經驗與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實踐方式的有益探討在此呈現(xiàn),以期給各位以有益的參考。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
1.正確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學
20xx年至20xx年間,我市對50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有關高中信息化教學應用的問卷調查,涉及到的問題都與目前教學改革下高中信息化教學方式的種種問題有關,50位老師的回答中,有20%認為授課方式基本可以接受,且對于未來的信息化教學充滿信心。40%的老師認為信息化教學目前普遍存在難點困惑,對于今后的信息化教學還需要不斷研究與探索,還有40%的老師普遍都傳達了對于信息化教學的不理解,對于在今后的授課方式中有效結合信息化教育基本都持否定態(tài)度。由此可見,目前高中信息化教學要真正做到與常規(guī)教學模式相結合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改進與探索,對于高中信息化教學這種方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是否錯誤的估計了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與未來發(fā)展前景。信息化教學開始在國內被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課程的地位得到了有效確立,成為高中教學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化教學的課程操作性與實踐性等特點,使其與常規(guī)教學方法相比顯得更加復雜多變,往往在教師的教程安排中會因信息化教學本身的難點而導致課程結構出現(xiàn)明顯問題,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感到困惑與迷茫。這些都是信息化教學目前在國內高中教學實際應用中存在的短板。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我們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美好的未來。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理性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學,正視其在教學應用中的優(yōu)缺點,努力的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更加有效地信息化教學方式。
2.正確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
科學教育出版社在信息化教學改革之初,就當下國內教育現(xiàn)狀與基本問題的探析中曾有過這么一個案例:杭州某中學在新教材改革中被作為試點進行新教材的學習,分別在該中學開設了五個實驗班與十二個平行班,因新教程改革中對于信息化教學的安排,所以在每一個班級的教學中都進行了信息化教學的輔助教學模式。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與理解,觀察試點班級所有實驗班與平行班的期末成績,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預期中的那么理想。成績較為優(yōu)異的實驗班在期末成績上基本沒有變動,并沒有出現(xiàn)預期中,因新課程改革出現(xiàn)的信息化教學而得到學習成績有效提高的情況。反之學習成績稍稍落后的平行班中,期末成績均有提升,大有迎頭趕上的趨勢,多名在課堂表現(xiàn)活躍的同學成績都位列前茅,取得的很大的進步。從案例中可以直觀地觀察到,有效被調動起學習積極性的同學,以及主動了解并且掌握信息化技術對于自己學習成績重要性的同學,在本次的試點教學中都獲得學習成績的提高。信息化技術因其自身的優(yōu)越性,在教學過程中是值得推廣與應用的,其應用于教學的方式也應該是貼合實際,并且以自身優(yōu)勢為主,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以自身的技術特點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作為課堂教學新模式,其本身更需要不斷地了解與適應課堂教學,更好的服務于學生,更有效的幫助學生,是未來信息化教學需要考慮的重點,是未來開創(chuàng)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的重要因素。
3.開創(chuàng)主題式信息技術教學
主題式教學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被廣泛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之中,在當下教程改革中,我校將主題式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與適應,充分利用了主題式教學的優(yōu)點,并且發(fā)揮了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階段性的在本學期的教育情況上取得進步。例如,為響應教程改革中提到的信息技術教學,我校開始在高中各個班級中應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自身因素,作為教育機構。我們在進行自身的加強與改善的同時,很難保障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在授課過程中,我將開創(chuàng)主題式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到課堂之后,學生的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因為他們的每一個人都想更好的表現(xiàn)自己,都想得到老師的認可,故學習的積極性一直很高。首先以某一個教學內容為課程講解主題,輔助以信息技術在多媒體上將本次主題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且通過聲形并茂的講解為學生解開疑惑,對于學生的難點,老師會使用信息技術查閱出大量資料,然后依次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將一節(jié)普通的授課變得豐富多彩,學生變成了主動的探索與求知。老師也不再局限與獨自的授課方式,更在學生學習成績上做到了有效的幫助與提高。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有所創(chuàng)新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務學生、幫助學生。開創(chuàng)主題式信息化技術教學,是有效應用信息教學的新途徑。
4.結束語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用發(fā)展的眼光正確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學,正確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開創(chuàng)主題式信息技術教學,并且將這三種方式融入到日常的授課中,互相配合,相互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點帶動面,讓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08-24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05-21
新課改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08-24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通用)05-25
[通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篇05-22
【集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篇06-11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精品15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