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小學數學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論文1
論文3:數與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以后的學習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數形結合帶給教學以蓬勃之生命,賦予教學以持續(xù)性的活力,使有效教學的策略更豐富,更清晰。
1以童真喚起興趣,營造樂學的有效教學情境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發(fā)展!痹谖覀兊耐甑挠洃浿,好的動畫片和童話書總會給人一種最美好的的印象,那種感覺揮之不去,抹之不滅。新課改教材里各種鮮艷逼真的情境圖,各種平移、旋轉、對稱的美麗圖案,可以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與學生互相問好后,筆者設計了“分數樂園”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的卡通畫面,可是“智慧大門”卻關閉著。生動形象的動畫謎語,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成功地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精神和戰(zhàn)勝困難的斗志。學生猜對后,引出生活中分東西的經驗,自然而然地導出課題“認識幾分之一”。筆者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孩子們特別熟悉和喜歡的———“分數樂園里智勇闖三關”的游戲,使學生們的自主參與意識自然而然的產生,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2看圖說話,鼓勵多提問;先學后導,作圖更有效
陶行知先生說過:“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學生沒將題目讀懂時,他是沒有問題的,這與他沒讀題效果一樣。只有鉆研之后,才會生出“看似絕壁,卻辟小徑”之感。在《分數的初步認識》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新授部分,筆者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分三次展示課件“分數樂園”,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逐層深入地讓學生觀看直觀的感性材料,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地學習新知。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和一些食物(包括:兩瓶水,四個蘋果和一塊月餅。)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分蘋果和水后,引導只有一塊月餅,要分給兩個小朋友,該怎么辦呢?隨之“半塊”的答案就悄然產生,緊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那么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半塊?”那半塊是怎么樣的呢?經過動態(tài)展示比較平均分與不平均分的'“一半”月餅,讓學生形象充分地理解平均分,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礎上,介紹二分之一的意義,從而自然引出1/2的寫法和讀法。
3數形結合,不忘操作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在本課中設計了“折一折”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折紙,來突破難點,完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的轉化過程。學生興致勃勃地在“折一折”中玩起了折紙游戲,使他們在玩中發(fā)現(xiàn)問題,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筆者還設置了“快樂猜猜猜”的小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體驗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
3.1強化認識,完整敘述
由平均分實物導出,圖形也可以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2。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包括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折出它的1/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小組合作中解決疑難。通過進行比較交流,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圖形?如何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哪部分是它的二分之一。使學生能夠完整敘述1/2的含義,提高表達能力。這個過程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還讓他們明白數學無處不在,源于我們的生活。最后,在共同交流,檢查所學習的新知識,達到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3.2動手操作,促進內化
緊接著,順勢引導:你能繼續(xù)折出這個圖形的1/4嗎?引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新知的欲望,逐層深入的誘導新知。交流匯報意義后,課件引出長方形的4種不同的折法,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來表示呢?讓學生體會到:雖然紙的形狀不同、折法不同,但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這個過程由淺入深地逐層深入,學生自主探索,欲望強烈,解決了疑難問題,使他們充分地體驗到了成功。
3.3順勢引路,巧妙遷移
認識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讓孩子們乘勝追擊,繼續(xù)研究各種幾分之一。順勢教師要求:你能試著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嗎?拿出學具袋中的材料,每人選擇一樣試一試。經過折涂,學生之間的交流介紹,讓學生展示并解說成果。通過變換板書的數字,引導學生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提示: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那平均分成5份、6份、100份呢?學生總結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鍛煉他們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4“形→數”、“數→形”,分階段把握數形結合知識難度,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
低段學生及圖形建構差的的學生適宜“形→數”的直觀思維,其教學大多以觀察、操作等活動開始,在感知和積累了大量空間圖形的具體形象及抽象化圖形后,自然過渡到復雜、抽象的圖形學習。高段的學生適宜“數→形”、“數→數”的抽象思維,因其數形知識有了一定積累后,幾何直觀圖形感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他們在觀察、分析、思考題目后,對于簡單的圖,不一定每次都要畫出來。數量關系式、圖形能用“腦圖”表現(xiàn)出來再好不過,“腦圖”才是我們最美好的追求。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數與形的知識結合起來,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使問題迎刃而解。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視其情況,降低層次,回溯到相應的基礎上再予以教學。
小學數學論文2
=100.48(平方分米)
又如,以上教材第40頁例2,一堆煤近似圓錐體,底面周長18.84米,高1.8米,準備用載重5噸的車來運。一次運走這堆煤,需要多少輛車?(1立方米煤重1.4噸)。教材采用三步分步式計算,共有四次乘法、兩次除法計算,麻煩不說,準確率可想而知。在學生獲取題目信息,理解題意,明確解題步驟的基礎上,采用綜合式計算較為簡便,且π以外的乘除法都先計算(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這樣計算是符合運算規(guī)律的),最后再求關于π的值,學生都會做得心應手:
3.14×(18.84÷3.14÷2)2×1.8×(1/3)×1.4÷5
=3.14×(9×0.6×1.4÷5)
=3.14×1.512
=4.74768
≈5(輛)(這里采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強化,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學習自信心和學習動力明顯增強,計算準確率大大提高,使這部分內容學習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論文2: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深入實施,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地獲取知識,自主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
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從教學某種程度說,如果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征,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對教學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的激發(fā)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事物并進行探索,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思維活動才積極有效,學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擁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氛圍外,更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結合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談談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鼓勵學生大膽猜測、驗證,自主學習,主動獲取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猜想、實踐、類推等實踐活動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初步形成評講與反思的意識,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整數除以分數》時,我首先讓學生在學習分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猜測,嘗試完成計算,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后讓學生選擇已有的學習方法進行驗證。例如將分數化成小數計算,或者利用除法中商不變的規(guī)律等方法驗證。是學生明白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和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一樣,都是乘除數的`倒數。學生在這種體驗中,對數學知識的奧妙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再通過算理的揭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就更加深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得到發(fā)揮,激發(fā)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xiàn)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良好的數學問題情境,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誘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lián)想,能容易調動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從而使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
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置身于生活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工程問題》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
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近年來咱們家鄉(xiāng)最大的變化是什么?你長大后打算為家鄉(xiāng)的變化做哪些貢獻呢?
如果我們要把街道環(huán)境進行綠化,使它更加美麗。打算把綠化的工程進行招標,應聘單位有三個,他們都承諾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但甲工程隊單獨完成任務需要10天,乙工程隊單獨完成任務需要15天,丙工程隊單獨完成任務需要18天。(1)你選擇哪個施工隊?為什么?(2)為了加快完成速度,你又該怎么選擇?
通過這樣的情境設計,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小學生特有的性格特點能有效地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使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極大提高,主動獲取知識,自主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三.重視實驗操作,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知識是通過實驗、操作,在觀察和總結的基礎上得到的。如果教學過程中,教師為“節(jié)省時間”,忽略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活動,即使學生在教師的操作演示下掌握了知識,我想那種獲取知識的印象也是非常模糊地,它經不起時間的推敲。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實踐操作,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知識。在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提高,同時也極大地發(fā)展了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學生通過對圓的認識,了解圓的周長也直徑有關系。到底圓的周長也直徑有什么關系呢?如果我直接給學生演示得出結論,或者直接給學生說出來,通過練習,學生也能了解。但這種學習可謂是“填鴨式”教學。學生不明白為什么,對知識的理解就會顯得空洞。我在教學中,讓各個學習小組準備大小不同的的圓形,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操作、探究,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是學生明白:圓無論大小,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充分肯定學生探究成果,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印象深刻,形成學生對自主學習數學成功的自豪感,同時更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小學生的學習行為很大程度受到情感的支配。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嘗試多樣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通過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學習樂趣,,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論文3:小學數學好課的評價標準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些數學課: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并不理想;有的教師注重精講知識,留出大量的時間練習各式各樣的習題,雖然學生解題能力尚可,但卻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潛能;有的教師讓少數優(yōu)等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動、匯報……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多數學生作陪客旁觀,個別學困生更如霧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這些課在平時的聽課活動和觀摩教學中并不少見,其中有些課甚至還被評為好課。眾所周知,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如果不對好課的標準進行重新認識,勢必會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一堂小學數學好課的評價標準。
“一個都不少”——面向全體學生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tǒng)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并不意味著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于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發(fā)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學方面學有余力的優(yōu)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采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fā)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yōu)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在活動中學數學”——關注學習過程
“數學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應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引自《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xiàn)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許多東西是教師難以教會的,要靠學生在活動中去領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學習。一堂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概念、法則的形成過程,暴露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說,教學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奧蘇貝爾稱之為“先行組織者”),從而為新知學習提供認知固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的可利用性;應啟發(fā)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準新知的生長點,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而且充分考慮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已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學習的起點(維果茨基稱之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應突出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矛盾,引發(fā)認知沖突,使學生達到“憤悱”的狀態(tài),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的生命在于應用”——注重學用結合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的應用業(yè)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少專家指出,數學教學不能“掐頭去尾燒中段”,要重視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一堂好課,不僅要讓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還應使他們懂得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引自《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一方面,數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的教學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統(tǒng)計知識及一些應用題的學習,都是從實際出發(fā),經過分析整理編成數學問題的;另一方面,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許多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例未能進入課本。因此,教師應處理
好數學的學與用的關系,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注重學用結合,應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學應用性因素,堅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fā);應盡可能地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數據編制數學問題,體現(xiàn)數學與生活相伴;應在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改變封閉式的單向結構為開放性的多向結構;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索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和應用中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小學數學論文3
一、改善教學方法,開展游戲化教學
新課程改革強調,小學數學課堂應當充滿趣味性,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能力。一般地,趣味性教學往往與游戲教學關聯(lián),因此在構建小學情景化教學課堂時,教師應當積極嘗試游戲教學法,將數學課堂與游戲結合,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能玩游戲。比如在教學小學低年級數學“報數”時,筆者讓學生從1開始報數到99,在報數過程中,規(guī)定遇到“5”及“5”的倍數時,要跳過該數字,如果學生報錯數時,就懲罰他們?yōu)槠渌麑W生表演節(jié)目。這樣一輪下來,自然有學生存在報錯現(xiàn)象,于是他們又表演起唱歌、跳舞、繞口令等節(jié)目,整個數學課堂仿佛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學生唱跳玩樂,既達到了本節(jié)數學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而且助于學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游戲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教師還可以針對不同學科知識,設計出各種趣味性十足且形式各異的數學課堂游戲,參與游戲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人為主,也可以小組形式進行。在學生進行游戲過程中,教師切不可完全放任不管,聽之任之,這樣不僅不利于推進游戲的進程,而且不利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教師要從旁指導和監(jiān)督,對學生游戲過程中偏離課堂教學主題的現(xiàn)象要及時糾正,讓游戲環(huán)節(jié)與數學知識內容緊密結合,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
二、借助童話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是情景化教學的核心,也是學科教學的有利“武器”,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教師在提問題時要充分抓住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如何進行有效、恰當的提問,如果所提出的問題方式不對或者受其他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學生對提問絲毫不感興趣,那么提問就淪為形式,徒勞無功。對此,教師在提問時,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將問題寓于童話故事中,創(chuàng)設出童話式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融入童話情景中,與童話主人公一起分析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時常采用童話故事導入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比如在學習除法相關知識時,筆者就跟學生講道:“在一個山谷里面住著一群小精靈,一天,精靈族長帶著一大堆的蘋果準備分給精靈們,精靈族長對小精靈說:‘我給你們每人分兩個蘋果’。愛吃蘋果的精靈們想要多點,于是要求族長多給,族長無奈地說道:‘那給你們20個蘋果分給你們10個精靈’。精靈們想了想覺得還是不夠,于是又要求更多,最后族長生氣地大聲吼道:‘給你們200個蘋果分100個精靈’。這回精靈們終于滿意了,得意洋洋地以為自己占了個大便宜,可誰想到……”到這里,筆者故意賣了個關子,讓學生思考結果是什么。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與討論之后,筆者與學生一道探索得出:精靈其實沒有占到便宜,每個精靈最終得到的蘋果只有兩個,因為被除數的除數增加相同的倍數,它們的商不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情景化教學方法作為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法中較突出的一種,對于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等,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當有效地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小學數學論文4
教學活動在實現(xiàn)教學設計有效性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的教學活動形式較為單一,難以滿足趣味性的要求,也導致學生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沒有實現(xiàn)合理的激發(fā),難以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目標。
3提高教學設計有效性的方法
3.1教學目標明確化
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明確化離不開內外結合法,這種表述方式可以同時兼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興趣的培養(yǎng),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推動教學目標在行為和心理上的雙重實現(xiàn)。
3.2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分析
首先教師應該對教材的理念有著系統(tǒng)的把握和認知,其次是對教材內容的具體化分析。比如不同版本的教材實際上具有不同的例題,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把握住不同教材的思想體系和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分析,幫助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和目標。
3.3結合實際,對學情進行合理的分析
對于學情的分析決不能太過隨意,一定要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調研,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結論的科學合理性,才能幫助教師制定出效果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案。這里所說的科學方式包括很多種,其中問卷、訪談等等是較為常見的方式,通過調研將獲得的結論和教師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從而得出較為科學的學情。問卷一般情況下需要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特點自行設計,而訪談則可以實現(xiàn)學生和教師的自由溝通,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到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和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觀察也是可采取的方式,包括對學生課上表現(xiàn)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的觀察,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課后練習的批閱頻率,這些方式都有利于實現(xiàn)學情分析的科學性。
3.4堅持數學教學本質不動搖,展現(xiàn)特色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xiàn)出數學教學的本質和特征,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xiàn)知識、思想和具體活動的'有機結合,防止形式化教學的出現(xiàn)。教學設計應該堅持調動學習主動性為目標,充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教學的活動中來,積累學習經驗并在經驗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實驗、證明、推理等都是數學教學所特有的活動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幾種活動來實現(xiàn)教材和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保證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應該充分體現(xiàn)出科學性的特點,同時也要兼顧藝術性,必須要遵循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同時也應該充分展現(xiàn)出學生自身的特質,實現(xiàn)素質教育和個人特長的展現(xiàn)。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數學教學的課堂活動可以給設計的進行帶來靈感,而教學設計也可以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豐富性,在實踐中應注意兩者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王光明,康玥瑗.小學數學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7.
。2]劉樹仁.小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62-63.
小學數學論文5
一、把握時機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課程教學背景下另外存在的教學模式,重點在教學中學生會不會接受,能不能適應。作為小學教師,不要為合作學習而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緊貼教學的內容選擇適當時機開始進行,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實際教學活動中,筆者覺得兩個方面值得注意:
1.設計問題,答案過多時
當教學一年級“認識人民幣”的時候,教師準備了6個壹角、3個貳角、1個伍角,我會設計題目要求學生從中拿出6角錢,可以用什么方法拿?部分學生可以拿6個壹角,也有一些學生說可以拿3個貳角等等方法,出現(xiàn)很多答案。此時我會提問:“你們覺得自己的答案夠全面嗎?有什么方法才能找出完整的答案呢?”借助這個時機及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讓每個小組把完整的答案展現(xiàn)出來,然后再在組里找到這類解決問題的關鍵進行有序的探索。通過準確的把握時機,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了思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方法。
2.意見不一,發(fā)生爭論時
當今的小學生不善于根據理論和依據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出現(xiàn)意見不統(tǒng)一,就以表面的意思爭論不休,沒有說服力,存在一邊倒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應該把有爭論的疑點恰當的融入小組中去,讓有相同意見的.學在一起合作,與其他組進行爭辯,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位置”這一課時,目的是讓學生準確的掌握左右的相對性,教師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跟著老師做將手鏈戴在同樣的手上。首先,教師面對學生把手鏈戴在左手,接著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戴在右手,部分戴在左手。教師隨之提問:“你們誰戴的是正確的呢?”在問題的推動下,全班同學會迅速分成兩組。教師先不裁決,是讓有不同意見的雙方合作商量在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雙反同學,經過激烈的討論后,各自選出代表,順其自然一個小小的辯論會就形成了。
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維系好關系
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中,處理好學生的個性獨立意識和集體合作意識、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1.處理好師生的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中的最重要的活動就是以學生為主的多動。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應該以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出發(fā)點,把整個教學當作一部戲劇,教師作為“導演”,學生當好“演員”,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將娛樂、游戲帶入課堂,給學生帶來一個全新的感覺、強烈的刺激,從而才能夠有效的組織他們的愉快情緒。”將“導”與“演”分工合作,將大量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師生有機會相互交流溝通,共同進步。教師也可以通過樂趣中對自身的工作做到減壓,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學問題,人性化設計教學模式,做好教學改革。
2.處理好學生獨立學習與集體合作學習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明白個人與集體的正確關系,加強自身的責任感,積極參與討論學習,不能帶有不良情緒。在總結學習成果時要設立中心發(fā)言人。中心發(fā)言人要學會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認真聽取小組意見,將整個交流情況做到適時報道,準確表達小組的意見,并導入競爭機制,將每個發(fā)言的機會留給每個小組成員。
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實施正確的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依照尊重學生、遵照自愿的原則,了解學生的知識情況、學習動力、心理素質、業(yè)余愛好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然后將學生分成一般4到6人的學習小組。
1.以成員關系分組
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好朋友,將好朋友分到一個小組其作用可以讓他們相互鼓勵、共同提高。缺點就是部分學生沒有好朋友,內心就會孤獨,所以,教師在分組之前應該讓個別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能主動邀請孤獨的同學與自己一組。有時同組的好朋友也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教師應該參與其中,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們相互競爭、相互糾正。
2.以臨時情況分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會有部分學生無法融入小組的學習中去。動態(tài)性小組的建立有助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針對性輔導。例如在教學奇偶數時,教師提出:“在2、4、5、6、8這些數中,其中那一個數會與其他不同,理由是什么?”學生們爭先恐后的自由組合開始討論起來。會有部分學生離開自己的位置,跑到跟自己想好的坐到一起討論。這類情形,不但不會阻止,反而會使學生自己感到高興,這是學生自己組合的小組,也是動態(tài)性小組學習的表現(xiàn)。這樣臨時組合的小組非常符合小學生的性格,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不受束縛。
3.以上課內容分組
教學課堂中會有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對此教師有兩種不同的分組方法:一種當然將共同看法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討論,談談想法;第二種是將不同看法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辯論,目的是讓一方說服另一方,然后站在統(tǒng)一立場。這樣分組的形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從而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只要秉承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才能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運用。
小學數學論文6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當教師的情感灌注在教學內容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接受教師所教的數學學科上了,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產生情感期待效應,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期待,教師對學生深切的愛,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每一節(jié)課,教師要滿腔熱情,讓學生從教師的“精神”中受到激勵,感到振奮;要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學”要用自己的眼神、語調、表達對學生的愛,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
二、注重直觀教學,誘發(fā)學生的興趣
根據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在數學上,他們比較喜歡認識具體和形象的事物。重計算,輕概念,重記憶,輕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數”,由于字母在表示數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確定性,具有“代”和“變”的抽象性,他們原有的對數的認識就感到不太適應,所以教師根據這一思維特征對數學概念的引入法則的說明,特別注意加強直觀形象和具體的教學,把教學內容處理成符合學生原有認識上的東西,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數軸”概念的教學,教師是拿著實物溫度計上課,溫度計上有刻度,根據溫度計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測量不同的溫度;與溫度計類似,我們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刻度,標出讀數和方向,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那么這樣的直線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數軸的定義,這樣的講解生動具體使學生看有實物、想有形象、記有特征,不但使他們學得有感、記得牢固,而且使他們理解得也較為準確和深刻。這樣處理教材的例子是相當多的,任課老師如果加以充分利用,會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注意到直觀形象教學的局限性,不能濫用,要特別注意類比的事物與新的概念法則間的內在聯(lián)系,慎重考慮他們之間比較的科學性。
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習興趣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人自發(fā)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意向。好奇心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萌芽,學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現(xiàn)在對一些新鮮事物,自己不懂的東西有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他們總愛問個為什么,或者異想天開,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求知欲,這是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興趣的先導。
1.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教師把一些教學內容轉化為有趣的問題,吸引住學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搞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同學每人都默記住一個數,先將這個數乘上5倍,再將所得結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將結果告訴老師,那么老師即能猜出你默記的哪個數。為什么?許多學生覺得老師很神,此時教師將其中的奧妙是解了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講給學生,他們恍然大悟,對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興趣更濃了,新教材中安排了許多有趣味的數學典型故事和游戲,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數學家丟番圖的“墓志銘”“代數的故事”等等,教師都用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使他們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由潛伏狀態(tài)轉入活躍狀態(tài),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利用好奇心,收集圖片資料,利用模型實物,激發(fā)學習興趣
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教學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加強對圖形的認識和感受。在配套教具的基礎上教師不妨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圖片,如金字塔、清真寺、中國的古塔等等,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規(guī)則的和不規(guī)則的物體,如乒乓球,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邊形或八邊形的茶葉筒、魔方等等。讓學生感知這些建筑物都是由許多幾何圖形組成的,從而認識到學習這些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觀察各種幾何體和實物圖,通過大量的模型、實物例子形成對各種幾何體的直觀認識,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好這些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課本中有一個例題,要求畫水管的三叉接頭的三視圖,如果教師準備了實物教具,讓學生從正面、上面和側面仔細觀察所看到的平面圖形,學生就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在實踐中體會了物體的不同呈現(xiàn)方式,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教師經常在教學中安排一些小競賽
如講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后,教師將相同類型的課后練習題一次布置給學生,只要求他們列出應用題的方程即可,看誰列得既快又對,教師作為平時成績給予打分,對答得快和對的學生進行鼓勵。平時,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師生間的感情交流,培養(yǎng)他們學習上的爭強好勝心決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中多給學生提出思考問題,并引導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努力做到讓學生思考問題力求讓學生獨立思考,并以鼓勵為主、努力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和諧的氣氛,對待學生作業(yè),教師每次及時批改,通過迅速的反饋了解自己教學效果,對學生作業(yè)中普遍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首先要從自身中找毛病,然后師生共同分析,加以糾正。對待差生的作業(yè),教師總是精心批改,抱著滿腔熱情的期望分析錯誤的原因,排除其學習的障礙,使其保持對數學學習的信心,進而逐步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4.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fā)他們學習成功的欲望
我們教師特別重視用課外時間因材施教,讓優(yōu)生和差生在數學上都有所進步,培養(yǎng)數學優(yōu)生,成立數學競賽輔導小組,每周活動一次,出一些有趣味的習題(包括新教材中的閱讀思考、教學活動的內容)讓學生解答。輔導數學差生,班級成立了幫差小組。教師特別注意喚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關照外,還給吃“小鍋飯”,對于他們,教師給予他們的關心和贊揚更多,讓他們也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得到心理的尊重和滿足,逐漸對數學產生興趣。
【摘要】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然而,中學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的課堂上存在一種可怕的危險——這就是一些中下學生坐在課桌后面無所事事,課堂對他們來說是多么的索然無味,我們的教師也認為他們的大腦像一潭湖水,平淡無奇、不可開竅,這些學生整天就生活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中,日復一日。針對這種教育現(xiàn)象筆者痛心疾首,極力呼吁同行們共同努力,拯救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僵化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論文7
一、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存在的弊端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習評價內容不全面,評價過程散亂,評價方式枯燥,評價效果低下。打破傳統(tǒng)思維的桎梏,才能夠構造全新模式的評價體系,讓評價成為促進全面發(fā)展的動力,成為學生快樂的體驗,這樣的評價才是新課程評價的精髓。
1.評價主體的單向性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中,師生評價關系是不平等的。評價就是教師說了算,不允許學生說話,教師處于至高無尚的地位。學習評價就是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考試成績分析以及課堂教學中散亂的語言評判。這種單向的評價無法做到“以人為本”。學生僅成為評價的客體,在學習中被被動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錯誤的導向作用,導致小學數學學習活動成為做作業(yè)、做試卷的代名詞,在大量的題海中獲得考試成績的提升;另一方面,這樣的評價還抹滅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評價過程是痛苦的、被動的,不適合新課改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目標的要求。
2.評價內容、過程的單一性
傳統(tǒng)小學數學評價的單一性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首先,評價功能是單一的,評價僅僅是對學生的甄別與選拔,評價的激勵性、導向性被忽視,評價的人文性沒有被納入思考的范圍;其次,評價途徑也是單一的,過程評價就是對作業(yè)的批改,總結性評價依靠一張試卷,書面評價成為唯一的途徑,數學=做題;再次,評價內容是單一的,因為對教學目標的認識狹隘,評價僅針對傳統(tǒng)的“雙基”進行評價,對于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則沒有評價,對于數學知識探究與形成的過程評價更顯得“虛弱”,對于評價過程的人文化則沒有涉及,評價無法做到以人為本,也無法做到促進人的發(fā)展;另外,評價過程重視定量評價,缺乏定性評價,學生成了考試機器,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被淹沒在浩瀚的題海中。
3.評價方法的機械性
在單一性與單向性的制約下,傳統(tǒng)小學數學評價呈現(xiàn)出機械性的特點。這種機械性首先體現(xiàn)在:學生只有通過機械的答題訓練獲得較高的成績,才能夠得到老師的激勵;其次,這種評價帶來了教師與學生的負擔加重,大量的作用批改與作業(yè)訓練讓師生苦不堪言,學習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再次,這樣評價的過程本身就是枯燥的,評價過程缺乏對學生的激勵,評價方法手段“目中無人”;另外,由于過于重視總結性評價,導致評價的診斷功能滯后,無法對教學進行及時調整;同時,這種評價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與情感,違背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厭學,評價過程人文性的缺乏導致了教學無法以人為本。
二、新課程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新要求
與傳統(tǒng)的應試評價不同,新課程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評價過程是快樂的、評價內容是全面的、評價方式是靈活的、主體關系是民主的,這樣的評價才能夠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效果與以人為本的理念。
1.評價過程與結果人文化
目前,對于評價的激勵性與全面性問題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對于評價過程與結果的人文化研究較少。其實,評價過程也是學生的體驗過程,這個過程如果是快樂的,評價過程才能夠談得上是“以人為本”。所以,一方面評價要采取各種靈活多樣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從評價過程中獲得快樂體驗的同時,促進身心與思維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要通過評價減輕學生的負擔,改變延續(xù)多年的傳統(tǒng)應試評價,從學生能力與態(tài)度價值觀層面,進行全面多維度的評價,減少應試評價的比例,加大激勵性評價的比例,提高評價的舒適度。
2.評價主體與方式多元化
傳統(tǒng)的評價以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為主,以考試為唯一方式的單一性評價。新課程改革對評價的要求是落實評價的多元化。首先,體現(xiàn)在主體的多元化,即評價主體不僅指老師,應實行教師、學生、伙伴、家長四維度評價主體,特別重視自我、伙伴和家長對學生的評價,把評價權從教師手中分配到各個主體手中,避免評價的單一性。其次,體現(xiàn)在評價方式多樣化,考試只是課程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與其他的評價方式有機結合。定量評價也只是手段之一,適時將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將適時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將單獨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等等。
3.重視評價的維度與過程
隨著小學數學從雙基向四基方面的轉變,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應該立即調整,從對基礎知識與技能的.評價擴展到對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基本思想方法、情感價值觀的多維度評價,從各個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其次,要重視過程評價,重視對學習過程中學生探究思維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小組合作的評價等,養(yǎng)成學生合作探究的習慣與實踐反思的能力。尤其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看,對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傳統(tǒng)的總結性應試評價無法對此進行診斷,只有我們介入到學生的實踐過程與思維過程中,才能夠通過評價激勵學生去思維、去實踐、去合作。
三、優(yōu)化小學數學學習評價體系的策略
1.讓評價過程變得更為快樂、舒適
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要照顧學生的身心健康,體現(xiàn)人文關懷。如果數學的學習評價內容與方式是學生厭煩的,違背教育的快樂原則與健康原則,這個評價就是失敗的。
(1)以民主平等的評價關系為基礎。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生態(tài)的基礎上,建立評價的生態(tài)觀念,讓評價不再成為教師的“裁決”,而是成為一種“協(xié)商”過程,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行為與結果給予自己的看法,教師的評價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因為一切評價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與情感轉換為自我反思與激勵的過程,才能夠起到評價的發(fā)展性功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多元評價、多樣評價等都有了理論上的立足點。
(2)要加大激勵性評價力度。評價的目的是發(fā)展,雖然發(fā)展不能夠完全依賴于激勵,但相對于傳統(tǒng)評價的消極性,目前需要加大激勵性評價的比重。要深刻認識到“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個道理,激勵性評價的方式很多,途徑也很多,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語言、目光、分數等進行激勵,還要努力把激勵評價系統(tǒng)化。例如:通過班級的《評價公布欄》,對學生個人或者小組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一個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解決了一個問題、大膽發(fā)言了、在探究中表現(xiàn)突出等學生,可以通過在公布欄中加分、加小紅花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3)提升評價的游戲化色彩。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學中,可以開展各種數學游戲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游戲中對自己活著同伴進行評價,例如:開展口算比賽活動等,通過同學的互評活動,激發(fā)學生好奇心;通過開展教學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評價等。游戲過程中的評價符合學生的心理喜好,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成長。再如游戲“我當小老師”,請學生上臺當老師對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考下面的小朋友,答對了就鼓掌。不僅要求“小老師”會提出問題,而且會解決問題,“小老師”極易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
2.讓評價標準更加全面、對癥
學習評價是一個細致、持久、科學的過程。要加大對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目的性、針對性、層次性、公正性的管理,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才能夠讓評價發(fā)揮其積極的效果。
。1)提升評價的目標性。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習的過程、知識的特點,給出具體的、具有針對性的評價。例如:針對三年級數學內容的特點,具有針對性地開展口算、 聽算、筆算和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單項測評。其中口算注重準確性和對速度的要求,筆算注重計算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用題注重數量關系的分析和解答。同時,給出一定的量化標準,例如:在口算測試中,給出定量的口算題,規(guī)定時間是5分鐘,鼓勵學生在完成目標的數量和有限時間中超越目標,能算多少題就算多少,不以 100 分為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對測試的結果進行分級評價,優(yōu)秀率40%、達標率在80%。教師要善于設計這樣的測評過程,才能夠讓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
(2)重視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評價。班級學生的數學基礎是不同的,不同的基礎如果用同樣的要求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奮斗目標,根據學生進步的情況進行分成評價,以便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學案的設計中,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集中不同層次的教學問題,用A、B、C、D標出等級,A級是必須掌握的內容,B級是大部分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內容,C級是優(yōu)生提升的內容,D級屬于個別學生沖刺超越的問題。這樣,在課堂上對沒有解決的問題進行集體探究,互相幫助。每個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數學基礎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3)重視評價信息的全面收集。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應該建立在全面的基礎上,防止評價內容的單一性,如何才能夠做到全面呢?最關鍵的是要做到評價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對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如:學習時間、思維、情感、實踐、結果、數量等,只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全面的把握,才能夠給出公正客觀的評價。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拓寬評價途徑的方式保證信息的全面性,例如:讓課堂中自評、組評、師評相結合;平時評價與期末評價相結合;筆試和面試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等等。
3.讓評價的形式更加靈活生動
小學生對于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非常敏感,教師的評價要讓學生體驗到愉快。為此,不僅需要提升評價過程本身的舒適度(前面已經有論述),而且要實現(xiàn)多種方式的評價,讓評價靈活多樣,減輕評價的壓力感,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不斷充實新鮮感。例如:
。1)不限時間的考試。選擇一個時間寬松的時候,給學生一個難度適中的試卷,讓學生獨立完成以后交上來,不限實際。這樣的考試讓學生更加自信,而且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在更加寬松的環(huán)境中,把自己的潛能充分激發(fā)出來,這樣的評價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2)無人監(jiān)考的考場。相信學生能夠誠信、鼓勵學生誠信考試,通過無人監(jiān)考的考場讓學生享受到被信任的感覺,讓學生在自我監(jiān)督與群體輿論約束中樹立自己內在的道德防線,提高道德的自主性與自覺性,這樣的考試不再僅僅是數學的檢測,更是道德成長的過程。
(3)電子化考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設備走進學生的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人機之間的對話,讓學生通過微機上的試題軟件與活動課件,對自己進行檢測。例如:在微機中針對章節(jié)內容設置題庫,每次都能夠通過軟件自動生成不同組合的試卷。學生通過微機可以對自動生成的試卷進行自我練習,微機自動批改并給出提示。學生如果對自己的得分不滿意還可以重新生成試卷進行練習。這樣的評價過程具有自主性,能夠讓學生通過努力活動自己滿意的結果,把評價與學習的激勵高度融合起來。
。4)語言與肢體動作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一對一評價,讓評價更加具有針對性,而且交流的深度更加深入。例如:針對某一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讓學生選擇一定的問題進行互相提問;教師通過個別交談與個別練習評價,給予學生個別評價;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互動過程中的語言評價。這些評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親切感,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無聲鼓勵贊許的目光、喜歡的體態(tài)語言進行評價,具有較好的激勵作用。同時,可以通過象征物對學生作鼓勵性評價,如:把“爭章活動”與課堂評價緊密結合起來,制定“好問章”“合作章”“進步章”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
。5)活動式評價。小學生對游戲有著天然的興趣,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游戲學習活動,把數學知識融入到游戲活動當中,再通過游戲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例如:撲克牌游戲。10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最容易出錯,用一種學生熟悉的東西來練習計算。這個游戲,學生可以在座位上和同座的小朋友一起玩。如:1個人拿1位數1-9;1個人拿2位數10-99 。每人出1 張,算一道,加法題,誰先算出來這兩張牌就歸誰。如果算錯了,裁判要幫助你糾正。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教學過程就是一個評價與競賽的過程。
另外,要改革評價結果的表達方式。傳統(tǒng)的評價結果是對成績進行百分制排名、分檔次、對優(yōu)勢進行鼓勵、對差生進行打擊,99是優(yōu)生、89就是差生,要被老師批、家長罵。為了體現(xiàn)人文化的關懷,就不能夠強化分數之間的細微差異,對結果進行模糊處理。如:在一定的等地制的同時,大量引入如爭章式(類似于少先隊的爭章活動)、問卷式、小結式的評價方式,讓學生盡量從評價中獲得正面體驗。
4.評價的主體更加多元化
傳統(tǒng)的評價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單方向評價,這種評價與生俱來的權威性、不可抗拒性,學生處于被壓制的地位。所以,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習評價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評價主體,確立以學生、教師、家長為主要評價人的評價體系。
首先,最主要的是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評價要體現(xiàn)“以人文本”,教學要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就不能忽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因為對于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情感體驗,如是否喜歡數學,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等,學生自己的感覺是最真實的,而教師的評價往往是籠統(tǒng)的、武斷的。另外,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所表現(xiàn)的各種素質,是否積極參與、是否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小組內同學是最有發(fā)言權,因此學生的互評也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要重視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家長和孩子之間有這特殊的關系,家長評價的影響力不可低估,由于家長對教學的不了解,他們的評價可能會對孩子的發(fā)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要在教學中合理引導家長進行科學評價,讓家長的評價成為促進孩子學習的一個主要動因。例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份作業(yè)題,讓學生寫出“一家人到北京旅游,請制定三種旅行計劃,分高、中、低三檔,并列出火車票、飛機票、賓館住宿、景點門票等費用,然后根據家庭收入確定一個合理的方案。然后把這個方案給家長進行評價,請家長提供修改的意見。在此作業(yè)過程中,通過家長的力量促進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親自體驗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恰當地進行評價,對學生學會學習是終身受益的。
5.評價的內容更加全面化、科學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評價把數學學習當成一種技能的學習,主要評價學生技能掌握情況。這種評價是不全面的。新課程的評價應該落實全面的評價觀,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與方法以及實踐能力等各個方面落實評價工作。
首先,雙基的評價不能缺少。數學學科本身的嚴謹性、邏輯性的學習必須通過基礎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得以把握。無論我們如何去發(fā)展學生多元化的能力與情感,都不能夠放棄對雙基目標的重視。在當前新課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強調對思想方法與實踐活動的重視,開展了很多活動,但是這些活動沒有促進雙基的學習,反而在“熱鬧”的氛圍中忘記了基礎知識,導致學生的思維與活動失去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思維而思維、為了活動而活動,走入了教學的誤區(qū)。
其次,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小學數學的知識形成過程對于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基本的思想,方法這些本質的東西就是在過程中形成的。為了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人本、高效,就要對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探究活動、合作討論行為等進行適當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開展探究學習活動。例如:“圓的認識”中,學生在學習用圓規(guī)畫圓的基礎上,思考其他方法畫圓。經過思考討論得到了用一個釘子,一根繩子,一支筆就可以得到圓;還可以用瓶蓋等圓形物體描出圓;用兩支筆就可以畫圓……針對這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都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最后,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有關圓的實際問題。如車輪為什么都是圓形的?為什么在街上觀看表演時,人們總愛圍成一個圓?等。對學生好的表現(xiàn)都應給予評價鼓勵。再如:教學64-30=?,多數學生都用這幾種方法:①60-30=30,30+4=34。②用十位上的6減去十位上的3,再與4和起來就是34。③用加法算減法,34+30=64,64-30=34。只有一個學生例外,他這樣想:把64看作6元4角,30看作3元,6元4角減3元就是3元4角,即34,這種思考方法就應該及時鼓勵和表揚。
再次,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數學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技能的形成過程,也是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所以,在評價當中不能僅僅關注對知識與思維的評價,也要重視的合作探究中學生的積極性評價、合作精神評價、科學精神評價、毅力與勇氣的評價等等。例如在教學中遇到這樣的問題:“甲城往乙城運75噸貨物,如果用載重量是5噸的大卡車運一趟要110元,用載重量是2噸的小卡車運一趟運費為50元,請你設計幾種運貨方案,比較一下,哪一種運費最。俊痹O計幾種運貨方案并不難,但要算出運費最省的一種就有難度了。在大家難以突破的情況下,有個同學遲疑地說了一句“可能是大貨車”,這時候教師立刻迎合過去“對,就是大貨車!”給予學生鼓勵與信心,然后鼓勵學生一起思考“為什么是大貨車呢?”這樣,循序漸進地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激發(fā)學生大膽思考大膽發(fā)言。這樣的過程就是通過非智力的因素激發(fā)智力因素,通過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總之,多年來關于評價的文章很多了,我們目前需要的是立足教學實際的具體評價“清單”與評價方法,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提升。
小學數學論文8
《數學課程標準》的頒布,給廣大數學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新課程要為原始的教學方法注入全新的理念,如何讓手中的教材體現(xiàn)出教有情趣、學有滋味的感覺,成了我們新的話題。為了避免課程的突然更換,令廣大師生因為不適應,而給教學帶來影響。我就有了用舊教材嘗試新課程的想法。
一、讓舊教材體現(xiàn)新精神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選取教法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學習習慣,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生理發(fā)展特征;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流程和思維流程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為主來設計教學過程。
從課堂教學“學、思、樂”三字經出發(fā)來優(yōu)化教學方法,達到課堂教學省時高效、事半功倍的目的。小學中底年級的學生在進入課堂時,并沒有什么雄心壯志,他們心里期待的是“這一節(jié)課好不好玩”,對感興趣的東西就積極參與、樂此不疲,沒興趣的則拒之千里。因此,有些煩躁的數學課之所以不能被孩子們接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師缺乏情趣,學生學的也就沒有滋味了。針對這一時期的期待,教師必須培養(yǎng)自己的童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既是幫助他們做好學前心里準備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熱情,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階段,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新更多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直接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若遇到什么問題,教師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簡單的提示,并鼓勵、表揚能夠大膽提出問題的孩子,最后再針對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試著去解決,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尋求幫助。比如在講質量問題的時候,我先提出:一千克鐵和一千克棉花哪一個比較重?學生中出現(xiàn)了兩種答案:有人說當然是鐵重。也有人認為一樣重。我讓雙方自由辯論,認為一樣重的是甲方,認為鐵重的是乙方。學生各講各的道理,爭得面紅耳赤,課堂氣氛極其活躍。我抓住時機肯定了甲方(勝方)的正確判斷,同時也表揚了乙方(敗方):“謝謝乙方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討論辨別是非的機會,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好嗎?”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乙方的同學并不因此而消極,反而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輔助的角色,學生才是主角。只有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節(jié)課才算的上真正的成功。
二、讓舊教材煥發(fā)新活力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課堂的弊端之一便是教師對課堂的過度控制,教師固然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有權調控課堂,并引領教學的進程,但教師的過度控制又會妨礙學生自主性、獨立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和主動性是新世紀新課堂的重要特征。為此,學生提出的問題、觀點、創(chuàng)意和合理的要求均需得到教師足夠的關注、認同甚至欣賞。
每個孩子都是活潑的生命體,他們會幻想、會想象,會玩耍、會創(chuàng)造,他們有主觀、有個性。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他們自己的含義,這也是他們的權利。教師千萬不能用成人的心理或目光來挑剔他們。每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名教師,而且是一位教育者,不僅精通心理學和教育學,更能體會到缺乏教育知識就無法做好孩子們的工作的道理。正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不教”。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況且現(xiàn)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才至關重要。在教學“巧數線段”時,我決定不直接講解,而是嘗試讓學生用合作探討的方法數一數ABCD中有幾條線段,同學們馬上積極思考、研究起來。幾分鐘后,我請兩個小組的代表起來說一說:
學生A說:“因為AB、BC、CD都是只含有一段的線段,有3條,AC和BD是含有兩段的線段,有2條,AD則是含有三段的線段,只有1條。所以共有321=6(條)線段!
學生B說:“我們的方法是以A為左端點有AB、AC、AD三條,又以B為左端點有BC、BD兩條,再以C為左端點有CD一條線段,所以共有321=6(條)!
我大大表揚了這兩名同學的勇敢和自信,并肯定了他們都是正確的。這時,其他同學也開始議論紛紛:我和A的方法一樣,我和B的想法一樣……?吹胶⒆觽円粋個露出了神氣的表情,我才放心了?磥,我們真的要適應新課程,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探索、去發(fā)展。千萬不能再扼殺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了!
實現(xiàn)新舊教材過渡的前提在于教師從“教教材”到會“用教材”,創(chuàng)新性的“整合教材”,把課堂教學設計的中心轉到關注學生的“學”上,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對數學知識解釋、應用的過程。教會學生把握自己,積極探索,主動發(fā)展。教師的觀念更新了,學生認同了,我們才能圓滿完成從“教材”到“學材”的過渡。
小學數學論文9
一、培養(yǎng)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的重要意義
小學中年級的數學教學是小學生從數字向數學概念轉變?yōu)橹鞯模@一時期的數學學習對小學生數學的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那么,具體應該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認為,首先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能力?梢哉f,學生在課堂上學會自主提問,是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和學習的具體表現(xiàn)。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可以促進其學習,所以,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也是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條件。而且,小學數學課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學生對課堂問題的不同見解與不同思維,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了解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呢?首先要鼓勵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小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是教師了解和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提問,從某些方面來說打破了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實現(xiàn)了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角色轉換。這種學習方法將會越來越受重視,更加會逐步應用于不同的學校之中。所以,培養(yǎng)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是我國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起點。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的具體方法
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提問就是學生主動求知的具體表現(xiàn),這種表現(xiàn)主要來源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也就是說,培養(yǎng)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的方式就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開始的。筆者認為,對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的培養(yǎng)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ㄒ唬┻\用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情景教學是很多學科教育的重要研究方法,因為情景教學能夠將學生所學知識通過直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具體的實施方案就是以角色扮演或者情景引入等方法讓學生們以表演的形式接觸所學知識,是寓教于樂的代表做法之一。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集體教學為主,更加強調的是知識的正確性與知識的傳授,并沒有真正做到與小學生的溝通。這樣的做法無疑會讓小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這不僅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反而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根據許多心理學家對小學生心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與同齡心理極為接近的教育方式才能受到小學生的認同與接受。而情景教學能夠有效地調動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理念,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
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思想導致很多學生對教師的感情只有敬畏,所以如果不能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就無法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堂提問。要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主要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合理溝通以及教師對教學辦法的改變,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要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引導學生領略數學的精彩。只有這樣,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被激起,才能真正提升課堂自主提問能力。
。ㄈ┙Y合實際問題,增強小學生對數學實際應用的好奇心
在小學生理解了數學的一些抽象概念后,教師可以利用實際生活的一些有意思的案例讓小學生們知道數學的廣泛應用性。其具體目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而且,先由教師帶領將數學內容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再由小學生自己結合實際想出一些案例,這對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會起到推動作用,也為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利措施。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提問,因為小學生的自主提問說明學生對所講內容有了獨立的思考和想法。數學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并總結教學經驗,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提問能力而努力,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小學數學論文10
1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模式
小學數學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它的教學需要借助于一些真實的教學情境來增強學生的理性認識,加深對于一些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需要學習者能夠通過一定的練習來深化對一些概念的理解,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需要數學教師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及時的反饋與點評,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的能力。那么,教師就應該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借助于電子書包來構建兩種模式,即獲得教學模式和掌握學習教學模式。獲得模式這是小學數學概念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教育學科,它的教學往往離不開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數學定義和數學公式等,而且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建立在這些概念基礎上的。因此,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對于電子書包的應用就應該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讓電子書包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并基于此來切實提高他們進行數學運算與應用的能力。這是因為數學知識有些較為抽象,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運用電子書包來提供一些感性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在電子書包創(chuàng)設的真實教學情境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數學知識,通過自身的體驗來加深對數學概念的了解。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究與主動學習,從而使得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發(fā)揮出積極有效的作用,并通過監(jiān)控系統(tǒng)來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習慣的同時,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
掌握模式增強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不僅需要利用電子書包對數學知識進行形象生動的展示,更需要利用電子書包對數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化教學。這就需要根據掌握學習理論來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反復練習與測評,根據實際測評結果來強化對小學生的數學練習。實際上,小學數學練習環(huán)節(jié)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有著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它可以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對數學新課的知識進行必要的補充與不斷的延伸。應該說,獲得教學模式可以讓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與概念形成一個較為初步的.認識,即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書包來對數學知識進行鞏固與復習,讓小學生通過一定的數學練習來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把握,真正透徹地應用數學概念。此外,它還可以引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學習評價,及時進行自我完善。
2小學數學學科電子書包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方法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電子書包的測評結果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電子書包能夠及時反饋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那么,這就有利于數學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情況的實時測評與跟蹤。這也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應該根據電子書包給出的相關測評結果來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尤其是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動態(tài)性調整,對少部分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小學生可以在電子書包的及時反饋系統(tǒng)下獲得更為個性化的數學學習,有利于減少不同學生間的學習差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利用電子書包來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型的移動教學終端平臺,它有著跨越時空的獨特優(yōu)勢。但是,由于其在我國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學校對于它的應用也只是局限在教室內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作為無限網絡連接的移動終端的功能。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把電子書包的多種功能進行最大化的利用,讓其把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進行課內與課外的有效連接,讓學生采取個性化且多元化的學習方式。當然,還應該對電子書包的各項功能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更新,讓其成為一個更為高效的數學教學輔助工具。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取與電子書包相匹配的課堂使用與管理策略雖然說電子書包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但是一些學生過于專注于電子書包這樣的新型電子產品,反而分散了他們的學習注意力。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制定并嚴格實行電子書包的課堂使用制度,經常性地提醒并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電子書包創(chuàng)設的真實教學情境真正引領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數學學習,避免出現(xiàn)小學生過于沉浸于電子書包平臺中的不良學習狀況。當然,數學教師也應該提醒小學生在應用電子書包時不必緊張或亂答。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把教師板書同步給學生,并重視資源、電子書、搜索、反饋、診斷報告、補救教學等六個教學要素的合理應用,真正讓電子書包成為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得力助手。
小學數學論文11
1.數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的益處
1.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教學場景,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學習“分數”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教學情景:烏龜和兔子進行賽跑,在一分鐘內,兔子跑了200米,烏龜爬了10米,試問烏龜爬的距離是兔子的幾分之幾?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把枯燥的分數運算變得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度也大大提高。
1.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入門階段,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學習思維能力較弱,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強。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概念性的知識讓小學生感覺無從下手,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學生從學習的困惑中走出來,學生面對的不再是冰冷的課本,而是充滿活力和趣味的數學知識。學生能夠輕松地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
1.3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生活中處處都滲透著數學思想,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情境創(chuàng)設,把生活和數學結合起來,長期以往,學生就養(yǎng)成了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4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數學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解題思路靈活多變、解題方法多種多樣是它的顯著特征。在進行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要注重探究性情境的`選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靈感。
2.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情境地創(chuàng)設
2.1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有明確的目標每一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一定要把握這一重要原則。在學習“乘法運算”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進行如下情境創(chuàng)設:全班40名同學一起去動物園玩耍,已知門票價格是20元/張,求一共花了多少錢?
2.2情境創(chuàng)設要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一定要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貼合生活實際。在學習“除法運算”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小明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和他共六口人,媽媽買了一個西瓜回家,試問怎么切才能保證每人所吃的塊數一樣?每人能吃西瓜的幾分之幾?
2.3情境創(chuàng)設要以數學知識為依托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謹記:情境創(chuàng)設要以數學知識為依托,試問,如果脫離了數學知識,那么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有什么意義呢?如果教師將這樣的教學情境引入課堂:小明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奶奶讓座,這一舉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樣的教學情境在數學教學中就完全沒有意義。
3.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情境地創(chuàng)設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完成的,教師需要經過慎重地考慮,以便選擇合適的、恰當的教學情境。具體來說,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納入考慮范圍,在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保證所創(chuàng)設情境中的知識能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情境創(chuàng)設要為數學教學服務,在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要保證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情境中,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數學學習;再次,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標就是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把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活潑、生動起來,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要注重所創(chuàng)設情境的趣味性和針對性,使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真正學習到數學知識。
4.總結
總之,情境創(chuàng)設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常用手段,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小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有效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改進了教師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效地促進了小學數學教育的發(fā)展。
小學數學論文12
在我的床頭,有一只精美絕倫的小鬧鐘。它的模樣十分俏皮可愛,我之所以如此鐘愛于它,不僅因為它每天按時提醒我起床,而且它還教會我許多數學知識。
一天,媽媽站在我的床頭,指著那只小鬧鐘,突然發(fā)難:“小宣,你知道時針每分鐘走幾度嗎?” “鬧鐘與角有什么破關系,鬼才知道!”我支吾著應付不了,卻心又不甘,“鬧鐘與角兩個毫不相干的概念能撞出什么火花?”我詭辯。媽媽的神情有點不屑,她的舉動讓我多少有點難過。
凝視著平時非常喜歡的.鬧鐘,我迷惑了。時針轉一圈不是12小時嗎,一圈豈不是360度,360度÷12小時=30度/小時,哦,1小時=60分鐘,時針每分鐘轉0.5度!半y得糊涂呀,這么簡單的問題居然難倒了我!”我來到媽媽面前,得意地說:“0.5度!”媽媽望著我笑而不語。其實,數學深深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只要細心去挖掘,總能找到它的影子。
小學數學論文13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開始接觸到正規(guī)數學教學的起始階段,也將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偨Y這些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覺得小學數學必須做到有尺有度,做到有章可循。因而,筆者建議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三度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師;三度教學
小學數學讓學生開始學會正規(guī)的計算,小學數學讓學生開始感受數學的規(guī)律,小學數學讓學生開始領略數學的神奇。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片新奇的學習天地。對于教師來說,這將是一個新的起點,所有的學生都將從這兒出發(fā),然后再去開拓另一片知識的土地。面對小學數學的教育,面對小學生的教育,筆者選擇了三度教學,即束縛有度、獎賞有度、情感與思想的調度,下文筆者將詳細地對三度教學進行闡述。
一、束縛有度。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面對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我們必須去遵守社會的規(guī)章制度,其實教學亦是如此。小學生需要束縛,教學需要制度。只有適當的束縛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的發(fā)展和學生的成長,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到束縛有度。
1、紀律有度。只有擁有良好的紀律,才能保證營造出好的課堂氛圍。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都十分地清楚小學生的性格。他們活潑可愛,他們好動、好表現(xiàn),當然這些也是他們優(yōu)點的一部分。紀律有度的要求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分清場所,看環(huán)境再決定釋放自我的性格和情感。由于小學生剛剛踏入校園,他們還未習慣被束縛,還不習慣校園課堂生活。因而,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在課堂上他們更多的是考慮到自己的情緒。遇到開心和不開心的事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同學分享,遇到問題也要馬上問同學。這樣的情況屢屢發(fā)生,也就會導致課堂氛圍的雜亂無章。當然這就必定會影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同時這也是學生性格缺陷的一部分。課堂是學習、掌握知識的場所,活躍輕松的教學氛圍是需要的,但是這應該是由教師去帶動,并且能在教師的掌控范圍內,才不至于讓課堂氛圍失去方向。因而,小學教師在教學之初要培養(yǎng)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讓他們理解課堂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在適當的場所控制自我的情緒也是一種能力。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需要在良好的氛圍下開展,小學生的性格也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導向。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埋下伏筆,因而,紀律有度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前驅步驟。
2、思想無度。就目前社會上反應的情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社會上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的人才正在逐漸地流失。面對這樣的社會狀況,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筆者不禁開始深思:是否是我們最初的教學已經在剝奪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于是,筆者覺得重視思想這方面的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尤為重要。由于小學生才剛開始接觸到正規(guī)的教學,因而他們的思想還是較為原本的思想,沒有受到太多框架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保留這份珍貴的思想,又要引導這份思想的成熟和發(fā)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擁有了一份有別于他人的寶貴的獨特思想,那么,教師要做的應該是鼓勵和指導他(她),讓他(她)能夠保持并發(fā)展這份思想。事實上,適當地鼓勵和指導,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也能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并且同時擁有了一份獨特?傊,即使小學數學教學教給學生的是統(tǒng)一的知識,但是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獨特的思想,讓他們在正確的導向下暢游無度的思想世界。
二、獎罰有度。針對小學生的性格,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情況,筆者覺得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獎罰有度是可行的。有支持才會有后盾,有鼓勵才會有上進,小學教師理應成為學生的后盾。當學生有所進步時,不要吝嗇我們的鼓勵,適當的鼓勵能讓學生備受鼓舞,能讓他們保持自信,能讓他們愈戰(zhàn)愈勇。當學生犯錯時,我們應該適當地給予懲罰。適當的懲罰是為了讓學生記住這次的錯誤,是為了防止他們的下一次出錯。至于獎勵,筆者更贊同的是精神上的象征獎勵。物質的獎勵可能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也容易讓他們被寵壞。精神上的獎勵更能鞭策學生的前進,也更能促進學生思想的成熟。因此,當學生有所進步時,在同學、家長面前表揚他們,讓大家目睹他的進步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大家一同進步。當學生犯下錯誤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既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又不能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在學生犯錯時,私下教育是最好的懲罰方式。很多時候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或者家長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受,因而在進行教育時更容易觸碰到學生敏感的心靈,反而起到了反效果。因此,在處理學生的.錯誤時,教師或者家長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受,采取一種委婉的教育懲罰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認同自己的錯誤。獎罰有度,其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情況適當地調整。
三、情感與思想的調度。小學數學的學習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即對數學的情感。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為了數學今后的學習教育,小學教師理應重視情感的培養(yǎng)。因而,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種更為活躍的教學方式,營造更為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不是枯燥的。對于數學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一些有趣的小實驗或者是有意思的課題研究,教師都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操練。學習數學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只要是學習就可以不分場所和時間。數學思想的教育在小學階段進行還尚早,也并不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當思想理論的教學削減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時,教師就會覺得得不償失了。對于思想的追求,筆者相信學生在情感成熟時就會開始去自我追逐。因而,綜合各方面的考慮,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調度好情感和思想,讓學生帶著感情學習數學,掌握數學。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筆者從不輕視自己的工作。這份工作同樣讓筆者感受到成功,感悟到靈魂,感動到內心。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一直在蒸蒸日上,廣大教師的教學的雄心也從未削減,筆者相信,有小學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切的教學問題都將會迎刃而解!
小學數學論文14
數學是什么呢?單純的算式、枯廖乏味得標題?數學,不就是數的學問嗎?那你就太不了解數學了。
我們說,數學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它在現(xiàn)代生活和現(xiàn)代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學習和研究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的一切日常幾乎都用到了它。如:
“水利方面,要考慮海上風暴、水源污染、港口設計等,也是用方程描述這些問題再把數據放進計算機,求出它們的解來,然后與實際觀察的結果對比驗證,進而為實際服務.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數學。”
“要用數學來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把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溫度等作為變量,用方程表示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方程的“穩(wěn)定解”來研究化學反應.這里不僅要應用基礎數學,而且要應用“前沿上的”、“發(fā)展中的”數學!
“生物學方面,要研究心臟跳動、血液循環(huán)、脈搏等周期性的運動.這種運動可以用方程組表示出來,通過尋求方程組的“周期解”,研究這種解的出現(xiàn)和保持,來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現(xiàn)象.這說明近年來生物學已經從定性研究發(fā)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應用“發(fā)展中的”數學。這使得生物學獲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買衣物時,物品所進行的優(yōu)惠就運用到了數學中的折扣
與分率的知識運用。
談到人口學,只用加減乘除是不夠的.我們談到人口增長,常說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從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長率呢?不是的.事實上,人是不斷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來的基數有關系;死亡也是這樣,由此可見數學的廣泛性。
應用數學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有人說,它是我們的全部知識中,凡是能用數學語言來表示的那一部分。應用數學著限于說明自然現(xiàn)象,解決實際問題,是純粹數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橋梁。
廣泛的應用性也是數學的`一個顯著特征。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20世紀里,隨著應用數學分支的大量涌現(xiàn),數學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科學部門。不僅物理學、化學等學科仍在廣泛地享用數學的成果,連過去很少使用數學的生物學、語言學、歷史學等等,也與數學結合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生物數學、數理經濟學、數學心理學、數理語言學、數學歷史學等邊緣學科。
各門科學的“數學化”,是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的一大趨勢。
現(xiàn)在數學中角的運算出現(xiàn)了跨科學趨勢,這是知識發(fā)展的結果,相信會有更多更新的綜合題在這種趨勢中產生,只希望我們能夠迎著趨勢,一同進步﹗
小學數學論文15
小學數學是數學思維的啟蒙階段,為將來的高等數學打下基礎。然而,現(xiàn)在的小學數學教育并不是那么樂觀,大多數家長為了升學率,給孩子報大量的補習班,這就滋生了題海戰(zhàn)術所帶來的弊病———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不僅是在數學中有相當重的地位,而且它還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所以筆者就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營造民主和諧數學教學環(huán)境,增強小學生自信心
課堂環(huán)境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小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然而,如果教師總是偏愛好學生,忽視所謂的差生,不利于整個班集體的發(fā)展。有的學生會產生消極的想法,認為反正學不學都是差生,所以,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一個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才能使學生愿意投身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教師提出的某個問題,學生經過思考回答問題,若學生回答的教師不滿意,表情不滿意,也會使學生喪失再次思考問題的能力。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是需要教師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耐心教導學生學習,即使回答問題錯誤,學生也會重拾思考問題的耐心。比如教師提出一道雞兔同籠的問題,籠子里裝了雞和兔一共13個頭,雞和兔的腿總共有344條,問雞和兔一共有多少只?有的學生想法很好,13個頭也就是有13只動物,首先把所有的雞都當成兔子來算,也就可以列出式子腿總共會多出這么多(13×4-44)條,于是有些學生就直接用(13×4-44)÷4來算,學生認為每只兔子共有4條腿,所以用都算的兔子腿來除以4合情合理。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先夸獎學生正確的地方,然后語重心長地告訴他是不是除法間應該講求對應關系呀?多出來的腿應該對應的是每只雞多出來的腿?剩下的時間交由學生思考,大多數學生都能恍然大悟,由對應關系來看,雞的數量=多出來腿總量÷每一只雞多幾條腿,學生便可以很快將錯誤改正為(13×4-44)÷(4-2)。學生在教師的耐心點撥下,通過獨立思考完成的題目會更加有成就感。
二、選擇活躍合適數學教學課程,提高小學生參與度
小學生身體、心理發(fā)育不健全,有時對于枯燥無味的課堂很難提起興趣,更不要說獨立思考某些問題了,數學教學課程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怎么樣才能增加小學生的參與度呢?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增加合適有目標明確的數學課程,邊玩邊學是最好的`境界,但是活躍的數學教學課程有可能使學生們產生心態(tài)過于浮躁,無心學習厭學情緒的一種現(xiàn)狀,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是由于無序的數學課堂節(jié)奏,游戲時間過長所造成的,所以,教師要課前做好充分的應急準備、教案分析,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比如說學習“計量單位”中的“人民幣進率”,教師都會認真在黑板上給出公式讓學生背下來即可,其實教學可以不必這么拘泥,教師課前就布置好任務讓學生從家里找來一分、一角、一元若干,小學生們肯定大部分已經能認識人民幣,教師提問:怎么用一分表示一角?學生們便從準備好的錢中拿出十個一分錢來表示一角錢。教師繼續(xù)提問:怎么用一角錢表示一分錢?學生隨即擺出十個一角錢。這回教師提高難度:怎么用一分錢表示一元錢?學生會苦惱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有的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找來另外9個學生一塊湊夠100個一分錢,這回學生們自己就可以總結出分與元間的換算方法了,學生們也就更加樂意自主學習。
三、培養(yǎng)趣味活躍的課后觀察交流,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
課后的時間仍然可以被利用,數學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教師經常與學生進行心得體會交流溝通才能了解學生薄弱在哪里,良好的師生溝通不僅幫助師生關系更加融洽,而且能解決師生間的代溝問題。小學生大多數比較天真爛漫,喜愛觀察事物,教師可以布置課后家庭實踐作業(yè),認識你身邊的幾何體,目的讓學生能夠透徹認識教材中所講的幾何體,思考這些幾何體的形狀和性質。有些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可以發(fā)現(xiàn)家中的有些桌子腿和凳子腿是三條腿,這正驗證了教師告訴大家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點,有的學生還會興奮地告訴教師家中墻角也是三角形,有些學生就會問教師為什么房子要做成長方體而不是錐形呢?這里就會延伸到幾何體的體積問題了,但教師指點學生細心觀察同底同高錐體和長方體的大小時,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長方體的體積要更大一些。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通過觀察的事物更加直接,小學生理解起來更加輕松。另外一方面,教師應及時與學生交流數學心得體會,教師耐心地聆聽很重要。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說話可能會很慢,但是不一定觀點就是錯的,教師以大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學生的問題,從這些問題中指點一二,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結論,教師再幫助學生修正錯誤觀點。還有些學生想法總是與眾不同,教師可以以嘲笑的姿態(tài)去對待學生的看法,教師耐心講述和學生溝通,問清楚該學生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后再予以判斷?傊W生數學獨立思考能力是創(chuàng)建在一個相對民主、和諧,課堂氛圍良好,師生課后觀察和交流的基礎上產生的,師生共同的努力會促進學生的進步,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師生間長期堅持。
【小學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論文09-04
小學數學論文07-14
小學數學論文07-15
小學數學論文的撰寫08-08
小學數學論文例文09-05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06-08
關于小學數學論文09-05
有關小學數學論文09-05
小學數學論文【精選15篇】06-11
小學數學論文1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