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小學教育的視角談小幼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
以小學教育的視角談小幼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敬恩實驗小學 查珍妮
【摘要】在小學與幼兒園銜接中,主要存在低年級的一些教學內容與初入學兒童實際學習需求不符、小學課堂教學方法不能迎合學生的學習愿望等問題,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策略,有利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關鍵詞】小學;幼兒園;銜接;教學方法;評價方案
小學與幼兒園銜接,即小幼銜接,是指小學和幼兒園兩個相鄰教育階段之間的互相連接。實質上指的就是兒童連續(xù)的、不斷發(fā)展的社會性,心理、身體發(fā)展上的銜接。解決好小學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銜接問題,對于促進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主要問題
小學與幼兒園銜接的研究在我國還是一個較新的課題,過去,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幼兒園教育階段,突出幼兒園在銜接工作中的責任,而忽視了小學階段應有的關注。本文旨在從小學教育低年級教育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去研究,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為切入點,在小學與幼兒園銜接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小學低年級的一些教學內容與初入學兒童實際學習的需求不符。教學內容只有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然而在小學與幼兒園的銜接過程中,小學低年級的一些教學內容往往脫離了初入學兒童的實際學習需求。筆者在教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在課堂上教學漢語拼音時,會有小朋友說:“老師,這我們在幼兒園里早學過了!痹诮虒W漢字書寫時,有些小朋友因為自己在幼兒園就已經學過了而沾沾自喜,不肯認真書寫。小學低年級教師教學時內容缺乏科學地整合。有些教師認為,將教材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便是教學,忽視了教師自身和初入學兒童主體性的發(fā)揮,對于剛剛結束幼兒園生活踏入小學的學生來說,掌握知識的能力還不高,對已有知識和將要學習的知識無法實現(xiàn)融會貫通。
2.小學課堂教學方法不能迎合學生的學習愿望。教師沒有能夠考慮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筆者常常聽到很多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抱怨:“小學不如幼兒園,沒有玩具,沒有游戲,不好玩!”短短的一句話就可以看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普遍心理特點:好玩。然而進入小學后,沉重的學習壓力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面對枯燥的課本、嚴厲的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學生只有不斷地壓抑自己的天性,逐漸轉變?yōu)閷W習的工具。
3.低年級教師的評價方案不符合小學與幼兒園銜接實際。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沒有注重初入學兒童主體性的發(fā)揮。在當前的學生評價過程中,學生就像是一個個零件似的等待教師檢驗。教師對學生所作的評價也并非必然地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這些對做好小學與幼兒園銜接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二、解決策略
小學和幼兒園的銜接是一項復雜而又需要一定科學性和技術性的工作,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選擇和運用有效的策略,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
1.根據學生入學前的學習情況確定小學教學內容。初入學兒童從幼兒園的游戲生活進入小學的書本學習生活,學習內容的轉變會使兒童產生不適應,小學低年級教師必須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
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對教學內容做科學地整合。開展小學與幼兒園教育的銜接,在教學內容的銜接方面,要使孩子對所學內容能夠順利吸收、消化。在幼兒園向小學過渡階段,學習的內容也隨之發(fā)生變化,但要盡量減小這個坡度。要把學生的學習看成一個整體,避免學習內容和形式的單一;注意發(fā)揮課本本身提供的整合條件,注意各個學科之間、課內與課外之間的聯(lián)系;注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對教師教學內容的滲透作用,并把課外生活引入課堂,以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授低年級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低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更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人生最重要的習慣都是在低年級養(yǎng)成的,如寫字姿勢、衛(wèi)生習慣、遵守課堂紀律等。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而且還影響孩子的生活、性格、行為等,有些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將來。
2.采用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興趣對于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強烈好奇心和探究欲。
首先,要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習。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適當、適時地采用游戲方式進行教學,無論從生理還是從心理方面都有利于幫助兒童順利度過幼小銜接的過渡期,并且大大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生學習平舌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時,可采用“蒙眼辨音”的游戲,通過反復感覺,加深知識在腦海里的印象,不僅可以讓學生盡情地投入到游戲中,還可以減輕學生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其次,用實物與實物演示幫助低年級學生記憶。有位教師在教學生學“立體圖形的認識”時,在課的開始設計了“對號入座”的活動,把學生帶入生活的境界中學習知識。教師事先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體的圖片粘貼在四張小桌子上,請每個學生把自己帶來的玻璃球、火柴盒、魔方、茶葉筒、易拉罐等平時收集的物體放在認為與圖片相似的桌子上。學生們仔細觀察后根據物體的形狀,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物體的特征。經過這一活動,學生們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特點。
再次,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也是幼小銜接的好幫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升上來,大多習慣了幼兒園里輕松歡快的教學形式,一下子要讓他們面對枯燥的書本,自然提不起興趣來。這時,設計一個色彩鮮艷、充滿童趣的教學課件可以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事半功倍。
3.實施科學的體現(xiàn)小學低年級學生特點的評價方案。要處理好小學與幼兒園銜接的工作,從本質上講就是要做好兒童連續(xù)的、不斷發(fā)展的社會、心理、身體發(fā)展上的銜接。在銜接過程中,要用發(fā)展性的眼光來對學生進行評價。
要從學生的成長出發(fā),多元化評價學生。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被簡化為簡單的紙筆測試,一份卷子下結論,這對于各方面發(fā)展還不完善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不科學的。采用發(fā)展性評價,要突出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并將以上內容經過整理存入檔案袋中。例如,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平時的聽寫生字,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評價結果放入,一次成績最差的、一次有很大提高的和一次成績最好的。家長會上將成長記錄袋展示給家長看,家長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孩子進步的足跡。
實行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每個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都很熟悉,學生完全可能給自己做出一個真實的判斷。例如,可以在班隊活動課上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在進入小學以后做得好的事情有哪些,做得不好的事情有哪些。也可以彼此說一說覺得哪位同學在課上的表現(xiàn)好,好在哪里……學生自我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發(fā)展的積極性,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充分體驗成長的愉悅,發(fā)展健全的自我意識,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
小學與幼兒園銜接是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方面,作為小學教師特別是低年級教師要從學生切身利益出發(fā),用發(fā)展的眼光把握好教育契機,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減少困難和問題、提高綜合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以小學教育的視角談小幼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相關文章:
幼升小銜接心得11-30
幼升小銜接心得13篇12-01
幼升小銜接心得11篇12-09
幼升小銜接心得體會11-30
幼升小銜接心得范文(通用11篇)12-01
師幼互動中教師回應策略探析08-16
談口語交際課中的問題及對策08-17
淺議化學教學中問題設計策略08-22
化學教學中初中與技校銜接問題的探討08-13
高一英語教學論文:銜接問題及應對策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