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元結合,提高品德課堂教學效率
多元結合,提高品德課堂教學效率
[內容摘要]:新課程標準下的《品德與生活》是由品德、生活、科學、社會、歷史、地理等多學科相關內容和要求組成的綜合課程。課程的綜合性致使我們的在教學產(chǎn)生了很多困惑,針對這些困惑筆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認為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是教學可行性的關鍵。
[關鍵詞]:綜合性 困惑 整合
在小學階段,現(xiàn)行的品德教材分為兩部分,《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镀返屡c生活》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教材。《品德與生活》課程由品德、生活、科學、社會、歷史、地理等多學科相關內容和要求組成的綜合課程。它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價值是多元化的,它強調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活動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課而言,現(xiàn)在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全新的德育綜合課程。課程綜合最主要的意義是:“通過課程的綜合為小學生開辟一條通向他們生活的渠道,使他們在生活的內在聯(lián)系中獲得整體的發(fā)展,特別是有利于他們的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1]
一、《品德與生活》課程綜合性的體現(xiàn)
1、課程目標的全面性。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一目標體現(xiàn)了多科融合、多科功能兼?zhèn)涞奶攸c,包含了品德教育、社會文化教育、科學素養(yǎng)教育、生活能力教育等多重價值。
2、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品德與生活課程是在對原有小學低年級的思想品德、科學、社會、和生活等學科進行整合的基礎上生成的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用三條軸線和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這兒童生活的四個方面對課程內容進行綜合性表述。[2]其中,四個方面的生活分別各有側重地體現(xiàn)了不同的教育價值。
3、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在教學中是以活動為載體的,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直接講授和知識學習,而是以兒童為中心的自主活動和體悟學習。體驗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問題解決式學習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形式。
二、課程綜合所帶來的困惑
1、教師對課程的定位模棱兩可。品德與生活課程是在對原有小學低年級的思想品德、科學、社會、和生活等學科進行整合的基礎上生成的課程,它涉及的面很廣,在教學的時候怎樣把握好課程方向,才不至于喧賓奪主脫離品德的軌道?
2、多科綜合,教育重點不好抓。現(xiàn)在的課程從學生的原型出發(fā),將從生活重分離出來的,分散在《自然》、《常識》及《勞動》等學科重零碎而離散的知識、規(guī)范、技能“還原”,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面對這么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該突出品德教育還是重在知識教學呢?
3、多課程綜合必要嗎?在小學階段,《常識》《人 自然 社會》等學科依然開設,現(xiàn)行的品德與生活課程為什么要和它們融合,這樣有必要嗎?面對品德與生活課程中出現(xiàn)的與其他課程相關的內容,筆者總是左右為難,如果置之不理,那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如果進行講解,萬一與專業(yè)老師的講解不一致會誤人子弟。那么怎么樣才能在品德與生活的課堂中把握好這個度,把課程資源進行有機地整合呢?
三、我的思考:有效整合實現(xiàn)1+1>2
1、把握課程核心,正確理解課程綜合性。
“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總目標,這門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引導孩子學習做人,所有的教學資源、教學活動的編排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學的處理中,筆者覺得要處理好這樣兩對對關系:
⑴處理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知識、能力之間的關系。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以活動為載體的重體驗感悟的學科,不像語文有明確的知識要求,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更多的要求學生去體驗感悟,對于知識性的內容則是從簡了。比如二下年級第五單元“長大真好”的第一課《我長大了》,本課由“我有我的生活”“放飛心中的愿望”“我會做的事”“假如我有20元……”組成。從這幾部分較全面地展示了“我長大了”的表現(xiàn),注重心情體驗,特別是感受自己成長的快樂。
⑵處理好品德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關系。教材的編排在內容上綜合了很多其他學科的知識,比如一下年級第一單元“春天的歌”,教學主題是感受、欣賞春天的美好,引導兒童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春天地生機和多彩,學習有關春天地自然常識,倡導一種愉快積極、富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從這個主題中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與自然常識內容的一個有機融合。這個單元在設計上以兒童喜歡地方式全面地展現(xiàn)典型的春天生活形態(tài),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美好情感。
2、把握教材特點,整合處理相關內容。
綜合性是體現(xiàn)在教材的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每一個課時中的。我們應該從“教材、單元、課文、課時”四個層面來把握內容和目標要求的綜合性。由面及線,由線關注到點,把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起來,發(fā)揮1+1>2的效果。比如一下年級“今天我當家”這個單元是對一上年級“我愛我家”生活主題教育地延伸和深化,從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通過“小調查”“小實踐”“小評判”“小擂臺”“小討論”“小制作”和“小劇場”等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家庭生活,從而完成《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要求的“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和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選擇生活和學習用品時有自己地判斷,不盲從”“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勞動成果”“能在老師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jīng)驗和信息”。
3、明確課程定位,多種教與學的方法整合運用。
《品德與生活》是活動型的綜合綜合課程,在活動型教學設計中,以“感受—體驗—表現(xiàn)”為主線的體悟學習和以“觀察—假設—分析—發(fā)現(xiàn)”為主線的探究式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在實際操作中,將講授、游戲、實驗、討論和分析、角色扮演、美工活動、動手制作、講故事等多種學習形式結合其中,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實現(xiàn)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有機整合。
4、培養(yǎng)綜合型的教師以適應綜合型的課程
綜合型的教材,涉及的知識面是可想而知,假如一個教師不具備“什么都懂一點”這樣的素質,那么即使給他完整的教材也是徒勞的。所以,要想有效地開展綜合教學,首先要培養(yǎng)綜合型的教師,把教師的知識和業(yè)務素質也進行適當?shù)恼。培養(yǎng)綜合型教師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可以參加專業(yè)的培訓,也可以自我充電,另外還要加強與其他學科老師之間的交流,把握好教學的度,有機整合,化整為零。
參考文獻:
[1]魯潔:《回歸生活:“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與教材探尋》,《課程•教材•教法》,2003,9.
[2]周建忠:關于品德與社會(生活)綜合性特點的探討,品德與生活 品德與社會網(wǎng)
[3]《品德與生活》教師參考用書
【多元結合,提高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相關文章:
提高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08-20
十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4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08-19
五項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2-24
利用網(wǎng)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3
新課改論文 深化新課改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5-24
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做法08-25
靈活運用學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4
如何提高數(shù)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