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設計語言文字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如何設計切實可行的語言文字訓練的題目,是落實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兩年多來,我們對語言文字訓練 題的設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積極探索練習設計的基本規(guī)律,并且初步總結(jié)出練習題設計應該遵循的幾條原則 。
一、統(tǒng)一性原則
所謂統(tǒng)一性原則就是語言文字訓練的設計要與課文的教學目標達到和諧統(tǒng)一,要與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有 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特別在講讀課文的教學過程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要盡可能避免脫離課文思想內(nèi)容孤立地 進行語言技巧訓練。好的語言文字練習,應該使學生通過練習,不但在豐富詞匯、豐富句式上有所長進,而且 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貓》這篇課文的第一段對貓的矛盾性格作了精彩的描述。指導學生理解貓的矛盾性格是教學這段課 文的重點。而這段課文在描寫貓的矛盾性格時句式變化很多,語言十分流暢,很有學習的必要,應該結(jié)合思想 內(nèi)容的理解,指導學生學習這些句式?墒侨绾卧O計練習呢?備課過程中我們設計了幾種練習方案。一種方法 是在講解貓的矛盾性格后要求學生說說某一個人物的矛盾性格,比如“老師既嚴格又和藹”、“爸爸既節(jié)約又 浪費”、“媽媽既小氣又大方”等?墒窃趯嶋H教學中完成這個練習,勢必會中斷學生對課文的整體理解,把 學生的思路轉(zhuǎn)向到講“老師”、“爸爸”、“媽媽”上,使課堂教學的內(nèi)在邏輯性受到影響,效果不佳。另一 種方法是讓學生展開想象,說出貓還有哪些矛盾性格,然后仿照課文中的句式說說?墒沁@個練習與課文的思 想內(nèi)容也不相干,學生雖然說的也是貓,但是和課文沒有關系,所以也不可取。第三種方法是讓學生以課文中 描述的貓的“溫柔可親”、貓的“勇猛”為話題,運用課文中的句式說話。學生可以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 古怪。說它溫柔吧,的確是呀,有時候它會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若是不高興,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 聲也不出!薄柏埖男愿駥嵲谟行┕殴帧Uf它勇猛吧,的確是呀,不要說遇到小蟲和老鼠,就是遇到蛇,它也 敢斗一斗?墒撬毕啾戎,當然是第三種練習設計最合理,既讓學生練習運用課文中的句式,又幫助 學生理解了后面的課文,而且以練代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可見,合理的語言文字練習設計和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是相統(tǒng)一的,在理解課文中有機地進行語言文字的 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
二、階段性原則
語言文字訓練,應該多次反復,但不簡單重復;螺旋式上升,但不原地踏步,停滯不前。各年級在訓練的 內(nèi)容和要求上都應該有所側(cè)重,有所提高。這就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階段性原則。各年級語言文字訓練的要求要 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即使是同一知識反復幾次訓練,也要循序漸進,在要求上逐步提高,形成一定的坡度。 這樣做,學生的語言水平才能在橫向上擴展,在縱向上得以提高。
強調(diào)階段性原則,是為了提高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益。比如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看到教師讓學生運用“先… …接著……然后……”、“因為……所以……”等練習說話,低年級在練習,中高年級也在練習。這就很自然 地引出一個應該討論的問題:這些詞語的運用,究竟應該放在什么年級進行比較合適?如果低年級學生能夠掌 握,那么中高年級再反復練習是否還有必要?如果低年級學生難以掌握,那么就干脆放在中年級或高年級進行 ,低年級教師何苦強人所難?如果說是為了“螺旋式”提高,是“溫故而知新”,那么教師心中是否明白這次 練習是第幾次練習,在要求上有哪些提高?這些問題如果不弄明白,那么語言文字訓練的隨意性或盲目性就難 以避免,教學效率不高也就理所當然了。
誠然,由于種種原因,語文知識教學和語言文字訓練的階段要求歷來不是很清楚的,這就使語言文字訓練 的序列十分模糊。而且就目前我國語言學方面的研究來看,要排出一個比較清晰的語言訓練的序列也不是很現(xiàn) 實的。但是,語文教學如果不認真研究并逐步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有效地克服訓練中的重復或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那 么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只能是一句空話。為此我們在這一方面進行認真探討,對各年段的語言文字訓練的內(nèi)容 和方式初步有了一些看法。
比如造句,低中高年級都要重視,但要求和形式都應該有所不同。低年級大多是一個詞語造句;中高年級 則可以是幾個詞語連起來造句,2個、3個,甚至是4個5個都可以。低年級造句旨在知其意義,明其運用,在句 子組織上不宜過高要求;中高年級則要求學生在詞語運用的位置上有變化,在句子內(nèi)容的組織上也應適當提高 要求。低年級造句一般是實詞造句,關聯(lián)詞語的造句一般安排在中高年級進行。中年級限于常用的不易混淆的 關聯(lián)詞語造句,并給予一定的情景,旨在訓練學生駕馭比較復雜的長句子的能力;高年級則要求會運用小學生 應該掌握的常用關聯(lián)詞語造句,包括一些容易混淆的關聯(lián)詞語如“不管……都……”、“盡管……還……”等 。還比如各個年級都要重視積累和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及時地將課文中的一部分語言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因此要結(jié)合課文教學,經(jīng)常設計一些運用課文中表現(xiàn)力較強的詞句的訓練。這類運用課文語言的練習設計,低 中年級一般偏重于模仿運用,即讓學生基本按課文的內(nèi)容說或?qū)懻n文中的語言,相當于一般意義上的詳細復述 或書面轉(zhuǎn)述課文或片斷。年級越低,模仿成分應越大。隨著年級的升高,模仿成分逐漸減少。到了中年級可以 多設計一些變式練習,即按照課文內(nèi)容,有變化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說話或?qū)懺。而在高年級,則應該創(chuàng)設新 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靈活地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語言材料。大量設計這一類練習,有利于學 生有效地將課文中的語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
當然,對于語言文字訓練的階段性原則的研究,我們的認識還非常膚淺,但是有計劃有層次地訓練,對于 提高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是十分有利的。
三、針對性原則
同一篇課文中,可以從各個角度設計出不同的語言文字訓練的練習題目。哪些練習是合理的,哪些練習是 不合理的,我們認為檢驗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緊扣教學目的和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實際需要。凡是緊扣教 學目的針對該年級學生語言學習實際需要設計出來的練習,就是好練習;反之,就不是好練習。這就是針對性 原則。
比如《找駱駝》一篇課文中老人說的一段話: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 駝的左腳有點跛。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些蜜,右邊有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我還看見駱駝啃 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至于它究竟往哪兒去了,應該順著它的腳印去找。
從語言訓練的角度分析,這段文章可以訓練什么?有的教師設計了“因為……所以……”的句式訓練,結(jié) 果學生這樣說:“老人因為看到……所以知道……,因為看到……所以知道……,因為看到……所以知道…… ”仔細分析,這個練習對于學生理解老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維過程是有利的,但是從語言運用的角度看,這樣呆 板的句式,遠不如課文中老人說的這段話來得生動,強化這樣的句式訓練,對學生的語言運用所起的負面作用 可能遠遠大于正面作用。我們認為,這段話中有許多值得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比如老人說“我看見……,我又看 見……,我還看見……”,學生如果說這段話,一般就說“我看見……,我看見……,我看見……”,老人用 了“又”、“還”,使說的話層次非常清楚,很有條理,這種方法就值得學習。還比如老人說“就知道……我 想……所以知道……”,用詞很有變化。如果讓小學生說這段話,可能會千篇一律地用“我想……我想……我 想……”,這樣說話就不如老人說得生動,所以老人說話中注意用詞的變化也值得學生學習。學生明白了這些 以后,再讓他們自己說一說老人說的這段話,注意用上老人說話時用過的一些詞語,進一步加深體會。抓這些 語言因素,比起抓“因為……所以……”的句式更有實效,因為這確實是在教學生如何說話。
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例子”,是學習遣詞造句的例子,也是學習布局謀篇的例子,里面有豐富的可供 學生學習運用語言的方法技巧。教師在備課時就是要善于了解學生語言的不足之處,從課文中尋找適當?shù)摹袄?子”,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語言運用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通過訓練,有效地克服,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水平 。
四、全程性原則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語言,所以語言文字的訓練應該貫穿于每篇課文教學的全過 程,滲透到課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不能只是在課文教學結(jié)束才想到要做一些書面練習。這就是全程性原則 。
比如在教學課文《挑山工》時,我們設計了這樣一組練習:第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以后,讓學生適當 地用上課文中的語句看圖介紹挑山工的外貌和神態(tài),然后再適當?shù)孛枋鰣D畫中的背景,在描述背景——“山水 、樹木、花草、云天”的時候,要求恰當?shù)赜蒙稀豆鹆稚剿、《記金華的雙龍洞》等課文中學過的詞句。第 二課時,讓學生學習體會課文是怎樣用多種句式表述挑山工“趕上”游人這一意思的,然后設計復述訓練,讓 學生復述挑山工在幾個地點趕上游人的過程,要求學生在說出“趕上”這一意思時,盡可能不重復“趕上”這 個詞,而是用各種不同的句子來表述。第三課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幅畫,要求模仿課文的表達方法, 用“怎樣的畫面——怎樣的感情”的順序來表達清楚。
這樣安排語言文字訓練,使課堂教學的密度大大增加了。學生課課得到訓練,所以課課都有收獲,學習語 文的興趣也由此而提高。語文教學一定要改變第一課時讀讀生字新詞、第二課時分段講讀提問、第三課時復習 鞏固練習的做法,把訓練貫穿到每一課時之中,落實到每一環(huán)節(jié)里面,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 率。
五、多樣性原則
語言文字的訓練,應該包括“字、詞、句、篇”等各種內(nèi)容,包括“聽、說、讀、寫”等各種形式,包括 從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等各個層面的訓練。這就是語言文字訓練的多樣性原則,F(xiàn)在談到加強語言 文字訓練,有的人就認為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書面語言的訓練,要多安排一些小練筆。當然,現(xiàn)在不少教師在 課堂教學中書面語言訓練特別缺乏,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語文課上的訓練設計要全面考慮,全面安排。
比如“字、詞、句、篇”這些內(nèi)容,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關鍵年齡,這一階段的兒童應該以豐富 、擴展他們的語言積累為主,因此必須十分重視“詞”和“句”的訓練,在篇章方面則不宜提出過高的要求。 又比如“聽、說、讀、寫”等各種練習方式,考慮到課堂教學的時間,一般應該更多地提倡用“讀”和“說” 等方法,因為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保證訓練的高效率。當然也不能因此而忽視“聽”和 “寫”的訓練,這里只是強調(diào)時間安排要恰當,要考慮提高效率。
還比如“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等各種不同層次的語言訓練,在教學中都要重視。但 是需要指出的是,學習語言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解”這一層面上,要促使學生將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轉(zhuǎn)換成為自 己的語言,做到爛熟于心、脫口而出,教師必須重視“積累”和“運用”的訓練,讓學生多讀多背,并且創(chuàng)造 條件讓學生運用,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對課文語言的掌握從“理解”這一層面提高到“運用”這一層面上。
教學原則來自于教學實踐,又反過來指導教學實踐。人們對教學原則的認識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隨著 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于語言文字訓練設計原則的認識也會不斷提高。我們將不斷探索,不斷總結(jié)并修正語 言文字訓練的理論研究,在探索中求提高、求發(fā)展,以便更有力地指導語言文字訓練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