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學論文>語文論文>寫作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

寫作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

時間:2023-02-27 11:33:16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寫作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

    《語文標準》關于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痹陔A段目標部分,第一學段稱為寫話,第二、三學段都稱為習作,到第四段才稱為寫作。這里沒有什么深意,無非是為了體現(xiàn)降低小學階段的寫作難度而已。古人有一種很好的寫作理念,認為寫作應該從寫“放膽文”起步,逐漸過渡到寫“小心文”。即在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不必強調種種規(guī)矩,應讓孩子放膽去寫,就像初學走路的嬰兒,首先是讓他有邁開步子自己走路的勇氣,這時候什么走路和規(guī)矩和技巧對他來說毫無用處。因此,在低年級不必過于強調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我手寫我口”。我們認為,在低年級,學生即便沒有“作文”的意識也不要緊,要緊的是讓學生敢于寫。強調這一點,在中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寫作恐懼心理的今天,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 注重激發(fā)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養(yǎng)成寫作的良好習慣。
    寫作初始階段目標的設定,特別強調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因素,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和自信,讓孩子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第一學段的相關表述是“對寫話有興趣”,第二學段的相關表述是“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學段,才過渡到要求具有初步寫作意識即“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第四學段則提出“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要求具有比較自覺的寫作目的。同時,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作為一種內驅力,還來源于在寫作的合作與交流中所產(chǎn)生的成就感,而這一點是過去被忽略的,《語文標準》對此有意作了強化,在不同學段分別提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們分享習作的快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等要求。
    盡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內驅力。我國老一輩的語文教育家,對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例如,認為作文“最好是令學生自己出題目”,教師命題的首要條件是“要能引起學生的興味”。主張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當然會樂于去寫。當學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種需要,那么他們作文的長進還有什么疑問嗎?近十幾年來,有一些作文教學實驗,例如,北京景山學校的定“放膽文”實驗,高原等老師的“觀察——分析——表達”三級作文訓練實驗,以及去年開始的深圳市南山區(qū)、青島市和成都市郫縣等地區(qū)根據(jù)《語文標準》實施的作文教改實驗,都注重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動機,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日本,認為作文教學有三個重要方面:“有寫作動機”、“有東西可寫”、“能夠寫出來”。其中,第二個重要方面“有東西可寫”與第一個重要方面“有寫作動機”密切聯(lián)系。沒有寫作動機,不想寫,就不會積極搜集材料,就不會有東西可寫。如果第一、第二個重要方面解決不了,那么第三個重要方面“能夠寫出來”就無從談起?梢姡皩懽鲃訖C”是關鍵。美國、前蘇聯(lián)的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有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美國教育家唐納·格雷夫提出,隨處亂涂亂畫,是兒童使用符號能力的表現(xiàn)。美國《國家藝術教育標準》中,各門藝術教育都以創(chuàng)作為主線。前蘇聯(lián)的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少年時期是言語發(fā)展的最佳年齡期,應該激發(fā)學生表達自己的動機和興趣,發(fā)展他們的言語功能。
    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下,一些學生為應試而作文,被束縛了手腳,寫作動機不純,寫作興趣全無,把寫作視為畏途。這種局面,必須迅速改變。
    《語文標準》還注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例如對書寫、行款、標點,對作文的修改,都有一些常規(guī)要求。應該指導學生遵照要求不間斷地進行練習,直至形成牢固的行為習慣。
    二、 注重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語文標準》除了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作以上指導外,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一些重要構想。
    1.《語文標準》貫徹了這樣的思想: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xiàn)個性化的寫作,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如在第二學段提出“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在第三學段提出“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第四學段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這相對于過去大綱僅“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寫出來”、“感情真實、內容具體、中心明確”等籠統(tǒng)提法,其重在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和感性經(jīng)驗中取題立意、引發(fā)真情實感,以求得寫作的個性化和獨特的導向更為鮮明突出。
    老一輩的語文教育家早就說過,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具體地說,“假如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于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說;假如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快的,則必須是本于內心和郁積,發(fā)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他們還說,作文“最重要的原則”是“有話必說,無話不說,說須心口如一,不能說謊”。
    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在作文中創(chuàng)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撻假惡丑。他們也在作文中不斷地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天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發(fā)展。作文是學生的精神家園,是自己人生的“史記”。因此,在作文中說真話,抒真情,是學習做真人的一種歷練。
    由于不良學風、文風的影響,作文說假話早已成風。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試卷,據(jù)抽樣調查,竟然有不少作文出現(xiàn)在“父母雙亡”的“考驗”下“戰(zhàn)勝脆弱”的假話,以至引起全社會的震驚和批評。作文說假話,在古代是不足為怪的。我國古代訓練人寫八股文,就要求不說自己的話,要“代圣人立言”。這種八股文的“假大空”的鼻祖。封建社會的這種作文訓練,所培養(yǎng)的只是“學舌很巧妙的‘人形鸚鵡’”,“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教讀為生的儒學生員”。而現(xiàn)在,如果對作文說假話的現(xiàn)象熟視無睹,那么我們將會重蹈封建八股文教育之覆轍,不僅使學生養(yǎng)成假話連篇的不良文風,而且會造成學生“作文是一套,心里是一套”的雙重人格,這與培養(yǎng)具有高尚品格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人才的目標,豈不是南轅北轍?強調寫真情實感,極有利于克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說得重一點,這種毛病不是一個作文的問題,而實質上是對青少年人格的扭曲,對其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是極為有害的。
    當然,這不等于說,學生在作文中所說的話,只要是真的就行,不需要正確引導了。據(jù)報載,去年某縣初一學生作文統(tǒng)考,題目是“20年后的我”。近千人中,除了少數(shù)學生選擇當教師等職業(yè)外,絕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當縣長、市長、經(jīng)理、老板,為的是“自己擁有高檔小汽車,住高級別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這些學生確是說了心里話,這些話是過去人們羞于啟齒的,現(xiàn)在他們公然堂而皇之地說出來了。但對這樣的心里話,能不注意引導嗎?這個例子生動地儆戒我們,要密切注意學生作文的價值取向問題,對此萬萬不可掉以輕心。有人過于強調寫作要完全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作如實的反映,卻忽視了“情動于中”方能“形于言”,沒有個人的主觀感受就談不上寫作的個性化;也有人片面地強調寫作就是自我表現(xiàn),事實上切斷了自我和生活的聯(lián)系,這兩種傾向都有其片面性。
    2.《語文標準》特別重視鼓勵自由表達,放開種種束縛,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墩Z文標準》關于寫作的基本理念是:“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過去的各個大綱關于寫作教學,提出了選擇表達方式、安排詳略、條理清楚等技術要求,在初學者寫作時往往過多強調這些寫作規(guī)范,反而沖淡了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這一根本性要求。本著“我手寫我口”的精神,《語文標準》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就隱含著自由表達的意思。需要指出的是,有創(chuàng)意不等于胡思亂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豐富性,以及觀察的多角度,所以第三、四學段的目標中提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不造假,是對作文的起碼要求;寫出個性,有創(chuàng)意,才是作文的關鍵所在。對這一點,在國際上已達成共識。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創(chuàng)造潛能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這一目標比其他所有的目標都重要!
    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作文大都已變成了與個性、心靈毫不相干的東西,至于創(chuàng)意根本談不上。為了得高分,不愿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為了得高分,不愿表達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膚淺的,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語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著偽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語言,惟獨喪失了學生自己。
    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提倡自主命題,少寫命題作文。
    3.《語文標準》還強調,作文要“運用聯(lián)想和想像”,要“寫想像中的事物”要寫“想像作文”。
    當前,社會上批評學生作文模式化嚴重,連說假話,也是異口同聲,千人一腔。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舉不勝舉。而造成這種情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學生缺少想像力,特別缺少創(chuàng)造想像力。
    想像是在頭腦中改造舊表象、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當展開想像時,記憶中的表象由模糊變?yōu)榍逦,由單薄變(yōu)楹裰?/p>

寫作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

[1] [2] 下一頁


,新形象隨舊形象的改造而不斷生成。魯迅先生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高空,他想潛入蟻穴!睂W生的想像之鳥一旦高飛,腦中會浮現(xiàn)出新穎、生動的意象。每給一次這樣的作文,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鍛煉,生命體驗便得到一次拓展,創(chuàng)新的萌芽又一次破土而出。想像能力是構成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愛因斯坦就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不妨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情感在想像中如同煉鋼爐中的燃料和爐火,沒有它,就不會有高溫,因而也就熔煉不出優(yōu)質的合金。二是要有豐富的記憶表象儲存。這種記憶表象是想像的原料,正職貴重的合金需要要有各種貴金屬作為原料一樣。如果感情激發(fā)力強,記憶表象又豐富多彩,學生的想像力必然強,創(chuàng)新能力也隨之增強。
    三、 注重打好基礎,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寫作能力
    《語文標準》很少提寫作知識方面的要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寫作實踐上。主張多寫、多改,在實踐中提高寫作能力,因而在各學段提出了寫作次數(shù)、字數(shù)的量化要求;同時就寫作實踐本身,提出一系列能力要求,如第一學段要求“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第三學段要求“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第四學段”寫作要感情真實,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語文標準》在小學階段有意淡化文體,只有第三學段提“能寫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到初中才根據(jù)文體的分類提出要求:“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說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寫簡單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jù),根據(jù)日常需要,寫日常應用文。”但主要也是從寫作的實踐角度出發(fā),而非傳授寫作知識。在寫作規(guī)范方面也適當降低要求,小學在第三學段只提“能根據(jù)表達習作內容的需要,分段表述”,到初中階段,才提出具有實踐性的綜合要求;“根據(jù)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順序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想像和聯(lián)想,豐富表達的內容。”可以看出,《語文標準》在寫作方面重視的是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之間的融合。
    《語文標準》的總目標指出,作文教學是使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能根據(jù)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重在自我表達,發(fā)展個性;“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重在交流信息,傳達思想,適應社會需要。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這與國際上作文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是一致的。
    在日本,重視自我表達是他們的傳統(tǒng)。但在二戰(zhàn)之前,就規(guī)定學生除了寫“表現(xiàn)自己的文章”(包括日記、感想文等,這類文章以培養(yǎng)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目的)以外,還要寫傳達社會信息的文章(包括記錄、通訊、報告、評論等,這類文章以溝通思想、交流信息為目的)。二戰(zhàn)之后,仍規(guī)定寫這兩類文章,不過后者的地位似乎在上升。在美國,一直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十分關注,把創(chuàng)作作為作文的一個項目。但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恢復基礎”的教育改革運動應運而生。1982年制訂的《英語教學綱要》強調了包括寫作能力在內的語文能力的實用功能。美國《提高寫作技能》一書開宗明義就表明,“寫,是為了有效地交流”。這本書舉出一個普通美國人高中畢業(yè)后參加工作在兩周內的寫作統(tǒng)計:寫了兩份廣告,填了一張保險估價單,一張所得稅表,寫了兩份理由說明,一封抗議信,一封收款信,一封家書,一封申請書。以此說明,“‘寫’包圍著你”。在前蘇聯(lián),一直崇尚文學,在作文教學中始終把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想像放在重要位置。與此同時,重視適應社會需要。心理學家達維多夫和瑪爾柯娃的“語言表達理論”課實驗教學大綱強調:語言表達的“意義“是客觀地傳遞周圍世界的住信息;要根據(jù)交際功能,教會學生在交際過程中隨機應變。主張以作文為語文教學的中心,以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為主線。綜上所述,國外作文教學在注重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同時,也注重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的實際能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作文教學,一向重視實用,對自我表現(xiàn)、發(fā)展個性比較忽視。有些同志再三強調作文要切全實用,培養(yǎng)書面語言的交際能力,對“北海之夜”、“雨后”等抒了主觀感情的作文題目,很不贊成,F(xiàn)在《語文標準》根據(jù)國際上作文教學發(fā)展個性與適應需要并重的大趨勢,提出我國作文教學要注重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完全正確的;與此同時,繼承重視實用的傳統(tǒng),繼續(xù)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墩Z文標準》力圖處理好二者關系,使之相互促進,和諧發(fā)展。
    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語文標準》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環(huán)節(jié)。一是重視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二是重視中寫作中運用已積累的語言材料,使課內外閱讀與寫作相聯(lián)系。學與用相結合。第一學段只要求“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第二學段提出“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第三學段進而要求“積累習作素材”。三是有具體寫作過程與方法的指導,這主要體現(xiàn)在第四學段的要求中:“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薄澳軓奈恼轮刑崛≈饕畔ⅲM行縮寫;能根據(jù)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四、 注重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語文標準》在“總目標”中特別提出了“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在各階段目標中要求:“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第一學段),“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第二學段),“運用聯(lián)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能根據(jù)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xù)寫(第四學段),也與發(fā)展思維能力有關。
    當前,學生寫作能力較低,一般表現(xiàn)在語感不強,語病較多,思路較入俗套,思維陷入混亂,大都是語言、思維方面的問題。因此,作文教學應以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重點。至于發(fā)展語言能力和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關系,老一輩語文學家,例如陳望道、葉圣陶,認為應該并重。梁啟超則認為,在所有的作文能力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中,整理思想、組織構造文章、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中心環(huán)節(jié),開“以思維為中心”先河。而朱光潛的看法與梁啟超不謀而合,他說:“語言的實質就是情感思想的實質,語言的形式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薄熬臀易约簛碚f,我作文常常修改,每次修改,發(fā)現(xiàn)話之所以沒說清楚,原因都在思想混亂。把條理弄清楚了,話自然會清楚!
    在語言和思維關系問題上,美國教育專家與我國語文教育家的認識也不謀而合。美國教育家西奧多·W·海伯說“要想寫清楚就必須想清楚,要想寫得充分就必須想得充分,要想寫得實在有力并富有想像力,那么就必須在思想上想得實在并富有想像力。。一個學生要想較好地學習寫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學習思考。這是一條規(guī)律,其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奔~約大學坤思學院的唐納德·姆奎德和羅卜特·愛德溫在《寫作中思考》一書中說:“過去大家認為思維是一種內在的準備活動,而寫作是外在的語言表達,這自然是不錯的。但事實上,我們在思考問題時,總有一定的語言形式,這就涉及思維和口頭語言之間的密切關系了。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寫作和思考是同時產(chǎn)生的,寫作的過程也說是思考的過程!蓖·韋斯在《提高寫作技能》一書中說:“寫作過程能幫你把零亂的思維條理化,使你的想法經(jīng)過提煉而清晰起來,并且進一步發(fā)展你的思想。”
    20世紀以來,美國作文教學理念的演變大體上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先是重視聽而輕視寫作,再是存在主義的自我表現(xiàn),七八十年代以來則在“恢復基礎”的教改聲中提出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并重。1982年制訂的《英語教學綱要》把思維技巧劃分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邏輯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三個方面,要求著力訓練。這是美國教育改革的實績之一。在前蘇聯(lián),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作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記敘文寫作,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像能力為線索,在寫短篇故事的訓練中,虛構的成份增加,逐步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去寫短篇小說。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學體系,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和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熔為一爐的。他把觀察作為作文教學的基礎,認為觀察作文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鮮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語言”和“創(chuàng)造精神”,這三者是科學作文教學的“支柱”。
    在我國當前的作文教學中,有些地方忽略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一味地在語言形式上下功夫。離開社會生活,離開學生的思想感,離開文章內容,大搞孤立的、繁瑣的、機械的字、詞、句的訓練,使學生陷于文字游戲中不能自拔。其結果,與主觀愿望正好相反,語言能力難以提高,作文能力止步不前。現(xiàn)在課程標準注重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步發(fā)展,期望有助于糾正這種違反規(guī)律的做法。

上一頁  [1] [2] 


【寫作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相關文章:

口語交際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10-17

綜合性學習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08-17

如何實施提前寫作08-17

思想品德的課程目標02-24

×公司VIS應用實施建議08-15

不同崗位簡歷寫作建議08-15

求職信的寫作建議04-12

實施人文性評閱讓學生樂于寫作08-03

關于閱讀和寫作的經(jīng)驗和建議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