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 教 育 成 為 享 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讓 教 育 成 為 享 受
時下,很多東西都成為人們享受的對象,享受人生,享受生活,享受文化,已經(jīng)成為非常時髦的詞語,它們頻頻出現(xiàn)在電視里、報刊中、口頭上,并且已經(jīng)成了許多人生活的現(xiàn)實,他們已經(jīng)把這些東西作為了享受的對象。然而,直到今天,卻很少有人把教育也作為人應該享受的對象。相反,在很多人觀念里,教育仿佛天生就與艱苦、痛苦等聯(lián)系在一起,苦教、苦學一時成為許許多多人對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還有更為極端的,在有的地方,人們自古以來就把寫文章稱為“哭文章”,這就把受教育的艱苦、痛苦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乎,一談起教育或者是受教育,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把它與苦相連,好象受教育就是受苦,教育=受苦!
其實,這是對教育的一種深刻地誤解,曾使許多人望教育而生畏,也使許多人流下了多少傷心的淚水。
那種讓人一味受苦、吃苦的教育,只是在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對人性的理解比較膚淺時代的產(chǎn)物。那時,人們普遍有一種思想,認為對孩子而言,不打不成材,不罵不成器,棍棒下面出孝子。對孩子,如果不打,不罵,順其自然,他們還不知道會成為什么人。
今天,當賞識教育、成功教育,甚至玩教育已經(jīng)成為思潮的時候,當張揚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能力成為潮流的時候,那種讓人受苦,叫人挨罵的教育,顯得多么無力,多么讓人傷心!
在今天看來,教育應該是一種享受,F(xiàn)代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都有一種向往美、趨樂避苦、趨向成功避免失敗的心理。在這些心理的驅(qū)使下,人們往往會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行為,在教育中,這些心理就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充分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把我們的教育辦得更加人性化,辦得使學生們越學越愛學,而不是越學越厭學,越學越不愿學。
這樣的教育就應該是讓學生在受教育時,感覺到:教育=享受,而不是受苦與吃苦。
享受什么?
享受美。有人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美。今天看來,這是真理。因為美是無功利的,它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的情境。比如,在語文課上,有位老師在教柳永的詞《雨霖霖》時,這樣開頭:
“在東京城外、植滿垂柳的汴河碼頭。凄清冷落的深秋,一場驟雨剛剛下過,樹梢上的寒蟬又如泣如訴的叫了起來。在長亭送別的人漫漫飲酒,細細話別。一直挨到傍晚,雨也停了,舟人催促,該是起程的時候了。——這首詞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我國十一世紀纏綿的送別圖……”
接著,老師放《雨霖霖》的教學磁帶,先讀后唱,民樂伴奏,昆曲聲腔。在悠揚悅耳的簫、笛聲中,學生傾聽著凄楚婉轉(zhuǎn)的女高音歌唱,眼看課文和注釋,很自然地進入了詞的境界。
它是一種感受,一種體驗,是學生在美的情境中感受到、體驗到美。這樣的教育,不是享受是什么?
享受快樂。教育是離不開快樂的,沒有快樂的教育,將死氣沉沉的,令人窒息的。教育是一種活動,這是一種老觀念了?墒,人們很少將之付諸實際。有時即便是有一些所謂的活動,也只不過是為了印證老師預先設計好的結(jié)論。這是變了味的活動,被扭曲了的活動,不是本來意義上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就毫無快樂可言。實際上,一般而言,本來意義上的活動就基本上意味著快樂,更多的是與快樂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我們的學校教育活動多多,快樂多多,不是享受那才怪呢!
著名教師馬芯蘭,這位首都十大杰出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教學中,常常將抽象的內(nèi)容,以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例如,為幫助學生理解“同時”、“相對”、“相遇”、“相向而行”等概念,她組織學生到操場上,分成兩隊,分別在操場兩邊迎面競走。老師說“走”,兩人同時相對行走,讓學生形象理解“同時”、“相對”的意思;兩人碰上時,老師說“停”,告訴學生這是“相遇”,接著讓學生觀察兩人相遇時誰走的路程多,理解這是同一時間內(nèi)兩人各走的“距離”。馬老師在教小學一年級新生的數(shù)學時,也想了許多新招,讓學生在游戲中進入情境,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育,應該成為我們的理想。
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中受的挫折多,失敗多,是我們當前教育的一個特點。學生如果經(jīng)常遭遇挫折,遭受失敗,就會灰心喪氣,看不到人生成功的希望。
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多讓學生從他們自己的成功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感受到教育帶來的快樂,從而孕育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讓 教 育 成 為 享 受】相關文章:
讓 教 育 成 為 享 受08-17
入 學 教 育08-15
教 書 還 是 育 人?08-17
說“教”道“育”08-17
體 育 課 教 案08-16
請將“育”放在“教”的前面08-17
教之與道,育之與心08-21
體育教案-體 育 課 教 案08-16
“為誰教”PK“怎么教”08-20
教 育 實 習 心 得_[實習報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