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啟發(fā)式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啟發(fā)式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啟發(fā)式是現代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就要求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發(fā)),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來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認識水平。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的:“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
啟發(fā)式的運用是為了糾正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中注入式的弊病,也就是教師講得太多,把學生當作容器,一味地進行灌注,把書本知識“灌”給學生就算完成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沒有正確地處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關系。運用啟發(fā)式就要把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變?yōu)橛蓪W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從而變“單純傳授知識”為注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逐漸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高分低能”的畸形教育現象。實踐證明,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堅持啟發(fā)式教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豐富的社會實踐,精心組織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課堂討論等活動,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的。下面我就淺談自己在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第一、在教學過程中巧設疑難,激發(fā)學生思考分析問題。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則大進。這是有道理的。
高深設疑是教學中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有人認為,政治課的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學生通過質疑、釋疑,解決了矛盾,就能從未知到已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而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梢,設疑在啟發(fā)式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關鍵在于如何設疑,何處、何時設疑才能做到“精”“巧”。我在設疑中注意到了這幾點:
首先,要把握好疑點,不要老提出那些只讓學生作簡單的判斷式回答的問題,如“對不對”、“是不是”、“應不應該”等。切忌無痛呻吟的什么都議一議,要議的問題必須有價值,用議作為理解課文內容的關鍵。
其次,提問要把握好度,范圍不要太寬,難度不要太大,原則上“只要學生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提問要緊扣中心,突出重點,解決疑難,避免多而雜,以影響教學目的實現。
再次,設疑的內容要巧,方法要巧,要善于啟迪學生思維,不李拘泥于讓學生只會從書本上找出答案照讀,避免出現“不求甚解”的現象。
設疑要做到以上這幾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意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和接受水平,掌握學生的思想實際,學習學,工作與生活實際,有意識地為學生發(fā)現疑難,解決疑難提供橋梁,引導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鑰匙,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學生的思維。比如,我在講到“尊重科學,反對迷信”這一內容時,針對同學們對宗教迷信的模糊認識,我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迷信是怎么產生的,它是從來就有的嗎?二是宗教認為上帝是萬能的,那么萬能的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塊他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呢?那么通過一問題的思考解答,就剝去了宗教迷信神秘外衣,這是人類愚昧無千的產物和表現,第二問題的設置是很巧妙的,是一個二難命題,不論對它作出肯定的回答,都要導致否定上帝的“萬能”,上帝是人造的,這就進一步地提高了同學們的思維認識,澄清了一些模糊的看法,那么我們設疑啟發(fā)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第二、在教學中列舉實例啟發(fā)
政治課的特點是理論性較強,抽象思維較多,這就需要教師
在教學中善于列舉實例,化抽象為具體,使同學們從具體、生動的事例中得到啟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教師列舉的事例要力球恰切、有趣、有新意,并有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啟發(fā)他們學習思維。
恰切是指例子要中肯,所舉的例子要和說明的觀點、問題一致,不要牽強、硬套,比如在講愛國并不能因祖國的暫時落后、貧窮為條件時,我列舉了我國的許多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學者象李四光、丁潔瓊、華羅庚、錢學森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物質享受,高薪聘請等待遇,毅然沖破國餐重重阻撓,回到祖國的懷抱,投身于祖國的建設。從而有力地說明了愛國并不是有條件的,并不是要等到祖國富了才熱愛。
新鮮有趣就是指所舉的例子內容要新,時間要近,時代感要強,要生動、耐人尋味,更多地反映當代世界的人和事,反映當前國內、國際形勢和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新成就。比如在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后,引起了世界的觀注,同學們都相當關心,褒貶不一,抓住同學們這種學習熱情和思想上的模糊認識,我在課堂上給同學們闡明了海灣危機的起因、本質、美國出兵海灣的目的所在及我國對海灣局勢的基本立場、態(tài)度,從而說明當維持世界和平的必要性及我國外交政策的正確性,讓同學們真正地認識到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的真正意圖。
舉例還要有針對性,針對課文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觀點、特別是重、難點知識,針對當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尤其是針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實際和學生實際,作到有的放矢,才能使學生切實地感受,真正地愛到啟發(fā),避免空洞地說教,從而在具體、生動的事例中提高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
第三、啟發(fā)式教學要伏、做到“啟”而有“發(fā)”,收到效果,就要在課堂上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發(fā)表意見的余地。
“啟”和“發(fā)”是相輔相成的因果 關系,沒有教師的“啟”,就不會有學生的“發(fā)”,“啟”是前提條件,“發(fā)”是必然結果,一般來說,通過教師的“啟”學生躍躍欲試,心里明白就是成功的,反之,教師雖“啟”了,學生依然如故,沒有反映,變是失敗的,所謂“留;有余地”,就是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有提出問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比如,在講到《熱心助人》這一課時,我談到了不少助為樂的道理和許多熱心助人的感人故事,比如象張華舍身救老農的事跡,也許有的同學會想,可惜我當時不在場,否則我……那么我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假如你在現場……”,讓大家討論兩分鐘后回答,一下子大家的興趣都高漲起來,互相討論,踴躍發(fā)言,有人說去報告,有人說自己沒力救人,也有人說跳下去救人等等,通過了講座使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熱心助人是不講條件的,要付出犧牲和代價的,據此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使我不在現場……”讓大家課后思考,談出自己的想法,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他們對所學的內容認識就更深刻了,也真正從討論中提高認識。
總之,要做到“啟”而有“發(fā)”就要打破者教師“包打天下”、“一講到底”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實行讀、議、講、練相結合,這樣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這是一條比較行之有效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
第四、利用音像直觀啟發(fā)
所謂直觀啟發(fā)就是讓學生直接觀看具體形象工東西,來加深課文理論的理解,其實是啟發(fā)學生由感性到理性認識事物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內容需要,把電視機、錄音機等電化教育手段帶進課堂,把教師單一口授變?yōu)槎喾N方法、手段的交叉使用,互相配合,以期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人們對常發(fā)現,學生看電影或電視時注意力很集中,記憶效果也很好,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電影藝術形、聲并俱,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注意,電視機、錄音機進入課堂,經實踐證明是深受同學們歡迎的。由于條件限制我只初步嘗試把錄音機帶進了課堂,效果是比較良好的,比如在講“愛戴父母”這一內容時,上課始我就先播放了幾首歌,象《燭光里的媽媽》、《媽媽的吻》等,讓學生聽后簡單地談自己的感受。那優(yōu)美、覺悟的曲調中,抒發(fā)了兒女對母親的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大家在這優(yōu)美的音樂中也受到了深深感染和啟迪,在這樣的氣氛、情景中,很容易引入了課文的內容,也增強教師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此外,利用影視這一聲形并俱的藝術進行感性到理性的直觀啟發(fā),效果也是顯著的,比如學校組織觀看《焦裕祿》這部電影,熒幕上焦書記不計較個人得失、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的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同學們的心,使大家在這具體、生動的形象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所發(fā),我講到“人民勤務員”這一內容時,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借助熒幕生動形象,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理論的理解,又能避免簡單的政治說教,加強可信度和真實性,克服學生思想中的“逆反心理”。這一點在現在的思想教育中是比較有效的手段,也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挖掘運用的現代化教育手段。
總之,在政治課教學中貫徹啟發(fā)式原則,啟發(fā)學生活躍思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能恪守一種教學方法,必須根據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情緒,掌握知識的情況和內容等,選擇最佳的方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以上我僅談自己在貫徹啟發(fā)式教學中的一些粗淺體會,以求拋磚引玉之效,希望各位教師指教。
【淺談啟發(fā)式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淺談啟發(fā)式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08-17
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08-18
淺談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08-23
淺談網絡在古典詩詞教學中的應用08-15
淺談分組教學在中職應用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08-17
淺談情景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08-01
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