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試改革與語文素質教育
[作者] 王傳勛,安徽阜陽教育學院
[內容]
語文素質,決定并影響到人的整體素質。加強語文素質教育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既需要理論的建設,又需要實踐的操作;既需要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又需要教師主導性的張揚;既需要課程設置及課型結構的調整,又需要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既需要評價標準及方式的重新確立,又需要考試制度的改革。
有人認為:考試同素質教育是對立的,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取消考試。這種看法未免偏頗。誠然,當前的考試制度妨礙著素質教育的實施;但是,考試作為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不能完全取消的。根據(jù)考試的不同功能和目的,有的可以取消,有的還應當增加。應當看到,考試同素質教育并不是對立的。素質教育需要考試進行檢測和評價,考試能夠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A教育當今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改革教材、教法的同時,深化對現(xiàn)行考試制度的改革。
一、取消可以取消的考試,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動活潑的發(fā)展。
1.取消校內的常規(guī)考試,采取“化整為零”的方法,促使學生更重視平時的語文學習。
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和工具性要求學生必須樹立良好的態(tài)度和習慣,依靠平時的日積月累,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采取“臨陣磨槍”的朝夕之功。如果能將考試分散在常規(guī)的教學形式、教學要求之中,就能夠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起到督促和鞭策作用。上海市育才中學于1980年取消了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中的期中考試,第二年又取消了期末考試。對學生的考查采取“化整為零”的辦法,將考試同日常的語文作業(yè)、練習和課堂討論等常規(guī)教學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然后評出優(yōu)、良、及格和不及格的成績。對學生語文成績的評定,不僅根據(jù)學生知識和能力方面的進步情況,而且還參照學生思想認識提高的情況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認真程度等指標。這是較早對我國傳統(tǒng)語文考試制度進行改革的典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注:《論普通教育校內考試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育才的成功經(jīng)驗表明, 采取“化整為零”的考評方法,不搞“突擊性”的考試,會使學生更重視平時的語文學習,挖掘學習潛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
2.取消校內的常規(guī)考試,努力減輕學生負擔,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開拓型人才服務。
北京八十中特級教師寧鴻彬是這方面的優(yōu)秀范例。他從1978年開始對語文教學進行整體改革,經(jīng)過六期系統(tǒng)實驗,收到理想的成效。他從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開拓型人才目標出發(fā),制定了教材、教法、考試和課外活動四方面改革的方案。他大膽改革考試制度,取消了平時、期中、期末等一切考試,代之以根據(jù)學生平時在聽、說、讀、寫、想五個方面的情況而作出的考核記錄。從第三輪實驗開始,半年多沒進行一次考試,但1985年初對教改實驗班進行一次考試,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其它平行班。這種改革的長處首先是,把考試改革當作語文整體改革的一部分,努力減輕學生負擔,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學會為會學”,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它符合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三個面向”的指示,通過考試及教材、教法和課外活動的系列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與習慣,尤其是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努力使學生成長為創(chuàng)造性、開拓型的人才。(注:孟憲倫《中學語文教學模式探微》,《教育探索》1997年第1期。)
3.取消校內的常規(guī)考試,采取平日記優(yōu)的評分方法,促進后進生的轉化。
語文考試的功能,本來可以鞭策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當前情況下,名目繁多的考試和“題海戰(zhàn)術”越來越使考試背離它的初衷,使學生厭考怕考。再加上一些教師被錯誤的教育思想所驅使,只重視少數(shù)“尖子生”,而輕視對眾多一般生和后進生的教育,有的甚至不惜采取逐漸淘汰后進生的辦法,以提高升學率。這是造成目前中小學生大量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校內的語文考試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語文素質水平的提高。大連市中山路小學廢除了統(tǒng)一組織的期中、期末考試,而建立以教師為主的平日考核記載、期末各項成績綜合評定的辦法。具體做法是,平日記優(yōu),期中小結,期末全面考查。這里值得重視的是,他們所采取的平日記優(yōu)的方法,在平日教學和作業(yè)中對學生的成績不是全部記載,而是有選擇的記載。尤其對后進學生的考查,從他們各自的實際出發(fā),給他們獲得較好成績的機會。如果錯誤太多,經(jīng)教師指出后,不記分,下次再考查,等到獲得較好成績時再記分。(注:《論普通教育校內考試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這種不記差專記優(yōu)的辦法,可以說是教育學、心理學中的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斥責的原則在考查中的運用。專門記優(yōu),對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加以肯定,并用文字加以記載,后進學生在看到自己的成功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愉悅感、興奮感,從而激發(fā)自己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學生考查出現(xiàn)太多錯誤不予記分,不等于放任不問,教師要給學生指出。學生在認識到出現(xiàn)差錯的原因并找出糾正的方法后,就能避免重犯原來的毛病,從而更加勤奮學習,爭取在下次考查時獲得較好的成績。如此反復推進,就能促使后進生的轉化,達到全體學生學習成績的全面提高。
二、增加應當增加的考試內容, 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1.在高考和中考中增加聽說能力的考試,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
由于條件的限制,長期以來,高考、中考只重視讀寫而輕視聽說。由于選拔人才基本上是一張試卷定終身,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也是教師和學校的命根,分數(shù)不僅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而且是衡量教師和學校的唯一標準。因此,“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學什么”。不考聽說能力,教師和學生也就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聽說的教學和訓練。
但是,這種教學和訓練是跛足的,它不符合語文教學的整體目標和要求,背離了語文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原則。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在現(xiàn)代生活中有同樣重要的意義。葉圣陶先生說:“聽說讀寫都重要”,“接受和發(fā)表,表現(xiàn)在口頭是聽(聽人說)和說(自己說),表現(xiàn)在書面是讀和寫。在接受方面,聽和讀同樣重要;在發(fā)表方面,說和寫同樣重要”。(注:葉圣陶《聽、說、讀、寫都重要》,《語文學習》1980年第7期。)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 人們接受信息的頻率,聽明顯高于讀;輸出信息的頻率,說也明顯高于寫。要擺正聽說在語文教學中的正確地位需要綜合措施: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對聽說重要性的認識;其次要加強教材建設,嚴格規(guī)定聽說訓練的內容和要求;再者就是要發(fā)揮考試的導向功能,亦即人們所說的“指揮棒”功能。現(xiàn)在師范院校均開設了教師口語課,把口語能力作為師范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進行檢測和考查。這種規(guī)定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當今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何止當教師的需要這種能力呢?在工作和生活中,發(fā)表演說、討論問題、進行辯論、推銷產(chǎn)品、洽談生意等等,都要用到聽和說。高考和中考可以借鑒師范院校聽說考查的模式,制定出適合各自特點的聽說能力考查的內容和標準。近年來,在聽說能力的考查方面,中考已有所體現(xiàn),如江蘇省從改革考試方法入手,用口試、筆試相結合的測試方法取代單純的筆試形式,用知識、能力的綜合考評取代唯學科分數(shù)的結論,獲得了可喜的成果。(注:《勵精圖治,成果喜人》,《人民教育》1996年第3期。)浙江省除書面考試外, 還進行了口語技能的考核實驗,以即興演講的形式,以學生熟悉的人和事為內容,由省教研室命題并提供評分依據(jù)。(注:黃新茂《對高中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探索與思考》,《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河北省、海南省、南京市、 貴陽市等地1997年中考語文試題,除常見的基礎知識、閱讀(現(xiàn)代文和文言文)和作文幾部分外,還增加了聽說部分。雖然聽說部分的分值很少,一般4—5分,最多10分(試卷滿分一般100—120分),但畢竟表明了這些地區(qū)已把聽說能力的考查擺在一定地位。今后中考語文命題有必要進一步增加聽說能力考查的比重。至于分值,一般占整個試卷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是較適宜的。
高考語文現(xiàn)在每年都考了語音,1989年還專門考了說話的重音和停頓,其它年份的試題,有些把聽說與其它能力綜合起來進行考查,表明了命題者對聽說能力的考查有所注意。但是這些考查在整個試卷中所占的分值卻微乎其微。今后高考語文命題對聽說能力的考查有必要大大加強。目前首先應當在高中會考中增加聽說能力的考查。會考和高考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考試。會考屬于標準參照性考試(達標性考試),同師范生的口語考試一樣,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在口語能力方面是否達到了規(guī)定的目標和要求。但目前的高中會考也存在著偏向,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有些地區(qū)的會考命題幾乎完全模擬高考的路子。所以高考雖屬于常模參照性考試(選拔性考試),但為了發(fā)揮其導向功能,對聽說能力的命題是不能削弱的。從長遠的觀點看,我們應當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高考除采取筆試外,還應當采取口試。這里可否借鑒英語科的考試辦法,讀寫采用筆試,聽說采用口試。
2.在校內的語文考試中增加口試,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訓練。
為了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訓練,校內的常規(guī)考試應當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法,除考查讀寫外還進行聽說的考查。其實一些考試改革取得較好成績的學校,在這方面已給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鑒的范例。如西安一中,將語文成績分為四項考查,分項評定成績;A知識筆試,占70%;背誦、朗讀、講演口試,各占10%,共占30%。(注:《論普通教育校內考試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 以建立“語文實驗室”而進行教學改革的山東省高密一中也是采取口頭測試與書面測試相結合的辦法。(注:山東高密一中語文實驗室課題組《建立語文教學實驗室,還學生以獨立學習的自由》,《中學語文教學》1997年第10期。)實踐證明,這些學校的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均衡的發(fā)展。
當然,除了全面考查語文能力外,還應當考查語文智力諸如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鑒賞能力、思想認識能力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語文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原則。
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考試。
主體性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原則之一,發(fā)展主體性是素質教育活的靈魂。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努力給學生以獨立學習、思考和操作的時間;給學生以自主選擇的機會和條件,給學生以積極主動地發(fā)展個性特長的權利?荚囎鳛榻虒W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應當充分體現(xiàn)主體性的這一特點。傳統(tǒng)考試歷來以學生為敵人,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在整個考試中,學生一直擔驚受怕。教師也愛用考試這一手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外驅力,“考考,教師的法寶”,說的正是這種現(xiàn)象。傳統(tǒng)考試不利于學生的學,也不利于教師的教,其原因就是不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一些教師對語文考試進行了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革新。遼寧省特級教師魏書生在這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一是把“自測”納入課堂教學中。他創(chuàng)造的“六步教學法”(定向、自學、討論、答題、自測、自結),把“自測”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其做法是:或讓各組學生出題,互相考;或讓學生輪流出題,全班做;或把教材后面的訓練題當試題答。幾分鐘做完試題后,指定一位學生念答案。答案正確,教師不語;答得不對,由大家“群起而改之”。再用紅筆在自己的試卷上訂正,最后自己給自己記分。分數(shù)少了,便找原因,進行分析。(注:馬鵬舉《教育改革家魏書生風采錄》,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從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說,魏書生所設計的“六步教學法”中的這種“自測”是一種信息反饋。信息反饋對學習具有促進和激勵作用。其原因:一是強化了學習動機,從而保持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二是學生根據(jù)反饋信息,可以檢查改進學習活動方式。這兩個方面,對學習的進步都是不可缺少的。(注:馮忠良《學習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從教學論的觀點說,有了這一步的“自測”和最后一步的“自結”,“定向”所確定的知識與訓練點便能比較順利地落實,才能消化所學的知識,并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魏書生考試改革的特點之二,是讓學生做考試的主人。每逢考試,他讓全班學生每人動手出一套試題,并寫出答案和評分標準交給教師,然后經(jīng)過抽簽,學生之間互相交換答卷。(注:吳振成等《校長手冊》,吉林教育出版社。)這種做法至少有兩點好處:其一,出題前,學生先要統(tǒng)覽全書,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會的經(jīng)過復習更加鞏固,不會的重新學習一遍。這樣就把出題、答卷、評分的過程變成復習、鞏固、查缺、補漏的過程。其二,學生把考試當作自己的事,真正成了考試的主人,消除了傳統(tǒng)考試被動等考的緊張心理和死記硬背的壞作風。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敵人變主人,興趣高漲,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較充分的發(fā)揮。
魏書生改革考試的做法,可以說是他的民主教學思想在考試中的具體運用和體現(xiàn)?梢钥闯,在考試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不僅僅是導演角色,而且是伙伴、朋友角色。在平等、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中發(fā)展了學生的主體性。
即將到來的新世紀的挑戰(zhàn)歸根結底是對國民素質的挑戰(zhàn)。用大量的、繁瑣的應付考試的辦法是絕不能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水平的;A教育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對傳統(tǒng)考試進行改革,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語文考試的制度和方法,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減輕學生的考試負擔,以便使他們成長為能肩負新世紀歷史
【考試改革與語文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改革語文教學 落實素質教育08-17
素質教育與中學語文教學改革08-08
素質教育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08-08
談談語文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08-17
實施素質教育 深化小學語文教學改革08-17
落實素質教育 深化課程改革05-10
初中語文教學中怎樣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08-20
強化素質教育改革育人方式08-05
小學素質教育與數(shù)學教學改革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