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教案精品(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容
本單元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和組合圖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是學生掌握了這些圖形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們是進一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基礎。學到這一單元結束,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就基本學完。
組合圖形的面積在義務教育的教材中是選學內容。本單元安排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之后學習,學生在進行組合圖形面積計算中,要把一個組合圖形分解成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并進行計算,可以鞏固對各種平面圖形特征的認識和面積公式的運用,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單元具體的教學內容分析如下: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通過提出解決比較兩個花壇(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面積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探索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本方法,并能運用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三角形的面積。
為讓學生能自主地探索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教材除呈現了學生需要解決三角形面積的實際問題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如何把三角形進行轉化的要求,這也是學生尋求解決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重要思路。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學生探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中,教材呈現了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以及面積公式推導的方法,目的是在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參與到探索活動之中。
3.梯形的.面積。
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利用學生前兩個基本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經驗,探索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活動,教材呈現了多種探索的方法,并說明了不同的探索過程。
4.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材先通過呈現生活中具體物品使學生認識組合圖形是由幾個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然后要求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組合圖形,以鞏固對組合圖形的認識。接著,引導學生學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所安排的例題及練習除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外,更注重將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滲透其中。
5.整理和復習
這部分內容先把本單元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用圖示幫助學生回憶本單元所學習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溝通各種面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的內在聯系,再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已學的各種多邊形的面積公式,提高應用公式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學會解答稍復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解答應用題。
五年級一班有40人,分成兩組去植樹,第一組共植樹43棵,第二組共植樹77棵。全班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這道求平均數的題里數量關系是怎樣的?(板書:平均每人植樹棵數:植樹總棵數÷全班人數)
2.引入新課。
上面這道題是我們學過的簡單的求平均數,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是用總數除以總的份數。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求平均數,(板書課題)這是簡單的統(tǒng)計里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學好。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例2,學生讀題。
提問:這道題和復習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要求的是什么平均數?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可以怎樣想?
誰來說一說,按照這樣想的'過程,這道題分幾步算,每一步求什么?
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按每一步要求的問題先分步解答,再列綜合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集體訂正,結合提問:為什么要先求全班植樹總棵數和全班總人數?
求平均每人植樹棵數的數量關系式是什么?
2.教學例3。
出示例3,引導學生看統(tǒng)計表里的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提問:這道題和例l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你估計平均大約是多少?
想一想,求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要按怎樣的數量關系來解答?
這道題可以怎樣想呢?
想一想,全班植樹總棵數怎樣算?(板書算式并計算結果)總人數怎樣求呢?(板書算式和結果)
接下來你會算了嗎?請大家在課本上列出算式算出平均數,并且列出綜合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集體訂正,結合提問為什么用約等號。
提問:看了統(tǒng)計表,你能根據表里數據用平均數來說明對信息的理解嗎?
3.小結。
請同學們比較一下,我們剛才做的幾道題,解法上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剛才這幾道題都是求的平均數。求平均數都要用總數除以總份數。(板書:平均數=總數÷總份數)如果總數或者總份數題里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就要先求出來,再求平均數。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結合提問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問:為什么前兩步要先求出捐書的總本數和捐書的總人數?
2.做“練一練”第2題。
提問:這道題可以怎樣想?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問:求總頁數時,為什么要先求兩個積再相加?
指出:求總頁數要先求2天看的頁數和5天看的頁數各是多少,再相加;再求總天數;最后用總頁數除以總天數,求出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式是怎樣的?
指出:求平均數要用總數除以總份數。如果題目里的總數和相應的總份數都不知道,就要根據題里的條件先求出來,再求出平均數。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九第1一3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十九第4題。
五年級數學教案3
一.教材地位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比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比例尺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通過對比例知識的學習還可以加深對數量關系的認識,使學生初步了解一種量怎樣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獲得初步的函數觀念,并利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單元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初步認識正比例圖像,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會用比例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三.單元教學內容
信息窗
主題
知識點
信息窗一
運輸大麥芽
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信息窗二
生產記錄情況
正比例的意義、正比例圖像
信息窗三
啤酒生產計劃
反比例的意義
信息窗四
裝運啤酒
用正、反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四.單元編寫突出特點
1.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很多數量關系,本單元的教材編寫力求建立在學生已有的這些知識經驗基礎上,使學生從比例的角度重新認識數量之間的關系。如:比例的意義是借助運輸量和運輸次數的關系,在比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正比例的意義是借助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的關系,在比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反比例的意義是借助每天生產的噸數和需要生產的天數之間的關系進行學習的。
2.素材的選取貼近生活。
本單元選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引入數學知識的學習,既能將學習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五.單元課時統(tǒng)籌
信息窗一
信息窗二
信息窗三
信息窗四
比例的意義、練習:1課時
正比例意義、正比例圖像、基本練習:1課時
反比例意義、基本練習:1課時
正、反比例知識解決問題、基本練習:1課時
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練習:1課時
鞏固練習:1課時
正反比例綜合練習:1課時
鞏固練習:1課時
回顧整理、練習:2課時
六.教學建議
信息窗一:
1、教學內容: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信息窗的介紹:
該信息窗呈現的是一個運輸大麥芽的特寫鏡頭,用表格出示了運輸大麥芽的有關數據,目的是讓學生根據這些數據提出數學問題。通過解決“運輸量和運輸次數的比各是多少?它們有什么關系?”這兩個問題,學習比例的意義。本單元共有3個紅點。
第一個紅點:比例的意義。
第二個紅點:比例的基本性質。
第三個紅點:解比例
3、信息窗教學建議:
第一、結合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
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在教學時,要結合信息窗先和學生談論有關啤酒話題,啤酒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可以從生產啤酒的主要原料這個話題引出,學生可能有的知道是糧食,是大麥芽,如果不知道可以告訴學生,所以啤酒又被人們稱為是“液體面包”,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一起了解并解決啤酒生產中的數學問題。在這里提醒老師們,教學時我們重點要引導學生關注信息窗素材中蘊含的數量關系,而對啤酒生產流程不要過多地討論。
第二、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對比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學時可先讓學生閱讀信息窗中的信息,直接讓學生提出有關比的數學問題。先讓學生分別找出第一天和第二天運輸量與運輸次數的比各是多少,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兩個比有什么關系,從而發(fā)現:兩個比的比值相等,然后列出等式。教師進一步說明: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意義其實是一種規(guī)定,學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對“為什么”進行研究,在這里教師還要適時讓學生把“比”和“比例”進行比較,明確二者的區(qū)別后再介紹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稱。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可以再給學生出示一些比,讓學生找出哪些能組成比例;也可以借助自主練習第3、4、5題進行練習;還可以出示能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如:2、3、4、6,讓學生組成不同的比例。通過這些形式的練習,加深對比例意義的理解。
第三、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進一步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寫編寫意圖,給予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以“在比例里,兩個外項與兩個內項之間有什么關系?”這一問題作為引領,放手讓學生先猜測,再通過計算進行驗證,讓學生獨立經歷探索的過程。然后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在這里教師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素材,給足學生探究的時間,因為一個規(guī)律的'得出需要大量的事例的證明才能得出。而不要“只讓學生看外項與內項的乘積之間有什么關系”,給學生暗示思維方向,設置思維通道,縮小探索空間,使學生失去一次極好的鍛煉思維的機會。
4、自主練習分析
“自主練習”第1題是對比例意義的鞏固練習。練習時,可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完成。交流的重點是怎樣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
第3、4題都是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題目。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組織交流。交流時,要談談是怎樣想的。既可以根據比例的意義,也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去判斷,只要學生說的合理,都要給予肯定。
第5題提供了一種小組活動的練習形式。練習時,可先由教師出示一組比,學生說出能與之組成比例的另一組比,并說明思考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練習中來,以鞏固比例的意義及基本性質。
第8題是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靈活應用的題目。練習時,可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充分地交流,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先找出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再根據比例的意義寫出比例;也可以先找出乘積相等的兩組數,再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寫出比例。
第9題練習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弄懂題意,要讓學生不受干擾因素的影響(體積)。
第*12題是一道開放題。練習時,可先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思考:如果等式一邊的兩個數作為比例的內項,另一邊的兩個數就作為比例的外項,然后寫出比例。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多舉幾個例子來完成。
信息窗二:
1、教學內容:正比例的意義、正比例圖象
2、信息窗的介紹:
該情境圖呈現了啤酒生產車間的一角,并用表格的形式出示了啤酒生產中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的一些數據,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對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關系的學習,這個窗有兩個紅點。
第一個紅點:正比例的意義
第二個紅點:正比例圖象
3、信息窗教學建議:
第一、通過對大量的現實數據進行觀察,分析其數量關系,抽象出數學知識。
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啤酒生產的話題引入,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啤酒生產情況記錄表,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并把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整理,引入對正比例的學習。正反比例的教學內容反映的是數量間的關系,需要對大量的相關的數量進行分析、歸納、抽象,對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教學載體。在正比例的意義的學習中可以采用“列表--觀察--討論--歸納”的方法。
第二、給學生較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的數學活動。
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開放的問題情境和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自主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可以先讓學生觀察記錄表,小組內討論交流:重點交流以下幾方面:①有幾種量?②如何變化?③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④數量關系是什么。在學生小組探究、全班交流的基礎上初步感知得出:表格中有兩種量,分別是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工作總量隨著工作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而且工作時間越長工作總量越大,工作時間越短工作總量越小,根據每一組對應的數據能算出工作效率,再用列舉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的比值就是工作效率,且比值是相等的,也就是工作效率是一定的,進而歸納得出:=工作效率(一定)。最后,由老師給學生介紹:工作時間變化,工作總量也隨著變化;工作效率不變,也就是工作總量與工作時間的比值一定,我們就說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第三、鼓勵學生通過多個例證中找規(guī)律,增強學生對所學規(guī)律的可信度。
學習了正比例概念之后,教師可舉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幾個實例,再讓學生找出生活中還有哪兩種量也是成正比例關系,這里一定要引導學生抓住正比例的關鍵:(比值一定),通過大量的實例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增強對所學規(guī)律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第四、借助正比例圖象的學習,進一步強化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并適度進行函數思想的滲透。
第二個紅點主要是對正比例圖象的學習,按照《標準》的要求“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編排的,這對以后學習比例線段、函數等知識打下基礎。設計的三個方面體現了教學正比例圖像的三個步驟。第一步畫圖像。根據教材中的左邊孩子的說法,也就是先去描點,要知道各點的具體含義。體會各個點都表示在一定的時間里所生產的總量,也體會這些點是根據對應的工作時間與工作總量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出來的。再根據右邊孩子的提示去連線,將各點連接起來。第二步認識圖像的形狀。下面的第一個問題,發(fā)現正比例關系的圖像是一條直線。了解正比例圖像是直線對以后畫圖能起兩點作用:一是畫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如第75頁第9題),可以根據提供的各組數據描出圖像的許多個點,再依次連成直線;二是如果按正比例關系畫出的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表明畫點出現了錯誤,應及時糾正。第三步對圖像進行正確的分析,也就是下面提示的第二、三個問題。估計4.5小時大約生產的啤酒數及生產80噸啤酒大約需要的時間。要指導學生利用畫垂線或畫平行線的技能,盡量使得數準確些。如估計4.5小時生產的噸數,要在橫軸上找到表示4.5小時的點,過這點畫橫軸的垂線,得到垂線與圖像的交點,再過交點作縱軸的垂線,根據垂足在縱軸上的位置估計生產的噸數。
注意問題:
。1)正反比例判斷時是否還需要去詳細地說明理由?
與傳統(tǒng)教材相比,取消了機械的專用名詞,如相關聯的量。在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時,也不要求敘述成“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時間變化,速度也跟著變化,速度與時間的積也就是路程一定,那么時間和路程是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是反比例關系!边@樣固定的格式。只要學生能夠正確地判斷出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話說明理由即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應盡量給學生表述理由的機會,只要充分地表述才能夠理清思維,也能夠充分地反映出思維的有序性。在練習時,特別注意讓學生敘述理由。如第2題是對正比例意義的鞏固練習。通過此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正比例的本質特征,即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兩種量的比值一定。第(1)題播音時間與播音字數的比值一定,所以播音時間與播音字數成正比例;第(2)題雖然已播字數和未播字數也是兩個相關聯的量,但是已播字數和未播字數比值不一定,所以不成正比例。
(2)、對正比例圖像的學習,應把它看作是理解正比例意義的一種途徑,應通過分析圖像,更好地理解成正比例的兩個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函數思想的滲透。不應該簡單地停留在描點和連線等技能訓練上。
4、自主練習分析:
“自主練習”第1題是正比例意義的基本練習。練習時,可引導學生先來思考,判斷路程和時間是否成正比例,重要的就是要判斷它們的比值是否相等。然后通過計算出每組對應數據的比值,找到不變的量是什么,再結合正比例的意義進行判斷:因為=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第2題是對正比例意義的鞏固練習。通過此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正比例的本質特征,即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兩種量的比值一定。第(1)題播音時間與播音字數的比值一定,所以播音時間與播音字數成正比例;第(2)題已播字數和未播字數比值不一定,所以不成正比例。同時要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實例多舉幾個這樣的例子來進行判斷。(教參中出現相關聯的量)
第4題是一組判斷題。練習時,可先讓學生思考:怎樣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在明確思路后,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逐一解決問題。交流時,注意讓學生運用正比例的意義進行說明。關于一個人的年齡和體重,雖然體重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但這種變化沒有規(guī)律,所以不成比例。
第6題是一道鞏固和運用正比例圖像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圖像,了解其中的一些數據,根據對應數據的比值判斷運行的周數與所用的時間是否成正比例;也可以根據圖像直接判斷。再引導學生根據圖象進行估計:先從橫軸上找到9,再從縱軸上找到對應的點,然后進行估計。運行9周所用的時間大約是16小時。
第9題是一道鞏固正比例圖像知識的題目,練習第二小題時,應該按照三個步驟進行:第一,首先分清橫軸和縱各表示什么,第二,按照提供的數據描出相應的點。第三按順序把各點連起來。
第10題是一道鞏固正比例知識的綜合題。此題涉及到半徑、直徑、周長、面積四個量,它們有的成正比例(如:半徑和直徑,半徑和周長、直徑和周長),而有的就不成正比例(如:半徑和面積、周長和面積、直徑和面積),在這里可能有的學生會分不清。要注意讓學生說說理由,進一步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教參中出現相關聯的量)
信息窗3:
1、教學內容:反比例的意義
2、信息窗的介紹:
該情境圖呈現了啤酒生產車間的一角,以表格的形式介紹了每天生產啤酒的噸數與需要生產的天數情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對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關系的學習。
只一個紅點:反比例的意義
3、信息窗的教學建議
第一、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反比例的意義。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比例意義的基礎上教學的,但在學習了正比例的知識及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如果仍舊采用相同的教學程序來學習反比例,勢必造成學生“照搬模式”,“套用結論”,思維水平得不到進一步發(fā)展。造成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注重找出答案而不注重發(fā)展對知識的理解。在認知、理解不夠充分的前提下生硬的套用正比例意義的闡述模式來定義反比例的意義,學生缺乏對知識點本質的深入理解。鑒于此,我認為可以這樣設計教學:
師: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研究成反比例的量,你認為成反比例的量會有怎樣的變化特點?(提出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學生可能會有一下觀點:
生1“成反比例的量可能就是兩種量的變化是相反的。
生2:正比例中一個量擴大若干倍,另一個量也擴大相同的倍數,他們的變化是一致的,我想,反比例中可能就是一個量擴大若干倍,另一個量反而縮小相同的倍數,他們的變化相反。
生3:成正比例的量中相對應的數的商一定,成反比例的量中可能是相對應的數的積一定。
生4:也許是和一定,一個量在增加,另一個量在減少,它們的變化也是相反的。
因為在正比例的基礎上學習反比例,學生的頭腦中不會一片空白,用”猜一猜“的形式,給予學生想象(猜測)的空間,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再現原有知識基礎,促進新舊知識遷移互動。然后教師出示信息窗中的表格
每天生產的噸數
100
200
300
400
500
......
需要生產的天數
60
30
20
15
12
......
讓學生小組合作探討交流,最后教師總結反比例的意義。
第二、結合生活實例,加深概念的理解。
像正比例一樣,學習了反比例概念之后,也要讓學生先找出生活中還有哪兩種量也是成反比例關系的,并用具體數據說明加深對反比例意義的理解。
注意的問題:
。槭裁匆獙W習正反比例呢?)(比例的知識在工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繪制地圖需要應用比例尺的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還經常用到兩種量之間成正比例關系或成反比例關系。比例的知識還是進一步學習中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的基礎。各行各業(yè)都要用到的知識,數學就不說了,其他學科如地理、物理等。幾乎是與比例密不可分的。象氣溫與氣壓成反比關系、氣溫與海拔高度成反比關系、氣溫與緯度成反比關系、物體放出的波長與其本身的溫度成反比關系、風速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成正比關系等等)
4、自主練習分析
第3題是一組判斷題。練習時,可先讓學生思考:怎樣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在明確思路后,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逐一解決。交流時,注意讓學生運用反比例的意義進行說明。關于已植的棵數和未植的棵數,雖然未植的棵數隨著已植的棵數的變化而變化,并且這兩個量的和也是一定的,但是它們的乘積不一定,所以已植的棵數和未植的棵數不成反比例。通過這一題的練習,要讓學生明確怎樣確定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還是成反比例關系。
“你知道嗎?”欄目介紹了反比例圖像,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反比例關系也能用圖像表示,教學時不必要求學生畫圖象。
信息窗4--裝運啤酒
1、教學內容:用正反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2、信息窗的介紹:該圖用一個特寫鏡頭呈現了汽車運輸啤酒的情境。通過介紹啤酒裝箱中的有關數據,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習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窗有兩個紅點。
第一個紅點:用正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個紅點:用反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信息窗教學建議:
第一、既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又重視用比例解題的教學。
教學時,可以從裝運啤酒的話題引入,介紹有關信息,然后呈現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理解圖意,提出問題
成正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這種情況的問題,如歸一應用題,只不過那時是就題論題,沒有上升到一般規(guī)律。出示例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交流時,學生可能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答。這時,教師要給予肯定,然后再引導學生用比例的知識解答,可啟發(fā)學生思考:哪一個量是一定的?啤酒的總瓶數和箱數成什么比例關系?為什么?然后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方程),并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進行交流。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仿照第一個紅點的教學思路進行。
第二、及時引導學生對用正反比例解題進行比較。
兩個紅點問題解決之后,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比,找出在解決問題方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讓學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4、自主練習分析
第5題是靈活運用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要注意組織學生認真審題,使學生明確:地面的面積一定,每塊方磚的面積與塊數成反比例,因此,要先根據邊長計算出方磚的面積,再根據反比例知識列式解決。這一題是學生最容易出問題的,有的學生會直接用邊長乘以塊數。要讓學生分析一下數量關系。然后再解決。
五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要求 通過觀察實物和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正方體的特征及長、正方體的異同點。
教學用具①教師準備:教材第22頁的正方體實物和一個長方體紙盒、投影儀。②學生準備:上節(jié)課做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請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長方體,邊觀察邊填寫下表:(投影顯示)
形體
面
棱
頂點
面的形狀
面積
棱長
長方體
2、填好表后請回答:(投影顯示)
。1)什么叫做棱?
。2)什么叫做頂點?
。3)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這個長方體的什么?
以上是長方體的特征及有關知識,(拿出一個正方體)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正方體的特征,并板書課題。
二、探索實踐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小組合作學習。
。1)觀察并回答:
、偎鼈兊男螤疃际鞘裁大w?(正方體)
②正方體還有一個名稱你知道嗎?(立方體)
。2)小組討論。
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好的正方體,觀察和討論一下正方體有什么特征。然后選一個代表說出你們觀察討論的結果,最后將學生的發(fā)言歸納在下表中。(投影出示)
形體
面
棱
頂點
面的形狀
面積
棱長
正方體
。3)用填空的形式小結。
正方體是由個的正方形圍成的圖形。正方體也有條棱,它們的`長度。正方體也有個頂點。
。4)做第22頁的“做一做”。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展開圖的硬紙片,動手將它折、貼成一個正方體,再量出它的棱長,并標出它的棱長。
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點。
首先將復習與新課的兩張表合在一起如下圖:(投影顯示)
形體
面
棱
頂點
面的形狀
面積
棱長
長方體
6
12
8
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時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每組互相平行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
正方體
6
12
8
都是正方形
都相等
都相等
(1)請你觀察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看它們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根據學生的回答填完上表。
。2)想一想: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關系?
結論:正方體可以說成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用圖表示。(投影顯示)
長方體
正方體
三、課堂實踐
1.練習五的第5題。
2.練習五的第6題。
3.練習五的第7題。先讓學生口述出上下、左右、前后六個面的的長和寬,再讓學生觀察后歸納出相對的兩個面的長和寬。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1)正方體的特征。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五、課堂作業(yè)
1.練習五的第8題。
2.練習五的第9*、10*題。
五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學會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以及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重點:名數之間的互化.
教學難點:名數之間的互化的實質理解.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課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或字母.[課件2]
12÷35=( )/( ) ( )÷( )=4/7
( )÷( )=a/b 8÷( )=( )/9
( )÷17=7/( ) 1÷( )=( )/d
3,把5個餅分給9孩子吃,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個[課件3]
4,小新家養(yǎng)雞30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雞是鴨的幾倍
5,填空.[課件4]
30分米=( )米180分=( )小時
二,變式類推,深化理解
1,教學P91 .例4: (1)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2)17分是幾分之幾時
思考:A,這兩題與復習題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相同
B,第(1)題要把分米數改寫成米數應該怎么辦怎樣計算
板書: 3÷10=3/10(米)
C,第(2)小題是要將什么改寫成什么怎樣求得
板書: 17÷60=17/60(時)
※ P91 .做一做
2,教學P92 .例5:小新家養(yǎng)鵝7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鵝是鴨的.幾分之幾
(1)提問:A,用誰作標準該怎樣計算
B,與復習題對比,有哪些不同點和相同點
(2)歸納.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都用除法計算,除數都作標準數,得到的商都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都不能寫單位名稱.
※ P92 .做一做
習前提問:說說用什么作標準數
三,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1,P93 .4
§要求說說題目的思路和單位之間的進率.
2,P93 .6
提問:這兩個問題中的標準量相同嗎請說說標準量分別是什么
3,P93 .7
四,全課小結,抽象概括
1,本節(jié)課所學的兩個內容分別是什么
2,你還有問題要問嗎
五,家作.
P93 .5,8
五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初步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系,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過程和方法
經歷小數的發(fā)現、認識過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識與生活以及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體驗探究發(fā)現和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學習的習慣
重點: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性質,并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難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他們之間的進率
課前準備:課件、電子秤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1、游戲:測一測(師生測)
。1)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看到過小數?
。2)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找的小數。(出示課件1、2)
2、揭示小數的產生:
師:像這些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時我們通常用小數來表示。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的性質。(板書)
師: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下以前學過的東西。(課件展示第3張幻燈片)
二、探索新知
。ㄒ唬┙淌谛轮赫J識小數表示的.性質
1、 師出示三個正方體,現在老師想把它平均分成若干分。請看一看,想一想有多少等分?
2、課件展示把正方體分別平均分成10份、100份和1000份。(課件上要展示出分的過程), 邊分邊問: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3、現在老師再將每個正方體其中的某些部分涂上顏色。請討論可以用哪三個小數表示這三幅圖中的陰影部分,他們都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4、剛才我們總結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那你認為什么是小數呢?
5、師總結小數的性質。
。ǘ┱J識計數單位
(三)整理數位順序表:
整數部分最小的計數單位是( ),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 ),這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
三、課堂活動 (口答)
完成課堂活動第1、4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學生談本節(jié)課收獲)
五、結束語:
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希望與大家共勉:
五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
2.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循環(huán)小數等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循環(huán)小數等概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口算
0.8times;0.5= 4times;0.25= 1.6+0.38=
0.15divide;0.5= 1-0.75= 0.48+0.03=
。ǘ┯嬎
21divide;3= 15divide;3= 12divide;3= 10divide;3=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你發(fā)現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ㄒ唬┙虒W例7
例7 10divide;3
1.列豎式計算
教師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教師用兩種顏色的筆分別將商3和余數1描一遍)
使學生明確:因為余數重復出現1,所以商就重復出現3,總也除不盡.
所以10divide;3=3.33……
。ǘ┙虒W例 8
例8 計算58.6divide;11
1.學生獨立計算
2.因為余數重復出現數字3和8,所以商就重復出現數字2和7,
所以58.6divide;11=5.32727……
3.觀察比較 10divide;3=3.33…… 58.6divide;11=5.32727……
教師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
。ㄐ挡糠钟械臄底种貜统霈F;有一個數字、有兩個數字重復出現;)
4.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
教師板書:循環(huán)小數.像3.33……和5.32727……是循環(huán)小數.
5.簡便寫法
3.33……可以寫作 ;
5.32727……可以寫作
6.練習
把下面各數中的循環(huán)小數用括起來
1.5353…… 0.19292…… 8.4666……
。ㄈ┙虒W例9
例9 一輛汽車的油箱里原來有130千克汽油,行駛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約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兩位小數)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130divide;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車大約裝21.67千克汽油.
2.集體訂正
重點強調:保留兩位小數,只要除到小數點后第三位即可.
3.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先用循環(huán)小數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兩位小數寫出它的近似值.
28divide;18 2.29divide;1.1 153divide;7.2
。ㄋ模┯懻摚簝蓚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會有幾種情況出現?
1.除到小數部分的某一位時,不再有余數,商里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數能夠被除數除盡.如3divide;2=1.5.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2.除到小數部分后,余數重復出現,商也不斷重復出現,商里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是無限小數.
三、課堂練習
。ㄒ唬┯嬎阆旅娓黝},哪些商是循環(huán)小數?
5.7divide;9 14.2divide;11 5divide;8 10divide;7
(二)下面的循環(huán)小數,各保留三位小數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1.29090…… 0.0183838……
0.4444…… 7.275275……
四、布置作業(yè)
。ㄒ唬┯嬎阆旅娓黝},除不盡的用循環(huán)小數表示商,再保留兩位小數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9.4divide;6 38.2divide;2.7 204divide;6.6 6.64divide;3.3
。ǘ┮涣谢疖噺哪暇┑缴虾_\行305千米,用了3.5小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保留兩位小數)
五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教材第24—25頁例1、例2及“做一做”。
練習七的第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
2.知道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應用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
(二)能力訓練點
1. 使學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較簡單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2. 引導學生能根據解題過程總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3.能獨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類應用題。
(三)德育滲透點
1.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2.滲透在多種方法中選擇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頭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
x-35=40 x-5×7=40
15x-35=40 20-4x=10
2.出示復習題
商店原有一些餃子粉,賣出35千克以后,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餃子粉多少千克?
。1)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用學過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
。4)集體訂正: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設原來有x千克餃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來有75千克餃子粉。
。5)針對解法二說明:這種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列方程解應用題。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商店原來有一些餃子粉,每袋5千克,賣出7袋后,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多少千克餃子粉?
。1)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通過讀題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知道: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題中涉及到“原有餃子粉、賣出餃子粉和剩下餃子粉;原有餃子粉重量去掉賣出的餃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餃子粉重量。根據理解題意的過程教師板書:
原有的重量-賣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師啟發(fā):等號左邊表示什么?等號右邊表示什么?(引導學生回答:等號左邊表示剩下的重量,等號右邊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賣出的餃子粉重量直接給了嗎?應該怎樣表示?(引導學生回答:賣出的餃子粉重量沒有直接給,應該用每袋的重量乘以賣出的袋數)把上面的等式改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賣出的袋數=剩下的重量
。6)啟發(fā)學生把已知條件在關系式下面注出來。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要求的問題用x表示即設未知數,教師說明怎樣設未知數。
。7)引導學生根據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
。8)讓學生分組解答,集體訂正時板書如下:
解:設原來有x千克餃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來有75千克餃子粉。
。9)引導學生自己看118頁例2上面一段話,提出問題:你能用書上講的檢驗方法檢驗例題1嗎?引導學生自己檢驗。之后請幾位學生匯報結果。都認為正確了再板書答語。
小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找出應用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
2.教學例2
小青買2節(jié)五號電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節(jié)五號電池的價錢是多少元?
。1) 讀題,理解題意。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付出”、“找回”等詞的含義。
。2)提問:要解答這道題關鍵是什么?(找出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4)學生自己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匯報解答過程。匯報中引導學生講解題思路,注意照顧中差生。
(6)教師總結訂正。如果發(fā)現有列:2x=6-0.4和2x+0.4=6兩種
方程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比較那種方法簡單,并強調用較簡單的方法解答。
3.學生自己學26頁上面一段話,回顧上邊的解題過程,總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總結后投影出示: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4.完成26頁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來有15袋餃子粉,賣出35千克以后,還剩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訂正,強化解題思路。
三、鞏固發(fā)展
1.口答: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2.完成練習七第1題,在書上填寫,集體訂正。
3.按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學生獨立做練習七4題,集體訂正結果。
四、全課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七第2題、3題。
六、課后記事:
七、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應用題
例1 商店原來有一些餃子粉,每袋5千克,賣出7袋后,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多少千克餃子粉?
解:設原有x千克餃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來有75千克餃子粉。
例2 小青買2節(jié)五號電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節(jié)五號電池的價錢是多少元?
解:設每節(jié)五號電池的價錢是X元。
8.5-4X =0.1
4X = 8.5-0.1
4X = 8.4
X = 2.1
答:第節(jié)五號電池的價錢是2.1元。
說課稿:
本節(jié)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一單元列方程解應用題。
本節(jié)課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
2.知道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應用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
。ǘ┠芰τ柧汓c
1. 使學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較簡單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2. 引導學生能根據解題過程總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3.能獨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類應用題。
。ㄈ┑掠凉B透點
1.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2.滲透在多種方法中選擇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要本節(jié)課中,我安排了這樣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復習準備呈現解應用題的兩種基本方法——用算術法解和用方程解,并通過學生的討論分析讓學生理解這兩種解法的根本區(qū)別點,是從問題出發(fā)思考問題還是從等量關系出發(fā)思考問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就要求學生運用這兩種方法分析同一道題,讓學生理解用等量關系分析這類應用題要簡單、容易得多,從中切實理解用方程解應用題的優(yōu)越性,提高學生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就緊緊抓住等量關系這個關鍵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從中掌握用方程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例2的教學讓學生直接運用這個解題步驟用方程解答應用題,放手給學生一個實踐機會,形成在層次、有坡度、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符合知識發(fā)展邏輯順序的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
五年級數學教案9
練習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它們的面積。
練習重點:
正確運用公式計算所學的圖形的面積。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回答下列各圖面積地計算公式和字母公式。
長方形長×寬ab 正方形邊長×邊長a2
平行四邊形底×高ah 三角形底×高÷2ah÷2
梯形(上底+下底)×高÷2(a+b)h÷2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二、指導練習
1.練習:計算下面每個圖形的面積。
3米8米12米 5.6米9.5米12米 5厘米 5.4
分5.8厘米5.2厘米 米
3分米5厘米7厘米
、弄毩忣},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⑵師巡視,看同學們在計算書三角形和梯形的的面積時是否注意了“除以2”
⑶指6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2.練習。生獨立審題并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注意單位的換算。
三、課堂練習
四、攻破難題
1、16題:一個魚塘的形狀是梯形,它的'上底長21米,下底長45米,面積是759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
分析與解:
、乓阎菪蔚拿娣e=(上底+下底)×高÷2
、粕系祝碌祝21+45=66米
、歉撸759÷66×2=23米20厘米
2、17題:已知右面梯形的上底
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涂部分的面積是340平方厘米。這個梯形的面積是多少?34厘米
分析與解:要求梯形的面積,但不知道高。根據陰影部分是三角形,又知道三角形的面積和底,可以求出它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再算出梯形的面積。
高:340×2÷34=20厘米,面積:(34+20)×20÷2=540平方厘米
3、18題:在下面的梯形中,剪下一個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剩下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15厘米 12厘米 25厘米
分析與解:以下底為底,一上底上的任意一點為三角形的頂點剪下的三角形都是最大的。因為所有的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沒有變,剩下的圖形可能是一個三角形,也可能是兩個三角形。
(15+25)×12÷2=240平方厘米
25×12÷2=150平方厘米 240-150=90平方厘米
4、思考題4厘米 右圖中,梯形的面積是7212平方厘米。請你算出陰影厘部分的面積。米
解法一:先算出沒有陰影部分的面積:4×12÷2=24平方厘米, 再用梯形的面積減去這個三角形的面積:72-24=48平方厘米。
解法二:陰影部分是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底與梯形的下底是同一條線段,先算出梯形的下底:
72×2÷12-4=8厘米
再算陰影部分的面積:8×12÷2=48平方厘米。
五、作業(yè)
五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比大小的方法,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2.讓學生經歷從具體—表象—抽象的學習過程,獲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并發(fā)展遷移能力。
3、讓學生感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是有價值的。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從具體—表象—抽象的學習過程,獲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并發(fā)展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全免費中小學課件、教案、試題盡在“八佰教育網”
一.復習導入:
1、在數射線上放一放下面各數,并選兩個數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
2、在○里填上“><=”
○○○
3、揭題:小數的大小比較
二.自主探究新知。
。ㄒ唬、數射線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
這是四(3)班同學在進行跳遠比賽呢?
徐夏豪的成績是:2.90米。
沈珺的成績是:3.60米。
夏陳的成績是:3.45米。
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2、學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
3、練一練:
用數射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小數,并比較每組數中兩個數的大小。
(二)、腦子里比大小。
1、出示
沈佳妮的成績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績是:2.89米。
顧雨菲的成績是:3.05米。
(2)、離開數射線,把三張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3)、交流說出她們排列的名次。
。ㄈ、歸納比較小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1、還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嗎?
2、小組討論
3、交流并出示: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再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4、小結: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與多位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相通的。
三、鞏固運用
1、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小數的大小。
3.14○4.130.473○0.46
5.0192○5.01297.281○8.001
2、綜合運用。
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110m欄決賽真激烈!
加西亞的成績是13.20秒
劉翔的成績是12.97秒
特拉梅爾的成績是13.18秒
。1).提問:劉翔(中國)、加西亞(古巴)、特拉梅爾(美國)跑在前三位,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2).獨立思考:有哪些好辦法能很清楚地比較出這三個小數的大?
。3).學生交流。
思考:跑步比賽與跳遠比賽的成績排名有什么不一樣?
四、總結: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
本設計注意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一個發(fā)現、探究的思維空間,運用大量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
2、體現了活動是學習的載體,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3、聯系實際,靈活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4、通過學生間的合作探索,并將學習成果展現,使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建立學習自信心。
教材分析:“分數比較大小”這部分內容是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變化之一。數學課程標準在探索規(guī)律的內容中明確說明:“發(fā)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guī)律”,并給出了具體例子。我在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選取了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fā)現,從而培養(yǎng)其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材處理:興趣是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發(fā)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采用了“以情激學、導入新課——引導觀察、探究規(guī)律——實踐操作、合作互動——聯系生活、開放應用——評價體驗、暢談收獲”這一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索,通過找一找、擺一擺、涂一涂、演一演等活動去發(fā)現事物的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五年級數學教案11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師:今天上新課之前老師照例要來考考你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的如何?愿意接受考驗嗎?
1.口答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9和27 8和9 6和8
先獨立思考一下,然后舉手回答,并說說你是怎么求的?
指名學生口答。
師:看來大家對最小公倍數的求法掌握不錯。下面請看:小黑板出示。
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2/5= ()/10=6/() = ( )/( )
同桌互相說一說,并說出思考過程。指名口答時再說說這么做的依據是什么?
3.把下面分數約分。
14/16 15/27 36/24
獨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討論約分時的分子和分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約分的過程中什么沒有發(fā)生改變?
過渡:今天我們將繼續(xù)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自主探索,建構新知
1.教學例題
。1) 出示例題4:把3/4和5/6改寫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師:你會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改寫嗎?試試看。做完之后和同桌討論以下問題。同時出示討論題:A把這兩個分數改寫成分母相同的分數,首先要確定什么?B在改寫的過程中,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什么沒有發(fā)生變化?改寫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在自己本子上獨立嘗試完成,師巡視,發(fā)現不同方法者請板演。
。2) 講評板演時圍繞2個討論題展開。指名說說改寫時首先確定的是什么?
師:對呀,要想改寫成分母相同的分數首先應該確定用幾來做分母。那請同學們說說這幾位同學分別是用什么做他們的分母的?(指名口答)那有沒有更大的數分母呢?(指名舉例)
師:哦,看來可以用來做他們分母的數還真不少!那么誰來說說在改寫的過程中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什么沒有發(fā)生變化呢?(指名口答)師引導并強調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變大了,但分數的大小沒變。是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做的。
。3)師:其實呀剛才大家在嘗試解題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地學會了一樣新知識,就是通分。(板書:通分)像剛才大家把3/4和5/6這兩個原本分母不一樣的分數,分別改寫成了分母一樣,而又大小不變的分數,這個過程就可以說是通分。書上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不妨打開書本來讀一讀。
。4)生自學書本65頁,然后指名說說什么是通分?什么是異分母分數?什么是同分母分數?(根據學生回答是板書:異分母分數——同分母分數)問:那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有什么條件嗎?(引導回答和原來分數相等,并板書在橫線上)
。5)師:這個相同的分母我們也給它取個名字,叫公分母。(指板演題)誰來說說這幾位同學各取什么為他們的公分母?(學生口答)
師:那為什么不取10或者20呢?一定要取12、24、48、?它們和原來這兩個分母有什么關系?(引導回答出是原來兩個分母的公倍數)
師:比較一下,用哪個數做公倍數比較簡單?那12和4、6有什么關系呢?那么你們認為通分時我們一般用什么做公分母比較簡單呢?(引導歸納:通分時一般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
(6)把3/4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分子和分母都乘3,那為什么5/6的分子和分母都乘2呢?
(7)小結:現在你能告訴老師通分時要注意點什么呢?(學生自由說)那現在我們馬上來試一把,看看大家能不能順利的完成。
2.教學“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在書本65頁,一人上黑板板演。師巡視發(fā)現問題,個別輔導。
(2)全班講評。師:1/6和4/9的公分母18是怎樣確定的?那你認為要完成通分需要幾步走呢?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1.確定公分母(兩原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化成同分母分數。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一練”
上下齊練,3人板演。師巡視輔差,發(fā)現錯誤。
集體講評時強調:有沒有用每組中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是不是規(guī)范得書寫通分過程。
2.練習十二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說說通分的方法,以及通分后的分數在圖中如何表示?
3.練習十二第2題
先同桌互相說一說,再開火車回答。并要求說出是怎么找到每組分數的公分母的?
4.練習十二第3題
學生獨立檢查,做出判斷。指名說出看法,共同評議。
討論:通分時容易出現什么問題?你認為要使通分既正確有簡單的關鍵是什么?
5.練習十二第4題(看時間而定)
學生分組練習,全班大比拼。最快的同學上黑板展示。集體評議,再次強調通分的關鍵。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新收獲呢?
五、布置作業(yè):補充習題
五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計算長方體、正方體體積。
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
學生想探究問題,愿意和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樂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觀察、操作中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策略: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練習鞏固知識。
教學準備:實物教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一節(jié)我們對第四單元的內容進行練習。
二、教學新知:
1、練習四第1題:求圖形的.體積可以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
2、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應用體積單位的進率、單位換算等知識來判斷。
3、第4題,填上適當的體積單位。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填上適當的單位,進一步感受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畫一下。
4、第5題:通過計算可以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體會雖然結果相同,但表面積和體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結合實物指一指、說一說。
5、第7題:使學生理解兩個圖形所占的空間就是這兩個圖形的體積。
6、第8題:注意要把4厘米化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三、課后練習:
第2、7、9、10題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板書設計:
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應用體積單位的進率、單位換算等知識來判斷。
第8題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課本第71頁。
教學目標:
1.掌握在小數除法運算中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2.在計算過程中,能有條理地說出自己思考的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并提高的計算能力。
3.經歷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取值。在探索的過程中,能逐步學著將已有的知識方法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能較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
1.計算下面各題:
7.3×0.315(保留兩位小數)
0.27×0.45(保留三位小數)
0.54÷3.6 69.01÷0.67
2. 完成后集體交流。
說說小數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說說小數除小數的計算方法。
3.揭示課題。
二、自主學習例題12(預設7分鐘)
出示例12的表格,學生根據導學單獨立完成。
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1、自主學習導學單
。1)說說你從表格中讀到了哪些信息?你都想到了什么?
(2)如何求海獅游速是每分鐘多少千米?(獨立計算出結果)
。3)在計算時遇到了什么問題?
。4)要保留兩位小數,除到商的哪一位就可以了?
2、小組合作探究。
3、集體交流
。1)怎樣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要注意些什么?
總結:要保留兩位小數,只要除到商的千分位(比要求的位數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寫出結果。
橫式上要用“≈”,答語中要寫“大約”。
三、組織練習。(預設13分鐘)
基礎題: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任選一種自己喜歡的海洋動物求出它每分鐘的速度。
。2)集體訂正,說說是怎么想的?
專項題:
2.練習十三第9題。
集體訂正,說說每個近似值是如何得到的?
追問:誰能來說說怎樣來求商的近似值?
3.練習十三第10、11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方法。
教師巡視。教師充分讓學生說說每一題的思考過程。糾正巡視中發(fā)現的錯誤。
創(chuàng)編題:
人造地球衛(wèi)星每小時大約運行30000千米,衣架超音速飛機大約飛行2200千米,衛(wèi)星運行的速度大約是這架飛機的多少倍?(得數保留整數)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教材P82練習十七第10、12、14、15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稍復雜的行程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的練習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找等量關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學方法:練習講解。練習鞏固。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相遇問題,那誰能說一下列方程解相遇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學生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列方程解相遇問題的關鍵在于找準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今天我們就通過幾道習題來鞏固一下用方程解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二、練習講解
1.易錯題分析
出示:甲乙兩地相距660千米,一輛貨車的速度是每小時行32千米,一輛客車的速度是每小時行34千米,兩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幾小時相遇?
易錯原因:學生在解決相遇時間的`問題中,能很好地利用等量關系式列方程,但在列方程時,部分學生對方程的格式書寫不夠規(guī)范。
學生嘗試解答:解:設經過x小時兩車相遇。
(32+34)x =660
教師小結:列方程解求速度、相遇時間等問題時,首先要根據以前學習的相遇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再正確地解答。
2.教材第82頁練習十七第12題。組織學生閱讀題目,獲取題目的有用信息。
教師:怎樣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呢?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生根據“總路程=(甲車速度+乙車速度)×相遇時間”列出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解:設乙車每小時行x千米。3.5(68+x )=455
三、鞏固拓展
1.畫線段圖解決稍復雜的行程問題
出示:甲、乙兩城相距420km,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一輛摩托車同時從乙城開往甲城。汽車每小時行駛75km,3小時后兩車相距15km。摩托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思路導引:
情況一:兩車行駛3小時未相遇,兩車還相距15km。用線段圖表示:
根據上面的線段圖可知:汽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摩托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15km=甲、乙兩城之間的距離。由這個等量關系可以列出相應的方程。
情況二:兩車相遇后,又繼續(xù)行駛,兩車相距15km。用線段圖表示:
根據上面的線段圖可知:汽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摩托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15km=甲、乙兩城之間的距離。由這個等量關系可以列出相應的方程。
學生嘗試解答:
情況一:情況二:
解:設摩托車每小時行駛x km.解:設摩托車每小時行駛x km.
75×3+3x+15=420 75×3+3x -15=420
240+3x =420 210+3x =420
3x =180 3x =210
x =60 x =70
教師小結:通過線段圖,找出兩車相距15km存在的兩種情況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3.教材第82頁練習十七第15*題。
學生先自己看圖,從圖中獲取信息,找出等量關系并列方程。對學生有疑問的地方教師予以解惑。
四、課堂小結。經過這節(jié)練習課,你是不是對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有了更深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業(yè):教材第82頁第10、14題。
板書設計:
總路程=(甲車速度+乙車速度)×相遇時間
汽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摩托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15km=甲、乙兩城之間的距離
汽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摩托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15km=甲、乙兩城之間的距離
五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和倍數,能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進一步認識質數和合數;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偶數和奇數;加深理解質因數,能正確分解質因數。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和倍數的知識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能應用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思維的初步經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數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yǎng)樂于思考的品質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和倍數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學完了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的內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與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征,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能判斷偶數和奇數、質數和合數,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能正確分解質因數,提高對數的特征的認識,加深對數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和倍數的?舉例說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發(fā)現的?
(3)自然數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說說什么是質因數和分解質因數。
(4)什么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結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2.交流整理。
圍繞討論題,引導學生展開交流,結合交流板書主要內容。
(1)提問:能說說什么是因數和倍數嗎?可以用例子說明。(結合交流板書一兩個乘法或除法算式)
引導:在整數乘法算式里,兩個乘數都是積的因數,積是兩個乘數的倍數。你能根據這里的算式說說哪個是哪個的因數,哪個是哪個的倍數嗎?
(指名學生說一說,再集體說一說)
你能找出6的因數嗎?(板書因數)6的倍數呢?(板書倍數)
能說說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嗎?
說明:一個數的因數可以從小到大一對一對地找,到中間兩個因數之間沒有因數為止;一個數的倍數可以用依次乘1、2、3……這樣的方法找,注意一個數的倍數是無限的,寫一個數的倍數要注意用省略號。
(2)提問:2、5、3的倍數各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發(fā)現的?
自然數可以怎樣分類,各可以分成哪幾類?
你能舉出偶數和奇數、質數和合數的一些例子嗎?(學生舉出各類數的例子)
說明:按是不是2的倍數可以把自然數分成偶數和奇數兩類,是2的倍數的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是奇數;按因數的個數可以把自然數分成1和質數、合數三類,只有兩個因數的是質數,有兩個以上因數的是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什么是質因數和分解質因數?6有哪些質因數?怎樣把6分解質因數?(板書式子,并說明其中的質因數)
(3)提問:什么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什么是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說明:兩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公因數,其中最大的叫最大公因數;兩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公倍數,其中最小的叫最小公倍數。
結合交流內容,逐步板書成:
l
質數質因數
合數分解質因數
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
。ɑハ嘁来妫
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2、5、3的倍數的特征
偶數
奇數
(4)引導:請同學們現在觀察我們整理的這一單元學過的內容,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桌互相說說知識是怎樣發(fā)展的。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傾聽。
交流:哪位同學能看黑板上整理的內容,說說我們怎樣逐步認識這些知識的,知識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
三、練習與應用
1.做“練習與應用”第1題。
指名學生交流,說說每組里因數和倍數關系。
提問:3和7有沒有因數和倍數關系?為什么沒有?
2.做“練習與應用”第2題。
(1)讓學生獨立寫出前四個數的所有因數,指名兩人板演。
交流:你是怎樣找它們的因數的?(檢查板演題)
(2)口答后三個數的因數。
引導:能說出后面每個數的全部因數嗎?(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提問:一個數的因數有什么特點?
說明: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3.分別說出下面各數的倍數。
581217
分別指名學生說出各數的倍數,教師板書。
提問:為什么要寫省略號?一個數的倍數有什么特點?
說明: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4.做“練習與應用”第3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填數。
交流:題里各是怎樣填的?(呈現結果)填數時怎樣想的?
提問:哪些數既是3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你是怎樣想的?
同時是2和5的倍數的數有什么特征?
哪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和3的倍數?說說你的判斷方法。
(2)這里哪些數是偶數?奇數呢?
你是怎樣判斷偶數和奇數的?
5.做“練習與應用”第4題。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自己選出兩張卡片,按各題的要求分別組成兩位數,把能組成的數記錄下來。
交流:同時是5和3的倍數的數有哪些?(板書:30)如果是三位數呢?
(板書:180810)
組成的兩位數中最大的偶數是多少?(板書:80)最小的奇數呢?(板書:13)
6.做“練習與應用”第5題。
讓學生把質數圈出來,在合數下面畫線。
交流: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板書成兩類)質數和合數是按什么分的?
說明:質數只有2個因數,合數至少有3個因數。
7.做“練習與應用’’第6題。
讓學生選出質數和偶數。
交流、呈現結果。
提問:觀察表里選出的質數和偶數,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嗎?請舉出一個具體例子。
所有的合數都是偶數嗎?你能舉例子說明嗎?
指出:如果要說明一個結論是錯誤的,只要舉一個反例。比如,要判斷質數都是奇數的說法是錯的,只要舉出質數2是偶數這個例子。這里質數2是偶數就是一個反例。要判斷合數都是偶數是錯的,也只要舉一個反例,比如合數9就是奇數。
8.下面的說法正確嗎?
(1)大于0的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2)大于0的自然數不是質數就是合數。
(3)奇數都是質數,偶數都是合數。
(4)自然數中最小的偶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5)一個數本身既是它的因數,又是它的倍數。
9.做“練習與應用”第7題。
(1)讓學生填空,指名板演。交流并確認結果。
提問:這里填寫的質數都叫積的什么數?為什么稱它是積的質因數?
說明:這里把合數寫成這種質數相乘的形式,叫什么?
(2)把30、42分別分解質因數。
學生完成,交流板書,檢查訂正。
四、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jié)課主要復習的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2-27
五年級數學教案09-29
五年級數學教案10-12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22
小學數學教案五年級06-24
[精選]五年級數學教案05-27
[經典]五年級數學教案05-08
五年級的教案數學教案02-17
五年級上數學教案01-14
【經典】五年級數學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