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初中美術教案

時間:2024-06-08 17:50:40 初中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美術教案(實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美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美術教案1

  一、教 材 分 析_長河漫步

  課題《長河漫步》明示了編者的意圖。本單元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對“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要求,通過對彩陶、青銅器、兵馬俑以及古代繪畫的欣賞,長河漫步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國歷史發(fā)展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美術現象、歷史源流以及審美特點,在“漫步”中學習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賞析美術作品的方法,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長河漫步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藝術審美特點的探究興趣,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教材列舉了各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同時考慮到不同門類和不同形式。彩陶部分提出早期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對彩陶紋樣的分析,幫助學生揭示藝術起源與原始社會的生產生活之間的種種聯(lián)系;青銅器和兵馬俑的介紹,將象征和寫實的不同藝術表現風格的社會性呈現出來,調動學生綜合運用歷史文化知識進行審美體驗;古代繪畫部分盡可能地選用了不同形式、題材的繪畫作品,內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鳥,工筆、寫意,風俗畫和文人畫等等。通過這些作品在視覺美感上各自的鮮明特點,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同時,也為教學內容的選擇提供不同切入點。以下將課本呈現的材料作簡略分析: 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1課 長河漫步

 �。保� 彩陶紋與青銅器紋飾之間的聯(lián)系

  彩陶紋樣內容分別和不同氏族的現實生活或巫術儀式發(fā)生聯(lián)系,如豬紋、鳥紋之于河姆渡人,魚紋、人面紋之于半坡人那樣。彩陶紋樣中有寫實的也有抽象紋樣,兩者之間有密切聯(lián)系,抽象紋樣大多是寫實紋樣變化的結果;青銅器紋樣中的饕餮、夔、龍、鳳等為想像中的神異動物,這些紋樣更具有裝飾性,常常對稱排列,教材上的鳥紋和鳳紋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銅器也有和彩陶紋相同的幾何紋,如云雷紋、圓渦紋、回紋以及方格、三角等紋飾,常常作為陪襯的底紋。

 �。玻� 彩陶、青銅器具有象征意義的紋飾與兵馬俑的寫實風格比較

  彩陶、青銅器的紋飾具有象征意義和裝飾性,一是紋飾都依附于器物,或本身就是器物的造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彩陶紋樣與不同氏族的'現實生活或巫術儀式發(fā)生聯(lián)系,帶有神秘色彩,表現了對自然神靈的敬畏和崇拜。青銅器紋飾作為祭祀的“禮器”,多半供獻給祖先或銘記自己武力征伐的勝利,這些紋飾既有歷史的繼承,又有時代的特點。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護的神祇。秦陵兵馬俑則不同,它沒有訴諸巫術鬼神的作用,而是通過強大的軍陣逼真的塑造,來顯示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

 �。常� 古代繪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點和氣韻生動的審美原則

  在教材呈現的繪畫作品中,用線的特點各有不同。如《朝元圖》的圓渾穩(wěn)健,《芙蓉錦雞圖》的細密精致,以及《荷花水鳥圖》的淋漓酣暢。幫助學生比較不同作品的風范,體會其中的氣質、韻律,加深對傳統(tǒng)繪畫用線的理解。 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1課 長河漫步

 �。矗� 象征意義在古代繪畫作品中的體現

  《人物龍鳳帛畫》中的龍鳳引導死者的靈魂生天�!盾饺劐\雞圖》以錦雞斑斕的色彩象征“五德”,宣揚封建的倫理思想�!逗苫ㄋB圖》“白眼向人”的鳥,鮮明地傳達出畫家傲兀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抖R圖》則以寓意手法抨擊了社會的不合理現象。

初中美術教案2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

  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導入新課:“讓國寶會說話,闊別許久,我們依然是一個年輕的節(jié)目,我們究竟有多年輕?沒錯,上下五千年!在之前的《國家寶藏》節(jié)目中我們越蔥嶺,蹈東海,凌長白,盡南沙,看盡九州神器,溯求華夏根流。同學想不想繼續(xù)傾聽國寶故事,續(xù)看中華歷史芳華?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國家寶藏》之《以形寫神》,一起來續(xù)看昨日芳華吧!”

  (板書課題:以形寫神)

  (二)引導分析、深入講解

  1.初識形神

  教師課件播放兩幅國寶作品:何家英的工筆人物畫《繡女》以及齊白石的寫意人物《老翁》。

  提問學生:同樣是中國人物畫,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積極回答后,教師總結:在中國人物畫中,人物形象千姿百態(tài),畫家的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但不論是工筆或寫意、古代還是現代。它們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畫家筆下的人物神態(tài)都是通過外在形體來傳達的。

  教師繼續(xù)提問:請同學們談一談你所理解的“形”和“神”。

  學生積極回答后,教師總結:“形”是反映客觀現實的外在形象,“神”是指內在的精神本質,人物的內心活動。

  2.形神兼?zhèn)?/p>

  教師引導學生賞析國寶作品《韓熙載夜宴圖》。

  教師講解并提問:這是中國五代畫家顧閎中的畫作,這幅作品主要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畫面描繪的就是一場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

  請同學們討論分析這組簫管樂女的“形”與“神”�?梢詮模荷袂�、姿態(tài)、線條、色彩、人物之間的呼應關系等方面分析。

  總結得出:形與神都不會是獨立存在的,形與神相互呼應。

  接著引導學生賞析國寶作品齊白石的作品《挖耳圖》,并提問:畫家通過哪些方面來刻畫人物神態(tài)?

  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在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中,“神”以“形”為依據,“形”因為有“神”而生動。通過生動的人物造型準確地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兩者達到高度統(tǒng)一,這就是“神形兼?zhèn)洹薄?/p>

  3.以形寫神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筆墨技法的知識。通過學生回答回顧筆法有鉤、勒、皴、擦、點等。墨法有烘、染、破、潑、積等。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用線描的方式來嘗試繪畫自己的同學,感受中國人物畫的以形寫神。

  (三)短文評述、交流分享

  教師要求各位國寶鑒賞師們根據自己所了解的中國人物畫的特點,為自己喜歡的中國人物畫作品做一個不一樣的“國寶身份證”。教師組織學生在班級內舉辦“中國人物畫鑒賞特展”,學生間相互分享,交流鑒賞心得,并通過投票的方式由全體學生選評優(yōu)秀的鑒賞文章,并由作者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和鑒賞過程,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品進行總結性的評價,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指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自評、互評、教師進行點評小結。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最后,以電視欄目的形式邀請鑒寶大師們總結所學的內容,讓學生加重對中國人物畫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涮攸c的印象。引導他們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保護中華傳統(tǒng)文化,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課下請學生收集中國人物畫背后的故事,下次上課進行分享。

初中美術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上冊"造型 表現"單元的第一課。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人物肖像速寫,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以線造型,抓住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形象而生動的表現人物的特征。本課主要讓學生掌握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能在寫生練習注入一定的理性思維,提高造型表現能力,為下一課全身動態(tài)速寫作好鋪墊。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人物肖像畫只有感性的思維,缺乏理性的觀察力及表現力。新課標要求美術課中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所以,在人物結構比例關系的講解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刪除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選取最重要的部分結合啟發(fā)、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分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僮寣W生了解人物五官的基本特征。

 �、谧寣W生了解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及繪畫步驟。

  2、情感目標

  通過徒手肖像畫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觀察力及造型表現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五官的特征,掌握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對人物肖像進行寫生。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情景導入

 �。ń處煟┩瑢W們,我們學校旁邊新開了家超市(歐尚),開業(yè)那天你去了嗎?人多嗎?

 �。▽W生)去了,人特別的多。

 �。ń處煟╅_業(yè)那天很多人都去了,有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女兒也去了,由于人特別的多,就出現了一點意外?這時,該怎么辦?

  (學生)她們走丟了。到服務臺廣播女兒的長相以尋求大家?guī)椭?/p>

 �。ń處煟┯捎谶@位母親當時很著急,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于是,工作人員出示了幾張畫像:

  你能幫這位母親認出她的女兒嗎?

 �。▽W生)不能,我們不知道女兒的長相。

  (教師總結)我們要從人群中找到一個人,首先要知道她的長相,也就是她的特征(特征: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別)。

  (說明:以身邊熟悉的超市開業(yè),讓學生處理常見的突發(fā)事件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

  1、理論新授

  (教師)下面,我們看看這個女兒的特征:橢圓型的臉,大眼睛,雙眼皮,塌鼻子,小嘴巴,有劉海,扎了兩個馬尾辮。找一找,這幾張畫像中有沒有走失的孩子:(具體分析畫像,教學生認識人臉部的幾種特征)

 �。ㄕf明:緊緊圍繞"尋找走失的孩子"這條線索,讓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掌握臉部五官的幾種特征。)

  2、技法分解

  這幾張畫像與這個走失的孩子不符合,那怎么辦呢?我們現場畫一張,請同學們仔細觀看,然后回答幾個問題:

  1)繪畫的順序是什么?

  臉型輪廓、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頭發(fā)

  2)其中輔助線的作用?

  " "是中軸線,把臉平分為左右兩邊。

  " "比例線。眼珠把人的臉平分上下兩半,鼻子在下半邊的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嘴巴在剩下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

  注:這是一般人正常的比例結構,()當然也有些情況比較特殊,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ㄕf明: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學生難掌握的地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講解中,我選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使之簡單化并結合演示的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

  3、回顧熟悉的人的特征

  1)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大家都熟悉的明星的特征。如:劉德華 周杰倫 … … (可以展示一些大家熟悉明星的圖片)

  2)說一說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征… …

  (能說出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征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

  (教師總結)同學們對明星觀察的很仔細,而忽略了身邊的、最親近的人。

  4、作業(yè)布置

  寫生你的同桌

  要求:仔細觀察你的同桌,抓住他(她)的特征,用線造型。注意人物頭像的比例結構。

  反思:這在沒有任何現代教學設備的前提下上的一節(jié)公開課,剛拿到課題的時候,我真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一般的"造型 表現"單元的課上起來就比較困難,更何況還沒有多媒體和實物投影儀。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成為我思考的重點,我將本課新課的內容貫穿在一個故事中,以學校旁邊的超市開業(yè),幫助尋找走失的小女孩并為她畫像為線索,在如何畫像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遵循美術課上"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要求,減輕技法的難度,結合啟發(fā)、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對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有了理性的分析能力。本課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讓學生體會到"造型 表現"中的樂趣。

初中美術教案4

  一、教材分析——靜物有聲

  靜物畫(靜物有聲)是以日常生活中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繪畫。藝術家出于對表現人的生活的興趣,把普通的對象變成了富于美感的藝術品。同時,靜物有聲還成為畫家練習技巧和學院美術教學的一種手段,用于訓練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現能力。靜物有聲根據課程標準第四學段“造型·表現”和“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有關內容,教材以靜物畫為切入點,通過學生自己擺靜物、描繪靜物、改畫、賞析作品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靜物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理解畫家通過形、光、色、質、構圖和空間等造型要素的處理,賦予作品以某種意味,有意識地表達情感。

  教材以首頁三幅作品的欣賞入手,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理解藝術家如何通過靜物畫表達情感�!豆谲姷南笳鳌芬划嬕燥枬M的構圖,細膩地刻畫了那些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排球,敘述了中國女排冠軍之路的艱辛;《高更的椅子》以高更曾經坐過的椅子為主體,椅子上沒有影子的燭光,給人以脫離現實之感,傳達了病中的畫家憂郁悲涼和思念友人的心情;《紀念貝多芬誕辰215周年》描繪了具有象征意義的石膏像、小提琴和樂譜等,表達作者對貝多芬的紀念與崇拜。通過欣賞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靜物畫學習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做準備。

  教材中呈現的蘇巴朗的《有壺的靜物》和塞尚的《靜物》,主要是介紹靜物畫中的兩種常見的構圖形式:水平線構圖和三角形構圖。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構圖形式給人不同感覺,適合表現不同的主題與情感,理解構圖在靜物畫中的作用。《天倫之樂》及其教學提示,幫助學生通過欣賞分析,理解靜物畫要想做到“靜物有聲”,要能表達一定的主題與情感。

  教材中設置了兩個學習活動,活動一主要是讓學生分小組擺靜物,并用鉛筆作構圖練習。在這一活動中,學生通過選擇描繪對象,確定構圖組合和畫稿練習來完成一幅靜物畫的構思過程;活動二是參照一幅靜物畫作品,從不同的主題進入,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改畫,在臨摹方法的輔助下,降低難度,達到運用靜物畫表達情感的目的。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3課靜物有聲

  評價建議欄目中,從欣賞和評述、構思構圖、作業(yè)效果分析三個方面提出了學生自我檢測的要求,強調了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知識技能的運用。

  資料庫中介紹了什么是靜物畫、靜物畫的歷史、什么是構思、構圖,作為本單元學習的參考和補充。

  學習大空間作為本單元學習的拓展和延伸,側重從靜物畫創(chuàng)作的不同表現形式、風格和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現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欣賞分析、擺放靜物學習構思構圖知識和改畫表現等學習活動構成完整的`學習過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掌握欣賞靜物畫的一般方法,了解靜物畫表現情感的關鍵手段;在繪畫嘗試練習中運用構圖知識來表達主題。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3課靜物有聲

  二、教學目標

  *掌握欣賞靜物畫的一般方法,了解靜物畫表現情感的關鍵手段,并能就靜物畫作品結合自己的感受發(fā)表獨特見解;

  *了解繪畫造型基本要素在靜物畫中的作用,并能夠運用于靜物組合,構圖和改畫的嘗試,在學習過程中傾注個人情感。

  三、教學思路

 �。保虒W題材確定

  教材選用了豐富的材料,應有所側重,從不同角度進入。欣賞分析本課首頁的三幅靜物畫作品,感受畫面表現的不同情緒和主題,圍繞作品中有意義的線索進行歸納,找出其中的聯(lián)系:如《冠軍的象征》滿幅殘破的排球、艱苦卓越、積極向上的寓意;《高更的椅子》寧靜環(huán)境中的燭臺和椅子、強烈的色彩對比、不眠之夜的傷感和思念;《紀念貝多芬誕辰215周年》黑白分割的畫面、貝多芬塑像和小提琴、黑暗與光明的象征意義等等。共5頁,當前第1頁12345

  從構圖知識的學習進入,分析蘇巴朗和塞尚的靜物作品,感受畫面效果,體會和研究不同的構圖形式并找出規(guī)律。

  《天倫之樂》表現祖孫同堂的幸福生活。根據教材所作的提示,引導學生綜合前面欣賞方法,揭示作品主題。

  活動一擺放靜物,鉛筆構圖練習承接以上欣賞活動,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構思構圖訓練;

  活動二參照作品改畫,嘗試運用靜物畫表達情感和主題。

 �。玻虒W組織

  課前要求學生準備各種學習用品、體育用品或自己喜愛的物品,以及搜集自己喜歡的靜物畫。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作品分析圖示以及學生作品。

  教學時可分若干小組,準備若干靜物臺及靜物、襯布等。

  3.教學策略

  用本課首頁的三幅靜物畫作品進行教學導入。圍繞作品描繪物品的象征意義,畫面效果給人的感受,以及形、光、色、質、構圖與空間等造型要素的運用等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議論。教師通過提示導向,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揭示作品的主題和作者表達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以此達到初步了解靜物畫,掌握欣賞靜物畫的一般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與表現的欲望的目的。

  接下來從學習靜物畫的構圖、靜物的選擇與搭配、主體與背景的關系等內容入手,運用對比欣賞、改變構圖的演示、實物擺放等方式進行教學。結合前面情境導入時所提到的問題,請學生根據確定的主題,就如何選物、如何擺放、如何構圖、如何處理背景與主體的關系以及光線角度、形狀色彩的利用談談自己具體的想法。

  活動一分小組擺靜物,并用鉛筆作構圖練習。各組確定一個主題如“表現一位旅行者的生活”、“表現一位樂手的生活”等等,來選擇靜物進行擺放和描繪,此活動的目的是靜物的選擇、組織與構圖訓練。學生合作擺放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幫助和指導。靜物擺放強調大小組合、色彩配置、質感區(qū)別以及前后關系等,特別注意運用所學構圖知識。各組選派代表,講解本組靜物的構思。構圖練習中對形狀的描繪不作太高要求,強調畫面整體效果。

  第二課時主要是按照活動二設置的教學內容,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進行改畫練習。改動其中的物體或背景均可,素描或鉛筆淡彩等形式不限,重點讓學生體驗一幅作品中的某些物品或背景改變,其主題與情感也將發(fā)生較大的變化。選擇合適的對象組織在畫面中至關重要,選擇哪些物品、如何擺放、主次關系如何、處在什么樣的背景中、大小疏密怎樣、表現什么樣的情感等問題都是進行靜物畫創(chuàng)作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學生的作業(yè)更多地考慮構思、立意與構圖,對于形體的表現則應相對淡化。

 �。矗虒W評價

  在欣賞評述活動中,能夠運用所學的方法,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構思構圖能夠明確地反映所表現的主題;作業(yè)效果反映了知識技能的運用。

  四、教學選擇

  學生生活有地域差別,靜物的選擇也會反映出有地方特點的主題,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為改畫習作設置不同難度的要求,以適應學生能力、水平的差異。

  五、教學建議

 �。保P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教學導入部分可以一幅作品為主,旁及其他。對于主要欣賞的作品,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活動充分挖掘,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借助其他作品的比較,可以更好地解決欣賞活動中的問題。也可以采用泛泛而談,抓住諸多作品的共同特點,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賞析,讓學生對靜物畫有整體的認識。共5頁,當前第2頁12345

  教材中活動二設置的教學內容有一定難度,可以根據班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活動一繪制的草圖為主要素材,把教師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作為作業(yè)的參照和摹本,改動其中的物體或背景。襯布的褶皺表現難度較高,擺放時盡量避免,只求色彩的利用。

  可以考慮模仿和改畫的方式,臨摹主體,改變主題;或模仿主題,改變主體。如“爸爸的椅子”“草叢中的排球”等等。

 �。玻P于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建議

  課題導入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主題設置情境,比如,假如你是一位畫家,如何以靜物畫方式表現“兒時的玩具”、“體育課后”、“我的書桌”、“校園午餐”等主題。

  在欣賞過程中提示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身臨其境地欣賞作品。如學習的艱辛、與好友離別的時刻、兒時與祖輩嬉戲的情景等等,設身處地地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常P于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教學程序可根據學情靈活安排:如理解作品主題導入教學→靜物擺放?熏表現主題→擺放靜物與畫家作品比較,進行造型要素分析→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構圖練習→作品欣賞,體會情感,繪畫練習。把欣賞活動按梯次貫穿于知識學習和實踐嘗試過程之中,建立在一定的感性認識上。

 �。矗P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yōu)使用的建議

  靜物的選擇要注意形狀整體、不過于復雜,大小搭配合適,便于學生表現。

  擺放靜物的活動中,可以考慮替換不同色彩的襯布的方法,讓學生體會色彩關系的變化帶來的不同感受。

  運用數碼相機及時展示擺放效果,可以提高學生興趣,也便于指導和評價。

  5.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調整擺放靜物時使用取景框進行觀察,簡便實用,感受也不同,更利于整體把握構圖。注意提示學生,取景框在眼睛和物品之間滑動時,感受物體在畫面中的放大和縮小,制造不同的構圖效果。

  六、教學資料

  靜物畫

  以日常生活中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繪畫。通常以油畫、水粉、水彩或素描為描繪手段。靜物畫成為獨立的繪畫樣式是從16世紀開始的,在此之前,它只是作為宗教畫或肖像畫背景上的點綴。到17世紀,靜物畫在北歐?穴主要是荷蘭、佛蘭德斯?雪漸趨普遍,逐步成為完全獨立的繪畫藝術樣式。在近現代,靜物畫還成為畫家練習技巧和學院美術教學的一種手段,旨在訓練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現能力。早期的靜物畫常常具有各種宗教寓意或象征意義:如描繪面包、酒、水隱寓耶穌受難,描繪骷髏、計時用的水漏或沙漏、蠟燭等象征生命的短暫和時間的流逝,描繪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時令變化、四季轉換等。靜物畫體裁的產生,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當時藝術家對于表現人的生活的興趣,其中有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

  構圖

  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安排和處理審美客體的位置和關系,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整體的藝術作品,以表現構思中預想的形象與審美效果。構圖是藝術傳達的第一步,也是對構思的檢驗和修正。一般來說,構圖涉及多種形式法則,是繪畫藝術的基礎,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稱為章法或布局,被認為是“畫之總要”,極受重視。

  塞尚畫靜物

  因為畫模特兒時人會動,這使塞尚很惱火,所以他多畫靜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對象安排在一起,借以獲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諧。塞尚在擺靜物時也是十分講究的,有位青年畫家在看到他擺靜物的過程曾寫道?押“他把襯景布很輕地鋪在臺面上,顯得很自然。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個水果的色調形成對比,造成互補色的震動感,把綠色放在紅色上,黃色壓在藍色上,斜放著,轉過來,如果需要把水果放穩(wěn),就用錢幣把它墊起來。他在做這一工作時是非常仔細和十分謹慎的;人們會以為他是在給他的眼睛擺宴席。”這席話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塞尚的靜物畫。

初中美術教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認識表現性藝術與再現性藝術。

  過程與方法:

  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與分析,初步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在思考和討論中養(yǎng)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對于藝術作品的評述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養(yǎng)成參與意識,養(yǎng)成對于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并養(yǎng)成接納多元文化的心態(tài)。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與技法等均源于生活,但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難點:

  以美術作品作為切入點,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及表現性藝術也源于生活這一特點。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

  講授畢加索的故事,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在展出時,現場一位德軍將領問畢加索:“這是您的杰作嗎?”畢加索回答:“不,這是你們的杰作。”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什么內容嗎?為什么畢加索要這樣回答呢?引導學生從以下回答:描繪了戰(zhàn)爭的場景,諷刺戰(zhàn)爭。從而總結畢加索創(chuàng)作《格爾尼卡》的背景并引出課題《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環(huán)節(jié)二:描述分析

  1、課件出示齊白石生平故事以及相關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問題:齊白石的作品有哪些題材內容?學生初步了解齊白石相關背景,欣賞思考回答問題:齊白石的作品題材大都來源于生活中的蝦鳥魚蟲,題材豐富,作品生動有趣。

  2、展示齊白石作品《蝦》與蝦的系列照片進行對比并提問:繪畫作品中的蝦是如何進行表現的?有什么不同?學生觀察思考后從蝦的造型特點及其筆墨特點回答。

  3、提出問題:齊白石畫蝦的題材與生活有什么關系?與生活中的蝦又有哪些不同?引導學生總結出: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多媒體展示董希文油畫作品《開國大典》與攝影作品《開國大典》,首先邀請同學簡單介紹開國大典歷史背景,進而引導學生對比觀察并思考以下問題:油畫中的天安門城樓與真實的天安門城樓有什么樣的區(qū)別?兩張作品中,哪一張的.毛主席形象更加突出,作者是如何去突出表現的?作品還通過什么方法突出表現盛大場面的?學生根據課前搜集歷史知識,簡單講解開國大典歷史背景。學生對畫面進行觀察分析合作總結:油畫中原本有的紅色柱子被省略,目的是為了更加突出毛主席的形象,同時使畫面視野更加開闊。繪畫作品中毛主席的突出形象是通過構圖與透視充分體現的。作者通過毛主席身邊的人物透視線月燈籠燈穗線的指向突出主題人物形象。畫面當中通過色彩進行表現,蔚藍色的天空與紅色的地毯、柱子、燈籠等形成鮮明的對比。教師總結并提出問題:如果現實生活中沒有發(fā)生這一事件,藝術家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作品嗎?在人物的表現上,油畫《開國大典》與照片相比較,哪個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現了開國大典這一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回答得出:藝術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

  環(huán)節(jié)三:總結解釋

  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與生活有什么關系?學生觀察、合作探究總結得出:創(chuàng)作的原型從生活中來,經過藝術家篩選和創(chuàng)造加工產生新的藝術形象,這個生化的過程真正體現出藝術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環(huán)節(jié)四:欣賞評價

  1、播放塞尚油畫作品《拜克托瓦爾山》與拜克托瓦爾山攝影作品、梵高油畫作品《夜間咖啡館》與夜間的咖啡館攝影作品引導學生進行鑒賞。

  2、教師巡視輔導,針對藝術作品背景知識給予講解與提示。

  3、組織學生小組為單位對兩幅作品進行鑒賞總結。學生從作品的筆觸與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與鑒賞。

  環(huán)節(jié)五:小結作業(yè)

  總結重點知識,并升華情感,引導學生加強對于藝術作品的熱愛,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并且能夠運用多種表現技法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并引導學生課后思考還有哪些案例是能夠體現出藝術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四、說板書設計

  常見問題我要提問

初中美術教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構成中國畫形式美的幾方面內容,對中國畫的形神、筆墨、色彩與形式有基本的了解。體會中國畫的形式美感,感受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

  【過程與方法目標】

  欣賞經典的中國畫作品,與西方作品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中國畫的特色。在欣賞過程中分析講解作品在形神、筆墨、色彩與形制方面的相關知識,感受中國畫在美術語言方面所體現的形式美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感悟中國畫的形式美感,理解中國畫的形式之美,提高對中國畫的鑒賞能力。在欣賞過程中逐漸感悟中國文化,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增強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畫在形神、筆墨、色彩與形制方面的表現特點和獨特美感。

  【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蘊含在中國畫形式美中深層次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中國畫作品的意境與情趣。

  三、教學用具

  課件、圖片、畫冊、毛筆、墨汁、宣紙、報紙、國畫資料及圖片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觀看視頻,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視頻中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視頻中的畫面運用了怎樣的繪畫形式來進行表現的?

  學生賞析回答,教師總結:畫家運用水墨畫的形式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小故事演繹的活靈活現,使得內容與形式協(xié)調統(tǒng)一,體現了中國畫獨特的形式語言。從而引出課題——《中國畫的形式美》。

  環(huán)節(jié)二:交流探討,直觀感知

  教師出示中國傳統(tǒng)繪畫作品并思考:大家根據以往學習的中國畫,你認為中國畫的形式美感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形神、筆墨、色彩、形制。

  環(huán)節(jié)三:對比欣賞,形式分析

  (一)形神之美

  1.教師展示《韓熙載夜宴圖》局部,與學生賞析,并提問畫面中表現了怎樣的場景,人物形象有什么特點?

  學生賞析回答,教師總結:《韓熙載夜宴圖》表現了古代仕女吹奏樂曲的形象。畫面中的人物形象無論是從她們嫻雅的風姿、自然的體態(tài)、專注的表情以及衣袂輕舒、烏云高聳的女性之美,都描繪得淋漓盡致。

  2.教師繼續(xù)提問:顧閎中是如何通過“形”表現“神”的?根據人物形象分析一下這些人物的心理?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問題,教師小結:畫家通過對人物動態(tài)與表情、人物的疏密組合進行細致刻畫,塑人物形象,來表現人物的神韻。畫家在表現畫中不同的人物時,根據他們不同的身份和年齡,刻畫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姿態(tài)、性格和表情,表達了他們的內心情感。

  (二)筆墨之美、色彩之美

  1.教師出示作品《露氣》《春山積翠》引導學生欣賞并以中國畫的形象之美為例,品讀中國畫的色彩之美分別美在什么地方?學生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僦袊嫷墓P墨之美:運筆收放自如、大氣磅礴,墨色濃淡變化豐富�;ㄇo與水草用筆纖細而不柔弱,荷葉的結構則用大筆觸表現。筆墨虛實相生,線條聚散疏密,運籌奇巧,耐人尋味,充分體現了筆墨之美。

 �、谥袊嫷纳手溃阂援嫹ǚ钟邪酌�、水墨淡彩、重彩、沒骨、勾勒填彩、潑墨潑彩等,構成了中國畫獨特的民族特色。

  2.繼續(xù)追問:筆墨對于作品有何意義?

  筆墨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語言,“筆為墨骨,墨為筆充”,表現了天地萬物,抒發(fā)畫家情感,給觀者以審美享受。

  (三)形制之美

  1.展示裝裱后的作品與未裝裱的作品,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裝裱后的作品有什么感覺?

  教師總結:裝裱后的作品不但挺括平整,而且美感倍增,氣質超凡,彰顯出中國畫的形制之美。

  2.品讀章法不同的國畫作品《池趣》《碧桃圖》《花鳥四條屏》

  教師提示學生研讀教材,并提出問題:中國畫的形制和布局分別是怎樣的?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裝裱形制?

  學生閱讀教材總結答案,了解中國畫的章法之美:

 �、僦袊嫷男沃疲荷让�、冊頁、長卷、立軸、條屏、框裱等。

 �、谥袊嫷牟季郑侯}款、印章、留白等。

  環(huán)節(jié)四:比較鑒賞,小結拓展

  1.教師展示中國畫作品,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作品嘗試從形式美的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2.師生通過問答方式回顧一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并引導學生要熱愛我民族文化藝術,提高美術素養(yǎng)。

  五、板書設計

初中美術教案7

  教學目的:

  通過筆筒造型的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方形或圓形的廢包裝盒,并折開研究其展開的圖形,領悟盒子設計成型的過程。

  2、備好白板紙、膠水、顏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師備演示用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讓學生觀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筆筒”,并說說筆筒的'形狀和功能。

  二、教師對課本上的作品作簡要的分析:形狀、組合特點、色彩圖案的美化組合。

  三、教師講解設計制作方法:

  制作前首先考慮要制作的整體形狀及輔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畫出整體造型設計草圖,主體設計后,還須要設計好小的附件。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各部件。

  四、學生作業(yè):

  根據整體設計,畫出各部件的展開圖,按圖剪折并粘合成筆簡“零件”,待第二節(jié)組裝。

  第二節(jié)

  一、在第一節(jié)課粘合好的“零件”上,畫上裝飾紋樣。

  二、設色涂色。

  設色方法有兩種:

  1、以兩種復色色彩配置,要講究明度的差別,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涂上對比強烈的原色、間色。形成鮮艷活潑的美。如以線條裝飾,則要注意線的疏密粗細排列的形式美,不宜變化太多。

  三、組裝粘合完成。

  四、講評。

  春節(jié)禮品(記憶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描繪豐富多彩、造型優(yōu)美的“春節(jié)禮品”。鞏固色彩知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2、用記憶手法表現物象,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課前準備:

  回憶春節(jié)時家中的禮品,考慮選擇哪些禮品作畫。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漫談春節(jié)最快樂的一件事。

  2、過節(jié)前,各自家里有什么準備工作?

  二、新課:

  觀賞課本中的彩圖和學生作品,請2—3名學生談談他們家中有特色的春節(jié)禮物,以引導全體學生抓住特色,共同記憶思考。

  三、示范:

  1、教師引導學生選擇三五件能表現春節(jié)氣氛,又能大小配合適當,便于處理畫面構圖的禮品作為繪畫對象。

  2、學生討論如何運用色彩。

  3、教師小結:色彩的運用以紅、橙、黃等暖色調為主,以藍、綠等冷色調的原色、間色、復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調更突出、鮮艷、明快。

  四、學生作業(yè):

  以各自家里備辦的春節(jié)禮品為題材,選擇自己喜歡的,有特色的禮品,畫一幅色彩畫。

  五、講評。

初中美術教案8

  一、設計思路

  為了更好的上好本課,我對本課的教材和學生的學情進行了深入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畫》屬墓室壁畫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唐代墓室壁畫進入中學美術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對唐代豐富多彩的壁畫藝術表現形式的理解,以及對個人品味和審美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在本節(jié)課前已經學習過了《敦煌莫高窟》,學生已經對壁畫藝術有了較為系統(tǒng)的了解,并掌握了壁畫的制作方法,這些都為學生學習唐代墓室壁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墓室壁畫,所以我在課件中展示了多幅作品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唐代墓室壁畫,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fā)其探索墓室壁畫的興趣。本課我采用對比分析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通過比較分析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使學生對唐代壁畫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

  3、教學目標

  作品結合教學內容,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途徑、情感與評價、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等4個方面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有關基礎理論知識和藝術特征;學會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方法與途徑:欣賞唐代墓室壁畫,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歷史和意義;在討論與交流過程中,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不同藝術特征,能用線描的形式臨摹壁畫作品的局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與評價:感悟唐代墓室壁畫的藝術美,分析壁畫的不同表現形式,提升欣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運用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用語,多激勵,多引導。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分析評價唐代墓室壁畫的美。

  教學難點:運用比較分析法探究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二、教學準備

  參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唐代壁畫珍品館,撰寫觀后感。查閱唐墓室壁畫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總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題材、構圖、人物造型、色彩特點藝術特色。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并結合壁畫圖片詳細列舉,將所需要的圖片配上簡要的文字資料制作成幻燈片在開課前循環(huán)播放。制作多媒體課件供詳細講解需要。

  教學方法:欣賞法、對比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數:1課時

  三、教學過程

  【導入】用已學知識,引出課題(2-3分鐘)

  1、課前循環(huán)播放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唐代墓室壁畫經典代表作品。

  2、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里的壁畫?

  3、回顧敦煌莫高窟壁畫,引導學生說一說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唐代壁畫除了莫高窟壁畫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優(yōu)秀的作品?引出唐代墓室壁畫。

  【講授】欣賞感知,合作探究(8-10分鐘)

  1、什么是墓室壁畫?(課件展示)

  墓室壁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壁畫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繪于墓室的四壁、頂部以及甬道兩側。墓室壁畫的內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動情況,也有神靈百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圖案裝飾,目的主要是說教和對亡者的紀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間能過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畫

  (1)、唐墓壁畫簡介

  唐墓壁畫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組)18幅被國家定為國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為一級品。唐墓壁畫以風格獨特的建筑、簡約傳神的人物、特色鮮明的器物、簡潔明快的山水與栩栩如生的動植物,描繪了當時的儀禮規(guī)范、生活習俗、服飾特色、娛樂方式與建筑風格,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尤其是貴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資料。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墓壁畫包括章懷太子墓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儀仗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在內的壁畫珍品97幅;以及輔助文物18件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畫墓出土,有些則與畫面內容有關。為了便于觀眾比較唐墓壁畫和唐代傳世繪畫,還專門選出唐代前后的傳世名畫復制品作為輔助展品。

  (2)、欣賞永泰公主墓壁畫

  永泰公主墓,李仙蕙(684-701年)中宗李顯的第七女,謚永泰公主。其墓為高宗乾陵陪葬墓,長87.5米,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組成。出土隨葬品1300遇見。壁畫題材有青龍、白虎、建筑、儀仗、列戟、宮女等。

  《永泰公主墓宮女圖》是陜西省乾縣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東壁南側出土的畫,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高176厘米,寬196.5厘米。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后贈永泰公主。此圖場面宏大,保存較好,畫中人物為九位風姿綽約的宮女,頭梳高髻,肩披紗巾,長裙曳地,個個體態(tài)豐盈,婀娜多姿。她們手捧方盒、酒杯、拂塵、如意、團扇、蠟燭等,在為首女官的引領下款款徐行,或低語、或回顧、或凝神,神態(tài)被描繪得細致入微,生動傳神。體現了大唐喜好秀麗豐滿、華貴艷媚的女子的風尚,真實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貴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間。整體構圖既注意到各顯人物特點,又顧及到畫面和諧統(tǒng)一,色彩豐富,線條流暢,人物的裝束、服飾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精美的畫面又有極高的藝術性。畫師著重通過人物的正、側、背、轉各種微妙的變化,使單調排列的宮女神情相應,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是唐墓壁畫中的精品,達到了藝術效果與歷史價值的高度統(tǒng)一。

  (3)、總結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人物造型與色彩特點

  充滿氣勢的構圖、樸拙生動的造型、流動飛揚的線條、豐富熱烈的色彩

  3、自學探究章懷太子墓壁畫、懿德太子墓壁畫

  (1)、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2)、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3)、小組派代表總結發(fā)言

  【練習】小組合作探究(15-18分鐘)

  小組合作運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將討論結果寫到黑板上。(8-10分鐘)

  老師總結(4分鐘)

  相同點:

  1、社會背景相同。盡顯唐朝的繁榮文化、當時所盛行的厚葬文化和墻繪畫風氣的流行。

  2、相同的材料與繪畫思維方式。運用毛筆蘸墨在墻上勾勒出人物,山水、花鳥的形體,然后賦予應有的理想色彩,其用色方法、繪畫技巧、構圖方法和文化習慣,都透漏出中國人的審美和人生哲學,與西方美學相異。

  3、都是心靈的寄托。論兩者的產生原因,都是源于心靈的寄托。唐莫屬壁畫所服務的是皇親國戚、貴族后裔,表達他們希望自己在死后或轉世人能享受榮華富貴、權利、地位等。莫高窟壁畫則是貧苦老百姓、商戶、官員的心理愿望,祝福祖先在另外一個極樂世界幸福,寄托自己在外經商平安,脫離塵世的痛苦,來生可以投胎到富貴權勢人家,過得比今生更好。

  不同點:

  1、題材的選定各有不同。唐墓室壁畫是貴族皇室流行厚葬所產生的繪畫作品,大體表現自己奢華的生活和歷史事件。主要有儀仗出行、外交、狩獵、宮女、樂舞等,希望死后仍能享受今世的快樂。取材關注自己的生活,作品富有生活化、真實化的特點。敦煌莫高窟壁畫則是寄托百姓所想,題材大都選自佛經故事、佛教教義、佛教歷史畫、西方凈土等,經變畫是這時期的重點內容,供養(yǎng)人也漸漸進入了畫面,繪畫題材與百姓的生活逐漸融合起來。

  2、構圖處理手法相異。兩者共有長方形構圖和長卷式構圖,三聯(lián)式構圖和立體藻井構圖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獨特的。

  3、藝術語言各有追求。唐墓室壁畫,構圖簡約,形象生動,故事情節(jié)簡練,追求自然生動、生活氣息濃郁的真實感受;用筆用色虛實相生,具有中國畫的寫意屬性;設色為工筆淡彩但又不失該有的厚重感。莫高窟壁畫中,故事內容豐富,構圖飽滿,氣氛活躍,人物造型比較豐滿,顯示佛家的大度與佛法的廣大,具有普度眾生之意;場面宏大,畫面復雜,裝飾性比較強烈,顏色豐富多彩,表述了佛國的一派盛世之象。其用筆設色屬于傳統(tǒng)的工筆重彩畫。

  【展示與評價】(3-5分鐘)

  1.組代表發(fā)言,自評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分享心得。

  2.激勵學生學會有針對性、抓重點進行高效討論。

  3.小組互評討論結果,說說自己在今后的課堂討論中該如何改進。

  【總結】(2-4分鐘)

  鼓勵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教師補充總結本課學到的知識點,同時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

  【課后作業(yè)】

  1.周末去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唐代壁畫珍品館參觀。

  2.撰寫200字左右的觀后感,在課余時間和同學交流感受。

  3.嘗試用線描形式劃一劃壁畫中的人物。

  以上內容3選2

初中美術教案9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1)工藝性。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繪畫作業(yè)不像小學美術教學那樣突出,而工藝性作業(yè)的效果較有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力量性、協(xié)調性、精確性等)迅速發(fā)展,有可能在各種工藝課業(yè)中做出較好的作業(yè);同時也由于初中生的興趣轉向現實,對某些創(chuàng)意、設計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

 �。�2)知識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強,所以,知識性較強的美術常識、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初中生的歡迎;同時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日益發(fā)展,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自己的`美術作業(yè)。

 �。�3)創(chuàng)造性。美術課都應成為有意義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教師要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維,為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chuàng)造提供機會。

 �。�4)個性化。初中生的個性差別日益明顯,使美術作品呈現出風格各異的景象。

  (5)動機作用。小學生“無意性”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興趣。初中生的學習也需要激發(fā)興趣,但動機的作用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畫一畫人。板書課題。

  2、講解“速寫”。什么是速寫呢?

  速寫,是以簡單而迅速的筆調表現一種動態(tài)形象的圖畫,即在短時間內用簡煉的線條扼要的畫出對象的形體、動作和神態(tài)。

  它的目的是記錄生活,為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表現對象(描繪)的能力。要畫好速寫,必須堅持勤奮練習。

  3、欣賞:

  欣賞課本4、5頁的畫,以加深對速寫的理解。

  講明簡單的線條表現動態(tài)、神態(tài)。

  4、寫生前的準備:

  教師挑選四位特征明顯的四位同學,擺出看書的姿勢,講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師示范:

  (1)抓大形,大構架,大比例。(2)用簡單的長線表現特征,省略繁瑣的。(3)細描。

  6、指導練習:

  記住:“站七坐五盤三半”,也就是說,坐著看書時,人高是五個頭高。站的時候,人高是七個頭高;坐在地上時,人高是三個半頭高。

  我們在畫人物速寫的時候,抓住人物頭、手與書本的微妙關系,才能畫出動態(tài)。注意線條越簡單能體現動態(tài)越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講評:

  對作業(yè)中線條簡練、概括的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外、課間休息的時候多畫畫人物速寫,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三、案例的幾點啟示

  體現教學者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探究性教學在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出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學不是模式,教學者不但教會學生怎樣看,怎樣畫,怎樣設計,更重要是怎樣想,讓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guī)。由學知型轉變?yōu)閯?chuàng)造型,由被動型轉變?yōu)橹鲃有停杀硐笮娃D變?yōu)楦惺苄�,由技巧型轉變?yōu)樗刭|型�!痹诿佬g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和傳統(tǒng)技法的學習之外,最重要是通過美術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學校實施這樣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美術課程”更具有意義和作用。

初中美術教案10

  小學美術《下雨啦》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

  我這天說課的資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教材第一冊中的第7課《下雨啦》一課。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下雨啦》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北菊n教學時數為1課時。雨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它能夠給人類帶來益處,也能夠使人類蒙受災難。但是在兒童看來,下雨是一件搞笑而令人激動的事情,它能夠給孩子帶來創(chuàng)造的靈感和真實的體驗。本課是一節(jié)繪畫練習課,創(chuàng)作的資料能夠分為兩類,一是表現雨,畫出自己對雨的感受;二是表現雨中的情景,能夠是真實的回憶,也能夠是建立于真實基礎上的想象。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雨的科學知識。

  二、學生狀況分析

  這節(jié)課要應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們那快樂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有著不受制約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力豐富,思維十分活躍,個性突出,具備初步的表現潛力。

  三、設計思路

  透過引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會議、觀察對下雨時的感受,同時教師及時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并進一步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激發(fā)他們的表現欲望和創(chuàng)作熱情,讓他們帶著不拘形式的去大膽繪畫。

  四、教學目標

  l、回憶下雨時的感受,表現出下雨時的真實情景或自己關于雨的想象。

  2、選取各種形態(tài)不同的線條表達出對雨的印象。

  3、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樂趣。

  五、課前準備:

  1、讓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2、教師搜集有關雨景的圖片、錄像、音樂等資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導入

  1、組織教學:課前學生做好準備。

  2、欣賞導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學生對雨的回憶。

  3、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雨的圖片,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繪畫興趣。

  4、引出本課課題——《下雨啦》。

  小學美術《下雨啦》說課稿

 �。ǘ�、創(chuàng)設情境、滲透知識

  1、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雨”的構成。

  (學生對雨有了科學的認識。豐富了有關雨的知識,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2、按照強弱程度,雨能夠分為小雨、中雨、暴雨。給學生放一段分別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學生們感受出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

  3、在雨中,人、動物會是怎樣的

  4、下雨時你的情緒怎樣

 �。ㄈ�、繪畫練習

  1、教師和學生一齊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構思自己的作品)

  2、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要不拘形式,大膽表現。(透過練習,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3、啟發(fā)學生畫出雨中的情景。(鼓勵學生大膽的說,這樣既能為創(chuàng)作做鋪墊,又能夠到達相互交流的效果)。

  4、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自己的作品。

  5、教師針對典型作業(yè)及時進行點評。提高學生的表現潛力,豐富情感,增強自信心。

  6、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此帶動全班學生整體表現水平的提高。

  7、小結:讓學生明白萬物生長離不開水,為了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更完美,就應學會利用資源。

  課后總結:

  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大膽自由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現出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透過學生作業(yè),能夠看出學生們的思維十分活躍,充滿活力和自信,本課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潛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用心的作用。

初中美術教案11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課。教材以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的設計方法與應用來組織教學內容,分2個課時進行教學。著眼點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以及應用標志知識的能力。

  從地位作用看:

  本課是對過去的美術知識與生活經驗綜合運用,從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和應用中,開發(fā)創(chuàng)意的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從教學內容看:

  本課教材可分兩個部分:標志單體設計和綜合應用。知識點有標志的分類、表現形式、設計的原則、方法和應用;實例主要有奧運會標志設計理念、設計工作室標志設計元素分析和中學運動會的系列化視覺設計等;學生活動一是設計學校公共標志,活動二是小組合作設計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系列化的視覺設計。教材還有相關鏈接的拓展內容,以及評價要點。理論雖豐富,但實踐性強;概念雖很多、但系統(tǒng)性明確。

  從學情分析看:

  標志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視覺藝術之一,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生在生活經驗有一定的日常積累,所以,適合以師生交流互動的形式開展課程活動。并且,設計藝術所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自由度和參與度。本教材也在這一點上做了充分的資源準備,各類實例貼近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

  本課為第一課時,學習標志的單體設計,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處理(減法)和信息傳達(等于)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為第二課標志設計綜合應用作鋪墊。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設計的幾種常用手法。

  過程目標:在大膽表現、自我創(chuàng)意中,打開發(fā)散性的設計思維。

  情感目標:認識標志設計之美,體驗標志創(chuàng)意之美,增加對設計的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標志的分類和幾種標志設計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

  難點:如何使想法轉化為獨特和優(yōu)美的.標志圖形。

  四、教學方法

  1、概念通俗化:

  本課概念豐富,學生難理解,不容易記憶,教師將標志設計的手法歸納為“加法”、“減法”和“等號”,把教材的知識點滲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內容�!凹臃ā奔礃酥驹厥占黝悎D形符號的組合表現豐富的內涵;“減法”即標志圖形的處理,對素材進行藝術的概括與提煉;等號”即標志圖形的傳達,內容的定位。

  2.圖形引導法:

  教學中把枯燥的理論轉化成圖形,用圖形對話的方式,突出美術課的視覺性,在圖形體驗中理解標志設計的意義,突出教學重點。

  3.實戰(zhàn)教學法:

  教學過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實戰(zhàn),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境,引發(fā)課堂大膽思維的氛圍,在師生思維碰撞中產生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的火花,解決難點。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課件等。

  學生:作業(yè)紙、筆等繪畫。

  五、教學過程

 �。ㄒ唬﹫A形相加游戲導入,理解標志的元素。

  1、圓形相加游戲

  一個圓形?

  兩個圓形?

 �。ù鸢盖f)

  三個圓形?紅綠燈

  四個圓形?奧迪

  五個圓形?國際奧委會

  2、引導學生發(fā)現

  打開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賞和理解教材中歷屆奧運會的標志構成元素和深刻內涵。

  3、概括要點,揭示課題

  在師生圖形對話中,板書:標志設計

  圖案(形、色)傳達信息

 �。▋热荩ǚ椒ǎㄖ黝})

  用特定的圖案來傳達特定的信息就是標志

  (二)從標志的分類中展開

  紅綠燈奧迪五環(huán)正好是標志的三個不同門類:

  即公共標志企業(yè)標志機構標志??

  教材中還例舉了其他門類的標志??認識標志的分類

 �。ㄈ⿵臉酥驹O計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門類的標志各式各樣,設計方法卻有相同的規(guī)律可循。

  1、方法一:加法,舉例引導

  將象征的圖案通過“加法”結合,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奧迪:四個圖形象征四大分部,組合疊加象征企業(yè)合并。

  奧運五環(huán):五圓形象征五大洲,組合疊加象征團結友愛。

  結論:運用抽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豐富的設計內涵,形成了標志。

  加法延伸: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文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印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數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香港回歸標志

  2、方法二:減法

  通過“減法”,將標志圖案簡潔明確,也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險:醒目的黃黑警示色,單純的感嘆號,“減”略卻快速地傳達了信息,形成標志。

  3、非機動車行駛:

  醒目的藍白色,簡化的自行車圖案,“減”略卻明確地傳達了信息,形結論:運用減法,抓住事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特征,簡潔明了地傳達信方法三:劃等號除了“加法”和“減法”,要善于畫“等號”,找到最契合表現主題的標志圖案。

  加法,通過組合使得標志豐富內涵;減法,通過簡略使得標志簡潔明了。

  有了加法和減法,我們還要在設計中學會劃“=”號,即標志圖案和表現的主題一定要有關聯(lián)與共性。

  教材實例:四個以臉形為創(chuàng)意的標志(設計機構財務公司學術機構幼兒用品),準確傳達不同的行業(yè)特性。

  方法三“劃等號”既是獨立的設計手法,也對加法與減法的補充和豐富,因為在具體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中,有時往往先劃“等號”,再做加減。

 �。ㄋ模┰O計實踐

  推導兼作業(yè):也以臉形為創(chuàng)意,設計學校各環(huán)境和學科特性的標志。

  運用教材實例作為學生實踐鋪墊,有助于學生設計更具參考性和連貫性。

 �。ㄎ澹┰u價和小結

  1、根據三法進行評價:在作業(yè)實踐中,運用好“加法”“減法”“等號”,通過最終的作業(yè)評比,總結出標志設計另一個重要的原則:獨特(創(chuàng)意)新穎(美觀)。

  符合了以上原則的標志,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才有較長的時效性和適用性。

  注;教材實例(第七工作室標志設計手稿課作為學生設計實踐的第一手參考)

  2、小結:復習板書內容,引導重溫教材內容。完成標志的認識和標志設計的初步學習后,下一課時將學習標志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根據教材課時設置,標志設計的應用放在第二課時,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知識消化和技巧訓練。

初中美術教案12

  第4課標志設計(第1課時)

  總課時第08課時

  年月日

  課題

  第4課標志設計

  共2課時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標志的學習,了解標志的作用、分類和藝術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分析,學習不同類型的標志設計,讓學生感受、體驗標志的設計之美。認識標志的設計原則,了解一些基本的設計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意思,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

  難點

  標志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在理解標志特征的基礎上設計一個特定功能個性化標志。

  教法學法

  欣賞探討、講解演示、嘗試表現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自主預習

  情景激趣:(出示一組標志圖形)

  1、同學們,你見過以下標志嗎?能說出它們各代表了什么?

  2、什么是標志呢?結論:標志是象征性的視覺語言。它的特征是直觀生動,易于識別和記憶。

  二、自信展示

  標志主要分為特征性標志和公共標志兩大類。

  1、特征性標志:如國家、城市、企業(yè)、商品、團體、活動、機構等標志

  2、公共標志:如交通、安全、場館、質量等標志。

  3、標志的表現形式:圖形、文字、數字,或圖、文、數字的組合。

  三、自我提高

  1、說明:標志設計原則與方法標志設計的.主要原則。

  用四個字概括“簡、準、奇、美”。

  歸納:一個好的標志必須是:形象簡潔明了,易識易記;有視覺藝術的形式美感;形象獨特,讓人一看就能聯(lián)想到該標志代表什么。

  2、P22頁的第7工作室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欣賞與感悟。

  3、P23頁的以臉形為創(chuàng)意的標志設計特點分析。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學習活動一:嘗試為自己的學校公共空間設計一個特定功能的個性化公共標志。

  五、課堂總結

  1、欣賞老師出示的標志圖形。

  2、欣賞P20—21的北京2008奧運標志等。

  3、思考交流:什么是標志?學生小組展示交流以上各個問題:

  1標志的分類和表現形式是怎樣的?

  2、各類標志的設計有什么特點?圖形、文字的象征意義?請舉例說明。

  1、歸納總結:P22頁的標志設計原則與方法。

  2、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欣賞與感悟。

  3、分析、交流。

  學生嘗試練習。

  教學反思

初中美術教案13

  《蒼松翠柏》是一節(jié)繪畫技法課。在教學時,我覺得單純按技法課的教學程序來進行教學,效果不一定好。因為初中學生由于受中考的影響,對美術課的學習已經沒有足夠的熱情,對于美術學習中的學具疏于準備,對于美術學習中的技法學習也沒有什么興趣可言。怎樣才能使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來學習這一課呢?我認為應該在此課進行之前安排一個前奏,那就是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欣賞。

  首先要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有一定了解,其次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輝煌成就要有深入的了解。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的畫家所創(chuàng)造出的山水畫技法是多么神奇與偉大。那么,如何使學生能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產生興趣并能夠認識與理解呢?我特別設計了欣賞課《中國古代山水畫欣賞》。對于這節(jié)課的內容選擇,我做了精心的研究。從歷代的`名畫中篩選出有代表性的山水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與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對山水畫的繪畫技法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節(jié)課做好認識準備。

  具體流程:

  首先,我利用學生所熟悉的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作為引子,從這幅畫帶給讀者豐富的文化與社會風俗等信息,激發(fā)起學生對山水畫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繪畫作品不僅能帶給人們愉悅的視覺享受,同時還能夠傳達出時代氣息,包括當時的社會人文習俗,涵蓋面極其廣泛。在學生們興致來臨之時,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大量的古代山水畫,使學生的視覺受到強有力的沖擊,得出古代山水畫的成就已經相當成熟與輝煌,我們如何進一步發(fā)揚光大?這樣使學生產生畫畫的欲望,為技法課的進行埋下伏筆。

  其次,在欣賞古代名畫的同時,通過與學生共同分析,讓學生認識與理解古代山水畫家們是如何利用山水畫的繪畫技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使學生對山水畫的基本技法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這些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們可以說是躍躍欲試。這時,我安排學生帶學具,學生們都非常踴躍。

  在進行下一節(jié)課時,學生興趣高漲,主動積極嘗試各種技法,畫出了自己的作品。我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他們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都希望再有一節(jié)課來進行創(chuàng)作。

  通過這節(jié)課的設計與教學,我認識到,作為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可以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補充與引申,使得教學更加深入學生的心理。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學習。這樣的教學,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教學效果也明顯改善。

  教學反思:

  一方面,通過對教材中相關資料的選擇,選出相關內容之后,對教材內容的做了梳理,自己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又進行了一次學習,從中再次領略到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成就,加深自己對山水畫的熱愛。

  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對于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從對古代名作的欣賞,提高了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欲望;通過學生的技法實踐,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表現力,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遺憾的是,沒有提前安排學生自己查找相關的資料與信息,如果讓學生也去查閱資料,可能這節(jié)課會更加豐富多彩。

初中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畫的工具材料,認識和欣賞花鳥畫名家作品,感受花鳥畫獨特的魅力,激發(fā)學對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的熱愛。

  2.學習寫意花鳥畫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嘗試在宣紙上進行花鳥畫練習,訓練學生心手相應的表現能力。

  3.體驗中國花鳥畫用筆,用墨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方法表現花鳥,體驗筆墨趣味。

  教學難點:掌握一定的中國畫筆墨技巧,理解筆墨情趣。

  教師準備:本課多媒體課件、美麗自然風景圖片、中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教師國畫示范作品。

  學生準備:毛筆、墨汁、生宣紙、調色盒、國畫顏料、水桶等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 導入:播放鳥鳴聲音,課件展示美麗的花卉和鳥兒的圖片。

  導語:聽到小鳥婉轉的歌唱,看到這么多漂亮的花鳥,我們就仿佛來到了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聞到了芬芳撲鼻的花香。

  2. 欣賞:出示中國畫名家作品圖片。課件對比出示美術作品和生活實物圖片,加深學生視

  覺印象。引出本課主題“鳥語花香”

  二、 學習新知

  1. 請同學們說說中國畫工具材料。

  教師現場展示:毛筆、宣紙、墨、中國畫顏料等等。(重點講解毛筆、宣紙的特點)

  2. 欣賞:看看國畫大師是怎樣表現花鳥的。——在畫家的筆下,花鳥畫不僅表現了花鳥的

  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畫面富有深刻的寓意。

  3. 探索中國畫的技巧。

 �、� 用筆的方法 教師示范中鋒、側鋒用筆及其輕重緩急的基本筆法。(注意講解線條

  的粗細、曲直變化)

  ② 用墨的方法 教師演示蘸墨的方法,及其墨色的變化。

  4. 探究花鳥畫法

  學習花鳥畫,主要要通過對描繪對象的細心觀察,研究和體會,掌握不同花的形態(tài)特點和不同鳥的形體特點,反復練習,才能畫出好的作品來。

  ① 觀察齊白石《麻雀》圖(順帶講解齊白石這名畫家)。

 �、� 了解麻雀的基本結構(頭、身子、兩條腿、兩翅、尾巴)。

 �、� 學習鳥的`畫法。教師邊示范邊教步驟。鳥的基本形體我們可以用兩個圓表示。 a 用羊毫筆調墨,一筆點出“頭”,二筆點出“身子”。

  b在身子左右兩側畫出飛動的“翅膀”。

  c 用濃墨點出身上的“斑點”、“飛翅”和“尾巴”。

  d 淡墨勾出胸腹,點擊嘴,眼,最后用曙紅勾出爪子。

  三、 實踐體驗

  1.根據教師剛才的示范,嘗試用中國畫工具練習調墨和用筆(練習中鋒、側鋒用筆方法,表現墨色的濃淡變化),掌握好的同學可以畫一畫剛才的麻雀。

  2.學生進行練習,教師輔導。

  四、 交流評價,總結拓展

  1.選擇有特色的習作,對其用筆、墨色變化進行評述,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畫的筆墨趣味。

  2.課后收集自己喜歡的中國畫名家作品。

  初中美術鳥語花香教案篇二:中國畫鳥語花香教學反思

  十月從湖南一師參加國培回來,接了這樣一個光榮的任務,要在我校舉行的湘潭市教學開放日上一堂美術公開課。按理說這個年紀應該退出這個表演舞臺,可我還是沒放過這個機會,因為可能以后真沒機會了。再說半個月的培訓中,改變了我的一些教學的理念,也開闊了我的視野。也想利用這個機會和同行們進行交流交流。很長時間沒有上過這樣大場面的課了,接到這個任務還是有些緊張......

  我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也很清楚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所以我選擇了一堂中國畫的教學內容,精心大膽的對教案進行設計,也準備了一些范畫,不想讓聽課者對這堂課一無所獲。只試教了一次不是很理想,進行了小的修改也沒再次試教,藝術課反復上就更沒味了。

  中國的水墨畫有它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極具特色的畫面效果,不但體現著中國人特有的情懷,更可以說是中國千百年文化傳統(tǒng)的濃縮。對水墨畫韻味及所形成美感的認識是本課的靈魂。本課將帶領學生逐步體驗水墨畫特殊的韻味和審美情趣,從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認識美術的文化性與歷史繼承性。

  通過本課內容體現的水墨特色,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畫的表現方法。在表現時不受表現技法、方法的限制,將自己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大膽的表現出來。首先,我利用自己的特長畫了八張精美的花

  鳥小品,并用卡紙粗裝裱好。我一直認為范畫是美術課堂教學既直觀、效果又好的一種教學形式,所以我也沒在這個班級課前展示,想讓學生看到美的事物有一種創(chuàng)作的沖動。這個效果是有了,但也可能范作讓學生也產生了一種高不可及的畏懼心理。

  本課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師生在一張六尺宣紙的畫板上同臺作畫,我沒有在課前打基礎,所以也是最大的難點。作品效果無法想象,但我相信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造力和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只要學生參與積極性高,畫面差一點也沒關系。最終作品效果還可以,但課堂不是很活躍,可能是我激情不夠,也可能是這個班從沒上過公開課再加上班主任一直坐在教室前面。

  課后我總覺沒有達到我理想的那種效果,但湘潭教科院的美術教研員鄧宏就說了一句:難道你還想讓他們畫成齊白石那樣的水平。不知道是安慰我,還是肯定了這堂課。不過在課后的評課中,他向來聽課的美術老師提出了這堂課的一個亮點:示范成畫(在示范筆墨技法的同時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有些城市正在做這樣的課題研究,我倒是歪打正著了。

初中美術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對比色和類似色的知識,體會色彩的表現力,掌握不同的色彩搭配所能傳達出的不同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討論,根據色彩搭配規(guī)律進行色彩創(chuàng)作,提高色彩感知能力以及動手創(chuàng)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色彩的魅力,養(yǎng)成用色彩外化情感的生活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色彩的對比色、類似色的概念和應用。

  難點:根據不同的色彩搭配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作。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在上課伊始,組織活動“模特秀”,請兩位模特身穿暖色與冷色的衣服進行走秀,引導學生欣賞并說一說兩位模特所穿的不同顏色的衣服帶給你怎樣的'感受?(紅色為暖色調,給人以親密、溫暖、柔和之感,藍色冷色調,給人距離、涼爽、通透之感。)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色彩不僅能豐富我們的視覺,更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從而導入課題《色彩的魅力》。

  活動二:描述分析

  1.闖一闖

  教師組織“一站到底”的活動,選取學生代表依次回顧以往學習過的關于色彩的相關知識,提出的問題依次為:三原色是哪三個顏色?冷暖色有什么不同?色彩三要素是什么?學生連續(xù)答對即闖關成功。

  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教師總結:三原色為紅、黃、藍,冷色與暖色給人的感受不同,冷色給人寒冷的感覺,暖色給人溫暖的感覺,色彩的三要素為色相、明度、純度。

  2.找一找

  (1)教師展示櫻桃和草原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問題:這兩幅作品分別有什么色彩?兩幅作品分別給你什么感受?(櫻桃為綠、紅,有一種鮮艷活潑,對比強烈的感覺。草原綠、藍,給人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

  (2)出示色相環(huán),引導學生找出圖片中的顏色并說一說他們在色相環(huán)中處于什么位置?

  學生認真觀察并找出紅色與綠色在色相環(huán)中處于180度的位置,而藍色與綠色則處于向鄰近的位置。進而總結出:在色相環(huán)上30至90度范圍內的顏色互為類似色,而處于180度的顏色互為對比色。

  3.說一說

  (1)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色和類似色?

  教師總結:對比色運用于海報宣傳中,可以形成強烈的撞色效果,而類似色則運用于室內裝修中色彩的調配,可以營造協(xié)調、平緩的氣氛。

  (2)以小組為單位分發(fā)信封,信封中裝有運用對比色和類似色創(chuàng)作的作品,請小組代表抽取信封,探究一下作品中分別運用了哪些顏色?顏色的比例是如何分配的?按照顏色在畫面中的比例大小,依次的在色卡之中為這些顏色進行排序。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并匯報成果,教師總結:在馬蒂斯的作品《紅色的和諧》中紅色所占畫面的面積是大于綠色的。其實不管是對比色還是類似色,畫家在組織畫面時都避免了色彩的平均。

  活動三:示范講解

  教師以星空為例,選擇藍色、紫色等顏色進行作畫,為學生示范創(chuàng)作步驟。

  1.首先確定畫面構圖(大面積的夜空,點綴著星星,右側有一輪明月)。

  2.為畫面添加顏色,以藍色為主,淺藍色、紫色為輔,配以黃色等。

  3.最后進行調整。

  活動四:實踐展評

  1.根據所學的色彩知識結合自己對色彩的分析感受,運用對比色或者類似色創(chuàng)作一幅色彩作品。實踐時間為15分鐘。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注意色彩組合、搭配。

  2.完成作品后舉辦“色彩有聲音”展覽會,請同學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其它同學從畫面的構圖、色彩、創(chuàng)意的角度,互相評價學生的作品,最后教師加以總評。(如《辭歲》:題材-春節(jié);內容-以爆竹為主,主題人物為孩童;顏色-以紅色為主,搭配了黃色、褐色,運用了類似色,突出主題。)

  活動五:小結作業(yè)

  1.回顧本節(jié)課知識點,并引導學生與教師一起總結升華:我們認識了色彩,會用不同的色彩組合、搭配來表現自己的主觀感受,養(yǎng)成了用色彩外化情感的生活態(tài)度。色彩美化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色添彩。

  2.課后請學生搜集其他關于不同色彩搭配的藝術作品,感受色彩的藝術魅力。

《初中美術教案(實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初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教案04-25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30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30

初中美術教案[經典]05-30

(經典)初中美術教案05-26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16

初中美術教學總結-初中美術教案08-05

初中美術教案【精】12-03

【推薦】初中美術教案11-26

初中美術教案【薦】11-2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初中美術教案(實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美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美術教案1

  一、教 材 分 析_長河漫步

  課題《長河漫步》明示了編者的意圖。本單元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對“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要求,通過對彩陶、青銅器、兵馬俑以及古代繪畫的欣賞,長河漫步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國歷史發(fā)展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美術現象、歷史源流以及審美特點,在“漫步”中學習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賞析美術作品的方法,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長河漫步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藝術審美特點的探究興趣,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教材列舉了各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同時考慮到不同門類和不同形式。彩陶部分提出早期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對彩陶紋樣的分析,幫助學生揭示藝術起源與原始社會的生產生活之間的種種聯(lián)系;青銅器和兵馬俑的介紹,將象征和寫實的不同藝術表現風格的社會性呈現出來,調動學生綜合運用歷史文化知識進行審美體驗;古代繪畫部分盡可能地選用了不同形式、題材的繪畫作品,內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鳥,工筆、寫意,風俗畫和文人畫等等。通過這些作品在視覺美感上各自的鮮明特點,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同時,也為教學內容的選擇提供不同切入點。以下將課本呈現的材料作簡略分析: 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1課 長河漫步

 �。保� 彩陶紋與青銅器紋飾之間的聯(lián)系

  彩陶紋樣內容分別和不同氏族的現實生活或巫術儀式發(fā)生聯(lián)系,如豬紋、鳥紋之于河姆渡人,魚紋、人面紋之于半坡人那樣。彩陶紋樣中有寫實的也有抽象紋樣,兩者之間有密切聯(lián)系,抽象紋樣大多是寫實紋樣變化的結果;青銅器紋樣中的饕餮、夔、龍、鳳等為想像中的神異動物,這些紋樣更具有裝飾性,常常對稱排列,教材上的鳥紋和鳳紋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銅器也有和彩陶紋相同的幾何紋,如云雷紋、圓渦紋、回紋以及方格、三角等紋飾,常常作為陪襯的底紋。

 �。玻� 彩陶、青銅器具有象征意義的紋飾與兵馬俑的寫實風格比較

  彩陶、青銅器的紋飾具有象征意義和裝飾性,一是紋飾都依附于器物,或本身就是器物的造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彩陶紋樣與不同氏族的'現實生活或巫術儀式發(fā)生聯(lián)系,帶有神秘色彩,表現了對自然神靈的敬畏和崇拜。青銅器紋飾作為祭祀的“禮器”,多半供獻給祖先或銘記自己武力征伐的勝利,這些紋飾既有歷史的繼承,又有時代的特點。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護的神祇。秦陵兵馬俑則不同,它沒有訴諸巫術鬼神的作用,而是通過強大的軍陣逼真的塑造,來顯示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

 �。常� 古代繪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點和氣韻生動的審美原則

  在教材呈現的繪畫作品中,用線的特點各有不同。如《朝元圖》的圓渾穩(wěn)健,《芙蓉錦雞圖》的細密精致,以及《荷花水鳥圖》的淋漓酣暢。幫助學生比較不同作品的風范,體會其中的氣質、韻律,加深對傳統(tǒng)繪畫用線的理解。 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1課 長河漫步

 �。矗� 象征意義在古代繪畫作品中的體現

  《人物龍鳳帛畫》中的龍鳳引導死者的靈魂生天�!盾饺劐\雞圖》以錦雞斑斕的色彩象征“五德”,宣揚封建的倫理思想�!逗苫ㄋB圖》“白眼向人”的鳥,鮮明地傳達出畫家傲兀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抖R圖》則以寓意手法抨擊了社會的不合理現象。

初中美術教案2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

  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導入新課:“讓國寶會說話,闊別許久,我們依然是一個年輕的節(jié)目,我們究竟有多年輕?沒錯,上下五千年!在之前的《國家寶藏》節(jié)目中我們越蔥嶺,蹈東海,凌長白,盡南沙,看盡九州神器,溯求華夏根流。同學想不想繼續(xù)傾聽國寶故事,續(xù)看中華歷史芳華?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國家寶藏》之《以形寫神》,一起來續(xù)看昨日芳華吧!”

  (板書課題:以形寫神)

  (二)引導分析、深入講解

  1.初識形神

  教師課件播放兩幅國寶作品:何家英的工筆人物畫《繡女》以及齊白石的寫意人物《老翁》。

  提問學生:同樣是中國人物畫,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積極回答后,教師總結:在中國人物畫中,人物形象千姿百態(tài),畫家的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但不論是工筆或寫意、古代還是現代。它們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畫家筆下的人物神態(tài)都是通過外在形體來傳達的。

  教師繼續(xù)提問:請同學們談一談你所理解的“形”和“神”。

  學生積極回答后,教師總結:“形”是反映客觀現實的外在形象,“神”是指內在的精神本質,人物的內心活動。

  2.形神兼?zhèn)?/p>

  教師引導學生賞析國寶作品《韓熙載夜宴圖》。

  教師講解并提問:這是中國五代畫家顧閎中的畫作,這幅作品主要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畫面描繪的就是一場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

  請同學們討論分析這組簫管樂女的“形”與“神”�?梢詮模荷袂�、姿態(tài)、線條、色彩、人物之間的呼應關系等方面分析。

  總結得出:形與神都不會是獨立存在的,形與神相互呼應。

  接著引導學生賞析國寶作品齊白石的作品《挖耳圖》,并提問:畫家通過哪些方面來刻畫人物神態(tài)?

  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在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中,“神”以“形”為依據,“形”因為有“神”而生動。通過生動的人物造型準確地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兩者達到高度統(tǒng)一,這就是“神形兼?zhèn)洹薄?/p>

  3.以形寫神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筆墨技法的知識。通過學生回答回顧筆法有鉤、勒、皴、擦、點等。墨法有烘、染、破、潑、積等。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用線描的方式來嘗試繪畫自己的同學,感受中國人物畫的以形寫神。

  (三)短文評述、交流分享

  教師要求各位國寶鑒賞師們根據自己所了解的中國人物畫的特點,為自己喜歡的中國人物畫作品做一個不一樣的“國寶身份證”。教師組織學生在班級內舉辦“中國人物畫鑒賞特展”,學生間相互分享,交流鑒賞心得,并通過投票的方式由全體學生選評優(yōu)秀的鑒賞文章,并由作者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和鑒賞過程,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品進行總結性的評價,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指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自評、互評、教師進行點評小結。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最后,以電視欄目的形式邀請鑒寶大師們總結所學的內容,讓學生加重對中國人物畫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涮攸c的印象。引導他們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保護中華傳統(tǒng)文化,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課下請學生收集中國人物畫背后的故事,下次上課進行分享。

初中美術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上冊"造型 表現"單元的第一課。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人物肖像速寫,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以線造型,抓住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形象而生動的表現人物的特征。本課主要讓學生掌握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能在寫生練習注入一定的理性思維,提高造型表現能力,為下一課全身動態(tài)速寫作好鋪墊。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人物肖像畫只有感性的思維,缺乏理性的觀察力及表現力。新課標要求美術課中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所以,在人物結構比例關系的講解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刪除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選取最重要的部分結合啟發(fā)、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分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僮寣W生了解人物五官的基本特征。

 �、谧寣W生了解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及繪畫步驟。

  2、情感目標

  通過徒手肖像畫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觀察力及造型表現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五官的特征,掌握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對人物肖像進行寫生。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情景導入

 �。ń處煟┩瑢W們,我們學校旁邊新開了家超市(歐尚),開業(yè)那天你去了嗎?人多嗎?

 �。▽W生)去了,人特別的多。

 �。ń處煟╅_業(yè)那天很多人都去了,有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女兒也去了,由于人特別的多,就出現了一點意外?這時,該怎么辦?

  (學生)她們走丟了。到服務臺廣播女兒的長相以尋求大家?guī)椭?/p>

 �。ń處煟┯捎谶@位母親當時很著急,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于是,工作人員出示了幾張畫像:

  你能幫這位母親認出她的女兒嗎?

 �。▽W生)不能,我們不知道女兒的長相。

  (教師總結)我們要從人群中找到一個人,首先要知道她的長相,也就是她的特征(特征: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別)。

  (說明:以身邊熟悉的超市開業(yè),讓學生處理常見的突發(fā)事件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

  1、理論新授

  (教師)下面,我們看看這個女兒的特征:橢圓型的臉,大眼睛,雙眼皮,塌鼻子,小嘴巴,有劉海,扎了兩個馬尾辮。找一找,這幾張畫像中有沒有走失的孩子:(具體分析畫像,教學生認識人臉部的幾種特征)

 �。ㄕf明:緊緊圍繞"尋找走失的孩子"這條線索,讓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掌握臉部五官的幾種特征。)

  2、技法分解

  這幾張畫像與這個走失的孩子不符合,那怎么辦呢?我們現場畫一張,請同學們仔細觀看,然后回答幾個問題:

  1)繪畫的順序是什么?

  臉型輪廓、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頭發(fā)

  2)其中輔助線的作用?

  " "是中軸線,把臉平分為左右兩邊。

  " "比例線。眼珠把人的臉平分上下兩半,鼻子在下半邊的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嘴巴在剩下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

  注:這是一般人正常的比例結構,()當然也有些情況比較特殊,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ㄕf明: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學生難掌握的地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講解中,我選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使之簡單化并結合演示的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

  3、回顧熟悉的人的特征

  1)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大家都熟悉的明星的特征。如:劉德華 周杰倫 … … (可以展示一些大家熟悉明星的圖片)

  2)說一說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征… …

  (能說出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征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

  (教師總結)同學們對明星觀察的很仔細,而忽略了身邊的、最親近的人。

  4、作業(yè)布置

  寫生你的同桌

  要求:仔細觀察你的同桌,抓住他(她)的特征,用線造型。注意人物頭像的比例結構。

  反思:這在沒有任何現代教學設備的前提下上的一節(jié)公開課,剛拿到課題的時候,我真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一般的"造型 表現"單元的課上起來就比較困難,更何況還沒有多媒體和實物投影儀。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成為我思考的重點,我將本課新課的內容貫穿在一個故事中,以學校旁邊的超市開業(yè),幫助尋找走失的小女孩并為她畫像為線索,在如何畫像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遵循美術課上"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要求,減輕技法的難度,結合啟發(fā)、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對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有了理性的分析能力。本課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讓學生體會到"造型 表現"中的樂趣。

初中美術教案4

  一、教材分析——靜物有聲

  靜物畫(靜物有聲)是以日常生活中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繪畫。藝術家出于對表現人的生活的興趣,把普通的對象變成了富于美感的藝術品。同時,靜物有聲還成為畫家練習技巧和學院美術教學的一種手段,用于訓練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現能力。靜物有聲根據課程標準第四學段“造型·表現”和“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有關內容,教材以靜物畫為切入點,通過學生自己擺靜物、描繪靜物、改畫、賞析作品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靜物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理解畫家通過形、光、色、質、構圖和空間等造型要素的處理,賦予作品以某種意味,有意識地表達情感。

  教材以首頁三幅作品的欣賞入手,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理解藝術家如何通過靜物畫表達情感�!豆谲姷南笳鳌芬划嬕燥枬M的構圖,細膩地刻畫了那些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排球,敘述了中國女排冠軍之路的艱辛;《高更的椅子》以高更曾經坐過的椅子為主體,椅子上沒有影子的燭光,給人以脫離現實之感,傳達了病中的畫家憂郁悲涼和思念友人的心情;《紀念貝多芬誕辰215周年》描繪了具有象征意義的石膏像、小提琴和樂譜等,表達作者對貝多芬的紀念與崇拜。通過欣賞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靜物畫學習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做準備。

  教材中呈現的蘇巴朗的《有壺的靜物》和塞尚的《靜物》,主要是介紹靜物畫中的兩種常見的構圖形式:水平線構圖和三角形構圖。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構圖形式給人不同感覺,適合表現不同的主題與情感,理解構圖在靜物畫中的作用。《天倫之樂》及其教學提示,幫助學生通過欣賞分析,理解靜物畫要想做到“靜物有聲”,要能表達一定的主題與情感。

  教材中設置了兩個學習活動,活動一主要是讓學生分小組擺靜物,并用鉛筆作構圖練習。在這一活動中,學生通過選擇描繪對象,確定構圖組合和畫稿練習來完成一幅靜物畫的構思過程;活動二是參照一幅靜物畫作品,從不同的主題進入,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改畫,在臨摹方法的輔助下,降低難度,達到運用靜物畫表達情感的目的。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3課靜物有聲

  評價建議欄目中,從欣賞和評述、構思構圖、作業(yè)效果分析三個方面提出了學生自我檢測的要求,強調了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知識技能的運用。

  資料庫中介紹了什么是靜物畫、靜物畫的歷史、什么是構思、構圖,作為本單元學習的參考和補充。

  學習大空間作為本單元學習的拓展和延伸,側重從靜物畫創(chuàng)作的不同表現形式、風格和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現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欣賞分析、擺放靜物學習構思構圖知識和改畫表現等學習活動構成完整的`學習過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掌握欣賞靜物畫的一般方法,了解靜物畫表現情感的關鍵手段;在繪畫嘗試練習中運用構圖知識來表達主題。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3課靜物有聲

  二、教學目標

  *掌握欣賞靜物畫的一般方法,了解靜物畫表現情感的關鍵手段,并能就靜物畫作品結合自己的感受發(fā)表獨特見解;

  *了解繪畫造型基本要素在靜物畫中的作用,并能夠運用于靜物組合,構圖和改畫的嘗試,在學習過程中傾注個人情感。

  三、教學思路

 �。保虒W題材確定

  教材選用了豐富的材料,應有所側重,從不同角度進入。欣賞分析本課首頁的三幅靜物畫作品,感受畫面表現的不同情緒和主題,圍繞作品中有意義的線索進行歸納,找出其中的聯(lián)系:如《冠軍的象征》滿幅殘破的排球、艱苦卓越、積極向上的寓意;《高更的椅子》寧靜環(huán)境中的燭臺和椅子、強烈的色彩對比、不眠之夜的傷感和思念;《紀念貝多芬誕辰215周年》黑白分割的畫面、貝多芬塑像和小提琴、黑暗與光明的象征意義等等。共5頁,當前第1頁12345

  從構圖知識的學習進入,分析蘇巴朗和塞尚的靜物作品,感受畫面效果,體會和研究不同的構圖形式并找出規(guī)律。

  《天倫之樂》表現祖孫同堂的幸福生活。根據教材所作的提示,引導學生綜合前面欣賞方法,揭示作品主題。

  活動一擺放靜物,鉛筆構圖練習承接以上欣賞活動,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構思構圖訓練;

  活動二參照作品改畫,嘗試運用靜物畫表達情感和主題。

 �。玻虒W組織

  課前要求學生準備各種學習用品、體育用品或自己喜愛的物品,以及搜集自己喜歡的靜物畫。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作品分析圖示以及學生作品。

  教學時可分若干小組,準備若干靜物臺及靜物、襯布等。

  3.教學策略

  用本課首頁的三幅靜物畫作品進行教學導入。圍繞作品描繪物品的象征意義,畫面效果給人的感受,以及形、光、色、質、構圖與空間等造型要素的運用等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議論。教師通過提示導向,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揭示作品的主題和作者表達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以此達到初步了解靜物畫,掌握欣賞靜物畫的一般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與表現的欲望的目的。

  接下來從學習靜物畫的構圖、靜物的選擇與搭配、主體與背景的關系等內容入手,運用對比欣賞、改變構圖的演示、實物擺放等方式進行教學。結合前面情境導入時所提到的問題,請學生根據確定的主題,就如何選物、如何擺放、如何構圖、如何處理背景與主體的關系以及光線角度、形狀色彩的利用談談自己具體的想法。

  活動一分小組擺靜物,并用鉛筆作構圖練習。各組確定一個主題如“表現一位旅行者的生活”、“表現一位樂手的生活”等等,來選擇靜物進行擺放和描繪,此活動的目的是靜物的選擇、組織與構圖訓練。學生合作擺放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幫助和指導。靜物擺放強調大小組合、色彩配置、質感區(qū)別以及前后關系等,特別注意運用所學構圖知識。各組選派代表,講解本組靜物的構思。構圖練習中對形狀的描繪不作太高要求,強調畫面整體效果。

  第二課時主要是按照活動二設置的教學內容,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進行改畫練習。改動其中的物體或背景均可,素描或鉛筆淡彩等形式不限,重點讓學生體驗一幅作品中的某些物品或背景改變,其主題與情感也將發(fā)生較大的變化。選擇合適的對象組織在畫面中至關重要,選擇哪些物品、如何擺放、主次關系如何、處在什么樣的背景中、大小疏密怎樣、表現什么樣的情感等問題都是進行靜物畫創(chuàng)作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學生的作業(yè)更多地考慮構思、立意與構圖,對于形體的表現則應相對淡化。

 �。矗虒W評價

  在欣賞評述活動中,能夠運用所學的方法,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構思構圖能夠明確地反映所表現的主題;作業(yè)效果反映了知識技能的運用。

  四、教學選擇

  學生生活有地域差別,靜物的選擇也會反映出有地方特點的主題,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為改畫習作設置不同難度的要求,以適應學生能力、水平的差異。

  五、教學建議

 �。保P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教學導入部分可以一幅作品為主,旁及其他。對于主要欣賞的作品,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活動充分挖掘,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借助其他作品的比較,可以更好地解決欣賞活動中的問題。也可以采用泛泛而談,抓住諸多作品的共同特點,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賞析,讓學生對靜物畫有整體的認識。共5頁,當前第2頁12345

  教材中活動二設置的教學內容有一定難度,可以根據班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活動一繪制的草圖為主要素材,把教師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作為作業(yè)的參照和摹本,改動其中的物體或背景。襯布的褶皺表現難度較高,擺放時盡量避免,只求色彩的利用。

  可以考慮模仿和改畫的方式,臨摹主體,改變主題;或模仿主題,改變主體。如“爸爸的椅子”“草叢中的排球”等等。

 �。玻P于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建議

  課題導入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主題設置情境,比如,假如你是一位畫家,如何以靜物畫方式表現“兒時的玩具”、“體育課后”、“我的書桌”、“校園午餐”等主題。

  在欣賞過程中提示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身臨其境地欣賞作品。如學習的艱辛、與好友離別的時刻、兒時與祖輩嬉戲的情景等等,設身處地地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常P于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教學程序可根據學情靈活安排:如理解作品主題導入教學→靜物擺放?熏表現主題→擺放靜物與畫家作品比較,進行造型要素分析→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構圖練習→作品欣賞,體會情感,繪畫練習。把欣賞活動按梯次貫穿于知識學習和實踐嘗試過程之中,建立在一定的感性認識上。

 �。矗P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yōu)使用的建議

  靜物的選擇要注意形狀整體、不過于復雜,大小搭配合適,便于學生表現。

  擺放靜物的活動中,可以考慮替換不同色彩的襯布的方法,讓學生體會色彩關系的變化帶來的不同感受。

  運用數碼相機及時展示擺放效果,可以提高學生興趣,也便于指導和評價。

  5.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調整擺放靜物時使用取景框進行觀察,簡便實用,感受也不同,更利于整體把握構圖。注意提示學生,取景框在眼睛和物品之間滑動時,感受物體在畫面中的放大和縮小,制造不同的構圖效果。

  六、教學資料

  靜物畫

  以日常生活中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繪畫。通常以油畫、水粉、水彩或素描為描繪手段。靜物畫成為獨立的繪畫樣式是從16世紀開始的,在此之前,它只是作為宗教畫或肖像畫背景上的點綴。到17世紀,靜物畫在北歐?穴主要是荷蘭、佛蘭德斯?雪漸趨普遍,逐步成為完全獨立的繪畫藝術樣式。在近現代,靜物畫還成為畫家練習技巧和學院美術教學的一種手段,旨在訓練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現能力。早期的靜物畫常常具有各種宗教寓意或象征意義:如描繪面包、酒、水隱寓耶穌受難,描繪骷髏、計時用的水漏或沙漏、蠟燭等象征生命的短暫和時間的流逝,描繪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時令變化、四季轉換等。靜物畫體裁的產生,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當時藝術家對于表現人的生活的興趣,其中有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

  構圖

  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安排和處理審美客體的位置和關系,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整體的藝術作品,以表現構思中預想的形象與審美效果。構圖是藝術傳達的第一步,也是對構思的檢驗和修正。一般來說,構圖涉及多種形式法則,是繪畫藝術的基礎,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稱為章法或布局,被認為是“畫之總要”,極受重視。

  塞尚畫靜物

  因為畫模特兒時人會動,這使塞尚很惱火,所以他多畫靜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對象安排在一起,借以獲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諧。塞尚在擺靜物時也是十分講究的,有位青年畫家在看到他擺靜物的過程曾寫道?押“他把襯景布很輕地鋪在臺面上,顯得很自然。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個水果的色調形成對比,造成互補色的震動感,把綠色放在紅色上,黃色壓在藍色上,斜放著,轉過來,如果需要把水果放穩(wěn),就用錢幣把它墊起來。他在做這一工作時是非常仔細和十分謹慎的;人們會以為他是在給他的眼睛擺宴席。”這席話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塞尚的靜物畫。

初中美術教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認識表現性藝術與再現性藝術。

  過程與方法:

  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與分析,初步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在思考和討論中養(yǎng)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對于藝術作品的評述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養(yǎng)成參與意識,養(yǎng)成對于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并養(yǎng)成接納多元文化的心態(tài)。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與技法等均源于生活,但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難點:

  以美術作品作為切入點,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及表現性藝術也源于生活這一特點。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

  講授畢加索的故事,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在展出時,現場一位德軍將領問畢加索:“這是您的杰作嗎?”畢加索回答:“不,這是你們的杰作。”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什么內容嗎?為什么畢加索要這樣回答呢?引導學生從以下回答:描繪了戰(zhàn)爭的場景,諷刺戰(zhàn)爭。從而總結畢加索創(chuàng)作《格爾尼卡》的背景并引出課題《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環(huán)節(jié)二:描述分析

  1、課件出示齊白石生平故事以及相關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問題:齊白石的作品有哪些題材內容?學生初步了解齊白石相關背景,欣賞思考回答問題:齊白石的作品題材大都來源于生活中的蝦鳥魚蟲,題材豐富,作品生動有趣。

  2、展示齊白石作品《蝦》與蝦的系列照片進行對比并提問:繪畫作品中的蝦是如何進行表現的?有什么不同?學生觀察思考后從蝦的造型特點及其筆墨特點回答。

  3、提出問題:齊白石畫蝦的題材與生活有什么關系?與生活中的蝦又有哪些不同?引導學生總結出: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多媒體展示董希文油畫作品《開國大典》與攝影作品《開國大典》,首先邀請同學簡單介紹開國大典歷史背景,進而引導學生對比觀察并思考以下問題:油畫中的天安門城樓與真實的天安門城樓有什么樣的區(qū)別?兩張作品中,哪一張的.毛主席形象更加突出,作者是如何去突出表現的?作品還通過什么方法突出表現盛大場面的?學生根據課前搜集歷史知識,簡單講解開國大典歷史背景。學生對畫面進行觀察分析合作總結:油畫中原本有的紅色柱子被省略,目的是為了更加突出毛主席的形象,同時使畫面視野更加開闊。繪畫作品中毛主席的突出形象是通過構圖與透視充分體現的。作者通過毛主席身邊的人物透視線月燈籠燈穗線的指向突出主題人物形象。畫面當中通過色彩進行表現,蔚藍色的天空與紅色的地毯、柱子、燈籠等形成鮮明的對比。教師總結并提出問題:如果現實生活中沒有發(fā)生這一事件,藝術家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作品嗎?在人物的表現上,油畫《開國大典》與照片相比較,哪個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現了開國大典這一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回答得出:藝術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

  環(huán)節(jié)三:總結解釋

  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與生活有什么關系?學生觀察、合作探究總結得出:創(chuàng)作的原型從生活中來,經過藝術家篩選和創(chuàng)造加工產生新的藝術形象,這個生化的過程真正體現出藝術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環(huán)節(jié)四:欣賞評價

  1、播放塞尚油畫作品《拜克托瓦爾山》與拜克托瓦爾山攝影作品、梵高油畫作品《夜間咖啡館》與夜間的咖啡館攝影作品引導學生進行鑒賞。

  2、教師巡視輔導,針對藝術作品背景知識給予講解與提示。

  3、組織學生小組為單位對兩幅作品進行鑒賞總結。學生從作品的筆觸與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與鑒賞。

  環(huán)節(jié)五:小結作業(yè)

  總結重點知識,并升華情感,引導學生加強對于藝術作品的熱愛,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并且能夠運用多種表現技法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并引導學生課后思考還有哪些案例是能夠體現出藝術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四、說板書設計

  常見問題我要提問

初中美術教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構成中國畫形式美的幾方面內容,對中國畫的形神、筆墨、色彩與形式有基本的了解。體會中國畫的形式美感,感受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

  【過程與方法目標】

  欣賞經典的中國畫作品,與西方作品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中國畫的特色。在欣賞過程中分析講解作品在形神、筆墨、色彩與形制方面的相關知識,感受中國畫在美術語言方面所體現的形式美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感悟中國畫的形式美感,理解中國畫的形式之美,提高對中國畫的鑒賞能力。在欣賞過程中逐漸感悟中國文化,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增強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畫在形神、筆墨、色彩與形制方面的表現特點和獨特美感。

  【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蘊含在中國畫形式美中深層次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中國畫作品的意境與情趣。

  三、教學用具

  課件、圖片、畫冊、毛筆、墨汁、宣紙、報紙、國畫資料及圖片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觀看視頻,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視頻中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視頻中的畫面運用了怎樣的繪畫形式來進行表現的?

  學生賞析回答,教師總結:畫家運用水墨畫的形式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小故事演繹的活靈活現,使得內容與形式協(xié)調統(tǒng)一,體現了中國畫獨特的形式語言。從而引出課題——《中國畫的形式美》。

  環(huán)節(jié)二:交流探討,直觀感知

  教師出示中國傳統(tǒng)繪畫作品并思考:大家根據以往學習的中國畫,你認為中國畫的形式美感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形神、筆墨、色彩、形制。

  環(huán)節(jié)三:對比欣賞,形式分析

  (一)形神之美

  1.教師展示《韓熙載夜宴圖》局部,與學生賞析,并提問畫面中表現了怎樣的場景,人物形象有什么特點?

  學生賞析回答,教師總結:《韓熙載夜宴圖》表現了古代仕女吹奏樂曲的形象。畫面中的人物形象無論是從她們嫻雅的風姿、自然的體態(tài)、專注的表情以及衣袂輕舒、烏云高聳的女性之美,都描繪得淋漓盡致。

  2.教師繼續(xù)提問:顧閎中是如何通過“形”表現“神”的?根據人物形象分析一下這些人物的心理?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問題,教師小結:畫家通過對人物動態(tài)與表情、人物的疏密組合進行細致刻畫,塑人物形象,來表現人物的神韻。畫家在表現畫中不同的人物時,根據他們不同的身份和年齡,刻畫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姿態(tài)、性格和表情,表達了他們的內心情感。

  (二)筆墨之美、色彩之美

  1.教師出示作品《露氣》《春山積翠》引導學生欣賞并以中國畫的形象之美為例,品讀中國畫的色彩之美分別美在什么地方?學生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僦袊嫷墓P墨之美:運筆收放自如、大氣磅礴,墨色濃淡變化豐富�;ㄇo與水草用筆纖細而不柔弱,荷葉的結構則用大筆觸表現。筆墨虛實相生,線條聚散疏密,運籌奇巧,耐人尋味,充分體現了筆墨之美。

 �、谥袊嫷纳手溃阂援嫹ǚ钟邪酌�、水墨淡彩、重彩、沒骨、勾勒填彩、潑墨潑彩等,構成了中國畫獨特的民族特色。

  2.繼續(xù)追問:筆墨對于作品有何意義?

  筆墨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語言,“筆為墨骨,墨為筆充”,表現了天地萬物,抒發(fā)畫家情感,給觀者以審美享受。

  (三)形制之美

  1.展示裝裱后的作品與未裝裱的作品,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裝裱后的作品有什么感覺?

  教師總結:裝裱后的作品不但挺括平整,而且美感倍增,氣質超凡,彰顯出中國畫的形制之美。

  2.品讀章法不同的國畫作品《池趣》《碧桃圖》《花鳥四條屏》

  教師提示學生研讀教材,并提出問題:中國畫的形制和布局分別是怎樣的?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裝裱形制?

  學生閱讀教材總結答案,了解中國畫的章法之美:

 �、僦袊嫷男沃疲荷让�、冊頁、長卷、立軸、條屏、框裱等。

 �、谥袊嫷牟季郑侯}款、印章、留白等。

  環(huán)節(jié)四:比較鑒賞,小結拓展

  1.教師展示中國畫作品,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作品嘗試從形式美的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2.師生通過問答方式回顧一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并引導學生要熱愛我民族文化藝術,提高美術素養(yǎng)。

  五、板書設計

初中美術教案7

  教學目的:

  通過筆筒造型的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方形或圓形的廢包裝盒,并折開研究其展開的圖形,領悟盒子設計成型的過程。

  2、備好白板紙、膠水、顏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師備演示用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讓學生觀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筆筒”,并說說筆筒的'形狀和功能。

  二、教師對課本上的作品作簡要的分析:形狀、組合特點、色彩圖案的美化組合。

  三、教師講解設計制作方法:

  制作前首先考慮要制作的整體形狀及輔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畫出整體造型設計草圖,主體設計后,還須要設計好小的附件。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各部件。

  四、學生作業(yè):

  根據整體設計,畫出各部件的展開圖,按圖剪折并粘合成筆簡“零件”,待第二節(jié)組裝。

  第二節(jié)

  一、在第一節(jié)課粘合好的“零件”上,畫上裝飾紋樣。

  二、設色涂色。

  設色方法有兩種:

  1、以兩種復色色彩配置,要講究明度的差別,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涂上對比強烈的原色、間色。形成鮮艷活潑的美。如以線條裝飾,則要注意線的疏密粗細排列的形式美,不宜變化太多。

  三、組裝粘合完成。

  四、講評。

  春節(jié)禮品(記憶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描繪豐富多彩、造型優(yōu)美的“春節(jié)禮品”。鞏固色彩知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2、用記憶手法表現物象,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課前準備:

  回憶春節(jié)時家中的禮品,考慮選擇哪些禮品作畫。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漫談春節(jié)最快樂的一件事。

  2、過節(jié)前,各自家里有什么準備工作?

  二、新課:

  觀賞課本中的彩圖和學生作品,請2—3名學生談談他們家中有特色的春節(jié)禮物,以引導全體學生抓住特色,共同記憶思考。

  三、示范:

  1、教師引導學生選擇三五件能表現春節(jié)氣氛,又能大小配合適當,便于處理畫面構圖的禮品作為繪畫對象。

  2、學生討論如何運用色彩。

  3、教師小結:色彩的運用以紅、橙、黃等暖色調為主,以藍、綠等冷色調的原色、間色、復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調更突出、鮮艷、明快。

  四、學生作業(yè):

  以各自家里備辦的春節(jié)禮品為題材,選擇自己喜歡的,有特色的禮品,畫一幅色彩畫。

  五、講評。

初中美術教案8

  一、設計思路

  為了更好的上好本課,我對本課的教材和學生的學情進行了深入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畫》屬墓室壁畫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唐代墓室壁畫進入中學美術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對唐代豐富多彩的壁畫藝術表現形式的理解,以及對個人品味和審美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在本節(jié)課前已經學習過了《敦煌莫高窟》,學生已經對壁畫藝術有了較為系統(tǒng)的了解,并掌握了壁畫的制作方法,這些都為學生學習唐代墓室壁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墓室壁畫,所以我在課件中展示了多幅作品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唐代墓室壁畫,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fā)其探索墓室壁畫的興趣。本課我采用對比分析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通過比較分析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使學生對唐代壁畫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

  3、教學目標

  作品結合教學內容,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途徑、情感與評價、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等4個方面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有關基礎理論知識和藝術特征;學會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方法與途徑:欣賞唐代墓室壁畫,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歷史和意義;在討論與交流過程中,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不同藝術特征,能用線描的形式臨摹壁畫作品的局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與評價:感悟唐代墓室壁畫的藝術美,分析壁畫的不同表現形式,提升欣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運用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用語,多激勵,多引導。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分析評價唐代墓室壁畫的美。

  教學難點:運用比較分析法探究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二、教學準備

  參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唐代壁畫珍品館,撰寫觀后感。查閱唐墓室壁畫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總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題材、構圖、人物造型、色彩特點藝術特色。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并結合壁畫圖片詳細列舉,將所需要的圖片配上簡要的文字資料制作成幻燈片在開課前循環(huán)播放。制作多媒體課件供詳細講解需要。

  教學方法:欣賞法、對比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數:1課時

  三、教學過程

  【導入】用已學知識,引出課題(2-3分鐘)

  1、課前循環(huán)播放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唐代墓室壁畫經典代表作品。

  2、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里的壁畫?

  3、回顧敦煌莫高窟壁畫,引導學生說一說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唐代壁畫除了莫高窟壁畫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優(yōu)秀的作品?引出唐代墓室壁畫。

  【講授】欣賞感知,合作探究(8-10分鐘)

  1、什么是墓室壁畫?(課件展示)

  墓室壁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壁畫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繪于墓室的四壁、頂部以及甬道兩側。墓室壁畫的內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動情況,也有神靈百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圖案裝飾,目的主要是說教和對亡者的紀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間能過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畫

  (1)、唐墓壁畫簡介

  唐墓壁畫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組)18幅被國家定為國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為一級品。唐墓壁畫以風格獨特的建筑、簡約傳神的人物、特色鮮明的器物、簡潔明快的山水與栩栩如生的動植物,描繪了當時的儀禮規(guī)范、生活習俗、服飾特色、娛樂方式與建筑風格,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尤其是貴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資料。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墓壁畫包括章懷太子墓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儀仗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在內的壁畫珍品97幅;以及輔助文物18件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畫墓出土,有些則與畫面內容有關。為了便于觀眾比較唐墓壁畫和唐代傳世繪畫,還專門選出唐代前后的傳世名畫復制品作為輔助展品。

  (2)、欣賞永泰公主墓壁畫

  永泰公主墓,李仙蕙(684-701年)中宗李顯的第七女,謚永泰公主。其墓為高宗乾陵陪葬墓,長87.5米,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組成。出土隨葬品1300遇見。壁畫題材有青龍、白虎、建筑、儀仗、列戟、宮女等。

  《永泰公主墓宮女圖》是陜西省乾縣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東壁南側出土的畫,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高176厘米,寬196.5厘米。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后贈永泰公主。此圖場面宏大,保存較好,畫中人物為九位風姿綽約的宮女,頭梳高髻,肩披紗巾,長裙曳地,個個體態(tài)豐盈,婀娜多姿。她們手捧方盒、酒杯、拂塵、如意、團扇、蠟燭等,在為首女官的引領下款款徐行,或低語、或回顧、或凝神,神態(tài)被描繪得細致入微,生動傳神。體現了大唐喜好秀麗豐滿、華貴艷媚的女子的風尚,真實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貴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間。整體構圖既注意到各顯人物特點,又顧及到畫面和諧統(tǒng)一,色彩豐富,線條流暢,人物的裝束、服飾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精美的畫面又有極高的藝術性。畫師著重通過人物的正、側、背、轉各種微妙的變化,使單調排列的宮女神情相應,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是唐墓壁畫中的精品,達到了藝術效果與歷史價值的高度統(tǒng)一。

  (3)、總結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人物造型與色彩特點

  充滿氣勢的構圖、樸拙生動的造型、流動飛揚的線條、豐富熱烈的色彩

  3、自學探究章懷太子墓壁畫、懿德太子墓壁畫

  (1)、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2)、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3)、小組派代表總結發(fā)言

  【練習】小組合作探究(15-18分鐘)

  小組合作運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將討論結果寫到黑板上。(8-10分鐘)

  老師總結(4分鐘)

  相同點:

  1、社會背景相同。盡顯唐朝的繁榮文化、當時所盛行的厚葬文化和墻繪畫風氣的流行。

  2、相同的材料與繪畫思維方式。運用毛筆蘸墨在墻上勾勒出人物,山水、花鳥的形體,然后賦予應有的理想色彩,其用色方法、繪畫技巧、構圖方法和文化習慣,都透漏出中國人的審美和人生哲學,與西方美學相異。

  3、都是心靈的寄托。論兩者的產生原因,都是源于心靈的寄托。唐莫屬壁畫所服務的是皇親國戚、貴族后裔,表達他們希望自己在死后或轉世人能享受榮華富貴、權利、地位等。莫高窟壁畫則是貧苦老百姓、商戶、官員的心理愿望,祝福祖先在另外一個極樂世界幸福,寄托自己在外經商平安,脫離塵世的痛苦,來生可以投胎到富貴權勢人家,過得比今生更好。

  不同點:

  1、題材的選定各有不同。唐墓室壁畫是貴族皇室流行厚葬所產生的繪畫作品,大體表現自己奢華的生活和歷史事件。主要有儀仗出行、外交、狩獵、宮女、樂舞等,希望死后仍能享受今世的快樂。取材關注自己的生活,作品富有生活化、真實化的特點。敦煌莫高窟壁畫則是寄托百姓所想,題材大都選自佛經故事、佛教教義、佛教歷史畫、西方凈土等,經變畫是這時期的重點內容,供養(yǎng)人也漸漸進入了畫面,繪畫題材與百姓的生活逐漸融合起來。

  2、構圖處理手法相異。兩者共有長方形構圖和長卷式構圖,三聯(lián)式構圖和立體藻井構圖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獨特的。

  3、藝術語言各有追求。唐墓室壁畫,構圖簡約,形象生動,故事情節(jié)簡練,追求自然生動、生活氣息濃郁的真實感受;用筆用色虛實相生,具有中國畫的寫意屬性;設色為工筆淡彩但又不失該有的厚重感。莫高窟壁畫中,故事內容豐富,構圖飽滿,氣氛活躍,人物造型比較豐滿,顯示佛家的大度與佛法的廣大,具有普度眾生之意;場面宏大,畫面復雜,裝飾性比較強烈,顏色豐富多彩,表述了佛國的一派盛世之象。其用筆設色屬于傳統(tǒng)的工筆重彩畫。

  【展示與評價】(3-5分鐘)

  1.組代表發(fā)言,自評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分享心得。

  2.激勵學生學會有針對性、抓重點進行高效討論。

  3.小組互評討論結果,說說自己在今后的課堂討論中該如何改進。

  【總結】(2-4分鐘)

  鼓勵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教師補充總結本課學到的知識點,同時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

  【課后作業(yè)】

  1.周末去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唐代壁畫珍品館參觀。

  2.撰寫200字左右的觀后感,在課余時間和同學交流感受。

  3.嘗試用線描形式劃一劃壁畫中的人物。

  以上內容3選2

初中美術教案9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1)工藝性。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繪畫作業(yè)不像小學美術教學那樣突出,而工藝性作業(yè)的效果較有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力量性、協(xié)調性、精確性等)迅速發(fā)展,有可能在各種工藝課業(yè)中做出較好的作業(yè);同時也由于初中生的興趣轉向現實,對某些創(chuàng)意、設計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

 �。�2)知識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強,所以,知識性較強的美術常識、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初中生的歡迎;同時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日益發(fā)展,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自己的`美術作業(yè)。

 �。�3)創(chuàng)造性。美術課都應成為有意義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教師要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維,為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chuàng)造提供機會。

 �。�4)個性化。初中生的個性差別日益明顯,使美術作品呈現出風格各異的景象。

  (5)動機作用。小學生“無意性”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興趣。初中生的學習也需要激發(fā)興趣,但動機的作用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畫一畫人。板書課題。

  2、講解“速寫”。什么是速寫呢?

  速寫,是以簡單而迅速的筆調表現一種動態(tài)形象的圖畫,即在短時間內用簡煉的線條扼要的畫出對象的形體、動作和神態(tài)。

  它的目的是記錄生活,為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表現對象(描繪)的能力。要畫好速寫,必須堅持勤奮練習。

  3、欣賞:

  欣賞課本4、5頁的畫,以加深對速寫的理解。

  講明簡單的線條表現動態(tài)、神態(tài)。

  4、寫生前的準備:

  教師挑選四位特征明顯的四位同學,擺出看書的姿勢,講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師示范:

  (1)抓大形,大構架,大比例。(2)用簡單的長線表現特征,省略繁瑣的。(3)細描。

  6、指導練習:

  記住:“站七坐五盤三半”,也就是說,坐著看書時,人高是五個頭高。站的時候,人高是七個頭高;坐在地上時,人高是三個半頭高。

  我們在畫人物速寫的時候,抓住人物頭、手與書本的微妙關系,才能畫出動態(tài)。注意線條越簡單能體現動態(tài)越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講評:

  對作業(yè)中線條簡練、概括的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外、課間休息的時候多畫畫人物速寫,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三、案例的幾點啟示

  體現教學者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探究性教學在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出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學不是模式,教學者不但教會學生怎樣看,怎樣畫,怎樣設計,更重要是怎樣想,讓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guī)。由學知型轉變?yōu)閯?chuàng)造型,由被動型轉變?yōu)橹鲃有停杀硐笮娃D變?yōu)楦惺苄�,由技巧型轉變?yōu)樗刭|型�!痹诿佬g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和傳統(tǒng)技法的學習之外,最重要是通過美術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學校實施這樣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美術課程”更具有意義和作用。

初中美術教案10

  小學美術《下雨啦》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

  我這天說課的資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教材第一冊中的第7課《下雨啦》一課。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下雨啦》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北菊n教學時數為1課時。雨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它能夠給人類帶來益處,也能夠使人類蒙受災難。但是在兒童看來,下雨是一件搞笑而令人激動的事情,它能夠給孩子帶來創(chuàng)造的靈感和真實的體驗。本課是一節(jié)繪畫練習課,創(chuàng)作的資料能夠分為兩類,一是表現雨,畫出自己對雨的感受;二是表現雨中的情景,能夠是真實的回憶,也能夠是建立于真實基礎上的想象。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雨的科學知識。

  二、學生狀況分析

  這節(jié)課要應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們那快樂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有著不受制約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力豐富,思維十分活躍,個性突出,具備初步的表現潛力。

  三、設計思路

  透過引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會議、觀察對下雨時的感受,同時教師及時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并進一步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激發(fā)他們的表現欲望和創(chuàng)作熱情,讓他們帶著不拘形式的去大膽繪畫。

  四、教學目標

  l、回憶下雨時的感受,表現出下雨時的真實情景或自己關于雨的想象。

  2、選取各種形態(tài)不同的線條表達出對雨的印象。

  3、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樂趣。

  五、課前準備:

  1、讓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2、教師搜集有關雨景的圖片、錄像、音樂等資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導入

  1、組織教學:課前學生做好準備。

  2、欣賞導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學生對雨的回憶。

  3、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雨的圖片,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繪畫興趣。

  4、引出本課課題——《下雨啦》。

  小學美術《下雨啦》說課稿

 �。ǘ�、創(chuàng)設情境、滲透知識

  1、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雨”的構成。

  (學生對雨有了科學的認識。豐富了有關雨的知識,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2、按照強弱程度,雨能夠分為小雨、中雨、暴雨。給學生放一段分別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學生們感受出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

  3、在雨中,人、動物會是怎樣的

  4、下雨時你的情緒怎樣

 �。ㄈ�、繪畫練習

  1、教師和學生一齊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構思自己的作品)

  2、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要不拘形式,大膽表現。(透過練習,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3、啟發(fā)學生畫出雨中的情景。(鼓勵學生大膽的說,這樣既能為創(chuàng)作做鋪墊,又能夠到達相互交流的效果)。

  4、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自己的作品。

  5、教師針對典型作業(yè)及時進行點評。提高學生的表現潛力,豐富情感,增強自信心。

  6、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此帶動全班學生整體表現水平的提高。

  7、小結:讓學生明白萬物生長離不開水,為了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更完美,就應學會利用資源。

  課后總結:

  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大膽自由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現出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透過學生作業(yè),能夠看出學生們的思維十分活躍,充滿活力和自信,本課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潛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用心的作用。

初中美術教案11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課。教材以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的設計方法與應用來組織教學內容,分2個課時進行教學。著眼點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以及應用標志知識的能力。

  從地位作用看:

  本課是對過去的美術知識與生活經驗綜合運用,從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和應用中,開發(fā)創(chuàng)意的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從教學內容看:

  本課教材可分兩個部分:標志單體設計和綜合應用。知識點有標志的分類、表現形式、設計的原則、方法和應用;實例主要有奧運會標志設計理念、設計工作室標志設計元素分析和中學運動會的系列化視覺設計等;學生活動一是設計學校公共標志,活動二是小組合作設計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系列化的視覺設計。教材還有相關鏈接的拓展內容,以及評價要點。理論雖豐富,但實踐性強;概念雖很多、但系統(tǒng)性明確。

  從學情分析看:

  標志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視覺藝術之一,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生在生活經驗有一定的日常積累,所以,適合以師生交流互動的形式開展課程活動。并且,設計藝術所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自由度和參與度。本教材也在這一點上做了充分的資源準備,各類實例貼近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

  本課為第一課時,學習標志的單體設計,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處理(減法)和信息傳達(等于)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為第二課標志設計綜合應用作鋪墊。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設計的幾種常用手法。

  過程目標:在大膽表現、自我創(chuàng)意中,打開發(fā)散性的設計思維。

  情感目標:認識標志設計之美,體驗標志創(chuàng)意之美,增加對設計的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標志的分類和幾種標志設計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

  難點:如何使想法轉化為獨特和優(yōu)美的.標志圖形。

  四、教學方法

  1、概念通俗化:

  本課概念豐富,學生難理解,不容易記憶,教師將標志設計的手法歸納為“加法”、“減法”和“等號”,把教材的知識點滲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內容�!凹臃ā奔礃酥驹厥占黝悎D形符號的組合表現豐富的內涵;“減法”即標志圖形的處理,對素材進行藝術的概括與提煉;等號”即標志圖形的傳達,內容的定位。

  2.圖形引導法:

  教學中把枯燥的理論轉化成圖形,用圖形對話的方式,突出美術課的視覺性,在圖形體驗中理解標志設計的意義,突出教學重點。

  3.實戰(zhàn)教學法:

  教學過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實戰(zhàn),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境,引發(fā)課堂大膽思維的氛圍,在師生思維碰撞中產生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的火花,解決難點。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課件等。

  學生:作業(yè)紙、筆等繪畫。

  五、教學過程

 �。ㄒ唬﹫A形相加游戲導入,理解標志的元素。

  1、圓形相加游戲

  一個圓形?

  兩個圓形?

 �。ù鸢盖f)

  三個圓形?紅綠燈

  四個圓形?奧迪

  五個圓形?國際奧委會

  2、引導學生發(fā)現

  打開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賞和理解教材中歷屆奧運會的標志構成元素和深刻內涵。

  3、概括要點,揭示課題

  在師生圖形對話中,板書:標志設計

  圖案(形、色)傳達信息

 �。▋热荩ǚ椒ǎㄖ黝})

  用特定的圖案來傳達特定的信息就是標志

  (二)從標志的分類中展開

  紅綠燈奧迪五環(huán)正好是標志的三個不同門類:

  即公共標志企業(yè)標志機構標志??

  教材中還例舉了其他門類的標志??認識標志的分類

 �。ㄈ⿵臉酥驹O計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門類的標志各式各樣,設計方法卻有相同的規(guī)律可循。

  1、方法一:加法,舉例引導

  將象征的圖案通過“加法”結合,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奧迪:四個圖形象征四大分部,組合疊加象征企業(yè)合并。

  奧運五環(huán):五圓形象征五大洲,組合疊加象征團結友愛。

  結論:運用抽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豐富的設計內涵,形成了標志。

  加法延伸: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文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印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數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香港回歸標志

  2、方法二:減法

  通過“減法”,將標志圖案簡潔明確,也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險:醒目的黃黑警示色,單純的感嘆號,“減”略卻快速地傳達了信息,形成標志。

  3、非機動車行駛:

  醒目的藍白色,簡化的自行車圖案,“減”略卻明確地傳達了信息,形結論:運用減法,抓住事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特征,簡潔明了地傳達信方法三:劃等號除了“加法”和“減法”,要善于畫“等號”,找到最契合表現主題的標志圖案。

  加法,通過組合使得標志豐富內涵;減法,通過簡略使得標志簡潔明了。

  有了加法和減法,我們還要在設計中學會劃“=”號,即標志圖案和表現的主題一定要有關聯(lián)與共性。

  教材實例:四個以臉形為創(chuàng)意的標志(設計機構財務公司學術機構幼兒用品),準確傳達不同的行業(yè)特性。

  方法三“劃等號”既是獨立的設計手法,也對加法與減法的補充和豐富,因為在具體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中,有時往往先劃“等號”,再做加減。

 �。ㄋ模┰O計實踐

  推導兼作業(yè):也以臉形為創(chuàng)意,設計學校各環(huán)境和學科特性的標志。

  運用教材實例作為學生實踐鋪墊,有助于學生設計更具參考性和連貫性。

 �。ㄎ澹┰u價和小結

  1、根據三法進行評價:在作業(yè)實踐中,運用好“加法”“減法”“等號”,通過最終的作業(yè)評比,總結出標志設計另一個重要的原則:獨特(創(chuàng)意)新穎(美觀)。

  符合了以上原則的標志,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才有較長的時效性和適用性。

  注;教材實例(第七工作室標志設計手稿課作為學生設計實踐的第一手參考)

  2、小結:復習板書內容,引導重溫教材內容。完成標志的認識和標志設計的初步學習后,下一課時將學習標志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根據教材課時設置,標志設計的應用放在第二課時,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知識消化和技巧訓練。

初中美術教案12

  第4課標志設計(第1課時)

  總課時第08課時

  年月日

  課題

  第4課標志設計

  共2課時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標志的學習,了解標志的作用、分類和藝術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分析,學習不同類型的標志設計,讓學生感受、體驗標志的設計之美。認識標志的設計原則,了解一些基本的設計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意思,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

  難點

  標志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在理解標志特征的基礎上設計一個特定功能個性化標志。

  教法學法

  欣賞探討、講解演示、嘗試表現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自主預習

  情景激趣:(出示一組標志圖形)

  1、同學們,你見過以下標志嗎?能說出它們各代表了什么?

  2、什么是標志呢?結論:標志是象征性的視覺語言。它的特征是直觀生動,易于識別和記憶。

  二、自信展示

  標志主要分為特征性標志和公共標志兩大類。

  1、特征性標志:如國家、城市、企業(yè)、商品、團體、活動、機構等標志

  2、公共標志:如交通、安全、場館、質量等標志。

  3、標志的表現形式:圖形、文字、數字,或圖、文、數字的組合。

  三、自我提高

  1、說明:標志設計原則與方法標志設計的.主要原則。

  用四個字概括“簡、準、奇、美”。

  歸納:一個好的標志必須是:形象簡潔明了,易識易記;有視覺藝術的形式美感;形象獨特,讓人一看就能聯(lián)想到該標志代表什么。

  2、P22頁的第7工作室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欣賞與感悟。

  3、P23頁的以臉形為創(chuàng)意的標志設計特點分析。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學習活動一:嘗試為自己的學校公共空間設計一個特定功能的個性化公共標志。

  五、課堂總結

  1、欣賞老師出示的標志圖形。

  2、欣賞P20—21的北京2008奧運標志等。

  3、思考交流:什么是標志?學生小組展示交流以上各個問題:

  1標志的分類和表現形式是怎樣的?

  2、各類標志的設計有什么特點?圖形、文字的象征意義?請舉例說明。

  1、歸納總結:P22頁的標志設計原則與方法。

  2、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欣賞與感悟。

  3、分析、交流。

  學生嘗試練習。

  教學反思

初中美術教案13

  《蒼松翠柏》是一節(jié)繪畫技法課。在教學時,我覺得單純按技法課的教學程序來進行教學,效果不一定好。因為初中學生由于受中考的影響,對美術課的學習已經沒有足夠的熱情,對于美術學習中的學具疏于準備,對于美術學習中的技法學習也沒有什么興趣可言。怎樣才能使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來學習這一課呢?我認為應該在此課進行之前安排一個前奏,那就是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欣賞。

  首先要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有一定了解,其次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輝煌成就要有深入的了解。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的畫家所創(chuàng)造出的山水畫技法是多么神奇與偉大。那么,如何使學生能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產生興趣并能夠認識與理解呢?我特別設計了欣賞課《中國古代山水畫欣賞》。對于這節(jié)課的內容選擇,我做了精心的研究。從歷代的`名畫中篩選出有代表性的山水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與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對山水畫的繪畫技法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節(jié)課做好認識準備。

  具體流程:

  首先,我利用學生所熟悉的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作為引子,從這幅畫帶給讀者豐富的文化與社會風俗等信息,激發(fā)起學生對山水畫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繪畫作品不僅能帶給人們愉悅的視覺享受,同時還能夠傳達出時代氣息,包括當時的社會人文習俗,涵蓋面極其廣泛。在學生們興致來臨之時,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大量的古代山水畫,使學生的視覺受到強有力的沖擊,得出古代山水畫的成就已經相當成熟與輝煌,我們如何進一步發(fā)揚光大?這樣使學生產生畫畫的欲望,為技法課的進行埋下伏筆。

  其次,在欣賞古代名畫的同時,通過與學生共同分析,讓學生認識與理解古代山水畫家們是如何利用山水畫的繪畫技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使學生對山水畫的基本技法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這些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們可以說是躍躍欲試。這時,我安排學生帶學具,學生們都非常踴躍。

  在進行下一節(jié)課時,學生興趣高漲,主動積極嘗試各種技法,畫出了自己的作品。我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他們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都希望再有一節(jié)課來進行創(chuàng)作。

  通過這節(jié)課的設計與教學,我認識到,作為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可以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補充與引申,使得教學更加深入學生的心理。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學習。這樣的教學,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教學效果也明顯改善。

  教學反思:

  一方面,通過對教材中相關資料的選擇,選出相關內容之后,對教材內容的做了梳理,自己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又進行了一次學習,從中再次領略到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成就,加深自己對山水畫的熱愛。

  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對于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從對古代名作的欣賞,提高了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欲望;通過學生的技法實踐,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表現力,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遺憾的是,沒有提前安排學生自己查找相關的資料與信息,如果讓學生也去查閱資料,可能這節(jié)課會更加豐富多彩。

初中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畫的工具材料,認識和欣賞花鳥畫名家作品,感受花鳥畫獨特的魅力,激發(fā)學對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的熱愛。

  2.學習寫意花鳥畫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嘗試在宣紙上進行花鳥畫練習,訓練學生心手相應的表現能力。

  3.體驗中國花鳥畫用筆,用墨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方法表現花鳥,體驗筆墨趣味。

  教學難點:掌握一定的中國畫筆墨技巧,理解筆墨情趣。

  教師準備:本課多媒體課件、美麗自然風景圖片、中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教師國畫示范作品。

  學生準備:毛筆、墨汁、生宣紙、調色盒、國畫顏料、水桶等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 導入:播放鳥鳴聲音,課件展示美麗的花卉和鳥兒的圖片。

  導語:聽到小鳥婉轉的歌唱,看到這么多漂亮的花鳥,我們就仿佛來到了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聞到了芬芳撲鼻的花香。

  2. 欣賞:出示中國畫名家作品圖片。課件對比出示美術作品和生活實物圖片,加深學生視

  覺印象。引出本課主題“鳥語花香”

  二、 學習新知

  1. 請同學們說說中國畫工具材料。

  教師現場展示:毛筆、宣紙、墨、中國畫顏料等等。(重點講解毛筆、宣紙的特點)

  2. 欣賞:看看國畫大師是怎樣表現花鳥的。——在畫家的筆下,花鳥畫不僅表現了花鳥的

  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畫面富有深刻的寓意。

  3. 探索中國畫的技巧。

 �、� 用筆的方法 教師示范中鋒、側鋒用筆及其輕重緩急的基本筆法。(注意講解線條

  的粗細、曲直變化)

  ② 用墨的方法 教師演示蘸墨的方法,及其墨色的變化。

  4. 探究花鳥畫法

  學習花鳥畫,主要要通過對描繪對象的細心觀察,研究和體會,掌握不同花的形態(tài)特點和不同鳥的形體特點,反復練習,才能畫出好的作品來。

  ① 觀察齊白石《麻雀》圖(順帶講解齊白石這名畫家)。

 �、� 了解麻雀的基本結構(頭、身子、兩條腿、兩翅、尾巴)。

 �、� 學習鳥的`畫法。教師邊示范邊教步驟。鳥的基本形體我們可以用兩個圓表示。 a 用羊毫筆調墨,一筆點出“頭”,二筆點出“身子”。

  b在身子左右兩側畫出飛動的“翅膀”。

  c 用濃墨點出身上的“斑點”、“飛翅”和“尾巴”。

  d 淡墨勾出胸腹,點擊嘴,眼,最后用曙紅勾出爪子。

  三、 實踐體驗

  1.根據教師剛才的示范,嘗試用中國畫工具練習調墨和用筆(練習中鋒、側鋒用筆方法,表現墨色的濃淡變化),掌握好的同學可以畫一畫剛才的麻雀。

  2.學生進行練習,教師輔導。

  四、 交流評價,總結拓展

  1.選擇有特色的習作,對其用筆、墨色變化進行評述,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畫的筆墨趣味。

  2.課后收集自己喜歡的中國畫名家作品。

  初中美術鳥語花香教案篇二:中國畫鳥語花香教學反思

  十月從湖南一師參加國培回來,接了這樣一個光榮的任務,要在我校舉行的湘潭市教學開放日上一堂美術公開課。按理說這個年紀應該退出這個表演舞臺,可我還是沒放過這個機會,因為可能以后真沒機會了。再說半個月的培訓中,改變了我的一些教學的理念,也開闊了我的視野。也想利用這個機會和同行們進行交流交流。很長時間沒有上過這樣大場面的課了,接到這個任務還是有些緊張......

  我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也很清楚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所以我選擇了一堂中國畫的教學內容,精心大膽的對教案進行設計,也準備了一些范畫,不想讓聽課者對這堂課一無所獲。只試教了一次不是很理想,進行了小的修改也沒再次試教,藝術課反復上就更沒味了。

  中國的水墨畫有它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極具特色的畫面效果,不但體現著中國人特有的情懷,更可以說是中國千百年文化傳統(tǒng)的濃縮。對水墨畫韻味及所形成美感的認識是本課的靈魂。本課將帶領學生逐步體驗水墨畫特殊的韻味和審美情趣,從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認識美術的文化性與歷史繼承性。

  通過本課內容體現的水墨特色,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畫的表現方法。在表現時不受表現技法、方法的限制,將自己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大膽的表現出來。首先,我利用自己的特長畫了八張精美的花

  鳥小品,并用卡紙粗裝裱好。我一直認為范畫是美術課堂教學既直觀、效果又好的一種教學形式,所以我也沒在這個班級課前展示,想讓學生看到美的事物有一種創(chuàng)作的沖動。這個效果是有了,但也可能范作讓學生也產生了一種高不可及的畏懼心理。

  本課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師生在一張六尺宣紙的畫板上同臺作畫,我沒有在課前打基礎,所以也是最大的難點。作品效果無法想象,但我相信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造力和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只要學生參與積極性高,畫面差一點也沒關系。最終作品效果還可以,但課堂不是很活躍,可能是我激情不夠,也可能是這個班從沒上過公開課再加上班主任一直坐在教室前面。

  課后我總覺沒有達到我理想的那種效果,但湘潭教科院的美術教研員鄧宏就說了一句:難道你還想讓他們畫成齊白石那樣的水平。不知道是安慰我,還是肯定了這堂課。不過在課后的評課中,他向來聽課的美術老師提出了這堂課的一個亮點:示范成畫(在示范筆墨技法的同時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有些城市正在做這樣的課題研究,我倒是歪打正著了。

初中美術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對比色和類似色的知識,體會色彩的表現力,掌握不同的色彩搭配所能傳達出的不同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討論,根據色彩搭配規(guī)律進行色彩創(chuàng)作,提高色彩感知能力以及動手創(chuàng)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色彩的魅力,養(yǎng)成用色彩外化情感的生活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色彩的對比色、類似色的概念和應用。

  難點:根據不同的色彩搭配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作。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在上課伊始,組織活動“模特秀”,請兩位模特身穿暖色與冷色的衣服進行走秀,引導學生欣賞并說一說兩位模特所穿的不同顏色的衣服帶給你怎樣的'感受?(紅色為暖色調,給人以親密、溫暖、柔和之感,藍色冷色調,給人距離、涼爽、通透之感。)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色彩不僅能豐富我們的視覺,更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從而導入課題《色彩的魅力》。

  活動二:描述分析

  1.闖一闖

  教師組織“一站到底”的活動,選取學生代表依次回顧以往學習過的關于色彩的相關知識,提出的問題依次為:三原色是哪三個顏色?冷暖色有什么不同?色彩三要素是什么?學生連續(xù)答對即闖關成功。

  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教師總結:三原色為紅、黃、藍,冷色與暖色給人的感受不同,冷色給人寒冷的感覺,暖色給人溫暖的感覺,色彩的三要素為色相、明度、純度。

  2.找一找

  (1)教師展示櫻桃和草原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問題:這兩幅作品分別有什么色彩?兩幅作品分別給你什么感受?(櫻桃為綠、紅,有一種鮮艷活潑,對比強烈的感覺。草原綠、藍,給人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

  (2)出示色相環(huán),引導學生找出圖片中的顏色并說一說他們在色相環(huán)中處于什么位置?

  學生認真觀察并找出紅色與綠色在色相環(huán)中處于180度的位置,而藍色與綠色則處于向鄰近的位置。進而總結出:在色相環(huán)上30至90度范圍內的顏色互為類似色,而處于180度的顏色互為對比色。

  3.說一說

  (1)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色和類似色?

  教師總結:對比色運用于海報宣傳中,可以形成強烈的撞色效果,而類似色則運用于室內裝修中色彩的調配,可以營造協(xié)調、平緩的氣氛。

  (2)以小組為單位分發(fā)信封,信封中裝有運用對比色和類似色創(chuàng)作的作品,請小組代表抽取信封,探究一下作品中分別運用了哪些顏色?顏色的比例是如何分配的?按照顏色在畫面中的比例大小,依次的在色卡之中為這些顏色進行排序。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并匯報成果,教師總結:在馬蒂斯的作品《紅色的和諧》中紅色所占畫面的面積是大于綠色的。其實不管是對比色還是類似色,畫家在組織畫面時都避免了色彩的平均。

  活動三:示范講解

  教師以星空為例,選擇藍色、紫色等顏色進行作畫,為學生示范創(chuàng)作步驟。

  1.首先確定畫面構圖(大面積的夜空,點綴著星星,右側有一輪明月)。

  2.為畫面添加顏色,以藍色為主,淺藍色、紫色為輔,配以黃色等。

  3.最后進行調整。

  活動四:實踐展評

  1.根據所學的色彩知識結合自己對色彩的分析感受,運用對比色或者類似色創(chuàng)作一幅色彩作品。實踐時間為15分鐘。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注意色彩組合、搭配。

  2.完成作品后舉辦“色彩有聲音”展覽會,請同學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其它同學從畫面的構圖、色彩、創(chuàng)意的角度,互相評價學生的作品,最后教師加以總評。(如《辭歲》:題材-春節(jié);內容-以爆竹為主,主題人物為孩童;顏色-以紅色為主,搭配了黃色、褐色,運用了類似色,突出主題。)

  活動五:小結作業(yè)

  1.回顧本節(jié)課知識點,并引導學生與教師一起總結升華:我們認識了色彩,會用不同的色彩組合、搭配來表現自己的主觀感受,養(yǎng)成了用色彩外化情感的生活態(tài)度。色彩美化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色添彩。

  2.課后請學生搜集其他關于不同色彩搭配的藝術作品,感受色彩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