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設計內容
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成立環(huán)保小組的情境來探究除法知識,在計算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估算能力,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試商,突破試商難點;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重視培養(yǎng)數(shù)感,以提高學生試商的水平;重視發(fā)揮數(shù)學課的育人功能,結合生活實例進行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出示主題圖組“身邊的環(huán)境”:圖1展示廣場一角地上的塑料袋被風吹得到處飛揚;圖2展示學校對面的`馬路垃圾堆積成山;圖3描述校園中的一位同學將香蕉皮隨手丟在地上,地上已經有好多食品包裝袋。
師:同學們,這些地方你們熟悉嗎?看到這樣的情境,你們有什么感受?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這么臟,但這需要我們來共同維護。所以,學校少先隊決定成立一個雛鷹環(huán)保實踐隊,我們共有612名少先隊員參加了這項實踐活動,為了方便行動,每18人組成一個環(huán)保小組,可以組成多少個這樣的小組呢?
(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612÷18)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呈現(xiàn)的情境圖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自然滲透環(huán)保教育,同時將計算融入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使計算教學生動有趣。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商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重點解決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問題。
(1)討論交流。
、俪鍪居懻擃}目:計算612÷18時,應該先算18除什么數(shù)?商的最高位應該在什么位置上?
、趯W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③匯報討論結果。
預設
生1:應該先用18除61,商的最高位應該在十位上。
生2:我把18看成20,612里面大約有30個20,所以商的最高位應該在十位上。
(2)嘗試計算。
學生根據討論結果進行試算。
(3)匯報計算過程。
(18除61個十商3個十,余7個十,再加上個位上的2,變成72,18除72,商4)
(4)觀察思考,對比發(fā)現(xiàn)。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學習的除法和前面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商是兩位數(shù))
設計意圖:運用數(shù)學知識可以遷移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已有的除法口算或估算經驗出發(fā),通過交流探討確定商的位置。
2.探究“商的個位是0的除法”。
師:為了更好地提高同學們的環(huán)保意識,學校把十月定為學校環(huán)保月。下面請同學們來看看雛鷹環(huán)保實踐隊在這個月取得的成績:共收集了940節(jié)廢電池。那么他們平均每天收集多少節(jié)廢電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分析題意,并列出算式:940÷31)
(1)提出要求。
師:大家試著用我們學過的知識算一算商是多少。你在計算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學生試算,提出問題:31除94商3后余1個十,與個位上的0組合后不夠31除,商應該怎樣寫?
(3)小組討論,明確商的個位的寫法。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匯報:商的個位應寫0占位。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7~88頁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線、角的概念,比較熟練地度量線段和角,培養(yǎng)
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直線、射線和線段
L請學生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再畫一條射線、一條直線。
提問:從線段怎樣得到射線?從線段怎樣得直線?
射線能量出長度嗎?直線呢?
2.練習十四第1題。
(1)小組交流、討論,并說說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2)指名匯報。
(3)提問:線段、射線、直線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線段和直線有什么關系?
3.練習十四第2題。
(1)學生試著練習。
(2)小結:經過4點中的任意兩點畫一條直線,最多可畫6條,如果經過4點只能畫一條直線,那么這4個點肯定是在同一條直線上。
二、復習角的`認識
1.提問:怎樣的圖形叫做角?你認識了哪些角,能舉例說說嗎?
2.把學過的角按一定的順序排起來。
3.提問:什么叫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4.練習十四第4題。
(1)學生觀察鐘面后,先說說鐘面上的分針從12起各轉動了幾分?
再說說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及其度數(shù)。
(2)說明:分針從12起轉動不滿15分,形成的角是銳角;轉動15
分就形成直角;轉動30分就形成平角;轉動1小時就形成周角。
5.練習十四第5題。
(1)按圖示,同學們將正方形紙折一折,再展開。
(2)完成之1、/2、/3度數(shù)的填寫。
(3)提問:直角和平角有什么關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關系?
(4)再按圖示將正方形紙中一個直角等分折成3折。
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算算圖中三個角的度數(shù)。
6.提問:你怎樣知道一個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時要注意什么?
(1)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先估計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估計的是否差不多。
(2)練習十四第8題。
、賹W生先填寫出八個方向。
、谕纼扇嘶顒樱毫咳我鈨蓚方向之間的夾角。
7.提問:如何用量角器畫指定的度數(shù)的角?
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三、思考題
先自己想方法,再組織匯報交流,可以通過測量,也可以通過推理比較。
四、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教學反思:
略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設計說明
1.在不斷的設疑中啟發(fā)學生思考、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問題是數(shù)學學習的根本,通過不斷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比較中感知加法結合律的意義。接著通過驗證、猜想,使學生發(fā)現(xiàn)加法結合律,并會用字母表示。
2.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主體。本設計在探索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抽象、概括、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加法結合律的過程,初步感受應用加法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應用,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所在。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形成疑問,提出問題
1.觀察、討論。
師:這里有兩組算式,在○里填上適當?shù)姆枴?/p>
(4+8)+6○4+(8+6)
(19+82)+38○19+(82+38)
師:觀察這兩組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相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交流發(fā)現(xiàn)。
師:通過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匯報)
教師引導:
(1)幾個數(shù)相加?(三個,且加數(shù)相同)
(2)分別先算了什么?(前兩個數(shù),后兩個數(shù))
(3)結果如何?(得數(shù)相同)
3.提出猜想。
師:根據剛才的發(fā)現(xiàn),請你猜想一下,加法中除了交換律外,可能還存在什么樣的規(guī)律?
(學生猜想: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shù)與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shù)所得的.和是相等的)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計算給出的算式,發(fā)現(xiàn)兩個算式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自覺地產生探索的欲望。
⊙驗證猜想,總結規(guī)律
1.驗證猜想。
(1)仿寫算式,驗證猜想。
學生仿寫算式,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2)舉例驗證。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驗證自己的猜想。
學生自由舉例,小組內交流結果。
2.明確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shù),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shù),所得的和是相等的,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3.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
師:用語言來敘述加法結合律很不方便,能不能用簡單的方法表示出加法結合律呢?
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加數(shù),那么加法結合律應該怎樣表示呢?
(a+b)+c=a+(b+c)
4.加法結合律的應用。
(1)感知簡便的計算方法。
師:怎樣應用加法結合律呢?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
課件出示練習:
根據運算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25+68)+32=25+(□+□)
130+(70+4)=(130+□)+□
64+37+163=64+(□+□)
(指名回答)
師:這三個等式都是根據哪個運算律填寫的?(學生討論后匯報)
師小結:應用加法結合律有時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除法中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能根據三者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探索并掌握新知。
3、體會學習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請了三個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們時常為誰跑得快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有一天他們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績來:
PPT:小牛:4分鐘跑280米
小象:4分鐘跑240米
小熊:3分鐘跑240米
師:你們收集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生讀題一遍
師:那么哪個數(shù)據是我們學過的時間?哪個數(shù)據是路程?
生: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80米。
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40米。
時間是3分鐘,路程是240米
(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1、全班交流:
師:、如果他們兩個人一組進行賽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牛和小象比賽,小牛快,因為都是4分鐘內,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遠
師:也就是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路程,路程越遠,跑得越快。
師: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象和小熊比賽,小熊跑的快,因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時間短,所以跑得快。
師: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ㄒ龑W生思考:相同時間比路程遠近,相同路程比時間長短,來確定快慢。)
2) 比較小牛和小熊
師:比較小牛和小熊時,路程不同、時間也不同,怎樣比它們的快慢呢?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比較單位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1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80 小熊快
師:誰能解釋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每分鐘行70米和80米。
師:像這樣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稱為速度,我們可以通過線段圖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
出示線段圖
師小結:觀察線段圖比較速度,其實就是比較相同時間內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鐘的路程。這一分鐘就是我們所說的單位時間。
方法二:在相同時間內(3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3=210(米)210<240 小熊快
方法三:在相同時間內(4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80╳4=320(米)280<320 小熊快
師:仔細觀察這三種解法,你覺得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1:相同點是:這幾種方法比較的都是相同時間里的路程。
生2: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一分鐘跑的路程;第二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三分鐘跑的路程;第三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四分鐘跑的路程。
師:因為這樣的.相同時間是很多的,所以為了便于比較,我們把每分鐘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們各自的速度。
師:他們的速度和什么有關?
生:時間和路程。
2、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師:速度怎么算,你會求速度嗎?咱們試一試
呈現(xiàn)兩個問題,請學生口答。
出示題目
1、“神七”飛船在太空5秒飛行了約40千米,“神七”飛船的速度約是( )
2、小青騎自行車,2小時騎了16千米,小青騎自行車的速度是( )
學生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
師(看著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飛船的速度和騎自行車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來他們的速度一樣嘍?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生:是不一樣的,“神七”飛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時8千米。
師:但黑板上寫的都是8千米,這樣寫能區(qū)分清楚嗎?有什么辦法區(qū)分開呢?
生:寫上時間。
師: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分別寫成8千米/秒,8千米/時。
師:1小時、1分鐘這些都是單位時間。那么單位時間還包括1秒、1年、1月等等。所以速度應該是單位時間內所行使的路程。
師:讀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
生:表示神七每秒飛行8千米。
師:速度單位與原來的一些單位不同,是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兩部分復合而成的。請同學們將剛才走路速度單位也改一下。
師:其實速度不僅在我們課堂中有,在咱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咱們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嗎?
3、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shù)據:劉翔110米欄的速度約為8千米/秒
聲音傳播的速度約為340米/秒
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0萬千米/秒
師:誰能說說這些速度表示什么?
生答
師:劉翔的速度大約是8千米/秒,有多快?
師:從講臺到教室后面大約是8米多,我們一眨眼,劉翔就從這跑到教室后面了?觳豢欤
生呼應
師:在雷雨天,我們經常能看到電閃雷鳴的場景,你知道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為什么咱們總是先看到閃電那?
生答
師小結:因為光的傳播速度要遠遠快于聲音傳播的速度,同學們能用剛才的知識解釋了自然現(xiàn)象,真是太厲害了。
。ㄍ卣箤W生對速度的認識,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1時、1分、1秒等,在單位時間內所行的路程叫速度。通過實例給學生充分探索空間理解速度的意義,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結合情境,幫助學生較為準確的理解速度的意義。)
師:觀察上述幾個速度,你對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認識,你能說說速度表示什么嗎?
教師先請學生間說一說,在組織交流。
生:平均時間內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時多少米。
師: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時等單位時間內行的路程。
師:速度怎么計算?
生:路程÷時間=速度(教師板書)
。ǘ⑻剿鞣窒,尋找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
師:既然我們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誰能求出小象的速度?
生 按照前面對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
師:也就是速度=路程÷時間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設計說明
本課時主要教學的是大數(shù)的讀、寫方法,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經驗為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學習提供了學習基礎,鑒于本課時的知識特點,我在本課時的設計上主要突出了以下兩個方面:
1.將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并探究多位數(shù)的讀、寫方法。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數(shù)學,應該把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把課堂變成自主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的“群言堂”。整節(jié)課的設計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將解決問題的過程變成合作探究的過程,擴大學生的參與面。
2.教學環(huán)節(jié)層次清楚,由易到難,層層推進。
無論是在多位數(shù)的讀法還是寫法上,本設計都遵循由易到難,分層推進的思想。例如在設計多位數(shù)的讀法時,先教學億以內數(shù)的`讀法,再教學億以上數(shù)的讀法。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清思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計數(shù)器若干個
學生準備
整數(shù)數(shù)位順序表、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激發(fā)興趣。
(1)提問:你知道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嗎?誰知道我國總人口數(shù)大約是多少?知道首都北京的人口數(shù)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2)課件依次出現(xiàn)北京、安徽、香港的標志性建筑圖片,提問:你們知道這些圖片分別是哪個城市嗎?(學生欣賞的同時,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2.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文字表示的數(shù)據)這些數(shù)據都比較大,應該怎樣讀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人口普查中的數(shù)學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qū)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2.通過“畫一畫”、“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初步感悟:從一點出發(fā)可以畫無數(shù)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shù)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和變化的觀點。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直線、射線和角的含義;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教學、三角板、小組討論表單。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孩子們,現(xiàn)在的你們已經了解了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大家都知道數(shù)學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許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今天的知識是從什么地方開始的。請孩子們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圖片(有明顯的太陽光,建筑物的線條很明顯),學生認真觀察。
師:這圖是從生活中拍攝的,很美吧。我們今天探究的數(shù)學知識就藏在這些圖里面,畫面上藏著許多的線,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劃一下你找的線。(生比劃)
師:你比劃的是哪些線?(請2-3名學生說)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復習線段
出示有線段圖,從圖中抽象出線段。
教師:剛才有孩子找到了這些線,這種線的名字叫什么?線段。
教師:孩子們認真看看,線段是什么樣子的呢?
學生;有兩個端點,是直直的,有的線段長,有的短等等。
2.學習射線
教師:還有的孩子找到了這些線(出示太陽光圖,除去顏色抽象到射線)這種線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
板書射線,認識射線的特征
3.學習直線
教師:剛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的線段和射線,還有一些曲線?墒沁有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找不到的線,卻在我們數(shù)學王國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認識這位神秘的'朋友呢?
出示直線,動畫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畫一條直線。
4.線段、直線、射線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師:現(xiàn)在我們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他們之間有著什么聯(lián)系呢?
接下來就需要大家一起認真觀察,討論找一找他們三線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活動之前請大家聽清楚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
請每個小組分工合作把報告單上的填完。
填好后小組團結探索找出三種線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報告單:
關于角,你已知道了什么?(找角、試畫角等)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再來深入探究角的秘密吧!
3、看書36頁自學。
。1)自學,可以說一說、畫一畫、比一比。
。2)小組探討,確定交流內容。
4、集體交流。(視學生交流情況,老師及時引導)
。1)學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嗎?(出示沒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你也來畫幾個角。
畫角(先自由畫,再一生實物投影演示)說說你是這么畫的?(定點,引出兩條射線)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P36做一做
2 練習四1、2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除法的簡便算法
。ㄒ唬┲R教學點
1、理解一個數(shù)連續(xù)用兩個數(shù)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shù)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shù),結果不變的規(guī)律。
2、使學生掌握除法中兩種簡便算法:
。1)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一位數(shù),如果這兩個一位數(shù)的乘積是整十數(shù)時,就可以把兩個一位數(shù)先乘起來,再用它們的積去除被除數(shù)。
(2)一個數(shù)除以一個兩位數(shù),如果能把除數(shù)分解成兩個一位數(shù),而且用其中的一個位數(shù)去數(shù)被除數(shù)比較簡便時,就可以用這兩個一位數(shù)依次去除被除數(shù)。
(二)能力訓練點
1、進一步掌握總結規(guī)律的方法。
2、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培養(yǎng)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積極探索規(guī)律的精神。
2、通過對規(guī)律性知識的運用,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育學生做事要符合實際不要生搬硬套。
教學重點:
了解一個數(shù)連續(xù)用兩個一位數(shù)去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shù)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shù)結果不變這一規(guī)律。掌握由此規(guī)律得出的兩種簡便方法。教學難點:在除法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簡便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40÷20 360÷40 450÷30 350÷70
450÷50 630÷70 800÷100 240÷80
2、填空,把下面各數(shù),分解成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
35=()×()54=()×()32=()×()40=()×()25=()×()28=()×()
3、應用題(小黑板出示)
三年級同學參加春季植樹,把9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3組,每組多少人?(兩種方法解答)
讀題,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教師巡視點撥學生,訂正。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剛才我們用兩種解法解同一應用題,觀察兩種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生明確:已知數(shù)相同,計算結果也一樣,只是運算順序不同。
教師說明:也就是說兩個算式相等。
教師板書:90÷2÷3=90÷(2×3)
教師:拋開具體的事理,單看兩個算式,90÷2÷3還可以用90除以2和3的乘積計算填空練習:
180÷4÷5=180÷()140÷5÷4=140÷()
240÷5÷6=240÷()190÷5÷2=190÷()
教師提問:由以上練習,你能得到什么規(guī)律?請同桌討論,學生試述。
教師引導明確:一個數(shù)連續(xù)用兩個數(shù)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shù)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shù),結果不變。(投影出示)
教師:學習了這一規(guī)律,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除法中的簡便計算,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內容“除法中的簡便算法”(教師板書課題)。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3390÷5÷6
、賹W生獨立完成,②引導學生匯報:先算出5和6的積,再用積30去除390。提問為什么?因為兩個一位數(shù)的乘積是整十數(shù)利用上面的規(guī)律計算簡便。
反饋練習1360÷8÷5引導學生口述思路。
(2)練習810÷9÷2怎樣計算簡便?學生獨立試算,教師巡視把學生的不同作法板書并比較:
810÷9÷2 810÷9×2
。90÷2=810÷(9×2)
。45=810÷18
=45
教師提問:(啟發(fā)學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在計算連除法時,如果兩個除數(shù)的積是整十數(shù)時,就可以先把兩個除數(shù)先乘起來,用它們的積去除被除數(shù),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教師提示:計算時方框的步驟不必寫出來。
。3)反饋練習:完成課后做一做練習,學生獨立完成。
并補充:190÷19÷2(加強對比靈活運用)
教師巡視,指點差生,集體訂正。
3、教學例題
教師:在上一道例題中,我們利用這一規(guī)律把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改成除以這兩個數(shù)的積來簡算。
。1)出示例題:420÷35
教師:你能進行簡便計算嗎?試試看,學生獨立去完成,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中的不同作法,然后板書:
420÷35 420÷35
。420÷7÷5=420÷5÷7
。60÷5=84÷7
。12=12
請同學們比較兩種作法哪種要簡便?為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第一種簡便,因為第一步用7去除,能迅速地用口訣求商,所以比較簡便。
(2)教師小結:在計算時,要注意,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怎樣使計算比較簡便,就怎樣計算。
。3)反饋練習(幻燈出示)
350÷25 480÷32
4、新知小結:今天你又學得了哪些新知識?
教師提示:今后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使計算簡便。
三、鞏固發(fā)展
1、用簡便算法填空:(投影出示)
750÷2÷5=720÷()
420÷3÷7=420÷()
190÷5÷2=190÷()
180÷36=180÷()÷()
360÷24=360÷()÷()
420÷28=420÷()÷()
2、判斷哪種方法更簡便?
。1)360÷8÷5 360÷8÷5
。360÷(8×5)=45÷5
=360÷40=9
。9
(2)810÷45 810÷45
。810÷5÷9=810÷9÷5
。162÷9=90÷5
=18=18
3、簡便計算:
800÷5÷8 240÷48
四、全課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又學習了什么新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存在哪些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略)
六、板書設計(略)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1、口算乘法
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46頁例1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的口算方法。
2、通過問題情境自主掌握整數(shù)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課件分別出示45頁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引導學生理解用復合名數(shù)表示的數(shù)學術語速度的.含義。
2、根據圖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人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讓學生獨立口算。163=
。◣熝惨,注意統(tǒng)計不同口算方法的種類)
4、匯報交流。
二、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算法的特點。
1、出示題目:特快列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 ,獨立計算后小組交流。
2、引導學生對比163= 和1603= ,讓學生從16和160的關系中,總結出幾百幾十與一位數(shù)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將第1題增加1個條件30小時行多少千米?
1630=
4、讓學生在與163的對比中歸納出簡便算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六第1題。
讓每位學生獨立口算,將得數(shù)寫在該題(樹葉)的旁邊,然后讓部分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及時反饋學生口算情況。
2、練習六第2題。
可向學生展示兩種花卉的部分品種,引發(fā)學生的生活美感。
3、練習六第3題。(開放題)
在反饋時,引導學生學會有序思考的方法。
還可利用本題資源,擴大解題視野。
四、課堂小結。(略)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48頁。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學習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其基本算理和運算方法,學生是不陌生的。因為在學完了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方法之后,學生已經掌握了筆算乘法的基本技能,以及對中間或因素末尾有0的口算方法也有所掌握,所不同的是,理解和掌握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方法。在教學時,根據學生已有的這個知識基礎,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活動,自主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通過觀察、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嘗試理解和掌握“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的不同計算方法的特點,并能根據數(shù)的特點,采用簡便的算法進行計算。
3、情感態(tài)度:引導學生抓住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及創(chuàng)設實踐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考、合作、探究、創(chuàng)造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豎式的簡便寫法以及積的末尾的0的個數(shù)的確定。
難點:因數(shù)中間的0是否與另一個因素相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開心嗎?(開心)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好不好?(齊讀“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的方法)
2、聽歌曲《誰唱歌》, “誰唱歌兒喔喔喔?”(公雞)誰唱歌兒“咯達咯達咯噠”?(母雞)什么時候母雞會“咯噠咯噠咯噠”地唱歌呢?(生雞蛋的時候)同學們想一想,關于0的運算,我們學過哪些呢?(復習有關0的運算)今天我們將一起探究在乘法運算中有關0的特性,(板書):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
3、(熱身)口算:35x2= ? ? ? 19x5= ? ? ? 250x5= ? ? ?140x6= ? ? 160x30= ? (讓學生觀察160與30有什么特點?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都有0,根據這個特點進行口算,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以及依據。
2、怎樣進行筆算呢?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在本子上試一試列豎式。(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探究能力)。
3、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列豎式,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再讓其他學生說一說,黑板上的兩種計算方法,哪一種比較簡便?為什么?
4、小組之間互相討論:這種簡便的方法的`計算過程是怎樣的?(同桌之間互相說說)。
寫豎式時要注意什么?(因數(shù)末尾0前面的數(shù)對齊)讓學生來總結因數(shù)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的簡便算法:
。1)因數(shù)末尾0前面的數(shù)對齊
。2)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3、再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
5、考考你:哪一種算法更簡便?(讓學生鞏固:列豎式時因數(shù)末尾0前面的數(shù)對齊。)
6、讓學生觀察106和30這兩個因素的特點,106的中間有0,30的末尾有0。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來探究:列豎式時有簡便方法嗎?怎樣列豎式更簡便?讓學生上黑板做,并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7、 學生分小組共同探究:106中間的0是否能省略不乘、不寫嗎?學生發(fā)現(xiàn):因數(shù)中間的0一定要與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如果因數(shù)中間的0不相乘、不寫的話,積就會少了一位數(shù),積就會比原來小。得出結論:因數(shù)中間的0一定要和另一個因素相乘。
三、知識運用與拓展
1、火眼金睛,比智慧:先讓同桌互相討論,找出題中的錯處, 改正。再請學生上講臺指出錯處,并改正。(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2、拓展:(看視頻)計算故宮的占地面積:每個足球場的長110米,寬70米,故宮的占地相當于90個足球場那么大,故宮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領略祖國的博大與壯觀,開闊視野,情感熏陶,激發(fā)探究熱情)
四、談收獲,質疑
1、請學生談收獲:因數(shù)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的簡便算法:1、因數(shù)末尾0前面的數(shù)對齊2、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3、再看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因數(shù)中間的0一定要和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
2、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
3、唱《“0”的兒歌》:先聽《如果開心的話,你就拍拍手》,再唱《“0”的兒歌》(知識點與音樂整合,激發(fā)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
五、布置作業(yè)
1、尋找生活中“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
2、完成書本第49頁練習八的第4 、 5 題。
板書設計:
課后評價(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復習導入生動、有趣,而且為新課作針對性的鋪墊,整一節(jié)課,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探究,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總結,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課堂教學。課堂上,學生通過探究、合作這個過程,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習的濃厚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在探究新課以及進行練習鞏固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上黑板演算、分析計算過程,學生不但得到了鍛煉,還提高了他們的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其中,知識拓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看視頻,了解故宮的博大與壯觀,進行情感熏陶,在計算過程中,讓學生學以致用,拓展知識,把學到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因素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的簡便方法)靈活地計算“四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因數(shù)末尾有0)。在談課堂收獲之后,打著節(jié)拍齊唱《0的兒歌》,對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的深度小結,以兒歌的形式,靈活有趣,增強記憶。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誰知道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這也是我們判斷是不是角的重要依據。
2、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角,請你在我們身邊找一找,指給大家看。(先指頂點,再指兩條邊)
3、你們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角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同給他們分分類。板書: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認識平角;
1、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把扇子,折扇上也能找到角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扇子打開)你有發(fā)現(xiàn)么?指指:(頂點、兩邊)是呀!扇柄就是角的兩條邊。
2、繼續(xù)觀察,(扇柄成直線)扇柄成一條直線還是角么?為什么?指指頂點和兩邊。
3、我們用活動角演示一下,我們固定一邊旋轉另一邊,直到兩條直線成一條直線,誰直到這種角的名字?想想,人們?yōu)槭裁捶Q它為平角。
4、我們來看平角的.畫法,()誰來指指平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5、想想平角有多少度?怎么證明呢?平角和直角有什么關系?
6、你在生活中見過平角么?
認識周角:
1、剛才我們認識了一種特殊的角,我們再來開折扇,這樣還是角么?為什么?指指頂點和兩條邊。
2、拿出活動角,我們固定一邊,旋轉另一邊,直到轉一周,兩邊重合。誰知道它的名字,我們來看看它的畫法。指指它的頂點和兩邊。
3、周角有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它和平角有什么關系?和直角呢?
4、生活中你見過周角么?
角的分類:
1、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個畫角的活動,在紙上任意畫一個角,大小不定,也可畫剛學過的角。
2、幾名同學所畫的角已經展示到黑板上了,想不想給這些角分分類,為了便于說明,我們給他們編上序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哪幾個角是一類?為什么?
3、匯報討論結果,為什么這樣分?
4、直角多少度?怎樣證明?銳角度數(shù)上有何特點?鈍角呢?
5、下面我們來利用活動角來擺角,我們認識了哪幾種角?誰來說一說,大家用活動角擺出來(最好按一定順序說)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一、教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P112—P113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例1、例2
二、設計理念
“數(shù)學廣角”(第一課時)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和前面幾冊教材一樣,在本冊中也專門安排“數(shù)學廣角”一單元,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shù)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北菊n時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意識。
2、能力目標:
(1)使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通園片、紙片、、、等。
五、活動設計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景走進生活
師: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原來是王阿姨到小明家來了。(多媒體出示)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件上的圖,你了解到了什么?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師: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多媒體出示沏茶的各項工序圖)
2、學生自主設計方案(小組合作學習)
師:小明需要做這么多事,你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種能盡快讓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
小組的同學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這里課堂生成的資源可能很多,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過程。展示出各小組不同的設計方案。(學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個過程)
4、學生比較選擇并選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案中,通過觀察比較,找出自己認為能讓客人盡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結:剛才的方法都是通過同時做幾件事才節(jié)省時間,那么我們在做一些事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也就越短。
(設計意圖:客人到了,先為客人沏杯茶,這是常見的招待客人的禮儀之一,也是孩子們熟悉的,因此我調整了教材的內容例1和例2的順序,濃郁的生活氣息把學生請進招待客人的具體環(huán)境中,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講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現(xiàn)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活動二:探究新知,研究問題1、出示例1,呈現(xiàn)研究問題:請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媽媽準備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餅招待她,(多媒體出示例1圖)
(1)你從畫面上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
(3)如果要烙兩張餅,最快要用幾分鐘?
(4)學生回答后并共同總結:我們烙兩張餅的時候,可以同時烙兩張餅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時間是6分鐘。(教師邊敘述,課件出示表格)
(5)那如果烙4張、6張、8張、10張呢?
自主設計方案(自主設計方案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A、如果媽媽、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張餅,一共需要烙幾張餅呢?
B、請你們幫小明媽媽想一想,她應該怎樣烙“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烙餅?”先用你們小組內準備好的卡通圓片,擺一擺,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然后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填在表格里。
C、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這里是學生思維過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學資源一定很多教師要注意傾聽,同時讓學生們也要注意傾聽其他小組的不同方案。
D、學生比較并選擇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E|教師演示,烙三張餅的方法和最短時間。
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張餅,怎樣烙才能盡快吃上餅呢?7張呢?9張呢?這里讓同學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集體交流。同時把表格填完整。
3、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在數(shù)學廣角里遇到的問題,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我們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
活動三:結合生活,實踐應用
1、同學們談談,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的安排來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2、一個小女孩遇到一個問題,看我們能不能幫她解決?出示做一做2
3、誰來告訴大家你按照怎樣的順序呢?(也可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到生活中用,在課堂中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
五、生活回歸
回家后,請你給媽媽燒壺水,給爸爸沏杯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后反思:
這一節(jié)課通過簡單化的問題向學生滲透優(yōu)化思想,讓學生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解決問題中的作用,來感受數(shù)學的趣味。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靈活運用教材,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由于小學生比較常見熟悉的沏茶這一生活現(xiàn)象作為教材入手,調整了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了先為客人沏茶再為客人吃烙餅的生活情境。當畫面上呈現(xiàn)媽媽讓小明幫著給王阿姨沏茶這一數(shù)學信息時,沒有急于想去解決如何讓王阿姨盡快喝上茶,而是讓學生想想平時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處于主動思考積極動腦的狀態(tài),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給學生提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相信學生,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課堂上以一個個具體事例讓學生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數(shù)學的方法及應用價值,學會優(yōu)化思想,從課堂教學中不難看出多次為學生提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從日常的沏茶的問題入手到探索烙餅的過程及方法,再到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都是學生在思考、探索是學生在操作實踐,使學生交流比較,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發(fā)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考慮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升認識。利用學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現(xiàn)烙3張餅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理解烙3張餅的過程,驗證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提升了學生對烙3張餅的理解。最后讓學生烙多張餅的方法,在組織交流中師生相互又調整了教學的節(jié)奏,這些活動讓學生了解小伙伴的發(fā)現(xiàn)。學生在活動中經歷了發(fā)現(xiàn)過程,領悟了數(shù)學思想方法,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活動充滿探索與創(chuàng)新,還帶給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啟迪。上述活動即是探索數(shù)學知識,又是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科學精神積極探索數(shù)學知識,又是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科學精神積極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本節(jié)課也存在許多的不足,由于時間上的處理前段放長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結時有些匆忙。沒有讓學生細心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每多烙一張餅就多用3分鐘這一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計算餅的張數(shù)只要乘3就是烙餅的最短時間的結論。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70頁至7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討論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2。培養(yǎng)分分析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3。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信心,感受數(shù)學價值。
教學重點:
通過操作和討論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圖各一;多媒體課件。
學具:直尺,三角板,練習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師:孩子們,在我們三年級時已經學過并認識了許多的四邊形,那怎樣的圖形叫四邊形呢?
師:今天四邊形之家要邀請它的家族成員來開聯(lián)歡會,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你還認識它們嗎?請你說一說你認識的圖形的名稱。(生說名稱,教師相應的課件出示名稱)
師: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
師:長方形和正方形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你們能介紹它們的邊與角各有什么特征嗎?
師:這兩個圖形(出示和,并粘貼在黑板上)你能試著說一說它的特征嗎?
師: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已經很熟悉了,所以大家描述得既準確又充分,(拿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指著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說:這兩個圖形我們不熟悉,所以描述的信息不夠準確,沒關系,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會讓你清楚的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探索發(fā)現(xiàn),掌握特征。
1。聯(lián)系生活,建構概念
師:其實生活中就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課件出示一組圖片)找一找,有平行四邊形嗎?梯形呢?說說看!
師:你們真會觀察!除了這些,你能舉出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生舉例)
師:看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既然他們的應用如此廣泛,我們就來研究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做梯形。(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觀察圖形,直觀感知
師:好了孩子們,先來看看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征?梯形有什么特征呢?
生說:平行四邊形左右的.邊是平行的,平行四邊形的上下的邊也是平行的。師指圖比劃,梯形的上下邊是平行的。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梯形的一組邊平行(老師說時帶動作),這是我們通過觀察得到的信息,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驗證。
3。驗證猜想。
師:現(xiàn)在在你們的練習紙上有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請你拿出工具檢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對邊是否平行。
學生活動:驗證。
活動結束師讓學生在實物投影上就圖說明。
師:通過剛才的驗證他們組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其他組和他的發(fā)現(xiàn)一樣的請舉手,哦,大家都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是不是其他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呢?
4。整體呈現(xiàn),確定概念。
(1)平行四邊形。
師:我們首先來看平行四邊形。請看屏幕:課件出示三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并驗證。
師:驗證之后可以證實我們剛才的發(fā)現(xiàn)是正確的,是嗎?誰再來說一說我們剛才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得出: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學生讀。
師: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的腦子中的平行四邊形是什么樣的?
。2)梯形
師: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平行四邊形。現(xiàn)在我們來看梯形。請看屏幕:課件出示三個不同的梯形并驗證。
師:現(xiàn)在我們又證實了剛才梯形的發(fā)現(xiàn)是正確的,誰再來說一說剛才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得出: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師:剛才這個同學發(fā)言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詞,誰發(fā)現(xiàn)了?你能解釋什么是“只有”嗎?
學生讀概念,閉上眼睛想一想梯形的樣子。
5。對比概念,上升理解。
師:(指板貼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圖)同學們,既然我們知道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了,誰說說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師:但也有不同,誰來說說哪里不同?
師:加著重號“分別”是什么意思?“只有”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不要這兩個字?
三、鞏固知識,加深理解
師:既然大家已經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做梯形,那么,請你迅速的判斷一下。
課件出示:下面的圖形中.是平行四邊形的畫“○”,是梯形的畫“√”。
。ㄔ谕瓿纱祟}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爭議,則讓學生議一議;無爭議則提問:為什么在長方形下面畫“○”?為什么說它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四、探討四邊形間的關系
師: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過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如果分別用一個集合圈來表示一種圖形,這幾種圖形在四邊形這個大家庭中應該站什么位置呢?(課件出示集合圈)
師:你會選擇哪一個?為什么?(放大正確集合圖)
師:誰能根據這個圖說說它們的關系?(生說)
五、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師:看來,同學們對于各種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已經很了解了,說到四邊形,看。老師這里有一個(課件出示:)可它被數(shù)學書擋住了,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圖形呢?
繼續(xù)演示:不可能是……?可能是……?
不可能是……?可能是……?
一定是……?為什么?
師:其實謎底早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師:通過一次次的猜想,我能感覺對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想挑戰(zhàn)嗎?
2.分圖形。
呈現(xiàn)題目:如果在平行四邊形里畫一條線段,把它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可能是什么圖形?畫畫看吧。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平方公里),通過實際測量和觀察,知道1公頃有多大。
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知道1公頃有多大,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土地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到目前為止,你都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像這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都是公制面積單位,是計量面積時使用的。在計算土地面積時要使用土地面積單位 (板書課題:土地面積單位)常用的單位有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狙菔菊n件土地面積單位】
二、新授。
1.認識1公頃。
。1)將學生帶到操場,畫一個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引導學生觀察、計算正方形的面積。
(2)教師指出:100個這樣的正方形土地的大小,叫做1公頃。為學生介紹學校操場、教學樓的占地面積。
。3)把學生帶回教室,思考討論: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1公頃=10000平方米)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學生試算。
一個長方形果園,長250米,寬120米。這個果園有多少公頃?
(2)匯報展示,全班訂正!纠^續(xù)演示課件土地面積單位】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頃
答:這個果園有3公頃。
。3)測量土地時,一般用米作長度單位來測量。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以后,再換算成公頃。
3.認識平方千米。
。1)我們都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方公里也就是平方千米,是比公頃還要大的土地面積單位。
。2)大家想一下,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誰能計算一下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 2公頃=(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頃
2平方千米=( )公頃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2.(1)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面積約40公頃,約合( )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面積是720000平方米,合( )公頃。
3.一塊邊長是400米的正方形麥地,有多少公頃?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了些什么新的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1.(1)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面積約40公頃,約合()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面積是720000平方米,合()公頃。
2.一個飛機場新建一條跑道,長2500米,寬80米。占地多少公頃?
3.一塊正方形的果園,周長是2400米。這個果園有多少公頃?
4.農民給水稻施化肥。每公頃施225千克。在一片長200米,寬150米的長方形稻田里,應施化肥多少千克?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本課是在學生聯(lián)系生活、收集數(shù)據、討論讀法、鞏固與應用下完成的。引導學生不是為了讀數(shù)而讀數(shù),而是通過會讀較大的數(shù)來了解大數(shù)在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
本節(jié)課完成較好的部分有以下幾部分:
1、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收集大數(shù)這樣一個活動。主要讓學生知道了大數(shù)在生活中的意義。
2、在讀數(shù)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并關注合作的過程。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讀數(shù),在獨立思考的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對于學生合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困難及時進行反饋。
3、在鞏固與應用過程中,學生都能認真地練習,但出現(xiàn)的問題不少。如:在讀書時,讀萬級的數(shù)漏寫“萬”字。不足之處在于,我有時會輕易打斷學生的發(fā)言,同時沒有很好地把課堂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解決掉。
《人口普查》一課旨在學習億以內數(shù)的讀寫法。大數(shù)的教學主要存在的困難是。
1、四年級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大數(shù)的機會不多,生活經驗極少,基本上都是首次接觸大數(shù)的讀寫,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2、大數(shù)的.數(shù)位多,數(shù)字冗長,對學生的瞬間記憶、細心程度、書寫習慣是一個大挑戰(zhàn)。
3、大數(shù)的學習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不大,不以利于組織教學。
但大數(shù)的讀寫是學生后續(xù)學習的基礎,課堂教學可采用多種形式的探討和練習逐步引領學生掌握大數(shù)的讀寫法。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教學課題:
1.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材分析:
說明教材版本、選取的教學章節(jié)、以及教師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闡明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準備。
本教案選取的是青島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繁忙的工地》,第一課時《角的認識》。
本課時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shù),會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或課件),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學生準備:
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學方法:
本課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在活動中探索角的有關知識,但對于比較難理解或容易產生錯誤概念的知識教師仍然加以引導和講解。如周角和平角,學生僅從形狀上就普遍認為周角是一個圓圈,平角就是一個半圓圈,而不去理解它作為角的實質,但這種實質的探索僅僅讓學生利用活動角或同桌交流是難以實現(xiàn)的,因此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師在利用活動角示范的基礎上進行了講解,這樣既讓學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
說明如何導入該課程,主要教學點的設計,知識拓展等。 第一節(jié) 教學要點: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課
找一段挖掘機工作視頻,放給學生看。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什么樣的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角的認識)挖掘機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平角、周角
1.學生做各種活動角。
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小組同學說一說,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組交流): 哪組的同學愿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折的角?
2.小組匯報交流
展示你們折的角,并告訴同學們它的名稱。
3. 分類。
這么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小組活動): 把你們小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組同學在臺上分)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學生上臺展示)
4.認識平角。
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怎樣轉動,當兩條邊成一條直線時問:這是角嗎?為什么?
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他能自覺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還有不同意見嗎? (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畫平角): 跟著老師畫平角。(示范平角的畫法)。
5.認識周角。
我們輕松一下,一起來做個游戲
⑴老師先說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銳角!直角!鈍角!
、评蠋熮D動活動角,你們說出它的名稱。開始! (老師轉動一周,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么?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周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畫周角): 跟著老師畫周角。(示范周角的畫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兩生上臺板演) 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ㄈ┨剿魅N角的關系
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組匯報): 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結論?
三、回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鏟斗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2. 找出身邊的各各種角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角嗎?(生舉例) 看到生活中這么多的角,你想說什么?
四、總結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集10-10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1-20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13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16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5-23
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5
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1-29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的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