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30 08:43:5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精華)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精華)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二年級】

  課內知識:368-199等于多少呢?

  課外趣題:按數字規(guī)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三年級】

  課內知識: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課外趣題: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四年級】

  課內知識:(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等于多少?

  課外趣題: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五年級】

  課內知識: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課外趣題: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二年級

  1.368-199等于多少呢?

  解答:原式=368-200+1

  =168+1

 。169

  2.按數字規(guī)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解答:本題的規(guī)律為上面兩個數的和等于下面兩個數的乘積,因此應該填7。

  【三年級

  1.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個人,而這一行一列必有一個人是重復的,所以減少的人數是8×2-1=15(人),8×8-15=49(人)

  2.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解答:第一個去掉的數是18×7-19×6=12,第二個去掉的數是19×6-20×5=14,這兩個數的乘積為12×14=168

  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18-(19-18)×6=12 19-(20-19)×5=14 12×14=168

  【四年級

  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

  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

  =1680×8÷8+(6+3+9+1+11+5+7-2)÷8

  =1680+40÷8

  =1685

  2.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解答:在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則原數列的第10項之前共插入了3×9=27項,故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10+27=37項。

  【五年級

  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

  2.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解答:一個數除以9的余數就是它數字和除以9的余數,因此按照題目中的操作辦法,每個數最后都會變成它除以 9的余數。連續(xù)9個自然數除以9的余數都互不相同,20xx÷9=223……2,說明這20xx個數中除以9余2的有224個,余3的有223個,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xx個數中,2比3多。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基本方法,能正確地分析應用題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使學生能合理地選擇解答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寫出等量關系式

  (1)二月份生產的洗衣機比十一月份的2.5倍少1500臺。

 。2)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另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8千米,2.5小時相遇。

  2、用X表示未知數,列出方程。

  (1)一個數與7.6的和的2倍是24.8。求這個數。

 。2)一個數除1.6等于2300減去2.8乘以450的'積,求這個數。

  一、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1)一輛汽車裝運大米和面粉。大米裝了X袋,每袋重90千克,面粉裝了52袋,每袋重25千克,共運大米和面粉4噸。

 。2)百貨公司進一批羊毛衫,進貨價X元,出售價是進價的1.2倍,每件得毛利36元。

  二、復習指導。

  1、紅星機械廠用9千克鋼材制造一種機器,每臺用鋼材52千克,制造80臺后,改進工藝,每臺只用剛才45千克。余下的剛才還可以制造這樣的機器多少臺?(用兩種方法解)

 。1)學生獨立解答。

 。2)交流反饋。

  A、算術方法。

  (9-52×80)÷45

  說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B、列方程解答。

  52×80+45X=9

  請說出相應的另幾個方程,并說出數量關系。

 。3)比較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

  2、按照解方程應用題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1)四、五年級同學工植樹187棵,五年級同學植樹的棵數是四年級的1.2倍。四、五年級同學各植樹多少棵?

 。2)一輛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同時從相距175.5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汽車每小時行駛52千米,摩托車的速度是汽車的1.25倍。經過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3、引導

  今天復習了什么內容?說說用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路。

  三、獨立作業(yè)。

  復習五的其余題目

  四、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81]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發(fā)展統計觀念。

  2。 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自己的同學,了解自己的班級,培養(yǎng)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思想意識,體會合作的意義,感受集體的力量。

  活動準備

  學生已有的《成長檔案》,成長記錄項目包括:學號、出生年月、身高、體重、個人愛好、個人愿望等基本情況。

  活動過程

  一、 了解誰產生統計需要

  出示本班學生變動情況統計表:

  上學期末

  本學期轉入

  本學期轉出

  人數

  42

  5

  1

  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小結:從表中我們可以知道,新學期我們班轉進來5位新同學,轉走了1位同學,46位同學組成了一個新的班集體。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放背景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你們是否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位同學的一些個人情況呢?(板書:了解誰)

  [評析:從班級學生人數的變動談起,創(chuàng)設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情境,引導學生產生了解同學、了解班級的心理需求,為確定統計對象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礎。]

  二、 了解什么明確統計內容

  提問:你們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學的哪些情況呢?(板書: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赡芟氲剑合肓私馔瑢W的身高、體重;想了解同學的出生年月;想了解同學的興趣愛好;想了解同學的家庭成員;想了解同學的家務勞動等情況。(板書:身高、體重、年齡、生日、興趣)

  引導:同學們想了解的內容真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我們自己。(板書課題:了解我們自己)讓我們先了解班級同學的身高、體重、年齡、生日、參加興趣小組等情況,好嗎?(我們加橫線,下面板書:班級)

  [評析:確定統計對象后,需要細化統計內容。教師通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釋放學生基于生活的人之常情,然后與學生協商,縮小研究范圍,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活動內容了解我們自己,使學生經歷統計內容的產生過程。]

  三、 怎樣了解確定統計方法

  1。 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小組討論:要統計這些內容,應該怎樣了解,怎樣收集這幾方面的數據呢?(板書:怎樣了解:收集數據)

  全班交流,教師相機介紹一些收集數據的方法。(板書:個人了解、小組收集、查閱檔案、問卷調查)

  2。 分工合作收集數據。

  要求:為了便于同學們進行統計,我們采用分類統計的形式,把身高、體重歸為第一類統計內容,把生日、年齡、興趣小組歸為第二類統計內容。(板書:第一類,第二類)每個小組在兩大類中各選一個統計內容開展統計活動。(教師協調各小組選擇的內容)

  小組分工:4人負責收集數據,1人負責匯總,1人負責校對監(jiān)督。(板書:分工合作)

  學生分小組收集、整理數據,教師巡視,相機指導學生進行組際合作,組織相同研究內容的小組開展交流活動。

  匯報:你們小組收集的是哪一方面的數據?請把你們收集的數據展示給大家。

  提問:收集好數據,接下來該做什么?(板書:怎樣呈現:統計表,統計圖)

  [評析:收集數據對于保證統計結果的正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收集數據方法的處理上,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例如小組合作與交流)和環(huán)境資源(例如學生已有的《成長檔案》),從而體現方法的多樣化。在統計內容的分配上,采用分類統計的形式,避免同一類型(統計表或統計圖)的統計內容學生多次重復,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鞏固分段整理數據和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四、 了解后怎樣呈現制作統計圖表

  1。 討論統計圖表的分段方法。

  找出范圍:從剛才小組的匯總中,你知道我們全班同學的身高范圍了嗎?

  分段整理:根據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的差距,你認為身高怎樣分段比較合理?其余統計項目呢?

  2。 各小組合作完成統計表與統計圖的制作。

  3。 小組匯報與相互評價。

  4。 小結:通過剛才的統計活動,大家已經了解了我們自己,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了解了我們自己這么多的情況,有什么用呢?(板書:有什么用處)(學生自由回答)

  [評析:根據數據特點將數據進行合理分段是分段整理數據的難點。教師充分利用集體討論、小組合作、匯報交流等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完成對統計數據的.整理過程,讓學生靈活運用已有的統計知識完成統計表與統計圖。]

  五、 了解后有什么用處知道統計用途

  談話:統計不僅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還可以幫助別人了解我們,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1。 訂做校服。

  提問:學校要給同學們做校服,應該給服裝廠推薦哪一張統計表呢?

  追問:是否可以直接推薦這一張身高情況統計表呢?

  引導學生聯系前面學過的知識,明確應該按照服裝行業(yè)的統一規(guī)定將學生的身高情況按大號(140~149 cm)、中號(130~139 cm)、小號(120~129 cm)重新分段統計。

  學生按要求重新分段統計。

  2。 最受歡迎的節(jié)目。

  提問:學校舉行藝術節(jié),最受我們班同學歡迎的會是哪一個節(jié)目呢?應提供哪張統計表?

  學生交流,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評析:統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在學生通過統計活動獲得需要的相關數據和合適的呈現方式后,教師創(chuàng)設兩個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信息選擇統計圖表或改造統計圖表,體會統計的作用與價值。]

  六、 回顧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通過今天的統計活動,你們有什么收獲?

  延伸:如果把我們學校的同學都看作一家人,你想了解什么呢?(板書:學校)課后,我們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再次合作,收集學校同學的有關數據開展統計活動。

  [評析:全課以了解我們自己為線索貫穿統計知識的復習與實際應用。隨著活動的展開和教學的深入,學生從統計班級的課內活動到統計學校的課外活動,了解我們自己的范圍在不斷擴大,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可謂知識與情感雙豐收。]

  總評

  了解我們自己是安排在統計單元知識后的一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教學活動能圍繞著實踐與綜合的課型特點展開。

  第一,注重實踐性。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具體情景的感召下,自覺引起應用統計知識來解決身邊的生活問題的心理需求,進而在確定統計對象、分解統計內容、討論統計方法、制作統計圖表、感受統計應用等系列實踐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合作、主動交流,全面而深入地體驗統計的全過程。

  第二,注重綜合性。一是教學內容的綜合。讓學生在制作中比較,在應用中選擇,進一步體會統計表與統計圖的特征。二是教學線索的綜合。采用情感線索與知識線索齊頭并進的形式組織整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推動中應用知識,在知識的實際應用中滿足情感的需要。三是教學效果的綜合。在統計的實踐與綜合應用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斷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知識應用的能力,同時還滲透了班集體建設、團隊合作精神等思想教育。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根據本節(jié)課的知識特點,從興趣出發(fā),主要側重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和方法的提煉。為此,本節(jié)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導入新課。

  根據教材提供的情境,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欣賞漂亮手鏈圖片的情境。這一情境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一定經常接觸,貼近生活,便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出示的手鏈圖片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規(guī)律性,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分層次教學。

  在新課的講解中,采用“分析理解——解決問題——回顧反思”的順序幫助學生解答問題。這一過程能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按照發(fā)現的規(guī)律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在最后設計的回顧反思環(huán)節(jié)中能讓學生逐步學會根據問題靈活地進行驗證解答對錯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不同顏色的珠子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見過漂亮的手鏈嗎?老師今天就給大家?guī)砹嗽S多漂亮的手鏈,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手鏈圖片,學生欣賞后,教師課件出示一條斷了的手鏈)

  師:同學們,小紅自己也穿了一串漂亮的手鏈,可是不小心讓她弄斷了,掉了2顆珠子,她自己也不知道掉的是什么顏色的珠子,你們能幫她找找嗎?

  生:能。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應用前幾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小紅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找規(guī)律(三)]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熟悉的情境導入新課,貼近學生的生活,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新課的開展打好基礎。

  ⊙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理解題意。(課件出示教材88頁例5)

  (1)想一想:在這道題中,你認為哪個詞語最關鍵?(關鍵詞語就是“按規(guī)律”)

  (2)說一說:小紅是按什么規(guī)律來穿手鏈的呢?

  預設

  生1:這串手鏈是用2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生2:這串手鏈是用1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1顆黃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對于學生所發(fā)現的規(guī)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種規(guī)律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觀察得到的;第二種規(guī)律是按從右往左的`順序觀察得到的。

  2.分析解答。

  (1)我們剛才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什么?那我們能不能利用我們發(fā)現的規(guī)律來解答呢?

  (2)引導:你從哪邊開始看?(左邊)所以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黃黃藍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珠子和1顆黃珠子。(課件演示,圈出一組)

  (3)你還有不同的發(fā)現嗎?(從右邊開始看)所以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黃藍黃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珠子和1顆黃珠子。(課件演示,圈出一組)

  (4)師小結:我們發(fā)現,從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觀察,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不一樣的。

  3.回顧反思。

  (1)我們的解答正確嗎?(正確)如何證明是正確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要動手擺一擺,看看是否正確。

  (2)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出小紅的手鏈,看符不符合規(guī)律。

  (3)匯報結果:學生匯報時,教師利用課件動態(tài)演示。得出:通過擺一擺,證明剛才同學們的解答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既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的同時,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學習小括號里含有兩級運算和帶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

  2、理解小括號里含有兩級運算和帶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正確進行計算。

  3、經歷對計算結果進行檢驗的過程,能說明所得結果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服裝問題。

  1、師生談話,直接說明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服裝加工問題。

 。ń處熣勗捯龇b廠加工服裝的問題,使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fā)參與學習的興趣。)

  教師談話引出服裝廠加工服裝的.問題,使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fā)參與學習的興趣。

  2、請學生讀題和觀察情境圖,了解文字及圖中的數學信息,提出要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試做。

 。ㄗ寣W生全面了解題中所蘊涵數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經歷用自己的經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3、交流計算思路和方法,要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ㄕ故尽⒎窒斫忸}的思路,獲得自主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1)、提出“把分步計算的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的要求,鼓勵學生自主改寫。

 。ㄗ灾鞲膶懢C合算式,是學生理解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自主建構過程自主改寫綜合算式,是學生理解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自主建構過程。)

 。2)、交流學生改寫的算式。先讓學生匯報改寫的算式,再說算式的運算順序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討論:為什么要給660-75×3加上小括號?給學生充分發(fā)表不同說法的機會,然后,自己完成脫式計算。

 。ㄔ诮涣鱾性化的算式和先算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小括號的作用。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二皮球裝箱問題解決

  1、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檢驗的時間和充分交流不同檢驗方法的機會。

 。ㄔ谟懻摗盀槭裁醇有±ㄌ枴钡倪^程中,使學生理解小括號里含有兩級運算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發(fā)展數學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2、教師說明:把分步計算的算式寫成一個算式,只有小括號不行要用中括號,并邊讀邊寫出混合算式。

 。ㄔ谟懻摗盀槭裁醇有±ㄌ枴钡倪^程中,使學生理解小括號里含有兩

  級運算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發(fā)展數學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讀題,說一說了解到哪些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鼓勵學生自主解答。

  (學生理解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自主建構過程。)

  鞏固練習

  1、根據分步計算的過程,師生共同完成脫式計算。

  2、反饋練習、師生總結帶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ǜ鶕鉀Q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掌握帶小括號和中括號的運算順序,經歷新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已有知識背景下,歸納帶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學會正確計算帶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

  昨夜:書中練一練.)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0-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1、量出100米的實際長度,走一走大約有多少步。

  2、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幾分鐘?

  3、向家長了解一下從自己家到那里大約是一千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量出了100米的實際長度。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

  (4)測量教室的長。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唐山嗎?如果要測量樂亭到唐山的距離,可選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學生討論,得知用米測量太麻煩了。)

  師:對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樂亭到唐山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2.千米的應用。

  [說明: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1千米的長度。

  1、 同學們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長,用你手中的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

  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縣醫(yī)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離大約就是1000米。

  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從自己家到那兒大約是一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說明: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權勢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

  (二)千米的應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樂亭到閆各莊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比較長的路程。

  [說明: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帕砍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⑵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xx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出20xx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

  要求

  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 10千米;

  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

  [說明:創(chuàng)設設計秋游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6、2加幾的遷移能力.

  3.滲透統計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認真負責的品質.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悟出5、4、3、2加幾的最好的計算方法就是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口算:

  2.揭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所做的口算第一個加數都是幾?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題目同學們已經會算了,那么5、4、3、2加幾的題目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師:小明的媽媽買了5個蘋果,8個梨,你能幫小明算一算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個水果嗎?

  問: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 (板書: )

  問:得數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交流,老師板書,總結算法.

 。1)

 。2)

  想:

  所以:

  問: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1)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湊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板書:

  師:請你試著算一算這道題.

  學生試做以后進行交流.

  問: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計算5加幾的題目,那么4加幾、3加幾的題目怎么做呢?

  2.教學例2.

  板書:

  師:請你試著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書:

 。1)

 。2)

  想:

  所以:

  3.比較算法.

  讓學生分組討論:做上述進位加法的題目,哪種方法比較簡單?

  全班交流.(多數同學都會選擇第二種方法,因為較小數湊成10沒有較大數湊成10容易,因此要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4.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問:你是怎么算的?(這時,同學們基本上都會選擇第二種算法.)

  三、鞏固練習.

  1.

  學生敘述圖意,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么算的?

  2.

  學生分組完成.同桌一組,一人做大數加小數的題目,另一人做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做完以后,互相說悄悄話.(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學生獨立完成,做完以后說一說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組的兩道題加數相同,只是位置交換了,只要用湊10法把大數加小數的題目算出來,和它相對應的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就可以直接寫出得數了.)

  4.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小組合作完成,每人每圖說一道,寫一道.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對又快.(4人一組)

  5.

  原有 又買來

  一共有

  7個

  6個

 。 )個

  5個

  8個

 。 )個

  9根

  8根

 。 )根

  先指導學生看圖:第一欄,一班有皮球7個,二班有皮球6個,一共有幾個,算好以后填在( )里.第二欄、第三欄,由學生敘述.

  6.填未知加數.

  老師分別出示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結果.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比較簡便?

  五、游戲:找朋友.

  學生每人手拿一張口算卡片(20以內進位加法)在音樂聲中找朋友(得數相同為朋友).

  板書設計

  5、4、3、2加幾

 。1)

 。2)

  想:

  所以:

 。1)

  (2)

  想:

  所以:

  教案示例二

  課題:5,4,3,2加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

  2.通過綜合練習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具、學具

  口算卡片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板演:板演后指名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口算:

  6+5= 7+4= 7+6=

  7+5= 8+4= 8+6=

  8+5= 9+4= 9+6=

  9+5= 9+3= 9+8=

  8+3= 9+2= 9+7=

  二、學習新課.

  啟發(fā)談話:我們已經學會了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要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5,4,3,2加幾(板書課題)這次的計算,不看圖、不擺實物你們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數?(能)好!看老師出題,比一比誰算得最快.

  1.教學例1:5+6=□ 5+8=□【演示課件“5、4、3、2加幾”】

 。1)老師板書:5+6=□

  師問:請你們說一說這道題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指名說:(學生可能會說出兩種方法)

 、 用湊十法.

 、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2)師說:你們想出的兩種方法都可以.下面我們再看:5+8怎樣想?

  板書:5+8=□

  學生仍會說出兩種方法.

 、 用湊十法.

 、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3)兩種方法進行比較.

  師說:剛才我們用兩種方法計算了5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用哪種方法計算更快、更簡便.

  學生回答:第二種方法更快、更簡便.

  師說:好!你們都喜歡第二種方法,這第二種方法就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下面再請同學們想一想4加幾、3加幾應怎樣算?

  2.教學例2:4+7=□ 3+9=□【演示課件“5、4、3、2加幾”】

 。1)板書:4+7=□

  師問:這道題,你怎樣想?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師說:同學們算得真快,下面老師再出一道題,看誰算得快.

  (2)板書:3+9=□

  指名說: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想大數加小數,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3)小結.

  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四道題,都是幾加幾的題?(是5,4,3加幾)前面的'加數比后面的加數怎么樣?(前面的加數比后面的加數。┻@就是小數加大數.看到這樣的題,我們應該怎樣想?(想大數加小數)對!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這樣算得又對又快.

  3.師問:除了這幾道題,還有沒有5,4,3,2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想一想.

 。1)學生出題,老師板書:

  5+7= 4+8= 3+8=

  5+9= 4+9= 2+9=

  師說:你們想得很好,這6道題是5,4,3,2加幾的題,也是小數加大數的題,你們能用今天學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數嗎?誰來試一試?

  先自己小聲說一說:怎樣想.

 。2)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5,4,3,2加幾的計算.計算這樣的題和前面學過的9,8,7,6加幾不一樣.前面的題是大數加小數,用湊十法計算.5,4,3,2加幾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今天,同學們表現很好,能用學過的知識自己學會5,4,3,2加幾的計算.

  三、鞏固反饋.

  1.對照練習:

  8+3= 6+5= 8+4=

  3+8= 5+6= 4+8=

  9+2= 7+5= 7+6=

  2+9= 5+7= 6+7=

  7+4= 9+3= 8+5=

  4+7= 3+9= 5+8=

  2.聽算:

  4+8= 3+8= 6+7=

  2+9= 5+7= 8+9=

  4+7= 4+9= 5+6=

  3.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5+( )=13 3+( )=12

  4+( )=12 4+( )=13

  5+( )=14 5+( )=12

  2+( )=11 6+( )=14

  4.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5.看圖列式計算:

  6.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板書設計

  典型例題

  ☆例1.3+8=9+2=( )+( )

  分析:得數是11的加法算式還有7+4、6+5、10+1……

  解:答案不唯一.

  如:3+8=9+2=(5)+(6)

  例2.( )里最大能填幾?

  分析:此題是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會逆向思維.如 ,先想 ,因為 ,要保證 ,( )里的數只能填比5小的數,在比5小的數當中,4最大,所以( )里最大能填4.

  答案:

  例3.同學們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從前往后數排第4,從后往前數排第9,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學?

  分析:解答這道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據題中給的兩個已知條件可知,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后面有8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人和小明后面的8人以及小明這三部分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還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從前數到小明處的4名同學,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8名同學,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同理也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3和9兩部分組成的,即 .

  還可以用題中的兩個條件相加,因為4里面已經包括小明了,9里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 ,等于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還要減去1.即: .

  答案: 或

  選題角度:本例題主要考查9加幾的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例4.在○里填上3、4、5、6、7,使每條線的三個數相加都得12.

  分析:左邊一條線和下邊一條線的第一個數是2,第二個數應選較大的,否則右邊一條線三個數的和將大于12.因此,左邊一條線的第二個○里可填7或6(不可填5,否則數字將重復選用),下邊的第二個○里則填6或7,這樣再選第三個數,使三個數相加得12.再將最后剩下的5填入右邊一條線的第二個○里,這條線的三個數相加也得12.如:

  探究活動

  游戲:共同澆開智慧花

  游戲目的

  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游戲準備

  由5個花瓣組成的智慧花,每個花瓣上都有一個算式(20以內進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幾的題目).如圖:

  游戲過程

  1.教師把組成每朵花的5個花瓣分別發(fā)給5人小組,每人做一道題,做完之后陸續(xù)到前面貼花瓣.

  2.哪組貼得又對又快,哪組獲勝.

  3.出現錯題的小組表示沒有澆開智慧花.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一、設計說明

  排列和組合的方法不僅在生活中運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節(jié)課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l、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為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各項教學內容全部貫穿于活動當中,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關注合作,促進交流:為了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我運用小組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把積極思考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3、組織活動,引發(fā)思考: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體,我組織了許多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活動,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科所獨有的特點——數學思考。

  二、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114頁。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中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小紅的衣柜里放著五件衣服(出示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活動策略: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谝龑в懻摚河羞@么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呢?

 、劢處熃Y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ㄈ、課堂實踐,鞏固新知。

  l、破密破。(課件出示課件密碼門)

 。1)學生用數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記下結果。

 。2)學生匯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課件展示密碼)

 。3)生生相互。

  2、早餐搭配。(課件出示情境圖)

 。╨)老師提出要求: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2)學生獨立練習,在書上連一連。

 。3)學生匯報早餐搭配。

  3、路線選擇。降件展示游玩景點圖)

 。╨)師引導觀察:從兒童樂園到百鳥園有幾條路線?從百鳥園去猴山有幾條路線?

 。2)學生獨立思索后小組交流

 。3)全班同學互相交流

  4、評選小小節(jié)目主持人活動。

  師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學與一名女同學搭配,每小組根據男、女生人數設計搭配,由組長作好活動記錄。

 。1)小組活動,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2)各小組展示記錄

  (3)師生共同

  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關于估算的學習目標是“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要落實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估算對學生數感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在本課的設計中,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來完成。然后讓學生根據已有的估算經驗,自己嘗試著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對除法估算有一個建構的過程。緊接著讓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通過對“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和“多少個紙箱能裝下?”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父母外出旅游時留心在賓館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了嗎?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例8。 思考: (1)從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2)問題中的“大約”是什么意思? (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自由發(fā)言,大約就是大概的意思,結果要進行估算,得數不能用“=”連接,要用“≈”連接) (3)鼓勵學生分析題意,獨立列出算式,并說一說這樣列式的.理由。(267÷3) 師強調說明:問題中“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不需要算出準確結果,只需要進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課題。 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應用除法的估算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自主預習,探究算法

  1.引發(fā)思考。 師:你會估算267÷3的結果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①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②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看除數,想口訣) (2)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小組討論兩位同學的解答合理嗎?為什么? ①因為不需要算出準確的錢數,所以兩種結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種方法估算的結果更精確一些,準確結果應該比90少,比80多。 (3)總結估算的方法。(課件出示)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再口算出結果。 (4)明確:解決同一個問題,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和探究使學生明白,估算時要看除數,想口訣,找到和被除數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的數,選擇合理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2.解決問題。(課件出示教材30頁例9) (1)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問題中的“夠裝”是什么意思? (3)小組合作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紙箱肯定超過20個,所以18個紙箱裝不下182個菠蘿。 ②18≈20,20×8=160(個),20個紙箱只能裝160個,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 (4)組織學生對以上的估算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課件出示) 第一種方法與例8的把被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的方法一樣;第二種方法是把紙箱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再乘每箱裝的菠蘿個數,然后和菠蘿總數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教學中,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估算空間和交流機會,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自主探索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30頁例9下面的問題:多少個紙箱才能裝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

  2.完成教材31頁1題。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頁2題。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感受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只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