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18 08:25:33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測量鋼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guān)系。

 �。�、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教具:米尺、1分硬幣

  學具:格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謎語引入。

  身穿花衣裳,

  個子細又長。

  寫出漂亮字,

  需要它幫忙。

  同學們開動小腦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誰呢?

  對了,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們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鉛筆有多長.(板書課題)

 �。病⑻釂栆�。

  看看誰有超強的記憶力,想一想,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還有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我發(fā)現(xiàn)尺子上還有1小格1小格,僅有米、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是顯然不夠的,在測量或表示物體長度的時候,有時還需要比厘米還小的單位,有時也需要更大的單位,你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嗎?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研究。

  二、動手實踐,小組合作。

 �。薄⒐酪还�。

 �。ǎ保┬〗M里說一說,你是怎么估計的。

  課前老師都讓每個小組準備了一枝鉛筆,快把它找出來,放在桌面

  上,請同學們睜大眼睛,結(jié)合已有的測量經(jīng)驗估測一下,這枝鉛筆有多長?填在書中表格里。

  (設(shè)計意圖:教師課前富有神秘感的設(shè)計安排,學生會感到新奇有趣,估算的熱情空前高漲,教師給予學生獨立觀察估計的時間和空間.)

  (2)交流、匯報。

  師:說說你是怎么估出來?

  生:我的手從拇指到中指大約是10厘米,我的鉛筆有兩個這樣子的

  長,所以我估計這根鉛筆20厘米長。

  生:我估計這根鉛筆的一半是10厘米,所以我估計我根鉛筆有20

  厘米長。

  生:老師,我是用中指估計的,我的中指大約有6厘米,這根鉛筆大

  約有3個這樣的長還多一點,所以我覺得這根鉛筆有19厘米長。

  生:老師,我看了看,這么長(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覺得鉛筆大約是

 �。玻袄迕�。

  生:1厘米是這么長,我看這根鉛筆這么長,應(yīng)該有18個這樣的1

  厘米,我也覺得這根鉛筆大約有18厘米長。

  (設(shè)計意圖:學生意見可能會不統(tǒng)一,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個人意見,只要說的有道理,就要給予肯定,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會針對別人的發(fā)言補充自己的意見。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

  2、量一量。

  (1)看來同學們估的長度都不一樣,要想知道這枝鉛筆到底有多長,你能想出好辦法嗎?這們大家就不會再有爭論了。(用尺子量)

 �。ǎ玻﹦邮謱嵺`。大家都把尺子拿出來,量一量,并把結(jié)果填在書中

  的.表格里。

  (3)匯報結(jié)果。

 �。ǎ矗┱f一說你估計的跟你量出來的數(shù)據(jù)相差多少,以后要注意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通過實測來看看估測驗結(jié)果,讓學生感受測量的過程、思想和方法,發(fā)展空間觀念。)

 �。�、說一說。

 �。ǎ保�、你們知道10厘米是多長嗎?用手比給老師看一下。

  老師告訴大家,你們用手比出來的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10厘米就是1分米。)

  (2)認識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長度單位,在國際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嗎?

 �。▽W生質(zhì)疑。)

  生:我知道,我看書本的,是dm。

  生:老師,分米是什么呢?

  生:分米要怎么量呢?

  師介紹。

  師: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你們知道怎么表示嗎?

  生:1分米=10厘米。(還有的的學生舉起了手)

  生:我還知道3分米是30厘米。

  生:我也知道70厘米是7分米。

  生:我想1米=100厘米,那1米=10分米,老師你說對嗎?

  生:老師,我看到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我想厘米滿10向分米進1,要是分米滿10就向米進1。那米滿10要向什么進1?

  師:你們能把這些長度單位從大到小排排隊嗎?

  板書:米 分米 厘米

 �。保� 10

  全班齊讀公式。

 �。ǎ常⿲嵺`活動。

  A、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之間的距離也是1分米。

  生:從1-10。

  生:我有意見,應(yīng)該是從1-11,這樣才是10厘米。

  生:我是從3數(shù)到13的。

 �。隆⒆屛覀冇梅置鬃鲉挝涣恳涣拷淌依镂矬w的長度。

  D、指名匯報。

 �。ㄔO(shè)計意圖:在學生觀察、討論歸納出分米和厘米間進率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又讓學生結(jié)合測量具體物體的實踐,體驗出1分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表象,從而建立起新的認知結(jié)構(gòu)。)

  三、認識毫米。

  1、量一量。

  師:你們有橡皮嗎,請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長?

  生匯報。

  生:我量出來,比2厘米還多一點點。

  生:我也是,我量出來不是剛好4厘米,還多一些。

  師小結(jié):用厘米作單位量比較小的物體,有時不是整厘米數(shù),這樣子量出來就得不到準確的結(jié)果了。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物體的長度,你們有什么辦法?那么誰知道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是多少?

 �。病� 一議。

  i.1毫米到底有多長?它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一起在觀察和操作中獲得這些知識吧。(出示表格)

  觀察刻度 厘米數(shù) 中間小格個數(shù) 每小格長度 共有幾毫米

  0-1

 �。矗�

 �。梗�

  ii. 觀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討論厘米與毫米的關(guān)系。

  師生共同完成1組,再讓學生自己實踐。

  生:我發(fā)現(xiàn),從4-5也是1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樣了。

  生:我也發(fā)現(xiàn)了,從0-1、4-5、9-8相減一下,就全都是1

  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樣了。

 �。�、說一說。

  師請大家繼續(xù)觀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長?用手比一比。

  生:就像兩個手指的那條縫。

  師:估計一下桌面上的學具,哪一個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動手量一

  量,檢驗一下你的判斷準確嗎?

  b)量一量。

  大家已經(jīng)認識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現(xiàn)在我們以毫米為單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長度。

  學生匯報。

  這次量的結(jié)果與開始比,哪一個數(shù)據(jù)更準確呢?

  c)想一想。

  師: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東西也是1毫米。

  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雞蛋的厚度。鉛筆中間那根鉛。指

  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

 �。ㄔO(shè)計意圖:認識毫米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操作,針對操作中的存疑,而進行巧妙的設(shè)穎,不斷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動力,向未知領(lǐng)域探索、沖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出示主題圖,引出課題。

  問:圖中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松鼠采松果,板書課題:采松果

  2.觀察主題圖,提問題。

  你能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一共采了多少個?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二、解答問題。

  1.你能根據(jù)“一共采了多少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列出算式嗎?

  學生說,板書:25+4= 25-4=

  得多少?怎樣想?小組討論,匯報。

  2.操作驗證。

  (1)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書:5+4=9 20+9=29

  (2)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撥計數(shù)器練習。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業(yè)。

  1.圖意提問題。原來有19個草莓,吃了9個,還剩多少個?

  列式:19 – 9 = 10(個)

  2.第2題:觀察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計算并照樣子寫一組算式。

  3.根據(jù)“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這個問題列式。

  25-2 = 23(米)

  4.獨立完成第3、5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8—6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認識圖形的學習方法,增強空間觀念,提升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操作、比較,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長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認識它們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觀察情境,揭示課題

  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到處都能見到。(出示教室場景圖)你能很快找出圖中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嗎?

  學生交流時,課件相應(yīng)地顯示學生說到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之后,完整地顯示圖中能看到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揭示課題:這些圖形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板書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課件再現(xiàn)由具體實物抽象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數(shù)學中的平面圖形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二、由表及里,自主探究

  1、長方形和正方形邊、角的數(shù)量。

  談話:(指課件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看起來給你怎樣的感覺?

  引導:這種感覺實際上是由它們的`基本特征決定的。要研究一個圖形的基本特征,一般可以從組成這個圖形的邊和角來考慮。每個人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說一說它們是幾邊形?有幾個角?

  【設(shè)計意圖】教師的設(shè)問頗具啟發(fā)性,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觀感受,意在激活學生經(jīng)驗層面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感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由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首先表現(xiàn)在邊和角的數(shù)量上,因此,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多邊形的認識,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開始探究。

  2、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邊、角的特點。

  提問: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猜一猜,它們的邊和角各有什么特點?

  【設(shè)計意圖】這里,學生猜想的基礎(chǔ)是觀察。猜想的結(jié)果其實并不重要,激發(fā)學生觀察的內(nèi)在需要顯得更有必要。

  3、驗證長方形邊的特征。

  引導:剛才你們認為長方形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也相等,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呢?

  指名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談話:老師在學具袋里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試著用剛才說的這些方去驗證你們猜想。

  小組活動后匯報,估計學生可能采用以下方法:

 �。�1)用直尺測量。

  演示:指定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演示測量的過程,并告訴大家測量的結(jié)果。

  提問:通過測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強調(diào):通過測量,這個小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相等。

  (2)用折的方法。

  演示:學生上來在實物投影上演示“折”的過程。

  提問:折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將上下兩條邊對著折,左右兩條邊對著折)通過折,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如果學生還有其他的方法,也鼓勵他們進行展示和交流。

  引導:剛才我們驗證了兩個長方形,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也相等。其他小組也發(fā)現(xiàn)這個結(jié)論了嗎?有沒有哪一個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長方形上下兩邊或者左右兩邊不相等的情況?

  小結(jié):如果僅僅研究一兩個長方形,可能還不能下結(jié)論。我們?nèi)嘌芯苛耸畮讉€大小不同的長方形,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也相等。(板書)

  介紹:(邊說邊指)長方形上下兩條邊的方向是對著的,這兩條邊可以說成是“對邊”,左右兩條邊也是對著的,這兩條邊可以怎樣說?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剛才得到的結(jié)論改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9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體驗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9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編制9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熟記口訣。

  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激趣揭題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課件出示情境圖: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分單打和雙打兩種,其中雙打需要兩個隊員合作,請看情境圖。

  (2)計算人數(shù):你知道圖中共有多少名運動員嗎?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說說想法:我們知道一幅圖有4人,這里有幾個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4)回顧口訣:我們都學了哪些乘法口訣呢?(2—8的乘法口訣)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繼續(xù)學習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構(gòu)建新知

  1.主動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國有一項傳統(tǒng)的運動項目──賽龍舟(課件一條接一條地演示賽龍舟情境圖)

 �。�2)收集信息:觀察情境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有9條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問:分組自主提出問題,并嘗試列式。如:2條龍舟上有多少人?3條龍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匯報:學生的式子可能有兩種:連加或乘法。如果有連加的算式,可以引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板書每個乘法算式)

  2.自編口訣

  (1)討論乘法算式的積。

  ①出示數(shù)軸,讓學生填一填。

 �、诟鶕�(jù)乘法意義讓學生說一說。如:2×9可以表示幾個9相加。

 �。�2)自編9的乘法口訣。

  (3)根據(jù)9的乘法口訣寫出對應(yīng)的另一個乘法算式。

  3.多種形式,熟記口訣

 �。�1)找規(guī)律:

 �、儆^察相鄰兩個乘法口訣的差是幾?

 �、诳磮D找規(guī)律:10個方格中有9個五角星,1個空格

  學生小結(jié):9乘幾就等于幾十減幾。

  ③手指記憶法。

  a.課件出示教材第81頁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師邊介紹邊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c.學生練習手指記憶法。

 �。ㄗ⒁猓毫艚o學生足夠的時間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口訣。)

  (2)對口令:同桌之間玩對口令游戲。

  (3)背口訣:同桌互背口訣。

 �。ㄈ⿲W以致用,鞏固口訣

  1.基礎(chǔ)應(yīng)用

  (1)完成教材第80頁“做一做”。鞏固學生對的口訣的應(yīng)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

  2.提升練習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紅色圈出來,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綠色圈出來。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ㄋ模┛偨Y(jié)全課,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詳細介紹:

  教案示例

  課題:十幾減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6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6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6+4=6+5=6+6=6+7=

  6+8=6+9=6+10=

  2.()里應(yīng)填幾(出示投影)?

  6+()=106+()=116+()=12

  6+()=136+()=146+()=15

  6+()=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我們已經(jīng)學過減9、減8和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

  學生說出得數(shù)后再指名一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13-6=□.【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計算13-6怎樣想?

  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括號和□中填上適當?shù)臄?shù),再指名中下生說一遍想的過程.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shù)是多少?

  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shù)(可手指例題示范),那么想出來的這個數(shù)(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shù).

  三、全課小結(jié).

  引導學生總結(jié)十幾減6的口算.

  隨堂練習【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做一做第1題,出示投影.

  (1)引導學生看圖說意,列式計算.

  (2)學生填書.

  2.做一做第2題,加減法對比練習.分組進行.

  6+5=6+8=6+6=

  11-6=14-6=12-6=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怎樣的..

  6+□=136+□=156+□=16

  13-6=□15-6=□16-6=□

  布置作業(yè)

  練習四第3~5題.

  3.11-6=17-8=18-9=

  14-7=15-6=16-7=

  4.9+4=12-6=7+5=

  11-7=6+8=16-9=

  5.學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

  板書設(shè)計

  探究活動

  游戲: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復習20以內(nèi)的減法.

  游戲準備

  教師制作如下的數(shù)字卡和算式卡:

  游戲過程

  1.教師發(fā)下數(shù)字卡和算式卡.

  十幾減6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guān)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zhì)量。

  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jié)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chǔ)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jié)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jié)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zhì)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zhì)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lǐng)學生進行驗證。

  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yīng)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zhì)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

  四、反思,拓展升華

  1、: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zhì)量要使結(jié)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后記:進行兩袋食鹽重量的測量,1千克與1000克相等,從而推出1千克=1000克,2千克=0克,練習時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換算。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測量鋼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guān)系。

 �。�、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教具:米尺、1分硬幣

  學具:格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謎語引入。

  身穿花衣裳,

  個子細又長。

  寫出漂亮字,

  需要它幫忙。

  同學們開動小腦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誰呢?

  對了,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們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鉛筆有多長.(板書課題)

 �。病⑻釂栆�。

  看看誰有超強的記憶力,想一想,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還有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我發(fā)現(xiàn)尺子上還有1小格1小格,僅有米、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是顯然不夠的,在測量或表示物體長度的時候,有時還需要比厘米還小的單位,有時也需要更大的單位,你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嗎?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研究。

  二、動手實踐,小組合作。

 �。薄⒐酪还�。

 �。ǎ保┬〗M里說一說,你是怎么估計的。

  課前老師都讓每個小組準備了一枝鉛筆,快把它找出來,放在桌面

  上,請同學們睜大眼睛,結(jié)合已有的測量經(jīng)驗估測一下,這枝鉛筆有多長?填在書中表格里。

  (設(shè)計意圖:教師課前富有神秘感的設(shè)計安排,學生會感到新奇有趣,估算的熱情空前高漲,教師給予學生獨立觀察估計的時間和空間.)

  (2)交流、匯報。

  師:說說你是怎么估出來?

  生:我的手從拇指到中指大約是10厘米,我的鉛筆有兩個這樣子的

  長,所以我估計這根鉛筆20厘米長。

  生:我估計這根鉛筆的一半是10厘米,所以我估計我根鉛筆有20

  厘米長。

  生:老師,我是用中指估計的,我的中指大約有6厘米,這根鉛筆大

  約有3個這樣的長還多一點,所以我覺得這根鉛筆有19厘米長。

  生:老師,我看了看,這么長(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覺得鉛筆大約是

 �。玻袄迕�。

  生:1厘米是這么長,我看這根鉛筆這么長,應(yīng)該有18個這樣的1

  厘米,我也覺得這根鉛筆大約有18厘米長。

  (設(shè)計意圖:學生意見可能會不統(tǒng)一,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個人意見,只要說的有道理,就要給予肯定,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會針對別人的發(fā)言補充自己的意見。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

  2、量一量。

  (1)看來同學們估的長度都不一樣,要想知道這枝鉛筆到底有多長,你能想出好辦法嗎?這們大家就不會再有爭論了。(用尺子量)

 �。ǎ玻﹦邮謱嵺`。大家都把尺子拿出來,量一量,并把結(jié)果填在書中

  的.表格里。

  (3)匯報結(jié)果。

 �。ǎ矗┱f一說你估計的跟你量出來的數(shù)據(jù)相差多少,以后要注意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通過實測來看看估測驗結(jié)果,讓學生感受測量的過程、思想和方法,發(fā)展空間觀念。)

 �。�、說一說。

 �。ǎ保�、你們知道10厘米是多長嗎?用手比給老師看一下。

  老師告訴大家,你們用手比出來的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10厘米就是1分米。)

  (2)認識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長度單位,在國際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嗎?

 �。▽W生質(zhì)疑。)

  生:我知道,我看書本的,是dm。

  生:老師,分米是什么呢?

  生:分米要怎么量呢?

  師介紹。

  師: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你們知道怎么表示嗎?

  生:1分米=10厘米。(還有的的學生舉起了手)

  生:我還知道3分米是30厘米。

  生:我也知道70厘米是7分米。

  生:我想1米=100厘米,那1米=10分米,老師你說對嗎?

  生:老師,我看到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我想厘米滿10向分米進1,要是分米滿10就向米進1。那米滿10要向什么進1?

  師:你們能把這些長度單位從大到小排排隊嗎?

  板書:米 分米 厘米

 �。保� 10

  全班齊讀公式。

 �。ǎ常⿲嵺`活動。

  A、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之間的距離也是1分米。

  生:從1-10。

  生:我有意見,應(yīng)該是從1-11,這樣才是10厘米。

  生:我是從3數(shù)到13的。

 �。隆⒆屛覀冇梅置鬃鲉挝涣恳涣拷淌依镂矬w的長度。

  D、指名匯報。

 �。ㄔO(shè)計意圖:在學生觀察、討論歸納出分米和厘米間進率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又讓學生結(jié)合測量具體物體的實踐,體驗出1分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表象,從而建立起新的認知結(jié)構(gòu)。)

  三、認識毫米。

  1、量一量。

  師:你們有橡皮嗎,請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長?

  生匯報。

  生:我量出來,比2厘米還多一點點。

  生:我也是,我量出來不是剛好4厘米,還多一些。

  師小結(jié):用厘米作單位量比較小的物體,有時不是整厘米數(shù),這樣子量出來就得不到準確的結(jié)果了。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物體的長度,你們有什么辦法?那么誰知道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是多少?

 �。病� 一議。

  i.1毫米到底有多長?它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一起在觀察和操作中獲得這些知識吧。(出示表格)

  觀察刻度 厘米數(shù) 中間小格個數(shù) 每小格長度 共有幾毫米

  0-1

 �。矗�

 �。梗�

  ii. 觀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討論厘米與毫米的關(guān)系。

  師生共同完成1組,再讓學生自己實踐。

  生:我發(fā)現(xiàn),從4-5也是1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樣了。

  生:我也發(fā)現(xiàn)了,從0-1、4-5、9-8相減一下,就全都是1

  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樣了。

 �。�、說一說。

  師請大家繼續(xù)觀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長?用手比一比。

  生:就像兩個手指的那條縫。

  師:估計一下桌面上的學具,哪一個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動手量一

  量,檢驗一下你的判斷準確嗎?

  b)量一量。

  大家已經(jīng)認識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現(xiàn)在我們以毫米為單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長度。

  學生匯報。

  這次量的結(jié)果與開始比,哪一個數(shù)據(jù)更準確呢?

  c)想一想。

  師: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東西也是1毫米。

  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雞蛋的厚度。鉛筆中間那根鉛。指

  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

 �。ㄔO(shè)計意圖:認識毫米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操作,針對操作中的存疑,而進行巧妙的設(shè)穎,不斷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動力,向未知領(lǐng)域探索、沖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出示主題圖,引出課題。

  問:圖中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松鼠采松果,板書課題:采松果

  2.觀察主題圖,提問題。

  你能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一共采了多少個?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二、解答問題。

  1.你能根據(jù)“一共采了多少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列出算式嗎?

  學生說,板書:25+4= 25-4=

  得多少?怎樣想?小組討論,匯報。

  2.操作驗證。

  (1)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書:5+4=9 20+9=29

  (2)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撥計數(shù)器練習。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業(yè)。

  1.圖意提問題。原來有19個草莓,吃了9個,還剩多少個?

  列式:19 – 9 = 10(個)

  2.第2題:觀察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計算并照樣子寫一組算式。

  3.根據(jù)“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這個問題列式。

  25-2 = 23(米)

  4.獨立完成第3、5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8—6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認識圖形的學習方法,增強空間觀念,提升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操作、比較,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長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認識它們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觀察情境,揭示課題

  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到處都能見到。(出示教室場景圖)你能很快找出圖中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嗎?

  學生交流時,課件相應(yīng)地顯示學生說到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之后,完整地顯示圖中能看到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揭示課題:這些圖形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板書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課件再現(xiàn)由具體實物抽象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數(shù)學中的平面圖形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二、由表及里,自主探究

  1、長方形和正方形邊、角的數(shù)量。

  談話:(指課件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看起來給你怎樣的感覺?

  引導:這種感覺實際上是由它們的`基本特征決定的。要研究一個圖形的基本特征,一般可以從組成這個圖形的邊和角來考慮。每個人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說一說它們是幾邊形?有幾個角?

  【設(shè)計意圖】教師的設(shè)問頗具啟發(fā)性,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觀感受,意在激活學生經(jīng)驗層面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感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由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首先表現(xiàn)在邊和角的數(shù)量上,因此,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多邊形的認識,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開始探究。

  2、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邊、角的特點。

  提問: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猜一猜,它們的邊和角各有什么特點?

  【設(shè)計意圖】這里,學生猜想的基礎(chǔ)是觀察。猜想的結(jié)果其實并不重要,激發(fā)學生觀察的內(nèi)在需要顯得更有必要。

  3、驗證長方形邊的特征。

  引導:剛才你們認為長方形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也相等,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呢?

  指名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談話:老師在學具袋里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試著用剛才說的這些方去驗證你們猜想。

  小組活動后匯報,估計學生可能采用以下方法:

 �。�1)用直尺測量。

  演示:指定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演示測量的過程,并告訴大家測量的結(jié)果。

  提問:通過測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強調(diào):通過測量,這個小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相等。

  (2)用折的方法。

  演示:學生上來在實物投影上演示“折”的過程。

  提問:折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將上下兩條邊對著折,左右兩條邊對著折)通過折,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如果學生還有其他的方法,也鼓勵他們進行展示和交流。

  引導:剛才我們驗證了兩個長方形,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也相等。其他小組也發(fā)現(xiàn)這個結(jié)論了嗎?有沒有哪一個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長方形上下兩邊或者左右兩邊不相等的情況?

  小結(jié):如果僅僅研究一兩個長方形,可能還不能下結(jié)論。我們?nèi)嘌芯苛耸畮讉€大小不同的長方形,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也相等。(板書)

  介紹:(邊說邊指)長方形上下兩條邊的方向是對著的,這兩條邊可以說成是“對邊”,左右兩條邊也是對著的,這兩條邊可以怎樣說?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剛才得到的結(jié)論改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9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體驗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9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編制9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熟記口訣。

  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激趣揭題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課件出示情境圖: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分單打和雙打兩種,其中雙打需要兩個隊員合作,請看情境圖。

  (2)計算人數(shù):你知道圖中共有多少名運動員嗎?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說說想法:我們知道一幅圖有4人,這里有幾個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4)回顧口訣:我們都學了哪些乘法口訣呢?(2—8的乘法口訣)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繼續(xù)學習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構(gòu)建新知

  1.主動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國有一項傳統(tǒng)的運動項目──賽龍舟(課件一條接一條地演示賽龍舟情境圖)

 �。�2)收集信息:觀察情境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有9條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問:分組自主提出問題,并嘗試列式。如:2條龍舟上有多少人?3條龍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匯報:學生的式子可能有兩種:連加或乘法。如果有連加的算式,可以引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板書每個乘法算式)

  2.自編口訣

  (1)討論乘法算式的積。

  ①出示數(shù)軸,讓學生填一填。

 �、诟鶕�(jù)乘法意義讓學生說一說。如:2×9可以表示幾個9相加。

 �。�2)自編9的乘法口訣。

  (3)根據(jù)9的乘法口訣寫出對應(yīng)的另一個乘法算式。

  3.多種形式,熟記口訣

 �。�1)找規(guī)律:

 �、儆^察相鄰兩個乘法口訣的差是幾?

 �、诳磮D找規(guī)律:10個方格中有9個五角星,1個空格

  學生小結(jié):9乘幾就等于幾十減幾。

  ③手指記憶法。

  a.課件出示教材第81頁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師邊介紹邊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c.學生練習手指記憶法。

 �。ㄗ⒁猓毫艚o學生足夠的時間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口訣。)

  (2)對口令:同桌之間玩對口令游戲。

  (3)背口訣:同桌互背口訣。

 �。ㄈ⿲W以致用,鞏固口訣

  1.基礎(chǔ)應(yīng)用

  (1)完成教材第80頁“做一做”。鞏固學生對的口訣的應(yīng)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

  2.提升練習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紅色圈出來,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綠色圈出來。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ㄋ模┛偨Y(jié)全課,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詳細介紹:

  教案示例

  課題:十幾減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6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6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6+4=6+5=6+6=6+7=

  6+8=6+9=6+10=

  2.()里應(yīng)填幾(出示投影)?

  6+()=106+()=116+()=12

  6+()=136+()=146+()=15

  6+()=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我們已經(jīng)學過減9、減8和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

  學生說出得數(shù)后再指名一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13-6=□.【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計算13-6怎樣想?

  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括號和□中填上適當?shù)臄?shù),再指名中下生說一遍想的過程.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shù)是多少?

  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shù)(可手指例題示范),那么想出來的這個數(shù)(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shù).

  三、全課小結(jié).

  引導學生總結(jié)十幾減6的口算.

  隨堂練習【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做一做第1題,出示投影.

  (1)引導學生看圖說意,列式計算.

  (2)學生填書.

  2.做一做第2題,加減法對比練習.分組進行.

  6+5=6+8=6+6=

  11-6=14-6=12-6=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怎樣的..

  6+□=136+□=156+□=16

  13-6=□15-6=□16-6=□

  布置作業(yè)

  練習四第3~5題.

  3.11-6=17-8=18-9=

  14-7=15-6=16-7=

  4.9+4=12-6=7+5=

  11-7=6+8=16-9=

  5.學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

  板書設(shè)計

  探究活動

  游戲: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復習20以內(nèi)的減法.

  游戲準備

  教師制作如下的數(shù)字卡和算式卡:

  游戲過程

  1.教師發(fā)下數(shù)字卡和算式卡.

  十幾減6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guān)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zhì)量。

  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jié)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chǔ)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jié)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jié)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zhì)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zhì)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lǐng)學生進行驗證。

  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yīng)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zhì)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

  四、反思,拓展升華

  1、: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zhì)量要使結(jié)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后記:進行兩袋食鹽重量的測量,1千克與1000克相等,從而推出1千克=1000克,2千克=0克,練習時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