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精】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設計說明
圓的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圓,了解半徑和直徑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鑒于本課時的教學屬于計算公式的教學,在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逐層展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jù)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引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嘗試,在嘗試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動手實驗,突破關鍵。
理解和認識圓周率是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關鍵。教學時用較多的時間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探究和認識圓周率,讓學生在猜測、實驗、驗證、計算、交流中發(fā)現(xiàn)和認識圓周率,理解周長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圓形硬紙板、圓規(guī)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認識圓的周長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兩輛車,車輪的大小不一樣。
師:明明和剛剛分別騎著自行車和踏板車,如果輪子只滾動一圈,哪個滾得遠?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車輪越大,滾一圈就越遠。
2.引入:在課前,我們通過學情檢測卡的內(nèi)容,已經(jīng)了解了車輪滾一圈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的周長。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本冊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 理解分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shù)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2. 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zhì),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 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圓規(guī)畫圓;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5. 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6. 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shù)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shù)的簡單實際問題。
8. 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表示數(shù)據(jù)。
9. 經(jīng)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形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12. 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第一單元 位置
單元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內(nèi)容 位置(一) 新授課 新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 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 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qū)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我們?nèi)嘤?3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fā)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 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學例1
。1) 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 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diào)先說列后說行)
(3) 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 小結例1:
。1) 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shù)據(jù)?(2個)
(2) 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shù)據(jù)表示列,第二個數(shù)據(jù)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 練習:
。1) 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 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 教學例2
。1) 我們剛剛已經(jīng)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F(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 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學生根據(jù)書上所給的數(shù)據(jù),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三、 練習
1、 練習一第4題
。1) 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學生依據(jù)所給的數(shù)據(jù)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 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shù)據(jù)找出相應的位置
3、 練習一第6題
(1) 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 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shù)據(jù)發(fā)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shù)據(jù)也發(fā)生了改變?
。3) 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shù)據(jù)發(fā)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shù)據(jù)發(fā)生改變)
四、 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nèi)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 作業(yè)
練習一第1、2、5、7、8題。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P61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產(chǎn)生過程,了解其特點,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繪制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
2、能根據(jù)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測,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提高學生的統(tǒng)計能力。
重點難點:
體驗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印入,復習舊知
1、問題情境
根據(jù)5天的訓練成績,選拔一位同學去參加學校的跳繩比賽。
張明: | 201 | 205 | 208 | 213 | 217 |
王星: | 206 | 204 | 210 | 209 | 202 |
2、學生說理
為什么要選擇張明去參加。
3、引導轉換,復習舊知
你覺得用什么統(tǒng)計圖來表示比較合適?
4、簡單讀圖,感悟趨勢
呈現(xiàn)張明和王星跳繩成績統(tǒng)計圖,學生讀圖,簡述趨勢,得出淘汰王星的結論。
二、學習新知,初步感悟
1、制造沖突,引發(fā)思考
。1)呈現(xiàn)劉輝的成績的折線統(tǒng)計圖,分析其進步趨勢。(數(shù)據(jù):204 206 208 212 216)
(2)設問:如果張明和劉輝要一決高下,誰獲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呈現(xiàn)兩張統(tǒng)計圖,讓學生交流。
(3)引發(fā)思考
我們能不能再想個辦法,對這兩張圖做個處理,使得我們能一下子就看出張明比劉輝進步得更快?
2、喚醒舊知,初步感悟。
。1)直接過度。
把兩張折線統(tǒng)計圖合并在一起。(合并后,兩條折線都是白色)
(2)細節(jié)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種顏色的折線無法區(qū)別兩人成績。
揭題: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板書)
。3)感悟優(yōu)點。
相比剛才兩張統(tǒng)計圖,你覺得它有什么優(yōu)點?(便于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變化趨勢)
三、加深體驗
呈現(xiàn)王芳7~15周歲體重變化情況統(tǒng)計圖。
觀察這張圖,你了解到了什么?
在原圖上加一條“標準體重”折線
再讓學生評價一下王芳的體重發(fā)展情況?
四、鞏固練習
出示題目:中國和美國在第25~29奧運會獲金牌情況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
中國: | 16 | 16 | 28 | 32 | 51 |
美國: | 37 | 44 | 39 | 35 | 36 |
(1)讓學生繪制成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只描點連線)
(2)學生獨立繪圖。
。3)讀圖練習,再次體驗。
。4)根據(jù)“中國是否可能在第30屆奧運會上金牌繼續(xù)保持第一”。引導學生觀察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中反映兩國奪金趨勢。
五、練習。
P63 試一試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第一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展開圖,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和對具體實例的觀察,了解體積(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計量單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實際大小的觀念,會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
3、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操作、猜想、驗證、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以及體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與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4、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5、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與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實際大小的觀念,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以及體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時安排:
14課時
第1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1)
教學內(nèi)容:P1、2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來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點、線、面的特
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及正方體的棱,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的能力及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課前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具和學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1
。1)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學生交流。
。2)教師出示長方體教具
長方體有幾個面?分別是哪幾個面?
每個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學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結果。
教師指出:因為我們最多只能看見它的三個面,所以在畫長方體的時候一般畫三個面。
教師指導學生畫長方體的立體圖,并介紹它的棱與頂點,學生和教師一起操作。
長方體有幾條棱和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個學生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認識一下,并在小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及時板書。
頂點:8個
棱:12條,分三組,每組的長度相等。
面:6個,相對面的形狀完全一樣。
學生對照自己的教具再說說長方體的點、線、面的特征。
教師進一步介紹學生認識長、寬、高并板在圖中板書。
2.完成相應的練一練
3.完成練習三的第1題
學生直接在小組里交流。
二、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2
。1)出示正方體的教具,問: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和幾個頂點它們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讓學生模仿例1的學習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體的特征。
。2)交流學習的結果,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3)比較長、正方體的特征的異同
學生根據(jù)板書,結合立體圖形,小組討論交流。
匯報討論的結果,教師用集合圖表示它們的關系。
2.完成相應的練一練。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的第2題
指名學生口答,集體評講。
2.完成練習一的第3題
(1)學生觀察后判斷哪個是長方體?哪個是正方體?
。2)學生直接口答。
。3)重點說說其余的幾個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練習一的第4題
讓學生先分別指出它們的長、寬、高各是哪條線段,然后說
說各是多少?
四、課堂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一的第4題。
教學反思
第2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
教學內(nèi)容:P3例3、“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一第5-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根據(jù)所給的長方形
的特征判斷它們能否組成長方體或正方體。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立體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難點:認識長方體的側面展開圖。
課前準備:剪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誰能對著模型再來介紹一下?
指名說說,全班交流補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學們說的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還有什么特征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進行學習。
出示正方體紙盒:
你能夠沿著這個正方體的棱把這個正方體紙盒剪開嗎?
要求:剪的時候要沿著棱剪,并且各個面要互相聯(lián)在一起。
學生嘗試操作。
小組里交流。
(2)這個長方體紙盒你也能夠沿著棱把它剪開嗎?
學生獨立操作。
看看長方體的展開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觀察交流。
追問:你能從展開圖中找到3組相對的面嗎?
。3)完成練一練第1題
標注完后引導學生具體說說思考的過程。
(4)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再動手操作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6題
學生小組交流,獨立操作驗證。
2.完成練習一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學有余力時可完成思考題
啟發(fā)學生思考:要圍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需要幾張硬紙片,這幾張硬紙片的形狀、大小有什么聯(lián)系?
讓學生通過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什么是重點?
五、作業(yè)
1.練習一第5、8、9題。
2.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紙盒。
教學反思
第3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
教學內(nèi)容:P6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理解表面積的含義,能正確計算6個面完整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長方體教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談話:前兩節(jié)課我們探索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這幾個面之際有什么關系?他們可以分為幾組?正方體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6: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嗎?
追問: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與這個長方體各個面有什么關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在交流中明確: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就可以了。
(2)啟發(fā):請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模型思考,根據(jù)長方體的特征,可以怎樣計算這六個面的面積之和?
。3)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4)比較小結:這兩種方法都反映了長方體的什么特征?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要根據(jù)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關的長和寬)
。5)提出要求:用這兩種方法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都是可以的,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
2.探究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談話:根據(jù)長方體的特征,我們解決了做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的問題,如果紙盒是正方形的你還會解決同樣的問題嗎?
。2)學生獨立嘗試解答。
。3)組織交流反饋,提醒學生根據(jù)正方體的特征進行思考。
3.揭示表面積的含義
我們剛才在求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紙板的問題時,都算出了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三、應用拓展
1.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列式和題中的直觀圖具體說明思考的過程。
2.做練習二第1題
讓學生看圖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說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并核對相應的面積計算是否正確。
3.做練習二第2題
讓學生獨立依次完成兩個問題,適當提醒學生運用第(1)題的結果來解答第(2)題。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樣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與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
五、作業(yè)
練習二第3、4題。
教學反思
第4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2)
教學內(nèi)容:P7例5和“練一練”,練習二第5-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學會運用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求物體的4
個或5個面的面積之和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增強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重點:根據(jù)所求問題的具體特點選擇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根據(jù)所求問題的具體特點選擇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長方體教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誰能說說什么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指名回答。
提問:長方體的表面積怎樣求?正方體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指名讀題。
啟發(fā)思考:要求制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實際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樣計算呢?
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選擇一種想法算出結果。
集體交流訂正。
2.出示練一練
讀題后啟發(fā)學生思考:
這兩個紙盒各用多少平方厘米紙板是那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5題
直接在書上填寫。完成后集體核對。
2.完成練習二第6題
學生自己讀題。
啟發(fā)思考:解答這個問題是求那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根據(jù)給出的條件,這幾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獨立解答。
3.完成練習二第8題
先畫出昆蟲箱的示意圖。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需要木板和紗網(wǎng)各多少平方厘米分別求的是幾個面的面積?哪幾個面?
4.完成練習二第9題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說說如果要給教室進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積?再結合題目進行解答。
學生列式,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覺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業(yè)
練習二第5、7題
思考題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教學反思
第5課時:體積和體積單位(1)
教學內(nèi)容:P10-11例6、例7,“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猜測、驗證等活動過程,體會物體是占有空間
的,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小的,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能直觀比較物體體積或容器容積的大小。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觀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課前準備:直尺,木條。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6
1.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到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教師按書中過程操作。問:為什么會剩一些水?引導學生認識到桃子占有一定的空間。
如果改用其它的物體呢?再實驗。
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2.通過實驗使學生體會到物體所占的空間是有大小的。
出示兩個完全一樣的玻璃杯,邊操作邊講述:一個里邊放荔枝,一個里邊放桃。想一想:哪個里面放的水會多些?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想一想,兩個杯里都裝了物體,為什么倒進去的水有多有少呢?
學生交流。
小結:物體不僅占有空間,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
3.揭示體積的含義
出示3個大小不同的水果,問:哪個占的空間大?把它們放在同樣大的杯中,再倒?jié)M水,哪個杯里水占的空間大?
學生獨立思考后讓同組的同學交流。
通過剛才的三次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揭示體積的含義,并讓學生舉例。
二、教學例7
1.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書盒子,拿出書盒里的書,問:你能看出哪個盒子里的書的體積大一些嗎?
教師講述容積的含義,并問:這兩個盒子,哪個的容積大,為什么?
2.完成“試一試”。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三、鞏固提高
1.完成“練一練”第1、2題.
先做第1題:直接判斷,并讓學生從體積、容積的含義上說明原因。再做第2題,讓學生從容積的含義上進行解釋。
2.完成練習三第1-4題
四、全課小結: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
教學反思
第6課時:體積和體積單位(2)
教學內(nèi)容:P12-13例8和“練一練”,練習三第5-10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實際大
小的表象,能正確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
2.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經(jīng)歷觀察、思考、探究等學習活動過程,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點:認識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實際大小的觀念。
課前準備:棱長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體各一個。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容器各一個,1升和5毫升的量杯各一個,學生每人準備6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體積和容積,誰能說一說什么是體積,什么是容積?
指名說說,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如例8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你能說說什么是它們的體積嗎?
指名回答。
觀察這兩個圖形,你知道他們哪個的體積大嗎?
學生猜測。
當學生有爭議時,引導:
想一想,我們學習平面圖形時,是怎樣比較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突出:可以想把它們分割成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再進行比較。
小結:為了準確測量或計量體積的大小,要用同樣大的正方體作為體積單位。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
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你能根據(jù)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體積單位嗎?
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逐次板書:常用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隨板書出示相應的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認識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請同學們?nèi)〕鲎约簬У?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觀察它們的形狀、大小,量一量它們的棱長各是多少。
板書: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體積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體積有多大,身邊什么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認識立方米.
先讓學生根據(jù)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個怎樣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教師用棱長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感受1立方米的空間有多大。
。3)說明:升和毫升也是體積單位。不過它是用來計量液體的體積的。
直觀演示:1立方分米就等于1升。
由此得出;1立方厘米等于1毫升。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同桌互相說一說,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6題
指名說說三個圖形分別表示什么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3.完成練習三第7題
學生自己數(shù)一數(shù),集體交流。
4.成練習三第8、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三第10題。
學生觀察,根據(jù)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這些木塊擺放的情況,瑞得出體積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練習三第5題和思考題
教學反思
第7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1)
教學內(nèi)容:P16-17例9、例10,“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數(shù)學活動中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能運用公式正確
計算它們的體積,并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課前準備:學生每人準備30個左右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可分割的長方體模型,問:你能告訴大家它的體積是多少?
說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分割演示后設疑,并揭示課題。
二、操作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出示例9,要求學生四人一組,用準備好的正方體搭出四個不同的長方體,并編號。
2.讓學生觀察并交流。
。1)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用了幾個小正方體,怎樣很快知道所用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
。3)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3.在小組里根據(jù)拼搭的長方體的數(shù)據(jù)填表。
長/厘米
寬/厘米
高/厘米
正方體的個數(shù)
體積/立方厘米
長方體1
長方體2
長方體3
長方體4
根據(jù)表格,引導分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拼搭出的長方體的體積跟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
4.引導學生猜想: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三、再次探索,驗證猜想。
1.出示例10,讓學生擺出例10中的三個長方體,并提問:各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
2.讓學生動手操作,先想一想,再數(shù)一數(shù),看看一共用多少個正方體。
3.課件演示。
4.如果讓你擺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你能說出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嗎?
四、引導概括,得出公式
1.你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如何求長方體的體積。
交流得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板書文字公式和字母公式
2.啟發(fā)引導
正方體是長方體的特殊形式,你能根據(jù)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讓學生嘗試,再交流得出,并閱讀26的說明。
五、應用拓展,鞏固練習
1.做“試一試”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先說說公式,再說說是怎樣列式的。
做“練一練”第1題。
先觀察,后獨立計算。
2.做“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選擇幾個式子說說其表示的意思,再口算。
3.做練習四第1題
學生獨立解決后由學生逐一評講。
六、課堂作業(yè)
練習四第2、3題。
教學反思
第8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2)
教學內(nèi)容:P18例11和“練一練”,練習四第4-8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溝通正方體和長方體體積公式,并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
得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這一公式,會用次公式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用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通過學習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應用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統(tǒng)一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統(tǒng)一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1)長5米、寬4米、高4米
。2)棱長5厘米
2.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它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呢?
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通用的體積計算公式
1.出示例11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對照公式,問:這里的長×寬和棱長×棱長分別求的是什么?
你能指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嗎?怎樣求它們的底面積?
2.小組討論;如果已知長方體的底面積和高,能求出長方體的體積嗎?怎樣求?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如果已知正方體的底面積和高,是否也能求出正方體的體積呢?怎樣求?教師板書完整。并用字母公式表示。
3.完成“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先計算底面積再計算體積。
第2題,問:這道題的條件是什么?利用哪個公式來計算體積?
學生各自計算,指名板演,共同評議。
三、鞏固提高
1.做練習四第5題
學生分析后獨立計算,集體評講。
2.做練習四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3.做練習四第7題
讀題理解題意,用方程獨立解答,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四第4、8題。
教學反思
第9課時:體積單位間的進率(1)
教學內(nèi)容:P19例12和“練一練”,練習四第9-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
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會正確運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shù)的變換。
2.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
握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根據(jù)進率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掛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3)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你能猜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二、自主探索,驗證猜測
1.教學例12
。1)掛圖出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
(2)這兩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否相等?你是怎樣想的?
。3)用圖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
學生分別算一算,然后在班內(nèi)交流。
。4)根據(jù)它們的體積相等,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5)誰來說一說: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用同樣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嗎?
學生小組討論,班內(nèi)交流
3.小結:你能說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4.你能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解釋為什么1升=1000毫升呢?
三、鞏固深化
1.出示練一練的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
班內(nèi)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2.出示練習四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班內(nèi)交流。
出示練習四第10-12題
學生獨立完成,班內(nèi)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出示練習四第13題。
學生讀題,思考:兩個容器各能盛水多少毫升是求什么?也就是兩個長方體的什么?獨立完成,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總結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四第14題
教學反思
第10課時: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2)
教學內(nèi)容:P21-22練習四第15-19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體積及容積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會正確運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shù)的變換。
2.提高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shù)的變換。
教學難點: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掛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復習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容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3.容積和體積單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15題。
讓學生先分別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再讓學生分別算出它們的體積和表面積。
集體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16、17題。
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紙板”就是求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求“需要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學生分析后逐題解答。
3.做練習四的第18題
求第1個問題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求“需要多少泥土”就是求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條”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學生再分析的基礎上逐題解答。
三、本節(jié)課總結
四、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四的第19題。
五、指導解答思考題。
讀題后討論:“表面積比原來增加56平方厘米”是哪部分的面積?這部分面積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嘗試解答。
六、閱讀“你知道嗎”內(nèi)容。
教學反思
第11課時:整理與練習(1)
教學內(nèi)容:P23“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熟練進行體積和容積單位間的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及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
解決實際問題。
2.提高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對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完善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知結構。
教學難點:對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完善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知結構。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整理
長方體和正方體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聯(lián)系?
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分別指什么?常用的體積和容積的單位有哪些?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解決有關表面積的實際問題要注意什么?
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正方體體積公式和她有什么聯(lián)系?
學生逐題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
二、練習與應用
1.做練習與應用的第1題
先判斷是什么立體圖形,并說說你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估計哪個立體圖形的體積最大,再計算它們的體積。驗證自己的判斷。
分別計算它們的表面積。
2.做練習與應用的第2題
讀題,仔細觀察,讓學生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兩次的讀數(shù)分別是多少?這能說明什么?增加的實際上是什么體積?
3.做練習與應用的第3題
讓學生先說說名數(shù)互化的方法,再觀察每題是把什么名數(shù)改寫成什么名數(shù)。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4.做一個長8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至少需要鐵絲多少厘米?(接頭忽略不計)。如果做一個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呢?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評講。
5.用一根長48厘米的鐵絲做一個正方體的框架,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最大是多少?如果改做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體,高應該是多少?
學生自己解答,求高時可提示用方程去解答。
6.小結
三、課堂練習
1.0.2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820立方分米=()立方米
3200立方厘米=()毫升=()升
5.14升=()毫升=()立方厘米
2.用72厘米長的鐵絲做一個正方體框架,框架的棱長是多少?所有
的面貼上紙,要貼多大的面積?所占的空間是多大?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與應用”第4-6題。
教學反思
第12課時: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nèi)容:P24-25“練習與應用”第7-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及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問題。
2.提高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練習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我們來說說它們的實際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時要用到這些知識?下面這幾道題中哪些知識的應用?
1.做練習與應用的第7題
(1)學生讀題,討論:這兩個問題分別求的什么?
。2)學生回答后獨立計算。
集體評講。
2.做練習與應用的第8題
。1)學生讀題,獲取題中已知信息。
。2)說說問題實際上是求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評價。
3.補充練習
。1)一個無蓋的正方體硬紙盒,棱長4.5厘米,做這個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它的容積是多少?
。2)一個長方體汽油桶,高0.5分米,底面是邊長4分米的正方形,做這個汽油桶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如果每升油2.5元,這桶汽油價值多少元?(桶的厚度忽略不計)
。3)把一個棱長60厘米的正方體鋼材,鍛造成橫截面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體鋼材,鍛成的長方體鋼材長多少米?
以上各題,學生讀題后各自練習,集體評講。
4.完成思考題
先讓學生思考:哪個地方的小正方體三面涂色?哪個地方的小正方體二面涂色?哪個地方的小正方體一面涂色?
然后再根據(jù)它們所在的位置去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
二、課堂練習小結
三、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與應用的第9、10題
教學反思
第13課時:整理與練習(3)
教學內(nèi)容:P25“探索與實踐”第11-13題。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中再次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頂點和棱的特點。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
3.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探究新知識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教學重點:數(shù)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應用第11題
可以先出示一個長方體框架,讓學生觀察它的特征
引導學生思考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框架時,應該怎樣選料。
做好后組織相應的展示和交流,讓學生介紹自己選料時的思考過程
二、練習與應用第12題
出示學生在課前收集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和交流。
三、評價與反思
先讓學生閱讀表中的評價項目,然后回憶學習每部分內(nèi)容時的表現(xiàn),對自己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
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四、作業(yè)
練習與應用第13題及思考題。
教學反思
第14課時:表面涂色的正方體
教學內(nèi)容:P26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積累由特殊到一般尋找數(shù)學規(guī)律的數(shù)學經(jīng)驗。
2.進一步培養(yǎng)用分類計數(shù)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找出小正方體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一面、兩面、三面涂色小正方體個數(shù)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規(guī)律。
課前準備:27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談話:課前,我們通過魔方認識了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相關情況,誰能說說在魔方中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部件分別處在魔方的什么位置?能不能通過旋轉把魔方中三面涂色的部分移到兩面涂色或只有一面涂色的位置?
看來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位置是確定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跟表面涂色有關的正方體的計數(shù)問題。
板書:分類計數(shù)。
課件出示問題:
把一個表面都涂上顏色的正方體木塊,切成64塊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2)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二、探究正方體中表面涂色的小正方體
(一)棱長為4的正方體
提問: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處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體才會是三面涂色的?(課件顯示)閉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什么位置。
提問: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處在什么位置?(課件顯示)
這個數(shù)據(jù)可以通過怎樣的計算獲得?
提問: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處在什么位置?(課件顯示)這個數(shù)據(jù)該通過怎樣的計算獲得?
追問: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處在什么位置?它的個數(shù)該如何計算?
引導:將大正方體剝?nèi)ァ氨砥ぁ,剩下的是什么樣?
指出: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大正方體的中間。
兩種算法:64—8—24—24=8(個),2×2X2=8(個)。
操作教具,驗證學生的發(fā)現(xiàn):
(1)將處在頂層的4個頂點上的4個小正方體從教具中取下,讓學生見證“三面涂色”。
(2)將處在非底層的8條棱上的16個小正方體取下,讓學生明確計算方法、見證“兩面涂色”。同時追問:還有的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哪里?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廳體,讓學生明確計算方法,見證“一面涂色”。(4)呈現(xiàn)“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由8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棱長為2的正方體)。
(5)將最底層的小正方體按類歸位,驗證計數(shù)的結果及計算方法。
要求:將正方體的棱長各種正方體的個數(shù)及計算方法填在活動記錄表。
引導:計算所需的數(shù)據(jù)與原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關系?
(二)棱長為3的正方體
學生自主完成,將探究結果填在活動記錄表。完成后指名匯報交流。
(三)棱長分別為5、6的正方體
學生自主完成,將探究結果填在活動記錄表,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投影呈現(xiàn)學生的活動記錄結果,通過課件呈現(xiàn)實物加以驗證。引導學生初步發(fā)現(xiàn)正方體表面涂色問題的一般規(guī)律。
(四)棱長為a的正方體
提問:如果棱長為n,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幾個?兩面涂色、一面涂色和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個數(shù)分別怎樣表示?
(五)延伸思考
課件出示問題:將一個長7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木塊表面涂色后,切成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三面涂色、兩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木塊各有幾個?
教學反思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jīng)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圖案,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點:
有條理地表述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準備:
方格紙板、花瓣卡片、彩筆、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出示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師:你覺得這些圖案漂亮嗎?
生:非常漂亮。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圖案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生:不知道
師:其實,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用我們學過的圖形變換中的`方法設計出來的,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的方法?
生:我們學過的圖形變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些方法設計圖案,有沒有信心挑戰(zhàn)一下?
生:有!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出示方格紙板和一個花瓣A卡片
師:我這里有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個花瓣?
生小組內(nèi)討論,自己動手擺一擺,匯報反饋
生1:我在花瓣的右邊畫一條對稱軸,做它的軸對稱圖形B,然后在它們的下面在作一條對稱軸,作AB的軸對稱圖形CD。就得到花瓣的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他說的好不好?好的話掌聲鼓勵。(生鼓掌)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生2:我是這樣做的:以點O為中心,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度,這樣旋轉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的想發(fā)很巧妙啊,誰還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個對稱軸,作花瓣的軸對稱圖形,然后整體旋轉180度。(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真棒!同學們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聰明的小腦瓜看看怎么用這個圖案得到下一個圖案呢?(出示教材第37頁圖2)
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匯報反饋
生1:我把圖A向右平移3格,在把圖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樣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兩個花瓣分為一組,一共有兩組,把他們分別左右平移兩下就可以完成了。
師: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分為上下兩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畫一個圓,然后在一方格的四個角為圓心,以正方形邊長的一半為半徑分別話四個半圓就行了。
師:你的想法非常獨到,可以脫離基本圖形作圖了。
下面我還有個題目想讓你幫幫忙呢。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練一練”第一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移動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一題
生獨立答題,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并演示給大家看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圖案,我覺得數(shù)學很神奇
生:我學會了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方法設計圖案
用我們學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幅圖案,下節(jié)課拿到課堂上來展示展示
板書設計:
圖案設計
對稱 旋轉 平移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內(nèi)容: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及其應用題。
教學目的:在學生初步理解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的基礎上,通過類比的推理方法,形成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就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概念。并掌握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是用這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只列式不計算
1)兩地相距4千米,小明行了4/5千米,還剩多少千米?
2)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照這樣計算,20千克大豆含油多少千克?
二、發(fā)展練習
。1)六(5)班有45位學生,其中男生占3/5,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輛兒童單車,上午賣出了4/9,上午賣出了多少輛?
。3)重量是足球的49,一個足球重1/4千克,一個排球重幾千克?
。4)每小時騎車行11千米,這4小時一共行多少千米?
2、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3、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這批煤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4、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噸,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五、作業(yè):練習四第11—15題。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新課程六年級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89——90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周長的含義,并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教學圓的周長可通過化曲為直的方法進行教學。并且知道圓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可通過直觀演示.實際操作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圓是曲線圖形,是一種新出現(xiàn)的平面幾何圖形,這在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上又深了一層。特別是圓周率這個概念也較為抽象,探索圓周率的含義以及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是教學難點,學生不易理解。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探索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2、運用圓的周長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3、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一些數(shù)學方法。
4、通過介紹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對圓周率研究的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準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具準備:
圓片、鐵圈、繩子、直尺。
教學方法:
觀察、演示、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把準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習愿望。
1、問題從情境中引入:兔子和烏龜進行賽跑比賽,(如圖)兔子繞著直徑為1KM的圓跑一圈,烏龜繞著邊長1KM的正方形跑一圈,你認為它們誰跑的路程長?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圓的周長又該怎么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的周長。(引導揭示課題:圓的周長)
2、化曲為直,測量周長。
。1)(出示鐵環(huán))什么是圓的周長呢?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呢?討論:把鐵環(huán)拉直后測量——“剪開拉直”。
。2)出示水杯(指底面),你能將它“剪開拉直”測量出它的周長嗎?你還能想出什么辦法,將它化曲為直,測量出周長呢?
討論:
方法1:可以用帶子繞圓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測出周長;
方法2:將圓在直尺上滾動一周,測出周長。(板書:“繞線法”和“滾動法”)
。3)學校外面的操場,你能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嗎?(不能)教師再指出黑板上所畫的圓,你還能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量它的周長嗎?(不能)指出:化曲為直在測量圓的周長時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須要尋找一種普遍的方法來計算圓周長的方法。
二、經(jīng)歷探究全程,驗證猜想發(fā)現(xiàn)。
、鍒A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猜一猜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2、驗證: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滾動一周。(如圖)指出哪個圓的直徑最長?哪個直徑最短?哪個圓的周長最長?哪個圓的周長最短?
3、總結:圓的直徑的長短,決定了圓周長的長短。
、鎴A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shù)關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出示內(nèi)接圓圖)對照這幅圖,猜一猜,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幾倍?(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直接觀察可發(fā)現(xiàn),圓周長小于直徑的4倍,因為圓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兩點間線段最短,所以半圓周長大于直徑,即圓周長大于直徑的2倍。)
小結:通過觀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經(jīng)意識到圓的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之間,究竟是幾倍呢?你還能想出辦法來找到這個準確的倍數(shù)嗎?
2、驗證:(小組合作)用繞線法或滾動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求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周長C(毫米)直徑(毫米)的比值(保留兩位小數(shù))討論從表中你們小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3點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三、感受數(shù)學文化,激發(fā)情感教育。
1、介紹祖沖之在求圓周率中做出的貢獻,讓學生想像祖沖之探索圓周率的過程,體驗科學發(fā)現(xiàn)的艱辛、不易。(附:祖沖之在一個直徑3.3333米的大圓里割到正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八邊形,計算出每條邊的長度是0.852毫米。雖然如此,祖沖之并沒有停步,繼續(xù)分割得到正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六邊形,每條邊已經(jīng)和圓周緊密貼在一起了。祖沖之經(jīng)過不懈地努力和嚴謹?shù)挠嬎,終于得到了比較精確的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在3.1415926和3.1418927之間。這個結論在當時的世界上獨一無二,比歐洲人發(fā)現(xiàn)這一結果至少要早一千多年。)
2、介紹計算機計算圓周率的情況。
3、教學圓周率:π≈3.14。
四、歸納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學生討論:(1)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2)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求圓周長的字母公式有幾個?各是什么?
生回答,教師板書:C=πd或C=2πr
利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計算下面各圓的周長
1.d=4cm2.r=1.5m
五、應用圓周長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多媒體出示例1: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指名讀題,自己列式解答(1生板演)
六、鞏固新知。
1、請學生說說怎樣計算圓的周長?用字母又怎樣來表示?如果知道圓半徑怎樣來求圓的周長?用字母怎樣表示?
2、嘗試練習:
、.有一個半徑是5米的圓形花壇,在它周圍每隔1.57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準備多少盆花?
、.已知一棵大樹的周長是9.42米,你能算出它的直徑嗎?
3、完成判斷選擇題。
七、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八、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3、4、5題。
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π≈3.14
c=πd或c=2πr
例1: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c=πd
=3.14×0.95
。2.983
≈2.98(米)
答: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2.98米。
圓形物
周長(C)(毫米)
直徑?(d)(毫米)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保留兩位小數(shù))
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實驗記錄單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shù)。
教學難點:求倒數(shù)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一、引新:
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sh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nèi)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二、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shù)?
2、怎么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3、是不是任何數(shù)都有倒數(shù)?小數(shù)有嗎?帶分數(shù)有嗎?
三、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shù)?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shù)”的話。
3、存在倒數(shù)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shù)。
(2)這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shù),1/80也是倒數(shù)?一個數(shù)能叫做倒數(shù)嗎?
5、概括:倒數(shù)是對兩個數(shù)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shù)是倒數(shù)。
6、總結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四、思考:
0.2的倒數(shù)是多少?
五、小結: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
六、作業(yè):
練習五3—8。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qū)、貧困地區(qū)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民收入增加,人們可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一是支援國家建設,二是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和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nèi)容。
二、新課
1、 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閱讀P99頁的內(nèi)容,自學討論例題,理解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和含義。(例如:小麗20xx年月1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1月1日,小麗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確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小麗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稅后利息:國家規(guī)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稅率納稅。小麗實際得到的1.8元是稅后利息。國債的利息不納稅。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guī)定,根據(jù)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diào)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閱讀P99頁表格,了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學會填寫存款憑條。
把存款憑條畫在黑板上,請學生嘗試填寫。然后評講。(要填寫的項目:戶名、存期、存入金額,、存種、密碼、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方法
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麗的100元錢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學生計算后交流,教師板書:1002.70%3=8.10(元)
(3)三年后取款,小麗能得到8.10元利息嗎?為什么?
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教師指出:1999國家規(guī)定存款時,要按利息的確20%繳納利息稅,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實際能得多少利息嗎?
。4)學生計算后回答,教師板書
利息稅金:8.1020%=1.62元 稅后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時她可以實際得到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練習。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題,學生讀題后,提問:貝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后由學生解答,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9題。
教學總結:
折扣、納稅、利息是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中,折扣是學生們?nèi)粘I钭钍煜さ,教學中,我沒有剝奪孩子們想說的權利,讓他們自由地來說說他們對折扣的理解,并引入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但教學中我沒有說清楚幾折就是十分之幾,因此個別孩子對于七五折這樣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而納稅和利率,則主要是通過公式的掌握教給孩子解題的方法。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各種方法畫圓;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或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解釋圓的特征;
2、使學生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中掌握一些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會畫圓
教學難點:準確認識、掌握圓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具學具:圓規(guī)、直尺、課件、圓紙片、學生自帶一個輪廓為圓的'物體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認識我嗎?了解我嗎?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我這個人有什么特點嗎?看來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物,都應通過觀察接觸研究歸納,才能達到真正認識!
討論套圈兒游戲的規(guī)則引出圓
。ㄐ忌险n!)
一.情景引入、激發(fā)探究興趣
圓在生活中太常見了!許多物體的形狀與圓有關。你能舉個例子嗎?
古人最早是從日月的形狀認識圓的,直到現(xiàn)在人們?nèi)匀幌矚g用日月來形容一些圓的東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設計以及各種平面圖案的設計中,由于用到了圓而格外漂亮!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欣賞、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圓!
課件演示最后抽象出數(shù)學的圓。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圓到底是怎樣一種圖形,有什么特點,以至于生活中如此常見、數(shù)學家如此夸贊它呢?你們想了解它嗎?
首先,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對圓已經(jīng)有了哪些認識?(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基礎,確定教學起點)
二.操作交流、充分感知基礎上自主建構
。ㄒ唬﹦邮謩幽X,體驗和感悟
大家知道怎樣畫圓嗎?
1.圓規(guī)畫圓
滲透畫圓步驟和圓心、半徑作用和定義,介紹字母表示方法。
2.描輪廓畫圓
引出直徑,通過如何確定圓心滲透直徑定義及特點
3.沒圓規(guī)也找不到圓形物體,怎樣畫圓?
、 自制圓規(guī):鉛筆、細繩等;
、 電腦畫圓1:幾何畫板演示滲透圓的定義,并再次滲透圓心作用;
、 電腦畫圓2:幾何畫板演示(用正多邊形逼近圓)滲透極限思想,為后續(xù)學習設伏;
、 畫家畫圓的方法、正方形包絡的方法
小結:看來,畫圓有許多方法,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所選擇!
。ǘ┖献鹘涣,提升和建構
1.請各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教科書和其他材料(包括老師的電腦),對圓心、半徑、直徑的認識做一總結!并把你們總結的成果記錄下來!
2.匯報交流
、倌囊唤M匯報你們對圓心的認識?
、趨R報對半徑的認識
、蹍R報對直徑的認識
3.小結:
兩千年前,我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給圓下了一個定義一中同長也。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介紹圓的數(shù)學符號:⊙
三.鞏固應用、拓展孕伏
。揪毩暎海ǜ鶕(jù)學生情況機動處理)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經(jīng)常應用百分數(shù),如用百分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量比另一個數(shù)量多或少的關系,又如利息與納稅的計算、折扣的設計與計算等。應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可以列式計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這些都是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
全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多,編排6道例題、四個練習以及全單元的整理與練習,大致分成五段教學。
學生分析
在此學習內(nèi)容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百分數(shù)的定義和讀寫、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化、百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shù)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百分數(shù)的應用。
教學內(nèi)容
小學數(shù)學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25-26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比一個數(shù)增加百分之幾的數(shù)”或“比一個
數(shù)減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點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 入
1. 我國有一個非常的科學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嗎?(如果有學生知道,可以讓學生說一說)
2. 他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和帶頭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交優(yōu)勢的科學家,是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國際首席顧問,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3. 因為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產(chǎn)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國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數(shù)的應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問題
20xx年某地在教水稻的種植面積為20萬公頃,20xx年的種植面積比20xx年增加25%,20xx年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是多少公頃?
2.線段圖
教師提出要求: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20xx年和20xx年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嗎?
學生獨立畫圖
展示學生的成果
教師評價
25% = 1/4
20公頃
20xx年
25%
20xx年
3.學生自主解答問題
4.班內(nèi)交流
辦法一: 20 × 25% = 5(公頃)
20 + 5 = 25(公頃)
辦法二: 1 + 25 % = 125%
20 × 125% = 25(公頃)
三、試一試
1.生活中的折扣
游樂場的套票原來每套30元,六一期間八折優(yōu)惠,購買一套這樣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 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評價
八折就是現(xiàn)價是原價的80%
3. 學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辦法一: 30 × 80% = 24(元)
30 - 24 = 6(元)
辦法二: 30 × ( 1 - 80%)
= 30 × 20 %
= 6(元)
四、練一練
1.教科書P26練一練第1題
2.教科書P26練一練第2題
3.教科書P26練一練第3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解答分數(shù)乘法的兩步應用題。
2、發(fā)展學生思維,側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jù)多幾分之幾或少幾分之幾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量,誰是幾分之幾相對應的量?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錢后,還剩下。
(3)一條路,已修了。
(4)水結成冰,體積膨脹。
(5)甲數(shù)比乙數(shù)少。
2、口頭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頁的是多少?
。3)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jīng)綠化隔離帶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貝?
。4)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jīng)綠化隔離帶后只剩下原來的,人現(xiàn)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3、你能把口頭列式計算中的第(3)(4)題合并成一道題嗎?
4、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稍復雜的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數(shù)應用題的復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shù)學的關系,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關鍵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復習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學課件演示
教學意圖
一、基礎訓練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對分數(shù)應用題做一下全面的復習。大家想一下我們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jù)條件,說出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shù)量關系式。
在每道題后追問:從信息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評價:說一說你們找單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們以信息中的第6題為例,誰來說說,應該怎樣畫線段圖呢?根據(jù)線段圖教師問:線段圖畫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還剩的'噸數(shù)應該怎樣做?
常規(guī)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 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jù)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jù)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 出示線段圖 【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shù)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師:用我們剛才復習的方法做。(學生做完后教師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jù)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jù)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嘗試練習,然后提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分數(shù)和比聯(lián)系在一起會出現(xiàn)許多的新問題。出示:文藝書和科技書本數(shù)的比是1∶4。誰來說說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yǎng)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shù)應用題分類的依據(jù)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jù)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chǎn)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五、鞏固練習
練習八的3-5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獨立進行計算,完成練習八P118第3題和第4題。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
(2)、根據(jù)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3)、出示P118頁5題。
提問:把誰看作單位“1”?
結合講解,進一步強調(diào)在解答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時,一定要找準單位“1”。因為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是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計算的,求哪個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就要把那個數(shù)量作為單位“1”。在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shù)應用題時,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數(shù)量看作單位“1”,每一步中的單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課件演示】
加強解題思維的訓練,溝通新舊知識,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強化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七的第7題:
3個同學跳繩。小明跳了120個,小強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強的2/3,小亮跳了多少個?
滲透健康教育:
跳繩運動,是對付肥胖、預防血脂異常、高血壓最切實可行的方式,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耐力的有氧代謝運動。同學們要積極進行跳繩運動,
學生獨立進行思考計算,請個別同學講解回答。
2、練習二十七的第8題,練習二十七的第9題。
(1)一個縣去年綠色蔬菜總產(chǎn)量720萬千克,是今年綠色蔬菜總產(chǎn)量的9/10。今年全縣綠色蔬菜總產(chǎn)量是多少萬千克?
(2)一個縣去年綠色蔬菜總產(chǎn)量720萬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縣綠色蔬菜總產(chǎn)量是多少萬千克?
滲透健康教育:
綠色蔬菜含維生素U較多是抗癌、防癌的復合劑,對胃潰瘍高血壓、動脈硬化、視網(wǎng)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腎炎等疾病有治療效果多吃的蔬菜會對胃腸功能的恢復有所幫助。
【教學課件演示】
強化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強化方程的解法,體現(xiàn)解法的多樣性、解法的最優(yōu)化,提高學生自主意識和優(yōu)化意識。
通過強化練習提升學習水平,讓各種類型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七、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今天我們學習了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要先找準單位“1”和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再確定算法,然后列式計算,先找單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減”。
【教學課件演示】 幫助學生抓住解題的重點,已知單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單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幫助學生進行數(shù)學知識網(wǎng)絡的建構。
八、作業(yè):
練習二十七的第8、10題 【教學課件演示】
板書:
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復習
根據(jù)條件分析單位“1”和找準對應分率。
用算術方法解:已知單位“1”用乘法,不知單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單位“1”不知道或者題目的條件中含有“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分之幾”。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根據(jù)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yōu)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較,會選擇比較優(yōu)惠的策略來購物。
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體驗運用策略的好處。
教學重點:
能正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在逛超市或商場的時候,常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你見過那些促銷活動呢?(指名答)打折、送贈品、抽獎、返券等等
2、同學知道的可真多呀!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讓顧客在購物時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那么,如果我們要購買一件同樣的商品,面對商家不同的促銷活動,你會思考什么問題呢?(指名答怎樣購物最省錢)對,怎樣購物最省錢是顧客購物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想出最省錢的購物方案就需要顧客在購物時要講究策略,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購物策略問題。(出示并板書課題:購物策略)
二、互動答疑
(一)新授內(nèi)容
1、出示課件
教材83頁例3:學校要準備一些獎品,其中需要單價2元的筆記本35本,去哪兒買合算?
2、觀圖,讀題,理解題意
這3家商店都有促銷活動,學校要買35本筆記本,分別去這3家商店都能得到優(yōu)惠,求去哪兒購買合算,先按3家的優(yōu)惠條件,分別算出3家商場的總價,然后再比較總價。
3、理解這三家超市不同優(yōu)惠活動的實際含義
。ㄒ运娜藢W習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組織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文海商場的優(yōu)惠方案是買6送1,意思就是說付6本筆記本的錢就可以得到7本筆記本,文海商場的優(yōu)惠條件是必須要購買6本或6本以上才可以得到優(yōu)惠。
文具超市的優(yōu)惠方案是花“商品原價的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商品(復習分率,單位“1”的知識,理解“商品原價的”的含義),這是沒有條件的,購買一本筆記本也可以得到優(yōu)惠。
百貨商場的優(yōu)惠方案是購物滿50元,才能優(yōu)惠總價的(重點理解“優(yōu)惠總價的”的含義,即原價的,原價是單位“1”,優(yōu)惠后的價格就是“原價的1-= ”,也就是總價的,享受優(yōu)惠的前提是總價滿50元,如果總價不滿50元,是不能享受這樣的優(yōu)惠。
4、同學們,我們對每一家商店的優(yōu)惠方案都理解了一遍,那么,我們到底去哪家商店購買筆記本更合算你們能幫幫老師吧!(展示個人答題情況)
5、小結:根據(jù)購買需求和商家的優(yōu)惠策略分別計算在各個商店需要的總價,然后根據(jù)總價分析、比較選擇去最省錢的商店購買。
(二)、議一議
問題展示:購買本書如果少于25本,去百貨商店合算嗎?(課件出示)
1、明確解題方法。
如果購買本書少于25本,那么所花的錢總價小于2×25=50(元),就不滿足百貨商店的“購物滿50元優(yōu)惠”這一條件,所以購買本書少于25本,在百貨商店不能享受優(yōu)惠,但是在文海商場和文具超市都能享受優(yōu)惠嗎?
(生討論并匯報)在這兩家商店也不一定都能享受優(yōu)惠,因為文海商場是買6送1,如果少于6本,在文海商場是不能享受優(yōu)惠的,但是在文具超市是可以的。
2、小結
所以如果我們購買的筆記本大于或等于25本,就去百貨商店購買比價合算。多于6本而少于25本,就在文海商場和文具超市兩個店進行比較。如果少于6本的話,就去文具超市購買依然能得到優(yōu)惠。我們的購買需求不同,在不同的商場得到的優(yōu)惠不同,因此我們購物時的第一個策略就是“貨比三家”。(板書:貨比三家)
。ㄈ、鞏固練習
1、出示教材84頁課堂活動第3題。
(1)、解題,重點理解“原價的”和“優(yōu)惠”。
。2)、討論:
。ˋ)如果只買1聽飲料,去哪個店買合算?
。˙)需要1瓶飲料和1聽飲料,去哪個店買合算?
。–)王老師買4瓶飲料和4聽飲料,去哪個店買合算?
(3)、根據(jù)理解完成表格
數(shù)量甲商店的`價格乙商店的價格丙商店的價格選擇哪家商店
瓶聽
1
1 1
4 4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認為購買多少元的飲料去丙商店合算呢?
面對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我們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因此掌握購物策略最為關鍵,貨比三家、精打細算、擇優(yōu)購買,選擇最佳的購買方案,怎樣才能選擇最佳購買方案呢?(板書:精打細算)
三、引伸拓展
1、相同規(guī)格的商品,賣家的促銷方式不同,我們的購買策略不同,那么不同規(guī)格的商品,因為我們的需求不同,又該如何選擇呢?
2、出示課件:
超市有3種不同的包裝的酸奶,大盒1000mL,每盒9.70元中盒500毫升,每盒5.00元,小盒200毫升,每盒2.6元。
。1)、如果要買1升酸奶,有幾種買法?那種買法合算?(完成表格二)
。2)、如果要買1.5升酸奶,有幾種買法?那種買法合算?(完成表格三)
。3)、如果要買2.4升酸奶,有幾種買法?那種買法合算?(完成表格四)
3、小結同種商品,根據(jù)我們的購買需求,一般選擇大包裝合適。(板書:擇優(yōu)組合)
購買商品時我們是不是只去比較價格呢?(不是)那么,我們還要注意哪些方面?(指名答:商品的質(zhì)量、保質(zhì)期等等)對,我們在購物時首相要選擇質(zhì)量合格的商品,在質(zhì)量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再去作比較,規(guī)格相同的商品就去看商家的優(yōu)惠措施,綜合比較商家的優(yōu)惠措施,計算出商品的總價;如果相同的質(zhì)量的商品,廠家不同的包裝方式也會影響商品的價格,那么就根據(jù)我們的需求,找出最佳的組合方式購買,這樣也能達到省錢的目的。
四、升華遷移
1、策略問題不僅在購物中可以體現(xiàn),在購票中也講究策略。(示題目)
某公園出售的門票有兩種: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10張以上團體票可優(yōu)惠。
(1) 、甲單位有45人去該公園游玩,最少應付多少元?
(2) 、乙單位有208人去該公園游玩,最少應付多少元?
2、通過計算和比較,選出付錢最少的方案。
3、方法總結:解決合理購票問題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綜合考慮,選擇最佳購票方案。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思想。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關注的了生活的購物策略問題,讓我們學會了用數(shù)學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能要做一個明明白白的消費者,掌握策略很重要,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會更進一步把數(shù)學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讓數(shù)學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六、板書設計
購物策略
貨比三家
精打細算
擇優(yōu)組合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經(jīng)歷探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xiàn)實情景,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qū)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準備:
投影儀、本班學生座位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初步感知
1、教師提問:同學們,你能介紹自己座位所處的`位置嗎?
學生介紹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兩種:
(1)用“第幾組第幾個”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來描述。讓學生先說說
2、我們?nèi)嘤?8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fā)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3、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學例1(出示本班學生座位圖)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自己的位置嗎?
學生對照座位圖初步感知,說出自己的位置。個別匯報,集體訂正。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diào)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shù)據(jù)?(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shù)據(jù)表示列,第二個數(shù)據(jù)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較(2,3)與(3,2)的不同。
{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不同之處,從而加深學生對數(shù)對的更深了解。}
3、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電影院里的座位、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緯度、我國古代圍棋等。)
{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當堂測評
教師課件出示,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nèi)評比糾錯。
{做到兵強兵、兵練兵。}
四、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nèi)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還有什么不懂的?
{讓學生說出,了解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5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比的教案01-08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的教案09-28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8-25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復習教案01-08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16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13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比的應用》教案08-30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薦】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