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P10例6、做一做,P13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的近似數。(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人法”將這些小數保留整數、一位小數或兩位小數,取它們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
談話引出例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動物的嗅覺最靈敏嗎?(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的嗅覺到底有多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聞出壞蛋身上的氣味。狗約有多少個嗅覺細胞?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并集體訂正,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5、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1)積的小數位數這么多!可以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學生獨立探究,指名說說取近似值的過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數,看哪一位?根據什么保留?
。3)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強調橫式中應當用約等號,而不能用等號。
6、專項練習(根據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積保留一位小數是(),保留兩位小數是()。
7、嘗試后練習:
▲P10頁做一做1。計算下面各題。
0.8×0.9(得數保留一位小數)1.7×0.45(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判斷,并改錯。
10.286×0.32=3.29(保留兩位小數)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兩位小數)
三、運用
1、一千克白菜的價錢是6.78元,媽媽買了0.8千克,應付多少題?
雖然此題沒要求保留兩位小數,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比分更小的錢幣,所以應保留兩位小數。
2、兩個因數的積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值是3.58。準確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個數?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體驗: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五年級數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并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ǘ┻^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會看、會繪制折線統計圖,并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系,以后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后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青少年中敢于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xx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xx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說,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復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說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xxxx—xxxx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后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后面獨立繪制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五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選3題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集體訂正,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頁的7~12題。
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白:根據等式的性質是含有未知數的一邊只剩下未知數,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結果。
第9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說:錯在哪里,幫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樣改正,我們在做題時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師要特別關注前面解題還有錯的學生,爭取人人過關。
集體訂正,分析錯誤原因。
第12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說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師都要給于肯定。
三、課堂作業(yè)
第6頁的第10、11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7~10頁,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這一等式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等式的性質
1、前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二、教學例五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例五圖,并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4、接下來,請大家要課練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并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么發(fā)現?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于乘除的)
7、板書出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練一練第一題
、拧⒅该x題
、、生獨立填寫在書上,集體核對
、、你是根據什么來填寫的?
三、教學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學掛圖,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六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題意怎樣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
5、生獨立計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對
6、計算出X=24后,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最后將例六填寫完整。
7、小結:在剛才計算例六的過程中,我們將方程的兩邊都同時除以40,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將等式兩邊都同時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試一試
、拧⒊鍪綳÷0.2=0.8
、、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集體核對,指名口答: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做?
9、練一練第二題
⑴、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
、啤⒓w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一題
、拧⒄埫课煌瑢W在小組里說一說每一題應該怎樣解,指名口答。(第三組)
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⑶、集體核對
2、練習二第二題
、、指名讀題
、、生獨立填寫,師巡視。
⑶、你在填的時候是怎樣想的?
五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
3.借助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4.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等。
德育滲透:
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于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tài)。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感知
比賽:快速搶答。下列照片中分別是什么?(師分別出示三組物體照片:電話、手機、手電筒。以下是一組圖形照片。)
師:同樣一個物體照片,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卻看不出?(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猜一猜”引入,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讓學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ㄒ唬┙虒W例1
1.引入:神探“冒險小虎隊”的故事同學們知道嗎?他們就是靠敏銳的觀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們最近在忙些什么?(板書:觀察)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動態(tài)演示,講神探小故事,聲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專家剛剛研制出一種新藥,他把新藥放在小藥箱里,可是有一天,他發(fā)現藥不見了,是誰偷了藥?
3.請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小藥箱,問:你觀察到什么?(分小組操作、交流。)
4.“冒險小虎隊”找到四個犯罪嫌疑人,他們每個人看了一眼小藥箱后說了一句話: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畫了個紅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寫:小藥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沒什么標記。
D 藥箱相對的面顏色是一樣的。
你認為誰說了謊話,為什么?(板書:推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5.如果前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么面?如果右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么面?
小結:物體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對的。
6.填寫觀察實驗報告:
從不同角度觀察下面三個物體,把你從各個角度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8.課間小歇:欣賞古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樂聲中欣賞古詩,進行美育教育,體現數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
(二)教學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險小虎隊”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博物館被盜了兩件古董,被盜當天門窗都是鎖好的。(形狀如下)
2.出示例2。
(1)思考:他們誰是小偷?為什么?他們分別是從哪個方向上看到的?
(2)動手操作。
(3)匯報,小結。
三、鞏固新知
4.畫一畫。
選擇兩個物體擺一擺,先確定一個面為正面,然后分別從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觀察所擺物體,在紙上畫出所見到的形狀。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組同學猜猜這組物體是什么。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還學會了推理。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設計意圖:這幾個實際動手操作的練習的設計,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年級數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點難點
重點:畫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難點:在方格紙上畫指定條件的圖形。
三、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學設計
(一)情境設計,導入課題
1、同學們都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
2、現在老師有一個平行四邊形,我想把它剪成一個盡可能大的長方形,應怎么剪呢?同學們動手試試。
3、出示課題《動手做》
。ǘ┳灾魈骄,學習新知
1、小組內探討剪切的方法。
2、師巡視。
3、小組匯報。
4、課堂內總結:
。ㄈ┱J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憶剛才你們是怎樣剪平行四邊形的,你們剪得邊都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2、總結:
。1)平行四邊形:從一組平行邊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
。2)三角形:從一個頂點到對應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從上底的一點到對邊(下底)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ㄋ模╈柟叹毩
1、P21試一試第一題。
學生依次標出各個圖形中的高是哪條線段,再找出它所對應的底。
2、P21練一練第一題、第二題。
畫出給定底的.高。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繼續(xù)從設計上講,仍然采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先讓學生大膽猜測、推導,從自己的演示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但在畫高時,學生們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現在不會用三角板去畫高。
五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第10頁例6及后做一做、練習二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應用遷移的方法來求積的近似數。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學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數精確到百分位。
0.256≈ 12.889≈ 40.00001≈
二、新授
1.教學教材第10頁例題6.
(1)出示例題6:
(2)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3)生嘗試練習。
(4)抽生板演:0.049×45≈2.2(億個)
0.049
×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訂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學生質疑或師提問:)
、贋槭裁从贸朔ㄓ嬎?(根據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計算。)
、诮Y果2.205保留一位小數約是2.2是怎么來的?(根據四舍五入法:看小數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從第二位開始省略掉。)
(6)小結:當我們求出的積的小數位數比較多,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三、練習
1、完成第10頁“做一做”。
生完成在練習本上,抽生板演,并說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課堂作業(yè):第13頁練習二1、2、3題。
五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3.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1.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的聯系及其區(qū)別。
2.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3.質數和奇數的區(qū)別。
【教學指導】
由于本單元內容較為抽象,很難結合生活實例或具體情境來進行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應注意以下兩點:
1.加強對概念間相互關系的梳理,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記硬背。本單元中因數和倍數是最基本的兩個概念,理解了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對于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等結論自然也就掌握了。對于后面的公因數、公倍數等概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要引導學生用聯系的方法去掌握這些知識,而不是機械地記憶一堆支離破碎,毫無關聯的概念和結論。
2.由于本單元知識特有的抽象性,教學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雖然我們強調從生活的角度引出數學知識,但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一些老師往往忽視概念的本質,而讓學生死記硬背相關概念或結論,導致學生無法理清各概念間的前后承接關系,達不到融會貫通的程度,而學生到了五年級,抽象能力已經有了進一步提高,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讓學生通過幾個特殊的例子,自行總結出任何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結論,逐步形成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能力等等。
【課時安排】
建議共分7課時
1.因數和倍數2課時
2.2、5、3的倍數的特征3課時
3.質數和合數2課時
【知識結構】
因數和倍數(1)
學習內容認識因數和倍數(教材第5頁內容,以及第7頁練習二的第1題)。第1課時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1.從操作活動中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會
2.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
教學重點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
教具運用課件
教學方法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教師用課件出示口算題。
10÷5=16÷2=12÷3=100÷25=150×4=
220÷4=18×4=25×4=24×3=20×86=
學生口算
2.導入:在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相乘,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積。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乘的關系,在除法算式中,兩個數相除,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除的關系,在整數乘法和除法中還有另一種關系,這就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學習探討的內容。
(板書課題:因數和倍數(1)
【新課講授】
1.學習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教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5頁例1,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算式,把這些算式分為兩類。
學生說出自己的分類方法,商是整數的分為一類,商不是整數的分為一類。教師以商是整數的第一題為例,板書:12÷2=6。
教師:在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和除數都是整數,商也是整數,這時我們就可以說12是2和6的倍數,2和6是12的因數。
誰來說一說其他的式子?
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和商的倍數,除數和商是被除數的因數。
(2)說一說第一類的算式中,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學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數,10和2是20的因數;颍20是10的倍數,20是2的倍數,10是20的因數,2是20的因數。(3)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回答,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倍數與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2.舉例概括
教師:請同學們注意,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所說的數一般指的是自然數,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師:在自然數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每個同學都在心中想一個,想好了說給大家聽。學生舉例,并說出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教師同時板書。
教師小結:像這樣的例子舉也舉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較簡潔的方式來敘述因數與倍數的關系呢?
引導學生根據“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表述因數與倍數的關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數,那么N和P是m的因數,m是N和P的倍數。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數,那么A和B是c的因數,c是A和B的倍數。
你能從這些數中挑出兩個數,說出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嗎?
3、9、15、21、36
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1題。
3.下面每一組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說法對嗎?說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數。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數。
。3)因為3×6=18,所以18是倍數,3和6是因數。
【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了一個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呢?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因數和倍數(1)
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和商的倍數,除數和商是被除數的因數。
因數和倍數一般指的是自然數,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數與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教學反思
【作業(yè)設計】
五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活動情況,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操索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在實踐與操索過程中,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
教學重點
操索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量杯、石塊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況,引入新知
1、出示石塊
問: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極書課題。
2、以小組為單位,先制高測量方案,再實實實際測量,能直接用公式嗎?
不能怎么辦?
三、進行實驗
1、將石塊取入盛有一高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測量出容器的底面長、寬和小面高分別是多少/
2、放入石塊前水高約18cm,放入石塊后水面高30cm。石塊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觀察石塊
想一想,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學生動手測量
水面高、底面長、寬分別是多少?
(老師測量的讓學生量出來)
學生口算出水面升高了12cm.
生:底面積乘高是石塊的體積。
并且列式計算
學生可以做實驗,也可以由老師做,學生觀察,并說如何測量出石塊的體積的第二種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
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引志學生操索與體會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制高測量方案,并進行實驗測量。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師板書:
20×10×12=2400(cm3)
=2.4(dm3)
3、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
三、試一試
1、在一個長方體容囂里,測量一個蘋果的體積。
2、測量一粒黃正折體體積
學生根據題中的二倍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
放入石塊前,容囂里的'水是滿的,放入石堠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西湖里,有多少這亳升,就是石塊的體積。
通過兩個實驗,使學生明白把不規(guī)則的石塊體積轉化成了測量計算水的體積的方法不只一種,讓學生運用在操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
板書設計:
有趣的測量
小實驗:測量石塊的體積:小面高:30cm
底面長:20cm、寬10cm、高18cm30-18=12cm
底面積×高=體積200×12=2400(cm3)
20×10×18=3600(cm3)=2.4(dm3)
五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把分母不同的分數通過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具、學具
學生準備幾張用來折紙的紙張。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1、復習引題
1.在三年級時我們就已經學過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大家還記得怎么計算嗎?
2、先看書上的折紙活動
師:要知道他們兩個人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要怎樣列式
3、新授
1.估一估他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再算一算他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3.重點教學加的計算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計算的算理。
口算。
2/7+3/7=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兩個同學也像那兩個同學一樣折一折紙,并列出算式:
1/2+1/4=
通過折紙來估計
小組討論書上兩幅圖的計算方法,理解通過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就是解決異分母分數不能相加減的辦法。
回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通過折紙學生直觀的認識到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學習必要性。
通過折紙活動讓學生理解不是簡單分母與分母,分子與分子的相加。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4.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5.自學異分母分數減法
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4、鞏固練習
Ρ65練一練
5、全課總結
學生討論剛才的計算方法,并總結: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把它們相加。
學生自己看書學習
第(2)題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根據加法的法則自己總結法則。
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教師指名回答說說是怎么想的'
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
在獨立探索中掌握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知識的歸納總結
板書設計:折紙
異分母減法的計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減。
練習
五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經歷探索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思考與問題解決:經歷觀察討論,操作等學習活動,能對分數的基本性質作出簡要的,合理的說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鼓勵學生敢于發(fā)現問題,培養(yǎng)學生勇于解決問題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探索,發(fā)現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歸納概括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彩筆。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分別出示兩張不同的孫悟空的.照片。師:學們仔細看看這兩張照片,你有什么發(fā)現?(指名回答)。
2.教師引導交流:孫悟空本人沒有改變,只不過是外表的打扮裝飾發(fā)生了改變。
3.學生初步感知了什么變了而什么卻沒有變的概念。
4.教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什么變了而什么沒有變的有關內容。教師板書課題:分數的基本性質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能力,為下一步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氛圍。
二、探究新知。
。ㄒ唬1.師:在我們在學習這個新的內容之前,我們首先來復習一下除法與分數的關系。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被除數=課件出示:120÷30=(120×2)÷(30×2)=(120÷10)÷(30÷10)= 2.同學們說說這幾道相等嗎?(指名回答)。
3.教師引導說出商不變的性質,課件出示商不變的性質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商不變的性質,為下一步更容易的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
(二)、教學新知。
1.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把手中的紙平均折成4份,其中把3份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平均分”。
3.展示學生的作業(yè)。
4.師:現在請同學們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16份,分好之后你有什么發(fā)現?(指名回答)。
5.教師歸納總結,并課件出示:設計意圖:同一張紙能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6.引導學生觀察:
觀察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樣變,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后,教師集體指導觀察,并板書:
教師歸納總結后,學生完成課本66頁的填空題,完成后集體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一些表象,但這些表象還須上升為科學理論,這就需要學生能透過表象識別表現后蘊藏的規(guī)律,這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便于以后舉一反三,解決同類相關問題。
7.課件出示:(通知互相討論)
。1)相比較,看看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2)在這個變化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8.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師特別強調“同時”“同一個數”)。
9.教師提出疑問:為什么要0除外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而分數的分母是不能為0的。
10.同學們,現在你們來看看分數的基本性質和你們以前學習過得商不變性質有什么不同呢?(課件出示兩性質作對比)
師: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性質的規(guī)律是一致的。
三、鞏固強化,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集體回答)。
。2)指出下列分數是否相等。(指名回答)。
。3)把和化成分母是10而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指名到臺上板演)。
。4)課件出示小故事。
有位老爺爺把一塊地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二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三分到了這塊的。老大、老二覺得自己很吃虧,于是三人就大吵起來。剛好阿凡提路過,問清爭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來,給他們講了幾句話,三兄弟就停止了爭吵。
你知道,阿凡提為什么會笑嗎?他對三兄弟講了哪些話?(讓學生課后去思考)
設計意圖:多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有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回顧總結,梳理新知。
同學們,你們對分數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板書設計:分數的基本性質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出示孫悟空的照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手腦并用,在操作中深入感知分數。請同學們用一張正方形紙片,動手折一折,通過三次的對折,每次找出一個和相等的分數,比較涂色部分大小有沒有變化?(沒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結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經歷總結得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學生對此進行鞏固后,再引導學生說出:0除外。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難點,取得很好的效果。
3.鞏固練習,圍繞中心。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呈現,使學生加深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所學知識,學有所獲,并進一步學習約分和通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仍然適用。
2、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審題靈活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準備:
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5× = × = 125×= ×= ×= ×80= ×20= 250×= ×=
2、簡便計算:
32×25×125 79×21+21×21
二、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2、出示:觀察并計算,下面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
×○× (×)×○×(×)
×+×○(+)× 3、通過觀察、計算、討論,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規(guī)律: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4、揭題: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5、你能用這些運算定律來巧算嗎? ×× ×+× (+)×4
a. 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b. 讓學生匯報:你應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
三、分層練習:
1、將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的積或兩個數的差:
=8× ( ) =0.8× ( ) =× ( ) =10- ( ) =100- ( ) =1- ( )
2、下面各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25×125 ×99+ 64× 3、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并說說理由。(書P17—練一練)
4、你認為怎樣算簡便?×
四、課堂總結:
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五、思考題: 判斷是否正確(機動)
× + ×38 = ×( + ) = ×10 = 83
六、板書: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4~65頁數學“實踐活動”。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能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實際問題,并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2.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起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1.每個學生帶一件物品作為商品(如文具、玩具或小說書等),用小數標明每件商品的價格,擺成購物小超市。
2.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為每個小組準備一些人民幣(面值大小不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四則運算,掌握了小數四則運算的方法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運用小數運算的一些知識,進行一次超市購物的實踐活動。(板書課題)看看哪位同學到超市的任務完成得比較好。
二、組織活動
1.總價計算活動。
(1)了解活動要求。
出示教材上的超市圖及商品價格,讓學生先熟悉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單價。說明這些商品的單價在我們的課本上,自己可以去看一看。
提問:課本上要我們解決哪些問題?你會解決嗎?
(2)解決問題。
要求每個學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自己依題次根據需要選擇商品,作好記錄并計算結果。
(3)每個同學在小組里交流自己購物和解決問題的'情況。
(4)指名學生談談自己解決問題的情況,在全班進行交流。
結合學生的交流提問:你最喜歡的玩具是哪幾種,買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買8包方便面、一包餅干、5瓶什錦菜和10枝鉛筆,帶50元。
錢夠不夠,你是怎樣計算的?
2.購物活動。
我們這里已經有一個小超市,上面擺滿了小商品,先來進行一次購物活動。大家來推派一個小組的同學做小小營業(yè)員,其余每組派兩名同學帶錢來購買你們喜歡的商品,并且要當面付款結清。買回商品后,向自己小組的同學匯報所買的物品和單價,以及所付的錢款和找回的余錢。然后小組的同學幫助他們算一算,他們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生錯誤。讓學生進行購物活動。購物結束后,讓每組學生交流自己小組的購物情況,說說買了哪些物品,怎樣計算購物總價的,一共付出多少錢,找回多少錢。
說明:我們在購物時,一般要選擇我們需要的商品,并考慮需要買多少。在購物以后,我們可以按單價乘數量計算出每種物品的價錢,再算出購物的總價。
三、交流體會
今天我們開展的什么活動?你能把自己在活動中的做法和體會說給同學們聽一聽嗎?
五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相遇時間”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并能正確解答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中國學習聯盟膽嘗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找到與求路程應用題的內在聯系.
2.正確分析解答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掌握求相遇時間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ㄒ唬┏鍪緩土曨}
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對走來.小東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經過3分鐘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遠?
1.畫圖,列式解答.
2.訂正答案
3.小組討論:試著改編一道求相遇時間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例4.兩地相距270米.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對走來.小東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經過幾分兩人相遇?
1.討論:復習題的線段圖該怎樣改一改.并試著畫一畫.
2.聯系復習題的解法,嘗試解答
3.訂正思路
想法一:兩人相遇時,所走的路程是270米.幾分走270米,就是幾分相遇.
270÷(50+40).
想法二:根據復習題“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依據乘法的因積關系可得:
相遇時間=路程÷速度和.
三、反饋調節(jié)
兩人同時從相距6400米的兩地相向而行.一個人騎摩托車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騎自行車每分行200米,經過幾分兩人相遇?
1.學生獨立分析解答.
2.訂正答案.
3.質疑:對于“求相遇時間”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
4.教師提問
。1)要求“相遇時間”題目中需告訴我們哪些條件?
。2)例4與復習題之間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四、鞏固練習
。ㄒ唬⿵谋本┑缴蜿柕蔫F路長738千米.兩列火車從兩地同時相對開出,北京開出的火車,平均每小時行59千米;沈陽開出的.火車,平均每小時行64千米.兩車開出后幾小時相遇?
(二)兩艘軍艦同時從相距948千米的兩個港口對開.一艘軍艦每小時行38千米.另一艘軍艦每小時行41千米.經過幾小時兩艘軍艦可以相遇?
教師提問:怎樣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ㄈ﹥蓚工程隊合開一條670米的隧道,同時各從一端開鑿.第一隊每天開12.6米,第二隊每天開14.2米.這個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時兩隊各開鑿多少米?
。ㄋ模╅L沙到廣州的鐵路長726千米.一列貨車從長沙開往廣州,每小時行69千米.這列貨車開出后開往廣州,每小時行69千米.這列貨車開出后1小時,一列客車從廣州出發(fā)開往長沙,每小時行77千米.再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五、課后小結
我們今天所學的相遇問題與以前學習的行程問題有什么主要聯系和區(qū)別?通過學習你有什么體會?
探究活動
猜兩位數
活動目的
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方法
表演前請觀眾心里想好一個兩位數,再請觀眾將自己想的兩位數乘167,然后加上2500,請觀眾把最后得數報出來,表演者就知道觀眾心里想的是哪一個兩位數.
例如:觀眾想的是59,他按規(guī)定計算出
59×167+2500=12353
表演者根據報的得數計算
53×3=159
于是就知道觀眾想的是59.
活動過程
1.教師進行表演
2.學生探討其中的奧妙
3.學生自己設計這樣的幾個游戲.
猜數方法
將得數末兩位乘3,取乘積的末兩位就是觀眾心中所想的兩位數.
六、板書設計
五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用量具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計算方法的探討,拓展學生的思維。
情感與態(tài)度:促使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探索,和諧配合,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周圍事物規(guī)律的探究。
教學重點:探索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知道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就是排開水的體積。
教學準備:量杯、水、沙子、橡皮泥、不規(guī)則物體(石塊、石塊)、乒乓球。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師:大家最近都在求物體的體積。這些物體,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各類形狀的盒子(長方體和正方體),水)。
師:小胖想問問你們這些物體的體積你們會求嗎?怎么求?
1、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我們會求,先測量出它們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就能計算出來。
2、a、可以把水倒入長方體容器內,水的長、寬與容器內部的長、寬相等,再測量一下水的高度,根據這三個條件,水的體積就可以求出來了。
b、把容器內的水倒在量杯內,就能測出水的體積。
師:那現在有一塊石頭,那么這塊石頭的體積怎么求呢?今天,我們就要研究這個問題。
。ǔ鍪菊n題:用量具測體積)
二、新授
師:我們首先來觀看大屏幕。(視頻)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將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內時,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上升。
師:大家再看一下……
師:大家想一下,為什么將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內時,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上升?
師:因為石塊本身是有體積的,將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內時,原本下面容器內的水就會被石塊所“排開”了,這樣就導致了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上升。
師:那想一下,如果現在我把這石塊從容器內取出的話,容器內水面高度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生:容器內水面高度會下降。
師:再將石塊放入容器內呢?容器內的水面高度又會XXXX?
師:那你能否來判斷一下,容器內的水面高度的上升與下降和石塊的體積,兩者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系?(大家小組討論一下)
生: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師:接下來,大家再來看一段視頻,你試試看能否用剛才我們所學的這個知識來計算出罐頭的體積?
實驗告訴我們是如何測量罐頭的體積?罐頭的體積是多少?
。ㄔ瓉硭捏w積是200ml,現在把罐頭放入量杯全部浸沒在水中,水面就升高了,現在的體積是400ml,升高部分水的體積就是200ml,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罐頭的體積。)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罐頭的體積
師:剛才我們交流了很多,誰能簡單概括一下測量石塊體積的方法?
1、觀察原來水的體積。
2、放入石塊。
3、觀察變化后的體積。
4、求兩個體積的差。
師:a、現在老師想用你們剛才的方法測量這個石塊的體積(將石塊放入水中),觀察一下,你有什么想說的?(石塊沒有被浸沒)
師:石塊沒有被完全浸沒,但是水面卻升高了,那么石塊的體積是否就是水面升高的這部分水的體積?
(不是,水面升高的這部分水的體積其實是石塊浸在水里的這部分的體積,而不是整個石塊的體積。)
師:只有將石塊整個都浸在水里面,水面升高那部分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師:通過兩次實驗,我們可以確定: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就是物體的體積。(板書)
師:通過剛才一系列的實驗討論,我們得出了這個結論,你們真聰明,有一只烏鴉也非常聰明,相信大家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烏鴉為什么會喝到水?
。ò咽瘔K投入到杯子中,石塊就把水排開了,水面就升高了。石塊投的越多,水面升高的越快,當水面升高到杯口時,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師:烏鴉用這種方法喝到了水,非常聰明,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也應該多角度,多方位的去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師:接下去請同學們把書翻到67頁,獨立完成書上的第二題。
師:誰能說說這幅圖你看懂了什么,這個蘋果的體積又是多少?
。ㄔ瓉砹勘兴捏w積是600ml,把蘋果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水面上升到了800ml。
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就是蘋果的體積:800-600=200ml=200cm3
師:一起來看第三題,兩只形狀、大小相同的量杯盛有同樣多的水,放入兩塊形狀不同的石頭后,如果水面升到一樣高,那么這兩塊石頭的體積相同嗎?
。ㄏ嗤,因為兩個量杯的形狀、大小是相同的,水面上升的又是一樣高,雖然它們的形狀不同,但是它們的體積是相同的。)
A
一個長方體水缸,長是7分米,寬是5分米,水深3分米,把一個鋼球浸沒在水里,水面上升0。2分米,這個鋼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計)
B
一只長方體的玻璃缸,長6分米,寬4分米,水深5分米,如果將一塊體積是14。4立方分米的石塊全部放入水中,水面會上升多少分米?
討論題:
有一只長方體水箱,長20分米,寬5分米,水箱里放入一個長方體鋼塊后,水面上升了0。6分米,已知鋼塊的長和寬都是4分米,求鋼塊的高是多少分米?(水箱的厚度不計)
判斷題
1。把一個鐵球沉沒在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你能求出這個鐵球的體積嗎?
。ㄈ萜鞯暮穸炔挥嫞
A、
1.5×1。2×4。5
B、
1.5×1.2×6
C、
1.5×1.2×(6—4.5)
D、
1.5×1.2×(4.5+6)
2。有一只長方體玻璃水缸,長10分米,寬4分米,水箱里放入一個長方體銅塊后,水面上升了0。5分米,已知銅塊的長是3分米,高是4分米,求銅塊的寬是多少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計)
A、
10×4÷(3×4)
B、
10×4×0.5÷4
C、
3×4×0.5÷(10×4)
D、
10×4×0.5÷(3×4)
深化練習:
從里面量長、寬均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4.4升水,再把一個蘋果放入水中。這時量得容器內的水深是1.5分米,這個蘋果的體積是多少?(玻璃容器的厚度不計)
H獨立練習:
1、水倒入一個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容器內,水高3厘米,然后放入許多小石子,這時水升高到5厘米,求這些小石子的體積。(容器的厚度不計)
2、一個底面積為16平方分米長方體魚缸,蓄水深20cm,現將一塊小假山完全放入水中,此時水面上升了2cm,求這個小假山的體積。(魚缸的厚度不計)
三、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xx頁的內容及第xx頁練習的第x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并總結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操作用長方形紙片(長3Cm,寬2Cm)與方格紙。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通過研究兩個數的因數,掌握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今天,我們來研究兩個數的倍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在數軸上標出4、6的倍數所在的點
拿出老師課前發(fā)的畫有兩條直線的紙。
在第一條直線上找出4的倍數所在的點,畫上黑點。在第二條直線上找出6的倍數所在的點,圈上小圓圈。
2.引入公倍數
。1)學生匯報,多媒體課件出現兩條數軸,并根據學生報的數,仿效出現黑點和小圓圈。
。2)觀察:從4和6的倍數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3)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演示兩條數軸合并在一起,閃現12和21。
。4)我們發(fā)現:有些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如果讓你給這些數起個名,把它們叫做4和6的`什么數呢?(板書:公倍數)
說說看,什么叫兩個數的公倍數?
3.用集合圖表示
如果讓你把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填在下面的圖中,你會填嗎?試試看。同桌兩人可以討論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數
學生匯報后問:
。1)為什么三個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號?
。2)4和6的公倍數還有哪些?有沒有最大公倍數?
(3)有沒有最小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幾?(板書:最小公倍數)
4的倍數6的倍數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數:
【五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數學教案09-29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2-27
小學數學教案五年級12-14
五年級數學教案08-20
五年級上數學教案01-14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05
五年級上冊小學數學教案12-29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數學教案08-29
人教版五年級上數學教案11-18
五年級數學教案【熱門】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