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
學習內容:
課本第97頁例1及“做一做”,第99頁練習十九第1、2、3題。
學習目標:
1.我會用分數與小數的關系,把小數化成分數。
2.我能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小數化分數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大家回憶一下,說說小數的意義是什么?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
二、合作探究、檢查獨學
1.自學例1,小組合作交流
用分數表示:
用小數表示:
這兩個結果有什么關系: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應注意什么問題?
、傥业南敕ǎ
、谕瓿烧n本97頁“自己試一試”三個填空題。
3.小組代表展示、匯報
4.總結升華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數化成分數。
0.4= 0.05= 0.37=
0.45= 0.013=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2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涉及的內容較多,因此要關注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在設計過程中關注以下兩點:
1.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
小數乘、除法的復習分為兩部分: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應用小數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這部分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結構圖,既培養(yǎng)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地脈絡。
2.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在第一部分中先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根據小數乘、除法和整數乘、除法在計算方法上的內在聯(lián)系,可以把整數乘、除法與相應的小數乘、除法對比復習。然后在小組內合作整理相關知識,把這部分內容梳理后,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復習應用小數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最后通過練習鞏固這部分的知識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練習卡
學生準備 課堂練習卡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師:同學們,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全面復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要復習小數的乘、除法。(板書課題:小數的乘、除法)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師:我們先回顧一下學過的知識,打開教材看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內容,想一想,第一、三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小數乘、除法的哪些知識?(生以小組形式交流、討論)
師: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師指導并歸納,將總結寫在黑板上)
小組合作:交流以下幾個問題:
1.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計算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3.怎樣驗算小數乘法?
4.小數乘法的估算要注意些什么?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5.你認為這兩個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哪些內容最容易出錯?
小組合作進行歸納,教師根據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讓學生回顧小數乘、除法的.知識,整理歸納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一個系統(tǒng)地了解,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既梳理了小數乘、除法的內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一、復習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
(1)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
(2)計算方法:先把小數看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
(1)意義: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計算方法:先把小數看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3)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0占位。
(4)規(guī)律: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5)完成教材113頁1題(1)中關于小數乘法部分的習題。
3.小數乘法的驗算。
(1)小數乘法的驗算方法: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再重新計算一遍,看兩次的結果是否相同。
(2)完成教材115頁2題中的三道乘法算式,要求驗算。
(3)計算錢數時,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4.積的近似數。
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1)四舍五入法;(2)進一法;(3)去尾法。
5.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1)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2)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性質:a-b-c=a-(b+c)
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除法性質:a÷b÷c=a÷(b×c)
(3)完成教材115頁3題。
6.解決問題。(估算)
(1)小數乘法的估算要注意哪兩個問題?
、僖伎荚鯓庸浪悴拍苁褂嬎愫啽悖
、谝紤]用于估算的兩個數要接近于原數。
如:0.49×2.8≈0.5×3=1.5這些數與原數比較接近,計算就變得非常簡便了。
(2)小數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①小數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一樣。
、谙人愠朔ǎ偎慵臃ɑ驕p法。
二、復習小數除法。
1.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
如:0.6÷0.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0.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0.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小數除以整數,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余數,要添0繼續(xù)除。
3.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4.完成教材113頁1題(1)中關于小數除法部分的習題。
5.求商的近似數。
(1)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
(2)完成教材116頁5題。
6.除法中的變化規(guī)律。
(1)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2)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也隨著擴大。
(3)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稍復雜的生活問題.
2,學會找出生活問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
教學難點:
分析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會列出方程解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1,解下列方程.
X+2x=147y-34=71
2,根據下面敘述說說相等關系,并寫出方程.
、俟ux只,母雞30只,是公雞只數的2倍.
②公雞有x只,母雞有30只,比公雞只數的2倍少6只.
3,(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講述:一天,學校的足球場上,善于觀察的小軍,勤于研究的小華和愛提問題的小剛三人休息時,突然發(fā)現(xiàn)足球的秘密.小軍發(fā)現(xiàn)……小華發(fā)現(xiàn)……小剛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黑色皮共有12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白色皮)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板書線段圖).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白色皮共有20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黑色皮"
(1)審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
提問:"例題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說明:例1就是我們以前見過的"已知比一個數的幾倍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用方程解答這類問題.
教師板書:稍復雜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教師板書線段圖講解)
看圖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關系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可能出現(xiàn)的等量關系是:黑色皮的塊數×2-4=白色皮的塊數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3)同桌討論怎樣列出方程.
(4)交流匯報并讓學生根據題意說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關系.允許學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書學生的方程并選擇2x-4=20討論它的解法.
學生小組討論解法.
匯報交流板書:
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檢驗:(引導先生口頭檢驗)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5)學生選擇其余的方程解答.
2,變式練習.
(1)教師: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個條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塊"該怎樣列方程(課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中的"少"換成"多")讓學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較,使學生清楚地看到,這種用算術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應用題,不論是"幾倍多幾"還是"幾倍少幾"列方程都比較容易.
3,引導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倥孱}意,找出未知數,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劢夥匠.
、軝z驗,寫出答案.
三,鞏固應用
1,只列式不計算.(課件出示)
、賵D書室有文藝書180本,比科技書的2倍多20本,科技書x本.
、陴B(yǎng)雞廠養(yǎng)母雞400只,比公雞的2倍少40只,公雞x只.
、蹖W校飼養(yǎng)小組今年養(yǎng)兔25只,比去年養(yǎng)的只數的3倍少8只,去年養(yǎng)兔x只.
④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匯報交流
、俦本┕蕦m的面積是72萬平方米,比廣場面積的2倍少16萬平方米.廣場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米
、谑澜缟系闹奘莵喼,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亞洲的面積比大洋州面積的4倍還多812萬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③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能達到每小時110km,比大象的2倍還多30km.大象最快能達到每小時多少km
、芄灿1428個網球,每5個裝一筒,裝完后還剩3個.一共裝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偌滓覂蓴档暮褪90,甲數是乙數的2倍.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诩滓覂蓴档暮褪183,甲數比乙數的2倍還多3.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板書設計:
先把2x看作一個整體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4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被谶@樣的理念,現(xiàn)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做以下簡要說明: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易上手。
新課伊始,讓課堂走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熟悉的`“買風箏”活動為背景,把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出了小數乘整數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計算,初步感知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的聯(lián)系。
2.自主探究,對學生的探究活動敢于放手。
在例2的教學中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先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算法,然后通過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算理并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3.循序漸近,使學生成為學習小能手。
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逐步加深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強化重點,突出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好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課堂活動卡、學情檢測卡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課件出示放風箏圖片)師:瞧!文化廣場真熱鬧,有好多小朋友在放風箏,你們想玩嗎?(課件出示賣風箏畫面)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學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情境的引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并為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提供了條件。
⊙自主探索
1.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嘗試計算。
(1)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師:有3個小朋友也想去放風箏,他們都想買蝴蝶風箏,請你幫他們算一算,買3個蝴蝶風箏需要多少錢?你能列出算式嗎?
(學生思考并匯報:3.5×3)
師:為什么這樣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預設生1:根據數量關系“單價×數量=總價”列式為3.5×3。
生2:求買3個蝴蝶風箏需要多少錢,就是求3個3.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3.5×3。
師:仔細觀察這個算式,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預設生:兩個因數一個是小數,一個是整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2)嘗試計算。
師:請你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3.5×3的得數。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
(3)展示方法。
方法一3.5+3.5+3.5=10.5(元)
方法二3.5元=3元5角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元5角=10.5元
方法三3.5元=35角35×3=105(角)
105角=10.5元
師小結:我們在求買3個蝴蝶風箏需要多少錢時,可以用小數連加來解決,也可以把3.5元化成元、角來解決,還可以把元轉化成角用乘法豎式計算來解決。
設計意圖:鼓勵、啟發(fā)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進行嘗試計算,初步感知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的聯(lián)系。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5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三節(jié)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規(guī)律,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小組合作探索的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探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探索問題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給每個小組準備梯形若干個,剪刀一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在學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學到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還記得是什么方法嗎?(轉化)
師:誰來說說平行四邊形式三角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根據學生所述,教師電腦演示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推導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時,我們都用到了轉化的方法,把我們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推導出面積計算的公式。
師:在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各種形狀的物體,(出示課件)這輛小汽車的車窗玻璃是什么圖形?還記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稱嗎?(出示課件)這是一大一小兩個梯形,你認為梯形面積的大小可能會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梯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猜測驗證,自主探究。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想一想,你準備怎么出梯形的面積?看來“轉化”這種方法確實很重要,我們在解決很多問題的時候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那么你們認為梯形可以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呢?
1、生猜想。(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
2、公式探究。
師:你們的這些想法是否正確呢?下面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先給同學們30秒的時間獨立思考,自己想辦法。
(30秒過后)
師:好了,下面的時間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然后選出一種的`方法,利用你們手中的學具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
3、學生進行探究,師相機指導。
4、生匯報。
師:剛才老師在下面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第x組的同學最先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下面請第x組的同學派代表到前面展示一下你們是怎么做的。
(生展臺展示)
組1:我們組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之和,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并板書)
師:其它組有沒有不同的拼擺方法?(讓生在座位上說)
請你說說你們組是怎么拼的,推導出的梯形面積公式是什么?
組2: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師:老師在下面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一個組采用了割補的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是哪個小組?請到前面展示一下。
組3:我們選擇了一個梯形,沿著它的腰對折,然后剪開,再移到右邊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梯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
師: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
組4:我們組把梯形剪成了兩個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積等于兩個三角形面積之和,這個小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小三角形的面積=上底×高÷2,這個大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大三角形的面積=下底×高÷2,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上底×高÷2+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
(注:師在生匯報的過程中要讓生到黑板上畫出小三角形也就是鈍角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并引導生說明鈍角三角形的高為什么和梯形的高相等)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了這么多的方法,你們真了不起!老師也想出了一種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幻燈出示轉化過程)
師:誰能根據老師展出的這種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生口頭敘述。
師:你真聰明!其實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利用課下時間進一步探究。
師:好了,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積公式用字母可以怎樣來表示?
生:s=(a+b)h÷2
(師板書)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公式,想一想,要想求梯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由此看來梯形面積的大小與它的上、下底和高這三個因素有關,那么,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三、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師:課件出示例題:
(這是我國長江三峽水電站大壩,它的橫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積。)
師:讓生以最快的速度在練習本上只列式不解答。老師算了一下這道題的結果,等于10530平方米,同學們可利用課下時間驗證一下老師算的到底對不對。
師:梯形的面積應用很廣泛,在很多物體中經常會看到梯形。下面我們來解決另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幻燈出示)
一輛汽車側面的兩塊玻璃是梯形(如下圖),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
師:好,剩下的時間我們來解決其他問題。
1.算出下面每個梯形的面積。(單位:厘米)90頁第3題
2.判斷題。
(1)兩個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兩個形狀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3選擇題
(1)梯形的上底是4米,下底是6米,高是5米,它的面積是()。
A.45平方米B.25平方米C.25米
(2)一個梯形上底是80厘米,下底是12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A50B.25C.230
4.90頁第3題
5、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轉化的思想創(chuàng)造出了多種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并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真了不起!今后我們將會利用這種方法來探究更多的有關圖形的知識。相信你們今后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xiàn)。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6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本節(jié)課抓住關鍵詞,把握自然數(0除外)按因數個數分類的數學方法,讓學生充分討論質數和合數的特征,經歷質數和合數這一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構建質數和合數概念,更好地掌握數學思想,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3~24頁“質數與合數”。
【學情與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掌握“因數、倍數、奇數、偶數、2、3、5的倍數特征”的基礎上進行的。本單元涉及的概念多,“質數與合數”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概念抽象易混淆,在生活中運用較少,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是本課的難點也是本單元內容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概念歸納的數學化過程,構建質數和合數概念。
2.把握整數按因數個數的分類法,理解和掌握質數與合數的特征,能應用概念尋找或判斷質數。
3.通過研究質數與合數特征的學習活動,體會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每生一張。
【教學過程】
活動一:構建質數和合數概念
1.引導學生按要求列出乘法算式:“因數用整數、不用1”。
教師板書“1=”……“20=”,教師不言語,用手勢引導學生按要求說出乘法算式。
學情預設: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用1或小數的問題,師用手勢提醒“不用1”“用整數”。
2.師:按“用整數、不用1”的要求無法列出乘法算式的數,我們叫它質數;可以列出乘法算式的數,我們叫它合數。
教師依次在這些質數的前面填上“質數”、“合數”,學生自然而然的在教師板書時說出“質數”和“合數”。
【設計意圖】
“活動一”全過程教師基本不言語,只用手勢或神情來組織教學,給學生一個神秘感,在創(chuàng)設靜謐的氛圍中靜心體會質數與合數的區(qū)別。
活動二:討論質數和合數的特征
1.師:“從這些乘法算式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情預設:學生有可能說出質數都是奇數;對策:教師指出2是質數、15是合數;
合數可以寫出乘法算式;如果不用1,質數無法寫出乘法算式。
2.教師擦除“不用1”,學生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再進一步用因數的個數來探討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師:觀察因數的個數,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從乘法算式中,學生很快并能清晰地發(fā)現(xiàn)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而合數則除了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外,還有別的因數(至少三個因數)。
3.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4.討論:“1”是質數還是合數?
學情預設:有的學生可能認為:1有兩個因數,一個是1,一個是它本身,1應該是質數;有的學生可能認為:1的本身還是1,所以1應該只有一個因數;有的學生可能認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師把板書寫完整。
5.小結: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什么樣的數叫質數?什么樣的數叫合數?怎樣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設計意圖】
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概念歸納的數學化過程,構建質數和合數概念。并嘗試根據因數的個數歸納出質數與合數的概念,學會運用質數和合數的特征進行判斷,充分感受到知識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活動三:應用概念尋找或判斷質數
1.繼續(xù)尋找30以內的其它質數。
2.做一做:出示數字卡片:17、22、29、35、37、87、93、96、1,將數字卡片填入質數與合數相應的集合圈里。
3.下面的'說法正確嗎?說說你的理由。
、潘械钠鏀刀际琴|數。()
、扑械呐紨刀际呛蠑怠#ǎ
、窃1、2、3、4、5……中,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⑷兩個質數的和是偶數。()
【設計意圖】
通過不斷的尋找、發(fā)現(xiàn)與判斷質數的練習中,使學生意識可以用合理的方法來判斷,鞏固質數與合數特征的認識。
活動四:拓展延伸深化概念
1.你知道他們各是多少嗎?(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后匯報)
、艃蓚質數的和是10,積是21,他們各是多少?
、苾蓚質數的和是20,積是91,他們各是多少?
、亲钚〉馁|數是?最小的合數是?
2.在括號里填上質數:
8=()+()12=()+()28=()+()
3.數學小閱讀:哥德巴赫猜想。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剛才你們正在嘗試解決一道世界難題,做了一件很有價值的事,這個世界難題就是: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的和呢?這個問題是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最先提出的,所以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世界各國的數學家都想攻克這一難題,但至今還未解決。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這一領域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
請同學們進行數學小閱讀:哥德巴赫猜想。課后,感興趣的同學們也可以查找相關書籍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
在適度拓展中,嘗試解決“任何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的和”的哥德巴赫猜想。在數學小閱讀中,讓學生了解數學發(fā)展的歷史,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同時留有空間,讓學生課后探究。
活動五: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7
本冊教學目標,使學生: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第一單元 小數的乘法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除法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商是小數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整數乘、除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案
教學內容小數乘以整數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練習,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小數乘以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小數乘以整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
教具準備放大的復習題表格一張(投影)。
教學過程一、引入嘗試:
孩子們喜歡放風箏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塊去買風箏。
1、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算理。出示例1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得出:
、爬1:風箏每個3.5元,買3個風箏多少元?(讓學生獨立試著算一算)
(2)匯報結果:誰來匯報你的結果?你是怎樣想的?(板書學生的匯報。)
用加法計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計算:3.5×3=10.5元 理解3種方法,重點研究第三種算法及算理。
、抢斫庖饬x。為什么用3.5×3計算? 3.5×3表示什么?
。3個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樣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擴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縮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10.5元
(5)買5個要多少元呢?會用這種方法算嗎?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象這樣的3.5元的幾倍同學們會算了,那不代表錢數的 0.72×5你們會算嗎?(生試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組討論計算過程。
板書: 0.7 2
× 5
3. 6 0
。2)強調依照整數乘法用豎式計算。
。3) 示范:0. 7 2 擴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縮小到它的1/100
(4) 回顧對于0.72×5,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使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0.72擴大100倍變成72,被乘數0.72擴大了100倍,積也隨著擴大了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360再縮小100倍。(提示: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5)專項練習
、傧旅娓鲾等サ粜迭c有什么變化?
0.34 3.5 0.201 5.02
、诎353縮小10倍是多少?縮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斷
1 3.5
× 2
2.7 0
。6)小結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
計算 7 ×4 0.7×4 25×7 2.5×7
觀察這2組題,想想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怎樣計算小數乘以整數?
、 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② 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
③ 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l 專項練習 練習一 4
二、運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書p2
三、體驗: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業(yè): 練習一 1、2、3個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5.6×10
7.3×1000
0.75×10
0.008×100
注意:如果積的末尾有0,要先點上積的小數點,再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
板書設計: 小數乘整數1
3.5元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
0. 7 2 擴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縮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學生基本能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計算完后小數點經常點錯。下節(jié)課要進行專項練習。
教案
教學內容小數乘小數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1、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2、比較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的定位,乘得的積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具準備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學過程一、引入嘗試
1、出示例3圖:孩子們最近我們社區(qū)宣傳欄的玻璃壞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么列式?(板書: 0.8 ×1.2)
2、嘗試計算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想想是怎樣算的?
師:是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的,F(xiàn)在能否還用這個方法來計算1.2×0.8呢?
如果能,應該怎樣做?(指名口答,板書學生的討論結果。)
示范:
1. 2 擴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擴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縮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大10倍;再把乘數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4、觀察一下,例3中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因數的位數和等于積的小數位數。) 想一想:6.05×0.82的積中有幾位小數?6.052×0.82呢?
5、小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師:請做下面一組練習 (1)練習(先口答下列各式積的小數位數,再計算)(2)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①你是怎樣算的?(先整數法則算出積,再給積點上小數點。)
、谠鯓狱c小數點?(因數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最右邊起,數幾位,點上小數點。)
、 計算0.56×0.04時,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那當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通過通過以上的學習,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3) 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頁上的計算法則,并讓學生打開課本齊讀教材上的法則。(勾畫做記號)
(4)專項練習 ①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三、應用
1、在下面各式的積中點上小數點。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斷積里應該有幾位小數,再計算。
67×0.3 2.14×6.2
3、P.8頁5題。
先讓學生說求各種商品的價錢需要知道什么?再讓學生口答每種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組獨立列式計算。
四、體驗 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 :P8 7、9題。P9 13題。個人修改
口算:
5.2×0.2
7.3×0.01
76×0.03
75×0.05
0.05×6
79.2×0.2
、诟鶕1056×27=28512,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小數乘小數的乘法是本單元的難點,學生在計算時錯誤較多,要繼續(xù)多練,重點練習點小數點。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8
設計說明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上課伊始,由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這一話題引入本節(jié)課的情境,拉近了課本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重視解題方法的教學。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解決問題的教學,關鍵是理清思路,教授方法,啟迪思維,提高解題能力。因此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觀察圖畫,了解畫面信息,接著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分析數量關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設計關鍵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學會寫設句,并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練習卡片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什么體育運動?
生:排球、乒乓球、籃球、足球……
師:你知道嗎?有一個小朋友叫小明,他跟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體育運動,更是在學校的跳遠比賽中破了紀錄,你們想知道學校原來的跳遠紀錄是多少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產生探究欲望,這樣的設計過渡自然、順理成章。
⊙探究新知
1.教學例1,出示情境圖。
(1)寫用字母x表示未知數的設句。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情境圖并說說從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預設生1:小明的跳遠成績?yōu)?.21m,超過原紀錄0.06m。
生2:這道題讓我們求學校原跳遠紀錄是多少米。
師:應該設誰為x?怎樣把x表示什么寫清楚?
生:這道題要求學校原跳遠紀錄是多少米,應設學校原跳遠紀錄為xm。
(2)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師:你能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嗎?
(生討論后匯報:原紀錄+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績)
師:你能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生小組討論后匯報:x+0.06=4.21)
(3)解方程并檢驗。
師:請同學們試著解方程。
(生嘗試完成解題全過程并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解題過程:
例1解:設學校原跳遠紀錄是xm。
x+0.06=4.21
x+0.06-0.06=4.21-0.06
x=4.15
,答:學校原跳遠紀錄是4.15m。
生檢驗并交流方法。
預設生1:把x=4.15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說明做對了。
生2:把x=4.15代入原題中,看看和原題的已知條件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就說明做對了。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9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收集原始數據和分類整理的方法。
(2)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收集數據的方法。
教學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復習題
(2)學生每人準備一枚一元的硬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已學過收集靜止的數據,如:第1頁的復習題(投影顯示)。
1、點一名學生上來完成下面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其余的學生做在書上。
2、統(tǒng)計一下我們班同學寒假里讀課外書的數量情況。
以前我們學習的是收集靜止事物的數據,如復習題,但有的時候要收集的數據往往不是靜止的,要隨著時間的變化逐個收集和積累,這時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來收集和積累數據。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
。ò鍟n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數據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種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錄像,讓學生看。
。1)小組合作,探索研究
、俑鞣N車輛的出現(xiàn)有沒有規(guī)律?
、谠谶@種情況下,怎樣才能準確無誤地記下各種車輛通過的數據?
、坌〗M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數據?
、軈R報展示,統(tǒng)一方法。
。2)學生實際操作。
每人拿出一張紙寫出各種車輛名稱,然后聽老師報通過的車輛,并畫“正”字記載。
講:你們紙上收集的數據是原始數據。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種內各種機動車通過路口的輛數和總輛數,需要把這些數據加以整理,制成統(tǒng)計表或條形統(tǒng)計圖。
2、數據的整理。
(1)統(tǒng)計表。
想:這個統(tǒng)計表該怎樣制?要分幾欄?
。2)條形統(tǒng)計圖。
投影顯示教材第2頁空白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想:①圖中的每格代表幾?
、诿糠N車的輛數如何用豎條表示出來?
、廴绻占臄的枯^大怎樣辦?
做:讓學生翻開書第2 頁,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三、實踐操作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幣,按照剛學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進行,并填好書上的統(tǒng)計表。
2.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一的`第1題。做練習一的第3題。
四、課外實踐
收集本班同學家庭人口數的數據,并按照所學的整理數據的方法進行整理。
課后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依照他們積累的經驗解決問題,是新課程觀的具體體現(xiàn)。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課題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認識分組整理和編制統(tǒng)計表的意義;②初步學會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③學會填寫簡單的統(tǒng)計表。
教學重點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教學用具放大例2的兩張統(tǒng)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我們復習一下已學過的簡單數據整理和一些統(tǒng)計表的知識。
2.下面是某班數學興趣小組中女同學測量身高的統(tǒng)計表。
姓名:
平均:
身高:(厘米)
獨立之后思考回答問題:
、偃绾吻蟪鲞@組女同學的平均身高?
、谶@組女同學的身高有什么特點?
③最高的女同學比最矮的女同學高多少厘米?
、苋绻@張表上的女同學很多,又不能清楚地看出她們身高的分布狀況,怎么辦?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把原始數據按照數量的大小劃分成幾組,再制成統(tǒng)計表。
二、探索研究
1.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1)教師出示記錄單,學生獨立思考
①誰最高?身高多少?
、谡l最矮?身高多少?
③身高大多在什么范圍?(很難看出,要分組整理一下)
(2)小組討論:
怎樣分組整理?說說你的設想。
。3)分組整理的具體做法(對照著做):
、僬页鲈紨祿姆秶▽W生找出記錄單中原始數據的范圍)。130~154厘米。
②把數據的范圍劃分成幾組并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制成表。(按5 厘米一組可分為五組,再分成“身高”和“人數”兩欄制好表并出示例2的統(tǒng)計表)
、劢y(tǒng)計各組中的數目,填寫統(tǒng)計表(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并讓學生填好統(tǒng)計表)。
。4)看書回答問題:
、倏唇滩牡3頁,回答下面的三個問題。
、诳唇滩牡4頁,“想一想”該怎么辦?(說明記錄單上的原始數據的重要性,不能隨便丟掉)
三、課堂實踐
1.調查本班學號1~32的學生的體重,并將調查結果按分組的方法進行整理。
2.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一的第4、5題。
課后反思: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是現(xiàn)代化社會對人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一個人必備的技能之一。而讓學生感受體驗到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意義,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內的最好方法。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0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科書(人教版)第九冊。
【教材分析】
梯形而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的編排不同于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它的編排特點是引導學生把梯形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
再求面積。因此教材的編寫跨越了數方格的感性認識階段。引導學生思考怎樣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用轉化的思想。探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以后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內容時學生己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而且在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時。對轉化、平移等數學思想的方法己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方法基礎。因此。梯形面積的學習是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實現(xiàn)遷移類推和新舊轉化。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自行嘗試學習,通過不同途徑探究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會應用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通過討論、爭辯、操作和推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3.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同樣大小的梯形紙片(至少四弓長)。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探究情境
1.教師談話:請說出所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教師出示一個梯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看到這個圖形大家想提出關于這個圖形的什么問題?
3.猜測:梯形面積計算能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面積來進行計算嗎?
4.下面就請同學利用手中的材料動手實踐。進行驗證。
【設計意圖】
通過義習。梳理學過的直線型圖形的而積計算公式。并通過質疑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
二、自主探究,尋求規(guī)律
(一)推導面積計算公式1.談話指導:請同學們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知識和方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推導梯形的面積。
2.學生嘗試探究驗證。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并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小組。
【設計意圖】
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動腦的機會,給學生利用舊知探求新知的時間。把知識產生的過程創(chuàng)造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并學會探究的方法。
3.展示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1)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說出自己轉化推導的方法。
(2)教師配合學生的敘述。用課件演示梯形是如何轉化成己學過的平而圖形的,并讓其他同學質疑、評價(這里可能會出現(xiàn)拼一拼、割補、分一分等多種方案)。
4.引導學生總結計算公式。
(”教師提問:“誰能總結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說明你的根據!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并板書: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X高=25.根據推導過程和公式。讓學生提出問題:
(1)二上底加下底”指的是什么?
(2)為什么要“除以2"?
(3)通過對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讓學生談想法)?
6.教師小結:(略)7.讓學生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僅知道了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而且更明確如此計算的原因。達到“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科學學習的習慣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教師的課件演示,使學生形象地感知轉化思想的內涵。
(二)運用公式。進行計算1.出示例題: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個梯形。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學生自己嘗試獨立計算。
3.學生互相出題進行公式應用練習。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互相出題訓練。不但鞏固了知識。而且實現(xiàn)學生真正的自主參與。同時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使訓練多樣而有趣。變苦學為樂學。
三、鞏固練習完成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九的1-4題。
3.靈活變換條件。聯(lián)系實際進行練習。
4.拓展嘗試:下圖是兩個相同的汽角三角形補在一起。求涂色部分的面積。(單位:分米)
【設計意圖】
靈活的練習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聯(lián)系實際能充分體現(xiàn)學以致用的原則。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該服務于生活,因此。聯(lián)系實際的練習才是更為科學的訓練方法。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學習是由學生獨立思考、討論、歸納、概括解決的。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的發(fā)展。但不足之處是:由于學生個體間發(fā)展的不平衡。因此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去積極地思考、討論。另外。還應多提一些開放性強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訓練。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學情分析
學生在掌握整數加法的基礎上,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法的過程,理解同分母分數的計算法則。
重點難點
1、分數加法的意義。
2、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錄音內容)我是妮妮,今天想請哥哥、姐姐幫我一個忙。我媽媽烙了一張餅,爸爸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張餅,媽媽吃了八分之一張餅,我想知道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張餅呢?誰要是能幫我,就獎給大家一個贊,我先謝謝哥哥、姐姐了。
2、師:同學們,能幫助小妹妹嗎?那怎么列式(板書式子),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學習同分母分數加法。
活動2【講授】學習目標
1、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
活動3【活動】提示預習內容,學生自主學習
1、自主探究、小組討論:
。ㄒ唬⿴煟核自捳f:“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四個人的智慧,一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讓我們小組合作來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
。ǘ⿲W生先自主學習,再小組討論
。ㄈ⿲W生討論,師個別指導
。ㄓ懻撝泄膭顚W生大膽提出個人見解,提示可以借助輔助工具來解題。)
2、匯報交流
生1:同學們,下面由我來代表我們組跟大家分享我們組的做法,大家請看,我是把這張長方形紙當成媽媽烙的餅,我也把它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媽媽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還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張餅的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師,我想對趙紅俐的.講解做下點評,你的想法真奇特,能想到加法的逆運算減法來解決問題,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你能繼續(xù)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
生2:大家請看,我們組是用折紙法,我把這張圓看作是媽媽烙的餅,我把它對折三次,平均分成8塊,這3塊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這1塊是媽媽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來為大家講解說意義的方法,大家請看,我是把這張餅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8塊,爸爸吃了3塊,相當于吃了這張餅的八分之三,媽媽吃了1塊,相當于吃了這張餅的八分之一,兩個人共吃了4塊,也就是這張餅的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們組是用畫線段的方法來解答的,我是把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看成是媽媽烙的餅,把它平均分成8份,這3份是爸爸吃的,用來表示八分之三,這1份是媽媽吃的,用來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請大家注意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們組是用畫圖法來解決的,我是把一張正方形紙看作是媽媽烙的那張餅,把它平均分成8塊,爸爸吃的3塊,我是用藍色表示的,媽媽吃的1塊,我是用紅色表示的,爸爸、媽媽一共吃了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們組是用切割法來解決的,請八位同學來幫我完成,請大家手拉手緊密的圍成一個圓,我把這個圓平均切成8塊,這3塊是爸爸吃的,這1塊是媽媽吃的,一共是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對陶夢如的做法做一下點評,你的想法很新穎,但在日常的應用中不實用,我建議你可以用小棒來代替人。
生:我覺得小棒易丟,也不實用,可以用手指來代替小棒,因為手指不會離開我們的身體。
生:我覺得手指算小數可以,假如就沒法算了,我覺得還是畫圖比較好。
生7:大家請看表示3個,表示1個,它們兩的分數單位都是,所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剛才大家用這么多方法來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那到底該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呢?
生: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師:同桌互記計算法則。
活動4【練習】能力提升
師:在阿拉伯流傳這樣一句話:“無論你有多少知識,假如不用便是一無所知”,誰能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出幾道題考考大家?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2
設計說明
1.加強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因為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所以要多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思考,培養(yǎng)學生掌握技能技巧,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在讓學生理解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時,先讓學生動手操作,“解剖”長方體和正方體,展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各自的6個面。然后通過比較分析,深刻地體會長方體或正方體各自6個面的面積之和就是這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2.合作探究,實現(xiàn)自主發(fā)現(xiàn)。
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進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在學生感知了表面積的意義之后,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不同計算方法,然后根據正方體的特征歸納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思維和求異思維。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體紙盒
學生準備長方體牙膏盒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猜測質疑,引入新課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老師也收集到這樣兩個紙盒(出示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長方體紙盒),怎樣才能比較出這兩個長方體紙盒,誰用的紙板比較多呢?(學生討論后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誰用的紙板比較多,使學生產生拆開紙盒研究長方體表面積的想法,從而主動探究體與面的關系,同時引發(fā)學生的爭論,使其主動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1.感受表面積的意義。
。1)把長方體牙膏盒沿棱剪開并展開,分別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6個面,并讓學生觀察后回答:
、匍L方體哪幾組面的面積相等?
、陂L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W生觀察后匯報)
師明確:長方體上、下兩個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就是長方體的長和寬;前、后兩個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就是長方體的長和高;左、右兩個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就是長方體的寬和高。
。2)什么叫長方體的表面積?
。ò鍟洪L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剪開并展開長方體實物,讓學生真正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在實際觀察中讓學生充分感知并建立表面積的表象,從而發(fā)現(xiàn)并歸納出表面積的意義。
2.探究求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回憶。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預設
生: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議一議。
長方體上、下面的面積=()×();
長方體前、后面的面積=()×();
長方體左、右面的面積=()×()。
。3)總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方法一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用字母表示為S=2ab+2ah+2bh。
方法二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用字母表示為S=(ab+ah+bh)×2。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3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用整塊的正方形地磚鋪滿長方形地面的問題情境,應用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概念求方磚的邊長機器最大值。
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及求法,本課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通過分析,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樣的地磚必須即使16的因數又是12的因數。在此基礎上學習本課不難。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2.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好數學的信心以及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方法指導: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s5分鐘)
課件展示教材62頁例3,今天我們要給這個房子鋪磚大家感興趣嗎?要求要用整數塊。
二、自主學習
。s5分鐘)
1.幾個數( )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 )
2.16的因數有( ),24的因數有( ),16和24的公因數是( ),最小公因數是( ),最大公因數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數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數。
三、合作交流
。s13分鐘)
小組合作學習教材第62頁例3。
1.學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縮小的方格紙表示地面,用不同邊長的正方形紙表示地磚,我們發(fā)現(xiàn)邊長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紙可以正好鋪滿,沒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細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能鋪滿的地磚邊長有什么特點?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交流。
3.總結。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把鋪磚問題轉化成求公因數的問題來求。
四、精講點撥
。s8分鐘)
根據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情況明確展示任務,進行展示。教師引導講解。
五、測評總結
。s9分鐘)
1.達標練習
。1)要將長18厘米、寬12厘米的長方形紙剪成正方形的紙,沒有剩余,邊長可以是幾厘米?最長是幾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蘭花48朵,用這兩種花搭配成同樣的花束(正好用完,沒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幾朵玫瑰花和玉蘭花?
。3)有一個長方形紙,長60厘米,寬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沒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最長是多少?
六、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七、作業(yè)布置
練習十五5,6題。
板書設計:
最大公因數(2)
鋪磚問題:求公因數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把平行四邊轉化成長方形,找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從而順利推倒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學具準備:
2塊平行四邊形彩色紙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師:出示平行四邊形,問:這是什么圖形?它有什么特征?生指出它的底和高。你能畫出它一條底邊上的高嗎?(在平行四邊形圖片上畫一畫,并標出底和高。)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1、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同學們,喜歡喜羊羊的動畫片嗎?據說羊村的牧草越來越少,村長決定把草地分給各個羊自已管理和食用。懶羊羊分到的是一塊長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塊平行四邊形地,它們認為自已的.草地更少,爭了起來。同學們想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你們準備怎樣解決呢?
2、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復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口算長方形草地的面積。(板書長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面積=長寬)
(2)師:你能幫它們求出這塊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
1、大膽猜想
師:在學習推導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最初使用了什么的方法?(數方格)今天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能不能也用這個方法?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5
單元導學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位置”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是應學段目標“探索一些圖形的位置關系,了解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設計編排的。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會了在具體情境中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物體的位置,知道在平面圖內可以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或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為第三學段學習“圖形與坐標”的內容打下基礎。
備內容
位置 位置(1課時) 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位置的方法;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備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明確行與列的意義,理解數對的意義,掌握數對的書寫格式。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3.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1.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體現(xiàn)了數形結合的思想。
2.經歷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體會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把位置關系的學習與生活情境緊密聯(lián)系起來,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備重難點
重點
1.明確行與列的意義,掌握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2.能準確地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
1.正確使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2.運用數對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2-13
小學數學教案五年級12-14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02-22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05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4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5篇)12-14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5篇12-14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精選15篇12-15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精選15篇)12-16
五年級上冊小學數學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