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的教案1
一、教學內容: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人教版教科書第四冊第六單元《克與千克的認識》及相關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和會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及互相合作學習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難點: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較準確地估計物體質量,表示物體的輕重。
五、解決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感受、體驗的機會。
六、設計理念:由書本數(shù)學向生活數(shù)學轉變,重視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策略,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人人參與、主動發(fā)展。
七、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天平,盤稱,2分硬幣,一塊肥皂,2袋500克的糖,1千克的稱砣一個。
八、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題
1、組織學生進行負重跑步比賽。
師問:我聽說我們班有兩名同學跑得很快,他們是誰呀?今天我們讓他們舉行一場比賽怎么樣?不過今天的比賽難度增加了,他們每人要背一個同學比賽,你們想看看嗎?
學生活動。
師問:讓我們來采訪一下冠軍,你為什么不選王仕聿(重的那位同學)呢?
那么,王仕聿,你有多重?除了“斤”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
2、師說:“斤”“兩”是我國過去常用的質量單位,從1990年12月21日開始,我國就規(guī)定不使用這兩個計量單位了,F(xiàn)在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要和國際接軌,而“克”“千克”是全世界各國統(tǒng)一使用的質量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國際標準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
。ǘ┨骄啃轮
1、交流匯報:請學生匯報去超市調查情況。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去超市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誰來說說你調查了些什么?
學生匯報。
師問:同學們說了那么多,這些物品有的用“克”作單位,有的用“千克”作單位?請你仔細想一想,什么時候用“克”,什么時候用“千克”作單位呢?(比較輕的東西用“克”做單位,比較重的東西用“千克”作單位)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會用千克表示物體的重量。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秤
1.多媒體課件演示:兩個小卡通人物,一個舉著一包紅棗,另一個舉著一包膨化食品。兩人爭論不休,都說自己的東西重。
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來比一比,哪個物品重些?
2.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辦法,得出結論:掂一掂、稱一稱。
3.師生共同小結:比較物體的輕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
4.認識秤。教師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秤,讓學生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充分感知。
[說明:用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重,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shù)學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學生根據稱一稱活動的需要,很自然想到秤,讓學生在需要中學。]
二、操作體驗,認識千克
1.活動體驗,初步感知。
掂一掂1千克紅棗的重量,體驗1千克。
掂一掂不夠1千克的膨化食品的重量。
比一比,掂兩種實物重量的感覺。
學生實踐后交流體驗的結果。
[說明:通過掂一掂、比一比,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深刻地感受1千克重量的大小,有利于1千克概念的形成。]
2.觀察秤面,認識秤面上的數(shù)字刻度。
根據秤面上的數(shù)字刻度,讓學生說說從這些數(shù)據中知道什么?
小組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概括:如果稱某種物體重量時,秤面上的指針指著1,就表示這個物體重1千克,如果指著2,就是重2千克
3.教學試一試,進一步感受和體驗1千克。
小組活動:分工合作,輪流實踐,交流體驗。
活動一:稱出1千克大米,裝進袋里,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用心好好體驗。
活動二:稱出1千克雞蛋。先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個重1千克,再稱一稱,然后數(shù)一數(shù),拎一拎。
4.介紹千克的符號:kg,板書:千克(kg)
[說明: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時間和體驗空間,目的是讓每位學生都經歷稱一稱、拎一拎、估一估、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豐富學生的真實體驗和觸覺感知,深化對千克的認識,加快概念的建立。]
三、鞏固概念、拓展應用
1.出示標有凈含量的袋裝食品,讓學生觀察外包裝,交流從包裝袋上獲得的數(shù)據信息,然后再掂一掂,稱一稱。
比較凈含量和秤得的重量,理解凈含量的意義。
2.借助多媒體播放乘坐電梯的錄像實況,了解電梯和貨車的載重情況。
3.看秤面上的刻度說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3、4題)
4.閱讀課本32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說明:練習讓學生經歷了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過程,鞏固概念的同時也了解到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四、課內總結,課外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嗎?
2.課后實踐活動:
(1)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
(2)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菜,看看媽媽買了哪些菜,各重幾千克,再幫助媽媽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幾千克的物品。
[說明:把課堂里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延伸到課外現(xiàn)實生活中,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生活性和社會性,也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加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計出一些物品大約有多重。
教學構想:
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觀念。
教具準備:
教學時,教師要準備一個2分硬幣,一些大豆、圖釘、乒乓球等實物,或其他能表現(xiàn)1克有多重的實物。同時還應要求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2分硬幣及一些到商場里購買的物品或食品。生活中常見的秤。
教與學的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情境導入,看一看。
程序:同學們你們都到過商場買東西吧?那你們都喜歡到商場買些什么呢?老師這有幾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輕一些嗎?
2、聯(lián)系實際,掂一掂。
說話:請你拿出你到商店購買的商品。如:一袋紅棗、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較一下自己所買的商品和小組同學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輕。讓學生選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輕的物品。
。酆單觯荷虉隼锍R娛称返妮p重學生一般比較熟悉,特別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食品,這樣設計容易激活學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充分體會數(shù)學活動課是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課程,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重在學生實踐。
二、新課教學,認識質量
1、認識秤。
提問:怎樣才能更準確的對這些商品的重量進行比較呢?你們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嗎?引導出用秤稱一稱的方法)
提問:你們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嗎?
讓學生把提前準備好的各種秤的資料讀一讀,介紹一下它們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師總結:展示課件中的秤。
。酆單觯簩W生要想獲得關于秤方面的知識,必須查閱很多學習資料。這也是引導學生課外學習的很好方法。]
2、認識千克
。1)猜一猜。
提問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圖釘)猜一猜你認為哪一包重?(學生間產生爭論)
。2)稱一稱。
說話:同學們都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稱稱看吧。
學生動手稱,并互相交流稱后的結果。
(3)感受1千克。
說話:這幾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來只憑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斷出它們的重量,應該用秤稱一稱。
學生在通過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驗證結論。
。4)感受幾千克。
學生分小組秤一下所帶商品的準確重量。并指名請演示秤重量的過程。一開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讓學生直觀感受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后再類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讓學生通過“在玩中學”掌握基本知識。
。酆單觯阂詣邮只顒訛橹骶,層層遞進。隨著課改的發(fā)展,教育的重心就是探討“樂學”,提高教學效率。在本課中教師及時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小組內同學自己動手,通過反復稱一稱、掂一掂、拎一拎的實踐活動,在親身經歷和體驗真正感受到了一千克的實際重量。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樂學”問題!
。5)動手操作
稱出1千克大米,裝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稱出1千克雞蛋,裝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在數(shù)數(shù)有多少個。
說一說書上37頁上一些物品的重量。第二題說出電梯或卡車的載重量,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幾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數(shù)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時為今后學習“噸”打下基礎。
4、認識重量單位“克”。
。1)稱一稱。
a、用臺秤稱一枚2分硬幣。
b、用臺秤稱1塊橡皮。
c、質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認一認。
秤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做單位。我們常用天平秤比較輕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時,需要用砝碼。你知道下面這些砝碼各重多少克嗎?教師用實物投影向學生出示砝碼。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學生動手稱出10克黃豆有多重。1個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克,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讓學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感受“克”。小組同學通過掂鵝毛和塑料尺進行比較,進一步體會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觀念。
練習:稱一稱鉛筆盒里的學習用具的重量。
[簡析:通過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加深對千克和克的認識,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總評】:
在這篇教學設計中我們看到新課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它的沖擊力。新課程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更為關注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全面發(fā)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的教案4
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并且明確要比較物體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休重,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對質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設計理念:
1、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經驗,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親自感知,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多次實踐又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再次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重計、臺秤或彈簧秤、天平、兩袋鹽等物品。
學具準備:
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兩位跑得快的同學到臺前做“背人跑步比賽”的游戲(被背的兩人輕重對比明顯)。讓大家估計誰最有可能贏?為什么?
小結: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相互說一說。
3、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出課題。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一)稱學生的體重
1、師:要想知道某個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呢?
2、讓學生觀察帶來的體重計,觀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稱物體的質量呢?想好了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隨機介紹kg是千克的表示符號。
3、讓一組學生輪流站在體重計上,秤出每一位同學的體重,并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記錄下每位同學的體重。
4、讓每一個學生統(tǒng)計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學分別有幾種,統(tǒng)計時可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統(tǒng)計,如用“正”字來表示,或用其他方法來表示。
5、讓每一位同學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質量的同學,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別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組統(tǒng)計的情況合在一起,成為全班同學體重的統(tǒng)計表,再讓學生提出一些加、減法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加、減法口算練習。
。ǘ┙⑶Э说馁|量概念
1、稱一稱。把自己小組帶來的兩袋鹽放在臺秤或彈簧秤上稱一稱。
學生生觀察秤的指針指向幾,老師指出1千克就是兩袋鹽的質量。
2、掂一掂。再把剛才稱的鹽放在手中掂一掂,邊掂邊用眼睛體會1千克有多重,并說說掂1千克的感覺。
3、估一估,你們再掂一掂身邊的其它物體,能找出哪些東西重1千克嗎?估計后再把這些物體放在秤上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
4、猜一猜。師拿出1袋棉花和1袋鐵釘,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說明理由,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以實踐來證實,請2名學生分別稱一稱。
5、質疑:這2袋物體的質量都是1千克,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體積大并不一定重。
6、小結:剛才我們大家通過各種學習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體的質量有多重,可我們看像這些(舉起一枚硬幣,指著衣服上的鈕扣和學生帶來的雞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筆、橡皮等),比較輕的物品怎么知道它們的質量呢?
。ㄈ┙⒖说馁|量概念
1、天平稱一稱帶來的硬幣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師稱幾根粉筆的做法。教師邊稱邊介紹克的表示符號“g”。
2、學生小組進行操作,稱硬幣、雞蛋和鉛筆、橡皮等物品。
3、交流匯報。
4、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議一議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三、全課總結
看來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除了用稱的方法,還可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體或買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量。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案09-05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反思03-28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案11-12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反思03-28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反思03-21
《認識克和千克》的教學反思04-16
認識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2-23
數(shù)學圓的認識教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