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八年級數學教案>八年級數學教案

八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20 12:45:01 八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級數學教案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數學教案匯總十篇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1

  11.1 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11.1.1 三角形的邊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的頂點、邊、角,會數三角形的個數.(重點)

  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重點)

  3.三角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難點)

  一、情境導入

  出示金字塔、戰(zhàn)機、大橋等圖片,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三角形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觀察.

  問:你能不能給三角形下一個完整的定義?

  二、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三角形的概念

  圖中的銳角三角形有(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解析:(1)以A為頂點的銳角三角形有△ABC、△ADC共2個;(2)以E為頂點的銳角三角形有△EDC共1個.所以圖中銳角三角形的個數有2+1=3(個).故選B.

  方法總結:數三角形的個數,可以按照數線段條數的方法,如果一條線段上有n個點,那么就有n(n-1)2條線段,也可以與線段外的一點組成n(n-1)2個三角形.

  探究點二: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類型一】 判定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以下列各組線段為邊,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

  A.2c,3c,5c

  B.5c,6c,10c

  C.1c,1c,3c

  D.3c,4c,9c

  解析:選項A中2+3=5,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選項B中5+6>10,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正確;選項C中1+1<3,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選項D中3+4<9,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故選B.

  方法總結:判定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兩條較短的.線段長度之和大于第三條線段的長度即可.

  【類型二】 判斷三角形邊的取值范圍

  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4,7,x,那么x的取值范圍是( )

  A.3<x<11 B.4<x<7

  C.-3<x<11 D.x>3

  解析:∵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4,7,x,∴7-4<x<7+4,即3<x<11.故選A.

  方法總結:判斷三角形邊的取值范圍要同時運用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有時還要結合不等式的知識進行解決.

  【類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已知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4和9,求這個三角形的周長.

  解析:先根據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的性質可得出第三邊長的兩種情況,再根據兩邊和大于第三邊來判斷能否構成三角形,從而求解.

  解:根據題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邊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構成三角形,應舍去;4+9>9,故4,9,9能構成三角形,∴它的周長是4+9+9=22.

  方法總結:在求三角形的邊長時,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驗證所求出的邊長能否組成三角形.

  【類型四】 三角形三邊關系與絕對值的綜合

  若a,b,c是△ABC的三邊長,化簡|a-b-c|+|b-c-a|+|c+a-b|.

  解析:根據三角形三邊關系: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來判定絕對值里的式子的正負,然后去絕對值符號進行計算即可.

  解:根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

  方法總結:絕對值的化簡首先要判斷絕對值符號里面的式子的正負,然后根據絕對值的性質將絕對值的符號去掉,最后進行化簡.此類問題就是根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判斷絕對值符號里面式子的正負,然后進行化簡.

  三、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邊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

  2.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歷一個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抓住“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有的能圍成,有的不能圍成,由學生自己找出原因,為什么能?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條邊之間的關系,重點研究“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通過觀察、驗證、再操作,最終發(fā)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結論.這樣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2

  知識技能

  1.了解兩個圖形成軸對稱性的性質,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2.探究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過程方法

  1.經歷探索軸對稱圖形性質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的特點,發(fā)展空間觀察。

  2.探索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認真探究、積極思考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的探索,促使學生對軸對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活動與探究的過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使學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軸對稱的'性質。

  2.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教學難點體驗軸對稱的特征。

  教學方法和手段多媒體教學

  過程教學內容

  引入中垂線概念

  引出圖形對稱的性質第一張幻燈片

  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討了軸對稱圖形,知道現實生活中由于有軸對稱圖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麗。那么我們今天繼續(xù)來研究軸對稱的性質。

  幻燈片二

  1、圖中的對稱點有哪些?

  2、點A和A的連線與直線MN有什么樣的關系?

  理由?:△ABC與△ABC關于直線MN對稱,點A、B、C分別是點A、B、C的對稱點,設AA交對稱軸MN于點P,將△ABC和△ABC沿MN對折后,點A與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與MN除了垂直以外,MN還經過線段AA、BB和CC的中點。

  我們把經過線段中點并且垂直于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定義:經過線段的中點并且垂直于這條線段,就叫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也叫中垂線。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情意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能力目標: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質解簡單的幾何計算、證明題;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

  認知目標: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類;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等腰梯形性質的探索;

  難點:梯形中輔助線的添加。

  教學課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學方法:啟發(fā)法、

  學習方法:討論法、合作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ㄒ唬⿲

  1、出示圖片,說出每輛汽車車窗形狀(投影)

  2、板書課題:5梯形

  3、練習:下列圖形中哪些圖形是梯形?(投影)

  結梯形概念:只有4、總結梯形概念:一組對邊平行另以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5、指出圖形中各部位的名稱:上底、下底、腰、高、對角線。(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類:(投影)

 。ǘ┑妊菪涡再|的探究

  【探究性質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將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樣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內角有什么樣的性質?(學生操作、討論、作答)

  如圖,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證:∠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與∠D是否相等?為什么?

  等腰梯形性質:等腰梯形的同一條底邊上的兩個內角相等。

  【操練】

  (1)如圖,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則腰AB=cm。(投影)

 。2)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長線于點E,CA平分∠BCD,求證:∠B=2∠E.(投影)

  【探究性質二】

  如果連接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圖中有哪幾對全等三角形?哪些線段相等?(學生操作、討論、作答)

  如上圖,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證: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質: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探究性質三】

  問題一:延長等腰梯形的兩腰,哪些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對稱軸呢?(學生操作、作答)

  問題二:等腰梯是否軸對稱圖形?為什么?對稱軸是什么?(重點討論)

  等腰梯形性質:同以底上的兩個內角相等,對角線相等

 。ㄈ┵|疑反思、小結

  讓學生回顧本課教學內容,并提出尚存問題;

  學生小結,教師視具體情況給予提示:性質(從邊、角、對角線、對稱性等角度總結)、解題方法(化梯形問題為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問題)、梯形中輔助線的添加方法。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和函數值的意義.

  2.使學生會用描點法畫出簡單函數的圖象.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理解與認識函數圖象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識圖能力.

  難點:在畫圖的三個步驟的列表中,如何恰當地選取自變量與函數的對應值問題.

  三、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函數有哪三種表示法?(答:解析法、列表法、圖象法.)

  2.結合函數y=x的圖象,說明什么是函數的圖象?

  3.說出下列各點所在象限或坐標軸:

  新課

  1.畫函數圖象的方法是描點法.其步驟:

  (1)列表.要注意適當選取自變量與函數的對應值.什么叫“適當”?——這就要求能選取表現函數圖象特征的幾個關鍵點.比如畫函數y=3x的圖象,其關鍵點是原點(0,0),只要再選取另一個點如M(3,9)就可以了.

  一般地,我們把自變量與函數的對應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和縱坐標,這就要把自變量與函數的對應值列出表來.

  (2)描點.我們把表中給出的有序實數對,看作點的坐標,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

  (3)用光滑曲線連線.根據函數解析式比如y=3x,我們把所描的兩個點(0,0),(3,9)連成直線.

  一般地,根據函數解析式,我們列表、描點是有限的幾個,只需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把這有限的幾個點連成表示函數的曲線(或直線).

  2.講解畫函數圖象的三個步驟和例.畫出函數y=x+0.5的圖象.

  小結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根據函數解析式畫函數圖象的三個步驟,自己動手畫圖.

  練習

 、龠x用課本練習(前一節(jié)已作:列表、描點,本節(jié)要求連線)

 、谘a充題:畫出函數y=5x-2的.圖象.

  作業(yè)

  選用課本習題.

  四、教學注意問題

  1.注意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通過研究函數的圖象,對圖象所表示的一個變量隨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就更有形象而直觀的認識.把函數的解析式、列表、圖象三者結合起來,更有利于認識函數的本質特征.

  2.注意充分調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圖的積極性.

  3.認識到由于計算器和計算機的普及化,代替了手工繪圖功能.故在教學中要傾向培養(yǎng)學生看圖、識圖的能力.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ㄒ唬、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義,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認識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相互關系——互逆關系,并能運用這種關系尋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由學生自主探索解題途徑,在此過程中,通過觀察、類比等手段,尋求因式分解與因數分解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類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運算過渡到因式分解,發(fā)展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3)通過對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的觀察與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

 。ㄈ、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初步感受對立統一的辨證觀點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難點:正確找出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與整式乘法的區(qū)別和聯系。

  三、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活動1:復習引入

  看誰算得快:用簡便方法計算:

  (1)7/9 ×13-7/9 ×6+7/9 ×2= ;

 。2)-2.67×132+25×2.67+7×2.67= ;

 。3)992–1= 。

  設計意圖:

  如果說學生對因式分解還相當陌生的話,相信學生對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應該相當熟悉.引入這一步的目的旨在讓學生通過回顧用簡便方法計算——因數分解這一特殊算法,使學生通過類比很自然地過渡到正確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從而為因式分解的掌握掃清障礙,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計算992–1的值是為了降低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難度,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理解搭一個臺階.

  注意事項:學生對于(1)(2)兩小題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進行運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對于第(3)小題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運算則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有必要引導學生復習七年級所學過的整式的乘法運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幫助他們順利地逆向運用平方差公式。

  活動2:導入課題

  P165的探究(略);

  2. 看誰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數整除?你是怎么得出來的?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把這個式子分解成幾個數的積的形式,繼續(xù)強化學生對因數分解的理解,為學生類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準備。

  活動3:探究新知

  看誰算得準:

  計算下列式子:

 。1)3x(x-1)= ;

 。2)(a+b+c)= ;

 。3)(+4)(-4)= ;

 。4)(-3)2= ;

 。5)a(a+1)(a-1)= ;

  根據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

 。2)3x2-3x= ;

 。3)2-16= ;

 。4)a3-a= ;

 。5)2-6+9= 。

  在第一組的整式乘法的計算上,學生通過對第一組式子的觀察得出第二組式子的結果,然后通過對這兩組式子的結果的比較,使學生對因式分解有一個初步的意識,由整式乘法的逆運算逐步過渡到因式分解,發(fā)展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活動4:歸納、得出新知

  比較以下兩種運算的聯系與區(qū)別:

  a(a+1)(a-1)= a3-a

  a3-a= a(a+1)(a-1)

  在第三環(huán)節(jié)的運算中還有其它類似的例子嗎?除此之外,你還能找到類似的例子嗎?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6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實際應用圖片(推拉門,活動衣架,籬笆、井架等),想一想:這里面應用了平行四邊形的什么性質?

  2.思考:拿一個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教具,輕輕拉動一個點,觀察不管怎么拉,它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動畫演示拉動過程如圖)

  3.再次演示平行四邊形的移動過程,當移動到一個角是直角時停止,讓學生觀察這是什么圖形?(小學學過的長方形)引出本課題及矩形定義.

  矩形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長方形).

  矩形是我們最常見的圖形之一,例如書桌面、教科書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個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上,用兩根橡皮筋分別套在相對的兩個頂點上(作出對角線),拉動一對不相鄰的頂點,改變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匐S著∠α的變化,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诋敗夕潦侵苯菚r,平行四邊形變成矩形,此時它的`其他內角是什么樣的角?它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操作,思考、交流、歸納后得到矩形的性質.

  矩形性質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質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如圖,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點O,由性質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個性質: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例習題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圖,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OB=60°,AB=4cm,求矩形對角線的長.

  分析:因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所以它具有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質,根據矩形的這個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邊三角形,因此對角線的長度可求.

  解:∵ 四邊形ABCD是矩形,

  ∴ AC與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AOB=60°,

  ∴△OAB是等邊三角形.

  ∴矩形的對角線長AC=BD=2OA=2×4=8(cm).

  例2(補充)已知:如圖,矩形ABCD,AB長8cm,對角線比AD邊長4cm.求AD的長及點A到BD的距離AE的長.

  分析:(1)因為矩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計算經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而此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決直角三角形中的計算,這是幾何計算題中常用的方法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7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什么,如何簡便地畫出一次函數的圖象?

 。ㄒ淮魏瘮祔=kx+b(k≠0)的圖象是一條直線,畫一次函數圖象時,取兩點即可畫出函數的圖象).

  2.正比例函數y=kx(k≠0)的圖象是經過哪一點的直線?

 。ㄕ壤瘮祔=kx(k≠0)的圖象是經過原點(0,0)的一條直線).

  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x軸、y軸上的.點的坐標有什么特征?

  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的圖象.我們畫一次函數時,所選取的兩個點有什么特征,通過觀察圖象,你發(fā)現這兩個點在坐標系的什么地方?

  二、探究歸納

  1.在畫函數的圖象時,通過列表,可知我們選取的點是(0,-1)和(2,0),這兩點都在坐標軸上,其中點(0,-1)在y軸上,點(2,0)在x軸上,我們把這兩個點依次叫做直線與y軸與x軸的交點.

  2.求直線y=-2x-3與x軸和y軸的交點,并畫出這條直線.

  分析x軸上點的縱坐標是0,y軸上點的橫坐標0.由此可求x軸上點的橫坐標值和y軸上點的縱坐標值.

  解因為x軸上點的縱坐標是0,y軸上點的橫坐標0,所以當y=0時,x=-1.5,點(-1.5,0)就是直線與x軸的交點;當x=0時,y=-3,點(0,-3)就是直線與y軸的交點.

  過點(-1.5,0)和(0,-3)所作的直線就是直線y=-2x-3.

  所以一次函數y=kx+b,當x=0時,y=b;當y=0時,.所以直線y=kx+b與y軸的交點坐標是(0,b),與x軸的交點坐標是.

  三、實踐應用

  例1若直線y=-kx+b與直線y=-x平行,且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為-2;求直線的表達式.

  分析直線y=-kx+b與直線y=-x平行,可求出k的值,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為-2,可求出b的值.

  解因為直線y=-kx+b與直線y=-x平行,所以k=-1,又因為直線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為-2,所以b=-2,因此所求的直線的表達式為y=-x-2.

  例2求函數與x軸、y軸的交點坐標,并求這條直線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

  分析求直線與x軸、y軸的交點坐標,根據x軸、y軸上點的縱坐標和橫坐標分別為0,可求出相應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8

  第一步:情景創(chuàng)設

  乒乓球的標準直徑為40mm,質檢部門從A、B兩廠生產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對這些乒乓球的直徑了進行檢測。結果如下(單位:mm):

  A廠: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廠: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認為哪廠生產的乒乓球的直徑與標準的誤差更小呢?

 。1)請你算一算它們的平均數和極差。

 。2)是否由此就斷定兩廠生產的乒乓球直徑同樣標準?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問題。

  探索活動

  通過計算發(fā)現極差只能反映一組數據中兩個極值之間的大小情況,而對其他數據的波動情況不敏感。讓我們一起來做下列的數學活動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絕對值相加,把這些差的平方相加。

  想一想

  你認為哪種方法更能明顯反映數據的波動情況?

  第二步:講授新知:

 。ㄒ唬┓讲

  定義:設有n個數據,各數據與它們的平均數的差的平方分別是,…,我們用它們的平均數,即用

  來衡量這組數據的波動大小,并把它叫做這組數據的方差(variance),記作。

  意義:用來衡量一批數據的波動大小

  在樣本容量相同的情況下,方差越大,說明數據的波動越大,越不穩(wěn)定

  歸納:(1)研究離散程度可用(2)方差應用更廣泛衡量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

  (3)方差主要應用在平均數相等或接近時

 。4)方差大波動大,方差小波動小,一般選波動小的

  方差的簡便公式:

  推導:以3個數為例

  (二)標準差:

  方差的算術平方根,即④

  并把它叫做這組數據的`標準差.它也是一個用來衡量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的重要的量.

  注意:波動大小指的是與平均數之間差異,那么用每個數據與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個數據的波動大小,整體的波動大小可以通過對每個數據的波動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的一個統計量,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程度和課堂時間決定是否介紹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數據波動大小的其他統計量。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9

  教學任務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關概念和基本性質,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質.

  數學思考

  能夠運用梯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進行有關問題的論證和計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計算能力.

  解決問題

  通過添加輔助線,把梯形的問題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問題,使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方法和轉化的思想.

  情感態(tài)度

  在應用等腰梯形的性質的過程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點

  等腰梯形的性質及其應用.

  難點

  解決梯形問題的基本方法(將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及正確運用輔助線),及梯形有關知識的應用.

  教學流程安排

  活動流程圖

  活動的內容和目的

  活動1想一想

  活動2說一說

  活動3畫一畫

  活動4做—做

  活動5練一練

  活動6理一理

  觀察梯形圖片,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了解梯形定義、各部分名稱及分類.

  通過畫圖活動,初步發(fā)現梯形與三角形的'轉化關系.

  探究得到等腰梯形的性質.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尋找解決梯形問題的方法.

  通過整理回顧,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滲透思想.

  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與情景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1]

  觀察下圖中,有你熟悉的圖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演示圖片,學生欣賞.

  結合圖片,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征: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由現實中實際問題入手,設置問題情境,引出本課主題.通過學生觀察圖片和歸納圖形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活動2]

  梯形定義 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學生根據梯形概念畫出圖形,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類比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qū)別和聯系.

  通過類比,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問題與情景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些基本概念

 。1)(如圖):底、腰、高.

  (2)等腰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學生在小學已經對梯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教師讓學生自己介紹(1)中的基本概念,在聆聽學生發(fā)言后, 教師可以強調:①梯形與四邊形的關系;

 、谏、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長短來定義的,而并不是指位置來說的.

  熟悉圖形,明確概念,為探究圖形性質做準備.

  [活動3]

  畫一畫

  在下列所給圖中的每個三角形中畫一條線段,

 。1)怎樣畫才能得到一個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夠得到一個等腰梯形?

  在學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學生分組交流.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指導、傾聽學生交流.針對不同認識水平的學生,引導其正確作圖.

  本次活動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否發(fā)現梯形與三角形之間的聯系,他們之間的轉化方法.

 。2)學生能否將等腰三角形轉化為等腰梯形.

 。3)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探究活動,在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傾聽他人的意見,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質疑,從中獲益.

  等腰梯形的性質與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活動3中設計了第(2)題,在推導等腰梯形性質或需要添加輔助線時,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來研究.尤其是根據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這條性質,為活動4種開展探究奠定了基礎.

  問題與情景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4]

  做—做

  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質(引入用軸對稱解決問題的思想).

  在一張方格紙上作一個等腰梯形,連接兩條對角線.

 。1)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對稱軸在哪里?你能發(fā)現哪些相等的線段和相等的角?學生畫圖并通過觀察猜想;

 。2)這個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學生按照實驗步驟,獨立完成畫圖過程,觀察圖形,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猜想、驗證、歸納結論.

  針對不同認識水平的學生,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師生共同歸納:

 、俚妊菪问禽S對稱圖形,上下底的中點連線是對稱軸.

  ②等腰梯形兩腰相等.

 、鄣妊菪瓮坏咨系膬蓚角相等.

 、艿妊菪蔚膬蓷l對角線相等.

  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證明等腰梯形的性質,尤其在證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這條性質時,“平移腰”和“作高”這兩種常見的輔助線,在教學中頭一次出現,可以借此機會,給學生介紹這兩種輔助線的添加方法.

  [活動5]

  練—練

  例1 (教材P118的例1)略.

  例2 如圖,梯形ABCD中,AD∥BC,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長.

  師生共同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例1是等腰梯形性質的直接運用,請學生分析、解答,教師聆聽,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在證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時,要用到梯形的定義“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這一點.

  分析:設法把已知中所給的條件都移到一個三角形中,便可以解決問題.

  其方法是:平移一腰,過點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邊形AECD是平行四邊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通過題目的練習與講解應讓學生知道:解決梯形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過添加適當的輔助線,把梯形問題轉化為已經熟悉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問題來解決.在教學時應讓學生注意它們的作用,掌握這些輔助線的使用對于學好梯形內容很有幫助.

  問題與情景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例3已知: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D=90°,∠CAB=∠ABC,

  BE⊥AC于E.

  求證:BE=CD.

  分析:要證BE=CD,需添加適當的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其方法是:平移一腰,過點D作DF∥AB交BC于F,因此四邊形ABFD是平行四邊形,則DF=AB,由已知可導出∠DFC=∠BAE,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出BE=CD.

  證明(略)

  例2與例3這里給出的輔助線均是“平移一腰”,老師們在教學或練習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再引導、補充其他輔助線的添加方法,讓學生多了解、多見識.

  [活動6]

  1.小結

  2.布置作業(yè)

 。1)已知等腰梯形的銳角等于60°它的兩底分別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長和面積.

 。2)已知:如圖,

  梯形ABCD中,CD//AB,,.

  求證:AD=AB—DC.

  (3)已知,如圖,

  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點,DE⊥CE,求證:AD+BC=DC.(延長DE交CB延長線于點F,由全等可得結論)

  師生歸納總結:

  解決梯形問題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圖1);

 。2)“作高”:使兩腰在兩個直角三角形中(圖2);

 。3)“延腰”:構造具有公共角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圖3);

 。4)“平移對角線”:使兩條對角線在同一個三角形中(圖4);

  (5)“等積變形”,連結梯形上底一端點和另一腰中點,并延長與下底延長線交于一點,構成三角形(圖5).

  盡量多地讓學生參與發(fā)言是一個交流的過程.

  梳理本節(jié)課應用過的輔助線添加方法,既可以鍛煉學生思維,又可以留給學生繼續(xù)探究的空間.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完成課后作業(yè),便于發(fā)現問題,及時查漏補缺.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掌握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其推論;

  2. 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類, 會按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3.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數學分類的基本思想,并會用方程思想去解決一些圖形中求角的問題。

  4.通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

  5. 通過對定理及推論的分析與討論,發(fā)展學生的求同和求異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聯系與轉化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其推論。

  教學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

  教學用具:

  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

  互動式,談話法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引入

  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發(fā)現新知識創(chuàng)造一個最佳的心理和認知環(huán)境。

  問題1 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我們已經明確了,而且利用上述關系解決了一些幾何問題,那么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有何關系呢?

  問題2 你能用幾何推理來論證得到的關系嗎?

  對于問題1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回答出來(小學學過的),問題2學生會感到困難,因為這個證明需添加輔助線,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的新知識―――“輔助線 ”。教師可以趁機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板書課題)

  新課引入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本節(jié)課從舊知識切入,特別是從知識體系考慮引入,“學習了三角形邊的關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關系怎樣呢?”使學生感覺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自然合理。

  2、設問質疑,探究嘗試

  (1)求證: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

  讓學生剪一個三角形,并把它的三個內角分別剪下來,再拼成一個平面圖形。這里教師設計了電腦動畫顯示具體情景。然后,圍繞問題設計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教師進行學法指導。

  問題1 觀察: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

  什么角?問題2 此實驗給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轉化為一個平角)

  問題3 由圖中AB與CD的關系,啟發(fā)我們畫一條什么樣的線,作為解決問題的橋梁?

  其中問題2是解決本題的關鍵,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對于問題3學生經過思考會畫出此線的。這里教師要重點講解“輔助線”的有關知識。比如:為什么要畫這條線?畫這條線有什么作用?要讓學生知道“輔助線”是以后解決幾何問題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條件;恰當轉化條件;恰當轉化結論;充分提示題目中各元素間的一些不明顯的關系,達到化難為易解決問題的目的。

  (2)通過類比“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按角怎樣分類呢?

  學生回答后,電腦顯示圖表。

  (3)三角形中三個內角之和為定值

  ,那么對三角形的其它角還有哪些特殊的關系呢?問題1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與其它兩個銳角有何關系?

  問題2 三角形一個外角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有何關系?

  問題3 三角形一個外角與其中的一個不相鄰內角有何關系?

  其中問題1學生很容易得出,提出問題2之后,先給出三角形外角的定義,然后讓學生經過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并書寫證明過程。

  這樣安排的目的有三點: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模仿定理的證明書寫格式,加強學生書寫能力。第三,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3、三角形三個內角關系的定理及推論

  引導學生分析并嚴格書寫解題過程

【八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的數學教案12-14

八年級數學教案06-18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1

八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01-03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教案11-04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09

八年級數學教案【熱】11-29

八年級數學教案【熱門】12-03

【薦】八年級數學教案12-03

【熱】八年級數學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