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破譯青春期的心理秘碼
中學時代,被許多學家稱作“狂飚期”,這就注定了情緒處于急劇波動之中,而家長作為孩子的強刺激源,常常給孩子帶來許多煩惱,這樣家庭則失去了“港灣”的功能。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是造成親子關系矛盾的最基礎的原因,而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教育出現(xiàn)偏差則是激化親子矛盾的動因。1、在人格上,存在著獨立性和依賴性之間的矛盾。
“為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奮斗”是孩子們的獨立宣言。生理上的成人化,使他們覺得有理由要求與父母有平等的人格,父母的過分保護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释毩⑹且环N進步,但他們不知獨立的過程,生活上不能自理,飯來張口,衣來抻手的孩子,無論如何標榜自己的獨立愿望,在家長看來,不過是他們的自說自話。有一位高中男生一再向老師表示,他上大學一定要去外地,讓他那管手管腳的媽媽無法再管到他。但當我問他選擇哪所大家?哪個專業(yè)時,他十分輕松地說:“那可得聽媽媽的,我怎么能知道?”想一想,這樣沒有主見的孩子,家長真的給你“解放證書”,你敢接過來嗎?
2、在認知發(fā)展上,存在著批判性和片面性之間的矛盾。
大多數(shù)的青少年仿佛都具有反叛精神,憤世嫉俗。這一方面來源于家長的“雙重人格”,他們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理性上是保守的,正統(tǒng)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而感性上卻是享樂的,實惠的。他們教育孩子要循規(guī)蹈矩地做人,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常常流俗。就像一凡的父親,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加重了孩子的反叛。另一方面來源于孩子希望通過斗爭來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表明自己長大了的心理。而遺憾的是,孩子們由于自身認知發(fā)展尚未成熟,看問題具有片面性,這種片面性就決定了批判性的不科學性。明智的家長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給他們自己逐步修正自己的機會。
3、在與父母的交往中,存在著尋求理解與自我閉鎖之間的矛盾。
進入中學以后,孩子們所面臨的學習、生活、娛樂和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十分復雜,他們希望得到家長正確的指導。如果家長漫不經(jīng)心,顧左右而言他,則在心理上傷害了孩子,他們以后就失去了與家長交流的興趣;如果家長對諸如孩子與異性交往等問題過于敏感,常常旁敲側擊,孩子將為曾經(jīng)向家長吐露心聲的“愚蠢”舉動而自責,從而開始了自我閉鎖,牢記“言多語失”這句真言。
4、在自我意識上,存在著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
進入青春期,孩子們常常為自己勾畫理想中自我形象,往往是理想過高,這一方面來自于家長“望子成龍”期望的內化,另一方面來自作為獨生子女本身所有的一種極強的優(yōu)越感,這就造成自我認識理想化或非?陀^化。而多數(shù)家長依然將學習成績作為判定孩子未來是否有好前程的唯一標準,這樣專業(yè)的壓力加重,如果有幾次成績不理想,家長再橫加指責的話,則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挫折感,甚至會放棄目標,愛誰誰了。
破譯了青春期的心理密碼,我們要開始行動了--擁抱親情,由我做起。
【破譯青春期的心理秘碼】相關文章: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案03-28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03-28
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簡報01-02
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簡報02-19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簡報01-01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通用]09-28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簡報01-04
青春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計劃08-19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表現(xiàn)在哪里09-18
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簡報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