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
《短文兩篇》1
點擊瀏覽該文件
《短文兩篇》2
【教學目標】
1、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
2、認識讀書的益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了解議論文的常識;
4、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想】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的習慣,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整體上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比較兩篇短文的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在自讀中質疑、提問、主動探究;強調學生在比較閱讀和拓展學習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時數】
總計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談讀書》課文內容理解。
一、導入:名言導入
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知道是誰說的嗎?(培根)而知識又從何而來?現在我們看看,在《談讀書》一文中,培根給我們談了些什么?
二、課文研討:整體把握《談讀書》內容理解
這篇隨筆的寫法不同一般,它論述的范圍相當廣泛,但語言十分簡練,幾乎一句就是一個觀點。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之”,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先從正面說,讀書有三種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長才。重點闡述讀書的好處。而后從反面指出讀書中的三種偏向,并論述讀書和經驗的關系: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夠讀書用書,而用書的智慧是在觀察生活中得來的。
第二,從“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到“始能無知而顯有知”,闡述讀書的方法。指出讀書要仔細思考,反對故意挑刺、迷信書本和僅限于文字推求。主張對不同的書采用不同的讀法,或選讀,或瀏覽,或通讀,或精讀,有的書可只讀摘要。在分析讀書、討論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讀書和討論、作文、做筆記結合起來。
第三,從“讀史使人明智”到結尾,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先說明各種學科的書籍,閱讀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說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讀書來彌補,就像身體百病,可以用運動驅除一樣。
三、再讀課文,研究本文的寫法特點
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隨筆對英國以至世界影響都很大。培根的隨筆,風格平易流暢,筆法靈活,語言警辟。全文好似一篇談話,富于針對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飽學之士,對世人的諄諄告誡。
作者運用比喻說理。例如,“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來說明讀書對人的天賦的.作用。這樣寫,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作者運用排比說理。例如,“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庇秩,“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這樣寫,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豁,讀起來富于氣勢,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運用對比說理。正面說了以后,再從反面來說,使說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開頭從正面說了讀書的目的,接著又從反面說了讀書的三種偏向。又如,文章的最后一個層次,先從正面說讀書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從反面說讀書可以彌補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四、用同樣的方法,自學課文《不求甚解》
第二課時
學習課文《不求甚解》,作業(yè)練習。
一、導入新課
二、課文研討:整體把握《不求甚解》內容理解
這篇雜文是一篇駁論,在批駁別人觀點的過程中,又闡述了自己的主張。
作者在第一段擺出了要批駁的靶子:“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在第二段,從“不求甚解”的出處入手,說明人們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是正確的,值得我們學習。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首先,要養(yǎng)成“好讀書”這個習慣。只有“好讀書”,才能談到“求甚解”這個問題。其次,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而“會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淵明每有“會意”,就十分高興。
第四段,說明因為“會意”不易,所以陶淵明只好說“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示虛心,因為書不一定都能讀懂,就承認“不求甚解”。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固執(zhí)一點,而是了解大意。
第五段,提倡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tài)度。以普列漢諾夫為例,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實際上做了許多曲解。今天我們讀經典著作,一定要虛心讀,理解經典著作的精神實質。
第六段,介紹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態(tài)度讀書的。舉了諸葛亮的例子。諸葛亮讀書是“觀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識面更廣,了解問題更全面。
第七段,全面解釋“不求甚解”,從反面說,“不求甚解”不是馬馬虎虎,很不認真。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第八段,緊接上一段的意思,說明陸象山的語錄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與“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
最后一段,強調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因為書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讀懂的。
總之,這篇雜文全面解釋了陶淵明的原話,揭示了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并以此為根據,對否定“不求甚解”的觀點作了否定。在批駁過程中闡述的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的正面主張,也就順理成章地立起來了。
三、課后問題探究
2~1、觀點:讀書能夠塑造人的性格。用歸納法證明觀點。先列舉六門學科的作用,最后加以歸納。
2~2、觀點:讀書能夠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用比喻證明觀點。
4、《談讀書》中名言警句迭出,讓學生積累下來,好處多多。這些名言警句一般都沒有進行論證,但都是從生活中來的,著實可信。
四、小結
五、作業(yè)練習
1、本文生字詞聽寫積累。
2、加橫線的字注音,再解釋詞語。
狡黠( ):
滯礙( ):
文采藻飾 ):
吹毛求疵( ):
3、摘抄《談讀書》一文中你最喜愛的名言警句,并試著給它配上一兩個論據。
《短文兩篇》3
《敬畏生命》一文通過寫作者看到樹本飄送種子的現象,受到震撼、折服,贊揚了那種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同時也告訴人們面對生活要勇于奮斗,重要的是奮斗的歷程,而非最后的結果。
《熱愛生命》一文通過寫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告訴我們應當熱愛生活,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兩篇短文一重抒情,一重說理,然而主旨是相通的,都是談的有關生命的問題,語言內涵豐富。
盡量使內容具體化
以前所學的課文內容比較實際,這兩篇課文談的都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使之具體化,不要泛泛空談。
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切入課文
一是反復朗讀,通過朗讀,熟悉課文,熟悉語句,并在朗讀中體味文'章中蘊含著的作者感情和說理力量。
二是從文章標題入手,理解從“敬畏生命”到“熱愛生命”的含義。“敬畏”的本義是又敬重又害怕,本文“敬畏”所表達的是一種敬重、折服、贊嘆的感情,“敬畏生命”是為生命的力量和精神所折服,并發(fā)出由衷的感慨和贊美。“熱愛”的意思是熱烈地愛,因為作者深刻地認識到生的本質,所以他才會熱烈地愛著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生命,創(chuàng)造生命。
三是抓住重要語句,結合上下文的意思,通過思考、討論,理解這些語句的含義;蛘咴诶蠋煹狞c撥下,用自己的話說出句子的含義。
四是將兩文進行比較閱讀,總括兩文的異同。首先看思想內容,比較兩篇文章中心內容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敬畏生命”敬畏的'是什么?“熱愛生命”熱愛的是什么?“敬畏”與“熱愛”的相同與區(qū)別在哪里?其次看文章形式,比較兩文的表達方式有何不同!毒次飞分卦谑闱,是怎樣抒情的?《熱愛生命》重在說理,是怎樣說理的?
可以圍繞爭論進行教學
這兩篇課文有些內容可能引起爭論,如生命“不計成本的投資”“生的本質在于死”“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可以圍繞這些爭論進行教學,不必面面俱到。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生命意識的教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要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積累掌握下列詞語,并給加粗的字注音。
纖維 折服 奢侈 蔚然 哲人 豐盈 驚心動魄 躁動不安 稍縱即逝
2.能體會《敬畏生命》中充滿感情的敘述和作者對于生命的深層感悟。
3.了解《熱愛生命》的作者蒙田,理解體會他對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的闡釋。
4.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學習。
。ǘ┠芰τ柧汓c
1.通過多讀、多思考,訓練學生閱讀散文的能力。
2.找出一些關鍵句子,讓同學們理解討論,各抒己見。
3.熟讀兩篇短文并按要求背誦《熱愛生命》的第二段。
。ㄈ┑掠凉B透點
通過學習這兩篇散文,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熱愛生命、珍視生命,認真把握好每一天。
(四)美育滲透點
感受樹木繁殖生命的偉大,接受自然美的熏陶;領悟作者珍惜生命的情操美以及表現出來的智慧美。
二、學法引導
運用朗讀感悟的方法理解兩篇文章的內容,再通過比較法將文章共同學習,加深理解。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把握兩位作者在文章中表達出來的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
。ǘ┮牲c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這句引用引自哪里?
(三)解決辦法
讓學生多聯系自己生活中所能感知的生命現象來理解把握課文。
《短文兩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讀音和意思
辯斗 盤盂 滄滄涼涼 探湯 嗟來之食 機杼 稽廢時日 懿德
2.了解文學常識知識。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流利地朗讀古文的能力,并達到熟讀成誦。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ㄈ┑掠凉B透點
1.學習古人探求自然,大膽質疑和務實的精神。
2.啟發(fā)學生注重品德的修養(yǎng),要潔身自愛。
(四)美育滲透點
1.引導學生體會《兩小兒辯日》中所體現的古代勞動人民認識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膽質疑的求真美。
2.《樂羊子妻》中所體現的樂羊子妻的廉潔正其與才識過人的質樸美、人格美。
二.學法引導
1.這兩則故事生動活潑,又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教學中,可以先利用注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然后在加強誦讀訓練的同時,可以指導學生復述故事,并結合練習一、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討論時,學生可能會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就給予肯定,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對文中涉及的有關科學常識、歷史典故等,學生可以自己搜集資料,課堂交流;教師也可將教參提供的有關材料印發(fā)給學生。
3.掌握“東游、故、去、車蓋、盤孟、嗟來之食、跪、感其言”等詞語的意思。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是朗讀短文,并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梢灾笇W生在熟讀基礎上復述故事情節(jié),同時指出自己對此事的看法。
2.難點是《兩小兒辯日》的思想內涵。
可將短文中三者的言行與復雜的科學知識作比較,體會古人對知識的執(zhí)著探索精神。
四.課時安排
l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課文朗讀錄音朗讀磁帶及錄音機。
2.投影儀及作者作品介紹膠片。
3.文中涉及的科學常識、歷史典故打印材料。
4.學生制作生字新詞和重點句子卡片,課堂交流。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文章。
2.引導學生自行疏通文章,達到能夠復述的程度。
3.在對故事內容加深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闡述故事所說明的道理。
七.教學步驟
導語
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祖先留給我們許多文化遺產,為了繼承、發(fā)揚這些古代的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就要求同學們學好文言知識。今天我們所讀的文言短文即是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典范之作。好,下面我就先來考考大家:每天東升西落的太陽是早晨離我們近呢?還是中午離我們近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復雜的科學知識,那么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文章。
(一)明確目標
l.文學常識及字詞讀音。
2.熟讀理解文章。
3.分析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二)整體感知
1.分別范讀,或放課文錄音,給學生掃清生率障礙
盂(yú)稽(jī)懿(yì))杼(zhù)
2.文學常識
。╨)《列子》
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把人憂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后漢書》
東漢紀傳體歷史著作,南朝范曄撰,本書是他根據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東漢的歷史著作,歸納總結而成,自成一家,人們將它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是研究東漢歷史的重要資料。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兩小兒辯日》
。╨)請同學們自讀文章,對照課后注釋流通文章意思。(注意幾個詞 辯、斗、滄、湯、為)
(2)請一位同學來串講文章,其他人給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段)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日。(起因)。
第二部分(2—5段)雙方各持己見展開爭論。(經過)
第三部分(6—7段)孔子不能決斷誰是誰非。(結果)
。3)兩小兒觀點相反,各自依據是什么?
明確并繼續(xù)提問(一兒認為日出時離人近,日中離人遠,根據形狀大小來判斷的;一兒認為日出時離人遠,日中離人近,根據溫度來判斷的),二人的爭執(zhí)雖都不正確(早晨太陽大是人眼的一種錯覺,中午溫度高是由于太陽直射),但是這一行為表現了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怎樣的精神?
人的感覺與太陽離地球的遠近是兩小兒爭論的話題,這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知識面很廣,古人不可能完全給予解釋。但他們發(fā)現了這種自然現象,并努力尋求正確答案,這種獨立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確是難能可貴的。
學習《樂羊子妻》
。1)學生自讀文章,疏通文意(注意遺、捐、趨、引、累、稽、亡(同無)、懿(yì)
。2)這是一篇人物傳記,為了表現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作者共選取了幾件事?
兩件,樂羊子的妻子用“不飲盜泉之水”,“不食嗟來之食”的典故勸諫丈夫改正行路拾遺的污行;樂羊子妻以織為喻,規(guī)勸丈夫積學求知。
(3)通過這兩件事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樂羊子妻規(guī)勸丈夫拾金不昧和積學求知,贊揚了樂羊子妻的高尚品德,啟示讀者注重品德的修養(yǎng),要潔身自愛。
(四)總結、擴展
通過本課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一些自學文言文的知識,這樣不僅能過游于古典文學的海洋,而且能汲取營養(yǎng),學習古人的優(yōu)秀品質。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背誦課文,復習重點文言實詞的讀音和意思。
(六)板書設計
作品
作者
朝代
出處
主旨
兩小兒辯日
列御寇
戰(zhàn)國
《列子》
獨立思考,大膽探索
樂羊子妻
范曄
南北朝
《后漢書》
品德修養(yǎng),潔身自愛
《短文兩篇》5
《愛蓮說》
說,是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作者周敦頤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人品極高,胸懷灑落。曾任南康軍(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縣,“軍”是宋代行政區(qū)的名稱)地方行政長官,命人在官衙一側挖池種蓮,名曰“愛蓮池”,又托物言志,寫下了這篇文章。
本文章法極為嚴密。開篇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這是總提,為下文將要說到的“菊之愛”“牡丹之愛”“蓮之愛”張本,是入題的準備。接下來,先以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獨愛蓮”一語道出作者心意,這就是入題了。循此繼進,自然說到蓮的種種可貴之處。從“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凈植”幾句,在描寫中滲透作者對蓮的無限贊美之情,突出了蓮的.潔凈、單純、雅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則總括蓮的品格。蓮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層新意:“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比叨季哂邢笳鞑煌巳旱囊饬x。到篇末,作者再運用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他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種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皭凵彙奔磹劬又漏ぉみ@是本文的主旨。
本文從始至終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層層深入地寫來,其中涵蓋了大量社會現象,文雖短而意蘊無窮,這種寫法也很值得品味。
《短文兩篇》6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篇上好的散文精品,一篇出自中國的大家郭沫若,一篇出自英國的大家羅素。兩篇文章加起來不到一千字,內容涉及到魯迅詩歌與書法藝術的成就和對人生觀、世界觀的思考。兩篇文章都具有思路清晰,言簡意賅的特點。請同學們在閱讀中注意體會。
先學習《<魯迅詩稿>序》。
二、了解文序的特點
明確:序是一種寫在文首,用來說明著述經過或出版意圖、編寫體例、資料來源和作者情況的文體,有的序還直接對作品發(fā)表評論,研究闡發(fā)有關問題。按序的內容和體裁寫的文章,如果放在文首,則稱作“序”,一般圖書常用“序言”、“前言”、“敘言”、“序錄”;科技書藉常用“緒論”、“序論”、“引論”等。如果放在文后,則稱作“跋”,也有稱“題跋”、“跋尾”、“后序”、“書后”、“后記”等。序可以由作者自己寫(一般稱“自序”),也可以請他人寫(一般稱“序”或“代序”)。
三、誦讀感悟語言
。保畮煼蹲x
。玻Y合注釋自讀,疏通文義,體會感情。
積累詞語:犀角燭怪 肝膽照人 臻 薈萃 拘攣 靡涯 面聆謦欬
。常中〗M互讀檢查、評議。
。矗處煶椴閷W生字詞積累情況,投影顯示:
。ǎ保┫铝性~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粒空榻^唱(zhēn) 邊緣(yán) 拘攣(luán)
B.犀角燭怪(xī) 篆隸(zhuàn) 好其書(hào)
。茫骜鲻ヮW(qǐng hài) 戰(zhàn)栗(lì) 遏制(è)
D.靡涯(yá) 賜予(cí) 欣然(xīn)
。ǎ玻┫铝性~語中加點字,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粒空榻^唱(達到) 犀角燭怪(蠟燭)
。拢C而萃之(聚集) 面聆謦頦(當面)
。茫文懻杖耍ū扔髡嬲\的.心) 寥寥(靜寂,空虛)
。模糁疲ㄖ梗 欣然(旺盛)
明確:1.B(A緣yuán B 頦hài C賜cì)
。玻拢ǎ翣T:照 C寥寥:形容極少 D欣然:愉快的樣子)
請優(yōu)秀者展示讀。
6.讀讀,發(fā)現本文語言有什么特點?(或請同學們說說這篇文章為何讀起來朗朗上口?從朗誦角度發(fā)現本文語言美感)
提示:句式精妙。本文句式長短相間,音節(jié)鏗鏘,朗朗上口。短句如“偶有所作,每臻絕唱”“春溫秋肅,默化潛移”短得有力;長句如“對方生與死……表現具足”長得自然。還有類似對偶句,對的工整。文言詞匯,語言簡練含蓄,語句優(yōu)美動聽。用典自然。
三、理清思路,整體把握
1.魯迅詩歌和書法有什么特點?
。玻魧ζ渥髁嗽鯓拥脑u價?
。常髡哒J為應該怎樣學習魯迅的詩歌與書法?
。矗墓踩,其相互關系如何?
提示:
。保攸c:詩歌……每臻絕唱,或則犀角燭怪,或則肝膽照人。書法……自成風格,樸質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
。玻u價,詩歌……前無古人,后啟來者。書法……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
。常畬W其人,更要好其詩,好其書。
。矗、二段并列,先分述詩歌與書法,第三段總評,全文形成分總結構。
四、學習《我為誰而生》
。保容^兩文結構
明確:議論文一般有四種結構模式,即并列式、層進式、對照式和總分式。兩文均屬總分式,只不過前者先分后總,后者先總后分。
2.請學生示范讀課文,齊讀課文,思考作者一生有哪幾種追求?其中哪一種追求是令他最執(zhí)著最痛苦的?
3.深入探討:《我為誰而生》又譯為《我的人生追求》,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些人生追求?你的人生目標又是什么呢?
討論明確
。保瓤傉f,后分說,總分式結構。
。玻皇菍冋鎼矍榈目释菍o窮知識的追求,三是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第三種是令作者最執(zhí)著最痛苦。
(教師打出投影介紹羅素有關情況。)
五、課堂小結
這兩篇短文讓我們深刻感受了深厚的中外文化,從內容上說《我為誰而生》體現了西方人對待成功,對待生死的認識,《魯迅詩稿序》中傳遞了魯迅詩歌與書法的精神與魅力;從語言風格上說,《我為誰而生》善用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用語嚴謹而縝密《魯迅詩稿序》則用文言寫成,語言凝練而含蓄,展現了我國古漢語經久不衰的魅力。讓我們再次齊讀兩篇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短文兩篇》7
【貪婪】
貪得無厭,不知足。
【墮落】
1、淪落;流落。
2、指思想行為趨于下流。文中是第一種含義。
【點綴】
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冉冉】
形容事物慢慢變化或移動。
【雛形】
事物的初步形式。
【稀疏】
不稠密。
【累累】
連續(xù)不斷;連接成串。
【低回】
纖回曲折。引申為情感或思緒縈回。
【繁弦急管】
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紅燈綠酒】
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玲瓏剔透】
形容精工制造、結構奇巧、內部鏤空的手工藝品。
【形容俊俏】
漂亮,聰明靈活。
【具體而微】
整體的各部分都具備而形狀或規(guī)模較小。
【回味無窮】
回味,從回憶中體會。比喻事后越想越覺得有意思。
《短文兩篇》8
1、《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2、《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短文兩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文學常識以及寫作背景
2、理解短文的思想主題
3、體會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培養(yǎng)追求積極奮發(fā)、堅韌向上的理想人格。 自主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旸( )谷 姮( )娥 浸( )在油中 瞬( )間 皓( )月 撮( )2、了解作者
巴金 原名( ),字( ),現代著名的( ),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 》、《 》、《 》)《愛情三部曲》(《 》、《 》、《 》) 《日》《月》兩篇短文原載于散文隨筆《 》,寫于1940年至1941年。 3、了解寫作背景
結合寫作時間,談談當時中國的局勢,、、、、、、
自主學習
一、在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主題 1、在《日》一文中,作者通過( )( )事例,贊美他們( )的精神,表達作者自己( ) 2、《月》主要通過我對冷月的( )寫現實世界的( )贊頌了( )精神。 合作討論
1、人們常說“飛蛾撲火——自尋死路”,飛蛾長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為何作者卻對它大加贊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為什么卻異常的“懷戀”? 2、、在敘述完夸父、飛蛾之后,為什么作者筆鋒忽然一轉,說起了“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
3、在《日》中,作者并沒有具體描繪太陽,卻去寫“飛蛾撲火”、“夸父逐日”,且對飛蛾、夸父進行了高度評價,這與太陽有關嗎?談談你的看法。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處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傳說?
5、月亮在文中帶給作者的突出感覺是什么?你是通過哪些描寫體會出來的?這里所表現的意境,
能使你聯想起古詩文中的哪些詩句?
6、在《日》中,作者主要寫光和熱,同時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寫冷,卻同樣提到了光和熱;把兩文貫通起來,你對作品的主題有什么深意層的理解?
拓展理解
7、如何理解“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嗎?”
8、“月亮的光是死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9、文中寫道:“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甭撓堤囟ǖ臅r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這種人生追求?
10、如何理解“日”、“飛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義?
總結理解
《日》表現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體現了巴金細膩幽靜的另一面。雖然風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卻是一以貫之的。無論是撲向燈火的飛蛾,還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還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變現狀的姮娥,他們都代表著一種力,一種向上的、不屈不撓的力,是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一種希望和信念。 拓展積累
積累寫日和月的詩詞名句。
作業(yè)與預習
你喜歡滿月還是殘月?仔細觀察一下其情景,將其描寫下來。
教師寄語
人經過努力可以改變世界,這種努力可以使人類達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沒有人僅憑閉目、不看社會現實就能割斷自己與社會的聯系。他必須敏感,隨時準備接受新鮮事物;他必須有勇氣與能力去面對新的事實,解決新問題。(美國總統(tǒng) 羅斯福. F.)
閱讀練習
被遺忘的稻草
、倌谴a得整整齊齊的一垛稻草被人遺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澆了冰后丟在堤岸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們拖回家去,墊欄或者喂牛,灶里的濕柴燃不著時,也會抽一把塞進去,然后哄的一聲躥出火苗——但是這一垛稻草卻被人們遺忘在田埂上了;蛟S是一板車拖不下了,那板車上的稻草已經裝得像一座山。人們預備著過幾日再來將這些稻草挑回去。 ②但是那塊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們該忙的.已經忙完,那一垛稻草卻仍然堆在田埂上。 ③在清寒的晨氣中,秋天的陽光抹在田野,也抹在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枯黃的稻草透出一層明黃,像已經熟透了的季節(jié)。耕牛從田埂上一路啃食而來,這一垛稻草就會興奮地在微風中顫動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動金色的翅膀。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啃來,對著那顫栗的稻草望也不望,因為堤旁地上的黃草比她有汁漿。
④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長,枯瘦的油菜葉漸漸豐腴而肥碩,田里的草也長了出來。終于盼來人們到田里為油菜除草——說不定人們會發(fā)現這一垛被遺忘的稻草。人們歇息時,會從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墊在堤上,坐下來抽一根煙,或者吃著送到田里的午飯,這時才突然記起來似的說:“噢,還有一垛稻草!”稻草便會為人們記起她而高興,墊在堤上的稻草會咔咔作響,讓人們墊坐得更舒適一些。然而人們留下一些煙灰,撒下幾粒米飯,散著一團稻草,走了就再也不見蹤影。
、菽且欢獾静菀褳槿怂z忘。風吹,雨淋,金黃的稻草漸漸變得灰白。夜降的霜突然而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間白了須眉。
、逕o遮無攔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爛。高高的如盼望著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一場大雪,欲將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盡的稻草,卻將壓了厚厚一層雪的田埂撐起一個曲線,如一顆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弑┫冢掏灵L出了如針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還是一片淡青色,但在那堆著稻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地昂向天空,報曉這春天的到來。 1·文中的哪些具體內容可以說明稻草被人遺忘了?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2·第③段中加點的詞語“顫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大雪之后,稻草“將壓了厚厚一層雪的田埂撐起一個曲線”說明了什么?
4、文章第⑥段寫道:“高高的如盼望著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結合全文內容,說說稻草都在盼望些什么。
5、作者在文章結尾寫“腐草中己種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
溪流
我愈來愈愛著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了。
就像山地里縱縱橫橫的溝岔一樣,就像山地里有著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樣,我一寫山,似乎思路就開了,文筆也活了。
甚至覺得,我的生命,我的筆命,就是那山溪哩。雖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憐,細得傷感的一股兒水流。
我常常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許會成洪波,但它來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涼涼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說山是莊嚴的,幾乎是死寂的,其實這是錯了。它最有著內涵,最有著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著很大很大的海的,永遠在蘊涵的感情,永遠是不安寧,表現著的,恐怕便是這小溪了。
或許,它是從石縫里一滴兒一滴兒滲出來的;或許,是從小草的根下一個泡兒一個泡兒冒出來的。但是,太陽曬不干、黃風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瑩,氣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來,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尋著自己的道路要流動了。
正因為尋著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艱辛的。然而,它從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銅的韻味的聲音;它從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練般的顏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測的深沉。
它終于慢慢地大起來了,要走更遠的道兒;它流過了石川,流過了草地,流過了竹林,它要拜訪所有的山嶺,叩問每一次石頭,有時會突然潛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A于是,輕風給了它的柔情,鮮花給了它的芬芳,竹林給了它的涼綠,那多情的游魚,那斑斕的卵石,也給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著,流著。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給了它的生命,它該是充實的,富有的;B或許,它是做一顆露珠兒去滋潤花瓣,深入到枝葉里了,使草木的綠素傳送;或許,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脫了一從腐根呢。那么,讓它流去吧,山地這么大,這么復雜,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這么想的,C我提醒著我,我鼓勵著我,我便將它寫成了淡淡的文字,聊作這本小書的小序了。 ⒈試理出文中對于山溪描寫的順序。
、舱勔徽勏骶哂性鯓拥男蜗筇卣?
、匙髡邽槭裁匆敿毜孛鑼懴鳎
、次恼伦铒@著的特色是什么?
5. 品析語言:請從文章A、B、C三處中任選一處,并結合語境作點賞析。
我來賞析( )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仿寫:生命像奔流的溪水,由孱弱到強大,把甘露奉獻給大自然。
7.“讀了《溪流》一文后,你想說些什么呢?請聯系生活實際或社會實際,簡要談談你的感受或領悟。(30字以內)
《短文兩篇》10
教學設想:
閱讀文學作品,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討論環(huán)境,誘發(fā)學生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勵他們表達出來,老師在這中間起一種引導和點撥作用,適值巴金老人百歲壽辰之際,引導學生對文學做一點積極的思考、質疑、探究,也算是一份特別的賀禮吧。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理解作品內涵;
2、了解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時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文學思考和欣賞能力,能大膽發(fā)表對作品的獨到見解;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傳說;
2、閱讀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教學流程設計:
一、導入:
20xx年11月25日,一個特別的`日子。世紀老人巴金度過了他的百歲壽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對老人的遲到的問候。
標題課件飛入,由日、月
明,看到“明”字,你會想到什么呢?
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達對光明的熱愛和追求呢?
請大家聽讀課文《日》。
二、聽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討論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達對光明的熱愛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為著追求光和熱,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間的飛蛾,飛向火熱的日球。并且,對飛蛾、夸父這兩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懷念的態(tài)度?磥,日球確實讓我們感受那噴薄而出的熱情和希望。
三、閱讀探究《月》
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月的細膩幽靜吧。千百年來,在月亮身上,人們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詩歌為證: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薄拔壹某钚挠诿髟拢S君直到夜郎西”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是的,一輪明月,兩地相思。所有行走他鄉(xiāng)的游子,當他抬頭一望,思念就會潮水般一瀉千里。那巴金對月亮的思考是不是僅僅停留于思念上呢?
1、再讀課文,提煉出作者對月亮的看法;
——死了的星球,涼月,冷光,死的光。既然,這是一個沒有生機的星球,那為什么還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呢?巴金在文中給出了什么答案?
想使已死的星球再生/思念著什么
【《短文》】相關文章:
關于夢想的短文08-22
世界“短文”之最08-18
育兒心得短文06-30
自我介紹短文07-21
自我介紹的短文07-19
中學生勵志短文08-24
《短文二篇》教學設計08-18
旅行簡短文藝句子06-13
奮斗哲理短文作文09-11
《短文兩篇》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