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都江堰學案.
山東淄博一中 李太永
教學目標 :
一、理解文章對都江堰水流的生動描述
二、理解文章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寫法
三、理解作者對李冰父子新修水利,為民造福的功業(yè)的高度評價
教學重點:文中對都江堰水流的生動描述
教學難點:文章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寫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要點:1)分析第一部分對比手法的運用
2)分析第二部分對水流的生動描寫
教學過程:
一、名人零距離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藝術理論家,散文家,12歲離家到上海求學,入上海晉元中學,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該校90周年校慶時,他與丁關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該校英才榜)。后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因成績優(yōu)秀留校執(zhí)教。
他治學嚴謹,著述宏富,早年寫有《戲劇理論史稿》65萬字,后又撰寫《中國文化史述》和《藝術創(chuàng)造工程》,從戲劇理論研究轉入人類文學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他開始了散文的.寫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段幕嗦谩繁憩F了余秋雨散文獨特的文化特質。評論家說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語言之舟,負載著思想的重量,把現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二、咬文嚼字
1.讀一讀,寫一寫。
頹壁殘垣 驚悸 邈遠 庇護 濡養(yǎng) 炫耀 規(guī)矩 精神煥發(fā) 馴順 眾目睽睽 遴選 浚理 長鍤 官場袞袞 挾著 鈸磬 儺戲 韜略 怦然心動 澄澈
2釋一釋
冰清玉潔:。
圭臬guī niè。
修繕shàn:
玉璽xǐ:
三、身臨其境 欣賞有關都江堰的一組照片,了解其工作原理。(見.課件)
四、洞府獵奇
1、師范讀第一部分
2、問題總設計
(1)作者在這一部分提到了哪兩項工程?
(2)作者是用什么來描述長城和都江堰的?
3、深挖細研
(1)讀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是單句還是復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讀第2段,思考:重點寫了什么?
(3)讀第3、4、5自然段,思考:這三段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作用?
(4)第5段提到,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只知貢獻 ”,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5)問:第六段“它,就是都江堰”—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
四、作業(yè):預習下一節(jié)內容,思考都江堰水流有何特點?
五、小結: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分析第二部分水流特征
2:理解作者對李兵父子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學子解牛
1、問:作者為什么要將都江堰與長城對比?
2、學生讀第二部分
(1)問:這一部分抓住都江堰的什么特點?
(2)去都江堰之前作者心緒是怎樣的?這樣寫在行文結構上有何用意
3、讀第三部分:寫李冰父子為民造福,建造、維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千秋偉業(yè)和高尚品質,并給予高度評價。
(1)問:第10段中“這一切”指什么?
(2)讀16—19段問:李冰為修都江堰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及深遠意義。
(3)作者既是詠贊李冰,為什么又稱他“大愚”“大拙”?
(4)筑長城與筑都江堰指令與帶來的結果有何不同?
二、牛刀小試 閱讀余秋雨《莫高窟》完成1~4題。
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跡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茨呖,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前呼后擁向我們走來,每個藝術家又牽連著喧鬧的背景,在這里舉行著橫跨千年的游行。紛雜的衣飾使我們眼花繚亂,呼吸的旌旗使我們滿耳轟鳴。在別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來細細玩索一塊碎石、一條土埂,在這兒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著,身不由主,踉踉蹌蹌,直到被歷史的洪流消融。在這兒,一個人的感官很不夠用,那干脆就丟棄自己,讓無數雙藝術巨手把你碎成輕塵。
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涌,當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為壯麗無比的交響樂章。這里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蘇醒,人們的每一縷肉筋都想跳騰。這里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卷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這里的雕塑都有脈搏和呼吸,掛著千年不枯的矜笑和嬌嗔,這里的每一個場面都非雙眼能夠看盡,而每一個角落,都夠你留連長久。這里沒有重復,真正的歡樂從不重復。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里什么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到別的洞窟還能思忖片刻,而這里,一進入就讓你燥熱,讓你失態(tài),讓你只想雙足騰空。
1.文中畫線處“喧鬧”一詞所強調的意思是( )
A.藝術創(chuàng)作背景的生動 B.藝術創(chuàng)作背景的復雜
C.藝術創(chuàng)作背景的豐富 D.藝術創(chuàng)作背景的多樣
2.下列理解不符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原意的一項是( )
A.看莫高窟,仿佛聽見了千年歷史車輪的隆隆聲。
B.看莫高窟,強烈感受著中華民族藝術的恒久魅力。
C.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獵獵、煙塵滾滾的古戰(zhàn)場。
D.看莫高窟,強烈感受著力與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藝術的洪流中。
3.對“這里什么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一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唐代洞窟藝術的主題是表現民族間的融洽 B.唐代洞窟藝術的主題是表現人的活力 C.唐代洞窟藝術的主題是表現藝術的魅力 D.唐代洞窟藝術的主題是表現歡樂的生活
4.對唐代洞窟藝術創(chuàng)作特點的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
A.色彩絢麗、線條流暢、形象生動 B.線條流暢、場面宏偉、神態(tài)逼真
C.色彩絢麗、神態(tài)逼真、形象生動D.場面宏偉、出神入化、莫測高深
三、作業(yè):1.網上觀看“中國最佳魅力城市---都江堰市”網址:http://www.xhw028.com/djy/jcsp.html 2. 課外閱讀,再讀余秋雨。
窗外話秋雨(知識拓展)
1.在我們的印象中,余秋雨散文一般是用來讀的,余先生在文中用散文的筆調為我們構筑起了一種蒼涼的歷史意境,我們眼里看著,心里想象,一種閱讀的愉悅就此獲得了,所以,一般不曾想到余先生的散文還可以用來“聽”。但是,昨天我去書店買了一盤由趙忠祥朗誦的余秋雨散文CD牒片,回到家里一口氣聽完盤中所選的《都江堰》、《遙遠的絕響》、《陽關雪》和《蘇東城突圍》等散文名篇,心里委實產生一種莫名的驚顫。趙忠祥是央視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由他用頗有磁性的男中音來閱讀秋雨先生的散文,實在再恰當不過了。我閉上眼睛,在聲音里展開無限想象,一忽兒來到都江堰看李冰父子筑堤,一忽兒又來到陽關看冬天古戰(zhàn)場漫山的雪景,一忽兒跟隨嵇康去到古代看窮途末路的封建文人如何在歷史的時空里消失,一忽兒又跟隨蘇東坡去赤壁懷古進行文化的突圍。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感享受呢?醒來后到現在我都無法用言語說清楚,只知道昨夜良宵不曾虛度!
2。上世紀90年代,散文集《文化苦旅》出現在讀者面前,“暢銷三個月后開始有第一種盜版本”,接著《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散文集一本接一本地出版、暢銷、無一例外地被盜印,這些散文集正規(guī)與不正規(guī)的印數之和已是一個天文數字。作為散文家的余秋雨幾乎家喻戶曉,比作為學者的余秋雨更加璀璨奪目、風光十足。
余秋雨真的成功了,其散文一出來就顯得非同小可,其氣勢、見識、語言都遠遠超出當時“積貧積弱”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曾被稱為“中國現當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但是,在余秋雨著作中常識性的“硬傷”、自作主張的主觀臆測和隨意征引、主觀情感的濫施和失真也不期自到。上海學者胡曉明曾在《知識、學養(yǎng)與文化意識》中指出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暴露出來了知識結構上的欠缺,在《風雨天一閣》一文中有對主觀情感的過分夸飾,在《陽關雪》《莫高窟》等文中則把原本豐富的文化蘊涵簡單化處理,而在《西湖夢》《柳侯祠》等文中又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理解了傳統(tǒng)文化。在其他評論余秋雨散文的文章中,與此相類似的知識層面和學術領域的批評還有很多。
[1]
都江堰學案.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panasonaic.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都江堰學案.】相關文章:
游都江堰08-17
都江堰作文03-18
都江堰之行作文08-23
游都江堰作文08-24
都江堰的山水作文05-05
都江堰優(yōu)秀作文09-22
都江堰游玩作文02-05
游都江堰作文04-26
都江堰導游詞01-30
都江堰的導游詞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