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去二三里教學過程及設計
一去二三里教學過程及設計
江蘇海門市海門實驗小學 陸錦華
【分析學生】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shù)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2個生字,認識“橫”筆畫,會寫“一”“二”“三””這3個字。
3.知道詩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優(yōu)美的畫面。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會數(shù)數(shù)嗎?我們先來個數(shù)數(shù)比賽,從1到10看誰數(shù)得準。
[設計意圖:了解十個數(shù)字的發(fā)音情況,重在發(fā)音。]
二、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
小朋友們看,這十位小朋友正準備練習投籃。[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數(shù)字字樣]
這里有十個籃球,[圖片出示的籃球上面寫有“一”至“十”的漢字字樣]哪位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使球上的數(shù)字和他們身上的號碼相符合?
[設計意圖:建立數(shù)字與漢字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對這幾個漢字的認識情況,同時鞏固漢字的讀音。]
三、學習古詩
古代有位詩人把這十個數(shù)字寫在了一首詩里,知道他是怎么寫的嗎?
。ㄒ唬┳x準字音,掌握節(jié)奏
1.找找詩中的十個數(shù)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在朗讀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深刻。]
2.師范讀,學生聽,說說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并做上記號。
3.學生自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朗讀。
。ǘ┝私庠娨
1.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
[設計意圖:培養(yǎng)邊朗讀邊想像的讀書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jīng)”。]
2.根據(jù)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并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
[設計意圖:詩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發(fā)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
3.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4.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設計意圖: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lián)系,并引出當一生讀“一去二三里”時,指圖的學生該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該怎么理解的問題!
5.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還有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并不是教師能全部預料的,應給予一定的空間。]
。ㄈ┡錁氛b讀全詩
1.給詩加上題目,并指導詩題與詩句之間要停頓的讀法。
2.背誦全詩,并設問:
。1)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邊背詩的時候一邊看到了什么呢?
。2)這個小山村熱鬧嗎?(這是一個靜靜的小山村)
。3)你來到這個山村,覺得它美嗎?
。4)師.總結:小山村真美啊,請小朋友們一起背,就好像走進了小山村。
。墼O計意圖:背誦時再次啟發(fā)想像,使記憶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導學生進入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為“我景我情”。]
四、寫字
這節(jié)課我們來寫三個字(出示“一、二、三”),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1.都是由“橫”組成的。
指導寫好“一”(頓一頓,橫過去,再頓一頓,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觀察“二”字的兩橫有什么不一樣。
3.觀察“三”的三橫長短變化,并與“二”中兩橫間的距離作比較,得出結論:三橫之間要稍靠緊些。
4.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
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師自言自語)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古時候有個故事,那里面有個人就鬧了這么個笑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聽嗎?
[設計意圖:練寫了三個字,學生略感疲勞,此設計能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講故事滲透了學習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認真的意圖。] (摘自《小學語文教學》2002/7)
【一去二三里教學過程及設計】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8-24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3-25
一去二三里古詩09-13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4篇03-26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3篇03-26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4篇03-30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04-21
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4-10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04-08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