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聞稿件寫作技巧指導
新聞稿件寫作技巧指導1
一、 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
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意思準備。同是大學生記者,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環(huán)境里,也都到實踐中去了,到學生中去了,為什么有的記者能寫出漂亮的新聞作品,而有的記者仍然發(fā)現(xiàn)不了新聞線索,或者說發(fā)現(xiàn)不了有意義的新聞線索呢?為什么有的學生記者通訊員總是埋怨沒有什么東西可寫,而一再要求編輯老師為他們提供采訪的話題,說到底這就是一個新聞敏感的問題。什么叫新聞敏感或新聞觸角呢?簡言之,它就是新聞工作者識別新聞的敏銳能力。
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別人不能看出它是新聞,而你卻一下就能識別它是新聞,這就是新聞敏感。沒有一定的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很難寫出一篇像樣的新聞稿。美國新聞學家卡斯柏。約斯特在《新聞學原理》一書中的一段話,形象的闡述了新聞敏感對于記者的重要性。他說:“一個不善于辨別色彩的人,不能成為一個畫家;一個不懂得和諧的人,不能成為一個音樂家;一個沒有‘新聞敏感’的人,也不能成為一個新聞記者。”
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就能夠當事情還在“風起于清萍之末”時,就敏感地察覺到它,并預見它的去向,從而比較得心應手地寫出一篇新聞稿。當然,新聞敏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記者在采訪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訓練獲得的。在大學生記者群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剛開始成為一名學生記者,通訊員的時候,由于都是剛剛從中學來到大學,不用說缺乏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是基本的新聞知識也不具備。但是,他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新聞工作實踐,刻苦學習,勤奮筆耕,終于成為了一名有一定新聞敏感和寫作能力的校園記者。
二、 積累新聞素材,選好新聞題材
找準新聞角度,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前提。人民藝術家老舍曾經(jīng)對初學寫作的年輕人說過:“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敝芰⒉ㄒ舱J為“材料少了不好辦!庇袀外國記者說:“你要有作為嗎?8小時寫稿不行,要做24小時的記者!边@些都說明積累素材對寫作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個初學寫作的大學生記者,更應該重視積累新聞素材。新聞素材是進入記者視野并被記者所意識,所采摘的生活現(xiàn)象,即從社會生活攝取而來的、尚未通過提煉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沒有新聞材料的積累過程,就談不上新聞寫作的問題,作為記者,要積累新聞素材,必須重視自己的“筆記本”。法國作家果戈里便有一個近五百頁的筆記本,他總愛把自己每時每刻看到的、聽到的傳聞趣事、警句諺語隨時記到這個筆記本上。他說:“一個作家。應該象畫家一樣,身上經(jīng)常帶著鉛筆和紙張。一位畫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畫成一張畫稿,那很不好。一個作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記下一條思想,一個特點,也很不好。”每一個大學生記者,要寫好一篇新聞稿,就必須養(yǎng)成隨得隨記的習慣,把在校園內看到的一切與師生相關、有可能產(chǎn)生新聞的素材積累起來。
一個校報記者在幾年的采訪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筆記本”,將成為他從事新聞寫作和研究工作的“萬寶囊”。角度,是新聞寫作向自然科學借用來的一個概念。報道的角度,是記者認識被報道對象的思想方法及對被報道對各“側面”把握水平的綜合反映的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記者處理采訪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聞價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筆記本上和記憶中的材料,如何進入新聞的既成軌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構成為新聞的特殊由頭,就為記者進入材料的世界打開了一個突破口,開啟了一扇大門;同時,找出最便于讀者接受的角度,實質上是對材料的`歸納和梳理,并對讀者認識、接受事實起到了一個“導讀”的作用。
三、 掌握新聞寫作的一般技巧
提煉新聞主題,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關鍵。孕育新聞主題,則是提高新聞稿價值的應有之義。新聞主題是一篇報道的主旨,我們寫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到底要表現(xiàn)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無數(shù),勢必信筆涂鴉,不知所云。如果要反映記者對生活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的基本態(tài)度和看法,使寫出的新聞報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導人、就必須注重提煉新聞主題。清代的袁枚對“主題思想”的問題講的精彩。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銅錢,古代的銅錢外圓內方,可以用繩子穿起來,一串銅錢叫“一貫”。
袁x認為,文章的主題就好比是穿錢的繩子,要是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思想來統(tǒng)帥你的文字,那你寫的東西就像撒滿一地的銅錢,不能派上用場。如獲得1986年全國高校校報好消息一等獎的《小郎和日本姑娘喜結良緣》,如果作者只是輕描淡寫地描述去婚姻本身,而不是站在“為中日友誼寫下了新篇章”、日本姑娘向往中國、追求自我存在價值的高度,就不會使這篇消息給人以啟迪和教育,也就成不了一篇好消息。新聞主題是整篇報道的靈魂,它隱藏于新聞素材之中,一旦我們把它發(fā)掘出來,它就會統(tǒng)領全篇,成為整篇報道的中心內容。我們要站在時代和社會的高度,堅持實事求是、不落俗套、貼近生活、讀者至上等原則,運用追根究底法、對比聯(lián)系法、見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煉和深化新聞主題。
四、虛心請教,大膽投稿
請教的時間,可以貫穿到新聞采訪寫作的全過程。如何培養(yǎng)新聞敏感,尋找新聞線索可以請教;如何擬訂采訪提綱、選好新聞題材、提煉和表現(xiàn)新聞主題可以請教;如何使寫出來的新聞更加符合新聞寫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應該虛心向學長、師長請教。 一篇新聞概寫好后,還得大膽投稿。有的初學新聞的學生記者,或者認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寫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總是過分要求稿子的質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結果錯過了報道的時機。其實,由于校園存在范圍小、易于捕捉、頭緒少等特點,如果不搶時間積極投稿,就會讓別人搶得先機,即使你寫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練筆了。當然,大膽投稿不是盲目投稿。如果沒有任何目的,打的是無準備之仗,再好的稿子也可能石沉大海。
因此,作為一個大學生記者,一定要認真研究傳播媒介,研究它的版式結構、專欄設置、報道風格、出版(或播出)周期甚至編輯部的人員構成、編輯姓名及聯(lián)系電話等。是郵寄的,還要弄清楚通訊地址,保證所投稿件萬無一失地寄到編輯部。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寫稿之前,針對傳播媒介的特點,引導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方法,對寫作內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在新聞稿寫好之后也能夠有的放矢地投遞到報紙等媒體的相應版面、專欄及編輯手中,從而大大增強新聞稿見報幾率(或播出幾率)?傊,作為初學新聞的大學生記者,如何寫好第一篇新聞稿是十分關鍵的,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大學生記者只有勇于實踐,大膽嘗試,深入采訪,勤奮筆耕,不斷提高新聞采訪寫作的技巧,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
新聞稿件寫作技巧指導2
一、 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
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意思準備。同是大學生記者,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環(huán)境里,也都到實踐中去了,到學生中去了,為什么有的記者能寫出漂亮的新聞作品,而有的記者仍然發(fā)現(xiàn)不了新聞線索,或者說發(fā)現(xiàn)不了有意義的新聞線索呢?為什么有的學生記者通訊員總是埋怨沒有什么東西可寫,而一再要求編輯老師為他們提供采訪的話題,說到底這就是一個新聞敏感的問題。什么叫新聞敏感或新聞觸角呢?簡言之,它就是新聞工作者識別新聞的敏銳能力。
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別人不能看出它是新聞,而你卻一下就能識別它是新聞,這就是新聞敏感。沒有一定的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很難寫出一篇像樣的新聞稿。美國新聞學家卡斯柏。約斯特在《新聞學原理》一書中的一段話,形象的闡述了新聞敏感對于記者的重要性。他說:“一個不善于辨別色彩的人,不能成為一個畫家;一個不懂得和諧的人,不能成為一個音樂家;一個沒有‘新聞敏感’的人,也不能成為一個新聞記者!
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就能夠當事情還在“風起于清萍之末”時,就敏感地察覺到它,并預見它的去向,從而比較得心應手地寫出一篇新聞稿。當然,新聞敏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記者在采訪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訓練獲得的。在大學生記者群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剛開始成為一名學生記者,通訊員的時候,由于都是剛剛從中學來到大學,不用說缺乏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是基本的新聞知識也不具備。但是,他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新聞工作實踐,刻苦學習,勤奮筆耕,終于成為了一名有一定新聞敏感和寫作能力的校園記者。
二、 積累新聞素材,選好新聞題材
找準新聞角度,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前提。人民藝術家老舍曾經(jīng)對初學寫作的年輕人說過:“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敝芰⒉ㄒ舱J為“材料少了不好辦。”有個外國記者說:“你要有作為嗎?8小時寫稿不行,要做24小時的記者。”這些都說明積累素材對寫作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個初學寫作的大學生記者,更應該重視積累新聞素材。新聞素材是進入記者視野并被記者所意識,所采摘的生活現(xiàn)象,即從社會生活攝取而來的、尚未通過提煉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沒有新聞材料的積累過程,就談不上新聞寫作的問題,作為記者,要積累新聞素材,必須重視自己的“筆記本”。法國作家果戈里便有一個近五百頁的筆記本,他總愛把自己每時每刻看到的、聽到的傳聞趣事、警句諺語隨時記到這個筆記本上。他說:“一個作家。應該象畫家一樣,身上經(jīng)常帶著鉛筆和紙張。一位畫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畫成一張畫稿,那很不好。一個作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記下一條思想,一個特點,也很不好!泵恳粋大學生記者,要寫好一篇新聞稿,就必須養(yǎng)成隨得隨記的習慣,把在校園內看到的一切與師生相關、有可能產(chǎn)生新聞的素材積累起來。
一個校報記者在幾年的采訪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筆記本”,將成為他從事新聞寫作和研究工作的“萬寶囊”。角度,是新聞寫作向自然科學借用來的一個概念。報道的角度,是記者認識被報道對象的思想方法及對被報道對各“側面”把握水平的綜合反映的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記者處理采訪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聞價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筆記本上和記憶中的材料,如何進入新聞的既成軌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構成為新聞的特殊由頭,就為記者進入材料的世界打開了一個突破口,開啟了一扇大門;同時,找出最便于讀者接受的角度,實質上是對材料的歸納和梳理,并對讀者認識、接受事實起到了一個“導讀”的作用。
三、 掌握新聞寫作的一般技巧
提煉新聞主題,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關鍵。孕育新聞主題,則是提高新聞稿價值的`應有之義。新聞主題是一篇報道的主旨,我們寫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到底要表現(xiàn)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無數(shù),勢必信筆涂鴉,不知所云。如果要反映記者對生活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的基本態(tài)度和看法,使寫出的新聞報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導人、就必須注重提煉新聞主題。清代的袁枚對“主題思想”的問題講的精彩。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銅錢,古代的銅錢外圓內方,可以用繩子穿起來,一串銅錢叫“一貫”。
袁x認為,文章的主題就好比是穿錢的繩子,要是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思想來統(tǒng)帥你的文字,那你寫的東西就像撒滿一地的銅錢,不能派上用場。如獲得1986年全國高校校報好消息一等獎的《小郎和日本姑娘喜結良緣》,如果作者只是輕描淡寫地描述去婚姻本身,而不是站在“為中日友誼寫下了新篇章”、日本姑娘向往中國、追求自我存在價值的高度,就不會使這篇消息給人以啟迪和教育,也就成不了一篇好消息。新聞主題是整篇報道的靈魂,它隱藏于新聞素材之中,一旦我們把它發(fā)掘出來,它就會統(tǒng)領全篇,成為整篇報道的中心內容。我們要站在時代和社會的高度,堅持實事求是、不落俗套、貼近生活、讀者至上等原則,運用追根究底法、對比聯(lián)系法、見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煉和深化新聞主題。
四、虛心請教,大膽投稿
請教的時間,可以貫穿到新聞采訪寫作的全過程。如何培養(yǎng)新聞敏感,尋找新聞線索可以請教;如何擬訂采訪提綱、選好新聞題材、提煉和表現(xiàn)新聞主題可以請教;如何使寫出來的新聞更加符合新聞寫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應該虛心向學長、師長請教。 一篇新聞概寫好后,還得大膽投稿。有的初學新聞的學生記者,或者認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寫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總是過分要求稿子的質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結果錯過了報道的時機。其實,由于校園存在范圍小、易于捕捉、頭緒少等特點,如果不搶時間積極投稿,就會讓別人搶得先機,即使你寫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練筆了。當然,大膽投稿不是盲目投稿。如果沒有任何目的,打的是無準備之仗,再好的稿子也可能石沉大海。
因此,作為一個大學生記者,一定要認真研究傳播媒介,研究它的版式結構、專欄設置、報道風格、出版(或播出)周期甚至編輯部的人員構成、編輯姓名及聯(lián)系電話等。是郵寄的,還要弄清楚通訊地址,保證所投稿件萬無一失地寄到編輯部。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寫稿之前,針對傳播媒介的特點,引導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方法,對寫作內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在新聞稿寫好之后也能夠有的放矢地投遞到報紙等媒體的相應版面、專欄及編輯手中,從而大大增強新聞稿見報幾率(或播出幾率)?傊,作為初學新聞的大學生記者,如何寫好第一篇新聞稿是十分關鍵的,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大學生記者只有勇于實踐,大膽嘗試,深入采訪,勤奮筆耕,不斷提高新聞采訪寫作的技巧,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
【新聞稿件寫作技巧指導】相關文章:
新聞稿件寫作技巧07-09
新聞稿件的寫作技巧07-09
新聞消息寫作技巧08-24
學院新聞寫作技巧08-24
新聞評論寫作技巧04-26
新聞寫作技巧分享08-24
寫作技巧指導——結構完整08-24
新聞的寫作技巧有哪些08-24
網(wǎng)絡新聞的寫作技巧08-24
新聞標題的寫作技巧08-24